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是教師根據學科的特點和教學要求,制定的一種教學行動指南。教學計劃的范文涵蓋了不同學科和年級,適用于不同教學環境和條件。
語文活動教學設計(實用13篇)篇一
1、王羲之的賀卡。
第一張賀卡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寄來的,他想送給班上字寫得均勻、美觀又正確的同學。大家快行動吧!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自讀生字。
(2)引導觀察,并說說“禿寶蓋”,光禿禿;“寶蓋頭”,帽兒尖的區別。
(3)引導學生觀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并練寫。
(4)展示寫得好的字,師生評議,評選出“小小書法家”。
2、福爾摩斯的賀卡。
接下來這張賀卡是英國著名偵探福爾摩斯寄來的,他想送給班上善于觀察、積極動腦的同學。大伙兒加油呀!
(1)學生自讀,并說出對這些詞的理解。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各組詞,發現規律,并能辨析各組中兩個詞的異同。
(3)鼓勵學生列舉其他類似的近義詞。
(4)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可以用“對號令”的形式加以鞏固練習。
(如:“尋找”對“搜索”)。
3、巴金的賀卡。
巴金是我國著名的作家,你想知道他為什么能寫出優美的文章來?他把秘訣寫在賀卡上了,完成下面的句子訓練,你就能看到。
(1)出示例句,讓學生讀一讀。
(2)去掉“不得不”“不由得”,讓學生再讀句子。
(3)說說哪種更好,體會“不得不”“不由得”在句子中起到的作用。
(4)能換一種說法,使句子愿意不變?
他倆只好回到了家鄉。
那些強壯的水手,不禁在船長堅定的信念面前折服了。
(5)依照例句,用“不得不”“不由得”分別說一句話。
4、智慧老人的賀卡。
智慧老人也給我們送來了祝福,他想說的話都藏在下面的名言警句中了,你能讀明白?
(1)出示“讀讀背背”中的名言警句,請同學們反復讀讀這些名言警句,讀的時候要注意句中的停頓。
(2)你是怎么理解這些名言的?
(3)你還知道哪些名言?
5、平安小天使的賀卡。
最后,平安小天使的賀卡上寫著:“遇到險情不要哭,沉著機智去對付。平日多學自救法,知識就是護身符。”
(1)同學們,你們看到、聽到或經歷過哪些危險時刻?都是怎么解決的?
(2)你想到哪里去找“護身符”?
(3)學生朗讀自編歌謠。
(4)展示自制“護身符”,師生評議。
語文活動教學設計(實用13篇)篇二
教學目標:
1、引領學生了解愛國主義教育有關內容,陶冶學生情操,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2、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語文,綜合地運用語文。
3、通過實踐活動,逐步培養學生自覺參與意識、相互合作意識等,形成并獲得個性的感受和體驗,學會定向搜尋、查找、整理并陳述資料信息,學會用恰當的形式準確生動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學會和大家分享成果。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語文,綜合地運用語文。
教學難點:學會定向搜尋、查找、整理并陳述資料信息,學會用恰當的形式準確生動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學會和大家分享成果。
教學準備:演講會場的布置.
教學過程:
一、課前先學:
1、閱讀討論:課本內容,明確愛國主義的有關內容。
2、小組合作: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計劃”,確定小組活動的時間、地點、主題、寫出具體的安排表。
3、調查采訪:當地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并主動聯系、實地考察,收集有關文字、圖片、實物資料等。
4、生動表述:在自主合作學習的基礎上,結合收集到的相關資料,以演講稿的形式,生動地表述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獨特感悟。
5、選出班級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演講會的主持人,并做好主持演講的準備工作。
二、口語訓練:
演講愛國主義詩歌.
三、導學讀標:
了解愛國主義教育有關內容,通過實踐活動,逐步培養自覺參與意識、相互合作意識,形成并獲得個性的感受和體驗,學會定向搜尋、查找、整理并陳述資料信息,學會用恰當的形式準確生動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學會和大家分享成果。
四、釋疑解難:
針對疑惑,提出解決方法。
五、精讀探究:
1、創設情境,點燃熱情。
電視播放愛國主義影片片斷,營造演講氛圍。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2、演講競賽,學生點評。
演講要求:脫稿,重點介紹當地愛國人士的事跡;
點評要求:從選材內容、個人的感悟、演講技巧等方面綜合評價。
六、拓展延伸:
1、成果展示:以展覽會的形式,相互交流收集到的文字、圖片、實物資料,交流演講稿。
2、反思感悟:聯系整個活動的全過程,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
3、通訊報道:就這次活動情況,寫一篇小通訊,在媒體上報道。
七、達標檢測:
寫一份小報告。
板書設計:
開展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活動準備:制定計劃---采訪某人----了解背景。
活動過程:聽取報告---收集資料----訪問人員---同學交流。
活動小結:整理記錄---專題匯報----寫小通訊。
教學后記:
語文活動教學設計(實用13篇)篇三
《各種各樣的聲音》是北師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五冊第二單元的單元主題。這一單元以聲音為主題選編了兩篇主題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通過學習本單元培養學生傾聽的意識和習慣,并從中體會大自然豐富多彩的聲音及認識噪音和噪音對人的危害。
所帶學生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外面經常會聽到一些嘈雜的聲音,如羊叫聲、狗叫聲、公路上汽車的鳴笛聲等學生從小就聽到了各種各樣的聲音。因此,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此項活動,就會很容易,相信活動的效果一定很好。
1、讓學生注意傾聽和感受各種聲音,探究聲音產生的原理及與聲音相關的一些問題。
2、由感受到聲音的多樣性,經歷一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積累對各種信息加工、處理的經驗。
1、每人準備一些關于聲音的資料。
2、紙、筆、記載表格。
1、仔細感受自己聽到的聲音,記錄下來,分別是什么物體發出的聲音,大小、強弱如何等。
2、小組討論,設計記載表格。
搜集聲音記錄表。
小組成員。
活動時間。
觀察記錄。
聲音描述。
聲源地點。
什么物體發出的。
收獲感想。
1、對搜集到的聲音的有關資料進行整理,提出想研究的問題。
2、師生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分類并歸納。
(1)聲音是如何產生的。
(2)聲音的高低、強弱。
(3)噪音的危害。
3、成立研究小組,制定研究計劃。
實驗記錄表。
實驗。
小組。
實驗。
時間。
記錄人。
準備研究的問題:
實驗所需的器材:
具體做法。
產生的現象。
實驗后的發現:
有何疑惑:
1、通過學校圖書館、學校電腦室等途徑查找資料,了解有關聲音對人類的危害等。
2、向科學和藝術老師請教,了解聲音產生的原因以及聲音高低強弱的變化規律等。
3、指導學生寫好調查報告與收獲。
可以采用文字、表格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并進行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研究過程中的真實的感受。
鼓勵學生大膽設想,提出新的研究問題。
語文活動教學設計(實用13篇)篇四
區別形近字,會寫四字詞語,積累表示“看、說、走”的詞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平時的積累,利用小組合作優勢解決學習中的的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將平時積累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學習、生活中。
積累語言,
運用語言。
教具:
多媒體課件。
讀、寫、議相結合。
教學流程:
一、區別形近字。
1.出示“但、擔、峰、蜂、鋒”
2.指名讀。
3.交流討論這兩組字中三個字的不同之處。
4.分別給它們組詞。
二、走進“我能寫”
1.學生自由讀這四個詞語。
2.把不理解的詞語提出來,借助工具書或在小組內討論學習。
3.從這些帶點的字中,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在組內討論交流。
匯報你的發現。
4.寫一寫這樣的四字詞語。
三、走進“我能填”
1.出示這些詞語,學生讀一讀,背一背。
2.在小組內互相學習詞語,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意思:徘徊盤問。
溜達疾步。
3.把詞語按要求分類,完成填空。
4.你還知道哪些表示“看、說、走”的詞語?
四、積累詞語。
把你喜歡的詞語讀一讀,抄一抄。
第二課時。
理解古詩,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完成春聯的活動策劃。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讀、思、議等方式完成語文活動。
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古詩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感受春聯的奇妙。
教學重點:
端正態度,放開手腳,以主人翁的姿態面對各種活動。
教學難點:
深入生活,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團結協作。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引導、點撥。
一、學習古詩《惠崇〈春江晚景〉》。
1.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2.解題,作者介紹。
解題:惠崇,宋朝著名畫家,是個和尚。
《春江晚景》,這是惠崇創作的一幅畫,這首詩就題寫在這幅畫上。
作者介紹: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杰出的文學家和藝術家。
3.理解詩意。
用自己的話試著說說詩的意思。“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詩運用了什么修甜辭方法?
4.小結。
5.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二、春聯活動策劃。
1.出示春聯,指名把這副春聯讀出來。
2.介紹春聯的有關知識。
春聯在我國源遠流長,是祖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明珠。
3.活動策劃。
收集你感興趣的春聯,策劃一次活動。
收集春聯,朗誦春聯,書寫春聯,張貼春聯。
4.布置任務:課余時按策劃完成活動。
5.檢查活動完成情況。
語文活動教學設計(實用13篇)篇五
1.回顧積累詞語,讀、背、理解、積累詩句。
2.回顧、交流學習方法,大膽質疑。
教學重難點積累詩句,學習閱讀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我會寫。
1.學生讀題目中的詞語,了解題目意思。
2.將課前積累的詞語寫下來。
3.交流所寫詞語。
4.鼓勵學生課外摘抄好詞語。
二、我會學。
1.讀提示,明確任務。
2.掌握質疑的.方法。
(1)從課題上質疑;
(2)從課文遣詞造句的妙處質疑;
(3)從課文的重點、難點處質疑;
(4)從矛盾之處質疑;
(5)從標點符號上質疑;
(6)從寫作手法上質疑。
三、百寶箱。
1.學生讀詩句,感悟理解。
2.班內交流。
3.熟讀古詩。
板書設計。
語文活動教學設計(實用13篇)篇六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音節,能認讀并說出“教、稻、晨、緊、航、夸”等字的筆畫和筆順。會區別“包、泡”“古、姑”“交、校”“發、潑”等字的音形義。,并用這些詞組詞。
2、能用“有趣”“夸獎”造句。
3、能看圖連貫地說幾句話,會看圖把“什么時候誰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補充完整。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拼讀純拼音詞語。
2、復習本單元生字,說說“教、稻、晨、緊、航、夸”等字的筆畫和筆順,比較形近字并組詞。
3、用“有趣、夸獎”寫一句話。
教學過程:
1、回顧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導入新課。(出示課題)。
2、練習第一題。
(1)自由讀題,說說這道題中有幾個詞,每個詞有幾個音節組成。
(2)指名讀這4個詞。
(3)說說怎樣做才是“尊敬師長”“幫助同學”“認真學習”“熱愛集體”,可聯系本單元的課文內容。
(4)出示卡片,認讀詞語。個別讀,集體讀。
3、練習第二題。
(1)自由讀題,說說這道題讓我們做幾件事?
(2)仔細觀察這6個字,指名說說每個字的字形難點。
(3)指名說說每個字的筆畫筆順。
(4)每個同學選擇一個自己最容易寫錯的字,寫出它的筆順。
(5)同桌互批。
4、練習第三題。
(1)同桌讀題,說說下面一行字和上面一行字有什么地方不同?
(2)指名說說加上偏旁后字義有什么不同?
(3)自行組詞,完成作業。
(4)將幾個同學的作業投影展示,集體評改。
4、練習第4題。
(1)自由讀題,明確題義。
(2)讀“有趣”的例句。
a、把下面的句子寫完整。
有趣的。
真有趣。
(3)讀“夸獎”的例句。
說說句中誰夸獎誰,為什么夸獎?
把下面的句子寫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夸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了夸獎。
自由用“夸獎”說一句話,師生共同評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觀察圖畫,根據提示說話。
2、能看圖把”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子補充完整。
教學過程。
1、復習,聽寫本單元的部分詞語。
2、練習第5題。
(1)自由讀題,說說第5題讓我們做幾件事?(觀察圖畫,回答問題,連貫地說幾句話)。
(2)根據問題觀察圖畫。
a。說說第一幅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誰,什么事?
b。說說第二幅圖上畫的事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誰,什么事?
(3)根據圖畫,展開想象,回答圖下的問題。
(4)按問題的順序,指名連貫地說一段話。師生共同評議。
(5)教育學生要愛護莊稼。
3、練習第6題。
(1)自由讀題,明白題意。
(2)讀例句,說說表格把這句話分成了幾部分?(什么時候、誰、在哪里、干什么)。
(3)看圖2,用“什么時候,誰在那里干什么”的句式說話。
a、看圖,思考圖中畫的是”“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b、指名看圖照例句把句子補充完整。
c、講評,特別注意詞語搭配是否得當,搭配不當的要及時引導改正。
(4)按上述步驟,看圖3、4照例子把句子補充完整。
(5)展開想象,用“什么時候,誰在那里干什么”的句式說話。
(6)完成作業本中的練習。
語文活動教學設計(實用13篇)篇七
教學目標:
1、掌握寫字的基本要求,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借助拼音,朗讀、背誦古詩,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3、培養綜合實踐能力,學會用不同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
重點難點。
1、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2、學寫賀年片上的祝福話。
教學過程:
課前導語:小朋友,在這一學期里我們的收獲可真不小。大家不僅認識了那么多生字,還學會了寫生字,這節課我們就來總結寫字和識字的方法。
一、完成“萬花筒”晨的寫一定,歸納寫字的方法。
1、投影出示相關的內容。
2、讀讀“對話框”里的內容,題目要求。
3、小組討論:寫好字除了紙和筆這些客觀條件外,還需要什么?(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寫字經驗發表自己的`見解)。
4、全班交流寫字經驗。
學生a:寫字要坐端正,眼睛不能離桌面太近了。
學生b:寫字要態度認真,一筆一筆地認真寫。
學生c:寫字前要看清整個字的結構,不要把字寫開了寫攏了。
5、學生觀察課本上田字格中的字,分析字的間架結構及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回指導。
7、集體評價,比一比誰的字寫得最好。
二、完成“萬花筒“第二項,讀一讀,歸納識字方法。
1、投影出示相關內容。
2、學生借助拼音讀一讀這6組生字。
3、說說你的發現。
4、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偏旁與字的關系。先指導給前一個生字口頭組詞,理解字義,然后得出這些漢字的偏旁就與它的意義有關。
5、教師揭示形聲字的概念及特點。
6、學生齊讀這6組字。
7、在生字表中找一找,還有哪些字是形聲字。
8、讀一讀“對話框“晨面的內容,明確有些字可根據字的一半讀出字音,但并不是所有的字都能這樣讀。
三、完成“百寶箱”,讀背古詩。
1、教師范讀,學生注意詩的節奏。
2、學生試讀,自讀三遍后給小組同學聽一聽。
3、指名讀,檢查是否讀得準確、流利。
4、指導學生背誦。
語文活動教學設計(實用13篇)篇八
1、借助拼音學習四個成語,讓學生初步了解成語。
2、借助拼音讀背短文,進一步認識比喻句。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查找資料收集資料的能力和習慣。
1、熟練地運用拼音學習生字,養成自主識字的習慣。
2、培養查資料的習慣,學習簡單查資料的方法。
引導,合作探究
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余收集各國風景圖片
(一)萬花筒
1、送貝殼回家。
1)出示成語:
()流不息汪()大海贊不()口情不自()
2)生自由拼讀,同桌互查。
3)借助字典了解小貝殼的名字,送小貝殼回家。
4)生匯報學習情況,老師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教學。
2、老師領讀成語。
3、老師簡介成語知識。
(二)百寶箱
1、談話導入,課件出示荷塘美景。
2、生就課件談感受。
啟發想象(雨點,珍珠,水晶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認識比喻句)
3、指名讀,生評論,師指導帶著情感去讀。
4、師范讀。
5、生聽錄音。
6、讀背。
(三)大舞臺
1、出示云朵上的對話,生自讀。
2、了解話的內容。
3、老師小結、
1)課件展示資料,介紹資料、
2)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介紹、
延伸:
課外收集,準備合作辦墻報、
語文活動教學設計(實用13篇)篇九
1.感受年夜飯合家團圓、喜慶、熱鬧的氣氛,萌發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2.了解中國吃年夜飯的習俗和年夜飯文化。
3.談話中能運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型介紹家中的年夜飯。
活動準備各幼兒帶一張自己家里年夜飯照片。
1.引出主題。
師:農歷十二月三十是大年,到處都喜氣洋洋。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做什么呢?
2.圍繞主題進行談話。
(1)你們家的年夜飯是怎樣的?
(2)請幼兒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型說說自家的年夜飯。
小結:年夜飯也是中國人的團圓飯,是農歷除夕晚餐,也是每一年年末最重要的一頓晚餐。家家戶戶都準備豐盛的晚餐,過年的食物里都有些特殊的寓意。
(3)看圖片和同伴討論從食物的讀音或形狀聯想說說食物的寓意。
(4)請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對食物寓意的猜想。
3.游戲——大聲說出來。
(1)老師抽取出一張食物圖片,幼兒用“吃一口,祝福一句”的句式說出吉祥話。
(2)幼兒兩兩結對,一個抽取食物圖片,一個說祝福語。
了解祖國各地不同食俗的年夜飯。
語文活動教學設計(實用13篇)篇十
1.練習寫好帶有“折文旁”和“反文旁”的字。
2.連近義詞,學習補充句子,朗讀背誦成語,積累語言,并能靈活運用。
3.通過學做名人卡,了解名人的典型事跡,學習名人的優秀品質,培養綜合實踐能力。
二、重點難點。
1.寫好漢字,積累語言,并能做到靈活運用。
2.將句子補充完整,使其更加具體、生動。
三、教學準備。
2.收集名人事跡。
(一)萬花筒。
1.我會寫。
(1)出示兩組漢字,讀一讀,仔細觀察,說說這兩組字的區別。(引導學生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比較)。
偏旁:第一組都是“折文旁”,第二組都是“反文旁”。
結構:第一組都是上下結構,第二組都是左右結構。
(2)觀察他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些什么?
(分別指學生說,教師歸納,順口溜幫助識記)。
(3)教師示范書寫。
(教師一邊示范一邊講解:第一組字中的“復、夏”要區分,“復”的中間是個“曰”字,“夏”的中間是個“目”字,寫“折文旁”時,“橫撇”與“捺”之間拉開一點更美觀。第二組“反文旁”的字,基本上以豎中線為界,“牛”字和“正”字的末筆改“提”)。
(4)學生書寫。
(教師巡視,提醒學生書寫時坐姿要端正,每個字要寫勻稱,寫美觀,寫正確,并相機進行個別輔導,發現寫得好的及時給予表揚)。
(5)同桌互相評議,在你認為寫得好的字旁邊貼上一面小紅旗。
2.我能連。
(1)出示詞語,自由讀一讀,說說對這些詞語的理解。
(2)觀察范例,理解題意。
(“毀滅—消滅”是一組意思相近的詞語,這道題目就是要我們將近義詞有線連起來)。
(3)學生自由地連線。
(4)品讀五對近義詞,全班交流,說一說每對近義詞的細微差別。
3.我能填。
(1)播放多媒體課件,依次出示三個句子:
爸爸叉魚去了。
能干的爸爸叉魚去了。
能干的爸爸又潛入水底叉魚去了。
(2)讀一讀,比一比,你有什么發現?
(三個句子,后一個比前一個更生動、更具體)。
(3)好句欣賞。(播放課件)。
窮孩子凱利不得不挨家挨戶推銷產品。
頂著烈焰的火箭,托舉著飛船拔地而起,直插藍天。
狡猾的狐貍在樹林里垂頭喪氣地轉來轉去。
(4)你能將下面的兩個句子補充完整,使句子生動、具體嗎?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全班交流評議。
(5)鼓勵學生讀好句,并在平時習作中要學會將句子寫生動、寫具體。
(二)百寶箱。
1.出示三組詞語,讀一讀,比一比,找規律,說說成語的意思。
(教師歸納:這些詞語都是對人物表情和心情的描寫)。
第一組成語都以“眉”字開頭,這是對人物表情的描寫。第二組成語都以“心”字開頭,“心平氣和”指心情不急躁,態度溫和;“心花怒放”比喻心情及其舒暢、愉快;“心曠神怡”指心境開闊,精神愉悅。第三組成語都以“笑”字開頭,形容滿臉笑容,十分高興。
2.你還能說出用“眉”、“心”、“笑”這三個字開頭的成語嗎?
(小組合作,邊說邊記,看哪組記得最多。如:眉清目秀、眉目如畫、眉目傳情、心悅誠服、心不在焉、心服口服、心馳神往、笑逐顏開、笑里藏刀……)。
3.成語接龍。
(用開火車的形式分組進行比賽,比一比哪列火車開得快、跑得遠)。
4.你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成語說一句話嗎?
(學生匯報,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及表揚)。
(三)大舞臺。
1.匯報交流搜集的名人事跡。
2.你了解到的名人有哪些呢?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學生匯報的名人名字)。
3.這么多的名人當中,你最喜歡哪一個?請說說你喜歡他的理由。
4.播放課件,教師展示搜集到的名人簡介及其典型事跡。
(小結:這些名人的故事非常感人,他們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5.做名人卡,向名人學習。
(1)出示名人卡片范例,仔細觀察卡片內容應包括哪些方面。
(2)學生動手制作名人卡。
(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及愛好進行大膽的創新設計,并美化名人卡)。
6.交流分享,展示名人卡。
(師生共同評議,選出優秀作品加以推廣)。
7.舉辦“名人展覽”。
(此活動可放在班上舉辦,邀請低年級的小朋友來參觀,也可以放在校園內舉辦,讓更多的人來參觀,了解名人,向名人學習)。
語文活動教學設計(實用13篇)篇十一
1、積累帶“風”字的成語。
2、學習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事物寫的更加形象生動。
3、初步學習賞讀詩歌。
4、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提高語文綜合素質。
“大舞臺”綜合實踐活動,詩歌閱讀
:預習課文,收集西北地區的詳細地圖。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這節課讓我們以輕松的心情到“語文活動5”去活動活動吧,相信你一定會愉快而有所得的。
二、引導學習
(一)萬花筒
1、學習我會填
課件出示題目
齊讀作為示例的成語。看看這些成語有什么特征?
啟發:再看看每一行中帶有“風”字的成語有什么特征?
填寫帶“風”的成語,比一比,看誰填得又快又多
交流補充
課件出示交流成果。
讀讀背背
2、學習我會寫
課件出示例句
順勢介紹比喻修辭的表達作用
引導學生品位例句中比喻的妙處
你平時作文中也一定有一些精妙的比喻句,回憶出來,讓大家共同欣賞一下
再試著寫寫這樣的句子
(二)百寶箱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朗讀,把自己不理解的詩句畫上記號。
3、播放課件,讓學生形象感知。
4、學生交流討論
5、教師引導點撥
6、進一步引導學生去品析
7、再讀,再體味
(三)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西部是一片神奇的熱土,這節課我們將帶著歌聲和自己設計的路線一起踏上西部這片神奇的熱土。
板書主題。
二、舉行“西部風情賽歌會”
1、參賽者先在小組內展示,初賽。
2、各小組推舉一二名優勝者參加復賽。
3、模擬比賽場面
4、讓優勝者談談對歌曲內容的理解和準備過程。
5、觀眾互動。
6、由組織者代表發言。
三、設計“西北十日”路線圖
1、看地圖,西北主要有哪些地區?
2、合作設計“西北十日”路線圖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語文活動5
萬花筒
百寶箱
語文活動教學設計(實用13篇)篇十二
1、識記形聲字。
2、通過比較朗讀,掌握多音字。
3、引導學生在讀讀寫寫中積累詞語和句子。
4、在“讀讀背背”中積累多種形式的詞語。
5、大膽想像,創造童話王國,培養想像能力。
一、萬花筒。
1、學生自讀并觀察生字特點。
2、學生說說發現的'特點。
所有的字都是月字旁。
3、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4、同桌互相檢查對生字的認讀情況。
二、我能讀。
1、先自由地讀句子,再比一比。
2、找出每組詞語里加點字的讀音有什么不同。
3、再讀詞語,看誰讀得好。
4、用它們不同的讀音自己組詞。
三、我能寫。
1、讀前面的兩組詞句。說說“極了”、“立刻’’是什么意思?
2、試著填一填。
3、指名讀讀。老師和學生評價。
四、百寶箱。
1、學生在小組內自讀所列詞語,并說說這些詞語的構成有什么特點。
2、全班交流。老師引導學生掌握詞語的構成特點。
abcc:千里迢迢;風塵仆仆;人才濟濟。
aabc:絲絲入扣;年年有余;歲歲平安。
aabb:熱熱鬧鬧;熙熙攘攘;痛痛快快。
3、學生讀讀記記這三組詞語。
4、學生根據詞語的構成特點,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看誰說得又多又準確。
五、大舞臺。
1、激趣導入。
同學們,《黑貓警長》《丑小鴨》這些有趣的童話故事曾把我們帶人多么神奇的境界呀!我們在這里創立一個童話故事王國。把大家平時閱讀過的生動、神奇的童話故事或者怎樣設計故事王國交流一下,開拓大家的思路。相信同學們會帶來讓你意想不到的精彩故事和辦法。
2、小組交流,并挑選出一個最優秀的參加班級交流。
3、班級童話故事會。
每組推選一名同學參加童話王國設計比賽。由老師和五名同學組成評委進行現場評分,要求每個評委盡量做到公平、公正。
4、學生評論。對剛才的想法進行評價,你最喜歡哪一個方案?你認為誰講得最好?好在哪里?鼓勵大家暢所欲言。
5、總結點評。
語文活動教學設計(實用13篇)篇十三
1、學習《勤奮好學的張溥》和《蘇鋌馬房苦讀》兩則小故事。活動《爭做勤奮好學的少年》。
2、通過學習小故事激發學生勤奮好學的意識。
3、通過活動使學生能分辨怎樣是勤奮好學,并養成勤奮好學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學習《勤奮好學的張溥》和《蘇鋌馬房苦讀》兩則小故事。活動《爭做勤奮好學的`少年》。
2、通過學習小故事激發學生勤奮好學的意識。
難點:通過活動使學生能分辨怎樣是勤奮好學,并養成勤奮好學的習慣。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圖片多媒體。
教學時間:
4課時。
教學流程:
一、宣布活動主題。
二、學習課文。
(一)、1、聽讀課文《勤奮好學的張溥》(播放課件)。
2、自瀆課文邊看圖邊讀。
3、想一想,說一說:
a、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張溥是怎樣勤奮好學的?
b、你今后將怎樣勤奮好學?
4、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二)1、看圖聽老師講故事《蘇艇馬房苦讀》(出示圖片)。
2、自瀆課文。
3、想一想,說一說:
a、蘇艇是怎樣在馬房苦讀的?
b、聽了故事你覺得應該向他學習什么?
4、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三、引導實際行動。
1、交流:發生在你身邊的勤奮好學的故事或人物。
2、討論:你應該向他們學習什么?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隊員分辨怎樣使勤奮好學。
2、教育隊員養成勤奮好學的習慣。
二、活動準備:
1、讓隊員搜集古今勤奮好學的典型事例、圖片、掛圖等。
2、教師了解班級隊員中勤奮好學的事例。
三、活動時間:1課時。
四、活動過程:
一、中隊長主持:
(1)宣布活動主題“爭做勤奮好學的少年”
(2)明確活動目的。
a、通過活動,使隊員分辨怎樣使勤奮好學。
b、教育隊員養成勤奮好學的習慣。
二、一小隊講勤奮好學的含義。
1、努力刻苦學習。
2、積極地、努力地、抓緊時間地學習。
三、講故事,再討論:向故事中的人物學什么?
四、結合本班實際講出本班勤奮好學的事例,讓同學們猜,并說出向這位隊員學什么?
五、由中隊長結合《小學生守則》歸納出如何勤奮好學的好隊員,并給同學們提出要求。
討論:談體會深化思想教育。
六、活動總結:
同學們,勤奮好學是對我們每一個學生提出的要求。我們只有做到勤奮好學,才會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