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的實施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度的調整和改進。如果您想提高教學計劃的編寫水平,可以參考以下教學計劃案例。
同一個名字教學設計(優質18篇)篇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課文主人公受人愛戴的原因,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欣賞首歌曲《故鄉的云》。
2.這首歌曲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3.漂泊他鄉的人們,誰不希望能有機會回家看看?可偏偏就有人放棄這樣的機會,這是怎么回事呢?請同學們通過看書自己去了解。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全文,了解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2.抓重點句,討論“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么?
(三)學習課文。
1.全班交流,體會人們對沃爾特的愛戴。
2.說一說,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這個結果你會怎么想,把你的感想說出來。
引導學生從“要想別人怎樣對你,你就該怎樣對待別人”這個角度去說。可聯想到沃爾特平時是如何對待工友的。
(四).總結、擴展。
說說你身邊的人,他(或她)身上有什么美德,夸夸他(或她)。
(五)布置作業。
寫小短文,夸夸你身邊的`人。
(六)板書設計。
文檔為doc格式。
同一個名字教學設計(優質18篇)篇二
這篇略讀課文記敘了“我”在參加當地一次“回鄉之旅”的活動中,親眼目睹了人們對即將退休的`沃爾特詹森的愛戴,它們都把回家看看的機會讓給了他。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沃爾特詹森受人愛戴的原因,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
抓住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做人的道理。
先展示地理位置圖,讓學生了解兩地相距遙遠。本課故事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一定的距離,先讓學生初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然后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指導,再引導學生認真讀書,從課文中了解故事的背景。在對課文內容比較熟悉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詞句,討論重點問題。
美洲地圖。
一課時。
1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2分小組,討論交流各自不理解的問題。
3教師指導。展示美洲地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美國的新澤西州和拉美的波多黎各,感受兩地距離的遙遠,體會移民回家探親的不易。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借助有關的語句,了解故事敘述的順序。
1漂泊他鄉的波多黎各移民們是怎樣希望有機會回家看看的。
2當“我”念到沃爾特詹森的名字時,人們為什么會歡呼,想他道喜,同他擁抱?出示插圖,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幾個主要人物。說說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想象他們內心的活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3“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么?討論以小組形式展開,再推薦代表在班級交流。
4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想到了什么呢?
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同一個名字教學設計(優質18篇)篇三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課文主人公受人愛戴的原因,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課文主人公受人愛戴的原因,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板書課題: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分小組合作學習。
思考:
1、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么?
2、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這個結果你會怎樣想?把你的感想說一說。
五、全班討論。
六、進一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師.總結:我們應該向文中的沃爾特·詹森學習,只要你心中想著別人,別人也會想著你,尊敬你。
板書設計:
只要你心中想著別人,別人也會想著你,尊敬你。
同一個名字教學設計(優質18篇)篇四
1、了解有關太陽的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自然科學興趣和探索精神。
2、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掌握“估計、繁殖、煤炭、寸草不生”等詞語;了解太陽的特點及太陽和人類的關系。
3、歸納說明文的說明方法,讀懂說明文;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展開想像,體會太陽的特點。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太陽的特點,知道太陽和人類的關系密切。
難點:。
1、具體想像太陽離我們有多遠,它有多大,有多熱。
2、學習說明文的說明方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掌握文中的常用詞語。
2、學習第1-3自然段,了解太陽的特點。
3、歸納說明文的說明方法。
4、朗讀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
教具準備: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有關太陽的哪些知識?
三、自學預習。
1、學習生字。讀準字音,記清字形,了解字義。
2、細讀課文,標出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想想每段講了什么?
3、練習朗讀課文,提出疑問。
四、檢查自學情況(出示卡片)。
1、讀準字音。
2、記住字形。
3、檢查朗讀情況。(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五、學習課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1)請同學讀課文。
(2)討論兩個問題:。
a、課文的開頭有什么特點?和哪課開頭相同?你聽說過這個傳說嗎?
b、學了這段,了解了太陽的什么特點?是怎么知道的?
2、讀第2、3自然段,說說太陽還有什么特點?
六、作業。
1、朗讀第1-3自然段課文。
2、組詞:。
低()鋼()殖()估()灰()疏()。
抵()剛()植()故()炭()蔬()。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第4-8自然段,了解太陽和人類的關系。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
1、太陽離我們那么遠,和我們的關系怎樣呢?自己讀課文,在書上畫出來。
2、全班討論,自由發言。
3、共同討論對最后一句話的理解,激發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二、利用各種形式練習背誦(個人背、小組背……)。
三、板書。
遠:一億五千萬、三千五百、二十幾如果……就是。
太陽的特點大:一百三十萬個地球數字、比較、假設。
熱:大火球六千三千就是……。
動植物、人類生活。
太陽與我們關系密切氣象沒有……就沒有……。
防治疾病。
四、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從課文中找出三組反義詞。
同一個名字教學設計(優質18篇)篇五
教案點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師進一步采取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及閱讀習慣,整體把握課文,了解敘述順序,抓主要內容。通過理解重點詞句段,通過互助學習討論交流,教師點撥體會人們對沃爾特?詹森的愛戴,受到“心中有他人”的教育,品味心靈美。
探究活動。
1、搜集有關人與人之間友愛的各類資料。
2、開一個交流會,讀讀自己所找到的資料,說說你的感受。
同一個名字*由本站會員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同一個名字教學設計(優質18篇)篇六
教學難點:
為什么每張紙條上都寫著同一個名字?
教學重點:
理解“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么?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每張紙條上都一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大家自愿資助受人愛戴的沃爾特、詹森回鄉,使學生感受到文中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的融洽關系。
2.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導入。
漂泊他鄉的人們,誰不希望能有機會回家看看?可偏偏就有人放棄這樣的機會。今天我們學習課文〈〈同一個名字〉〉。
二:初讀。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流利。
2.提出不理解的詞語,互相學習。
3.課文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精讀。
2.有感情地朗讀。
3.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這個結果你會怎么想?把你的感受說一說。
四:課堂練習。
1.把文中的好詞佳句抄寫下來,多讀讀。
2.小練筆。
把最近班級里發生的一件感人的事寫下來。
同一個名字教學設計(優質18篇)篇七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課文主人公受人愛戴的原因,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1.欣賞首歌曲《故鄉的云》。
2.這首歌曲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3.漂泊他鄉的人們,誰不希望能有機會回家看看?可偏偏就有人放棄這樣的機會,這是怎么回事呢?請同學們通過看書自己去了解。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全文,了解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2.抓重點句,討論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么?
(三)學習課文。
1.全班交流,體會人們對沃爾特的愛戴。
2.說一說,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這個結果你會怎么想,把你的感想說出來。
引導學生從要想別人怎樣對你,你就該怎樣對待別人這個角度去說??陕撓氲轿譅柼仄綍r是如何對待工友的。
(四)總結、擴展。
說說你身邊的人,他(或她)身上有什么美德,夸夸他(或她)。
(五)布置作業。
寫小短文,夸夸你身邊的.人。
(六)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師進一步采取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及閱讀習慣,整體把握課文,了解敘述順序,抓主要內容。通過理解重點詞句段,通過互助學習討論交流,教師點撥體會人們對沃爾特·詹森的愛戴,受到心中有他人的教育,品味心靈美。
探究活動。
1、搜集有關人與人之間友愛的各類資料。
2、開一個交流會,讀讀自己所找到的資料,說說你的感受。
同一個名字教學設計(優質18篇)篇八
一、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課文主人公受人愛戴的原因,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做人的道理。
三、教學準備:
美洲地圖;課文掛圖。
四、教學時數: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質疑問難。
1、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2、分小組,討論交流各自不理解的問題。
3、教師指導。展示美洲地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美國的新澤西州與。
波多黎各,感受兩地相距遙遠。體會波多黎各移民們的夢想,體會到移民們回鄉探親的不易。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如,“修士、移民、教區”,學生可能不理解,教師作適當的講解。
〈二〉、默讀課文,促進領悟。
在充分閱讀的基礎,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相關詞句,領悟以下問題:
(1)漂泊他鄉的波多黎各移民們是怎樣希望有機會回家看看的。
(2)當“我”念到沃爾特詹森的名字時,人們為什么歡呼,向他道喜,同他擁抱?
出示放大的課文插圖,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幾個主要人物。說一說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想象他們內心的活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感受。(課文插圖描繪了人們簇擁著沃爾特,向他道喜祝賀的場面)。
(3)“每張紙條都用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么?(“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這說明了漂泊他鄉的波多黎各移民都把回鄉探親的機會讓給沃爾特,說明了大家對沃爾特的愛戴,同時間接地反映了沃爾特幾十年來“熱愛和他一道工作的人們”,“多年來給予大家的關懷和友愛”,所以人們才不約而同地把“回鄉之旅”的機會讓給沃爾特。)。
討論以小組形式展開,再推薦代表在班級交流。
教師引導:移民們都把回鄉探親機會讓給沃爾特,說明大家對他的愛戴,也說明沃爾特幾十年來熱愛和他一道工作的人們。
(4)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只要是學生真切的感受,哪怕十分幼稚、膚淺,都要給予積極的肯定。
同一個名字教學設計(優質18篇)篇九
(一)、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討論:“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么?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這個結果你會怎么想,把你的感想說一說。
(二)、師生共同完成學習目標。
(三)、教學體會: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只有教師與學生一起走進文本,最終走進文本,成為文本中的一員,學生才能有話可說,有感而發;才能放飛思維,接受藝術的熏陶;才能培養語感,發散思維。對《同一個名字》這樣一篇故事與語言同樣優美的文章的學習,應盡力避免對文章內容與詞句的“肢解”分析,重在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與意境中學知、悟情、明理,讓學生的思維與文本共舞。閱讀情境的創設、教師適時的激情點撥均為學生思維的舞動提供了良好的載體。
同一個名字教學設計(優質18篇)篇十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課文主人公受人愛戴的原因,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欣賞首歌曲《故鄉的云》。
2.這首歌曲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3.漂泊他鄉的人們,誰不希望能有機會回家看看?可偏偏就有人放棄這樣的機會,這是怎么回事呢?請同學們通過看書自己去了解。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全文,了解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2.抓重點句,討論“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么?
(三)學習課文。
1.全班交流,體會人們對沃爾特的愛戴。
2.說一說,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這個結果你會怎么想,把你的感想說出來。
引導學生從“要想別人怎樣對你,你就該怎樣對待別人”這個角度去說??陕撓氲轿譅柼仄綍r是如何對待工友的。
(四).總結、擴展。
說說你身邊的人,他(或她)身上有什么美德,夸夸他(或她)。
(五)布置作業。
寫小短文,夸夸你身邊的`人。
(六)板書設計。
同一個名字教學設計(優質18篇)篇十一
(大班)活動目標:
1、能根據自己名字的寓意,從自己名字的筆畫和結構特征出發,大膽地繪畫出有創意的名字。
2、對繪畫活動感興趣,體驗名字設計、創作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能準確的書寫自己的名字;幼兒向家長了解過自己名字的含義;2、物質準備:鉤邊筆、彩筆、繪畫紙、寫有幼兒名字的繪畫紙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調動幼兒已有經驗,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1、指導語:你還記得克麗桑斯美美這個名字嗎?她的爸爸媽媽為什么會給她取這個名字?
2、引導幼兒感受名字中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引導語:你知道你的爸爸媽媽在給你取名字時是怎么想的嗎?你的名字有什么意思?
3、鼓勵幼兒大膽、清晰、連貫地講述自己名字的美好寓意。
(二)幼兒欣賞教師作品,感受名字創意畫的趣味性,激發幼兒創作欲望。
1、教師出示自己名字的創意畫進行介紹,幼兒認真傾聽、欣賞。
2、幼兒仔細觀察作品,學習根據名字的寓意進行創名字意畫的方法,為創作階段做準備。
(三)幼兒進行設計和創作1、指導語:現在讓你們的名字也來個有趣的大變身吧!
2、要求:我們在用不同的線條、不同的造型進行創作的時候不能破壞字形,讓人家一看還能認識你的名字,而且一定你的名字要體現爸爸媽媽對你們的愛哦。
3、幼兒進行創作名字創意畫。
4、教師對幼兒進行適當的指導。
(四)幼兒作品展示、評價1、將幼兒作品展示到黑板上,讓幼兒欣賞。
3、活動自然結束。
(五)活動結束
同一個名字教學設計(優質18篇)篇十二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課文主人公受人愛戴的原因,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做人的道理。
教學準備:
美洲地圖;課文掛圖。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質疑問難。
1.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2.分小組,討論交流各自不理解的問題。
3.教師指導。展示美洲地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美國的新澤西州與。
波多黎各,感受兩地相距遙遠。體會波多黎各移民們的夢想,體會到移民們回鄉探親的不易。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如,“修士、移民、教區”,學生可能不理解,教師作適當的講解。
二、默讀課文,促進領悟。
在充分閱讀的基礎,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相關詞句,領悟以下問題:
(1)漂泊他鄉的波多黎各移民們是怎樣希望有機會回家看看的。
(2)當“我”念到沃爾特?詹森的名字時,人們為什么歡呼,向他道喜,同他擁抱?
出示放大的課文插圖,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幾個主要人物。說一說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想象他們內心的活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感受。(課文插圖描繪了人們簇擁著沃爾特,向他道喜祝賀的場面)。
(3)“每張紙條都用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么?(“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這說明了漂泊他鄉的波多黎各移民都把回鄉探親的機會讓給沃爾特,說明了大家對沃爾特的愛戴,同時間接地反映了沃爾特幾十年來“熱愛和他一道工作的人們”,“多年來給予大家的關懷和友愛”,所以人們才不約而同地把“回鄉之旅”的機會讓給沃爾特。)。
討論以小組形式展開,再推薦代表在班級交流。
教師引導:移民們都把回鄉探親機會讓給沃爾特,說明大家對他的愛戴,也說明沃爾特幾十年來熱愛和他一道工作的人們。
(4)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只要是學生真切的感受,哪怕十分幼稚、膚淺,都要給予積極的肯定。
同一個名字教學設計(優質18篇)篇十三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課文主人公受人愛戴的原因,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
(-)導入新課。
1.欣賞首歌曲《故鄉的云》。
2.這首歌曲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3.漂泊他鄉的人們,誰不希望能有機會回家看看?可偏偏就有人放棄這樣的機會,這是怎么回事呢?請同學們通過看書自己去了解。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全文,了解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2.抓重點句,討論“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么?
(三)學習課文。
1.全班交流,體會人們對沃爾特的愛戴。
2.說一說,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這個結果你會怎么想,把你的感想說出來。
引導學生從“要想別人怎樣對你,你就該怎樣對待別人”這個角度去說。可聯想到沃爾特平時是如何對待工友的。
(四)總結、擴展。
說說你身邊的人,他(或她)身上有什么美德,夸夸他(或她)。
(五)布置作業。
寫小短文,夸夸你身邊的人。
(六)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師進一步采取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及閱讀習慣,整體把握課文,了解敘述順序,抓主要內容。通過理解重點詞句段,通過互助學習討論交流,教師點撥體會人們對沃爾特·詹森的愛戴,受到“心中有他人”的教育,品味心靈美。
探究活動。
1、搜集有關人與人之間友愛的各類資料。
2、開一個交流會,讀讀自己所找到的資料,說說你的感受。
同一個名字教學設計(優質18篇)篇十四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課文主人公受人愛戴的原因,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
1、欣賞首歌曲《故鄉的云》。
2、這首歌曲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3、漂泊他鄉的`人們,誰不希望能有機會回家看看?可偏偏就有人放棄這樣的機會,這是怎么回事呢?請同學們通過看書自己去了解。
1、自由讀全文,了解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2、抓重點句,討論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么?
1、全班交流,體會人們對沃爾特的愛戴。
2、說一說,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這個結果你會怎么想,把你的感想說出來。
引導學生從要想別人怎樣對你,你就該怎樣對待別人這個角度去說??陕撓氲轿譅柼仄綍r是如何對待工友的。
說說你身邊的人,他(或她)身上有什么美德,夸夸他(或她)。
寫小短文,夸夸你身邊的人。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師進一步采取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及閱讀習慣,整體把握課文,了解敘述順序,抓主要內容。通過理解重點詞句段,通過互助學習討論交流,教師點撥體會人們對沃爾特·詹森的愛戴,受到心中有他人的教育,品味心靈美。
同一個名字教學設計(優質18篇)篇十五
這篇略讀課文記敘了“我”在參加當地一次“回鄉之旅”的活動中,親眼目睹了人們對即將退休的沃爾特詹森的愛戴,它們都把回家看看的機會讓給了他。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沃爾特詹森受人愛戴的原因,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
抓住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做人的道理。
先展示地理位置圖,讓學生了解兩地相距遙遠。本課故事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一定的距離,先讓學生初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然后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指導,再引導學生認真讀書,從課文中了解故事的背景。在對課文內容比較熟悉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詞句,討論重點問題。
美洲地圖。
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質疑問難。
1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2分小組,討論交流各自不理解的問題。
3教師指導。展示美洲地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美國的新澤西州和拉美的波多黎各,感受兩地距離的遙遠,體會移民回家探親的不易。
二、默讀課文,促進領悟。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借助有關的語句,了解故事敘述的順序。
三、課堂討論,加深領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相關詞句,領會以下問題:
1漂泊他鄉的波多黎各移民們是怎樣希望有機會回家看看的。
2當“我”念到沃爾特詹森的名字時,人們為什么會歡呼,想他道喜,同他擁抱?出示插圖,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幾個主要人物。說說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想象他們內心的活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3“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么?討論以小組形式展開,再推薦代表在班級交流。
4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想到了什么呢?
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沃爾特詹森。
每一張紙條不同的筆跡。
愛戴。
同一個名字教學設計(優質18篇)篇十六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課文主人公受人愛戴的原因,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課文主人公受人愛戴的原因,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板書課題: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分小組合作學習。
思考:
1、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么?
2、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這個結果你會怎樣想?把你的感想說一說。
五、全班討論。
六、進一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師總結:我們應該向文中的沃爾特·詹森學習,只要你心中想著別人,別人也會想著你,尊敬你。
板書設計?:
只要你心中想著別人,別人也會想著你,尊敬你。
同一個名字教學設計(優質18篇)篇十七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這個結果你會怎么想,把你的感想說一說。
(二)、?師生共同完成學習目標。
(三)、教學體會: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只有教師與學生一起走進文本,最終走進文本,成為文本中的一員,學生才能有話可說,有感而發;才能放飛思維,接受藝術的熏陶;才能培養語感,發散思維。對《同一個名字》這樣一篇故事與語言同樣優美的文章的學習,應盡力避免對文章內容與詞句的“肢解”分析,重在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與意境中學知、悟情、明理,讓學生的思維與文本共舞。閱讀情境的創設、教師適時的激情點撥均為學生思維的舞動提供了良好的載體。
同一個名字教學設計(優質18篇)篇十八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課文主人公受人愛戴的原因,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
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做人的道理。
美洲地圖;課文掛圖。
1、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2、分小組,討論交流各自不理解的問題。
3、教師指導。展示美洲地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美國的新澤西州與。
波多黎各,感受兩地相距遙遠。體會波多黎各移民們的夢想,體會到移民們回鄉探親的不易。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如,修士、移民、教區,學生可能不理解,教師作適當的講解。
在充分閱讀的基礎,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相關詞句,領悟以下問題:
(1)漂泊他鄉的`波多黎各移民們是怎樣希望有機會回家看看的。
(2)當我念到沃爾特詹森的名字時,人們為什么歡呼,向他道喜,同他擁抱?
出示放大的課文插圖,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幾個主要人物。說一說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想象他們內心的活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感受。(課文插圖描繪了人們簇擁著沃爾特,向他道喜祝賀的場面)。
(3)每張紙條都用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么?(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這說明了漂泊他鄉的波多黎各移民都把回鄉探親的機會讓給沃爾特,說明了大家對沃爾特的愛戴,同時間接地反映了沃爾特幾十年來熱愛和他一道工作的人們,多年來給予大家的關懷和友愛,所以人們才不約而同地把回鄉之旅的機會讓給沃爾特。)。
討論以小組形式展開,再推薦代表在班級交流。
教師引導:移民們都把回鄉探親機會讓給沃爾特,說明大家對他的愛戴,也說明沃爾特幾十年來熱愛和他一道工作的人們。
(4)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只要是學生真切的感受,哪怕十分幼稚、膚淺,都要給予積極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