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詩篇一
在平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王昌齡古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濛朧。
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fēng)。
云英化為水,光采與我同。
日月蕩精魄,寥寥天宇空。
寒江映村林,亭上納鮮潔。
楚客共閑飲,靜坐金管闋。
酣竟日入山,暝來云歸穴。
城樓空杳靄,猿鳥備清切。
物狀如絲綸,上心為予決。
訪君東溪事,早晚樵路絕。
水宿煙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靜魂夢歸。
暗覺海風(fēng)度,蕭蕭聞雁飛。
孤桐秘虛鳴,樸素傳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見初古人。
意遠風(fēng)雪苦,時來江山春。
高宴未終曲,誰能辨經(jīng)綸。
晉水千廬合,汾橋萬國從。
開唐天業(yè)盛,入沛圣恩濃。
下輦回三象,題碑任六龍。
睿明懸日月,千歲此時逢。
蕭條郡城閉,旅館空寒煙。
秋月對愁客,山鐘搖暮天。
新知偶相訪,斗酒情依然。
一宿阻長會,清風(fēng)徒滿川。
白露傷草木,山風(fēng)吹夜寒。
遙林夢親友,高興發(fā)云端。
郭外秋聲急,城邊月色殘。
瑤琴多遠思,更為客中彈。
秋霧連云白,歸心浦溆懸。
津人空守纜,村館復(fù)臨川。
篷隔蒼茫雨,波連演漾田。
孤舟未得濟,入夢在何年?
中峰青苔壁,一點云生時。
豈意石堂里,得逢焦煉師。
爐香凈琴案,松影閑瑤墀。
拜受長年藥,翩翻西海期。
霜天起長望,殘月生海門。
風(fēng)靜夜潮滿,城高寒氣昏。
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
明發(fā)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
雨歇亭皋仙菊潤,霜飛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
謾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fēng)流。
江上巍巍萬歲樓,不知經(jīng)歷幾千秋。
年年喜見山長在,日日悲看水獨流。
猿狖何曾離暮嶺,鸕鶿空自泛寒洲。
誰堪登望云煙里,向晚茫茫發(fā)旅愁。
本來清凈所,竹樹引幽陰。
檐外含山翠,人間出世心。
圓通無有象,圣境不能侵。
真是吾兄法,何妨友弟深。
天香自然會,陵異識鐘音。
腰鐮欲何之,東園刈秋韭。
世事不復(fù)論,悲歌和樵叟。
開門望長川,薄暮見漁者。
借問白頭翁,垂綸幾年也?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fēng)來珠翠香。
誰分含啼掩秋扇,空懸明月待君王。
錢塘江畔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
吳王在時不得出,今日公然來浣紗。
霜天留后故情歡,銀燭金爐夜不寒。
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
18、《武陵開元觀黃煉師院三首》
松間白發(fā)黃尊師,童子燒香禹步時。
欲訪桃源入溪路,忽聞雞犬使人疑。
先賢盛說桃花源,塵忝何堪武陵郡。
聞道秦時避地人,至今不與人通問。
山觀空虛清靜門,從官役吏擾塵喧。
暫因問俗到真境,便欲投誠依道源。
秦林映陂水,雨過宛城西。
留醉楚山別,陰云暮凄凄。
白鴿飛時日欲斜,禪房寂歷飲香茶。
傾人城,傾人國,斬新剃頭青且黑。
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齒能誦經(jīng)。
吳音喚字更分明。
日暮鐘聲相送出,袈裟掛著箔簾釘。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
鄂渚輕帆須早發(fā),江邊明月為君留。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掉。
山為兩鄉(xiāng)別,月帶千里貌。
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節(jié)知所效。
怨別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長杳無隔,月影在寒水。
楓林已愁暮,楚水復(fù)堪悲。
別后冷山月,清猿無斷時。
荊門不堪別,況乃瀟湘秋。
何處遙望君,江邊明月樓。
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
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fēng)天。
王昌齡 (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時期大臣,著名邊塞詩人。
開元十五年(727年),進士及第,授校書郎,遷汜水縣尉。參加博學(xué)宏辭科考試,坐事流放嶺南。開元末年,返回長安,授江寧縣丞。安史之亂時,慘遭亳州刺史閭丘曉殺害。
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邊塞詩最為著名,有“詩家夫子”、“七絕圣手”之稱。著有《王江寧集》六卷。
古詩篇二
一、下列詞語中加粗的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烽火(fang)簪(zāo)夜泊(pō)b.闌(lán)戍輪臺(shù)僵臥(jiāng)c.濺(jiàn)搔(sāo)抵(dǐ)
()
2.家書 a.家里的藏書 b.家里的書籍 c.家信
()
3.隔江 a.長江 b.大江 c.秦淮河
()
4.尚思 a.還 b.高尚 c.尚且
()
5一經(jīng) a.經(jīng)過 b.《詩經(jīng)》 c.一部儒家經(jīng)典
()
三、下列詩句出處、作者及朝代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
四、按要求默寫。
1.《春望》中,千古傳誦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泊秦淮》中,點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中,表明作者身閑志不閑,壯志不移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一、a
二、1.b 2.c 3.c 4.a(chǎn) 5.c
三、a
四、1.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2.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3.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4.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古詩四首》同步訓(xùn)練
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3分)
風(fēng)飄絮()秦hu i()夜泊()夜闌()寥落()惶恐()
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6分)
⑴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烽火:)
⑵僵臥孤村不自哀(僵臥:)
⑶尚思為國戍輪臺(尚思:)
⑷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夜闌:)
⑸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
⑹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
3.對下面四首詩的作者、朝代、體裁說法正確的一項是()(2分)a.《春望》——杜牧——唐——五言律詩 b.《泊秦淮》——杜甫——唐——七言絕句 c.《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陸游——北宋——七言絕句 d.《過零丁洋》——文天祥——南宋——七言律詩 4.詩句默寫。(4分)
①感時花濺淚。②,隔江猶唱《后庭花》。
③,尚思為國戍輪臺。④,身世浮沉雨打萍。
5.對《春望》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為:故國淪亡,空留下山河依舊,春天來臨,長安城中荒草深深。b.“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句意為:感嘆時局,看到開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淚,怨恨別離,聽到鳥鳴也禁不住心中驚悸。
c.“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句意為:戰(zhàn)爭已經(jīng)持續(xù)了三個月,家書珍貴,足抵得上萬兩黃金。
d.“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一句意為:痛苦中我的白發(fā)越搔越短,簡直要插不上頭簪。
6.設(shè)想等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時,陸游的兒子在祭奠父親時說些什么呢?(用第一人稱手法來寫)(3分)
(一)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全。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7.詩中點明時間和季節(jié)的句子是。(2分)
8.花鳥本是可娛之物,為何在詩人眼里見到后反而落淚心驚?(3分)
9.根據(jù)下文,理解“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包含的思想感情。(3分)
(二)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補全詩句。(2分)
11、根據(jù)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用原文回答:(3分)
⑴根據(jù)作者從仕之后艱難歷程的四個字是。
⑵形象鮮明地描畫國家的災(zāi)難和個人困厄的兩個短語是 和。
12、說一說你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3分)
(三)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13、這首詩是一首 言 詩。(2分)
14、這首詩中成為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佳句是。(2分)
15、下面是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分)
a、首聯(lián)交代了作者出游出發(fā)的地點是荊門,到達的地點是楚國。
b、頷聯(lián)形象地描繪了渡過荊門山后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和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
c、頸聯(lián)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江面平靜時的夜景和白天云彩興起變幻的無窮奇景。
d、尾聯(lián)點題,面對流經(jīng)故鄉(xiāng)的滔滔江水,作者不禁起了思鄉(xiāng)之情。
16、下面是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分)
a、“山隨平野盡”這句詩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給人以流動感和空間感。
b、“江入大荒流”這句詩中“入”字用語貼切。詩句所描繪的意境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
c、“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這一聯(lián)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云彩構(gòu)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shù)效果十分強烈。
d、全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jié)尾,其中既有對故鄉(xiāng)的深情厚意,又有送別朋友的離情別緒。
(四)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蕠椤?/p>
閱讀提示:一個春風(fēng)怡蕩的夜晚,萬家燈火漸漸熄滅,白日的喧囂早巳平靜下來。忽然傳來嘹亮的笛聲,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楊柳》曲,它屬于于漢樂府古曲,抒寫離別行旅之苦。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柳杖相送,楊柳依依,正好借以表達戀戀不舍的心情。在這樣一個春天的晚上,遠離家鄉(xiāng)的詩人聽著這樣—支飽含離愁別緒的曲子,怎能不起思鄉(xiāng)之情呢?詩人情不自禁吟丁這首七絕。17.貫穿全詩的線索是。(2分)18.這首詩用詞嚴謹,照應(yīng)嚴密。詩中”誰”與“ ”相照應(yīng),“飛”與“散”呼應(yīng),“春風(fēng)”則與標題中的“ ”相呼應(yīng),“折柳”為別離曲,故又與結(jié)句中的“ ”相呼應(yīng)。(3分)19.“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的意思是。這是詩人的,是藝術(shù)的夸張。(2分)20.“此夜曲聞?wù)哿币痪洳徽f聽了一支“折柳曲”,而說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其原因是什么?(3分)
21.“何人不起故園情”一句中“何人”僅僅是說別人,說大家,對嗎?(3分)
22.“折柳”既是曲名,又是古人送別時的—種習(xí)俗。你能說出關(guān)于折柳曲的詩句嗎?(3分)
23、片斷寫作練習(xí):(40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震撼人心的千古名言,使我們對偉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肅然起敬。談?wù)勀阕x了《過零丁洋》一詩后的感受。
《古詩四首》答案
1.略
2.⑴文中指戰(zhàn)亂⑵躺著不動⑶還想著⑷夜深⑸泛指兵器⑹指史冊
3.d
4.①恨別鳥驚心②商女不知亡國恨③僵臥孤村不自哀④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
5.c 6.如:父親,兒子我要告訴您,我們國家的軍隊已經(jīng)收復(fù)中原,你老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8.因為詩人感時傷懷,加之久別思鄉(xiāng)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無心觀賞,反而會對花濺淚,即便聽到悅耳的鳥鳴聲,也無意傾聽,反而會因鳥鳴而驚心。
9.“連三月”見出戰(zhàn)禍之長;“抵萬金”極言家書難得。真切地表達了戰(zhàn)亂中人思念離散親人,盼望得到親人音訊的心情。
10.略
11、⑴辛苦遭逢;風(fēng)飄絮⑵雨打萍
12、表達了作者生前無愧,死后無憾,光明磊落,浩氣長存的偉大的民族節(jié)操;同時也表現(xiàn)出作者的忠心為國的一片丹心。(意思對即可)
13.五;律
14、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15、a
16、d
17.聞
18.暗,春夜,故園情
19.這優(yōu)美的笛聲飛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聽到了。想像(注意“滿”字的作用)
20.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僅指曲名。折柳就是離別的同義詞。它能喚起一連串具體的回憶,激蕩起人們蘊藏在心底的鄉(xiāng)情。
21.不對。這既是說別人,說大家,但第一個起了思念故園之情的還是李白自己。
22、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23.略
古詩篇三
1、《牧童》草鋪橫野六七里,地弄晚風(fēng)三四聲。歸來飯飽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2、《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3、《梅花》墻角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4、《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5、《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6、《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7、《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8、《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9、《贈劉景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由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10、《海棠》東風(fēng)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11、《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12、《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1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14、《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15、《春日》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16、《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17、《夏日絕句》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18、《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19、《如夢令》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柳瘦。20、《三衢道中》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21、陸游
《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22、范成大
《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賣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晴蜓蛺蝶飛 《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dāng)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
23、楊萬里
《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疾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4、朱熹
《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天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翁卷《鄉(xiāng)村四月》綠遍山野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25、辛棄疾
《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 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26、趙師秀
《約客》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27、葉紹翁
《游園不值》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28、林升
《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9、文天祥
《雪梅》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1、氣象諺語
? 天上起了鉤鉤云,地上不久雨淋淋。?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 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 太陽下山一片紅,明天天氣必定晴。
2、物象諺語
? 老牛叫,雨來到。
? 雞在高處鳴,久雨天要晴。
? 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不久要來到。? 螞蟻壘窩,大雨成河。
? 蜻蜓高,曬得焦;蜻蜓低,雨迷迷。
3、農(nóng)業(yè)諺語
? 清明前后,種瓜種豆。
? 春分早,谷雨遲,清明種薯正當(dāng)時。? 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dāng)年就還錢。? 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3、生活諺語
? 一日讀書一日功,十日不讀腹中空。? 一個朋友一條路,一個冤家一堵墻。? 一雙筷子易折斷,十雙筷子抱成團。?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 三分靠教,七分靠學(xué)。? 與人爭志,不與人爭氣。
? 千金難買回頭看,文章不厭反復(fù)讀。? 天不言自高,地不語自厚。
? 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行如風(fēng)。
? 有智者,自有千方百計;無智者,只感千難萬難。?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學(xué)習(x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常用 歇后語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 吃了豆腐———軟了心
對聯(lián)
1、春聯(lián)
? 東風(fēng)迎新歲,瑞雪兆豐年。? 艷陽照大地,春色滿人間。? 處處春光好,家家氣象新。
? 爆竹聲聲辭舊歲,梅花點點報新春。? 山青水綠春長在,人壽年豐福無邊。
2、寫名人的對聯(lián)(1)項羽、勾踐
?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c
六年級課外閱讀書目
1、《第七條獵狗》沈石溪
2、《狼王夢》
沈石溪
3、《荒野的呼喚 》
杰克、倫敦
4、《假小子戴俺的故事》
5、《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
6、《第三軍團》
7、《長襪子皮皮》
8、《藍花》
9、《鐘聲》
10、《象母怨》
11、《青鳥飛過》
12、《女兒的故事梅子涵》
13、《第十一根紅布條》曹文軒
14、《麻雀不唱》常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