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態度態度篇一
自然,態度不同,所看到,聽到,聞到,觸到的又怎能相同?有一句話說得好,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論態度之重要,那是不懂之人一生也悟不到的。
便好比兩個人同時行走于沙漠之中,在經過沙地塵暴,白日高溫,夜晚低溫,等一系列所摧殘人信心的常識發生后,態度便成為了人之根本,往往會決定生死。
假設,其中一個人抱著絕望的態度,那么他便已經被判了死刑。這樣的人就算能夠活著出去,也再找不到以前的自信。
他會認為:這一切的事情都是因為他拿錯了地圖所至,他迷路了,出不去了,與其在沙漠中等死,不如自己解決自己。
而相反,假設另一人抱著希冀的態度,那么他一定會活著出去。
畢竟人的潛力是無限的,越處于險境之中越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出一個人內在的潛力。
當在這種時候唯一要保持的便是心態了,事是會變的,但心態不會變,一個人會從云端跌落,也會攀登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當然,前提是他有一個相信自己的態度。
文學中,態度的釋義是這樣的:態度是個體對特定對象(人、觀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穩定的心理傾向。這種心理傾向蘊含著個體的主觀評價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傾向性。
而在心理學中,態度的事是這樣的:態度往往會有一種精神力,在不斷的升華中凝結成實體,將所期盼的'事實體化,即向著希望發展。
事實上仔細品讀,并不難發現,他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人的行為,事業往往和態度一詞脫不了干系。畢竟有了一個好的態度,才能把危險化解。
由此可見以上對態度的解析都是正確的:作為一個人,一個有著期盼的人,就必須有一個好的態度,空等待是無用的。
態度態度篇二
人的一生總要面臨各種磨難,用怎樣的心態對待,會決定一個人是否能走向成功,獲得幸福,說得大一點,心態可以決定命運。
有不少人把世界上的人分為了兩類: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可我卻認為這兩種人在本質上并無差別,只是他們在處理事情時的心態不同而已。很多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并不是因為他們的人生道路有多么平坦,也不是他們的能力有多么超群,僅僅是他們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他們能從狂風暴雨中看到彩虹,在困難挫折中看到希望,他們不會因為一時的失敗而沮喪,更不會為摔了一跤而從此一撅不振。反之,許多人之所以失敗也并非他們缺乏機會,或是運氣不佳,更不是老天爺不長眼,給他們的眷顧不夠,真正的原因是他們沒有樂觀向上的精神,心態不好而已。
我的心目中,想要成功首要條件是具有良好的心態,心態好事則成,心態壞事則敗。良好的心態能促使我們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消極的心態只會阻礙我們前進的步伐。一個陽光的人,無論是生活上的小事還是工作上的大事,他都會積極去面對,而一個整天抱著消極心態的人,他熱衷于怨天尤人,怨這怨那,很少付之行動去改變現實。有人說的好,積極樂觀,心態好的人在挫折中看到希望;消極低落,心態壞的人在勝利中看到陰影。
境由心生,心造幸福,要想擁有快樂的人生,必須具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因此,讓我們培養良好的習慣,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格,從而擁有良好的心態,使自己過上甜美的幸福生活。
態度態度篇三
加拿大的高山上有兩種奇特的松,一是紅松,一是雪松。紅松粗壯筆直但數量少,雪松普遍矮小但數量多。它們各有各的優點,各有各的態度,你能說紅松不如雪松,雪松比過紅松嗎?你不能,它們各有千秋。
“世界上沒有兩片葉子是一模一樣的。”但因為這千姿百態的樹葉,才構成了郁郁蔥蔥的大樹。因為有了不同,世界才可以這樣繽紛多彩。因為有了你我,人生才可以這樣輝煌閃耀。
人生而不同,不同的人有各自的特點,如江南草長鶯飛,北國萬里飄雪,塞外駝聲玲玲,水鄉牧笛悠揚。泰山雄,華山險,黃山奇,峨眉秀。牡丹雍容,荷花冰清,梅花傲骨,蘭花素雅。世間萬物都有各自的獨特,“萬類霜天競自由”。
這是一種態度,一種輝煌的人生。
自幼寒窗苦讀,為的是像父親一樣,做個見證歷史的,記錄史實的好官。可仕途不順,惹遭禍害,慘遭腐刑,這些都沒有嚇退他,司馬遷。終于,耗盡畢生精力完成《史記》。這前無古人之作,保全了真實的歷史,記錄了歷史的車轍。完成了父親的遺愿,盡了孝子的一份心,為中國史學山添了濃重的一筆。這是一種何其輝煌的人生啊!
這是一種態度,一種輝煌的人生。
看歷史長河,英雄豪杰無數,哪一個不是有性格的態度。李白,蘇軾,王昭君,一個個聽到就為之震撼的名字。念今時歲月,英雄矗立,又哪一個沒有輝煌的人生。這是態度,這是輝煌的人生。
那兩種松,兩種態度,一樣輝煌的人生……
生長在那遙遠的加拿大高山上,一生輝煌。
態度態度篇四
有一本書曾在美國最暢銷書排行榜上整整待了十年時間,書名更成為了表達積極思維力量的一句口頭禪傳遍了全世界。這本書就是《態度決定一切》。
我們每天都在學習,但在學習面前態度決定一切,沒有什么不重要的知識,只有不重視知識的人,不同的態度,決定不同的人生,有什么態度,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行為,從而決定不同的結果。
面對生活中的”攔路虎”,弱者只會釆取消極的態度,只會痛哭流涕,止步不前,埋怨他人之不是,慨嘆生命之不公,因而也永遠成為生活中的失敗者。三國時期的周瑜自恃才高,眼中沒有對手,卻步步讓諸葛亮占有先機。但他在臨終前,仍發出這樣“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嘆。在我們身邊,也有同樣的事例,例如一些同學由于一次重大的考試失敗了,就釆取了消極的態度,產生了自卑的心理,而不能自拔。這都是因為他們釆取的消極態度決定的。
同學們,在我們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態度永遠決定一切,所以無論自已處于多么嚴酷的境界之中,心頭都不應為悲觀的思想所縈繞!為了追尋自己的理想,我們要去飛翔,去接受風雨的洗禮;為了實現人生的夙愿,我們要飛翔,去迎接春風和朝陽。雖然我們并不堅強的翅膀也許會受傷,但我們一定要飛向遠方。積極樂觀的態度將是我們成功的秘訣。
態度態度篇五
唉,考試呀考試!我該說你什么好呀!好時甜甜蜜蜜,差時聲如雷霆。
你這百變小子!
為了讓你看上我,我苦費心思,資料和文件堆滿了書桌,眼睛在深夜的“火焰”中被“熬”得通紅,血絲滿布,雙手無力。但一想起你的微笑和喝彩,我又情不自禁地投入學習。你來了!我心若壓千鈞之重,卻又下筆有神,與一位位你手下的武者較量,無一不是對上幾個照面就獲得勝利,千鈞被我推翻了,渾身放了個輕松,準備真沒有白做呀!再看看學友們,他們被實力不俗的武者們弄得焦頭爛額,一時竟脫不開了身。“呼哈!”我心中大悅,也放寬了心,盡情地擊退武者們,不再禁錮自己的實力,肆意地進行著知識盛典、狂歡,我沉浸在考試的招術中,與你不斷地對壘。最后一刻來了,你派出了與我有一戰之力的“作文大師”,“江湖”上流傳,他們的“迷惑術”已練得爐火純青,與出伸入化僅有一線之差。我氣沉丹田,舉起我的神兵一一筆,與大師過招。一個小時后,我笑了,因為大師也被我擊退了。你為我送上了大拇指與一缸“蜜”。
我跌入了“密”罐。學業荒廢,驕傲自大。你親自來勸說,我卻將你推在一邊,鄭重道:“我再也不需要你的勸說了,你的武者們,手下敗將而已!”你痛苦地走了,回來時,帶著一股更加強大的力量來考驗我。我驚了、怔了、傻了、愣了。武者們各個都體魄強健,對我的分數帶來了毀滅性的殺傷。我被心底的恐懼壓倒了,連執筆繼續書寫的力量都少了幾分。那一刻,你成熟了,像一個家長在訓斥自己的孩子一般,用題目擊打著我內心深處的自信,快要崩潰。我心底的最后一道防線徹底失守了,顯現出了一個可憐孩子。我想哭喊,想打鬧,想推開你的武者。一切皆為徒勞。兩行清淚掛在了臉頰上,我的驕傲也隨之倒去。我敗了,敗得丟盔棄甲、凄凄慘慘。我的不認真學習觸怒了你,你給我帶來了刻骨銘心之痛,將我引以為傲的資本抹得干干凈凈。
考試,你這小子時喜時怒,總令我措手不及,但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用自己的能力讓你認可我的!
態度態度篇六
細,是一種態度。
細,細微、仔細、細致、精細、細膩……看到這些詞,我們不難想到,跟細有關的詞語,都是把事情做到極致的意思。
所以,我說,細,是一種態度。
想想這次參與全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選拔賽的整個過程,我努力做到“細”。
凡事都一樣,既有粗細條,也有細微處。在這次大賽選拔中,我力爭把自己的匯報稿與課件的每一細節處都做到仔細。
記得匯報稿的修改,我本著“好文不怕千回改”的態度,一次又一次的找人傾聽、進行修改。在最后一次請侯校長聽的時候,給我指出一個詞語“拒麻割肉”這個詞語用得不恰當。想想當時自己在用這個詞的時候,也是經過幾番琢磨,為了減少字數,又能表達清楚意思,我認為這個詞完全能夠勝任。但是當侯校長給我指出來的時候,我能完全意會出意思,給人的感覺太過于刺激,有一種血腥之感。根據語境,我把內容改為“學生沒有拒絕麻醉進行手術的疼痛經歷”,雖然字數多了,但是表達的意思更加的清晰,而且給人留有一種想像的空間。所以,有時該省則省,不該省處,絕不能含糊其詞。也許,這就是細。
做事,總與人的性格聯系在一起。我,看上去是一個粗枝大葉的人,可實際在真正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的內里卻也是極為細致。
在課件的修改過程中,我不愿意借用別人現成的資料,我喜歡自己發明與創造。說實話,在上兩次比賽中,曾看到兩個人的課件使我眼前一亮。于是曾借用來,學習并準備借用。但是當我看到同事的課件中與我用的兩張完全一樣時,雖然動作有點小差異,但我還是在比賽前的那個晚上熬夜進行了修改。修改課件時,我根據自己的喜好在百度上搜索自己喜歡的素材,然后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創作自己想做的樣板。在“三維目標”這一張圖片中,我認為,三個目標是相輔相成的,同時也是環環相扣的,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是層層推進的。所以,我采用了遞升式同一形狀的圖片組合,為了突顯其遞升關系,我用同一色系,逐漸加濃的方法展現,同時還配一養眼綠的空心上升橢圓箭頭。做好后,感覺很有層次感,同時也突顯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對人情感態度的熏陶。
另一張幻燈片是“重點難點”的圖片。借用別人的那張是用路徑推移實現的,有一定的力量。可是我還是不想與人雷同。于是又一次進入創作中。學習中,重點、難點,就像一本本厚重的書,在我和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它是由厚逐漸變薄的。所以,我準備選取立體感很強的書本作為圖標,然后附書頁說明。紅與藍的圖片標志,讓重點與難點有了一定的區別,同時進入的動作彰顯兩點同樣的重要的地位。做好后的效果,讓我眼前一亮。也許,這就是細。
聽媽說,我出生當天,從落地開始哭,一直到下午六點才住聲。我的沙啞嗓子就是從那時開始的。又因當小學教師的原因,這嗓子一直是處于感冒狀態的。所以,從我這里聽出悠揚美妙的聲音,那有點是奢望。明知自己的不足,也只有從自身努力表達情感。
選擇的課題是《軍神》,既要突出軍神的剛毅,又要表達出對軍神的敬意,這需要不同的語氣與神態。腦子里回想著每一句話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以及出聲后的效果,一邊不停地訓練自己向著那個方向努力。每天不停地訓練,爭取每一個詞都要做到細膩。還好,訓練幾天,總算感覺自己能拿得出場。因為我的學生都已經模仿著我的樣子,開始背誦我的匯報稿了。也許,這就是細。
我想,經歷一件事,能悟出一個道理,這應該是一種最大的收獲。
細,是一種態度。
態度態度篇七
自然,態度不同,所看到,聽到,聞到,觸到的又怎能相同?有一句話說得好,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論態度之重要,那是不懂之人一生也悟不到的。
便好比兩個人同時行走于沙漠之中,在經過沙地塵暴,白日高溫,夜晚低溫,等一系列所摧殘人信心的常識發生后,態度便成為了人之根本,往往會決定生死。
假設,其中一個人抱著絕望的態度,那么他便已經被判了死刑。這樣的人就算能夠活著出去,也再找不到以前的自信。
他會認為:這一切的事情都是因為他拿錯了地圖所至,他迷路了,出不去了,與其在沙漠中等死,不如自己解決自己。
而相反,假設另一人抱著希冀的態度,那么他一定會活著出去。
畢竟人的潛力是無限的,越處于險境之中越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出一個人內在的潛力。
當在這種時候唯一要保持的便是心態了,事是會變的',但心態不會變,一個人會從云端跌落,也會攀登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當然,前提是他有一個相信自己的態度。
文學中,態度的釋義是這樣的:態度是個體對特定對象(人、觀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穩定的心理傾向。這種心理傾向蘊含著個體的主觀評價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傾向性。
而在心理學中,態度的事是這樣的:態度往往會有一種精神力,在不斷的升華中凝結成實體,將所期盼的事實體化,即向著希望發展。
事實上仔細品讀,并不難發現,他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人的行為,事業往往和態度一詞脫不了干系。畢竟有了一個好的態度,才能把危險化解。
由此可見以上對態度的解析都是正確的:作為一個人,一個有著期盼的人,就必須有一個好的態度,空等待是無用的。
態度態度篇八
成熟是一種態度,一種為自己、為他人負責的態度。
尼克。胡哲曾在自己的演講中,告誡臺下的青少年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要為了短暫的刺激和歡愉去接觸毒品、煙草、酒精以及性。不要以為這些東西對你的未來沒有影響,它們會慢慢地腐蝕你,讓你拋開自己的夢想和希望,墜入絕望的深淵。
你所做的任何行為你都要為它負責,就法律的層面而言,世界上大概只有兩種人不是責任承擔主體:一是嬰兒,他們沒有責任意識;二是精神病患者,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你的思想可以控制你的行為,所以你要樹立成熟的態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如何樹立成熟的態度呢?有了成熟的態度又會對自己的成長有什么益處呢?
做事要多考慮,三思而后行。在做事之前要充分的考慮到自己行為的后果,自己的行為對自己、對他人是否有益。在20xx年末,美國華盛頓州奧林匹克國家公園啟動該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水壩拆除行動,其目的在與拯救那里日漸瀕危的三文魚。雖然水壩的拆除減小的當地的電力供應,但對生態環境的恢復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但我們反過來思考,如果人類在利用自然之前都能全面的考慮行為對自然的影響,我們現在的生態環境會更加的美好。因此所做的行為要有充分的考慮,以保證日后不會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花更大的力氣彌補。
勇于承擔自己行為的后果。如果自己的行為出現了錯誤,到致失誤,不要逃避問題,要積極的解決困難,迎難而上。愛迪生在研究炸藥時不慎發生爆炸,震驚了小鎮了里其余的居民,他們強烈的要求愛迪生搬離小鎮并賠償他們的房屋損失。愛迪生應允了鎮民的要求,后來將自己的工廠建在了鎮外河流的大板船上。積極地承擔自己行為的代價,樹立成熟的態度。
讓我們樹立成熟的態度,走向成熟。
態度態度篇九
一天中午由于下雨,甲同學和乙同學相約一起吃飯,來到一家飯館,當時是飯點人比較多,兩位同學分工一人找位置,一人去買飯,甲同學好半天等到一個位子剛坐下,門口進來一位老奶奶雙手攙著一位盲人老爺爺,她四下張望尋找座位,發現一位女士身旁有一個空位,于是走了過去,問:“姑娘,這兒有人嗎。”女士說:“有人。”老奶奶又說:“我先坐一下,人來了就起。”女士忙說:“馬上就來。”老奶奶和老爺爺便無奈的站在那兒等。這時,甲同學忙起身對老奶奶說:“請來這兒坐,并去攙扶老爺爺。”老爺爺剛坐下,乙同學端著兩碗面回來了,看到了剛才的事,兩位同學決定把這兩碗面先讓給老爺爺和老奶奶,當兩碗面端到兩位老人的面前時,老奶奶說:“我們已經坐了你們的位子,咋還能吃你們的面,你們先吃。”兩同學說:“您二老先吃,我們年輕,再等一會兒。”這時,老爺爺突然說話了,“老伴啊,這里的服務好,人更好。”話音剛落,引得在場的人們一陣鼓掌,大家都為這兩位同學的所作所為伸出大拇指。而那位女士卻低下了頭,一言不發,可能是她覺得自己對這件事的態度連兩個小學生還不如,因為兩位同學很無私,不僅讓了座位,還讓出自己的面,而自己卻這么自私,坐一下都不行。
正是因為這兩位同學在老師和家長的教導下,知道要尊敬老人,講禮貌,不僅是個人品格的提升,也是愛國的'一種表現。
我們的社會正需要這樣有態度的人,把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繼續發揚下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態度態度篇十
考上初中,有些習慣跟著改變,失去了一些與自然相處的時刻,轉而伏首案前喃喃書寫。教室外面對的是寬闊的操場,綠云周匝,紅沙癢眼,偶爾下課散步于跑道彷彿一種擠壓出的寧靜與自適。而我恰巧也在此塊分離課業壓力的后院中遇見兩只狗兒,一黑一白,躺在綠毯上曬日光浴多么舒服。便當的菜色十分豐富,于是我總會分享幾塊肥肉讓他們大快朵頤,這樣的共存無不是一種和諧。
然而近來,愈來愈多狗兒闖入校園,群聚于操場奔鬧嬉戲,但皆是一副骨瘦如柴的模樣向學生乞食。我想那是它們因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惺惺相惜吧!它們漸漸定居校園,游走于廊道間祈求每日惟一的一頓飯──學生手中的殘羹冷炙。偶爾看見如此多仰人鼻息的狗兒們,反觀暴殄天物的人們,我不禁感憂戚戚。
我靜下來思考過,狗兒的流浪生涯,就在于人類的假慈悲。大家都說狗是“愚忠”,何嘗想過?曾經是狗兒看見我們對它的好,它才忠心耿耿、義無反顧的追隨,愚忠的背后正昭彰著人的“善變”。而如今,我們輕易無視自己的原罪,而借刀殺人,安慰自己憑空幻想的恐懼。
其實我只是想呼吁不愛狗的人們靜下來,與愛狗的我們重搭一座溝通的橋梁。人的追求,不就在于一個無懼而自由的世界,怎沒想過放下心防、好好看一眼狗兒的天真與可愛?雖然這個問題至今仍然無解,因為似乎不應是某一方一肩扛下所有責任。但此刻,我卻想起作家吳明益曾引用的一句話:“解決問題的同時,應深知自己也是問題的一部分。”我想,這正是我們面對一個話題應所抱持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