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是針對大班幼兒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的概括和總結,對于指導教師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步驟非常重要。了解其他教師的大班教案實踐經驗,可以開闊思路,促進教學改進。
繪畫的藝術教案大班范文(14篇)篇一
鼓勵幼兒圍繞主題展開想象,并用繪畫的語言創新美術形象。
組織幼兒觀看馬戲錄象或麥當勞廣告片,注意觀察小丑的形象。范畫兩張。
一、導入
1. 看完錄象后討論,小丑長的什么樣?幼兒圍繞主題展開想象,教師引導幼兒用繪畫的語言描述。你看到的小丑什么樣?(如,嘴巴像大香蕉、鼻子上有紅色的圓球、眼睛是五角星的等)
2. 如果有一個馬戲團想請你為他們設計一個小丑,你會怎樣畫小丑?師生共同研究畫法,引導幼兒說出要夸張小丑的.五官,并加以變化,小丑臉上的色彩要五顏六色。
3. 現在請你快快畫出一個快樂的小丑,好去參加今晚的馬戲表演。
二、作畫
1.幼兒展開想象開始繪畫,教師對個別需要幫助的幼兒給予指導。
2.教師出示范畫,幼兒欣賞,教師引導幼兒用色彩和線條裝飾畫。
三、講述 幼兒講述畫中的故事,教師幫助記錄。
四、欣賞
師生共同欣賞作品。請幼兒講述或表演自己的畫。
繪畫的藝術教案大班范文(14篇)篇二
活動目標。
1、感受年夜飯合家團圓、喜慶、熱鬧的氣氛,萌發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2、了解中國吃年夜飯的習俗和年夜飯文化。
3、嘗試圍繞主題安排畫面,能表現出上下、左右的位置關系。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每年的除夕夜家人匯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寓意著全家團團圓圓。
2、材料準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出示掛圖“年夜飯”,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探索發現。
1、請幼兒結合自己吃年夜飯的照片,回憶以往全家人吃年夜飯飯熱鬧的場面。引導幼兒重點講述年夜飯上豐盛的菜肴,菜肴的顏色、形狀都是幼兒描述的對象。
2、翻開《創意美術冊》第37頁,引導幼兒欣賞“創意坊”中的作品,激發幼兒創作的樂趣。
三、創作表現。
1、請幼兒頂出《創意美術冊》第55頁的紙卡,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提示幼兒頂出紙卡上的不同菜盤,在上面畫出自己喜歡吃的菜肴;再將畫好的菜肴粘貼在“餐桌”上。
2、幼兒制作“年夜飯”,教師巡回指導。
四、欣賞評議。
1、鼓勵幼兒相互參觀“年夜飯”,并交流分享創作的經驗和感受。
2、教師針對有獨特創意的幼兒作品提出鼓勵,并在展示臺上展示所有幼兒作品。
3、教師從幼兒作畫過程中的表現及完成的作品兩個方面做出評價。
五、結束活動。
師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結束活動。
繪畫的藝術教案大班范文(14篇)篇三
本活動來自預設主題《我喜歡的民間藝術活動》。中國民間工藝博大精深,種類繁多,但是,現在的孩子對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了解甚少,為了培養幼兒對民間藝術的了解和熱愛,教師從中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剪紙、扎染、面塑、臉譜、風箏、貝殼飾品,共六大類民間藝術品,作為引導幼兒欣賞和嘗試制作的載體。活動中,教師力求通過參觀、制作布置“小小民間工藝展”,構建一種開放式的課堂,在引導幼兒了解民間藝術品的基礎上,鼓勵幼兒運用捏、剪、染、畫等技能大膽嘗試,親手制作民間工藝品,豐富展區,從而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感受民間藝術的`魅力,加深對民間藝術的了解和熱愛,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使我們祖先傳承至今的民俗文化及其精神長久不衰。
1、通過參觀、制作布置“小小民間工藝展”,引導幼兒體驗制作民
間工藝品的樂趣,激發幼兒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
2、發展幼兒的觀察、想象、合作、動手操作以及表現美的能力。
3、引導幼兒運用捏、剪、染、畫等技能大膽嘗試制作簡單的民間工藝品。
1、知識準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有對民間工藝品的粗淺認識。
2、物質準備:錄像、課件、錄音機、磁帶、展車6個(扎染、面塑、剪紙、臉譜、風箏、貝殼飾品)、操作材料、6個民間小藝人助教。
3、重點分析:引導幼兒了解幾種常見的民間工藝品的名稱、用料、制作方法和過程,學習欣賞其獨特的美。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制作簡單的民間工藝品,并從中體驗操作帶來的樂趣。
一、導入
1、激發幼兒對參觀“小小民間工藝展”的興趣。
2、在民族音樂的襯托下,教師引導幼兒自主參觀民間工藝展。
二、展開
1、引導幼兒欣賞六類民間工藝品,配合教師的示范、講解和小朋友的現場操作。
(1)面塑。講解:用面做的民間工藝品,叫面塑。教師現場示范捏小鳥。
(2)扎染。引導語:這件衣服上的圖案是怎樣制作上去的?請這位小朋友來染一下。
(3)風箏。提問:你放過風箏嗎?風箏有各式各樣的,這個風箏是什么樣式的?
(4)臉譜。提問:這是什么?講解:這是京劇中的臉譜,京劇是我們中國的國粹,紅臉在京劇中代表忠臣,白臉代表奸詐。
(5)貝殼。提問:你還看到什么了?你看這些貝殼穿起來變成什么了?
(6)剪紙。引導語:一張紙怎樣能剪出奇妙的圖案呢?教師現場示范。
小結:“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都屬于民間工藝品,你喜歡它們嗎?為什么喜歡?”激發幼兒參與制作民間工藝品的興趣。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a組:剪紙
b組:扎染
c組:面塑
d組:貝殼飾品
e組:風箏
f組:臉譜
3、欣賞作品,交流評價。
提問:誰給大家說一說你最喜歡那個展區?為什么?
4、利用課件,開闊視野,激發幼兒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
三、延伸
幼兒自主展示自己制作的民間工藝品。
繪畫的藝術教案大班范文(14篇)篇四
1、學畫不同動態的蛇,練習先深后淺或先淺后深兩種色重疊涂的方法。
2、通過活動,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能力。
3、教育幼兒有保護動物的意識。
1、各種動態蛇的圖片。
2、教師范例一份。
3、繪畫工具:記號筆、水彩筆、油畫棒、水彩顏料、繪畫紙等。
1、欣賞故事,引起興趣。
2、教師出示范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在作品中,有哪些動態的蛇?它們在干什么?繪畫時,怎樣表現這些動態?”
這些蛇的顏色有什么特點?怎樣涂色才有這種效果?(組織幼兒討論。)。
小結:作品中,有多種動態的蛇,有的畫得大些,有的畫得小些……蛇身上的顏色也很特別,先涂深色后涂淺色或先涂淺色后涂深色兩種顏色重疊涂或間隔涂的'方法,教師邊講邊示范。
你想畫什么動態的蛇?給它涂上怎樣的顏色?(組織幼兒討論。)。
3、幼兒按要求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大膽表現蛇的不同動態。
蛇要畫得有大有小,有疏有密,不斷豐富畫面。
鼓勵幼兒畫出畫面情景。
利用今天學的涂色方法涂色。
繪畫的藝術教案大班范文(14篇)篇五
1、感受指紋畫的神奇,體驗用手指作畫的樂趣。
2、認識指紋,初步了解指紋的分類。
3、學習在指紋上添加簡單的線條,使之成為有趣的形象。
白紙若干、各色顏料若干、彩筆。
一、活動導入。
1、出示印有指紋的紙張,引起幼兒的興趣。
2、了解指紋,學習獲取指紋的方法。
教師演示指紋的獲取方法:用畫筆將顏料涂在海綿上,用手指在顏料上按幾下,指尖沾滿顏料,把手指按在白紙上,獲取指紋。
教師出示不同的'指紋大圖,請幼兒仔細觀察每個指紋的特點,簡單講解指紋分類(環形、螺紋形、拱形),告訴幼兒每個人的每個指紋都是獨一無二的。
二、激發興趣。
教師:“我們印制了很多指紋寶寶,請你們仔細看看,我會把它變成什么?我是怎么變的?”教師在獲取的指紋上添加線條,變成小雞,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三、感知欣賞。
教師出示印有指紋的紙張,請幼兒說說,除了雞寶寶,指紋寶寶還可以變成什么?
根據幼兒回答,教師當場創作示范。
四、自由創作。
教師提示創作要求:手指上的顏料不可以到處亂擦,注意保護自己的衣服干凈和教室的衛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手指印花紋,也可以將幾個手指花紋印在一起組成某一事物。
幼兒自由創作(從海綿上獲取不同顏色的顏料,印在紙上,獲取指紋,等顏料干了之后再添花線條),教師巡回指導。
五、展示作品。
請幼兒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說一說自己的創作內容。
1、顏料可以用印泥代替。
2、本次活動可以分開兩次進行,第一次活動進行指紋的探究活動,第二次活動進行指紋畫活動。
活動延伸。
1、請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繪畫一幅完整的指紋畫:如小雞一家等。
2、請幼兒用指紋畫制作賀卡等。
1、美工區:提供白紙、顏料、海綿、彩筆,請幼兒自由創作。
2、科學區:探究怎樣采集指紋。(如用透明膠、用橡皮泥、用印泥等采集)。
將幼兒的指紋畫貼在幼兒作品展示區內。
1、家長跟幼兒一起創作簡單的指紋畫。
2、家長跟幼兒益智創作手掌畫“大樹”。
1、美工課時,引導幼兒用多種途徑進行繪畫等。
2、提醒幼兒作畫時要注意保持環境衛生。
繪畫的藝術教案大班范文(14篇)篇六
1、學畫不同動態的蛇,練習先深后淺或先淺后深兩種色重疊涂的方法。
2、通過活動,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能力。
3、教育幼兒有保護動物的意識。
1、各種動態蛇的圖片。
2、教師范例一份。
3、繪畫工具:記號筆、水彩筆、油畫棒、水彩顏料、繪畫紙等。
1、欣賞故事,引起興趣。
2、教師出示范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在作品中,有哪些動態的蛇?它們在干什么?繪畫時,怎樣表現這些動態?”
這些蛇的顏色有什么特點?怎樣涂色才有這種效果?(組織幼兒討論。)
小結:作品中,有多種動態的蛇,有的畫得大些,有的畫得小些……蛇身上的.顏色也很特別,先涂深色后涂淺色或先涂淺色后涂深色兩種顏色重疊涂或間隔涂的方法,教師邊講邊示范。
你想畫什么動態的蛇?給它涂上怎樣的顏色?(組織幼兒討論。)
3、幼兒按要求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大膽表現蛇的不同動態。
蛇要畫得有大有小,有疏有密,不斷豐富畫面。
鼓勵幼兒畫出畫面情景。
利用今天學的涂色方法涂色。
4、欣賞與
教師請幼兒自行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請其他幼兒根據畫面內容猜一猜畫中的蛇是什么動作
繪畫的藝術教案大班范文(14篇)篇七
1、感受各種線條的美。
2、了解樹葉的外型特征。
3能根據樹葉的形狀進行想象添畫。
ppt《奇妙的樹葉》、各種樹葉若干。
一、觀察樹葉的外形特征:每個小朋友拿著自己收集的樹葉進行對比觀察。
與你的小伙伴比一比,你們的樹葉有什么不同?
1、觀看ppt《奇妙的樹葉》。
我們來看看這些樹葉像都會變成什么?
2、討論樹葉能變成什么。
這些畫是哪片樹葉變來的,你怎樣看出來的?
猜猜它們還變出什么?是怎樣變的?
故事導入,幼兒隨著故事的情節,用肢體裝扮變換的樹葉。
你變成了什么?
葉子來到了這里,變成了xx,看看它周圍都有什么?
你覺得它還可以有些什么?
1、引導幼兒作畫。
先畫樹葉的輪廓再進行想象添畫。
想想你的樹葉到了哪里,變成了什么?
它們都在干什么呢?
大班活動:鐘表店。
活動目標:
1、愿意欣賞音樂《鐘表店》,感受鐘表造型的'可愛。
2、能大膽想象音樂中的故事情景。
3、嘗試用各種奇怪的形狀畫鐘表,并表現有趣的情節。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鬧鐘ppt、音樂《鐘表店》、油畫棒、水粉。
知識經驗:了解鐘表的簡單構成。
活動過程:
1、視頻:欣賞鐘表店里的鐘表。
2、你最喜歡哪個鐘表?為什么?
3、欣賞:可愛的鐘表小漫畫。
4、鐘表的表情是什么樣的?你能學學嗎?猜猜發生了什么事?
1、欣賞音樂,說說你聽到了什么?
2、再來聽著音樂向同伴講講你聽到的故事吧!
3、故事欣賞:
鐘表店里靜悄悄,小鐘表們全醒了。胖胖的鐘表跳下架子,帶頭向前跟著走。左腳、右腳,一二一,大家一起哈哈笑!芭比鐘表愛跳舞,一圈一圈轉不停,一會兒像只花蝴蝶,一會兒像個小仙女。你要問我為什么?——這里的鐘表最神奇。你瞧大家多有趣,邊表演來邊游戲。請你猜猜它們都在做什么?咦!好像淘氣鐘表的旅行記。(請邊聽音樂邊有節奏的朗誦)。
1自由表演:自由選擇不同的表盤妝扮成鐘表,大膽表現小鐘表各種可愛的樣子。
2小組表演:和你的朋友一起的好扮演鐘表們游戲的各種場景吧。
1、要求:畫面豐富,鐘表擬人化,富有動態。
2、幼兒在音樂的伴隨在下自由繪畫。
繪畫的藝術教案大班范文(14篇)篇八
本活動來自預設主題《我喜歡的民間藝術活動》。中國民間工藝博大精深,種類繁多,但是,現在的孩子對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了解甚少,為了培養幼兒對民間藝術的了解和熱愛,教師從中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剪紙、扎染、面塑、臉譜、風箏、貝殼飾品,共六大類民間藝術品,作為引導幼兒欣賞和嘗試制作的載體。活動中,教師力求通過參觀、制作布置“小小民間工藝展”,構建一種開放式的課堂,在引導幼兒了解民間藝術品的基礎上,鼓勵幼兒運用捏、剪、染、畫等技能大膽嘗試,親手制作民間工藝品,豐富展區,從而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感受民間藝術的魅力,加深對民間藝術的了解和熱愛,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使我們祖先傳承至今的民俗文化及其精神長久不衰。
1、通過參觀、制作布置“小小民間工藝展”,引導幼兒體驗制作民。
間工藝品的.樂趣,激發幼兒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
2、發展幼兒的觀察、想象、合作、動手操作以及表現美的能力。
3、引導幼兒運用捏、剪、染、畫等技能大膽嘗試制作簡單的民間工藝品。
1、知識準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有對民間工藝品的粗淺認識。
2、物質準備:錄像、課件、錄音機、磁帶、展車6個(扎染、面塑、剪紙、臉譜、風箏、貝殼飾品)、操作材料、6個民間小藝人助教。
3、重點分析:引導幼兒了解幾種常見的民間工藝品的名稱、用料、制作方法和過程,學習欣賞其獨特的美。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制作簡單的民間工藝品,并從中體驗操作帶來的樂趣。
1、激發幼兒對參觀“小小民間工藝展”的興趣。
2、在民族音樂的襯托下,教師引導幼兒自主參觀民間工藝展。
1、引導幼兒欣賞六類民間工藝品,配合教師的示范、講解和小朋友的現場操作。
(1)面塑。講解:用面做的民間工藝品,叫面塑。教師現場示范捏小鳥。
(2)扎染。引導語:這件衣服上的圖案是怎樣制作上去的?請這位小朋友來染一下。
(3)風箏。提問:你放過風箏嗎?風箏有各式各樣的,這個風箏是什么樣式的?
(4)臉譜。提問:這是什么?講解:這是京劇中的臉譜,京劇是我們中國的國粹,紅臉在京劇中代表忠臣,白臉代表奸詐。
(5)貝殼。提問:你還看到什么了?你看這些貝殼穿起來變成什么了?
(6)剪紙。引導語:一張紙怎樣能剪出奇妙的圖案呢?教師現場示范。
小結:“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都屬于民間工藝品,你喜歡它們嗎?為什么喜歡?”激發幼兒參與制作民間工藝品的興趣。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a組:剪紙。
b組:扎染。
c組:面塑。
d組:貝殼飾品。
e組:風箏。
f組:臉譜。
3、欣賞作品,交流評價。
提問:誰給大家說一說你最喜歡那個展區?為什么?
4、利用課件,開闊視野,激發幼兒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
幼兒自主展示自己制作的民間工藝品。
繪畫的藝術教案大班范文(14篇)篇九
1、愿意欣賞音樂《鐘表店》,感受鐘表造型的可愛。
2、能大膽想象音樂中的故事情景。
3、嘗試用各種奇怪的形狀畫鐘表,并表現有趣的情節。
物質準備:小鬧鐘ppt、音樂《鐘表店》、油畫棒、水粉。
知識經驗:了解鐘表的簡單構成。
一、鐘表店。
1、視頻:欣賞鐘表店里的鐘表。
2、你最喜歡哪個鐘表?為什么?
3、欣賞:可愛的鐘表小漫畫。
4、鐘表的表情是什么樣的?你能學學嗎?猜猜發生了什么事?
二、音樂想象:
1、欣賞音樂,說說你聽到了什么?
2、再來聽著音樂向同伴講講你聽到的'故事吧!
3、故事欣賞:
鐘表店里靜悄悄,小鐘表們全醒了。胖胖的鐘表跳下架子,帶頭向前跟著走。左腳、右腳,一二一,大家一起哈哈笑!芭比鐘表愛跳舞,一圈一圈轉不停,一會兒像只花蝴蝶,一會兒像個小仙女。你要問我為什么?——這里的鐘表最神奇。你瞧大家多有趣,邊表演來邊游戲。請你猜猜它們都在做什么?咦!好像淘氣鐘表的旅行記。(請邊聽音樂邊有節奏的朗誦)。
三、音樂游戲:
1自由表演:自由選擇不同的表盤妝扮成鐘表,大膽表現小鐘表各種可愛的樣子。
2小組表演:和你的朋友一起的好扮演鐘表們游戲的各種場景吧。
四、畫鐘表:
1、要求:畫面豐富,鐘表擬人化,富有動態。
2、幼兒在音樂的伴隨在下自由繪畫。
繪畫的藝術教案大班范文(14篇)篇十
1.感受各種線條的美。
2.了解樹葉的外型特征。
3能根據樹葉的形狀進行想象添畫。
ppt《奇妙的樹葉》、各種樹葉若干。
一、觀察樹葉的外形特征:每個小朋友拿著自己收集的樹葉進行對比觀察。
與你的小伙伴比一比,你們的`樹葉有什么不同?
二、欣賞奇妙的樹葉畫。
1.觀看ppt《奇妙的樹葉》。
我們來看看這些樹葉像都會變成什么?
2.討論樹葉能變成什么。
這些畫是哪片樹葉變來的,你怎樣看出來的?
猜猜它們還變出什么?是怎樣變的?
三、游戲《我是一片小樹葉》。
故事導入,幼兒隨著故事的情節,用肢體裝扮變換的樹葉。
你變成了什么?
四、欣賞ppt《樹葉的旅行》。
葉子來到了這里,變成了xx,看看它周圍都有什么?
你覺得它還可以有些什么?
五、幼兒作畫。
1.引導幼兒作畫。
先畫樹葉的輪廓再進行想象添畫。
想想你的樹葉到了哪里,變成了什么?
它們都在干什么呢?
六、幼兒作品交流,自評、互評。
繪畫的藝術教案大班范文(14篇)篇十一
通過用線條表現物體的結構,進一步學習以線造型的作畫方法,加強對形體結構的理解,培養形體結構的觀察能力。
用線條正確表現物體的結構。
1、觀察、分析、概括物體的形體。
2、用線條正確地表現物體的形體結構。
:如何用線條來正確表現物體的形體結構。
第一節。
一、組織教學:(1分鐘)。
按中學美術常規進行。
二、引入新課:(2分鐘)。
總結上一節課--用線生動地描繪物象,并展示優秀學生作品。
三、講授新知識:(15分鐘)。
1、分析物體的結構,樹立形體結構的觀念。
(1)體的形成:演示。
(2)體的構成結構:分析幾何形體的長、寬、高。
(3)如何將復雜的物體用幾何形體加以概括。
2、講解和演示用線條表現物體結構的.方法。
四、學生實踐,教師視導:(22分鐘)。
1、作業要求:
(1)臨摹課本第二頁學生的作品。
(2)學習作品中用線表現結構的方法和步驟。
3、輔導要點:
(1)引導學生深入地分析所臨摹作品。
(2)要求學生按方法步驟臨摹。
(3)引導學生注意各部分的比例關系。
五、課堂小結:(5分鐘)。
一、組織教學:(1分鐘)。
二、引入新課:(2分鐘)。
上一節課通過臨摹,學習了用線表現物體的形體結構。這一節課進行實物寫生。
三、講授新課:(15分鐘)。
寫生一組靜物,用線表現物體的形體。
演示寫生的方法和步驟:
1、用輔助線定出物體的大體輪廓,找出對應的中軸線。
2、勾出物體結構的輪廓線,比較各部份比例關系。
3、從形體結構出發,進一步畫出具體形象結構特征。
4、用肯定的線條深入描繪。
四、學生實踐,教師巡視指導。(20分鐘)。
繪畫的藝術教案大班范文(14篇)篇十二
學習構圖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原則,提高學生對構圖的審美能力。
動用構圖的形式法則,創作構圖兩幅。
分析構圖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原理。
培養學生的繪畫構圖能力。
一、組織教學:(1分鐘)。
二、引入新課:(2分鐘)。
通過提問了解學生繪畫構圖能力。
三、講授新知識:(22分鐘)。
1、講解構圖的概念。
2、分析課本中的幾幅畫,講解構圖的基本形式、原則。
四、學生實踐。(15分鐘)。
1、作業要求:
任選二、三件物品,完成一幅構圖。
用三角構圖的形式,體現構圖基本法則和原理。
2、輔導要點:
輔導學生在實踐中認識構圖的形式法則。
輔導學生對均衡、和諧構圖基本原則的.動用。
五、課堂小結:(5分鐘)。
1、展示作業,總結構圖。
2、自評、互評。
3、復習構圖知識。
六、教學效果反饋:
第二節。
一、組織教學:(1分鐘)。
二、導入新課:(2分鐘)。
以提問形式,復習構圖知識,并更好地在本課中應用。
三、講授新知識:(10分鐘)。
1、提出并說明本課作業--靜物寫生構圖。
2、講解示范的形式,提出作業要求,演示構圖。
四、學生實踐、輔導。
1、作業要求:
線的形式完成構圖。
運用構圖形式法則。
反復構圖。
2、輔導要點:
觀察、分析靜物整體,尋找合理的構圖形健?反復研究構圖形式,使構圖更具形式美感。
五、課堂小結:(7分鐘)。
1、展示作業,組織討論,談體會。
2、總結:提示學生應在今后各種繪畫學習中注意構圖知識。
六、教學效果反饋:
繪畫的藝術教案大班范文(14篇)篇十三
(二)(繪畫)。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各種花紋、線條裝飾盤子,懂得運用排列規律排列花紋和圖案。2.能根據自己的想法繪畫青花瓷。3.體驗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藍色記號筆,畫紙;有關青花瓷的視頻。【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引出主題。
1.師:國慶之前,我們一起欣賞了青花瓷高貴、典雅美,那么這節課我們要一起來當設計師,設計出屬于自己的青花瓷。
2.重溫青花瓷的典雅美。
師:國慶過了很長時間,很多小朋友對青花瓷的印象已經很模糊了,那么現在我們再一次一起來看一下這個柔美的視頻。
二、繪畫前提出繪畫要求。
師:既然這節課我們都是青花瓷的設計師,那么要當設計師就必須遵守規則才能當。1.繪畫前,要先想好你要畫什么,再開始畫,可以畫自己喜歡的圖案。2.記得畫的時候花紋要有規律的排列。
3.請獨自完成作品,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青花瓷圖案。
三、幼兒獨自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重點指導:讓幼兒運用排列規律畫花紋,引導幼兒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圖案。
四、作品欣賞,教師評價。
繪畫的藝術教案大班范文(14篇)篇十四
培養幼兒細微的觀察能力,進一步引導幼兒能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大膽表現。
不同臉型人物的范畫兩張。
一、導入。
1. 組織游戲《猜猜我是誰》,請幼兒閉上眼睛用手觸摸被猜幼兒的臉,然后說出被猜幼兒的姓名,并引導幼兒說說你是怎么發現的。(如,他的臉比較長、他的眼睛很大、她的嘴巴很小等。)
2. 請幼兒說說你喜歡的人是誰,他長的什么樣?引導幼兒說出人物的典型特征。
3. 幼兒仔細觀察自己喜歡的人的臉,再與畫冊中的人物相比較,看與哪一張臉相同。
4. 請幼兒為自己喜歡的.人畫一張像,引導幼兒把人物的典型特征表現出來。
二、作畫。
1. 幼兒開始作畫,教師為作畫有困難的幼兒做指導。
2. 出示范畫,請幼兒欣賞并說出范畫中人物的典型特征。引導幼兒抓住典型特
3. 征大膽表現。
三、欣賞。
1. 師生共同欣賞作品。
2. 猜猜你畫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