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瞧我們這個班篇一
我的爸爸象征著黑色。因為他在我們之間是年齡最大的。
媽媽象征著紅色。因為她雖然是我的媽媽,但看起來仍然“明亮照人”。
弟弟呢是藍色。他還小,沒有爸爸大,藍色比較純,所以適合他。
我呢,則是全家最漂亮的女生。你們猜猜我是什么顏色?當然是粉紅色了!
我們一家還有一個家庭象征。那是外號。我叫做貓念經,弟弟叫貓洗臉,爸爸叫貓頭鷹。知道嗎,我們仨都姓“郭”,只有媽媽姓王。所以她沒外號。當然,我們的外號是按姓名來取的。媽媽說我家是“貓氏一族”。
我們一家特別愛鬧笑話。有一次,媽媽在做飯時去上廁所,我便想把火吹滅。不料,把灰吹得到處都是。煙很濃,媽媽以為是廚房著火了,連忙跑出來。
我們家還鬧了一次“鬼 ”。那天,我買了一個鬼面具(螢光的),晚上一戴上,把我們全家嚇個半死。
如果大家來我們家,我一定會讓你看看我們家的獨特風采!
瞧我們這個班篇二
我有一個幸福而美滿的小家庭,那就是有老公、兩個兒子組合而成的,雖然沒有女兒,但是有兩個可愛的兒子,我依然覺得自己是個幸福的母親,老公也為有兩個兒子感到知足而快樂。那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家庭成員吧(當然也要介紹我嘍)
我的老公:個子不是很高,但是剛好有一米七吧!長得精神而有點兒發福了(年輕的時候可是個帥哥哦)老公脾氣很好(就是最看好的就是他這一點兒,呵呵)老公的優點兒有一個就是做的飯就最好吃了,平時只有他在家的時候,我最愛讓他下廚了,老公做的酸菜魚、鯉魚燉豆腐(湯特鮮美)、燒豬肚湯、排骨蘿卜湯(最擅長的就是煲的湯,什么調料都放的很全,特補特有味)等等吧,我就最愛喝他煲的湯,還有不記得哪年了,姑的女兒,還有我妹妹,過年來我家,老公做的豬肚湯她們喝過了,直夸好喝的不得了,直到好幾年過去了,只要說來我們家,就只說喝這個豬肚湯,說這個湯的味永遠記在心里了,一直想再喝呢!那來就盡管做給她們喝唄!我經常喝老公煲的湯,夠幸福的吧!呵呵!
我(這個家的女主人哦,呵呵)不瞞大家說,年輕的時候,在我們單位(1000多人)可是個公認的大美女(人家戲稱的單位花)我這個人,就愛打扮自己,出門沒有不梳洗的先例,敢哪天不打扮出門了,我的頭就甭想抬起來(怕見人怕丟人唄)生怕別人說自己是個邋遢的女人;我這個人有個優點:就是做什么事情就愛爭強好勝,做什么事情都不服輸,就說教育孩子這塊上,前兩年為了陪讀,沒在家管小兒子,小兒子學習不好,讓我臉面掃地,回來家我發誓一定把兒子教育好,讓他學習好,一定不能當個差等生!在這一年當中,我陪著調皮有著“多動癥”的兒子,不斷的一起和兒子學習(比賽讀英語、做算術題、教育兒子寫好字等等)雖然取得成績很有限,但是改變了不少他的頑固性,現在他的班主任也在不斷的表揚他,欣賞著他的不斷改變,也讓我這個當媽媽的臉上也有光了,頭也抬起來了,憂郁的心情也得以緩解,還得到了班主任對我的褒獎:樂樂現在的進步和我這個當媽媽的努力付出是分不開的。當然我也很欣慰,也要感謝小兒子的班主任也是個盡心盡責的好老師,因為家校的結合教育,兒子才有所改變,謝謝張老師。好強是我的天性,我是個不服輸的女人,要做就要做的最好。
我的大兒子:同學戲稱鋼琴王子,一個長得白白凈凈的小帥哥,有一米八二(像模特一樣的超好身材)今年虛歲20了,正上大一(中國戲曲學院學生)大兒子生性是個像小姑娘的小伙子,稍有點兒內向,言語不多,但是兒子對我們做父母的說話做事總是循規蹈矩,讓我們做父母的總覺得有這樣的兒子很感欣慰。就說大兒子自從上了大學以后吧,就比以前在家的時候懂事的多了,有時我心情不好,在qq上和兒子聊天,兒子能感覺到我心情不好,就很理解的`說:“媽,您心情好點啊,您別整天不開心,你一不開心,我也心情不好,會總操心您的!”為了兒子安心學習,我就放下不開心的事,想想兒子那么善解人意,就心情好多了。母親節的時候,兒子會給我發個祝福信息:媽,祝您節日快樂!我生日的時候,雖然兒子不知道我的生日,但是從他爸爸打給他的電話中,他獲知了我的生日,就用微信給我發了生日祝福:媽,祝您生日快樂!隨后第二天,還親自給我打個電話,親口給我說:“媽,祝您生日快樂,永遠年輕!”兒子的話,讓我心情極好,好欣慰有個知道心疼人的兒子。
我的小兒子:今年9歲了,一個帶著調皮,而有“多動癥”的小家伙,現在和小時候比不了了,小時候是個人見人愛的帥小子,還那么惹人疼;現在是個帶著叛逆感的調皮小子,說一不二,真是給他慣壞了,因為從小縱容的原因,讓我至今后悔。現在在我的調教下改變的差不多了,也知道學習了,以前下學不知道先寫作業,就知道先玩完了才寫,以前寫字由于圖快,寫得特別不好(實際上他是能寫好的,就是因為心里想著玩,想快點寫完了好玩)現在我給他個獎罰分明,現在收斂多了,現在讓我也省心多了。就舉例說一次和我比賽算計算題(以前特馬虎),那次還規定誰做對的多,小家伙為了怕我比他快,做題比我快很多,結果錯了三道,不過他自己很細心地又改過來了,值得表揚,我故意做錯的題他也找出來改對了,這讓我對他刮目相看,狠狠的親了一口,還獎勵了五顆小紅星。小兒子現在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我們大家都開心哦。
最讓我們這個小家庭開心的時候,就是全家人聚在一起,不管誰過生日,兒子必彈一首《祝你生日快樂》歌,全家人站在鋼琴前共唱生日歌,隨后全家人再在一起共過一個祥和的生日,吃一頓豐盛的大餐,那開心時刻會永遠定格在那一瞬間。所以有機會相聚我們全家在一起的時候就充滿幸福和歡笑!
小結:希望《瞧,我的小家庭》博友們看了也分享我的快樂,請給我的文章辛苦點評,祝大家的小家庭也幸福美滿,開心快樂每一天哦!謝謝大家的光臨點評。
瞧我們這個班篇三
我的家住在華旭小區,一共有五口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
奶奶和爺爺是地道的農民,他們很勤勞。雖然住在小區,他們還是養了雞。自家的雞下的蛋才有營養。在小區的空地種了好多菜,說是綠色蔬菜不含農藥。家里的家務活兒他們經常做,只要他們在我們家里住,家里就很干凈。
爸爸是公務員,長年在外地工作。由于工作很忙,在家的時間很少。老爸回家的時候,總是看資料。有空閑時間就教我做作業和玩游戲;還有就是幫老媽做家務和陪她散步。
老媽是一個醫生,親戚朋友有哪不舒服總少不了問她。媽媽對我很嚴格,我的功課幾乎是她檢查。但是她又是我最信任的朋友,當我受到挫折總會鼓勵我,給我講好多故事。對我的朋友她也很尊重,不時請他們到我家做客。
我嘛,是一個五年級的學生,成績還可以,在家里作業一做完就是看電視,很少運動。因此我比同齡人更胖,被人取笑我自己也很苦惱!于是父母就陪我做運動。我最大的興趣自己組裝玩具,爸媽表揚動手能力強。雖然淘氣了點,可是我還是挺有愛心的,對于弱勢群體我很關注。
這就是我的家,它讓我健康成長。一個幸福、和諧的家!
瞧我們這個班篇四
我有一個快樂的家。我們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但這卻組成了一首歡快的交響曲。
我的爸爸十分節儉,破了的衣服不肯扔掉,而像寶貝似的珍藏著,打了補丁便繼續穿了起來。如果哪一天我出門時,沒把家里的燈全部關掉,那他一定會把我臭罵一頓。
我的媽媽特別愛嘮叨。上一次,我一不小心著涼了,媽媽就開始嘮叨我了,說我不注意保暖,明知道會著涼還對著風扇吹。我就像那孫悟空,媽媽就像那唐僧,一直念緊箍咒,我只好逃進了“避難所”——我的房間里。
我的弟弟特別愛哭,就像是水做的。你聽,又來了!這聲音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就算你把耳朵捂緊了,也沒用。只能逃之夭夭了。
我,有著彎彎的眉毛,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我特別愛看書,一看書,就放佛陷入故事情節,不管別人說什么,我也不受干擾。有一次,媽媽叫我去洗碗,我正看書看得津津有味。直到媽媽在耳邊叫我的名字,才把我從故事情節中拉回到現實,把我嚇了一大跳!
看,這就是我又快樂,又溫馨的家。
瞧我們這個班篇五
鍵盤敲擊下題目時、是凌晨。
——題記
這么久來,都沒有這么晚睡過。我習慣了早睡,習慣了晚起。然現在卻突然想就這么放縱一晚上。
打開電腦、隨處走走、
聽著有些傷、有些假的歌、突然就想起了我們這個年紀。
一個人陶醉過,一個人躺在被窩里循環的聽一首觸動自己的情歌。然后只留下心生生的疼。
喜歡憧憬屬于自己的未來,卻偶爾對過去的點點滴滴不能釋懷。
開始由聒噪變得安靜,然后再安靜的等待關心。
開始缺少了安全感,對著陌生人有些尷尬,有些不知所措。卻在上與人高談闊論。不想被人看透,于是一個個的編織著謊言,即使會累。
開始讀懂別人,會懂得關心別人,最后把自己搞的很狼狽。卻無怨無悔。
會想談戀愛,看著上閃動的頭像會欣喜若狂,小心翼翼的敲擊著鍵盤,唯恐丟失了形象,沒有了話題,就拼命地胡謅些什么。有時候又會對著暗灰的頭像喃喃自語,失落盡收眼底。
在乎的人。我們會一遍遍的去他(她)的空間,因為我們還想關心。
可關心卻找不到合適的言語,所以總是只留下一個匆匆而過的殘影。
對著屏幕上他(她)的心情,一遍遍的猜想他在想什么,發生了什么。
——我們這個年紀、很糾結、很膽小,很勇敢。
什么都懂,對著爸媽的嘮叨,我們厭煩,但我們能讀懂他們蒼老的素顏,已逝的芳華,眼角的細紋。
我們懂,卻被叛逆纏住了腳跟。一次次的沖動,震碎他們的`心。
我們后悔,卻有著那該死的自尊,我們失落,卻不愿認輸。因為我們倔強。
渴望幸福,卻一次次的被寂寞襲擊。我們總是將一些小秘密埋在心底,不愿被別人知曉,即使是那些所謂的死黨。
我們想要驕傲的活著,讓那些傷害自己的人知道自己很幸福,讓他們后悔。
時不時的會累,明明知道該積極的面對東升的太陽,卻時不時的向往黑夜,我們很糾結。
我們很脆弱,會為了一句話一個眼神而黯然好久,可我們卻又死命的堅強、我們會哭、會笑、我們在青春的日子里,大肆的宣告我們的耀眼,其實是不想別人看穿自己的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