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讀呂氏春秋有感篇一
在悠揚又略帶傷感的歌聲里,唐僧師徒四人在視線中遠去。一個人坐在電腦前,任憑歌聲充斥著房間的角落,有了幾許淡淡的無奈與悲哀。并不覺得自己多愁善感,只是有些不習慣而已。
前不久從氣象臺才得知其實今年冬天的平均氣溫依然高于往年,但是依然感到天很冷。我們已經習慣了溫暖的冬天,稍有寒流就叫苦不迭;我們也已習慣了人情世故間的冷漠和虛偽,看到影片里真情的溫暖與破滅,不由哀嘆起來,都說人生來是自由的,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然而至尊寶變成齊天大圣,可以天馬行空,法力無邊的同時也不得不戴上了那個金剛圈,割斷了他塵世間的所有情欲。人間的自由就是如此,獲得的同時也意味著失去,我們只是以貌似自由的心沉浮在生活里,不可抗拒地帶著種種束縛來看周圍的一切。
都說《泰坦尼克號》最感人的時刻是杰克沉入冰冷的海底,但是如果他不死,到了新大陸后,難道憑他街頭賣畫就能養活那位貴族小姐?都說世上最浪漫的故事是灰姑娘的故事,但是所有灰姑娘的故事寫到在教堂舉行婚禮后就嘎然而止。
然而當我看《大話西游》時,卻感到那時心是真正自由的,在那個黃沙滿天、仙妖群集、連牛也會說話的地方,我不會把生活里的種種框架搬進影片,不會去想至尊寶若是和紫霞成親后,是否會為生活所累,因為那一切都是虛幻的,在現實的生活中沒有它的影子,但它講述的卻是人世間最真的感情,生與死,愛與恨。
愛和恨、生與死,人世間的這些都是痛苦的,所以有那么多人想成仙。神仙總是高高在上,無欲無求,他們能長生不老,超脫于塵世,為叢生所仰慕。他們也許是快樂的,但為何會流傳下來那么多關于牛郎織女、七仙女下凡的傳說。
至尊寶不想做神仙。作為一個三流的山賊頭子,他胸無大志、無勇無謀,也樂于做他的大當家。但上天卻注定了他是孫悟空的化身,總有人在夢中提醒他是齊天大圣的傳世。當上天的重任和孫悟空的前世留下的是是非非一起壓在一個小人物身上時,他并不接收這種命運,一種本能的抗拒,他原本在五岳山做山賊倒也逍遙快活,卻無故被注定要承擔前世的罪惡;他越是真誠地想救人,卻越是一步步臨近他自身的毀滅。他似乎一下子愛上了白晶晶,強盜的愛是最直接的,于是他梳妝打扮一番前去示愛,但當他發現他愛的人所愛的卻是他自己一直在拒絕的身份時,他自己也糊涂了。紫霞仙子也不想做神仙。
做神仙也沒什么快樂。我想不出如何來形容這種純粹的愛情,只覺此情唯有天上有。不管是妖怪還是神仙,即使是一個山賊,只要是她的意中人,她都無怨無悔地去愛,也許這就是她心中所想的緣分。她找到了,就是至尊寶,但是那個山賊并不珍惜她的愛,而且還一再的欺騙她,也許這真是人世間最大的慘事之一。直到最后,她臨死前絕望地說道:我只明白一件事,愛一個人是那么痛苦!原本作為神仙,她沒有痛苦,為了愛而下凡,但正是因為愛而讓她痛苦不已,也許她自己也弄不清楚了。看著她的身軀在空中緩緩地飄向遠方,我們的心也隨著慢慢地往下沉,她的人生也是個悲劇。
都說造化弄人,其實人世間哪有那么多天注定,其實都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捉弄或是純粹的自我作賤。站在城頭的夕陽武士看到孫悟空的背影時說道:他好像一條狗啊!也許這是影片里最好的對比,一個可以看作是從前的至尊寶,一個是由至尊寶化身的齊天大圣;一個是凡人,擁有著愛情,一個是神仙,法力無邊,擁有著取經的事業。影片里的愛情戰勝著法力與事業,但若是發生在現在也許就不是這樣的結局。
本來的意義了,幾乎每一首歌,每一部電影,都充斥著所謂的經典愛戀,那真的是愛嗎。曾有一個女孩子對我說:她對她的愛人最大的要求是一定要有成功的事業。但即使至尊寶變成了齊天大圣,看到自己心愛的女人的身軀飄向遠方,卻不能拉住,那再法力無邊又有什么用。
愛情不是天注定的。無論開始夕陽武士說得如何堅決,深深一吻后的神情是那么幸福。(男人說女人是虛榮的,女人也說男人是虛偽的)。常有人會說這世上沒有意中人,其實恰恰是他們把心藏在了最里面,不敢把心中的愛說出來。就像紫霞仙子說的那樣: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踩著七色的云彩來娶我…但,我們的這個世界里沒有哪個女孩能到男人心里去留下她的眼淚,也沒有齊天大圣能讓女孩往前大膽的走去。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頭上都帶著一個金剛圈。有的是束縛了愛情,有的讓人不能說出自己想說的話。看著至尊寶說完“曾經”后,慢慢地帶上了那個金剛圈,我們心里都為他嘆息,但是有沒有想到自己其實也帶著。敢愛敢恨吧,別讓自己的愛,像紅紅落葉長埋塵土中。
都說影片里最經典的話是: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沒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時候才后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給我一個機會再來一次的話,我會跟那個女孩子說:我愛你。如果非要把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忘了它吧,曾經,沒有用。
影片給我們許許多多的美麗,然后又讓它們一一地破碎了。隨著唐僧師徒四人的遠去,又響起來了那悠揚又略帶傷感的歌聲——從前現在過去便再不恨。紅紅落葉長埋塵土內。開始終結總是沒變改。天邊的你飄蕩白云內。苦海擔起愛恨。在世間難躲避命運。相親竟不可接近。話我應該相信是緣分。情人別后永遠再不回。歡佬放眼塵世外。一生所愛忍讓在白云外。苦海擔起愛恨。在世間難躲避命運。相親竟不可接近。話我應該相信是緣分。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大徹大悟。緊箍咒,圈住昔日的愛戀,圈住棱角分明的個性。但成熟是一個很痛的詞,它不一定會得到,卻一定會失去。
總有一天你也會走在路上,像一條狗。
讀呂氏春秋有感篇二
十月一號是黃金旅游周,我和爸爸媽媽也踏上了黃金旅游周的行程,我們要前往我國五岳名山之一的南岳衡山,晚上十一點鐘,我們就開車前往湖南南岳。雖然是晚上,但高速公路上車依然很多,大家可能都要出去旅游,我在迷迷糊糊之中進入了夢鄉。
凌晨時分,我從夢鄉中醒來了,看見兩旁山巒層疊,滿眼蒼翠,陽光撒在山頂上,像給大山鋪上了一層閃閃發光的金子。我打開車窗,新鮮的空氣迎面撲來,我深深地吸了吸。
車子一路疾馳到了南岳后,我看見一座高聳入天的大牌坊,上面寫著“南岳衡山”四個巍峨的大字。
我們首先到了財神廟燒香。財神廟的門口有兩只小長頸鹿,雖然它們是石質的,沒有上油漆,但還是能假以比真。跨進財神廟的大門后,我抬頭一看,發現財神廟的樓頂上有六個尖尖的角,每個角上還掛著一個小鈴鐺,風一吹,就發出悅耳的“叮叮當當”聲,響遍整個財神廟。廟里總共有四個財神,我們先去拜了正財神,然后是文財神,緊接著的是武財神,最后我們拜的的是偏財神。正財神是最有風光的,他立在最大的一個房子里,拜他的人也是最多的。我們又前往南岳大廟。大廟兩旁都是古色古香的房子,大部分都是賣香的。遠遠望去大廟,大廟上空香煙彌漫,可見大廟里的香火是多么旺盛啊!我們走進了大廟,大廟里游人繁多,燭火輝煌,很多人都在虔誠地拜神,我們也入鄉隨俗,真誠地拜了神。大廟里面有一顆香樟樹,樹齡竟達到了六百多歲。這顆老樹雖然經歷了六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但還是傲然挺立,成為了大廟里一道獨特的風景。
從大廟里出來后,我們到了水簾洞,據說這里流泉飛瀑,是個四季如春的地方。在懸崖峭壁上,每個(隔)幾百米就會有一個孫悟空。在水簾洞景區里,總共有七十二個孫悟空,并且每個孫悟空都擺著不同的造型。我沒有走石階路,而是走的是石階路下邊的大石頭。有的大石頭旁泉水潺潺,有的大石頭旁草木繁盛。我捧了一把泉水洗了洗臉,泉水清涼入心,感覺好涼爽啊。
夜色降臨了,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水簾洞,乘坐旅游觀光車來到了萬壽大鼎中心廣場。廣場上有很多的游樂項目,有碰碰車、碰碰船、摩天飛輪等。廣場邊上有很多當地風味小吃,有臭臭的臭豆腐,一位老爺爺在正在做春卷,里面有豆干、海帶絲、胡蘿卜,還有火腿和肉呢!我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我急忙咬了一口,啊,香噴噴的,好好吃啊!
第二天,我們前往了南岳山,我們在游客服務中心排隊坐車上山。車子左拐右拐地搖上了半山腰。我們下車之后,在南天門開始徒步上山前進。上山的路蜿蜒而上,十分陡峭。我們一鼓作氣,登上了最高峰祝融峰,它挺拔突起,我往山下看,發現山上、半山腰和山下有很大的不同,山下會時不時有清涼的風吹來,半山腰煙霧繚繞,山頂則云彩朵朵、群峰巍峨,氣勢磅礴,我沉醉在這秀美的景色之中。
此次的南岳之旅讓我感受到了南岳的風土人情,體驗到了南岳的秀美風光,祖國山河如此美麗!這次十一旅游真有意義。
讀呂氏春秋有感篇三
突然有一天,我從電視中聽到了一句話:中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能養活兩億人。兩億?!這個數字使我大吃一驚,我連忙上網查了查資料。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中國每年浪費糧食800萬噸,能夠兩億人吃一年,并且,這些糧食價值高達20__億元!!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字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我們中國的某些地方,卻有四五千萬人民吃不飽啊!
漸漸地,我從生活中找到了答案:一張餐桌上,就只有兩三個人,而菜卻點了十一﹑二種。這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謂的“講究”嗎?講究吃穿,講究房車,講究面子。中國人的經濟條件一天一天的在進步,而我們祖先傳下來的廉潔﹑節約的美好品質正在一天天的退化,終有一天,我們會重演歷史,會像唐朝一樣,逐漸衰退;終有一天,我們會窮的一粒米飯也吃不起;終有一天,那美好的中國夢會變成一個奢侈的夢想,甚至會破滅。
“光盤行動”,這是關于餐桌上的浪費的一個熱談。身為一名小學生,你可能覺得浪費一粒米飯不算什么,可你想過沒有,一個人浪費一粒米飯,中國十多億人就浪費十多億粒飯,這,十多億粒飯可供多少人填飽肚子啊!其實,節約糧食很簡單,只要你刨干凈碗中的飯,少點一些昂貴的菜,便能減少許多浪費,避免大量的經濟財產損失。
光盤行動你我他,珍惜糧食靠大家。讓我們行動起來,使每一個中國人都有飯吃,不讓中國成為腐敗之國,讓我們現在開始行動起來:愛惜糧食,從我做起,復興中華,從我做起!
讀呂氏春秋有感篇四
近讀《呂氏》,初行甚澀,殆漸入佳境,欲罷而不能。《呂氏春秋》為呂不韋及其門客所撰著,間雜百家,于百家之論取其養并為其所用。呂不韋何人也?作此書何意也?觀不韋一生,商人而已。其以“奇貨可居”,而貴為秦相,位及尊寵,功成名就,作此書當有所圖。慮之再三,方有所悟,雖則揆度臆測、一家之言,姑妄述之。
所圖無非在“利”,此“利”非彼利也,乃國家之大利。《呂氏》兼采百家,非一家之專論,非為留戀虛名之榮,探其旨,在于務實求用,以佐 國君,以治平天下為利。試言之。
《孟春紀》之《孟春》,言禮,卻非為論理,乃君王行禮教程,詳盡君王行禮儀程之所在,行禮所在,命之時。又《大樂》、《侈樂》、《適音》、《制樂》多了些敬畏之言,兼聽之明,身危國亂之論,而勸勉寓于論道,論道又成于正聽,可謂諄諄善誘者也。此禮樂之論,非為孔孟之言,然睹之則警,聞者足戒,立足于實際,志在導君王之言、行,斯為善言良謀也。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此言之利,在于警策,得與失、取與舍、善與惡、仁與暴、義與毒,皆在一念之間,或為商紂,或為西周,言雖苦,卻秉于實。其余《任數》、《察今》、《知度》、《用民》、《有度》、《分職》諸篇,一體而成治國之道。治國之道何在?務其任,揆其要,分其職,察古今之變,順民為本,治吏為體,則國道可成,民道可存,上下一體,庶幾國治矣。
再有《上農》《慎行》《當賞》等篇,無不以事說理,以理順事,以事理干于治國,其言論明于時實之務,順合時情時勢。
故,讀《呂氏》,要言不繁,真帝王之圭臬,人主之佐策:其旨一、其法一、其成一、其言一、而其質實、其用專、其能用。無虛夸之辭,貴在務實為用。此為國,亦”奇貨可居“也,為其利大于言也。而其昭于世也奇,懸之咸陽城門,增減一字千金,蓋言之有物,為論不避務實,故而自信如此。
不韋商人耶?相國耶?
讀呂氏春秋有感篇五
媽媽對我道:“寶貝,你幫我們去端一下碗筷,準備吃火鍋啦!”“耶!”我一蹦三尺高,恨不得馬上把碗筷端過來,品嘗美味。
我打開消毒柜,拿出四個碗,又去拿了四雙筷子。跑到桌子旁,依次把碗筷擺好。媽媽喊道:“你們兩個,吃飯啦!”爸爸走了出來,可是姐姐姍姍來遲,直到現在還沒過來。我跑去一看,正在戴著耳機悠閑地聽音樂呢!我摘掉她的耳機說道:“姐姐,吃火鍋啦!”她聽到火鍋,好像餓狼見了肉。立馬跑出去,開吃。
我們看著各式各樣的菜,不知從哪里下手。兩雙筷子在菜上盤旋著。突然,有一雙筷子從一邊鉆了過去,夾了一片片白花花的年糕。我一看,原來是爸爸。我也伸筷子去夾餃子。
過了一會兒,餃子熟了。我趕緊夾了一個吃。沒想到我的牙齒剛一碰到餃子,就被燙著了。我吹了吹餃子,又吃了一口,冷了!啊!餃子柔軟可口,皮加肉,無比的好吃。有一股鮮美的肉味傳來陣陣香味。吃完了,筷子又迅速出擊,又夾了一個。這一次,我“吃了一塹長了一智”。放在嘴邊吹了吹,一聞,真香啊!
火鍋真好吃,希望下一次還能吃到。
讀呂氏春秋有感篇六
今天我看了一堂好課這個節目,腦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受頗多,下面請聽我慢慢細說。
主持人為我們說,一堂好課,就是思想政治課,它讓我了解了祖國軍事的發展和軍人們的愛國精神。今天的一堂好課,主要就是講愛國。主講人金一南的演講是我最深刻記憶。
在20xx年三月份,基辛格先生訪談,他已經92歲了,談著談著就睡著了。但因為金一南給他說了一個問題,把他叫醒了。基辛格與主席談了話,真想不到當年一個被美國總統訪華堵在路上的學徒工,今天能跟基辛格先生坐在一起會談,令我感受到我們祖國是多么強大,民族是多么崛起。
敢于勝利,是我們中華民族心中騰起的火焰,我們要有能力捍衛自己的財富。孫中山當時把我們中國人比作一盤散沙,但他去世后再也看不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1937年七七事變……。
我們要牢記恥辱,恥辱不是自己的包袱。而是推動中國發展的動力。我覺得我們中國人民最重要的就是信仰,我們先輩都是具有崇高的信仰,才促使我們奪取了偉大勝利。
信仰很重要,我們要想愛國,一定要有我們中國人的信仰,信仰是我們愛國的堅石,同時也是今天一堂好課的主題。
讀呂氏春秋有感篇七
這本50萬字的書,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看完,有的地方看得還算仔細,有的地方就只能跑馬觀花了。因為是中文譯本,所以文采上沒多少可取之處,好在故事本身內容豐富,閱讀無障礙,但苦于書本太厚,也有一些計算機專業術語加上駁雜的外國人名,要一口氣讀完,還是要有很大的肺活量的。好幾次在閱讀過程中停下,看看自己已經看了多少,占幾分之幾,剛開始很是讓人沮喪。書在內容編排上有個很大的特點,將喬布斯的生平分成42個章節來回顧,按照時間和那段時間相關的重要人物或經歷的重要事件或推出的重要產品,而且結合得相當好。
作者是個寫傳記的老手,當然他的其他著作我并未讀過,只是這本書,這本書如果細細讀來,你會發現并不是喬布斯一個人的傳記,而是可以說包含了相關領域很多大腕大咖的生平敘述,也甚至可以說描繪了一群賦有創新精神的人50多年來的奮斗史,甚至可以說敘述了整整一個計算機行業的誕生和發展史,鴻篇巨制。在閱讀過程中,我也會對作者這種刻意擴大、對其他名人的大篇幅贅述嗤之以鼻,因為我認為他在借此提升這本書的價值,而使這本個人傳記可能受到不那么純粹的影響。個人看法。本書歌功卻沒有頌德,比較如實客觀的展示了一位行業領袖、創業楷模的嬉笑怒罵、生老病死的人生軸卷。
2月17日晚,(讀書筆記 )我把書帶回住的地方,安安靜靜把書看完了,哭了半個小時,睡下了。
好吧,其實我不喜歡喬布斯,因為在他眼里我肯定是屬于笨蛋、狗屎那一類的,喬是完美主義者,自己看得上的人就是天才,是座上客,看不上的就是傻瓜,一無是處。他讓“天才”欣喜又惴惴不安,讓“笨蛋”憤怒、絕望、沮喪。因為本能的,我會因為恐懼而逃避那些讓我沒有安全感,沒有自信的人。可是,我又非常羨慕他,羨慕他的熱情與執著,羨慕他少年成名,才財俱得,羨慕他留下了好看的印跡,為這個世界留下了科技與藝術結合的美好典范,是呀,多少人,書中的那些人,書外的同時代千千萬有追求有夢想的人,是真的該對喬布斯多么羨慕嫉妒-恨啊。我不喜歡他,也不至厭惡他,盡管他自以為是、有功利心、控制欲強、甚至對親人摯友撒謊背叛,我會同情他,因為一本書看下來,基本可以斷定,他的人生是急迫的,是抑郁不安的,是操心過度的。
書中多次提到他在無法承受的壓力面前就是當眾大哭,我第一次看到時覺得他還蠻孩子氣嘛,蠻可愛的一面,漸漸你就會越來越同情他,他的內心那么急迫想要一件完美的署名于自己的產品,當他受到質疑,不被支持就會難以自持,他以自己的藝術品味為榮,對呆板僵化嗤之以鼻,殊不知別人也對他的冷酷暴戾、瞬間情緒化、磁場般的歪曲事實橫眉怒對,我還是同情他,因為他颶風般的氣場與做法傷害了一些重要的人也傷害了自己。作為代價的,他創造了蘋果,如愿以償的,他被稱為“蘋果之父”,這一點看來,他是成功的,但說不上是完美的、幸福的。在我的概念里,幸福的人是淡泊明志、從容不迫、能安享天倫的人,就是前幾日有人空間里傳的那位畫畫養花的老奶奶。
——“劉老師,推薦速讀《喬布斯傳》,這書較客觀記錄了一個偉大公司的歷程。我近一個月才讀了3/5,現深感該書不但有助于公司研發部門,對我司營銷、管理及技術業務開拓也大有裨益,尤其是喬在產品設計中強調的專注、價值、從繁至簡,從復雜中找規律,注重細節等理念,將使未看該書的同事們受益。 吳桂昌敬上” 短信后面其實還有四個字“棕櫚桂昌”。我們的領導就是更寬厚和善,我們喜歡這樣也樂于這樣,大底骨子里我們還是缺乏競爭意識的。(感覺我拿這條短信給自己貼金了,其實我也猶豫,但是吳董言辭懇切,其謙恭和藹的形象躍然紙上,也無什么損害;至于我的直屬領導劉老師雖然我很敬他,有時候怕他,但我很信任他,理解他,相信他也不會同我計較太多,只是他不曾想這讀后感會是這樣子。)
沃茨與喬布斯的區別就是前者是一個天才般的閉門造車的技術人才而后者是發掘、利用天才的社會活動家&商人,慢慢建立品牌成為了企業家。創業跟創新這兩類人從來都是不可或缺的,而能將這兩種本事集于一身的人實在鳳毛麟角,私以為蓋茨可以算是其中一個。這本書的男一號是喬布斯的話,第二男主角可以說就是蓋茨了。這不得不引申到封閉式系統vs開放式系統,獨裁式管理vs議會式管理,感性vs理性,藝術vs技術,品味vs實用……這兩個硅谷里成長起來的大樹,蓋茨正直有勢,喬可能生在風口——風致有形。要理性有理性的光輝,要感性有感性的完美,合上書的那晚我之所以慟哭是因為,恩,因為我已泯然眾人矣,沒有牢靠的技藝擅長,沒有持久的做事激情,可是卻夢想著能擠入上流社會,然后又覺得為時已晚,癡人說夢,然后又開始糾結,到底是要急迫操勞、風光顯赫還是要從容不迫、安貧樂道?其實這兩種都算富足的人生。人生苦短,最可怕是一輩子勞碌困頓、一生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