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手中論文篇一
古人云,節儉為德,奢侈為惡。告訴我們節儉是善行中的大美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邪惡。古今中外,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要想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勤儉節約。因此,學校最近開展了一系列勤儉節約活動,并發布了一項提案,要求在學習和生活的每個細節中自覺貫徹勤儉節約。
是的,作為與時俱進的小學生,我們要以以天下為己任的宏大情懷和時代的責任感,繼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從一點點努力做起,在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要認真貫徹勤儉節約,比如教室及時關燈,水房用水后及時關水龍頭,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己的崗位做起。請記住:你我都是波濤中的一滴水,無數滴水匯聚成一片壯闊的大海!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當無數的限制結合起來,就是無限的,就會有無敵的力量!回頭看看從我們身邊流走的每一滴水:你我洗碗、洗臉刷牙、洗頭洗澡上廁所的時候,我們節約了嗎?回顧一下每一個從我們身邊流走的千瓦時:當你我使用電燈、電話、電腦、空調、復印紙時,我們是否省錢?如果我們從今天起節約一粒糧食,我們將節約一片肥沃的土地。節約一滴水,就是節約一個清澈的湖;省一度電,等于省滿一個礦;拯救一張紙就是拯救一片美麗的森林。省吃儉用就是創造財富。
窮則勤儉,富則勤儉。俗話說:“坐好吃飯。”歷史上今天花錢,明天上街乞討。例子并不少見。今天,隨著我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勤儉節約的精神內涵應該更加豐富,而不是被拋棄,勤奮、這種古老的美德。
古今中外,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把艱苦樸素作為一種美德。聯合國特別將10月31日定為勤奮日,時刻提醒人們在新世紀堅持艱苦樸素的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大到整個人類,想要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它”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可以說,修身、計生、治國,都得勤儉持家。李商隱有句名言:“回首昔日圣賢和家庭,成功是由于勤奮,失敗是由于奢侈。”歷史一再證明了這個真理:沒有勤奮、節儉和努力工作。精神支撐的國家很難繁榮;一個沒有勤儉持家支撐的社會,很難保持長期穩定;沒有勤儉節約的支持,一個民族很難自立。
勤奮是一種倫理,是一種品格,是一種修養,是一種美德。提倡節儉,理性消費,增強節約意識,杜絕鋪張浪費,量力而行,讓大家把節約當成一點點努力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努力把我們的校園建設成節約型校園!
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手中論文篇二
“奶奶是個很節儉的老人。節儉是好事,但我覺得她節儉得有點近乎摳,無法理解。一次,燒飯的時候,她不小心把米撒了點在地上,我就順手準備掃掉。我腰還沒彎下去,只見一只滿是皺紋的手擋著我,我愣在那不知道為什么?這時,奶奶開口了:“不要掃掉,撿起來洗洗,浪費可惜。”“我說已經臟了,反正就一點點,算了吧。”奶奶可不理會我,自己佝僂著身體,蹲在地上慢慢地拾著,每拾起一點就用嘴巴對著吹吹,很專注地,仿佛掉在地上的不是米,而是她的寶貝樣。等到全部拾好后,再用臉盆裝著用清水一遍一遍的洗,看她洗完端著米出來,臉上露著孩子般開心的笑,嘴里還自言自語:“看看,多干凈,還不一樣吃嘛,你們……”。我聽懂了她未說完的話是什么意思,但我依然是不以為然的搖著頭。而奶奶露出了燦爛的笑臉。
這位奶奶說得對,我們這代人沒有經歷饑荒,不能理解他們的想法,甚至看不慣他們的做法。有的同學就知道浪費,不知道珍惜。看看我們食堂的餐廳里,各種浪費糧食的現象依然比比皆是。有的同學很是挑食,吃了幾口飯就倒掉了,說這飯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有的同學光想買零食,不想吃飯;有的同學著急去玩,盛飯的時候,走路慌張就把飯粒灑在地上!有的同學一邊吃一邊還在打鬧……這些現象是多么的讓人觸目驚心啊!如果你浪費一點,他浪費一點,大家都浪費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浪費!
溫總理曾說過:“在中國,一件小事加上十三億人就是大事節約,”這一個中華民族的美德,在今日看來,更顯得意義深重。
所以,我們要樹立節約意識。愛糧、惜糧、節糧,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風尚不僅過去需要、現在更需要,我們沒有糟蹋糧食的權力。我們當學生的雖然不種田、不產糧,但節約糧食也相當于種了糧食。我們的一張張餐桌就相當于一方方糧田,除了吃進肚子里的糧食外,不浪費一粒糧食。
節約就是弘揚社會風氣,能夠增進社會自身和諧。節約,對個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方式,對整個社會來說則是一種精神風貌。中國夢,中國夢,如今,社會上人人都在談中國夢,中國夢,它是什么?它是民族復興的夢。然而,看看我們中華大地,多少同胞在受洪水與旱災的煎熬,更是可貴,有些人總說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請看看你們的餐桌上,什么都不要說,就一個“中國式飯局”這一個比貶義詞還要貶義的名稱,那些人就扣著這頂帽子跟我們談中國夢,那么我要告訴那些人:你們連談中國夢的資本都沒有!
我們要強化節約行為。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學校里,都不能浪費糧食。吃多少,燒多少;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買了就要吃完,不隨手扔掉。對浪費的現象,我們要堅決反對,堅決抵制。只要我們牢記“節約”,就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手中論文篇三
中國的古詩告訴我們,糧食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所以我們應有‘’一飯一栗當思來之不易‘’的樸素情感,可是,我們有嗎?有許多人在外花天酒地,可更多人吃不飽,穿不暖,整天只能吃野菜,吃蘑菇,吃那些粗糙的饃饃。還有些人吃不到野菜就只能扒樹皮,樹皮吃完只能吃觀音土,觀音土不能消化,人就會死,死的時侯肚子會脹得很大。而我們卻依然生在福中不知福。
有人會說,我也想珍惜糧食,但不知怎樣辦,你只要在飯店是少點歇菜,有剩菜時打包,在家里是吃多少成多少,這不是很簡單嗎!
最終,我呼吁大家,為了我們的未來,大家一齊節儉糧食吧!
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手中論文篇四
有的同學家庭條件好,很是挑食,吃了幾口飯就倒掉了,說這飯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有的同學著急去玩,盛飯和湯的時候,走路慌張就把飯湯灑在地上!有的同學一邊吃一邊打鬧,互相丟飯菜……這些都是在浪費糧食!也許你并不覺得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你浪費這一點,他浪費這一點,大家都浪費這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損失了!同時,有的同學飯后還把吃的東西拿出教室,邊走邊吃,吃完就隨便丟在路上,這和挑食、浪費糧食一樣都是不文明的就餐習慣!這種不文明會非常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和文明學生的良好形象!那就從文明就餐、節約糧食開始吧!
其實節約糧食,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飯菜;不在吃飯的時候,邊說話邊吃飯!不挑食,無論爸爸媽媽給我們吃的,還是學校里的飯菜,都是有利于我們身體成長的,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我們應該從我做起節約糧食!
“我吃飽了,再吃就吐了再說了我扔包子關你什么事,真是多管閑事!”“你這么說就錯了,糧食的用處可大了,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糧食就是寶中寶。現在生活雖然好了,但是也不可以浪費啊!假如我們一天浪費一個包子,全校所有人一天浪費多少多少個包子,一年能浪費多少個包子呢?”就從小事說起吧,浪費東西就是浪費錢,你知道父母掙錢有多么不容易嗎?嗎“我錯了,我以后再也不浪費東西了!”“我希望你按你說的做,再見!”通過這件事我體會到了現在的人太浪費了,我們應該重視糧食,節約糧食!
我們需要改正浪費糧食的壞習慣!吃午飯時不要到太多的菜,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節約糧食人人有則!
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手中論文篇五
首先,要不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增強覺悟和鑒別力。要加強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要在理論和業務知識上,努力做到學用結合,做到學習與實踐相結合。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用結合,把知識和實踐相互聯系起來,努力提高自身素素質,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其次,要加強自身建設和提高,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要以自身實際行動樹立起、良好的形象。要堅持以身作則,發揮示范表率作用;要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身修養;要加強作風紀律整頓,樹立清廉明白做官的形象。要以高度的責任感、事業心,以自己的行動來履行好、賦予的職責,為黨和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再次,要加強自律能力,增強自身黨性修養。一個人沒有良好的品德,就沒有堅定的信念和崇高的追求,更談不上有無崇高的事業,也就沒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要時刻用黨的紀律嚴格約束自己,要堅定主義信念,始終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無聞作為自己的準則;要經得起考驗,耐得住,經得住考驗,在任何時候都要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始終堅持人民至上,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永葆黨人的本色。
最后,我們要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到廉潔奉公,勤政為民,努力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就。
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手中論文篇六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國無農不穩,民無糧不安。糧食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是安天下的產業。各級各部門一定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把糧食生產當做一項突出的政治任務,動員一切力量,窮盡一切辦法,保證一切要素,切實扛牢糧食生產這個政治責任,堅決把中國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要牢牢把中國飯碗端在手中,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心懷“國之大者”,把糧食生產當做“安天下產業”來抓,做到知責于心,履職于行,要把糧食生產的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各級黨委政府特別是一把手要親自部署、親自按排、親自推動、親自督查。要通過走、聽、問等形式了解春耕備耕等糧食生產準備工作,要深入實際解決重點、難點、堵點問題。要全面壓實部門和屬地管理的責任,要制定糧食生產工作方案和考核問責辦法,按照“一崗雙責”、“包干負責”、“點對點”負責,把責任層層壓實下去,把糧食生產的任務分解到具體鄉鎮街道,分解到村組,分解到具體領導、具體人,防止“掛空檔”“打太極”。要充分發揮督查考核這“指揮棒”的作用。要組成糧食生產的考核專班,深入鄉鎮街道、田間地頭就存在的耕地摞荒、農資假冒、農業基礎設施損壞等影響春耕生產問題,開展全方位、多角度、高頻率的督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交辦整改。
要牢牢把中國飯碗端在手中,職能部門要主動作為。糧食生產是一項系統工程,牽涉各個方面、各個部門。各級各部門一定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做到同心相向,多管齊下,凝聚合力。宣傳部門要加大宣傳,宣傳國家糧食生產優惠政策,宣傳農業生產的好經驗好作法,宣傳糧食生產涌現的先進典型;農業部門要抓好種子、肥料等的儲備、調配、技術指導、農資監管。農機站要保證充足的農機供給,深入農村開展農機的技術指導和機械的維修;水利部門要做好渠道、水庫等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公安部門加大對販賣銷售虛假農資、偷盜農作物、破壞水電設施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科技部門要研發新技術、新品種,做到藏糧入技,助力糧食增產增收;紀檢部門要強化追責,對耕地摞荒整改不力,農資監管不到位、政策宣傳不深入等影響糧食生產的不作為、亂作為、胡作為的行為從嚴追責。
要牢牢把中國飯碗端在手中,要充分發動群眾。糧食種植的主體是農民,離開了農民,糧食種植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切無從談起。要大力宣傳,讓人民群眾深刻認識種糧的重要性,明白“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道理;要落實各種優惠和獎勵政策,讓種糧群眾多得利,能獲利,充分調動種糧群眾的積極性,讓種糧群眾“要我種”向“我要種”轉變;要想方設法幫助人民群眾解決農業生產中存在的技術、資金、機械、設施等問題,為種糧農民提供各種服務保障,為糧食生產添火加薪;要創新機制,培育種糧大戶,提高種糧的效益。要對耕地摞荒和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的整治,抓住耕地這命根子,堅決守住耕地的“紅線”“底線”。
牢牢把中國飯碗端在手中,要大力節約糧食。“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想有時”,要始終樹牢憂患意識,突出底線思維,從戰略高度認識糧食安全問題,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對于糧食問既要注重平時大力生產,顆粒歸倉,又要注重平時大力節約,馳而不息制止餐飲浪費。要通過“五進行動”加大對節約糧食的宣傳教育,大力提倡“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理念,要做到不攀比、不挑食、不偏食,推動建設節約型社會等等,把中國的飯碗越端越穩。
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手中論文篇七
學校最近舉辦了“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活動,哪個班每天把飯吃得干干凈凈的人數多,哪個班就可以獲得“節約小使者”的班級稱號。可我們班是全校最調皮的班級,經常有人中午一口飯都不吃就走了。因此,老師規定:每個人要走之前都要給桌長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吃完,沒吃完就繼續吃,直到吃完才可以走。
有一次我過生日,媽媽給我買了好多好多吃的,還說我最近長身體,要多吃點補充營養。
那天早上我吃了好多東西,到了中午肚子都沒餓。再去食堂的路上,我一直在擔心:怎么辦?早知道就不要吃那么多了,現在肚子還很飽,一口飯也吃不下去,到時候肯定會被老師說的。
到了食堂,我看著前面堆著滿滿的一盆飯,心里就有一種想吐的沖動。這時,突然有一種不好的想法出現在我腦海里——把飯倒了。
最后,我還是沒有那樣做。我決定賭一把!我惴惴不安地走進了辦公室,走到老師面前,我生吸了一口氣,說道:“老師,我今天吃太多了,現在還不餓,可不可以不吃啊?”老師慈祥地說:“當然可以!”我松了一口氣,本以為老師會斬釘截鐵地對我說兩個字:不行!沒想到老師竟一點都沒有責怪我。
從那以后,我每天都把飯吃得干干凈凈,絕不浪費!
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手中論文篇八
辦公室的電燈開關處,有一張節約用電、關門斷電的小紙條;盥洗間內,“節約用水”的提示隨處可見;電梯旁的提示中倡導步行更健康。
小到家庭,中到單位,大到國家,經濟方面無論是處于困難時期,還是在富裕無憂的條件下,都應該崇尚節儉,反對浪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作為家庭,應該崇尚節儉。一個家庭的富裕充盈,多是先輩通過聰明才智和勤勞致富。如果晚輩只求享受快樂,不求創業艱辛,只求揮霍瀟灑,不求節儉從緊,須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由此下去,敗家也就是遲早的事。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作為單位,應該崇尚節儉。即使在辦公經費保障相對充足,也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把資金用在刀刃上。既要深入調研、科學統籌,集中資金解決影響單位發展和前途的重大問題;又要精打細算、精細管理,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入手,養成節約辦公的好習慣。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作為國家,應該崇尚節儉。目前,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和攻堅階段,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保持國民經濟的高速持續健康發展,同樣需要節儉。
“節儉是窮人的財富,節儉是富人的智慧。”節儉,對一個家庭而言是美德,對一個單位意味著效益,對一個國家則是前途。
長期以來,我們對很多浪費的現象習以為常,沒有感覺到有什么不妥。但是此刻,在全國上下都在厲行節儉的時候,我們加入光盤行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我們可以讓電視、空調、電腦不待機,盥洗的時候,我們還可以讓水龍頭的水不要流的那樣猛烈和肆意……選擇簡樸的生活方式,從自己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有廣闊的空間可以做的更好。
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手中論文篇九
大農機縱橫馳騁,新技術落地田間。黨的_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走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推動農業發展由依賴資源要素投入向創新驅動轉變,物質技術裝備條件明顯改善,農業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農機裝備更加先進,種地挑上“金扁擔”。
這十年,我國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發展迅速,農機裝備總量持續增加,農機作業水平快速提高,農民從會種地變為“慧”種地。目前,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小麥、玉米、水稻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超過97%、90%和85%,農機裝備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顯著提高。
農技農藝不斷升級,生產降本增效。
“擴間距,縮株距,調肥控旺,技術到位,玉米大豆一田雙收。”安徽省利辛縣農技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馬飛為農民指導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這十年,科技成為農業農村經濟增長最重要的驅動力。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組建了5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成了4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00個農業科學觀測試驗站,取得了節水抗旱小麥、超級稻等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目前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1%。
社會化服務更加多元,農民省心省力。
這十年,農業社會化服務不斷探索創新、蓬勃發展,主體更加多元、服務更加便捷。目前全國已有95萬多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服務面積近17億畝次,服務帶動小農戶超過7800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