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五年級學生春節的習俗篇一
這個春節,很開心!
三十這天,按照慣例,全家孩子團圓的時刻,早上在大伯家,中午在二伯家,晚上在我家。小的時候,兄弟姐妹幾個經常在一起,長大了,讀書的讀書,工作的工作,一年很難見上一面,很難都湊到一起。大堂哥回家了,帶回了女朋友,弟弟也回家了,在我們吃飯的時候。其他幾個人倒是每年春節都在家。
看到弟弟的時候,心里有些小小的驕傲!胖了些,成熟了些。在家幾天,我一直叫他“森哥哥”。
所有的孩子在一起瘋啊鬧啊!小時候的那種感覺又回來了。突然覺得奶奶真是幸運,兒孫滿堂!拜祭爺爺的時候,我深深的磕了三下頭,心想,如果爺爺在就好了!
以前因為讀書,每次春節都是我最先離開。這次,有的是時間,所以很是享受和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時光。回家的一個禮拜里,身上帶了兩個手機,卻很少用。那一天,等我忙完了家里的事,把奶奶送回去,手機短信已經爆滿!五十來條短信,有班上的同學,有紅會的伙伴,也有很久未聯系的小學同學......等我一條一條回復完,已經半夜三點多,趕緊睡覺,兄弟姐妹幾個約好八點起床去給奶奶百拜年的。
初一那天,手機還是不停的響,卻除了短信問候,不知道該怎么表達心里的感動。前兩天拜完年,剩下大把的時間,不知道該怎么辦。
突然接到一個小學同學的短信,她要來我家拜年。于是我在家等她,很多年了,還是一眼認出了她。準備出門時小堂妹又來喊“楊洋姐姐帶我去樂滋比”。于是我們找了個座位,一邊聊天,一邊照顧小堂妹吃東西。
了,剛好弟弟也餓了,于是弟弟自己做了蛋炒飯,后來有一天,她媽媽說,她媽媽做了蛋炒飯她卻不吃,吵著要吃我弟弟做的那種......
回來后又去了婷兒家拜年,每年都去給她爺爺拜年的。雖然我們只是小學六年級同學,但是一直很要好,她們一家人都和我很熟。簡單的言談,熟悉的擁抱,揮揮手告別......
五年級學生春節的習俗篇二
除夕的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一邊包餃子,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可熱鬧了!
爸爸和媽媽包餃子。爸爸搟的面皮是中間厚邊緣薄,都快趕上機器操作手了。媽媽的手又快又巧,一會兒就包了許多各種各樣的餃子。最吸引我的是小魚樣餃子,我問媽媽,“這個代表著什么呀”?媽媽說:“這個代表著年年有余,幸福吉祥。”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嘗嘗爸爸和媽媽合作的手藝了。于是,爸爸給我煮了一大盤餃子,味道好香啊!
在春節聯歡晚會上我看見了魔術大師劉謙為億萬觀眾表演精彩節目,還有許多小品我看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覺新一年的鐘聲敲響了。我和爸爸去樓下放鞭炮來迎接新年的第一天。
我覺得這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一年了!
今天是農歷一月二十三日,也就是一年一度的春節。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吃餃子,也是長年齡的時候。我們過的春節就很特別。春節那天,吃過了午飯,我們開始放煙花,噼里啪啦……一會就放完了。
你的春節和我的春節過的一樣開心嗎?
盼望著,盼望著,盼望了一年的春節終于到了。
家家戶戶貼上了喜慶的春聯,大家都早早的起床,放鞭炮,包餃子。
吃過年夜飯,大家都在家看春節晚會,等待新一年鐘聲的敲響,當鐘聲敲響時,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來慶祝新的一年到來。
大年初一,人們起得很早,吃飽飯,大人們出門去拜年,小孩子們穿上了新衣服,也忙著去拜年,目的是為了得到紅包——壓歲錢。
在春節里,人們的臉上總是喜洋洋的,見面的第一句話總是“過年好”,我多么希望每天都是春節!
五年級學生春節的習俗篇三
春節到了,我們全家人商量怎樣過這個春節。要舒心更要有意義,最后大家決定到大邑鄉下過這個年。
我們來到大邑霧山鄉,說起這個霧山,因為常年被云霧繚繞,猶如一條正在酣睡的巨龍。俯瞰足下,一個個山頂探出云霧處,似朵朵芙蓉出水,因此而得名。我們就住在半山腰的小房子里,由于過節,當地人都串門去了,所以很清靜,可以好好體驗一下農村生活。
我和父母一起去、打水、做飯,在后山上摘野菜,玩得不亦樂乎。我的房前是一大片油菜花,推開窗戶,眼球瞬間被遠處的油菜花田吸引住了,一朵朵油菜花就像一位位小姑娘,在綠葉的襯托下格外美麗。我不禁遐想:大地是舞臺,天空是觀眾,而油菜花是演員,在翩翩起舞。我興奮地跳到花海中,摘了一大筐油菜。晚飯時,我嘗到了自己采摘的野菜,那滋味是格外香甜。
第二天,我們爬到山頂上游玩,山頂上漫山遍野開滿了杏花。漂亮極了!一陣春風吹過,花瓣一片片落下,像紛紛落下的雪花,落在了地面上、草叢上、水面上、也落在了我的頭上。
鄉村的夜晚是那樣的寧靜,只聽見山間的流水聲,遠離了城市的喧鬧、污染,空氣顯得特別清新。由于勞累我也早早的進入夢鄉。
春節過完了,但是這個春節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節日!
五年級學生春節的習俗篇四
中國有許多節日,除夕、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而春節是中我愛我們的節日——春節華兒女最重視最隆重的節日,無論漂泊在何方,到春節了大家都會歸心似箭,千里迢迢地回到家鄉,回到父母孩子的身邊,團團圓圓過春節。
你們知道我為什么喜歡春節嗎?因為春節普天下華人歡聚一堂,熱鬧非凡,每次過春節,我們家總要貼春聯,放煙花,吃年夜飯······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春節前,擁擠的車站,趕著回家的人們,街頭巷尾挑年貨的身影,紅的燈籠和對聯······到處都是年的面孔。火熱的,沸騰的,期盼的,欣喜的,交織成美好心情迎接-----春節。
今年過春節,我們在奶奶家過,來到奶奶家,只見他們忙碌著準備菜肴,雞,鴨,魚,肉樣樣俱全。快看,烹飪大師----“曹大師”來了。只見他左手拿著炒鍋,右手拿著鏟刀,走進了廚房,頓時,廚房里傳來了“噼噼啪啪”的炒菜聲,同時也飄來了陣陣清香。爸爸把各種各樣的肉變著花樣做出各種各樣的菜,菜分別取出了好聽的名字:百花盛開,果花之園,·······光聽名字,就會口水直流。開始吃年夜飯了,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圍在一起,斟上滿滿的一杯酒,開懷暢飲,屋里充滿了歡笑聲······大家都高興啊!
對我來說,還有一項特別的樂趣——放煙花和鞭炮,團圓飯上桌,爸爸放鞭炮,噼啪!噼啪聲震耳欲聾,那聲音,振奮人心,仿佛全世界都熱鬧起來,讓人更明顯的感受到春節的進行曲,我也放起了煙花,外面禮花四起,如同一束束絢爛的鮮花拋向天空。紅的似火,白的似雪······有的象盛開的菊花,有的象神州七號呼嘯著沖向云霄,有的象流星雨一樣的天空·······此起彼伏的鞭炮聲的后面,代表著千家萬戶都開始團圓、吃年夜飯。
我愛我們的節日——春節!
五年級學生春節的習俗篇五
前幾天,我們家和姐姐家都有4個人去了山上爺爺奶奶家。到了每天晚上,我們都要做一件事情,它也是過年的習俗放鞭炮。
每天下午我們都要去買鞭炮準備好,什么恐龍蛋火炬小水炮三響炮一響炮飛機琉璃彩蝶很多鞭炮我都放過,當然,我放過的,我姐姐也放過啦!到了正月里,大人就拿出大的鞭炮來放,還有那種很長的鞭炮。在山上,我和姐姐也有朋友,她們也和我們倆一起放鞭炮,有時她們也有好玩的鞭炮給我們玩,我們有好玩的也給她們玩。每到晚上,我們就是和她們一起玩的呢!當然,我弟也來湊熱鬧,他不會放,就讓我幫他放。
放鞭炮有3種放法。
1、是拿在手上,點燃導火線,再飛快得扔到離自己1米遠的地方。比如說放小水炮,二響炮,一響炮。在放得時候,一定要捂住耳朵。
2、是放在地上放的,點燃導火線走開。比如說噴泉、煙火,點燃它們要走開,但噴泉不用。噴泉雖然噴得不高,但很漂亮!
3、是手上拿的,點燃導火線。比如火炬。先點燃它,它就會噴出很長的火焰,所以叫它火炬嘛!火炬噴完就會噴出火光。
放鞭炮真有意思!但在燃放時要當心,放第一種炮時一定要扔得遠。不要在公共場所和人多的地方放,不然會傷到人。人家受傷,我們要付錢,那多不劃算呀!放第二種煙火時,人也要走遠。放第三種炮時,手上拿得是最安全的,但放的時候不要對著人家,容易燒著別人的衣服。
放鞭炮給我帶來了無限樂趣!
五年級學生春節的習俗篇六
聽著窗外的煙花聲,聞著廚房里香噴噴的年夜飯味,看著電視機里精彩的春晚;猜燈謎、看煙火、吃元宵、賞花燈我們全家人其樂融融,樂不可支。
欣賞完煙花,家里人坐在一起看春晚。大家在一起評論著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節目。今年令我最感興趣的是小彩旗,她在四個小時內轉了約19000圈!平常人轉10圈就暈了,而小彩旗竟然轉了那么多圈!當時第一反應只覺得驚奇,而后來,我到網上了解小彩旗的資料,我發現小彩旗并不是天生就這么有天賦,而是多年練習舞蹈的結果。在這件事情我有很深的體會:任何事物并不是原本就那么好,上帝是公平的',現在所有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都有著一顆堅強、努力地心。付出多少回報多少,這是世間永遠不會變的真理。
不一會兒,年夜飯就做好了!看看桌上豐富的宵夜:餃子、燉肉、魚。飯菜飄香,傳到了所有人的鼻子里,爸爸先忍不住了,便說道:“我們開吃吧!”在吃的過程中,爸爸媽媽不停的給奶奶夾菜,奶奶笑得合不攏嘴。我又給家人們倒滿可樂,奶奶直夸我乖。家里充滿了歡聲笑語……邊吃年夜飯邊嘮家常,蕩漾的是心情。親情才是永恒的。
就這樣,一個除夕夜過去了,伴著陣陣煙花聲,我帶著甜蜜的夢入睡……
五年級學生春節的習俗篇七
生活當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如:武術、火紅燈籠;我們有古老的民族藝術,如:年畫、春聯;我們有獨特的風俗習慣,端午節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不過我最喜歡春節。
在過年的前幾天,爸爸和媽媽正在打掃房間,我也不能閑著,于是,我便拿出我存了一年的零花錢,興高采烈地跑到樓下買煙花。這里的煙花很多,看得我眼花繚亂。經過我仔細挑選,我最喜歡的是“火箭”煙花,它不僅長得像“火箭”,而且速度很快,像真的火箭一樣。我用我50元錢買了這種煙花。我跑到小區的坪壩上,把煙花放在地上,拿出打火機,小心翼翼的點燃線,只聽見噓噓的聲音,看見火花往天上沖,在天空中變成了無數朵五彩繽紛的花,多好看呀!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春節還有一個我最喜歡的活動,就是拿紅包。每當大年三十的晚上,媽媽都會對我說:“寶貝,我把錢藏起來了,你自己去找吧!”媽媽一說完話,我就迫不及待地去找錢,我先去翻衣柜,我找啊找,還是沒找到,我便鉆進衣柜,把衣服全部往外扔,還是沒找到,第一條計劃失敗,我又跑到書柜面前,把書拿下來,一頁一頁的翻,還差點把書柜弄倒。
我說:“錢啊錢,你快點出來呀!”我跑到了床上去,把被子翻的亂糟糟的,可是紅包小弟還是不肯露面。我突然想到了凳子,我打開凳子一看,“哇,一個紅包”再找開紅包一看,竟然裝著一張一百元的鈔票,我高興的活蹦亂跳的去找媽媽。我對媽媽說:“我找到紅包了,祝你春節快樂!”
我年年都盼望,春節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節日!
五年級學生春節的習俗篇八
今天,大街上寂靜無人。可是,在家家戶戶的門前卻熱鬧非凡。“把上聯拿過來!”“把下聯拿過來。”“把燈籠拿過來。”大家把家裝辦的格外美麗、漂亮。整個一片萬象更新的樣子。正如詩中的“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中午,就能聽見一聲聲爆竹的鳴響。
度過了一個漫長的下午,我們迎來了好看、好玩的春節聯歡晚會。正時小孩子們就忍不住要到外面去放爆竹不,穿著新衣服美的不得了。以往寂靜的每一處都變得燈火通明。
“吃嘍”媽媽叫了一聲。香噴噴的剛端上來,第一個動心的肯定是孩子們。香氣抓癢著胃癢癢的,“再也忍住了”。大家便你爭我搶的吃起餃子來。
這是便會聽見外面震耳欲聾的爆竹炸開了鍋。
吃完餃子再吃水果,荔枝。芒果。西瓜。哈密瓜。鴨梨······
突然間,爺爺也忍不住了,把他的“”——放了四五十年的老酒也拿了出來。
這天晚上,全家人坐在燈火下。那種熱鬧,那種溫馨;是任何一個夜晚不曾有過的。
五年級學生春節的習俗篇九
去年的過年,我老爸把我們都帶回老家過年,我當過一回農村的孩子,過一回農村的春節。
我的老家雖然有許多小河,但是一到了冬天,那可就不一樣了,河水全部結了冰,我和農村的哥哥們一起在冰上跳舞,一起拿石頭砸冰,砸下一大塊然后拿回家,磨一磨,磨成你想要的形狀,送給朋友看,一點都不覺得手冷。
我還買了許許多多好吃的,送給叔叔和阿姨,讓她們高興,好給我壓歲錢。
我媽媽還給我們買很多東西,大包小包的,全是炮竹、煙花、春聯、條幅。我老家的地方很大,有大大的家院。我就到寬敞的沒有人的地方偷偷的放小炮。那“啪”、“啪”、“啪”的響聲一會就吸引來好幾個小朋友。我和她們一起點小炮玩,我們把小炮仍在冰塊上想把冰炸壞,但是冰太硬了沒有壞,我們又把小炮插在雪地里,用雪埋起來,過了一會雪里冒煙了,只聽見“啪”的一聲,雪飛了起來,我們發出“哈哈哈哈”的笑聲,那笑聲在田野里傳的很遠很遠。
除夕晚上,我們吃飯前還要給已經去世的老人燒紙錢磕頭。吃過飯就看著大人們貼春聯。我問他們為什么要貼春聯,還把“福”字貼倒了,我媽媽就說這是為了祈求來年幸福安康,還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把福字貼倒了,當官的人來查時看見了,就要砍他的頭。有一個非常機靈的人就說”福到福到福到了 “當官的人一聽非常高興,就饒過了他,并且以后大家都這樣貼”福“字了。晚上我們全家都在看春節聯歡晚會,吃點心,嗑瓜子,到很晚才睡覺。第二天早上早早起來,到別人家門口撿小炮,找小朋友玩,非常開心。春節很快就過去了,我們又要上學了,我還沒有玩夠呢!
今年我還要叫爸爸帶我去老家過春節,我盼著春節快快到來。
五年級學生春節的習俗篇十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代表著團圓、幸福、平安。萬象更新,到處彌漫著喜慶的味道。
大家一起來貼對聯,對聯詩句真美妙,上聯:“春風得意年年好”,下聯:“錦繡前程步步高”,橫批:“吉星高照”。過年貼“福”字的習俗,大約在宋代以前就已流行了,不過倒著貼“福”的做法,據說出現在明代早期。把“福”字倒著貼的'意思是“福到”,象征著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因此,我家門前也貼了一張“倒福”。
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媽媽擺上了豐盛的佳肴,有雞、鵝、魚等山珍海味。你們知道嗎?每道菜都有它們的含義。雞:表示勃勃生機,在未來的一年里每天都精神有活力;鵝:表示小孩子聰明伶俐;魚:表示年年有余。這一點一滴都表示春節的喜慶。年夜飯煮好了,大家圍在餐桌上吃美味的飯菜,這些飯菜簡直可以與五星級酒店里的佳肴堪比。
我早早起了床,穿上美麗的衣裳,跑下樓來對爺爺奶奶說上一句祝福語:“祝爺爺奶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龍馬精神。”聽到我給他們的祝福,爺爺奶奶也不甘落后,立馬從口袋里掏出兩個紅包給我。
晚上,我迫不及待地放了煙花,然后又放了鞭炮。有“喜迎大地”、“百鳥迎春”……個個都絢麗多彩,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在這歡聲笑語中,伴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敲響了新年的鐘聲,我們迎來了嶄新的一年。我愛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