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娘炮的議論文800字篇一
對待“娘炮”應理性寬容
隨著“開學第一課”節目中多位“娘炮”男藝人遭到家長們的批判,“娘炮”一詞引發熱議,“打倒娘炮”的聲音不絕于耳。然而,“娘炮”真的如此十惡不赦乃至人人喊打嗎?實則不然,“娘炮”并非罪惡。對待“娘炮”,我們不僅要多一份寬容和尊重,更需冷靜思考。
“油頭粉面a4腰,矯揉造作蘭花指”,是網絡上盛傳的所謂“娘炮”形象。“娘炮”的定義當真如此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僅從外貌、舉止等外在表現定義“娘炮”,未免太過淺表化。魏晉時期,男子涂脂抹粉的現象屢見不鮮,我們是否也要翻開史書,攻訐他們一句“娘炮”呢?然而事實卻是,這群敷粉的男子們,舉止風雅,創造了魏晉風骨。有著這般風姿傲骨的人,怎可用“娘炮”來詆毀呢?什么才是真正的“娘炮”是我們所真正要思考和探討的。定義“娘炮”不應僅僅浮于外在,更應該深入內心。那些內心怯懦,缺乏擔當與勇氣的人,才是真正的“娘炮”。
“娘炮”的出現,原因很多。一方面,當今社會中的老師多為女性,特別是幼兒園、小學等孩子成長、性格培養的關鍵階段,男老師可以說是少得可憐。孩子在女老師溫柔的教導中,“女氣”的傾向無可厚非。另一方面,在家庭中,孩子也與母親相處為多,父母親往往因承擔工作重責而與孩子缺少互動,父性力量的缺失也是導致孩子不夠陽剛的因素之一。
人民日報發表《什么是今天該有的“男性氣質”》,呼吁審美多元,尊重為主,涵養氣質莫失包容,此言得之。對待“娘炮”現象,應持尊重包容理性的態度。一個人,選擇怎樣的精神面貌,做出怎樣的行為舉止,只要不觸及法律紅線,就不應遭受他人無端的指責和干涉。啟蒙運動的領袖伏爾泰曾言:“我不贊同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歷史中的先人們,為了我們的自由平等而奮斗。今天的我們,難道要拋棄這份來之不易的自由和平等嗎?
知乎有網友道,他認識的一個溫柔、白凈的男孩子被冠以“娘炮”之名,生活受到嚴重干擾。可見“娘炮”的標簽傷害了眾多性格溫柔、心地善良的優秀男孩子。對“娘炮”的肆意指責,受害的不只是部分特殊群體,還有許許多多無辜者。
持理性視角,懷寬容心態。用理性取代盲目,以寬容消弭偏見,才能撫平傷痛,減少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