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能夠幫助我們發現自己寫作中的不足,提升寫作水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范文范本,希望大家可以從中汲取寫作的靈感和想法。
我當老師的一天范文(13篇)篇一
假如我來當老師,我一定會努力當一個好老師,假如我當老師作文。
如果我在給學生們上課時,他們不專心上課,我會耐心地跟他們講道理。
如果我當一個語文老師。我會讓學生們先朗讀一遍課文,然后讓他們寫生字,再選出一位學生起來朗讀課文,這樣可以加強他們的記憶。
如果我當一個數學老師,我會細心地教學生們,我會把主要的課講完后,我會和他們晚一些數學小游戲,這樣可以促使他們多動腦筋。
如果我當一個英語老師,我會先讓學生們做一做練習,然后讀課文和寫單詞,再讓他們在課余時間多聽讀英語牒,并且要求讀出聲音,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聽說能力。
假如我來當老師,我一定會努力用最好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們,培養他們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
從小我就特別崇拜老師,老師一聲口令,大家就會去做什么,老師干什么,同學們也就跟著去做什么……我總認為老師的權利很大,中學生作文《假如我當老師作文》。那么今天就讓我來當一回“小老師”吧!讓我感受一下老師的偉大。
假如我來當老師,我會先從拼音教起,并告訴他們,拼音在以后學生字有很大的幫助。我會一遍又一遍地讀給他們聽,然后再舉一些例子,直到他們會讀,會寫,會背為止,誰第一個可以這樣我會發給一些小獎品作為獎勵。
假如我來當老師,我會鍛煉我的學生們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并鼓勵他們自信地發言,如果說錯了,我會告訴他們沒關系,最重要的.時你有舉起手的勇氣。
假如我來當老師,我會列出兩張爬格表,一張是:課堂上發言一次爬一格,第二張是:作業拿一次優加爬一格,誰先到達頂端把格子爬完誰就可以拿一份小獎品,在這一方面我要同學們自己涂,培養他們的自覺性。而且我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假如我來當老師,我會讓同學們下課后多多交流,這樣可以變得活潑開朗一點。
假如我來當老師,我會讓同學們各星期都寫一份小報告給我,但不要寫上自己的名字,這份報告上寫下你認為本星期表現最差的一個同學的名字,被寫到最多的同學將會受到懲罰。讓同學們養成知錯就改的好習慣。
我想照這樣培養一個學生,他一定會很出色。我今天總算體會了當老師的辛苦。
我當老師的一天范文(13篇)篇二
老爸不愛吃甜食,我偏偏要買幾塊水果堂讓他在5分鐘內吃玩,不然小心挨棍子;爸爸愛看足球世界杯,我偏偏讓他在家里看《米老鼠》;每天被子疊的.有一丁點不合格,就要讓他重疊,看看他還要不要逞威風。
不過,要是我真的能當一天爸爸,我一定會當個和藹可親的爸爸。兒子不想吃面條,我就會帶他去吃意大利餡餅加熱狗冰淇淋;兒子想看什么電視,我會讓他看個痛快。我要讓兒子覺得自己的爸爸天下第一好!
我當老師的一天范文(13篇)篇三
身為一名小學生,可能我所意識到的都是:“老師今天怎么又留了這么多作業呀!又要寫到好晚了!”可是,我們的聲聲抱怨之后,老師還是教育我們,教授我們新知識。
假如我當上了一名老師,我會盡可能的不發火,不對孩子們生氣。溫和的和他們講道理,如果有人犯了錯,我就體諒一下他們,糾正一次、兩次,不要有再三就行了,說過不止一次的要求,如果再忘記了那就要批評的。
當然,做為一名老師,最為重要的還是講課,給學生們傳授知識,我會自己努力備課,盡力結合學生的喜好來講課,讓他們喜歡上課喜歡學習。這么做能讓他們對知識有更深的記憶,但是,做人不只是學習,我也不會留過多的功課,萬一出現了個“書呆子”怎么辦?有空閑的時間時,我也要教他們一些生活常識,必備技能之類的知識。這也是他們必須的。
假如我當了老師,我還會讓他們開開心心的上學,而不是被迫的!也許,也許我哪一天真的做到了這些,我也就能真正體會老師的良苦用心了!老師辛苦了!
我當老師的一天范文(13篇)篇四
我當老師,恐怕你們要笑掉大牙!可這是真的,不信,讓我來說給你們聽吧。
記得我開始學小星星英語時,看著我結結巴巴地讀著童話劇,爸爸就會洋洋得意地念幾個他還沒有忘記的英語單詞,然后摸著我的頭說:“真沒有用,看我的——”沒用?!我們騎驢看唱本——等著瞧。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認真地聽老師的講課,自己一有空就聽英語磁帶,很快我的英語越來越好,連老師都經常表揚我。噢!現在是到了我該揚眉吐氣的時候了。
晚飯后,我故意捧著英語課本到爸爸的跟前。“爸爸,我來背英語劇本。你給我看著課本。”看著爸爸用手指著課本裝模作樣的檢查,我忍住笑很流利的背著,等到第三段和第四段,我故意把順序顛倒著背。嘻,爸爸一點也沒有發覺。我猛的停住了背誦,我:“爸爸,我背到哪兒了?”爸爸漲紅了臉,手忙腳亂的樣子,我不禁哈哈大笑。
就這樣,我成了家里的英語老師。用爸爸的語言說,交一份錢,一家都學好英語,值!
現在,我不僅自己學好英語,還要負責教爸爸媽媽。在這樣一邊學一邊教的過程中,我的英語水平越來越好,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有勁。
前幾天,我又升“官”了,因為我的小弟弟也開始學小星星英語,是不是的向我請教,這下,我成了外交部長了——外語教學部部長。
我當老師的一天范文(13篇)篇五
我的小學老師,給我的印象是即和藹又嚴厲。
就如,她在得知同學們要中學面試,于是就給了一沓自己花多少晚上才記錄好的設想稿;卻又在得知同學合伙搗亂扔垃圾時又吼了我們全班,從此,班里再也沒有出現過類似的亂子。
在課上閑余時間,她會敘敘舊,還說了一句讓我咀嚼至今的話:“我和你們說的話比對兒子說的都多,一天8小時的課、8小時的睡眠,再減去補習班、吃飯或寫一沓卷子,真是沒時間與他談心啊。”母子之間的交流少了,老師對我們的關愛多了。
在得知初中的語文老師是寫書的作家,正抱著學生作業的她眼睛呼地一亮:“真好!你的作文又可以上升了!碰上這樣的老師你可真幸運!”還不忘關照說,有作文記得發給她。“這些呀,我一定做到。”我答應到。
有次與老師在地鐵上偶遇,得知我和顧天凱被分在一個班時,她用豐富的詞匯描寫了自己的喜悅,對我分析一番顧同學的特質:“他可老實了!”這是老師在我面前,地鐵里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她為了批作業只好在辦公室老師們吃飯的時間啃著僵硬的饅頭,而放學前她在和別的老師嘮叨什么,仔細一聽,原來她正在為班里的好生爭取面單的機會。
看起來她一直很空,很悠閑,看上去她一邊工作一邊嘮家常,而實際上她在與同事討論如何讓學生高效地完成作業。看上去她在八卦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實際上她在密切了解學生下課情況和上課紀律。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她什么都是為了我們好……。
我當老師的一天范文(13篇)篇六
星期六,一些小伙伴來我家里練字。休息的時候,大家聚在一起玩。我來到院子里滑起了游龍板,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好不自在!唐仁宇看見了覺得很有意思,便讓我教他滑游龍板。
我一口就答應了:“好吧,我先來教你怎么上去。”“那快點吧!”他迫不及待地說。
我先讓唐仁宇把左腳站在游龍板上,再讓游龍板往左移,最后把右腳站上去。他按照我的方法,前兩步做得不錯,可是到把右腳站上去的時候就不行了,腳一直在發抖,差點摔了個“狗啃泥”。
看他有點灰心的樣子,我鼓勵他:“不要緊,我剛開始學的時候也是這樣的。多試幾次就行了,千萬不要半途而廢!”于是,他又試了幾次,果然可以站上去了。
最后,他成功地學會了滑游龍板。看著他一臉得意的樣子,我嚴肅地對他說:“你回去以后還要接著練,如果不練的話,就等于白練了!”
“yes!”他開心地歡呼起來。我這個“小老師”也滿意地笑了。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做到有信心,不灰心,不放棄,就一定可以成功!
我當老師的一天范文(13篇)篇七
老師選了,我可得意了。早自習,我便擔起這個責任來。
我一進教室,只見教室里亂哄哄的:玩的玩,打的打,講的講。一點也不守紀律。我立刻學著老師的樣子拍了拍手,說:“安靜!”幾個聽話的同學聽了便拿出語文書認認真真地讀。
可大多數都是調皮的同學,他們繼續打鬧,還在走廊上嬉戲。我見了扯開嗓門大聲喊:“你們幾個還吵不吵?要不然我可要告老師了!”他們的臉皮真厚,吐著舌頭笑著說:“誰會聽你的。”我見了把他們的名字統統記了下來。
黃某人最難管,總要我盯,一不留神,他便馬上跑到黑板上畫了一筆。我見了,氣極了!可我的嗓門再大,聲音再響,他還是當作沒聽見一樣,始終不改。我氣得把他的名字記了兩次下來。
過了一會兒,老師來了。她見黑板上這么多同學被記,心情很不好,便把記下來的同學每人扣一個“笑臉”。這就是不聽我的下場。
我當老師的一天范文(13篇)篇八
當指尖輕輕觸碰下鋼琴的黑白鍵,悠揚的琴聲便傳入我的耳朵,經過幾年的學習,我彈琴的技術有較大的進展。每當朋友高高興興的出去玩時,我得去練琴。漸漸地我有些厭煩了,每天辛辛苦苦一放學就去練琴,多想跟同學們一樣早早的回家呀!
在經過這個星期六下午時光中一段小小的經歷后,使我明白,改變了自己原來的想法。
星期六下午一點,我和好朋友傅,陳,柯來到琴房,準備看我彈琴。我流暢地彈了一首考級曲目,好奇的她們按響了琴鍵,爭著教我叫他們彈琴!我選了一首較簡單的曲目《老黑奴》,彈給他們聽,想叫他們彈這首歌。他們說好聽,我便開始當起小老師來。
我教他們先學一句他們的手不靈活,彈得斷斷續續得,我便一個一個音符的教他們,試了幾遍后,總算彈下來了,只見他們臉上洋溢著笑容,一會兒又開始學習了。終于,我總算把整首歌教完了,他們笑著說:“張呀,你出徒嘍!說完他們便分開琴房來練習,一會兒,傅叫我去看他彈,彈得還不錯,就是有些地方會忘記(因為他們不會看五線譜,全憑記憶)。一會兒,陳又叫我去看她彈,她的節奏掌握得挺好,就是記憶力不太好,會忘譜,我還跟她開玩笑,勸她多喝點腦白金。漸漸地在不知不覺中,已過了一小時了,我左跑跑右跑跑,忙得不亦樂乎,我暗暗為他們的聰明感到佩服,她們也為自己感到自豪,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學會一首歌,實在不易!他們還搞了個創意,合奏,彈了十多遍,一有一點錯,他們便互相小,便說:“重來重來!”我說:“你們也不嫌累,歇歇吧!”他們說:“真好玩,超有意思的,真的很有趣!”他們有開始咚咚的彈起來,我看了真是哭笑不得。
我當老師的一天范文(13篇)篇九
假如我當上了語文老師,我會教我的學生們用清晰的語言,大聲地朗讀課文,還會讓他們一個接一個地讀過去,如果有同學不小心把字、詞讀錯的話,我都會耐心地幫他(她)把錯誤糾正過來。
假如我當上了語文老師,我會讓我的學生們認真地寫作業,還會逐個地檢查、批改,如果有同學寫錯的,我就會把寫錯的字圈起來,并在一旁把正確的字清晰地邊標注出來。
假如我當上了語文老師,我會對我的學生們說:“孩子們,你們從小要養成多看書、勤思考的好習慣。因為這樣,知識就會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越積越多,成績自然會提高。”
假如我當上了班主任,我會管理同學們上課時的紀律和下課時的休息時間,如果發現有人違反規則的話,我就會耐心地對他(她)說:“違反紀律要扣分哦!我們要愛學習還要會休息,要從小就養成遵守規則的好習慣。”
假如我當上了班主任,我會對我的學生們說:“同學們,你們不要忽略細節哦!無論做什么都要先立志,再從點滴做起,積少成多。比如,不要站著吃課間餐,不要忘記帶毛巾等等。”
我想再過十四年,如果我能實現我的愿望,站在講臺上面對那么多張童真的笑臉,那是多么美妙的事啊!所以,我從現在起要好好學習才能夢想成真。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當老師的一天范文(13篇)篇十
葉圣陶先生《》一文寫于1941年,時隔七十年,今天讀來仍是振聾發聵、引人思考。
葉先生此文從“我如果當小學老師”“我如果當中學老師”“我如果當大學老師”三個方面對如何當老師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從中我們不難領悟葉先生“為人生”的教育本質觀,也就是“學校教育應當使受教育者一輩子受用”。
小學老師怎么做?葉先生認為要與小學生成為朋友,而不應該把他們稱為討厭的小家伙和惹人心煩的小魔王:“而是出于衷誠,真心認他們作朋友,真心要他們作朋友的親切表示。”是的,老師和學生之間應該就是朋友之間的關系,因為只有朋友間的關系,才有可能無話不說,朋友之間的關系,是最有利于溝通和交流的。現在我們很多老師與學生之間之所以存在著“代溝”,其實就是沒有把學生當成朋友的緣故。
葉先生認為,做一個小學老師要“養成小朋友的好習慣”,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從最細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哪怕是關門、開門這樣的小小的細節,“對于開門關窗那樣細微的事,尚且不愿意擾動人家的心思,還肯作奸犯科,干那些擾動社會安寧的事嗎?”對于這樣的小小細節,我們的小學老師有多少在關注呢?好的習慣還反映在教小朋友識字讀書上,“養成小朋友語言的好習慣”,葉先生感覺到“教識字教讀書只是手段,養成他們語言的好習慣,也就是思想的好習慣,才是終極的目的”。
對于頑皮的.小孩子,葉先生不主張“體罰”的,因為“這一下子不只是打了他們的身體,同時也打了他們的自尊心;身體上的痛和紅腫,固然不久就會消失,而自尊心所受的損傷,卻是永遠不會磨滅的”。我們身邊的后進生是怎么產生的?我想,這與父母對孩子的打罵、與老師對孩子的打罵分不開的,打罵傷了孩子的自尊,孩子也就一日日地不當回事了,也就“后進”了。面對調皮的孩子,更需要我們的心平氣和。
葉先生還談到,作為小學老師,還要“作小朋友家屬的朋友,對他們的親切和忠誠和對小朋友一般無二”,葉先生覺得“做家屬的親切忠誠的朋友,我想并不難;拿出真心來,從行為、語言、態度上表現我要小朋友好,也就是要他們的子女弟妹好。誰不愛自己的子女弟妹?還肯故意與我不一致”。如何與家長處理好關系?一句話,就是要與家長成為朋友。
中學老師怎么做?葉先生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了闡述:
一是“決不將我的行業叫做‘教書’,猶如我決不將學生入學校的事情叫做‘讀書’一個樣”。葉先生認為,說成“教書”,把當教師的意義抹殺了;說成“讀書”,就把古人今人的經驗消化成自身的經驗抹殺了。怎么做?就是“幫助學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經驗”。
二是“我不想‘忠’、‘孝’、‘仁’、‘愛’等等抽象德目向學生的頭腦里死灌”,實在的做法是“為了使學生存心和表現切合著某種德目,而且切合得純任自然,毫不勉強,我的辦法是在一件一件事情上,使學生養成好習慣”,也就是從小事做起。葉先生還特別強調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怎么做,教師首先要做到:“我認為自己是與學生同樣的人,我所過的是與學生同樣的生活,凡希望學生去實踐的,我自己一定實踐;凡勸戒學生不要去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德育不是簡單的寫在紙上、貼在墻上、喊在嘴上的口號,而體現在身邊的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細節中;德育也不只是只強求學生去做的而教師可以違背的事情,德育必須得有教師的榜樣作用才行。
三是“我不想教學生有名無實的事情”,做事情,必須得名副其實,設立的自治組織、圖書館、種植園等一定要有名有實,不然就不足以養成學生的好習慣。放眼我們的旁邊,有多少花架子的事情,有了開頭,也再也見不到下文的書寫了。
四是“我不會忘記各種功課有個總目標,那么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維目標,在我們的課堂上有多少老師在真正踐行“態度和價值觀”?為了考試,我們大多數老師看重的或者說剩下的就就是求得一個高分數的解題的“方法”和“技能”了。
五是“我無論擔任哪一門功課,決不專做講解工作”。葉先生反對“滿堂灌”,好的做法是:“只是待他們自己嘗試之后,領導他們共同討論:他們如有錯誤,給他們糾正;他們如有遺漏,給他們補充;他們不能分析或綜合,替他們分析和綜合。”否則,課堂教學的效果就會不好,因為“被動的事情做得太久了,便不免有受刑罰似的感覺”。葉先生說:“我不怕多費學生的心力,我要他們試讀,試講,試作探討,試作實習,做許多的工作,比僅僅聽講多得多,我要教他們處于主動的地位。”“我只給他們糾正,給他們補充,替他們分析和綜合”。自主、合作、探究應該成為課堂流程的必須,可是至今仍有老師持懷疑態度,認為離開了老師的講,學生就會無所適從。其實,只要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就足矣:作為老師,你會隨著學生一輩子么?我們總得要學生自主去學習的,總得要學生自主地與他人合作的,總得要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自主去探索解決的。老師們,課堂上還是少講一點為好。放手給學生,相信學生,這是一件多么功德無量的事。
大學老師怎么做?葉先生還是強調“不將我的行業叫做‘教書’”,要“幫助學生為學”,也就是重在引導。要傾其所有,向學生傳授知識,決不留一手。不用禁遏的方法,阻止學生的思想和閱讀:“學生在研究之中鍛煉他們的辨別力和判斷力,從而得到結論,凡真是要不得的,他們必將會直指為要不得。這就不禁遏而自禁遏了;其效果比一味禁遏來得切實。”葉先生主張“我要做學生的朋友,我要學生做我的朋友”,與學生“稱心非而談,絕無矜飾”。教學中,不忘教育的總目標,要以身作則,獲得學生的敬重。
葉先生在這篇文章的開頭說:“我現在不是教師。如果我當教師的話,在‘教師節’的今日,我想把以下的話告訴自己,策勵自己,這無非‘以后種種譬如今日生’的意思。”葉先生關于中小學、大學教師的種種,不只是在策勵他自己,更是在策勵著今天仍在教育戰線上前行的我們以及后來人。
我當老師的一天范文(13篇)篇十一
一覺睡醒,已是八九點了,我一醒就發現睡昏了頭,連忙起床。爸爸說要帶著媽媽去逛商場,晚上才回家······交代完事情后,他們兩人高興的走出家門,等爸媽全離開我的視線后,我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掃房間。我從客廳開始打掃,在學校,我知道怎樣掃地,加上我這是第一次打掃自己的家,所以我格外認真,把客廳打掃得連一根頭發都不留。剛開始,我一口氣把客廳、廚房、走廊都打掃干凈了,只剩下爸媽的臥室和我的臥室了,而此時,我早已是滿頭大汗,豆大的汗珠從我的頭上滾滾而落,把我的上衣浸濕了。我休息片刻后,又開始工作,這里掃,那里拖,這里擦,那里洗,整個下午,我忙得不可開交。最后還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雖然累壞了,但這個家里的每件東西都被我擦得干干凈凈,他們在閃閃發光了!我欣賞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拖著疲憊的身體躺在床上喘氣。這是,我才知道媽媽平時是多么辛苦,他為這個家付出了多少汗水呀!
當家不容易啊!
我當老師的一天范文(13篇)篇十二
這本書沒有華麗的封面和插圖,但是它的內容足以給我許多寶貴的教育啟示和建議。
乍一看到這個書名時,我還以為葉圣陶從未當過老師,于是就想:一個從未做過教師的人又怎能在教學方面有獨到的見解?里面的內容充其量也就是一切冠冕堂皇的大話、套話。但是由于在很多教育雜志上都見到過葉圣陶這個名字,所以還是忍不住拿起書翻看起來。這一看我才知道,葉圣陶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更是中國現代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師。
他在本書中從七個方面闡述了教育對于人類的巨大影響以及作為一位教師應該從哪些具體的方面進行教育。
前面兩個方面分別是“學校教育應使受教育者一輩子受用”和“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兩點雖然是獨立的兩點,但其實是相通的。因為良好的習慣能夠使人一輩子受用。在這里,葉老先生主要強調了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好的行為,如果只表演一兩回,而不能終身以之,那是扮戲;無論怎樣有價值的知識,如果只掛在口頭上說說,而不能徹底消化,舉一反三,那是語言的游戲;都必須化為習慣,才可以一輩子受用。”看到這里我不禁想到了自己過去的教育漏洞。為什么我花了很多的時間,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結果還是沒有想象中的那么令人滿意?答案就在這里。我從一開始就忽略了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對于所傳授的知識也只是在口頭上進行強調。有時雖然說要檢查但總不能堅持下來,以致于學生也產生了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反正不管完成的怎么樣老師都不會真正地較真。長此以往,我兩個班的學生分別出現了斷層和沒有尖子生的情況。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已經太晚了,再想把他們的不良學習習慣改正過來時已經來不及了,因為考試就在眼前。所以在這個假期期間,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新學期的一開始就讓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值得欣慰的是,在這本書里我也找到了答案:從最細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葉老先生舉了一個最通俗的教學生關門窗的例子。讓學生學會輕輕地關上門窗,而不是“砰”的一聲去驚擾別人。這個小事的教育不僅要反復更要堅持,直到他們隨時隨地開關門窗時總是輕輕的,這樣才能算是養成了良好習慣,生活中原本沒有小事,正是因為我們輕視了它,它才成為了所謂的小事。之前每次都有學生作業不交或是在聽寫時抄襲,而同組的其他同事都說:“你何必那么較真,哪個班沒有這樣的學生,有的學生你就是把他的作業收上來了也都是抄的,有什么意義呢?”一次次過去了,我也逐漸接受了這個“無法改變的事實”,心想反正就那么幾個學生也影響不了什么。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不交作業或遲交作業,甚至一些成績好的同學在聽寫時也開始交頭接耳。我越發感到情況不妙,當我再采取措施時,基本上很難再使學生產生飛躍式的進步了。所以,在本學期開學之初,教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成為我工作的重心,事事無小事,只有在小的方面養成良好的習慣才有可能在大的方面有所突破。
接下來兩點分別是“教是為了不教”和“受教育的人的確跟種子一樣”。這兩點是以上兩點的`再續,也是相輔相成的。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學生從中嘗到了甜頭,自然而然就會自覺地把這種好習慣繼續下去。相反,如果學生一直都未能養成良好的習慣,他的行為只會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也許是好的,也許是有危害性的。所以,受教育者就像是一粒種子,他究竟能長成參天大樹還是永遠沒有破土而出的機會只有播種的人才能知道。種子只有被人用科學的方法播種到地里才能生根發芽,不斷壯大。如果永遠被忽略那他的命運將會是充滿遺憾。所以,在教育者的眼里,所有的受教育這都應該是飽滿的,充滿生機的種子,只有我們用心去播種,他們才有可能還給我們一片蔭涼。而不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去歧視或忽視學生。
“德育總是跟智育、體育結合在一起”和“國文是發展兒童心靈的學科”。這兩點雖然我很贊同,但是前一點主要是靠班主任和學校才能實現,而后一點是跨學科的,所以關于這兩點我沒有太多發言權,就不再嗦。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師表,在我理解是教師和表率。唐代詩人韓愈在《師說》中對老師有了這樣的概括: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只是對教師在教學方面的闡述,而新時期的社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光要為師還要為表。因為老師的一言一行都被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們會有意無意地去模仿。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更要規范自己的言行,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否則我們教出的將是一批批缺乏誠信的知識機器。
我當老師的一天范文(13篇)篇十三
今天,我有一個好消息告訴大家,啦!
你呀!不用驚奇,告訴你們吧,那是下午第一節課時,田老師讓我們自己當一回小老師——互相給同學們批改作文,話音剛落,同學們高興極了,我呢?心里實際高興、又緊張。高興的是,當老師一直是我最大的愿望;緊張的是,我的作文水平還不行,怎么能給同學批作文呢?無論如何,今天還是要硬著頭皮當一回老師!
我翻開的第一篇作文是“這件是教育了我”,這篇作文的開頭寫的很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一字一句地斟酌著,寫的還挺通順。哎,一個錯別字,我拿起筆來,在上面畫了一個圈;哎,這句話沒加引號,我又拿起筆來,在上面認認真真地加上了一個引號;哎,這兒的話寫的太好了,我反反復復念了幾次,好,還是記下來吧,就這樣,一篇作文看完了,我也學田老師的樣子,在下面寫了幾句批語,寫的挺好就是字跡有些不工整,以后一定要多加努力!
田老師這樣做,真是用心良苦,既讓我們能互相學習寫作中的長處,又讓我們互相找尋寫作中的不足,這節課,我的收獲真是很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