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的的作文350篇一
春節是我們中國人最看重的傳統節慶。廣義的春節從年前的臘月2二十三祭祀灶王爺開始,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鬧元宵結束。大年三十除夕和正月初一,是我們一年中最精心準備的時候,也是最具有儀式感的兩個日子,他們代表著中國人的歲尾和年初。人們都希望“爆竹聲中一歲除”,把不好的,舊的東西留給逝去的歲月,以“萬象更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生活。也在此刻,歸家的游子,守候的父母,大家歡聚一堂,其樂融融,互相傾訴累積一年的思念,將所有的期盼和祝福都變成歡樂與喜慶。今年春節,是在我的老家過的。
大年三十的時候,我回到了我的老家。我的奶奶已經為我準備好了美味的湯圓等候著我的到來。看著這一個個五彩的湯圓,我都下不去口。我抬頭問奶奶:“奶奶,奶奶,別人的湯圓都是白色的,為什么我們家的湯圓是彩色的呢?”
“乖孫女,你想知道的話,明天早上你起來和我一起包吧。”奶奶撫摸著頭說。
“好啊,奶奶!”我朝奶奶笑了笑,“我一定要包一個最大,最好看,最好吃的湯圓。”
正月初一到了。我一大早就起來。我走到廚房,看見奶奶已經開始忙碌了。奶奶看見我來了,就說:“乖孫女兒,你來得正好,過來幫奶奶忙吧!”
“好啊,奶奶。”我走到奶奶身邊,看見奶奶在和面粉。我便走過去,一把搶過。“奶奶,我來,我會和面粉!”奶奶看著欣慰地笑了笑。拿出了一點紅糖,放在鍋鏟上,再把鍋鏟放在燒開的水上。我把面和好了,奶奶的紅糖也化成了漿。我問奶奶:“奶奶,為什么要把紅糖化成漿啊?”
“因為這紅糖是餡兒呀。”奶奶說。隨后奶奶包了一個又一個的紅糖餡湯圓。我在旁邊學起來,也包了一兩個紅糖湯圓。
湯圓包完了,還剩了一勺紅糖漿。我便疑惑地望著奶奶。奶奶可能看出來我的心思,對我說:“乖孫女,你不是一直想知道我那五彩的湯圓是怎么包出來的嗎?就是紅糖漿在湯圓上撒一圈,然后再拿出黑芝麻又撒一圈,然后再拿出紅糯米又撒一圈,在再用白糖撒一圈,最后用黑糯米撒一圈就行了。這就是五彩湯圓的做法。”
然后我就照著這個方法做了一個,結果發現和我昨天吃了湯圓真的是一模一樣,只不過我弄的有點丑。
最后我和奶奶,把這些湯圓,都變成了五彩湯圓。最后把這些五彩湯圓丟進沸騰的水里。
五六分鐘后。一碗又一碗的五彩湯圓上了飯桌。我拿起筷子夾起一個五彩湯圓,吃了一口,滿口的紅糖漿。真的是人間美味。
這是我過得最快樂的一次春節。
春節的的作文350篇二
馬上要到春節了,這是我想起了上四年級時的春節。那次是最有趣的。因為我小弟來了。
上午,姥姥帶我倆去買年貨。在公共汽車上,小弟突然大叫:“看!‘偷’油賓館!”我一看,那是什麼‘偷’油賓館,是‘輸’油賓館。于是我對小弟說:“那字念‘輸’,不念‘偷’!你個‘白字先生’!”
在商場,他看到了“花生米”,于是大叫:“大家快來看!‘花’也能生‘米’了!"我差點暈過去,虧他想的出來。
到了晚上,大家正在包餃子。我與小弟也想包。于是對姥姥說:“我倆也想包!”姥姥死活也不同意,但是在我倆的“死纏賴打”下,終于同意了。我小心翼翼地照著姥姥的樣子包餃子,但還是不是形,與老老包的餃子簡直是“天壤之別”但是在我的努力下,終于包得像點形。可弟弟早已沒了耐性,把面團當成了橡皮泥!竟然捏起了小人!姥姥見了火冒三丈。大叫:“你怎麼浪費呢?”可弟弟卻有詞有理,說:“水浪費了?我為了節約,在里面裝了餡!”把我姥姥氣得哭笑不得!
終于到了0點了,“該放鞭炮了!”我大叫。咦?小弟呢?我找了半天還沒找到。沒辦法,我只好與姥爺去放鞭炮了。
我剛出樓棟大門,只聽“嘭”的一聲。差點把我嚇破了膽!小弟大叫:“大哥上當了!哦耶!看你還說我‘白字書生’不?”
這個春節可真有趣!多虧了小弟呀!
春節的的作文350篇三
翻開日歷,短短二十多天的寒假眨眼之間流逝,行程被安排得細密緊湊,如同一臺強而有力的壓榨機,擠壓著我們少得可憐的時間。蒼白中,我不禁懷疑除了睡覺自己還做了什么?時光倒流,在細細密密得夾縫中似乎是有那么一走在空曠的街道上,屋檐上、樹枝上那星星點點紅色暗示著春節的來臨,但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又似乎于此相互矛盾,令我不禁想起記憶中的那片紅家家戶戶得屋檐下掛滿了紅燈籠,在皎潔的月色下放著噼里啪啦的紅鞭炮;小孩子們緊緊攥著手中來之不易的大紅包興奮得一塌糊涂,老婆婆和老公公身穿紅色的唐裝互相攙扶著欣賞煙火。
相比之下,今年的春節顯得有些“寒酸”,可能是被“世界金融危機”打擊得一蹶不振,又或許是被胡書記提倡的環保節約所影響。可再怎么說也是中華民族的大節日,大年三十晚的煙花爆竹聲照樣不絕于耳;家家燈火照樣熬過通宵;該收的紅包照樣一文不少。但怎么說呢,感覺上就是少了過年的感覺。想想看中華傳統節日到了今日已經不知是多少個年頭了,與其說是慶祝,不如說是一種習慣。
小年夜的晚上,我這樣問媽媽:
“為什么總感覺沒有過年的氣氛?”
“那是因為你長大了,沒有壓歲錢可以收啦!”
媽媽所說的或許只是一句玩笑話,卻讓我恍然大悟。
突然想起不久之前的一句網絡用語“過的不是年,是寂寞”,可能它沒有多么高的真實程度,但確確實實說到人心坎兒里去了。
不妨想想此刻在福利院里的老人、在外打工的游子的感受,對于他們來說的“年”,相對的'他們親人又會過個怎樣的“年”?
總有一天小孩子會長大,中年人會變老,老年人會死去,上蒼是很公平的,賜予人們每個年齡段的煩惱,讓他們有不同的過年感受,過年其實就是一種排泄煩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