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通過合理的段落結構和連貫的邏輯來展示文采和思考的作文。優秀作文是在文學創作中,對一定主題的深入思考和獨到見解的表現,它能夠給讀者帶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在寫作過程中,要注意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合理安排各個段落之間的關系和過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小學生單元(模板16篇)篇一
北京故宮是一個龐大的建筑群,它位于北京中軸線中心,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它的舊稱是紫禁城,是世界五大宮之首。
北京故宮可是很大的,占地七十二萬平方米其中十五萬平方米是建筑面積從永樂四年開始建設的,以南京故宮為藍本建筑于1420年,也就是明成祖18年建成的,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周圍有十米的城墻。城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
紫禁城內的建筑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中心為太和殿,永和鍵,保和殿,其中太和間最為重要,原名奉天殿,后來改成皇極殿,清順治二年才改成太和殿。
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后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北京故宮不愧是中國人民的智慧的結晶。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小學生單元(模板16篇)篇二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蘊藏著人們共同擁有的文化遺產,例如:夏、周、商三代國家的出現和發展,農耕文化,許多古人的遺址等等。歷史也是民族賴以認同和團結奮斗的精神基礎,歷史需要我們肩并肩去守護它!
作為新時代的莘莘學子,我們更應該認真學習我國的歷史文化,多關注我國的民俗傳統,積極投入到保護中國文化遺產活動中,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中華文化遺產一定會得到保護和發揚!
遺產已經成為歷史上的耀眼明珠,我們絕不能讓它停留在現在,停留在歷史上。讓文化遺產成為一幅壯美的畫卷,一如譜寫在曠野的詩篇!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小學生單元(模板16篇)篇三
著名的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以南13公里處,那里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的門闕,所以稱“伊闕”。現在,“伊闕”已成為游龍門石窟的第一景觀。
石窟始鑿于北魏孝文帝時代,就刻鑿在龍門山的石壁上,長有1公里多。現存石窟1352個,佛龕150個,碑刻3000余塊,佛塔40余座,造像10萬余尊。龍門石窟還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藥、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這里如同一座座包羅萬象的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
我們沿著石塊鋪成的小路拾階而上,經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到了萬佛洞。洞中主佛跏趺于八角蓮花座上,似乎個個佛都朝著我們笑呢!最令人贊嘆的是洞內的南北壁上刻滿了2厘米的小佛,遠遠望去就像密密麻麻的巧克力豆。高的有17.14米,遠遠看去就像是頂天立地的巨人。
在1000多年前,華夏文明就達到了如此高的水平,不由令人深深敬佩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我相信,這散發著無限魅力的龍門石窟,定會在每位游人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跡并回味著它那無限綿長的古老文化氣息。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小學生單元(模板16篇)篇四
頤和園位于北京西北部海綻區境內,原名稱為“清漪園”,規模十分宏大,是的皇家園林,是世界文化遺產。
頤和園原來是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公元1750年,乾隆在這里改建了清漪園,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1888年重新建造,改稱為頤和園,1900年,又遭八國聯軍破壞,燒毀許多建筑物,1903年重新修復,后來在國民黨的統治下又遭破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不斷修繕,才使這座皇家園林重煥光芒。
頤和園面積達290公頃,其中水的面積占75%,以萬壽山的佛香閣為中心,根據地形特點,建造了許多殿、堂、樓、閣、廊、亭等精致的建筑物,山腳下建了一條700米的長廊,各式各樣的壁畫鑲嵌在墻上,整個園林構思巧妙,在世界藝術舉世無雙。
頤和園由昆明湖和萬壽山組成,萬壽山上依山而建佛香閣、銅亭,臨湖畔建千米畫廊,昆明湖湖水蕩浪,十七孔橋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點。
頤和園的昆明湖煙波浩渺,堤上桃柳成行,堤下碧波蕩漾,十七孔橋橫臥在湖上,樓閣成群,鳥上有形式各異的古代建筑。
頤和園,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中國人民的驕傲。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小學生單元(模板16篇)篇五
想必大家都去過故宮吧,那你們知道故宮的文化歷史資料嗎?如果不知道的話,那就讓我來給你們講一講吧!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72座,房屋9000余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宮于明成祖永樂四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_賤到永樂18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十米的城墻,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故宮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評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故宮的建筑可真是氣勢恢弘,規模巨大,這就是我想介紹的故宮,你也有你想介紹的名勝古跡吧,你也來和我分享分享吧!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小學生單元(模板16篇)篇六
故宮坐落在北京的中心,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帝的宮殿。它是世界文化遺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故宮的規模宏大,占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故宮內有大小房屋9000多間,以大和,中和,保和這三大殿為中心。除此之外,故宮布局嚴謹,映現出了帝王至高無上的權位。他的房屋雖然大小不一,但都是由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建成的,給人以一種威嚴的感覺。故宮的建成調集了大批大批的能工巧匠,無論是家具還是工藝品都無可替代的,所以它又稱為世界五大宮之首。
故宮除了建筑,最有名的就是各種文物了,其中最有故事的就是明孝端皇后的鳳冠,這是在故宮珍寶館里展出的唯一一個鳳冠。故宮內還有清代的鎮國之寶——今甌永固杯,可不要認為它就是一個普通的小杯子,它的做工特別精細,周圍嵌滿了珍珠寶石,每個地方都很細致,甚至細到一個花邊都精雕細刻。這杯子之所以這么重要是因為這可是皇帝舉行元旦開筆儀式的專用酒杯。
故宮內類似這樣的文物數不勝數,如果你有興趣一定要找時間親自去看一看。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小學生單元(模板16篇)篇七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世界聞名的奇跡之一,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的結晶。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在中國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兵馬俑,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宜城以東35千米的臨潼區境內,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史載,秦始皇為造此陵,征集了七十多萬個工匠,建造時間長達38年,是個巨大的建筑工程。
兵馬俑的頭部由大致相同的前后兩半組合拼成,后腦部分的胎壁比較薄,僅有2毫米左右,前臉部分較為厚實,約有2厘米。兵馬俑身上的繪彩都由礦物質制成,紅色繪彩是由辰彩、赭石、鉛丹制成。紫色為鉛丹,與藍銅礦合成,綠色為孔雀石,藍色為藍銅礦。它們的表情被雕刻得徐徐如生,它們的衣服穿在它們身上好像是真的一樣,從遠處看好像一個真人站在那里。
兵馬俑雕塑采繪塑結合的方式,雖然年代久遠,但在剛剛發掘出來的時候,還依稀可見人物面部和衣服繪飾的色彩。它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可見它是多么的偉大。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還有個有趣的故事。傳說秦始皇想讓數對童男童女為自己殉葬,李斯覺得百姓知道后必定鬧事,怕得罪秦始皇,自己必死無疑。便讓秦始皇征集能工巧匠,燒制出真人真馬一樣的陶人陶馬。秦始皇駕崩后,胡二世胡亥繼承了帝位,他怕工匠泄露墓中的秘密,便下令將所有參加修建陵墓的人到帶到墓中領取獎金,他們剛走進去便活活的被封閉在墓中,成了殯葬品。
這就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是我們中國的驕傲。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小學生單元(模板16篇)篇八
說起世界文化遺產,你們會想起什么呢?我首先想到的是聞名遐邇的中國“故宮”。
提起故宮,大多數人應該都非常熟悉吧!故宮位于北京市區中心,舊稱“紫禁城”。它始建于140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是明清兩代皇宮,也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說完歷史,再來說說整體布局。故宮占地大概70萬平方米,屋宇9999間關,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它是一長方形城池,有四角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墻外還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真是氣勢雄偉啊!堪稱中華五千年古代建筑的精華。
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了解世界,我們要努力傳承歷史文化,保護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小學生單元(模板16篇)篇九
我喜歡的故宮,是端莊美麗的故宮,是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也是我去了還想再去的地方。每一次和爸爸媽媽去北京玩,我都會讓他們帶我去故宮看一看,再一次感受故宮的大氣。
故宮位于北京的城中心,是我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紫禁城”。許多人喜歡的故宮都是那個留下了許多傳奇歷史和故事的故宮,我喜歡的故宮,則更多的是其寧靜和美麗的氛圍,每一次走進去,都能夠感受到那種再多人參觀也撼動不了的寧靜和無論怎么看都看不厭的美麗。
我喜歡的故宮,是那紅墻環繞著故事的故宮,那紅墻在大雪紛飛的天氣里更顯出其氣魄,若是有誰認為我們中國的藝術設計沒有特色,我都會向其推薦我們中國的瑰寶——故宮,這座氣派的皇家宮殿濃縮了那個時代藝術設計的精華,其美麗的配色無論多少年后都還是可以動人心魄。故宮是中國美的代表,亦是世界文化遺產里濃墨重彩的一筆。當然,也是我心中最美的中國。
從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去故宮看過之后,我就喜歡上了這個端莊美麗的宮殿。這和西方的宮殿不同,故宮的顏色搭配是大膽的,卻又在這種大膽中把握住了那份協調,使得故宮那大紅大綠的色彩搭配也一點不讓其顯得俗氣,只顯出其大氣來。就連我這個去故宮參觀時還很小的小孩,也喜歡上了故宮的美麗,還吵著嚷著讓爸爸媽媽給我拍了許多在故宮的幾年照片,現在都洗出來掛在我書房的墻上,來一個小朋友,我都要給別人介紹一遍,這是我在美麗的故宮拍的照片。
我喜歡的故宮,或多或少都帶著些自己的偏愛,然而無論是誰去參觀了故宮,都會和我一樣產生這樣的偏愛的!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小學生單元(模板16篇)篇十
南潯古鎮地處江浙兩省交界處,有江南蠶絲名鎮的美譽。南潯古鎮景區占地面積為34。27平方公里,古鎮的旅游景點分為三大區塊,第一塊是南潯旅游景點富集區,其中內有張右銘故居、劉氏梯號,等景點分布其中。第二塊是由小蓮莊,嘉業堂,文園,等幾點組成的中心景區。第三塊是以東街以東的張靜江故居,和百間樓為主的東北區塊。
第二塊景區——小蓮莊面積為17399平方米。原為劉氏家廟,從光緒十一年(開始,在池周補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臺榭,啟建家廟,歷時四十載,于1924年完成。因慕元代書畫家趙孟頫湖州蓮花莊,而自名“小蓮莊”。我們可以從外面清晰地看到里面的荷花池中的荷花很多,如同天上的星空皓月一般,那藍天襯托著荷花池,給我一種畫一般的美感。
富集區中的張氏故居被簡潔的白墻包圍著,沒有一絲夸張,宅院面臨著小河。走進張石故居的大門,吸引人的是中西合璧的建筑物完美的融合了中西文化,這座建筑物不僅有西方的浪漫情調,還融入了很多中華的雕刻技藝,有栩栩如生的磚雕門樓,房梁上的小動物,門窗上的人物,山水雕刻都那么栩栩欲活,令人嘆為觀止,久久沉醉于古人的情趣品味中。庭院中,聳立的假山,清澈的人造湖,安靜的涼亭構成了一副樸實又毫無夸張的畫面。最簡單的綠植,卻看起來是碧玉那么純潔無瑕。小橋流水與大宅園交相輝映,呈現了人間仙境一般的景色。
最吸引我的是夏季古鎮的夜景。去年的暑假,古鎮是我們一家人每天晚上打卡的地方,我們一家還沒有進古鎮的大門就看見里面被一層煙霧和綠光籠罩。走進去,潯溪兩旁冒出白色的煙霧,加上綠色的燈光仿佛來到了傳說中的瑤池,河岸兩邊擠滿了人都在分分拍照留念。我被一種動聽的音樂吸引了,拉著爸爸媽媽往有音樂的地方走去,一會我們來到了一座石橋旁,見橋上簾子一樣的東西,簾子里隱約能看到人,我們走到橋正前方的河岸仔細地看著,原來那簾子是水,簾子上所看到的人是投影。這種景象我還是第一次看見,妙不可言。不一會我們就來到了小蓮莊外的小公園,這里景色更是迷人一棵棵綠色的大樹,冒出白色的濃煙還有綠色的燈光再加上河里的景色,讓人嘆為觀止。這種景象我只正西游記里看到過,沒有想到在南潯古鎮也能看到,應該是“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南潯就像一幅畫卷,只有慢慢地打開,才能感受到他獨特的美。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小學生單元(模板16篇)篇十一
北京市我國的首都,那里的景色優美,名勝古跡數不勝數,被列入世界世界文化遺產的景點也很多,比如:故宮、頤和園、長城、天壇等,但我覺得最為壯觀的還要數長城了!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陜西等十五個省市區,全場8000多公里。它高約8米,大概有3—4層樓那么高。寬5—6米,五、六匹馬可以一并而行。長城的上的景點數不勝數,比較著名的景點有山海關、嘉峪關、九門口長城、八達嶺長城、鎮北臺長城等?,F在保存最好的長城,主要是位于北京的八達嶺長城,它位于北京市延慶區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御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
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西周的著名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于此。春秋戰國時期的列國爭霸,互相防守,使得長城的的修筑進入第一次高潮。歷史上最大規模開始修建長城并將長城連成一線是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后。此后歷代都在不斷修建,最后大規模修建長城的朝代是明朝,因此我們現在看見的長城大多數是明朝修建的。長城之東向西,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它的主要作用是作為中原王朝防備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
長城的地基全是由千余斤重的花崗巖砌成。哨崗全都采用大型城磚用糯米灰漿砌筑,其重量達到了千余斤。很難想象在科技并不發達的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竟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鑄就了這萬里長城。走在長城之上,一座座綿延起伏的山峰,一棵棵參天大樹,那磅礴恢弘的氣勢不禁讓人對它產生敬畏之情它是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和高度智慧的結晶。它坐落在崇山峻嶺中,迂回曲折。它歷盡滄桑,是中國古代歷史的見證人和博物館,它抵御外族的侵略,見證過中華民族的的戰爭和和平,祖國的分裂和統一。
中國幅員遼闊,擁有眾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世界各國朋友來到中國后,最喜歡去參觀游覽的地方就是長城?!安坏介L城非好漢”這句名言讓長城舉世聞名,世界上各個國家的人們都知道它。就連其他國家的領導人,來到中國后都專程去游覽長城,由此可見長城的魅力是多么的大。
長城,它是一座不朽的豐碑,屹立于世界的東方,蜿蜒于上下前年,縱橫于萬里廣闊的時空。它是中國著名的文化歷史遺產,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建筑奇跡之一,它展示的不止是一種恢弘的浩然之氣,它所體現的是一個偉大民族的氣質和一種崇高的民族精神。它就像一條巨龍,橫臥在中國大地,它是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勇于抗爭的民族精神象征,它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小學生單元(模板16篇)篇十二
歡迎來到“世界遺產”之北京故宮,下面我就帶大家去細細游賞一番吧。
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位于北京城中心。開始建造與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現在說的142017年至1420年,后來經過多個朝代的勞動人民細心修改,變得非常的富麗堂皇,但仍保持著原來的布局和規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木構架宮殿建筑群。
說完了北京故宮的歷史,現在該說說外觀和排列順序了。這座城設四個門,南門正中面是午門、北邊是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四門個建有重檐廡殿頂門樓。這座城的四個角都還布有一些結構精巧、外觀秀麗的角樓。故宮長3800米,整個建筑群按南北中間的中軸線為對稱布局,層次分明,主次有序。故宮在1961年定位中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請大家保管好自己的財物,注意安全,有序地游覽,祝大家玩得開心!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小學生單元(模板16篇)篇十三
麗江古城是一座古樸、清幽的小鎮。
麗江古城位于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在麗江大壩的中部位置,始建于宋末元初,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之一。麗江古城又名為“大研古鎮”,海拔2400米,面積為7.279平方公里。1997年12月4日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
麗江古城有這樣一個傳說——遠古時,長江第一灣一帶居住著納西族的禾,梅兩個部落。兩個首領明爭暗斗,互相殘殺,讓無辜的平民家破人亡,內憂外患。幾天幾夜后,上天看不下去了,夜里派神燈扮演老婦人,拿著石鼓,從玉龍山頂北一路敲鼓。老婦人每走一段路,敲一下鼓,兩族戰士聽到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武器,握手言和。老婦人在河邊歇了片刻,再敲了三下,突然報曉雞叫起來,神燈匆匆地趕了回去。公元1253年,經過麗江人的修補,從家徒四壁的麗江城,到現在美麗古樸的麗江古城,都是麗江人用雙手創造出來的奇跡。
夜晚的古城更熱鬧了。燈亮起來了,掛在門前的大紅燈籠、屋里的“紙條燈”,它們不像城市里的霓虹燈,不像道路旁的路燈,它們是麗江古城里獨有的特色。麗江人經常在小河道上放荷花燈,代表著麗江人的希望流向遠方。四方街上,人山人海,小商店里飄出古老的樂曲聲。伴著喧鬧聲,和著樂聲,不由得感嘆:麗江古城真美呀!
夜深了,簇擁的人們很快就散開了,喧鬧的嘩笑聲越來越少了。極目遠跳,幾處房屋的燈火已熄滅了。麗江古城恢復了平靜,只見一輪皎潔的明月掛在高空,灑在玲瓏的紅色的瓦片上,再奏上一曲《荷塘月色》,別提多美了!漆黑的道路,無聲的麗江古城,閃出微光的荷燈,這一切,都是這么美好,自在!
古老的麗江古城又沉沉地入睡了。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小學生單元(模板16篇)篇十四
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地點位于北京城中心。開始?造與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現在說的1420年,后來經過多個朝代的勞動人民細心修改,變的非常的富麗堂皇,但仍保持著原來的布局和規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木構架宮殿建筑群。最先的設計人是蔡信、阮安等,主持施工的人是蒯詳、陸詳等。
我們說完了北京故宮的歷史和人物建造,現在該說說外觀和排列順序把!
這座城設四個門,南門正中面午門、北門是神武門、東為東華門,四門個建有重檐廡殿頂門樓。這座城的四個角都還布有一些結構精巧、外觀秀麗的角樓。外面的墻有10米多高呢!還有護城河寬52米,夠寬的吧!長3800米,整個建筑群按南北中間的中軸線為對稱布局,層次分明,主次有序。
聽完了一以那些,你應該對北京故宮有些了解了吧!可能你還不知道吧!連皇帝的住所都是那么井井有條!
文化殿,武英殿是面闊九間的但檐山頂建筑。文化殿是皇帝聽大臣講書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吃飯、居住和召見大臣的地方。后三宮、東西六宮和乾清宮和坤寧宮通直御花園。坤寧宮和乾清宮是內廷的正殿、正寢,是皇帝、太后和皇后的正式居住場所,平均面積寬九間,為重檐廡殿頂。
前三殿是全宮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積有達到8。5萬平方米,是宮城的12%,后三供則為前三殿的25%,期于宮殿依次遞減,主要突出前三殿、后三殿的主要地位。1961年定位中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己被聯合過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小學生單元(模板16篇)篇十五
明清故宮位于北京,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是國家五a級旅游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明清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民間稱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它可是北京的中心地帶,北京的珍寶之一呢!
它的占地面積大,總占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平均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足以看出永樂皇帝朱棣動用了多少人力物力才造就了這座輝煌的宮殿。
故宮中的外觀、結構也分外獨特。按南北的中軸線設了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四大門。將故宮的出入口設計的精巧,足以體現強國宮殿的典范。不僅如此,周圍的四個角樓最為震撼。太陽剛升起時,陽光便照耀在角樓上,角樓上的珍寶折射出了炫彩的顏色。冬季時厚厚的白雪落在了寂靜的紫禁城中,使得一片都是白茫茫,只有角樓的塔尖在白雪中展露出來。關于如何建造出這布局精巧、華麗絕倫的角樓,還有個奇妙的傳說——朱棣在成為永樂皇帝后,將北京作為都城,命令下人們在宮殿四角上建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下人們在出去閑逛散心時,發現了一個蟈蟈籠,籠子正好符合皇帝的要求。工匠們便深受啟發創造了這角樓。聽了這傳說,我極為驚訝,這美麗的角樓的靈感竟然是由蟈蟈籠引發的。我不禁感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技術。故宮不僅建筑宏偉,還收藏了許多珍寶。玉石器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驕傲,可以追溯到中華五千年文明甚至上述到八千年的歷史。這玉石器承載了許多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精巧手藝品,任意其中一件都足以讓世人驚嘆。故宮收藏的玉石器,還可以把它串聯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歷史鏈條。
這就是故宮,世界五大宮之首,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故宮。這里的文化與珍寶都值得你來一睹芳容。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小學生單元(模板16篇)篇十六
“頓覺長安虎飛揚,儼然將士戊疆場。西行一路潼關道,仍擁當年秦始皇。”讀到這首詩你們一定想到了的秦始皇兵馬俑了吧,那聽我來講一講吧。
兵馬俑是莊重的,走進它們,我能感受到莊嚴的氣氛撲面而來,走進一號坑,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驚住了,坑里的兵俑、馬俑相間,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我仿佛看到了當年秦始皇統率著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神態各異。
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金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那古銅色的皮膚,一看就知道一定是一個久經沙場的高級將領。那烏黑的眼睛,無比深邃,誰都無法洞察他的心思。
騎兵上身著短甲,下身穿緊口褲,看那堅定的眼神仿佛在說:“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馬俑與真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體健壯,肌肉豐滿,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
再望望這片兵馬俑,我真是感慨萬千,這些兵馬俑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還是人類智慧文明的結晶,我真為我是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