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社會,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報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政務新媒體排查及清理整合報告篇一
一、總體情況
(一)政府網站抽查情況
我市正常運行政府網站總數46個,隨機人工抽查16個,抽查率34.8%。從抽查結果看,11個政府網站合格,合格率68.8%,略高于一季度。延津縣、原陽縣,市發改委、住建局、水利局網站為不合格網站,其中市發改委、住建局、水利局網站20**年連續兩個季度抽查為不合格網站。
20**年二季度“我為政府網站找錯”平臺收到網民有效留言6條,總體辦結率達100%。
從檢查情況看,各級各部門能認真按照《政府網站發展指引》有關要求,從嚴從實加強政府網站管理,有效推進政府網站健康有序發展,但部分政府網站存在日常監管不到位、欄目更新不及時等問題。
(二)政務新媒體檢查情況
按照《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要求,組織對全市上報的405個政務新媒體(其中,微信275個,微博99個,客戶端6個,第三方應用25個)進行自查和人工抽查,共抽查122個,抽查率30.1%。各級各部門均能積極運用政務新媒體推進政務公開、優化政務服務、凝聚社會共識、創新社會治理,取得較好成效。但仍然發現一些問題:如有的政務新媒體管理不夠規范,更新不及時,集約化程度較低。
二、具體問題
(一)部分單位日常監管不到位。本次抽查的不合格網站依然是因為單項否決問題。原陽縣政府網站出現嚴重錯誤字,延津縣政府網站和市發改委、住建局、水利局網站首頁欄目2周未更新及空白欄目超過5個。
(二)部分政府網站在季度抽查前未進行自查整改。第四季度只有少數政府網站進行自查并報送了自查報告,大多數政府網站未按要求進行自查。
(三)網站及新媒體管理、采編隊伍能力不強,有待進一步提高。盡管當前在網站及新媒體方面投入一些人力、物力、財力,但隨著老百姓公眾意識的日益提高,仍不能滿足現實需要。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各縣(市、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的相關部署,認真對照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查缺補漏,確保我市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健康發展。
(一)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
各縣(市、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要結合機構改革和職責調整,對我市政府門戶網站中涉及本地、本部門的欄目和信息及時核對、更新、完善,及時辦理網民咨詢。切實做好相關網站改版、整合、遷移、下線等工作,不再使用的網站及時關停并注銷域名,并及時在全國政府網站信息報送系統中更新信息。
(二)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
各縣(市、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要切實履行政府網站監管責任,規范政府網站開辦、整合、備案流程,抓好所屬政府網站的檢查、整改和提升工作。深入開展查遺補漏工作,加強對問題網站的督促整改,確保監管無死角、問題不反彈。
(三)進一步規范政務新媒體建設
各縣(市、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要做好常態化監管工作,切實負起監管責任。對新媒體再進行全面摸底、排查。集中力量做優做強主賬號,構建整體聯動、集體發聲的政務新媒體矩陣。對功能相近、用戶關注度和利用率低的政務新媒體要清理整合,無力維護的應予以關停。
政務新媒體排查及清理整合報告篇二
根據省政府辦公廳要求,對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20-年第三季度檢查抽查情況的通報,現將我局三季度政務新媒體自查整改情況報告如下:
我局目前開設運行的政務新媒體主要有:政務微博1個——“-糧食和物資儲備”;政務微信1個——“-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未開設其他第三方政務平臺及移動客戶端政務賬號或應用。政務新媒體(微博、微信)均由辦公室負責審核管理。20-年三季度,我局政務微信公眾號累計更新40條,閱讀量13000余次;政務微博累計更新135條,閱讀量311000余次。在政務新媒體第三季度檢查抽查過程中,未發生單項否決和各類扣分問題。
(一)助力疫情防控。7月-機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圍繞疫情防控發布權威信息,通過發布《-啟動疫情防控物資保障機制》《最新!關于進一步嚴格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風雨同舟抗“疫”有我】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員積極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省處置-機場新冠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物資保障組召開工作會議》《關于做好疫情防控醫療物資保障和糧油市場供應工作的通知》《最新版防護指南發布!戴口罩有這些新要求》《關于“德爾塔”,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權威解答!》等通知公告,第一時間發布權威信息,開展靈活多樣的宣傳解讀。-疫情爆發以后,通過發布《全省糧油市場和醫療物資供應充足保障有力》《每天25噸,定向供應-州!》《放心!-生活物資市場穩定穩定!全力保障-!》《從一頭豬到一碗肉,省級儲備肉這樣端上-人餐桌》等暖心文章,讓大家了解-疫情防控下的物資保障情況,主動回應社會關切。
(二)提升服務能力。積極發揮新媒體優勢,進一步加強服務能力。通過發布《糧食儲備管理加重問責!》,解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制定的《糧食儲備管理問責辦法(試行)》;發布《這份〈軍糧供應站和軍糧代供點資格認定事項優化審批服務指南〉,請您收好!》《這份〈糧食收購企業備案事項服務指南〉,請您收好!》兩份指南,通過圖解方式,一圖讀懂企業認定事項的服務流程。通過發布《〈扛穩責任讓“米袋子“更安全〉:今晚黃金時間,快來圍觀!》《@干飯人,省局受邀參加〈黃金時間--改革政策e解讀〉節目,速來圍觀!》以視頻短片和現場互動的方式做好政策解讀。
(三)加強日常監管。按照省政府辦公廳要求,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由辦公室成立政務新媒體發布審核小組,定期組織召開宣傳工作會議,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建議,指定專人負責內容審核,不斷完善信息發布審核制度。定期組織專人對存量信息錯別字、敏感詞等問題進行排查整治,按照國辦、省政務辦有關要求,做好各項維護工作,確保發布內容權威、數據同源、口徑統一、表述準確。
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基礎上,我們認真梳理,認為政務新媒體運營中還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受眾面還不夠“廣”。在粉絲數量有限的情況下,部分文章的閱讀、點贊、轉發量有限,特別是政務微信公眾號在運營過程中,受行業關注程度、機構改革等因素影響,影響力還不夠。二是傳播形式還不夠“潮”。雖然在文章形式、圖文比重、新媒體傳播特點方面進行了一定研究,以加強傳播效率,但是在互聯網文化發達的今天,在如何改變文風,適應互聯網傳播特點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三是在政務公開方面還不夠“實”。近期,我局在政務新媒體上發布了一些政策文件類信息,但主要還是宣傳報道居多,對于政務公開、政策解讀方面,下階段還需要繼續加強主動公開力度。
通過對問題的排查,我們總結梳理了以下改進措施,以期切實履行好推進、指導、協調、監督本單位政務新媒體工作。
(一)提高信息發布質量。主動收集行業信息動態,加強政策解讀比重,研究新媒體傳播規律,學習“互聯網語言”特點,適當改變文風,增加圖片、視頻比重,加強互動交流,促進政務新媒體發布內容高質量發展。
(二)加強信息互動回應。建立及時有效的留言管理機制,加強對后臺網友留言的關注,提供切實有效而又充滿溫度的互動,及時回應網民關切,提高留言的時效性、專業性、權威性。
(三)擴大傳播受眾面。通過領導帶頭重視、舉辦各類活動、與市縣條線部門加強聯系協調、號召行業人員多關注等方式,擴大宣傳范圍,增加關注人數和粉絲數量,提升我局政務新媒體的傳播力、影響力。
政務新媒體排查及清理整合報告篇三
截至202*年5月,渭南市運行政府網站共55家,其中市政府門戶網站1個,市政府工作部門及派出機構網站34個,縣級政府門戶網站及縣級部門網站20個。按照省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基礎建設專項整治工作部署,現將專項整治排查梳理階段問題清單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依據省政務公開辦《關于開展政府網站與政府系統政務新媒體基礎建設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參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通知》(國辦發〔2017〕47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在征求相關牽頭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形成《渭南市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基礎建設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目前文件已印發執行,并按省政務公開辦的要求報送了整治方案。
二是根據《省政務公開辦政務公開工作機構設置和隊伍建設基本情況調查通知》要求,對市、縣兩級政務公開專門工作機構、政府信息公開、政府網站建設管理和政務新媒體管理工作部門以及隊伍組成情況進行了調查,基本摸清了機構設置現狀和人員隊伍情況,并要求上報了調查匯總表。
三是指導市扶貧辦按程序做好網站開辦工作。目前網站開辦申請已征得省政府同意,正在進行域名分配、上線檢查、系統填報等工作。
四是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印發的《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結合專項整治工作任務,5月中旬對各縣市區政府網站及政務新媒體進行了抽查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在市政府網站進行通報。
二、問題整改情況
政府網站方面,渭南市應急管理局、渭南市發改委、渭南市商務局、渭南市文旅局、渭南市人防辦存在欄目信息更新不及時等問題,已及時告知問題單位,并督促其完成了整改;渭南高新區管委會、渭南經開區管委會、渭南鹵陽湖管委會、渭南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原域名正在注銷中;渭南市人社局、渭南市公安局、渭南市商務局原域名因涉及業務未遷移,尚未注銷。部分單位icp備案信息在工信部查詢系統中無法查到。以上兩個問題,已反饋給相關單位,要求按照專項整治方案,研究細化措施,扎實做好問題整改。
政府系統政務新媒體方面,渭南商務微信及今日頭條號,渭南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渭南公安法制、渭南市公安局環食藥偵支隊微信賬號超過2周無更新,已督促問題單位完成整改;白水發布、法潤渭南、渭南水務、渭南市場監管、渭南行政服務中心、渭南禁毒、渭南網警巡查執法、大荔公安、白水公安公眾號子欄目無法訪問或長期不更新、無互動欄目,渭南生態環境、渭南市旅游局、渭你而來賬號認證信息不準確。已要求相關單位建立問題清單,落實責任人員,推進問題整改。
三、下步措施
下一步,我們將以政府網站和政府系統政務新媒體專項整治工作為契機,圍繞重點整治任務,加大督促協調,按照時間任務劃分,一步一步整改,一項一項落實,確保整治活動有效果,整體建設上臺階。同時,將按省政務公開辦要求,做好整治情況上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