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優秀作文中,語言得體、流暢準確,富有感染力,讓人讀后久久難以忘懷。在這里,小編為大家推薦幾篇優秀作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寫作提供一些幫助和啟迪。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一
偉大的盤古把自己的身體奉獻給了宇宙后又過了十萬八千年,他醒了。但不能動彈,因為他明白自己是個宇宙了,動了就會給世界帶來巨大的困難。他靜靜地躺在那里。突然,覺得全身像千刀萬剮般痛得忍不過來。他的汗毛漸漸減少,肌肉也被一種叫"電池"的東西染成了青色,像中了毒。血液也變成了黑色。他急得直喘氣。
然而,他呼出的氣變成狂風,引起了巨型沙塵暴。盤古看到這一切,傷透了心。開始不停地流淚,卻引發了大洪水。盤古絕望了,只有在睡下去??墒牵忠淮斡X得鉆心的痛。他咬著牙強忍著,開始全身發抖,讓世界大型地震一次又一次暴發。他一定一次又一次的想對人類說:"人類呀!救救我吧!同時也在就你們自己呀!如果這樣的話我會撐不住的!"。
自從盤古倒下后,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勤勞的汗珠變成了清晨草葉上晶瑩的露珠,他堅硬的骨頭變成了埋在大地珍貴的寶藏;他堅強的四肢化做了三山五岳;它烏黑又閃亮的汗毛變成了天上閃閃發光的星星。他那頑皮的口水變成了無邊無際的大海。
人們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為我們創造了美麗而豐富多彩的世界!
自從盤古倒下后,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勤勞的汗珠變成了清晨草葉上晶瑩的露珠,他堅硬的骨頭變成了埋在大地珍貴的寶藏;他堅強的四肢化做了三山五岳;它烏黑又閃亮的汗毛變成了天上閃閃發光的星星。他那頑皮的口水變成了無邊無際的大海。
人們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為我們創造了美麗而豐富多彩的世界!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二
遠古的時候,天地是混在一起的,被一個非常非常巨大的圓形的硬殼包圍著,就像一只特別大的雞蛋。那時,遇見一片黑暗,人類的祖先盤古就在這個大圓球中生長發育,他長得很快,每天都能長一丈。幾千萬年過去了,這個圓球已經容納不下盤古了。有一天,他突然覺得周圍空間太小,連身子也無法轉動作文,而且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見,便使勁打碎了包在他身外的那層硬殼,跳了出來,盤古的頭長得像龍,身體則像蛇,他會許多種變化。人只是他許多種變化形象中的一種。
就在盤古打碎他身外那層硬殼的同時,從那個圓球中產生出了許多種物質。那些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便形成了天;那些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最后形成了地。開地分離開了,空氣開始流動起來,但天只是藍藍的一片,沒有日、月、星辰,地也是光禿禿的,沒有花草蟲魚,一切都是那么寂寞、單調。盤古站在天地之間,用雙手盡量將天往上托,那些輕而清的東西就上升得更快,地也下沉得越來越厚。盤古自己也在開地間不斷長高。又過了很多年,開升得很高很高,地變得很厚很厚,盤古也長得很長,很長了。宇宙就這樣形成了。
從此,天地間不再冷清了。太陽、月亮不斷升起又落下,日夜更替,江河奔流,草長鶯飛,世界變得充滿生機,宇宙間也更加清澈明麗。盤古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給人類創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三
一、預習課文,弄清一些詞語的含義,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課上先請同學朗讀,然后要求學生復述課文主要情節,同學之間可互相補充。
三、本文主要是根據練習二提供的前兩則神話改寫的,可讓學生對照一下,看看作者在原神話的基礎上增加了哪些想象,這些想象對于展開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形象有哪些好處。
四、結合練習四,讓學生自己試著改寫一二則神話,然后在班上交流,看看哪些同學寫得不錯,說說他們是怎樣調動自己的想象,在原文的基礎上合理地補充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形象的。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四
看完《古劍奇譚》,趁淚意未去,迫不及待想要寫點什么。
屠蘇&少恭。
誰能想到,兒時那相處不過幾天的情誼,竟成了晴雪努力學習法術以及日后不離不棄的根芽。
百里屠蘇,或許更應該稱他為韓云溪,是真真應了那句“命途多舛”:少不更事,為全族帶來滅族之災,自己也被鬼面人重傷,奄奄一息時被救子心切、身負重任的母親引上古兇劍劍靈入體,一生逃不了被煞氣折磨的命運。幽都婆婆說,煞氣無解,唯有韓云溪死方能避免兇劍為禍人間。后雖有仙人紫胤相救,聯合天墉城掌教為之封印煞氣,卻是治標不治本。且煞氣會隨著年齡和修為的增長而變強,隨時有被吞噬心智的危險。
所幸,雖然命途多舛,身邊卻一直環繞著真心為他的人:視他如子、始終尊重他意志的師尊,愛他護他、待他如同親弟的師兄,少年相識、始終站在他身邊不離不棄的紅顏晴雪,天真活潑、視他為親哥哥的小狐妖襄鈴,同生共死的好兄弟方蘭生、尹千觴,以及師姐芙蕖、劍靈紅玉、方二姐如沁、吳叔吳嬸、板藍根妖等交情雖淺但真心對他好的人。他們,尤其是晴雪,給了屠蘇很多溫暖,使他萬古不化的“冰塊臉”上漸漸產生了笑和溫情。
“一個外冷內熱、單純善良的孩子?!边@,便是我對天墉城第一次出現的長大的他的第一印象。因為身有煞氣,恐傷他人,所以總板著臉,從不與人交往,寧愿自己一個人悶死,這樣的他,善良而讓人無奈。以陵端為首的師兄弟們對他百般欺負,甚至當面叫他怪物,他也只是沉著臉,不肯發作,更別提背后報復,這樣的他,以本身的善容忍別人的惡,不記仇,單純的像個孩子。對于肇臨之死潑到自己身上的臟水,他不是沒有過憤怒和委屈,但是最終都選擇了不去計較,只是為了自己的清白努力追查真兇。這些不僅僅因為他身邊源源不斷的愛和溫暖,也因為他本就有一顆善美的心。即使命運加給他再多苦痛,也只會因此更加堅強成熟,而不會像少恭一樣,歸咎于天,遷怒于人。我忘不了在狼妖試圖以人性丑惡的一面唆使他入魔時,他在經過短暫的憤怒委屈和不甘后,仍然堅定地選擇保護身后岸上的眾人,包括一直與他有過節甚至想置他于死地的陵端。更忘不了,他在明明早已知曉解開封印后三日他會魂魄散盡的結局時仍瞞下眾人獨自承受的果斷堅決。曾不止一次,我怨他一語不發將苦難深藏,令人擔心。可到了最后,怨意全無,只有對他的尊敬和心疼。人與人之間的善惡都是相互的。眾人對屠蘇友善,也正是對他心有他人的回報吧。
同為太子長琴一半仙靈,少恭的所作所為便只讓人不寒而栗。表面對人謙和有禮,溫柔體貼,卻是最最冰冷無情、扭曲殘忍之人。只是我卻始終厭惡不起他。他與屠蘇,就是一個人的兩面,一善一惡,一正一邪,或許長琴被撕裂的仙靈,便是一個人破裂的人格。這世上并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好人有不為人知的惡念,壞人也未必不曾有一絲柔軟善意。更何況,上天對太子長琴的懲罰也的確太趕盡殺絕。不公的待遇,無止境的痛苦,世世孤寂、寡親緣情緣的殘酷夙命,得到又失去的心碎,有哪一件不足以摧毀他的良知善意。蓬萊天災,巽芳無蹤,我不知道是不是和那句天罰有關。若真有關系,那少恭的恨,并非毫無道理。仙人無情,不給人改過的機會,甚至罔顧生命,那還有什么資格統治六界。只是,少恭的確是錯了,他錯在,不該把那些道貌岸然的仙人的錯,由無辜的善良人承擔。
雖同有長琴一半仙靈,然少恭才是真正的太子長琴??粗耆で男宰樱氲剿浺彩堑虐苍?,豁達通透,心里一聲暗嘆。
晴雪&巽芳。
如果說屠蘇和少恭是同一人的兩面,那么晴雪和巽芳,便如同鏡中成像。
同樣的善良,同樣的真誠,同樣用愛和溫情溫暖了就已冰封的心,同樣為了所愛傾其所有無怨無悔。
屠蘇有晴雪,漸漸走出冰封的心。臉上有了笑,學會了表達愛和關心。少恭有巽芳,漫長而麻木的生命里有了溫情和念想,由行尸走肉變成了活生生的人。
巽芳為了那個永不離棄的誓言,在蓬萊天災容顏盡毀后化名寂桐繼續追隨少恭。為了讓他走出仇恨重新開始,還試圖幫助一心癡戀少恭的方如沁討好少恭。想起她和少恭游歷中原時為了幫少恭救治瘟疫中的`人們散去了自己數百年的壽命,這樣的女子,的確能讓少恭為之癡迷。
而晴雪,不顧屠蘇的冷落,一次又一次耗費靈力為屠蘇壓制煞氣,甚至在屠蘇失去心智朝眾人舉劍時奮不顧身地撲上去抱住他,借女媧之力為他壓制煞氣。屠蘇有他,漸漸不再封閉自己。她一直默默支持著屠蘇的決定,盡管常常會很心痛。在屠蘇魂魄散盡之后,她遵守與屠蘇的約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不懈尋找著屠蘇落在人間的記憶,萬水千山,無怨無悔。
你蘭生&襄鈴。
這世界上有一種悲哀,一方追逐著另一方時,另一方懵懂不知;而當另一方終于覺醒,卻也到了該擦肩而過的時候。
蘭生和襄鈴,便緣薄如斯。
起初襄鈴眼里只有屠蘇,一度把晴雪當成情敵,對蘭生的示好頗為不耐。后來日久生情,卻是慢熱不曾察覺。再后來,雖有察覺,卻嘴硬不肯承認。直到蘭生為了前世的情債不得不離開,襄鈴那淚落連珠的肝腸寸斷,直教劇外的我也鼻腔酸澀,熱淚盈眶。有很多時候,相愛的人不一定能在一起。因為人不但有情,還有責任。襄鈴是個善良明理的姑娘,盡管心痛不舍,仍是成全蘭生的選擇,獨回青丘之國。
而蘭生,在經歷了那么多事之后,懂得了責任,學會了不再任性,理智而成熟。這成長讓人欣慰。
陵越&芙蕖。
對于這位大師兄,一直心懷敬意。
他對屠蘇,像是對自己的親弟弟,傳授劍術,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對屠蘇是真心疼惜的,不止是因為年少喪弟,也因為他的責任感。
天墉城的大弟子,法術高強,辦事穩重,待人寬厚,有深深的責任感。對曾與他作對后被趕出天墉城的陵端,他不但不欺辱,反而給他銀錢,讓他到安全的地方去。屠蘇的善良極大程度上是受他影響。也難怪,芙蕖會毫無怨言地待在他身邊。
芙蕖,這個直爽善良的女孩。她與屠蘇交情不深,然仍真心關懷。在大家都認為他是殺死同門師弟的兇手時,毫不猶豫地相信他,并背著父親助他逃跑。她有情有義,是非分明,對大師兄的愛也不求結果,深沉堅定,讓人佩服。
劇將終時,已是天墉城掌教的陵越守著與屠蘇的三年之約,靜靜地站在城門口,眼神堅定,身后有芙蕖默默相陪。這畫面溫暖得讓人想要落淚。突然想起,在屠蘇一次次為朋友、為蒼生拔劍時,耳邊一直回響著的,是他曾和屠蘇說過的,“手中執劍,是為了保護想要保護的人。”
紫胤和紅玉。
師尊和紅玉的戲份都不太多。對于紅玉,印象最深的便是在秦始皇陵中與上古劍靈交手體力漸漸不支時她腦中回憶起的與主人紫胤相處的幾個片段。她含情脈脈又欲說還休的眼神讓人瞬間明白了她的情之所鐘?;蛟S仙人正該無情無欲,又或許紅玉自知只是區區一劍靈,所以未曾表露心意,只是默默相伴。
屠蘇被冤枉時,一向恪盡職守的紅玉竟同芙蕖一起放走了屠蘇。這劍靈亦是有情有義,能辨是非。
紫胤真人出場次數不到十次,卻總是在屠蘇最需要的時候出現。我不知他和屠蘇的母親休寧究竟有多少的交情,竟能待他如同親父子。即使是為他好,也從不干涉他自己的決定。屠蘇得師如此,實是大幸。
素瑾&如沁。
素瑾,寫下這個名字,心里默默一聲嘆息。耳邊似乎又響起了那首《愛你沒錯》,每次假巽芳起舞時都會響起的歌。聽到這首歌,總能消去一些對她的厭惡。
這個女人雖然囂張跋扈,不擇手段,讓人厭惡。然而越看,越覺得她可憐。為了愛,她也算是卑微到極致。少恭不會喜歡巽芳以外的女人,她便寧可服下毀改容顏的蠱蟲,變成巽芳的模樣。她對少恭的愛,是一杯自斟自飲的苦酒,滋味自知。再怎么可恨,也不過是一個可憐的人。最終被少恭誘騙,變成焦冥,也算是對她所有惡行惡念的懲罰吧。
后記:看《古劍奇譚》,并沒有把它當成一個故事看。與其說是看劇,不如說是觀情。最后的結局,晴雪還在不懈尋找著屠蘇。沒有結局的結局,雖然有些不如人意,卻也給人留了念想,總好過失望。
文/林紫菱。
落筆于.10.12。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五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深。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边@首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讓我百讀不厭,它體現了碧草生機勃勃的樣子,深深地顯示出白居易對朋友的不忍分離的情感。
這首詩的意思是:古老原野上的青草一株挨著一株,十分茂盛,它每年一度枯萎,一度茂盛,猛烈的野火也沒辦法將它全部燒光,第二年春天,春風一吹,它就有蓬勃地長出來了,陽光下,青草蔓延到古道,連接這荒涼的古城,又要送人外出遠行了,茂盛的芳草似乎都飽含了送別之情。
其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更是千古不朽的佳句。每次我讀到這句時,我的眼前似乎浮現出那遼闊的大草原上,一棵棵小草從夢中醒來,它們破土而出,舒展著那幼嫩的綠葉,舉目遠望,一碧千里。草千姿百態,細的如發絲那般柔軟,粗得像剛出土的蘆葦那樣挺拔,高的過了人的膝蓋,低的像絨毛一樣覆蓋著大地。
細細看來,這草的確很美,它們有的高有的低,有的構成一朵小小的花。你瞧:連成一片,給大地穿上了綠裝,給河流鑲上了綠邊。
草的生命力很頑強,當狂風夾著暴雨瘋狂地沖擊來時,小草仍然一片片、一叢叢地傲立在原野上,它絕不向狂風暴雨低頭,而是迎著暴風雨,不屈不撓地俯伏著。雨終于停了,小草更加郁郁蔥蔥,生機勃勃。詩句通過對大自然的描寫,抒發了白居易少年氣魄豪邁的精神,表達了奮斗不止、有所作為的雄心壯志,讀了使人感動。
這首詩給人們以很大的啟迪:一個人要取得成績,對社會有所貢獻,就必須有白居易的這種刻苦頑強的戰斗精神,堅忍不拔、百折不撓地學習、工作。人們的閱歷越深,鑒賞能力愈高,認識愈加深刻。重讀這首詩,我們仿佛聞到詩中所描繪的那種碧草芳香,它鼓勵我們戰勝困難……草不屈不撓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我也要學習草那種頑強的精神,無論做什么事,只要堅持到底,就會有獲勝的機會,就可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堅持吧,堅持就是勝利!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六
偉大的盤古把自己的身體奉獻給了宇宙后又過了十萬八千年,他醒了。但不能動彈,因為他明白自己是個宇宙了,動了就會給世界帶來巨大的困難。他靜靜地躺在那里。突然,覺得全身像千刀萬剮般痛得忍不過來。他的汗毛漸漸減少,肌肉也被一種叫“電池”的東西染成了青色,像中了毒。血液也變成了黑色。他急得直喘氣。
然而,他呼出的氣變成狂風,引起了巨型沙塵暴。盤古看到這一切,傷透了心。開始不停地流淚,卻引發了大洪水。盤古絕望了,只有在睡下去??墒牵忠淮斡X得鉆心的痛。他咬著牙強忍著,開始全身發抖,讓世界大型地震一次又一次暴發。他一定一次又一次的想對人類說:“人類呀!救救我吧!同時也在就你們自己呀!如果這樣的話我會撐不住的!”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七
盤古醒來睜開眼一看,什么也看不見,于是拿起一把神斧怒喊著向四周猛劈過去。那輕而清的東西都向上飄去,形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向下沉去,形成了地。盤古站在天地中間,不讓天地重合在一起。天每日都在增高,地每日都在增厚,盤古也隨著增高。這樣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變得極高,地變得極厚,可是盤古也累倒了,再也沒有起來。
盤古的頭化做了高山,四肢化成了擎天之柱,眼睛變成太陽和月亮,血液變成了江河,毛發肌膚都變成了花草,呼吸變成了風,喊聲變成了雷,淚水變成了甘霖雨露滋潤著大地。
盤古創造了天地,又把一切都獻給了天地,讓世界變得豐富多采,盤古成為了最偉大的神。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八
《石開題古》一書已收閱多時。雖然已經過了剛收到時欲罷不能的閱讀沖動,但置之案頭,不時翻閱品讀,依舊是我這一段時間來最好的休閑方式。此書的裝幀設計、排版印刷等皆屬上乘,不少同好都親撰長文加以褒揚,在此筆者不再贅述。下面想就石開先生的藝術創新談談自己的體會。
喜歡石開先生的書法,大概緣起大學三年級的時候。當時我因參與校園書法活動,與華南師大小曉齋顏碧輝老師日漸熟悉。顏老師是篆刻高手,又好客,我們幾個熱愛書法篆刻的學生,便常到小曉齋做客,通宵達旦地喝茶聊天,看書寫字。顏老師家藏許多書法篆刻書籍,其中就有石開先生的幾本印譜。我當時已經知道石開先生大名,也看過先生的印作,不過看不懂,不知妙在何處。于是在一天晚上,我請教顏老師如何看石開先生。顏老師一談到石開先生,立刻表現出非常恭敬的神色,說:“石開,厲害??!”于是,顏老師便拿過石開先生的印譜,細致地給我講石開印作。顏老師大概的意思,是說石開先生的印作很大膽,很有想象力,但這種大膽是有根據的,不是信手胡來,石開的印章那些披麻狀的線條、還有那些好想印面不干凈留下的斑點,皆是作者一絲不茍地做出來的,沒有一處多余和隨便,總的來說,石開的印看似隨意,實際上是極其工穩嚴肅的。按照顏老師的引導,我再細看石開先生的印作,此時頓覺豁然開朗,仿佛一下子領會到石開篆刻藝術的密碼,當時那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我終生不會忘記。
正是從那天起,我就成為石開先生的粉絲了。從他的印作入手,我又順著他的藝術足跡喜歡上他的書法、國畫、詩文??梢哉f,現在的我就是石開先生一個徹底的粉絲,十多年來一直關心留意著石開先生的藝術之路變化發展軌跡。每逢石開書法專賣店有新作登出,便立即下載圖片收藏。在各大書法網站、網絡商城見到先生的作品,必行注目禮并保存圖片。????????早期的石開書法,以野逸為主要基調,極盡抖動、盤繞的線條,不主故常的結字,使之與古人、與同時代的人,都拉開相當大的距離。雖然可以看出其中明清調子甚濃,但要說哪家哪派,估計沒人能說出來。我只能約莫看出他的行草書,有一些傅山的影子,而篆書則有漢印入書的感覺。到了前后,石開的書法開始有一個變化,多了不少傳統的結體和筆法,尤其是到了(甲申年)以后,這一傾向更加明顯。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大概是想使自己的書法在傳統的共性上稍稍增加一點,個性的一面淡化一點,通過從傳統中重新吸取養分,來提升作品的境界,不再過于野逸。石開此舉無疑是十分正確并且成功的。通過不斷融合傳統的養分,他的書法越發拿人尋味,線條、結字越來越體現冷峻孤高的藝術特色,也越來越受各界收藏家的歡迎,隱隱然已具備一名書法大家的氣象和格局。
及至六七年前,一直求新求變的石開先生,并不滿足于已經達到的藝術高度,他下一個謀求突破的目標,是在書法章法。年中,其專賣店掛出一件篆書斗方,我初看就感覺一驚,那種動感起伏的章法是我前所未見,讓我想起摩崖書法的樣式。后來我在當年11月到京城看望石開先生,還跟他說起那件書法,我問他是不是模仿摩崖書法的章法,他說正是,他是在平面上模擬一個寫在凹凸不平表面的字跡那樣一種完全異于既定書法章法的樣式,以此表現一種整體的動感。他這個嘗試可以說開創了書法章法新的圖式,既不失傳統的根本,又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藝術道路,也為當代人在書法章法的創新領域提供了借鑒。正因為這個突破,受到圈內外不少評論家的肯定,邱振中先生主持的的第七屆aac藝術中國年度書法藝術家評審就將年度書法藝術家這一殊榮頒給了石開先生,以肯定他對傳統書法藝術的積極探索和所取得的成就。
自嘗試了較長一段時間摩崖式章法之后,石開先生并沒有停下探索的步伐。接下來在行書上又借鑒了唐人寫經的.章法,橫豎均對齊,如布算子狀。本來,寫行書講求活,一般不打格,也不會左右上下對齊來寫,此實乃犯兵家之大忌。然而石開先生就是石開先生,藝高人膽大,敢為別人所不敢,他通過三個手段來避免這類寫經體章法容易導致的整體布局上的呆滯,一個是突出字的大小對比,他尤其喜歡將筆畫少的字寫大,筆畫多的字寫小,這樣造成的效果是,字形大的字留白多,字形小的字留白少,形成強烈的黑白對比。這個處理方法,《石開題古》一書也可以常見到,譬如第47頁《發菩提心》的行書題跋,里面“之”“千”“平”“上”“入”等筆畫少的字寫得寬博舒展,而“嘆”“馀”“歸”等筆畫多的字,就寫的緊湊很多,字形也相對小一些。另一個方法是在字距上做文章,上下、左右字與字之間,不是嚴格的均等的距離,而是有著微小差別,這樣一來,常造成的效果是咋一看一行、一列的許多字貌似對齊,然而并不是很齊,而是有一些左右、上下的擺動,形成律動的視覺效果,這或許也是摩崖式章法在行書里的變通運用吧。此類例子也很多,《石開題古》第35頁《節錄金剛經》的朱砂題跋,正是此類章法樣式的成功范例,作者這樣的處理,既保留了唐人寫經體的莊嚴靜穆,又增添了生氣,仿佛讀者面前的題跋文字,個個都是廟里的羅漢,看似排列整飭,實則表情各異、性格迥然,十分耐人尋味。
《石開題古》里頭,我最喜歡的一類作品,是他一半篆書、一半行書題佛像、佛經拓片的,如第41頁《光明無量》、第48頁《求自然慧》,等等。這類作品無論篆書、行書都寫得莊嚴法度,線條沉穩又不失靈動,力透紙背,具大氣象,更具藝術之美,是石開先生難得的精品力作。
我一直慶幸和感恩,能與石開先生生活在同一時代,并有機緣曾經得到過先生的親炙,使我獲益甚多。祝愿先生今后藝術之路長青。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九
自從盤古倒下后,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勤勞的汗珠變成了清晨草葉上晶瑩的露珠,他堅硬的骨頭變成了埋在大地珍貴的寶藏;他堅強的四肢化做了三山五岳;它烏黑又閃亮的汗毛變成了天上閃閃發光的星星。他那頑皮的口水變成了無邊無際的大海。
人們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為我們創造了美麗而豐富多彩的世界!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十
神話是遠古人民表現對自然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象的故事。它是人類早期的不自覺的藝術創作。神話并非現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由于遠古時代生產力的水平很低,人們不能科學地解釋世界、自然現象和原始社會文化生活的起源和變化,以他們貧乏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結果。
神話的創作與遠古時代人民爭取生存、向自然力抗爭的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與遠古的生活和歷史有密切關系,往往表現了遠古人民對自然力的抗爭和對提高人類自身能力的渴望。馬克思說:“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話是“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
遠古人民結群而居,在集體勞動和共同生活中,創造了原始工具、木刻符號、圖畫文字、原始的音樂和舞蹈,同時也創作了原始神話,神話產生于原始氏族社會,并伴隨漫長的歷史進程,不斷創造和發展。
神話中充滿了神奇的幻想,它把遠古人民的認識和世界萬物的生長變化都蒙上了一層奇異的色彩。神話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根據原始人的自身形象、生產狀況和對自然力的理解與提高自身能力的要求而想象出來的。
原始神話是人類在童年時期特有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是原始人對自然和社會的一種認識形式。它反映了人類早期的`思維活動。處于蒙昧時代的遠古人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水平,不能超越其生產力低下的狀況和對自然抗爭的無力狀態。因而在對自然和社會現象的觀察中,就多是直觀、猜測和臆想,在社會生產力水平和人類智力高度發展的情況下,原始神話一般不再產生。但由于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文化知識程度的不平衡,在一些實踐上還不能有效地控制自然,和在認識上不能科學的解釋世界起源和自然現象變化的地區和民族,神話性的幻想仍不可避免,或不能完全避免。但這些作品與原始神話是有一定區別的。
神話中有遠古人民種種幼稚的思索和追求,多方面地反映了原始人的宇宙觀。其中往往寓含著原始科學、原始哲學、原始宗教的因素。相信有超自然的主宰,相信萬物有靈,相信靈魂和神靈的存在等種種原始觀念和意識,以及圖騰崇拜、巫術信仰、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組成遠古人民世界觀的因素。在神話中,一切自然現象乃至某些社會存在都被看成是有生命的,都被賦予人的特點和超自然的能力。神話中的奇禽奇獸、怪神怪物以及氏族神、部落神、雷神、雨神等夸張與想象的形態,都不能和這些觀念分開。神話中對于人和動物、人和自然、自然與自然之間的某些因素聯系的認識與想象,是作為處于神話時代的人們意識形態的種種表現而存在下來的。
《盤古開天辟地》有關資料:關于神話由本站會員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十一
盤古在這只大雞蛋里孕育成人以后,睡了一萬八千年,才醒了過來。這時,他發現他生活在黑暗混沌的大雞蛋里,心里憋悶得慌,渾身像被繩子束縛一樣很難受,又看不見一絲光明,于是,他決心舒展一下筋骨,捅破這個大雞蛋。
盤古胳膊一伸,腿腳一蹬,大雞蛋就被撐碎了??墒牵牬笱劬σ豢?,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依然是漆黑一團、混沌難分。盤古急了,掄起拳頭就砸,抬起腳就踢。盤古的胳膊腿腳,又粗又大,像鐵打的一樣。他這一踢一打呀,凝聚了一萬八千年的混沌黑暗,都被踢打得稀里嘩啦亂動。盤古三晃蕩、兩晃蕩,緊緊纏住盤古的混沌黑暗,就慢慢地分離了。輕的清的一部分(陽)便飄動起來,冉冉上升,變成了藍天;而較重的一部分(陰)則漸漸沉降,變成了大地。
天地一分開,盤古覺得舒坦多了。他長長地透了口氣,想站立起來,然而天卻沉重地壓在他的頭上。他意識到天若不高高地升到高空,那么地上就永遠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于是他坐下來沉思默想,怎樣才能解決這一問題。最后,他斷定,只有他把天托住,世上眾生才能繁衍和生存。于是,盤古就手撐天,腳蹬地,努力地不讓天壓到地面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光陰過去了一萬八千年。這中間,盤古吃的只是飄進他嘴里的霧,他從不睡覺。開始,他只能用胳膊肘撐著,伏在膝蓋上休息,因為他必須竭盡全力,用雙手把天推向天空,終于,盤古可以將身體挺直,高舉雙手把天空向上托了,他的身子一天長一丈,天地也一天離開一丈,天升得越高,盤古的身軀也變得越長。天地被他撐開了九萬里,他也長成了一個高九萬里的巨人。
天終于高高定位于大地的上方,而盤古卻感到疲憊不堪。他仰視雙手上方的天,接著又俯視腳下深邃的大地。他斷定天地之間已經有了相當的距離,他可以躺下休息,而不必擔心天會塌下來壓碎大地了。
于是盤古躺下身來,睡著了。他在熟睡中死去了。盤古是累死的,他開天辟地,耗盡了心血,流盡了汗水。在睡夢中他還想著:光有藍天、大地不行,還得在天地間造個日月山川,人類萬物??墒撬呀浝鄣沽?,再不能親手造這些了。最后,他想:把我的身體留給世間吧。
于是,盤古的身體使宇宙具有了形狀,同時也使宇宙中有了物質。
盤古的頭變了東山,他的腳變成了西山,他的身軀變成了中山,他的左臂變成了南山,他的右臂變成了北山。這五座圣山確定了四方形大地的四個角和中心。它們像巨大的石柱一樣聳立在大地上,各自支撐著天的一角。
盤古的左眼,變成了又圓又大又明亮的太陽,高掛天上,日夜給大地送暖;右眼變成了光光的月亮,給大地照明。他睜眼時,月兒是圓的,眨眼時,就又成了月牙兒。
他的頭發和眉毛,變成了天上的星星,灑滿藍天,伴著月亮走,跟著月亮行。
他嘴里呼出來的氣變成了春風、云霧,使得萬物生長。他的聲音變成了雷霆閃電。他的肌肉變成了大地的土壤,筋脈變成了道路。他的手足四肢,變成了高山峻嶺,骨頭牙齒變成了埋藏在地下的金銀銅鐵、玉石寶藏。他的血液變成了滾滾的江河,汗水變成了雨和露。他的汗毛,變成了花草樹木;他的精靈,變成了鳥獸魚蟲。
從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樹木、鳥獸蟲魚,天地間從此有了世界。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十二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傳說,有人造就了這個世界,讓我們來看看吧。
在遙遠的太古時代,宇宙好像一顆碩大無比的雞蛋,里面漆黑一片,沒有東南西北,也沒有前后左右。就在這樣的世界中,誕生了一位偉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盤古。
盤古在雞蛋中沉睡了一萬八千多年,終于蘇醒過來。當他睜開朦朧的睡眼時,眼前除了黑暗還是黑暗。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雞蛋緊緊包裹著身子,他感到渾身燥熱不堪,呼吸非常困難。天哪!這該死的地方!
盤古不能想象可以在這種環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他火冒三丈,勃然大怒,隨手操起一把巨大而鋒利的斧頭,使出渾身氣力,大吼一聲,奮力揮舞開來。
嘩啦啦啦~~~一陣巨響過后,雞蛋中一股清新的氣體散發開來,飄飄揚揚升到高處,變成天空;另外一些渾濁的東西緩緩下沉,變成大地。從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變而為天和地,不再是漆黑一片。人置身其中,只覺得神清氣爽。
天空高遠,大地遼闊。但盤古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他擔心天地會重新合在一起,于是叉開雙腳,穩穩地踩在地上,高高昂起頭顱,頂住天空,然后施展法術,身體在一天之內變化九次。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尺,天空就隨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一尺;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丈,天空就隨之增高一丈,大地也增厚一丈。
經過一萬八千多年的努力,盤古變成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變得厚實無比。
盤古仍不罷休,繼續施展法術,不知又過了多少年,天終于不能再高了,地也不能再厚了。
這時,盤古已耗盡全身力氣,他緩緩睜開雙眼,滿懷深情地望了望自己親手開辟的天地。
啊!太偉大了,自己竟然創造出這樣一個嶄新的世界!從此,天地間的萬物再也不會。
生活。
在黑暗中了。
盤古長長地吐出一口氣,慢慢地躺在地上,閉上沉重的眼皮,與世長辭了。
偉大的英雄死了,但他的遺體并沒有消失:盤古的左眼變成太陽,照耀大地;右眼變成浩潔的月亮,給夜晚帶來光明;千萬縷頭發變成顆顆星星,點綴美麗的夜空;而他的四肢和身軀卻變成三山五岳,給大地以雄壯;鮮血變成江河湖海,奔騰不息;肌肉變成千里沃野,供萬物生存;骨骼變成樹木花草,供人們欣賞;牙齒變成石頭和金屬,供人們使用;精髓變成明亮的珍珠,供人們收藏;汗水變成雨露,滋潤禾苗;呼出的空氣變成輕風和白去,匯成美麗的人間風光。
盤古生前完成開天辟地的偉大業績,死后永遠留給后人無窮無盡的寶藏,成為中華民族崇拜的英雄。
這個傳說故事雖純屬虛構,但它說明了人類改造、征服大天然的偉大氣焰,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與天然抗爭、不屈不撓的頑強精神和智慧才智。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十三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系上下文理解“混沌”“頂天立地”等詞語,體會盤古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
3.感受神話故事充滿神奇想象的特點,滲透想象畫面,串連畫面的復述方法。
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盤古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
聯系上下文理解“混沌”“頂天立地”等關鍵詞語,滲透復述方法。
1課時。
一、直接引入,指導課題。
同學們,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還有這樣一位巨人,他,身高九萬里,被稱為人類的老祖宗,他就是——盤古,這節課咱們就來學習——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師板書課題——開天辟地,并引導學生觀察課題構成有什么特點,理解課題)。
二、初讀梳理,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詞語檢測:除了課文中標音的字,你覺得還有哪些字容易讀錯,與同學們交流一下。(師相機出示檢測詞語)。
3.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師相機指導(可關注學生概括時的事情起因、經過、結果)。
師:會讀書的同學能把一篇文章讀成幾句話,甚至是一句話。你們能行嗎?我們試試,請同學們拿出筆,默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能讀成哪句話?(生默讀,畫出:盤古的一切,都獻給了他親手開辟的世界。)。
4.這句話告訴我們關于盤古生前和死后的兩方面內容,讀讀看,你發現了嗎?(預設:一是盤古生前親手開辟了世界,二是盤古死后把自已的一切都獻給了這個世界)。
三、先扶后放,引導想象。
師范讀第1自然段:傳說世界在最古、最初的時候,天地不分,一片混沌,像個巨大的雞蛋。天地的開創者盤古,就孕育在這個大蛋里。
師:請同學們睜開眼睛,剛才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樣的畫面。
生回答想象的畫面。
師:這畫面太神奇了,誰能再來讀讀這段,讀出這幅畫面,讀出這份神奇。
四、精讀品悟,體驗神奇。
師隨學生匯報的神奇畫面,相機指導,預設如下,視實際教學情況而定。
大約過了一萬八千年,盤古成熟了,他發現眼前漆黑一團非常生氣,于是他就劈開了這個混混沌沌的圓東西。(教師點撥:想象當時畫面,洞析盤古心理及動作,體會盤古對現在生活的不滿,追求美好的愿望。)。
他發現眼前漆黑一團非常生氣,心想:()他還可能想:()于是他就()劈開了這個混混沌沌的圓東西。
2.了解天地形成之神奇。
輕而清的陽氣逐漸上升,變成了藍藍的天;重而濁的陰氣逐漸下沉,凝成了大地。你們瞧這兩句話有什么特點呢?(對比著描述,反義詞)這樣的句子有什么好處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老師讀上半句,你們讀下半句,注意我強調的地方,你們讀下半句時強調一下相應的詞語,(讀起來朗朗上口,輕松,好聽,有節奏感,有韻律)女生與男生對讀。
師:同學們,盤古為了不讓天地合攏,頭頂著天,腳踩著地始終奮力支撐著,就這樣一直支撐了多少年???孩子們,一萬八千年??!太不可思議了,太神奇了,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這是怎樣的一萬八千年???(假如你就是盤古,引領學生做支撐狀)。
一整年過去了,(生)天每天都升高一丈,地每天都加厚一丈,盤古的身體每天也在增高,他始終奮力地支撐著。
一百年過去了,(生)天每天都升高一丈,地每天都加厚一丈,盤古的身體每天也在增高,他始終奮力地支撐著。
一千年過去了,(生)天每天都升高一丈,地每天都加厚一丈,盤古的身體每天也在增高,他始終奮力地支撐著。
一萬八千年過去了,盤古已經變成了一個九萬里高的頂天立地的巨人,矗立在天地之間。
孩子們,在盤古這一萬八千年的奮力支撐中,你都感受到了什么?(生答)是??!多么堅定的意志,多么偉大的盤古啊,讓我們把心中的感受融到這句話中,再讀:盤古已經變成了一個九萬里高的頂天立地的巨人,矗立在天地之間。
同學們,就在這句話當中,有一個詞不但寫出了盤古此時的身體姿態,更寫出了他的渾身氣概,你覺得是哪個詞?(頂天立地)注意讀好這個詞(盤古已經變成了一個九萬里高的頂天立地的巨人,矗立在天地之間。)。
4.盤古化生萬物之神奇。
(1)男女生對讀,師承接。
(2)補充畫面。
老師相信,在你讀這段文字的時候,腦海中一定連續地出現了許多神奇的畫面,怎么樣,讓我們把它寫出來。
他嘴里呼出的氣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
他遺留的聲音成了()的雷霆;
他的左眼變成了()的太陽,
右眼變成了()的月亮;
他的肢體成為()的五岳山川;
他的血液化為()的江河;
他的頭發和汗毛全變成了()的樹木和花草,
就連他的汗水和淚水也化成了()雨露甘霖。
總之,盤古的一切都獻給了他親手開辟的世界。
(3)配樂讀畫面。
五、升華主題,布置復述。
同學們,在這一幅幅神奇的畫面當中,你還讀出了什么?(生預設:盤古的奉獻精神)感謝盤古,是他把自已的前生后世,他把自已的一切都獻給了親手開辟的世界,此時,如何讓你用一個詞來定位盤古的形象,你覺得用哪個詞最能表達你心中的感受,在你的心中他就是一位(生預設:英雄)我們不得不承認盤古就是一個英雄,一個立于天地之間的大英雄,讓我們永遠這個英雄的名字,它就是—盤古。
孩子們,也許就在此時,你還在因盤古的無私獻身而深深的感動:還在因盤古就這樣離去而難過,在心頭還激蕩著悠悠的懷念。那就讓我們把今天這一幅幅神奇的畫面串連起來,加上你繪聲繪色的描述,把它講給你的家人和朋友聽,口耳相傳,讓這個神奇的故事更廣泛、更生動地流傳下去!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十四
我執教的是鄂教版五年級下冊《盤古開天辟地》一課。教學中我對盤古精神的感悟步步深入,把神話的特點融入其中,品讀語言的同時,不忘學生想象、表達的訓練。雖然鄭店街聽課的老師們給予了些許肯定,綜合看起來還算是順利完成了本次教學,但課后細細揣摩,有兩點在今后的教學中足以為戒。
1、問題設計的明確性。
我上的是第二課時,在復習第一部分“盤古開天辟地”后,我問學生:“盤古一斧、一揮、一劈就分開了天地,你們覺得盤古怎么樣?這個神話故事怎么樣?”(力大無比、奇特想象等)此問題隨意,不如問:“你們感受到盤古的什么?”避免追問的嫌疑。
在學生默讀6——9自然段時,我問:“神話中的人物也很神奇,他們擁有常人無法企及的能力,盤古還有哪些讓你感到神奇的地方?”學生默讀10秒后還是沒有人舉手,我就有點著急了:“找到一處也可以交流?!蔽蚁M诮涣髦兴麄兡芑ハ鄦l。馬上有一個孩子發言,我順勢說:“同學們,盤古每天會長高一丈,這就是他的神奇呀!”學生們馬上就找到了他能變化、變化快、站的時間長等句子談體會了。為什么學生會在這看似簡單的問題上卡殼呢?那是我在此問題設計的不明確:我既想結合神話的特點,又想結合課文內容提問,結果顧此失彼。不如直接問:“天地分開以后盤古怎么做的?”學生很快就會把他頂天、撐天等的描寫找到了。一句“找到一處即可”折射出“走教案”的心理,有是“師本”觀念的體現:退一步,盡管如此問題下,如果相信學生,多給10秒,20秒,孩子們也是能讀懂文本的'。
2、“點狀”教學與“散狀”教學。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盤古......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十五
“”最早見于三國時徐整著的《三五歷紀》。據民間神話傳說古時盤古生在黑暗團中,他不能忍受黑暗,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漸使天空高遠,大地遼闊。今天應屆畢業生網為大家帶來一些相關的資料來幫助大家,希望對您有幫助!
萬物之初,一只雞蛋包含著整個宇宙。雞蛋里是一片混沌,漆黑一團,沒有天地,沒有日月星辰,更沒有人類生存??墒?,在這片混沌黑暗之中,卻孕育了創造世界的盤古。
盤古在這只大雞蛋里孕育成人以后,睡了一萬八千年,才醒了過來。這時,他發現他生活在黑暗混沌的大雞蛋里,心里憋悶得慌,渾身像被繩子束縛一樣很難受,又看不見一絲光明,于是,他決心舒展一下筋骨,捅破這個大雞蛋。
盤古胳膊一伸,腿腳一蹬,大雞蛋就被撐碎了??墒?,他睜大眼睛一看,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依然是漆黑一團、混沌難分。盤古急了,掄起拳頭就砸,抬起腳就踢。
盤古的胳膊腿腳,又粗又大,像鐵打的一樣。他這一踢一打呀,凝聚了一萬八千年的混沌黑暗,都被踢打得稀里嘩啦亂動。盤古三晃蕩、兩晃蕩,緊緊纏住盤古的混沌黑暗,就慢慢地分離了。輕的清的一部分(陽)便飄動起來,冉冉上升,變成了藍天;而較重的一部分(陰)則漸漸沉降,變成了大地。
天地一分開,盤古覺得舒坦多了。他長長地透了口氣,想站立起來,然而天卻沉重地壓在他的頭上。他意識到天若不高高地升到高空,那么地上就永遠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于是他坐下來沉思默想,怎樣才能解決這一問題。最后,他斷定,只有他把天托住,世上眾生才能繁衍和生存。于是,盤古就手撐天,腳蹬地,努力地不讓天壓到地面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光陰過去了一萬八千年。這中間,盤古吃的只是飄進他嘴里的`霧,他從不睡覺。開始,他只能用胳膊肘撐著,伏在膝蓋上休息,因為他必須竭盡全力,用雙手把天推向天空。
終于,盤古可以將身體挺直,高舉雙手把天空向上托了,他的身子一天長一丈,天地也一天離開一丈,天升得越高,盤古的身軀也變得越長。天地被他撐開了九萬里,他也長成了一個高九萬里的巨人。
天終于高高定位于大地的上方,而盤古卻感到疲憊不堪。他仰視雙手上方的天,接著又俯視腳下深邃的大地。他斷定天地之間已經有了相當的距離,他可以躺下休息,而不必擔心天會塌下來壓碎大地了。
于是盤古躺下身來,睡著了。他在熟睡中死去了。盤古是累死的,他開天辟地,耗盡了心血,流盡了汗水。在睡夢中他還想著:光有藍天、大地不行,還得在天地間造個日月山川,人類萬物。可是他已經累倒了,再不能親手造這些了。最后,他想:把我的身體留給世間吧。
于是,盤古的身體使宇宙具有了形狀,同時也使宇宙中有了物質。
盤古的頭變了東山,他的腳變成了西山,他的身軀變成了中山,他的左臂變成了南山,他的右臂變成了北山。這五座圣山確定了四方形大地的四個角和中心。它們像巨大的石柱一樣聳立在大地上,各自支撐著天的一角。
盤古的左眼,變成了又圓又大又明亮的太陽,高掛天上,日夜給大地送暖;右眼變成了光光的月亮,給大地照明。他睜眼時,月兒是圓的,眨眼時,就又成了月牙兒。
他的頭發和眉毛,變成了天上的星星,灑滿藍天,伴著月亮走,跟著月亮行。
他嘴里呼出來的氣,變成了春風、云霧,使得萬物生長。他的聲音變成了雷霆閃電。他的肌肉變成了大地的土壤,筋脈變成了道路。他的手足四肢,變成了高山峻嶺,骨頭牙齒變成了埋藏在地下的金銀銅鐵、玉石寶藏。他的血液變成了滾滾的江河,汗水變成了雨和露。他的汗毛,變成了花草樹木;他的精靈,變成了鳥獸魚蟲。
從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樹木、鳥獸蟲魚,天地間從此有了世界。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十六
1、讀一讀,問:這是一句什么句?(比喻句)說說把什么比作什么。
2、讀這里,你能感受到盤古怎樣的形象?(巍峨的)多么的了不起呀!
3、再讀這句。
4、有沒有了?(讓學生繼續找讀能體現盤古偉大的句子)。
1、指名讀。
2、生評議,說說哪些詞他讀好了?
3、抓住“精疲力竭”“含著微笑”體會,感悟他的偉大。
4、給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5、還有更偉大的呢!誰能發現?(引出第7節)。
1、引讀第7節。
2、自由讀一讀,想一想為什么說他更偉大?
生交流說說。(板:身軀,化為萬物)。
3、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呀?你想對英雄盤古說些什么呢?
生自由說說。
4、讓我們帶上這份感情來讀一讀。
生齊讀第7節。
5、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圖片)。
6、你會這樣說嗎?
練習說話。
7、盤古的身軀化成了萬物,世界從此變了樣,這一切是那樣的美好,讓我們把這份美好通過朗讀來傳達。
生再讀第7節。
8、引讀第八自然段。
1、想象:世界萬物除了文中寫到的,你還想象到了哪些也是盤古的化生?
2、練說:當我看到()時,覺得這可能是盤古的()化成的。
盤古的()化成了()。
3、質疑:這一切是真的嗎?(理解:神話傳說)。
4、推薦:中國神話故事:《精衛填?!贰杜畫z補天》《女媧造人》《。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十七
重點:理解課文思路,掌握的具體細節,通過讀,把課文內容弄懂、弄熟。
難點。
理解古代人民與大自然作斗爭的獻身精神。
過程。
一、學生通讀全文,掃清文字障礙。
二、點撥:
本文是根據古代神話傳說寫的。
古時候,科學不發達,勞動人民看見一些大自然現象,像日月出沒、電閃雷鳴等等,得不到解釋,以為有“神”在支配這些現象,就創作了許多神話。神話是人類童年時代天真爛漫的幻想,最初是口頭流傳的。從神話中可以看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思想觀念,可以看到他們怎樣進行勞動和斗爭。神話里英雄形象的無比強大,反映了人類對于戰勝自然的信念和向往。今天我們閱讀神話,仍然有積極的意義。
本文想象豐富奇特,氣魄極大,樸素的解釋了宇宙的起源。它圍繞了一個“變”字,先寫天地的形成,而后著重寫盤古運用他的力量和智慧“開天辟地”。夸大的表現盤古的神力,是對人的力量的大膽的幻想和歌頌。想一想,幻想、想象、夸張在神話創造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三、學生深入閱讀課文并完成練習:
(1)仔細閱讀課文后填空,并根據所填內容寫一個閱讀提要。
第一至第五段總寫。
第六至第九段寫。
第十段詳寫。
第十一段寫。
(2)從課文中找出五個褒義詞,做詞語卡片:每個詞一張,寫出詞的用法,有幾種寫幾種,并分別造句。
點評: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并完成練習。
第123頁。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十八
《盤古開天辟地》是我國古代非常有名的神話故事。這個故事充滿了人們美好的想象,讀起來非常引人入勝。我們以這個故事慢慢切入“了不起的中國人”這個站點,讓孩子們充分體會中國古代人民的想象和智慧。
本節活動共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讓孩子們自由想象天和地的由來,在孩子們的猜想中引出故事;第二環節,讓孩子們完整欣賞故事,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的內容;第三環節,讓幼兒討論中國古代還有哪些英雄,拓展經驗。讓孩子們在神話故事中,對中國的文化產生進一步的認知。
1、能仔細觀察畫面,安靜的傾聽并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傳說中的天和地是怎么分開的。
2、感受中國古典神話充滿想象力的特點。
仔細觀察畫面,傾聽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傳說中的`天和地是怎么分開的。
仔細觀察畫面,傾聽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傳說中的天和地是怎么分開的。
圖書ppt。
1、你知道“天和地”是怎么來的嗎?
2、太陽、山脈、河流、星星、月亮又是怎么來的呢?
3、是不是像你們說的那樣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盤古開天辟地》,故事里就有答案。
1、播放ppt,幼兒完整傾聽故事。
提問:
(1)你喜歡這個故事嗎?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盤古是誰的孩子?
(3)傳說中的天和地怎么會分開的?
2、播放ppt,幼兒分段傾聽故事。
提問:
(1)盤古讓自己呼出的氣變成了什么?
(2)盤古讓自己的聲音變成了什么?
(3)太陽、月亮、星星又是他的什么變成的?
(4)還有哪些也是盤古變的?
3、第三次自主閱讀故事。
(1)你覺得盤古是一個怎樣的人?
(2)世界上究竟有沒有女媧娘娘和盤古呢?
(3)天和地是不是真的是盤古變的呢?
4、小結:這個故事是古代人們想象的神話故事,雖然神話故事不是真的事情,但是直到現在人們還喜愛這個神話故事,把勇敢的人稱作頂天立地的英雄漢。
1、你還知道哪些了不起的人,哪些頂天立地的英雄漢呢。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十九
我執教的是鄂教版五年級下冊《盤古開天辟地》一課。教學中我對盤古精神的感悟步步深入,把神話的特點融入其中,品讀語言的同時,不忘學生想象、表達的訓練。雖然鄭店街聽課的老師們給予了些許肯定,綜合看起來還算是順利完成了本次教學,但課后細細揣摩,有兩點在今后的教學中足以為戒。
1、問題設計的明確性。
我上的是第二課時,在復習第一部分“盤古開天辟地”后,我問學生:“盤古一斧、一揮、一劈就分開了天地,你們覺得盤古怎么樣?這個神話故事怎么樣?”(力大無比、奇特想象等)此問題隨意,不如問:“你們感受到盤古的什么?”避免追問的嫌疑。
在學生默讀6——9自然段時,我問:“神話中的人物也很神奇,他們擁有常人無法企及的能力,盤古還有哪些讓你感到神奇的地方?”學生默讀10秒后還是沒有人舉手,我就有點著急了:“找到一處也可以交流。”我希望在交流中他們能互相啟發。馬上有一個孩子發言,我順勢說:“同學們,盤古每天會長高一丈,這就是他的神奇呀!”學生們馬上就找到了他能變化、變化快、站的時間長等句子談體會了。為什么學生會在這看似簡單的問題上卡殼呢?那是我在此問題設計的不明確:我既想結合神話的特點,又想結合課文內容提問,結果顧此失彼。不如直接問:“天地分開以后盤古怎么做的?”學生很快就會把他頂天、撐天等的描寫找到了。一句“找到一處即可”折射出“走教案”的心理,有是“師本”觀念的體現:退一步,盡管如此問題下,如果相信學生,多給10秒,20秒,孩子們也是能讀懂文本的。
2、“點狀”教學與“散狀”教學。
續寫盤古開天辟地(通用20篇)篇二十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在非常非常久遠的年代,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的景象就只是黑暗混沌的一團,如同一個碩大的雞蛋。
在這個雞蛋里面,萬事萬物都混和在一起,混沌一片,是一個雜亂無章的狀態。就在這個雞蛋里面,不知道孕育了多少年之后,產生了創世之神、人類的先祖-盤古。盤古在這個大雞蛋中孕育著,成長著,酣睡著,就這樣一直睡了一萬八千年。
突然有一天,身體蜷曲在雞蛋里面的盤古忽然睡醒了,當他睜開眼睛時,發現周圍一片漆黑,身處在一團薪糊混沌中,非常地憋悶。
盤古對自己所處的境況極其不滿,不能忍受這與生俱來的黑暗、壓抑和混沌的狀態,他使出積攢了一萬八千年的力量,振臂揮舞,將束縛自己的雞蛋殼上下一撐,只聽見山崩地裂似的一聲轟然巨響,如大雞蛋一般的黑暗混沌突然破裂開來。
然后更加令人頭暈目眩的事情發生了:天地開始旋轉起來,宇宙中所有輕盈而又清澈的東西逐漸上升,慢慢匯集在一起,變成了飄在天空的云朵;那些沉重而渾濁的東西逐漸向下面沉積,慢慢變成了廣裹的大地。
這個時候,盤古終于可以頂天立地、自由地舒展四肢并且順暢地呼吸了。放眼望去,一片豁達開朗,澄清透明。盤古心里十分舒暢。
天高地遠、遼闊空曠的新天地使得盤古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輕松愉快。盤古信步漫游,忽然想到:要是天地再次愈合,我豈不是又要生活在一片混沌之中?想到這里,盤古就想辦法保護自己的。
勞動。
成果。盤古站在地上,用手托著天,以防止二者再度愈合在一起。
盤古站在天地之間,隨著它們的變化而變化。天每升高一丈,地每加厚一丈,盤古的身子也跟著增長一丈。他站在天地之間,智慧超過天,能力超過地。這樣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升得高極了,地變得厚極了,盤古的身子也長極了。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一樣矗立在天地當中,以免它們重新變回混沌的原始狀態。
天在不斷的變高,地在不斷的變厚,就這樣,在盤古三萬六千歲的時候,天已經高不見頂,地也變得厚不可測,盤古也是充滿了整個宇宙。
這是一個毫無生機的世界,孤獨的巨人就這樣擎天踏地,一直站立著,不知又過了多少。
時間。
這個時候,天地都停止了變化,它們的結構基本定型了,盤古也隨著它們而停止了變化他歷經千辛萬苦,此時,已是老態龍鐘了,一旦停止了他那頂天立地的偉大的事業,他也就走到了風燭殘年的盡頭了他已經非常辛勞疲倦,終于有一天,盤古倒下來死去了。
就在盤古的偉岸的身材即將倒下的一霎那,他的整個身體發生了令人驚奇的巨大變化:他口里呼出的氣變成了清風和云朵,他的聲音變成了轟隆的雷霆和霹靂,眼里的閃光變成了閃電,他的左眼變成了光芒四射的太陽,他的右眼變成了皎潔明亮的月亮,他的手腳變成了支撐天空的四個天柱,他的五臟變成了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變成了川流不息的江河湖海,他的筋脈變成了大地的框架輪廓道路,他的肌肉變成了田地里的沃土,他的頭發和胡須變成了天上的數不盡的繁星,他的皮膚和汗毛變成了花草樹木,他的牙齒、骨頭、骨髓等等,都變成了閃光的金屬、堅硬的石頭、圓亮的珍珠和溫潤的玉石,成為大地的寶藏。就連身上的汗水,也變為了雨露和甘霖。
一句話,盤古已經融人到了天地之間。這位偉大的創世英雄,在以畢生的精力為我們開創了天地之后,死后又把身軀的每一部分都奉獻給了這個宇宙,完成了。
生命。
歷程的最后一次升華。
盤古以自己的天生神力和堅強意志開創了天地,又貢獻了自己的一切,使這個新誕生的世界豐富而美麗。盤古孤獨地來到這個世界,又寂寞地離開了他所開創的世界,但他給后來的人類留下了。
幸福。
的家園。這美麗新世界正在等待人類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