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山水情懷散文山水情的散文篇一
依舊是陰陰沉沉的天,風吹來的雨滴,淅淅瀝瀝的敲打著層林,于是在一些寂寥的地方,隨處可見斑斑雨跡,那些微微發白的圈圈圓圓貼著葉片和地面,把泥土的味道傳送,最后在車水馬龍中被風干、消散,只剩下潮濕的空氣和更為寒涼的風吹。
火炬的紅葉、爬山虎的紅葉星星般綴滿郊外,一樹挨著一樹的黃葉間,潔白的'云兒在自由舒卷,七彩菊花開盡繁華擁抱著所需的安暖,醉人的芳香引來了蜂蝶成群,此一朵與比一朵之間的距離,縈繞著蜂蝶的嬉戲歡顏,還有那紅的、綠的、藍的蜻蜓,它們舞動著輕盈的翅膀,隨心挑選著暫時安歇的枝頭……阡陌之上,繽紛依然,只是多了一份成熟,一份靜默。
坐在葦萍蕩漾的湖邊,湖心里懸掛著云的映影,當不知名的鳥兒斜飛過水面,映影搖搖欲墜般像是誰洗過的衣物,在起風的時候忘了收,雖是幻覺也足夠讓人清新的感到心急,后來就被自己無端的情緒逗樂,然后一個人咧著嘴笑。成群結隊的小魚兒擺動著尾巴穿梭于清水中央,偶爾也會朝著自己的方向簇擁,幸福隨之而來。
漫步于格桑花開滿山坡的園林小路,看見染了霜色的葉打著旋無聲的滑落,那是一種淡若天涯的寧靜,無論是快樂還是憂傷,都該是唯美的守候,適合一個人,讓心與歲月深情對白。
習慣了在自己的世界里周游,喜歡用鏡頭記住鎖住如畫風景,喜歡寫三五行小文字,來安慰一顆不管陰晴都要自己取暖的心,每一天,都記得帶著自戀的情懷,去工作,去生活。
山水情懷散文山水情的散文篇二
季節輪回,流年有愛,陽光春淡,杜鵑花紅。落紅盡處是塵緣。回眸繁華過往,夢里花開飄零了多少相思雨,阡陌紅塵鐫刻了多少風花雪夜的纏綿。拈一片花瓣芬芳了歲月,撫一縷幽香明媚了過往。與你的邂逅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
月下醉容顏,共聞此花香。多少次夢里情滿西樓。我為你紅袖添香,你為我揮毫潑墨。西窗燭剪,對鏡花黃,琴瑟和鳴,花好月圓,柔情寄詩篇。你的淺笑嫣然,勝過人間百媚。你的情意綿綿,提醒了花開鳥鳴。
往事如夢,夢里飄香,回眸相望,云水深處,脈脈含情。淺笑嫣然。如三月枝頭的花蕾,綻放在我的心頭。你一低頭的溫柔,帶走了我的`地老天荒。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愛不問緣由而一見傾心,陌上初逢只此一眼,便以輾轉了千年。
你若安然,心自成暖。你若安好,我亦無悔。誰的笑容暖了誰的心扉?誰的思念潤了誰的眼?蝴蝶飛越千山萬水是為尋尋覓覓,而我望穿秋水是為了將你等待。拈一朵桃花入簪,為你守候千年溫柔。捻一抹相思入骨。為你等待魂牽夢繞。
愿化小鳥,等你在春天的朝陽里,低吟婉轉為你歌唱。我愿化作花朵等你在盛夏的枝頭。千嬌百媚只為你一人綻放。我愿化做楓葉等你在中秋月圓時,為你飲盡相思百轉千回。我愿化做雪花,等你速溶,紅塵之外,山水之間。你若不來,我便不老。
蒼茫盡處是天涯。我等你將天涯化作咫尺來擁我入懷,暖我薄涼。我等你來陪我看朝霞起夕陽落,看煙花綻出月圓。我等你來牽著我的手與我吟一曲莫失莫忘,奏一曲長相依。我等你將三生化為一世,用愛戀將滄海守成桑田。
紅塵緣萬丈,怎奈我相思太深長。情緣深似海,怎比我念君淚千行。以我心,換你心,始知相憶深。只愿君心知我意,陌上花開踏水而來,若相惜不相離,一抹柔情許永恒,不負我相思意。
一朵花語,一句詩行。道不盡我對你深情幾許。一個凝眸,一抹牽念。寫不盡我對你的柔情蜜意。你暖暖的笑吟許我一場春暖花開。今生你在我夢里,我夢里花開。你在我眼眸里,暗香四溢。你在我的生命里,明媚了我的一生。
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若可,讓我做你胸口的那顆朱砂痣,與你安暖相陪。相伴天涯。若可,讓我做你最嫵媚的蝶衣,為你臨風對月,舞盡芳華。若可,請陪我在紅塵深處愛一場,共一世風霜,不訴離殤。
這一世,我愿為你素衣清顏,淡淡清歡,相守天涯。這一生,我愿與你永結同心,蝶隨花舞,璀璨流年。攜一片相思的云,托明月清風送你。那是我對你的真情一片。掬一朵思念的雨,托日月流云送你,那是我對你最深的眷戀。
1.花開只為等你來散文
2.等你來等自然笑作文
3.云水禪心處等你散文
4.等風來散文
5.山水相逢人在云深處散文
6.春已來在室外散文
7.憶來何事最銷魂散文
8.秋來,愛依舊在散文
山水情懷散文山水情的散文篇三
淅瀝的小雨如情人相思的眼淚,在云層濃厚淡薄間時緊時慢的傾訴著她的一脈情長。淚打地面激起的憂愁,撥動著賞雨人的心弦。伸手掬一串相思的淚滴,想掂掂她的厚重,卻不曾停留的滑過指縫,帶著一抹羞澀溜走。透過這雨幕,遠處的山巒迷蒙,林海迷蒙。
愛人舉著傘,在小院里聆聽細雨敲打傘葉清脆的聲響,沐浴著微風扯動裙擺那一霎那的愜意,側出臉,體味細雨親吻臉頰那一瞬的溫柔,雨滴滑落發稍時那一刻的心動。招招手,讓我也走進這細雨的詩韻中。我婉拒了她的邀請,不想打破她此時的。“你說咱兒子現在在干嘛?”蓋過雨聲傳出她的話聲。
心情不同,這雨中的韻味也就不同,我看雨時想起天堂的父親,雨便彌漫著一種淚的苦澀;愛人看雨想念兒子,雨亦注入了一腔柔的情愫。對雨的意境描寫也就有了輕描淡抹總相宜的紛呈,雨中的情懷也就滲透著千姿百態的爛漫。如同男人品味女人:善良、溫柔、浪漫、素雅、潑辣……用不盡的詞匯,摸不透的,結論是:善良的女人缺少了潑辣;堅強的女人遺失了溫柔;浪漫的女人泯滅了素雅……男人從亙古尋覓到今天,未發現一位十全十美的女人;女人從遠古追尋到今朝,也未見的一位完美無瑕的男人;于是,人們在的煎熬中,一次又一次的撫慰心靈的創傷,安慰自己去發現別人的亮點,在彼此的寬容、謙讓、豁達中包容對方的缺點,懂的了不同,才拌著一路牽手的行程。
雨小了些,風柔了點,愛人硬扯著我進入這雨中。不喜歡在雨中品讀雨的情趣,倚窗觀雨,思緒會隨著雨的波動,起伏,雨的蕩漾,暢想。可又不忍沖淡愛人賞雨的`心境,只好走進這細雨綿綿的幕簾中。
墻下的牽牛花順著支架在雨中歡快的攀爬著,那支架在歷經幾番風雨的洗滌,已斑痕點點,粉紅的花朵愉悅地綻放著笑臉,無序的點綴在翠綠欲滴的枝蔓間,多了一臉的嫵媚,一身的妖嬈。愛人說:“真漂亮?”“花么?”我問。“當然了。”愛人帶著一絲不解的疑問回答。“我以為你說支架呢?”我說。“又要拽詞?”愛人知道了我的心思,笑著問我。“沒有支架的幫襯,牽牛花只能蹲伏于角落里,雖美麗卻黯淡,它們就像夫妻一樣,一路攙扶著、照顧著才充滿了活力,彰顯著美麗。”“那咱倆誰是架,誰是花兒?”愛人問。我聽后無法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卻賦予了她詩一般的。主角的經綸滲透著配角的奉獻;配角的旖旎承載著主角的黯然。缺了主角少了一派繽紛和絢麗;沒了配角失去一脈婉約與素雅。說愛人是主角,存在著奉承的韻味,說自己是主角,有抬高自己的成分。只能以緘默代答。
在雨中,牽著愛人的手,沒了戀愛時的怦然心動,多了幾許溫存在血脈里緩緩蕩漾;一路的歷程,早已把愛人當成了知心的朋友、牽掛的親人。心里遺忘了美麗,多了一份。
雨依舊下著,雨的氛圍中,飄著一股淡雅,一縷清涼。不知啥時,一粒雨滴遺落在唇邊,舌尖吻雨,未感覺出雨的酸楚和甜蜜,只有雨滴淡淡的、澀澀的真實的味道。
山水情懷散文山水情的散文篇四
四月的早晨,春意中夾雜著幾分涼意。淡淡的霧靄,輕如薄紗,微風吹拂,彌散開來,如絲如縷。我們穿行在去往谷源山的公路上,仿佛是在仙境中漫游,悠閑愜意。公路很窄,會車都有些困難,左邊是如練的江水,右邊是植被茂盛的高山,前方則是望不到頭的藹藹群山。我們一路忐忑,一路驚叫,經過近半個小時,終于到達了目的地——株木江。
這是一個大山深處的自然村。村莊呈長條形,四面環山,村莊就躺在大山的懷抱里,溫暖,閑適。只見村子邊上有一條小溪,溪寬兩米左右,水流很淺,水面大約一米。水很清澈,游魚細石,清晰可見。溪流兩岸草色青青,綠樹成蔭,好一派誘人的春色。沿著小溪往水源處望去,只見它蜿蜒曲折,明滅可見,宛如一條巨龍從大山深處匍匐而來。你可不要小看這條小小的溪流,它一路奔騰向前,不斷接納,不斷包容,由小溪逐漸變成河流,終于在谷口匯成了——谷口水庫。我站在雄偉的谷口水庫大壩上,眺望這萬頃碧波,感慨萬千。是啊,“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株木江,你的堅持,你的包容,你的謙遜成就了你今天的浩瀚和博大。
株木江,那山,那水,那人家,就像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在淡煙疏柳間,愈發的朦朧,愈發的美麗了。
山水情懷散文山水情的散文篇五
我的傘丟了。
據回憶,排除,最后確定是下車前說著話,導致一分神,慌里慌張稀里糊涂傘就被不小心落在了出租車里。而再要想找回的幾率可謂近乎為零。因為隨手攔的車根本沒記司機姓甚名誰電話號碼,故而我這把可愛的傘失而復得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所以難過。
細究起來,這把傘分別于去年和今年,曾各丟過一回。不過都虛驚一場,隔了一段時間,被身邊的知情人熱心地送回。雖不是十分貴重的物品,但那份滿格的關愛與惦記,卻足以讓我感動不已。也許是都知道,傘對于我,是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吧。
而今是真的丟了。除了難過,我別無他法。看來這把傘與我,已然是緣盡了吧。
這樣想著,或許心里會稍稍有些寬慰。
這把傘,陪伴我走過了多少風雨同行的日子啊!無論晴雨,我都帶著它。就像是我的.一個伴兒,天天在一起。晴時遮陽,雨時擋雨。尤其是去年夏天,酷暑難耐,紅日當空,奔波在外,并無煩擾。或是大雨如注,道路泥濘,走村串戶,亦不心焦。只緣一傘在手,我自安然。
今年依然如故。行走在寬闊的馬路,或是寧靜的小巷,晴日里它是我頭頂的一片蔭涼,下雨天它是我手中綻放的一朵花兒。雖然,它看起來其貌不揚,式樣簡單而樸素,顏色只有黑白兩種,單調而古板。且因為日久漸損,外表乍觀似乎還有些土頭土臉。但是,陪伴了太久,終歸是有感情的。倘若哪天出門忘了帶傘,總會覺得少了些什么,感覺手里有點兒空,當然心里也有點細細碎碎的落寞。
那種黑白均勻相間的花紋圖飾,簡練大氣,雖不奢華,不高貴,卻有著冷靜沉穩的低調,恰與我當前的人生狀態相互吻合,互為映襯,或者權且美其名曰“相得益彰”,我甚是喜歡。
不知怎么的,竟突然間想起年幼時看過的老電影,那位有幸娶得貌美如花,神通廣大的七仙女的董郎,也是常帶把傘的。還有迎娶白娘子的許仙,亦是如此。
小時候曾因此問過大人何故二人出門常帶傘,得到的答案卻總不滿意。不是因為他們那里多雨,也不是依著劇情需要特設的道具。我倒覺得,似乎與這二人的個性多少有些關聯。或者換句話說,傘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不僅僅只是個普普通通只有實用功能的物件。我也說不好,也許,只是他們的一個常年形成的習慣吧。也可以文藝一點兒地說,叫做是一種情懷吧。
情懷?書歸正傳。話說不知今天是否真像天氣預報所說的有雨,但我確知今天的烈日炎炎無傘自然不行。雖說本人不白,但也總不能任其曬得更黑。何況大熱的天兒,中暑了可不是好玩的。那捏著鼻子喝下頓感辛辣無比的苦口良藥,至今仍令我心有余悸。雖說現代科技“讓良藥不再苦口”,可兒時被那黑咕隆咚的怪異“良藥”苦過的經歷,確是在我幼小的心靈投下了陰影,讓我不敢再嘗試。
所以,啰嗦了這么多,主題是:“傘,還是要有的。”我選東西向來挑剔,對傘更甚。因為常在身邊嘛!所以,就利用下班間隙一家家門店瀏覽。不是顏色不滿意,就是式樣不中看。好不容易兩者滿意度兼具,卻又價格不合理。
這不,天助我也!剛說到情懷,可不就碰上了嗎?初夏的那種綠,厚實而富有光澤,上面點綴有簡潔素雅的白色花朵,清新自然,充滿生機和活力。與我衣服的主打色系相配。是我最喜歡的顏色。樣式玲瓏可人,嫻靜典雅。價格也適中,物有所值。
更重要的,這把傘的名字叫的好。你看,標簽上的品名一欄,赫然寫著七個字:“三折淑女情懷傘”。今天剛好我穿的旗袍,拿著傘在鏡子里一比劃,得,就是她啦!當即喜滋滋地到門口付了款。捧著個寶貝似的微笑著從人來人往的超市中離開。
一路上心花怒放,心滿意足。雖說咱不是董永,也不是許仙,娶不到七仙女,也迎不到白娘子。但咱沒有那福分,卻有的是對傘癡心鐘愛的情懷。
衛偉。2016年7月26日。于藍山。
山水情懷散文山水情的散文篇六
(一)長滿野草的河道
這是一條古老的河流,古老的甚至比那紅山文化的歷史都悠久。
它的源頭在內蒙古高原上,蜿蜒流淌,帶著歷史的身影,帶著,久遠的濤聲。
這里的先民們,沿著它流經的地域,追逐著它時隱時現的身影,筑房修屋,開荒拓土,播種了人類繁衍生息的種子,也播下了紅山文化的曙光。
老哈河,一條曾經輝煌的河,一條充滿憂傷的河。
確切地說,我不知道這條河流形成于何時,我只知道這條河流的歷史很悠長。
看看博物館里那些銹陳列的跡斑斑的雕弓彎刀,沿著它的岸邊撿拾散落在田野里的遼瓷宋瓦,聽一聽山野里隱隱傳來的羌笛簫鼓,還有那至今矗立的大明塔、清王府……它是一條孕育生命的河,一條與燦爛文化相伴的河流。
從三江源開始,循著它久遠的濤聲,我才知道,它的歷史有多么輝煌。
在遠古時期,它的流域很寬廣。它是河套平原的血脈,滋養了一片蒙古大地的沃土,喂肥了茫茫草原上的牛羊。它穿過歷史,跨越許多磨難,一路艱辛走來。
山洪爆發的時候,阻塞了它的河道,它變得狂躁不安,桀驁不馴。再不是那條溫婉、明凈的河流。它咆哮著,摧毀著一切,滌蕩著一切。把人們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村莊,沖毀了;把人們懷著熱切希望播下的種子,裹挾了;把人們創造出的那些蘊含人文精神的器皿,深深覆蓋。汪洋過后,留給兩岸的人,滿目狼藉、一地哀傷。
它更多的是滋養,他的滋養,讓塞外大地上的民族格外興旺。在它清晰的記憶中,沿河而居的那些民族,在這片塞外之地不斷發展、壯大,獨立然后又融合。沿著它的軌跡,我們可以輕易尋找到一個個王朝的身影。那些散落在田間山野一個又一個神秘文字的碎片,就記載了一個曾經強大,又迅速衰亡的王朝——契丹帝國。順著河流行走,你會看見一個個響亮的地名:“遼上京”,“遼中京”,這些帶有鮮明特點的地名,自然與一個一個曾經在這里繁衍生息的民族有著割不斷的聯系。順著這條河流,契丹、西夏、金、滿清,這些在中國歷史上耳熟能詳的少數民族經過不斷興起與融合,最終走向廣闊的中原大地,建立了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大清帝國。
河水悠悠,往事悠悠。
它不斷地孕育著,又不斷地摧毀著,就像它留給蒙古高原的身影,曲曲折折,坎坎坷坷。
或許,這就是生活。兩岸的人們依然逐水而居,追逐著它的每一次遷徙,發展著、創造著,不離不棄,福禍相依。
每一條河流都有漫長的歷史,都有悠長的故事。
我沒有聽見過老哈河那澎湃的濤聲,那是屬于歷史的。可是我見過它清澈的漣漪,那是留給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的。
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中,這條曾經咆哮的河流已經很馴服了。沿著歷史的足跡,它不曾有過越軌的行為,它已經漸漸失去了興風作浪的資本。在人們規劃好的圖紙上,緩緩流動。然而,不知從何時起,那一閃一閃的明媚的眼睛閉合了,滿天的星斗在老哈河里再也尋不見燦爛的影子,垂死的游魚在干涸的河道里,講述那個更加久遠的相濡以沫的故事。野草漸漸占據了河道,借助那尚未蒸發的底蘊,瘋長著,茂盛著。順著河道刮來的風,梳理著齊腰深的野草,俯仰有致,搖曳生姿。河道里掀起了層層綠色的波濤,一樣的磅礴,一樣的壯觀。
現在,我帶著我的小孫女,站在現代化的堤壩上,順著河道看過去。那條曾經澎湃的,曾經清澈的河流,長滿了青青野草。
也許,在她今后的記憶里,故鄉的河流,就是長滿了野草的河道。
(二)廢棄的古堡
我在一條長長的山岡上漫步。
這兒是典型的塞外地貌,山石裸露,荒草連綿,樹木稀疏。強勁的山風順著山岡刮過來,呼嘯著,日夜不息。
站在這樣的地方,很適合縱目四望。
這里應該有廢棄的古堡,不知修建于什么朝代。
古堡其實已經不復存在了。殘存的瓦礫被荒草掩映著,躲在歷史的角落里,保存著那么一點點關于這里曾經的記憶。
這里的山民們早已不去注意那些殘垣斷壁,碎石亂瓦,任由它們在荒草里頹敗、銷蝕。也沒有興致去探尋碎瓦斷磚上被歷史浸潤的斑斑痕跡,當然也不會有任何的興趣去考究那些磚瓦是唐磚還是漢瓦。需要的時候,他們就會拿著現代的錘斧去敲打歷史的'碎片,翻弄著那一段荒蕪的記憶,把那些中意的,看似還算有可用價值的磚瓦搬運到自家的院子里,砌在剛剛動工的房基上。歷史的積淀融進了現代的泥土中,不知是否從此煥發新生,還是從此改變了自己的歷史風貌,與那些寒石瘦土毫無二致。
那些瘦瘦的小黃花,從碎石亂瓦的縫隙里鉆出來,在山風中顫抖著,彰顯出生命的韌度,卻在不經意間做了這古堡的注腳。時間可以流逝,記憶可以泯滅,而生命卻是生生不息。看看那殘垣斷壁上生長著的青青野草,像不肯停止的思緒,在不息的山風里,一點一點蔓延。看著一堆亂石似的古堡的遺址,感覺那里面肯定有不肯老去的靈魂,或者有不曾停止思索的思想,在山風里一點點擴散,一點點叩問。
一群羊從山岡的那邊過來,低著頭,專注的在早已廢棄的古堡的遺址上撿拾著昨日的輝煌。所以,它們的咩聲總是與眾不同,沉郁、悠長。像是從古堡遺址的殘垣斷壁里發出的歷史的回聲。
只有那位滿頭白發的學者,獨自站在長滿荒草的山岡上,將那雪白的長發,隨風飄散。
和那些羊一樣,他在古堡的遺址上不停地,反復地撿拾。他固執地認為,祖先們總會以某種方式在他們的遺跡中留下一些可供咀嚼的養料。野草可以讓那些羊們果腹,擠出營養豐富的奶水。這些殘敗了的碎石亂瓦,則可以讓我們這些后來人感知先人們的艱辛與偉大,從中尋找可以警覺與自豪的東西,讓我們在曾經輝煌,如今變成廢墟的古堡面前,感覺歷史的厚重。從這個意義上說,一處處的廢墟,就是歷史留給后人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廢墟就是歷史的一部分,是記載歷史的一種特殊方式。那些曾經的輝煌,大都是從一個一個的廢墟中發掘而來的。包括我們塞外著名的紅山文化,還有那個獨一無二的龍形玉雕。它們不知在歷史的廢墟中沉睡了幾千年,一旦破土而出,就成了永恒。每一個廢墟都是一個永恒的符號。
沒有什么是永恒,也許只有大地、泥土。無論多么偉大的建筑,最終都會成為令人痛惜的泥土。從泥土中來,回歸泥土,這也許是難以擺脫的規律。而創造與毀壞似乎就是全部的歷史。偉大的建筑見證了人類的偉大,處處廢墟則記錄了人類的愚蠢與狂妄。如秦時的阿房宮,近代的圓明園。那些偉大的建筑讓人類收獲了創造的滿足,那些廢墟則時時讓人警覺。如此看來,廢墟更值得珍惜。
一處處廢棄的遺址被現代人修復了,足以證明今天的富足與強盛。人們不喜歡那些曾經的輝煌以廢墟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人們是想修復一段不愿記憶的歷史,豈不知同時也割裂了一段歷史。
掩蓋與忘記一樣,都是可怕的。
學者的滿頭白發其實也是一個符號,終將變成廢墟。然而,那蒼蒼白發底下,同樣埋藏著寶貴的東西——思想。
按物質不滅的定律,永恒是存在的。廢墟是永恒的一種存在形式。
學者的白發在荒草凄凄的山岡上格外醒目,像一盞明燈,照亮了被山民們遺棄了的古堡。被時間遺棄并不可怕,只要我們的思想活著,所有的遺址都將成為永恒。
(三)斷崖與榆樹
這斷崖是由山水日積月累沖刷而成的,像一個黃土高原的剖面,展示著高原漫長而艱難的足跡。像一部打開的書頁,將高原幾千年的滄桑歲月,清楚地展現在路人的面前。
這頁書紙翻不動,卻由山水不斷刷新,不斷書寫新的內容。年年生出的青草,成了書頁里最生動的標點,將過往的滄桑與時下的歲月一段段隔開、連綴。而斷崖上面那棵榆樹,在山風里俯仰生姿,發出颯颯的嘯聲,成了這里一楨最招搖的風景。
不知道這山水是多么大的力氣,將一條逶迤的山岡攔腰切斷,成為高聳的斷崖。我們不得不嘆服山水的毅力與韌性,水滴石穿尚可以理解,將一條山岡像切蛋糕一樣切開,而余下的則在歲月的滄桑里隨風而逝,現出一條幽深的山谷,卻實在讓人感慨。
一條雄渾的山岡到這里戛然而止,成了一曲讓人扼腕的絕唱,成了一首磅礴詩作的斷章。實在是太過決絕。
把那連綿的山脈切斷了,川流而下的水,一路奔騰而來,咆哮而來,幽長而坎坷的山谷,不斷給山水蓄力、加速,那滔滔的河水就變得放蕩不羈,變得狂躁不安,撞擊著,肆虐著。川流而下的河水,在這里徘徊了,尋找不到那種“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暢快。那種一瀉千里的氣勢在這里消減,那種暴戾,桀驁,在這里安靜下來。
這個斷崖處,自然形成了一個寬敞而平展的小巧的盆地,讓連綿不斷的山脈有了透氣的窗口,讓川流而下的河水有了一個轉圜的余地。河水來到這里,平靜下來,像一條乖巧的魚兒,在這個小盆地里回旋著,快樂著。在這里,變得愈發狂躁的河水可以安閑地沉淀一路泥沙,可以澄清浮躁的心情,然后,清爽明凈的重新上路。
空中游弋的雄鷹,在斷崖處彷徨了。強勁的山風,到這里變得格外溫柔,風輕云淡。沒有了搏擊風云的快感,讓雄鷹有些不知所措,斗志銳減。雄鷹在高空游弋著,俯瞰大地。應該是縱橫有序的山脈氣韻,可是,在這里卻出現了一處斷崖,出現了停頓。雄鷹犀利的目光變得柔和了,它收斂了那寬大的翅膀,落在斷崖處那棵孤獨的榆樹上,對著斷崖榆樹,苦苦思索。它自己也成了風景的點綴。
其實斷崖的深處是干涸的谷底,早已經沒有了潺潺流水。這里成了兩川交匯之地,成了山里人進山、出山駐足歇腳的驛站。這一面斷崖,就像一個巨大的界碑,將左川右谷界定,讓那些易于陷入歧途的人,迷途知返。
我,還有那些進山、出山在此歇腳的山民們,仰望著面前這個巨大的橫截面,感嘆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閱讀著斷崖上面那些縱橫交錯的痕跡,就像在閱讀一部天書。
這是歲月的杰作。
斷崖上布滿了累累的痕跡,像山里人粗糲的額頭,縱橫交錯,飽經滄桑。
橫向的,是一層層的紋理,像古樹的年輪,那是歲月的堆積。深埋于歲月深處的滄桑在這里變得清新了。那一層是厚厚的黃土堆積,那一層泥沙、碎石的填充,那一層有枯枝、殘葉在黃土層里痛苦掙扎。在這一層層堆積起來的斷崖面上,我們似乎看見了歲月層層疊壓,看見了風調雨順,看見了世間滄桑,看見了這里的人們背負著歲月的艱辛踉蹌前行。
縱向的,是風雨的手筆。它們在不斷削減斷崖的厚度與高度,將原本整齊的截面銷蝕得犬牙交錯,它們是想把這斷崖重新塑造成一座聳立的高峰嗎?它們是把斷崖當做一個可以塑造的作品,在歲月的時光里,不停地雕刻。用或細膩,或粗狂的刀法,潛心創作,將一面斷崖雕刻成了一座永恒的紀念碑,在綿綿群山中,在歲月的深處,站立。
那棵榆樹在斷崖的頂部不停招搖著,它是在與強勁的山風抗爭。自然,還有這銳如刻刀的雨水。它原本應該是在山岡上,與這斷崖還有一段距離。是這里的風雨,讓斷崖一步步逼近,最終將它放置在斷崖的邊上。它已經無路可退。
這棵榆樹清楚地知道,它將與這斷崖共進退。
榆樹用自己的根系編織了一張密密的大網,將泥土網住,讓泥土不再流失。它知道,這是它最后的陣地,存亡都系于腳下的斷崖。榆樹的根須大部分都裸露在外面,暴露在風雨里,粗糲、堅韌,泛出深綠、紅褐色,猙獰、恐怖地,深深抓住泥土,向四下散開,粗粗細細,長長短短的根須將泥土保護起來。泥土不再流失,斷崖不再后退,斷崖上面的榆樹不再搖搖欲墜。被山風吹落的草籽在榆樹的根須出發芽、扎根,蔓延出一片明亮的綠色。幾朵小黃花,從綠色中鉆出來,眨著明媚的眼睛,喚醒了沉寂的山谷。
榆樹保護著斷崖,斷崖滋養著榆樹,在這群山里面,它們共同展示出一幅絕美的畫面。
山水情懷散文山水情的散文篇七
記得有次去外地看費玉清老師的演唱會,我住的那家酒店門外掛著一個大茶壺,茶壺身上貼著一個由紅紙寫著的“奉茶”二字,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為路人供茶? 我問了一下酒店的接待員,這茶壺是為何而置?漂亮的接待員小姐甜甜一笑:這是為路過的人還有辛苦的環衛工們準備的。
著名作家林清玄老師有篇文章就是寫這與世奉茶的,有次他去登山,在山腳下的時候,道路邊是奉的涼水;當他登到山上之后,立于山嵐微寒之中,看到山頂奉的是熱茶。無論是那家酒店所奉的茶,還是林清玄老師登山游玩時所遇到的奉水奉茶,用茶壺上貼著的字來說是“奉”茶,其實是一種施舍,為路人而做的愛心施舍。
我細細地看著這位服務員的動作,她謹慎的將湯倒入砂鍋中,倒完之后,看到桌面上有我剛才不小心撒的一小片茶水,只是蘋果那么大的一小片,所以她又拿出抹布擦掉,還對我說怕水沾濕我的衣服,所以打擾到我了。其實,那一小片茶水她根本沒必要擦,不是她撒的,但她能這樣真的做令我十分暖心。她擦完轉身走時,我注意到她的頭發梳得十分光滑,沒有一絲凌亂,應是她為了能有良好的工作形象而精心梳起的;她潔白的工作服穿得工工整整,挽著袖子,給人一種即整潔能干又溫馨親切的感覺。
看著她離開的背影,我想,她能得到這份工作一定不算容易吧?女人如花,二十歲的玫瑰到哪里都會招人喜歡,而四十歲且還受過風雨的百合呢?她就像一朵曾開在風里、粘了泥土的百合,現在被好心人移到室內,相信用不了多少時日,她手上的繭會慢慢變薄,她臉上的皮膚也會變得白凈,等那個時候我再來這里吃飯,我無意間的一抬頭,應該就能看到一朵溫馨的百合從我身邊飄過。
我沒有問那位朋友為什么要招年齡這么長的服務員,一是因為他可能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這里只是他幾家連鎖店下的一家,他應沒有心力來問哪家門店里招了哪些員工;二是在此之前聽那位朋友說,他計劃讓蘇州的這幾家門店,都在門口設個茶點,免費供奉給辛苦的環衛工和有需要茶來解渴的路人。
我想,一位能想到要為路人免費奉茶的領導,他所帶的團隊也是不會忍心讓溫馨的百合花開在風雨之中。
認識我的人都會說我清高到臭,我確實是不攀富貴,我確實是十分清高,這就像我愛聽費玉清老師的清歌高調,我愛讀林清玄的縹緲散文,但我愿意去抱所有擁有愛心之人的大腿。
如果將來小哥再去那座城市開演唱會,我還要住在那家能在門口為路人奉茶的酒店,雖然她沒有別家酒店的高檔風光,但我認為就憑她的那一壺茶,我能住入她那里就是我的榮幸。還有在朋友的飯店里,那一朵曾經歷過風雨的百合,希望她能久久芬芳于我們所有人的心中。
一壺茶的情懷,一杯水的美好,世上能令人沉醉的風景有很多,如春花秋月,如金榜甘霖,還有就是那一顆與世溫柔的心,與我與你,愿共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