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感悟,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榜樣觀看個人心得感悟一期篇一
日前,由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的《榜樣5》專題節目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通過典型事跡再現、嘉賓現場訪談、詩朗誦、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講述平凡的故事、再現感人的畫面,戳中無數人的淚點,讓人從中備受啟發、汲取力量。
向榜樣學習,也要向榜樣致敬。在我看來,榜樣不是具體的某個人、某幾個人,而是特定時期的某群人。“這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致敬挺身而出的“你”,永葆初心、始終堅守;致敬挺身而出的“你”,牢記使命、勇挑重擔。倘若沒有挺身而出的“你”,就沒有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階段性成果與勝利,就沒有此刻的備受鼓舞。
“你”是白衣執甲的“最美逆行者”,用生命守護生命。無論是“必須有敢與‘死神’掰手腕的勇氣和擔當”的火神山醫院專家組副組長、重癥醫學一科主任,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張西京,還是“要用心守護患者,才能無愧自己的職業”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婦科腫瘤科護士長張宏,都是白衣執甲的“最美逆行者”。在他們身上,有無私無畏、沖鋒在前,有“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人”的實實在在的行動,有“舍小家為大家”的忘我工作。致敬挺身而出的“你”,難忘“你”用生命守護生命,廣大黨員干部,要如“你”一般始終堅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永葆為民初心,隨時準備著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
“你”是一線堅守的“基層工作者”,用真心溫暖民心。我知道“你”的名字叫杜云,“你”經常把“居民的需求就是我要做的事”掛在嘴邊。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龍陽街芳草社區里隨處可見你的身影,疫情防控宣傳中有你在貼公告,居家隔離人員家門口有你在送菜,拉網式排查時有你在挨家挨戶奔走……“你”用自己的“一直在”,讓群眾安心。我還知道“你”不是一個人,“你”的身后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便是“基層工作者”。致敬挺身而出的“你”,感謝“你”用真心溫暖民心。作為一名黨員干部,也要與你一樣,在大戰大考面前,時刻堅守在本職崗位上,履職盡責、傾盡全力,用百分百的真心把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上
“你”是風雨無阻的“生命擺渡人”,用奉獻感染他人。“你”有一輛車,在那段疫情最緊張的日子里,那輛車曾經載過無數武漢金銀潭醫院深夜下班的醫護人員。后來,“你”憑著這輛車被稱作“生命擺渡人”,又帶動更多的人組建起一支志愿者團隊。“你”就是汪勇,那個守護醫護人員的“生命擺渡人”。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正是無數個風雨無阻、挺身而出的“你”,無私奉獻、全力援助,才感染溫暖了許多人,才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可能”。向你學習、向你看齊,是學習你的那份真摯與熱忱,那份無私與奉獻,哪里有需要,就幫助到哪里,不僅默默努力,還善于團結他人、形成合力。
致敬挺身而出的“你”,是感謝,更是欽佩。感謝你的白衣執甲、沖鋒在前,感謝你的一線堅守、溫暖人心,感謝你的風雨無阻、無私奉獻。向挺身而出的“你”學習,學習境界,更學習精神,在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中奮勇向前。
榜樣觀看個人心得感悟一期篇二
《榜樣5》專題節目的播出,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向“榜樣們”致敬和學習,我們要弘揚和學習好偉大抗疫精神,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為祖國的偉大復興中國夢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年9月8日上午,為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勛章獎章,并表彰了一批對抗疫作出杰出貢獻的先進個人和集體。
新冠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所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影響范圍最廣的全球性大流行病。但在這場沒有硝煙、沒有戰火、沒有實體打擊目標的特殊嚴峻戰斗中,有這么一群人,他們不顧艱險、逆流而上用忠誠、擔當、堅守和奉獻,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刻詮釋在與病魔賽跑較量的防控阻擊戰中,創造了無數個生命奇跡,讓我們的生活美好如斯,而這一群人是誰?今天,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英雄,讓我們以國之名,致敬英雄!
致敬英雄,當弘揚繼承不懼生死、無堅不摧的“中國精神”。“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種情懷、一種境界、一種超越,而當代“中國精神”更是一種不畏艱巨、不甘屈從、永不服輸的血性和品節。獲得“共和國勛章”84歲的鐘南山院士,疫情面前告誡民眾不要去武漢,自己卻悄悄地踏上了去武漢的列車,他冷靜、無畏、迎難而上的身影,震撼和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他是“身披白甲、心有鍛錦”的白衣天使,是實事求是敢吐真言的剛正之士,更是在采訪時哽咽地說“什么都壓不倒中國人”的愛國英雄,當今中國有無數個“鐘南山”,他們猶如無邊陰霾里的絲絲微光,為我們趕走了黑暗,為我們撐起了萬家團圓,匯聚起任何艱難險阻都壓不垮的中國精神。弘揚繼承好他們的精神,是我們對新時代的英雄們最好的致敬與感恩。
致敬英雄,當積蓄傳遞越挫越勇、無畏攻堅的“中國力量”。什么是中國力量?是“把膽留在了武漢”的張伯禮院士在抗疫前線的毅然堅守,拖著術后虛弱的身軀努力攻堅以“中藥漫灌”的中醫理念科學救治患者,用老當益壯、當仁不讓詮釋出救死扶傷的仁心大愛;是抗疫“巾幗硬漢”陳薇少將,帶領科研團隊臨危受命,夜以繼日埋頭實驗室與病毒苦戰、全力攻堅,用智慧和汗水在研制新冠疫苗的“百米”賽跑中成為科技攻關佼佼者。中國力量是臨危不懼的泰然自若,是鍥而不舍的奮斗拼搏,更是堅如磐石的忠誠執著。廣大黨員干部,要以英雄為楷模,緊跟時代步伐,以忠誠為己任,以人民為中心,立足本職崗位,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不斷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能力和素質,用創新務實助推發展,用實績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致敬英雄,當領悟踐行和衷共濟、無私忘我的“中國擔當”。“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在這場艱苦卓絕的疫情大考中,我們充分發揮了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磅礴力量,看到了全國數百萬名醫務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沖鋒陷陣,400多萬名社區工作者在全國65萬個城鄉社區日夜值守,各個領域、各條戰線上涌現出了千千萬萬個默默奉獻的凡人英雄,鮮紅的黨旗在社區、街道、村莊的各個角落高高飄揚,筑起了一座又一座抗擊疫情的堅強堡壘,他們在緊要關頭迎難而上,把國家民族的使命放在心上、扛在肩頭,筑造了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筋骨”和“脊梁”,他們實際行動回答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個時代命題。
“莫道春光難攬取,浮云過后艷陽天”,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但卻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爭做英雄才是這個時代我們感恩英雄的最好方式。
榜樣觀看個人心得感悟一期篇三
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我國的疫情在艱難中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回想起來去年全國緊張的時光,仍然會覺得感謝、感激、感動。今天在《榜樣5》,我聆聽了白衣戰士、人民解放軍、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的故事,他們也有著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
張宏是一名護士,在疫情之際,她第一時間報名,主動請纓,48小時內準備完畢就出發去抗疫紅區一線。那段時間她每天要做“咽拭子”、一日三餐、擦背。做著危險的工作,但他卻不懼,因為她覺得“既然穿上了防護服,就是白衣戰士。”在祖國人民需要的時候,就要迎難而上。
杜云是芳草社區書記,也是人們口中的“戰疫全能書記”,基層抗疫力量對于抗擊疫情的勝利是至關重要的,那段時間,她不懼危險多次尋求物資,為5000多人服務,使社區成為了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施工單位黨組織說“醫院早一分鐘建成,就能早一分鐘收治患者”。我們都震驚于“兩山”醫院的建設,他們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當時夜晚氣溫在0度以下,2688名黨員參與,很多工人干完了也不肯走,因為他們覺得這是一個“救命工程”,沒人想放棄,沒人愿意放棄。4萬多建設者,舍小家,為大家,不懼寒冷,不懼危險,他們用大愛溫暖了整個中國,共同演繹了偉大的民族精神,也共同建設了這個偉大的令世人震驚的奇跡。
達娃倉決是西藏那曲的一名普通人民警察,在疫情來臨時,她以生命赴使命、用熱血筑警魂。工作中她總是沖在前面,每天從早上九點半工作到凌晨4、5點,高強度的工作致使她聽力喪失。在氣溫低至-20℃且缺氧的環境中,她們為藏區人民的生命安全,筑起了堅實的防疫屏障。然而她卻不求表揚,只說:“我只是完成了一名普通民警的普通工作”。
浙江省武漢抗疫前方指揮部臨時黨委說:“為民請命不能避,為國赴難不能避,臨危受命不能避”他們不是為了榮譽贊美,只是為了常人無恙,只是為了國泰民安。“小太陽隊”也為打贏武漢保衛戰做出突出貢獻。他們有必勝的信心,堅韌的信念,這也是抗疫成功地關鍵。一名年長的護士長寫了《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戰場》這樣一首詩,令人感動,武漢需要天使,而她們就是天使最美的翅膀。
看完這些人物和故事之后,只覺得榜樣,正是這般模樣。這是中華民族同心同德、共克時艱的歲月,一支支黨員突擊隊沖在一線,鮮艷的黨旗飄搖在抗疫一線。在全國人民的努力奮戰下,終于冬去春來,勝利的曙光漸行漸亮。習近平總書記最后說:“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在抗擊疫情中,青年同志的表現令人感動。”世上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抗擊疫情下的青年一代,展現出了中華民族的希望。而我們作為一名普通黨員,同時也是新時代的青年一代,更應在黨和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聽從黨的指揮,沖在最前線,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的同時也為黨和國家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貢獻。
榜樣觀看個人心得感悟一期篇四
3月22日晚上,《榜樣5》在cctv1黃金時間播放,這已經是第5期榜樣節目了,每一次看榜樣的感人事跡,我們都感受到了先進典型的作用。
這一期專題節目通過典型事跡再現、嘉賓現場訪談、詩朗誦等多種形式,展現出來疫情防控斗爭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一個個先進典型展現出來的模范作用,讓我們深受感動,這些榜樣人物,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是開展我們教育的生動教材。
2020年伊始,在大家滿懷豪情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我們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歷史總會在一些特殊年份的時間坐標上鐫刻下熠熠生輝的印記。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艱辛歷程載入史冊,這是中國人民艱苦卓絕抗疫斗爭的輝煌篇章,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必將折射出更多戰疫戰貧、決戰決勝“中國精神”的璀璨光芒。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在這次疫情防控中,有1.2萬名“90后”白衣戰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退無可退的戰場上沖鋒、拼搏、奉獻,誓死捍衛醫者榮光。“我們已經長大了,該我們挺身而出了。”“我們雖然年輕,但我們可以讓國家放心!”年輕醫者剪掉秀美的長發,甚至剃成光頭;滲著血跡的“口罩勒痕”和護目鏡壓痕,令人心疼不已;“比星星還亮”的眼神向患者傳遞著溫暖信心與力量。我們欣喜地看到全國各地眾多的“90后”無懼生死地沖鋒在前,扛起大梁充當生力軍,把理想抱負踐行在抗擊疫情一波波最硬核的操作中,并得以拔節成長,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成為新時代共和國的脊梁。
一個民族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國家的繁榮,離不開人民的奮斗。在疫情這類中華民族的共同挑戰面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中華優秀傳統品質再一次彰顯出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中華民族正是因為具有如戰疫精神等諸多中國優秀精神,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取得勝利。
作為青年中的中堅力量,更是祖國的未來,肩負著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時代重任。在疫情防控中,廣大優秀黨員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責任擔當。作為黨旗下的一員,我深刻意識到不僅要擔負一定的社會責任而且要注重磨練自己,不斷為青春增添信仰、奮斗、素質“底色”,從思想到實踐全面升華自己。
榜樣觀看個人心得感悟一期篇五
3月22日晚,央視綜合頻道播出《榜樣5》專題節目,一時間,面對這份最鮮活的黨員教育素材,各級媒體“火力全開”,“云端”內外莫不大贊榜樣。沉淀思緒、靜心思考,筆者于這份涌動的激情之中,細品榜樣之點滴,深悟“三不”之彌貴。
讀懂榜樣的“不退縮”,篤定初心向前犇。疫情大戰,更是大考。危急時刻,我們堅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不惜一切代價救助患者,不惜一切代價阻斷病毒傳播,掀起了這場浩大的疫情防控阻擊戰、總體戰、人民戰爭。《榜樣5》中“敢與死神掰手腕”的張西京,用心守護患者的張宏,社區居民“當家人”的杜云,“舍小家為大家”的達娃倉決,“生命的擺渡人”汪勇,就是這場戰斗中的杰出代表。危難之際,以榜樣為代表的無數勇士毫不退縮,“逆行”出擊,因為他們知道:“我是共產黨員,我的背后是親人、是小家、是人民是國家。”初心不忘,則使命永在。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百年大黨永不褪色的紅色基因傳承,我們讀懂了“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是我知道你是為了誰”,我們領悟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們明白了黨旗就是命令,令旗所指,縱刀山火海,“吾等又有何懼哉”!
關愛榜樣的“不容易”,不苛責、存善意。榜樣走過的路,布滿荊棘;榜樣成為榜樣,殊為不易;榜樣就是英雄,我們的英雄。中華民族是英雄輩出的民族,新時代是成就英雄的時代。然而,英雄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也不是面面俱到的“圣人”。通過《榜樣5》,我們走近英雄,原來英雄像鄰家阿妹、自家大叔一樣,充滿活力、熱情,帶著親切、感人。那一刻,我們更深刻地體味到,“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世上哪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正因此,我們更要對英雄多一些包容之心、關愛之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的,“全黨全社會要崇尚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大力弘揚英雄精神,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關愛榜樣、關愛英雄,不苛責榜樣和英雄,給予他們更多溫情和善意,其實就是在守護我們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
跟隨榜樣的“不獨行”,勠力同心“肩并肩”。“見賢思齊焉”,榜樣的一言一行,充滿著震撼人心、鼓舞人心的力量。學榜樣不能只是“頭腦一熱”,一瞬間、一陣子,而要長期堅持,常抓不懈。具體到《榜樣5》學習,我們應當將五期榜樣結合起來、貫通起來,將自身思想、工作、實踐擺進來,用榜樣精神對標對表,用榜樣之光映照前進方向。大道不孤,方能遠行。學榜樣最好的方式就是回應時代之問,立足主責主業,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精一行,以“日日新”的進取之姿,做到敬業愛崗、精業樂業。敢為時代“先行者”,勇做創新“拓荒牛”,才是對榜樣最好的學習,才是對榜樣精神最深刻的領悟。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人,我們不能總指望“天降”榜樣來解決難題、突破困境,榜樣是偉大時代的先行者、奮斗者、奉獻者,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一顆向往榜樣、追尋榜樣,與榜樣“肩并肩”之心,榜樣才會層出不窮,永不獨行。不信:你聽,萬里神州盡贊榜樣聲;你看,九州之地齊學榜樣范!
榜樣觀看個人心得感悟一期篇六
昨晚單位組織自行觀看《榜樣5》,《榜樣5》通過典型事跡再現、嘉賓現場訪談、詩朗誦、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展現了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彰顯了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是開展黨員教育的生動教材。看完之后,對我的內心觸動很大,我應當以這些鮮活生動的榜樣為標桿,積極作為,無私奉獻、堅定信念、求真務實、清正廉潔,做一位無愧于人民的好法官。
一、無私奉獻,甘當平民法官
執行工作可以說是法院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關系到當事人勝訴權益能否有效兌現的問題。為此,我應當繼續堅持 “四要四不要”工作方法,即要和顏悅色,不要冷若冰霜;要心平氣和,不要盛氣凌人;要通俗易懂不要照本宣科;要將心比心不要居高臨下,努力增強自己的親近感和信任感,打通法院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二、堅定信念,踐行為民宗旨
基層矛盾糾紛可能只有鄰里糾紛這些小事,欠債不還、打架索賠這些小非。但是,群眾利益無小事,一件案件對法官來說可能是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的工作,但對人民群眾來說卻是百分之百的牽掛。我必須始終牢記著“人民法官為人民”的責任與使命,積極運用“四心工作法”,努力化解一個個執行難題,突破一個個執行瓶頸。
三、清正廉潔,守護公平正義
公正是法官的靈魂,身為法官者,應該兩袖清風處世、一身正氣為人,我應當繼續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法官法》、《法官行為規范》、“五個嚴禁”等各項規定,自覺加強廉政教育,自覺遵守廉政風險防控管理措施,自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的干擾影響。作為在一名長期在一線工作的法官,可能時常會受到親情的挑戰、金錢的誘惑。但是,作為一名法官在人情面前應當認法不認情,在金錢面前應當認理不認錢。我不僅是一名法官,還是一名黨員,所以我更應該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其他干警作表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贏得人民群眾對法律的信仰和對法官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