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生活的真味生活的真味初三篇一
這注定又是一個平淡的周末。
一早醒來,窗外鴉雀無聲,只有太陽悄悄邁著他老邁的步伐,無聲無息地從空中走過,一切都是那么平常,平常得甚至沒有一朵奇怪的云讓人眼前發亮。
臨近中午,廚房里滋滋的炒菜聲打破了這一寧靜,炒菜的氣息逐漸飄來,我卻從中嗅到了一絲不對。
果然一進廚房,父母就端來一盤綠得假惺惺的清炒苦瓜,苦瓜,從小我就討厭它,討厭它癩蛤蟆舨的外衣,討厭它苦毒的心腸,后來甚至討厭它嚇人的艷綠……我的眉頭不由間已經緊皺。
可是父母今天的態度似乎很堅決——苦瓜下火,就算當藥也得吃,無奈之下,我只好極不情愿的將一片苦瓜放入口中,那難以忍受的苦味產生的反應一下子傳遍全身,這種感覺不禁讓我想起幾天前突如其來的一道命令——運動會入場式的創意交給你了!
我清楚的記得那天晚上,為了一個創意我是如何絞盡腦汁,如何幾乎徹夜不眠,趴在工作臺前,握著粗大的美工筆,一筆一筆的打稿,上色,如何在一切都完成后,幾乎沒有什么知覺就倒頭睡著的……那種苦不堪言的感覺與現在我吃苦瓜的感覺是何其相似。
回過神來,嘴里的苦瓜似乎變得清甜起來……
這最終還是一個極不平常的周末。
生活的真味生活的真味初三篇二
酸的,甜的,苦的,辣的,這些就是我們生活的真味嗎?其實不然。生活的真味,猶如一碗百味飯,當你用心品嘗時,你總能嘗到一些酸甜苦辣涵蓋不了的味道來。
當你吃到酸葡萄時,知道那是“酸”的味道,而當你嘗到令人不甘的事情時,那種滋味是“酸”能夠簡單覆蓋的嗎?不是。在生活中的“酸”,已然不再是單純的葡萄酸,它還包含了像摘過辣椒的手,揉進了眼睛里的辣,也像一塊老姜被咬下去之后,止不住的辛辣。
當你吃到哈密瓜時,知道那是“甜”的味道,而當你嘗到幸福快樂的事情時,那種滋味又是“甜”這個簡單的字眼可以涵蓋的嗎?不是。生活中的“甜”,多了許多幸福和快樂的時光,這些時光就像是摩天輪一樣,載著你飄到空中,在空中轉暈了頭腦,你才舍得下來。
當你吃到苦咖啡時,知道那是“苦”的味道,而當你嘗到生活中的苦時,那種滋味是下午茶時的一杯苦咖啡嗎?不是,那種滋味不但不是苦咖啡的悠閑,還多了許多辛酸,這辛酸可不是酸葡萄的酸,而是一種沒有任何食物可以表達的酸,誰喝到了或者吃到了都只能說出“難忘”,卻說不出滋味來。
當你吃到辣椒面時,知道那是“辣”的味道,而當你嘗到吵鬧甚至戰爭時,那種滋味肯定不是“辣”所能夠表達的了。那種滋味讓你想要馬上離開,也讓你開始祈禱世界和平,你閉著眼總是回想起過程的痛苦,卻無法將這種滋味表達給任何人,當你嘗試著表達時,你也會陷入不和平的世界。
生活的真味,是我們每天都會吃的米飯,而這碗米飯有著百味,你得用心去品嘗,才能夠感受到真味到底是一種什么滋味。
生活的真味生活的真味初三篇三
兒時,在鄉下的外婆家,晚餐總是一碗稀飯,一個饅頭,不覺索然無味,外婆只是笑笑,眉眼里盡是溫和,說道“這其中自有真味”。
夕陽靜謐地藏在一方枝椏后,落日的余暉安然灑滿了這個詳和的小院,一方油漆微微剝落的小方桌上有著兩碗稀飯,我低下頭,筷子拔弄著碗中的米粒,清淺的水面,浮著外婆溫和的笑。
遠處幾只喜鵲歸巢,歡快的鳴聲融進了天際里。驀然,我懂了。平和才是生活的真味。
記憶中的外婆總是粗布衣衫,安詳平和。
聽母親講過外婆的故事,早年的幾個孩子相繼夭折,丈夫又早早過世,似是所有命運的重負都壓在了她單薄的雙肩上,可她總是笑著,從未抱怨。
她用勤勞的雙手和對生活寵辱不驚的態度撐起了這個家。
記憶中的庭院里,一棵桂樹總也開不敗,合抱般粗細,風過,樹的枝葉沙沙作響,如一陣銀鈴般的囈語,沁人芬芳。
外婆總是很細致地侍弄著這株桂樹,修枝、剪葉、施肥、培土,繁瑣的程序,在她做來卻總是有條不紊的。
兒時的我總愛靜靜地佇立在桂樹前,望著滿樹的桂花癡癡地笑,小小的手高高舉著,卻總是夠不著桂花。
我似懂非懂,只覺得和煦的微光如一樽淡淡的薄酒,溫柔地灑在我的周遭,醺醺然了。桂花終于等到了“七月八月任君摘”的時節了。
外婆用細長的竹竿抖落一地的芬芳。
摘花、洗凈、和面、上籠,外婆用一雙巧手做成了香甜的桂花餅,輕咬一口,唇齒間滿溢著桂花的芳香。
外婆總會叫我送些給村里的鄰居,那一張張溫和的面龐中樸實的笑容總是給人深深的溫暖。
外婆用她對生命最真摯的態度,最踏實的步伐,在生活的陰翳下醞釀出最本真的滋味。
一步一步的,不抗拒,不迷茫,生活自有真味。
生活的真味生活的真味初三篇四
從握著拳頭哇哇落地的嬰兒到奄奄一息即將張手死去的老人。人得一生就是這樣,拳頭里帶來的最終還是一無所獲,那為何還要經歷中間的風雨?為何還要品盡世間的酸甜苦辣?這就叫生活。
天還沒亮就去趕集的老人,互相推擠在車廂的白領,為趕上頭班車而沿路奔跑的小伙子。繁忙的都市里,這就叫生活,顯得格外平凡。什么是生活的真味,這需要我們在“嘴”里細細咀嚼。
辛勤。雪白的米飯放入口中慢慢咀嚼,細細品嘗。是誰把它變得香甜入口,是什么機器把它的精華從中取出,到底是什么人的辛勤耕種得如此飽滿的果實?順藤摸瓜,我來到了一片綠油油的田地,烈日下被曬得煤黑的農民有節奏地一抬一放操弄著鋤頭,這成了一道引人入勝的風景線。飽滿的水稻是他們的驕傲,青蔥的時蔬使他們自豪,筆直有力的鋤頭下他們充滿了自信。他們起得比雞早,為的就是拿著一筐新鮮的蔬菜,成熟了的水稻到市場上,工廠里去買,賺幾個生活錢。他們每一天不知要給瓜果澆多少次水,冒著烈日暴曬多少個小時,辛勤的勞動換而來之的卻是城里人的浪費。他們不求大富大貴,他們是樸素的,只求安逸地居住在窄小的水泥屋下,只求天氣放晴等瓜果蔬菜成熟了好賣個好價錢。這是他們生活的真味,他們每一天都在咀嚼著這份的辛勤。
甜美。身為一家之主的父親早早地出去工作,賢妻良母在家里打掃衛生,照顧小孩,懂事的哥哥姐姐刻苦地學習,爺爺奶奶在花園里有孝順的小孫子陪做早操。一切都是那么幸福完美,一家人過著甜美的生活,這才是生活的真味,咀嚼著甜美,讓生活過得更歡樂!
辛苦。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邁進了信息時代。白領,骨干,精英是當今社會中最搶手的,但有一份低微的職業被城里人看不起,低工資高危險,卻在一座又一座的高大建筑物中默默奉獻。這份職業說好聽一點是建筑工,其實就是搬運工,苦力。他們一手一磚地疊起高樓,在路邊狼吞虎咽地吃著灰塵與飯菜相交的飯盒,一個月領著僅僅能養活幾個人的工資,有誰能夠了解他們的辛酸。他們是那么地辛苦勞動,每一天咀嚼的僅有不應屬于他們生活的真味。
呵護。人與人之間,語言交流溝通是不可缺少的,當你急忙地走在路邊,你是否會看見一些無家可歸的殘疾人,他們因身體障礙所迫來到路邊乞錢。社會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我們需要關心與呵護自我家族中有需要的成員,讓呵護成為弱勢群體的生活的真味,讓他們咀嚼到身邊的人的關愛,這才是生活的真味。
人們常說人的一生經歷過無數的酸甜苦辣,如果你的人生像心電圖那樣一帆風順,那你就死了。在出生與死去的這段生活中,我們不能一事無成,要學會生活的真味,懂得如何讓你自我的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生活的真味生活的真味初三篇五
蓄起亙古的情絲,柔碎殷紅的思念,輕輕托起朵生活的片段,帶它清風徐來,落英繽紛,我靜靜咀嚼著生活的真味。
穿過一道道小巷,來到路的盡頭,細心翼翼地取下高高掛在樹枝上的那個風箏,這是兒時和祖母一齊制作的第一只風箏,它承載了我整個童年的回憶,宛如美麗的朝霞一般,點綴著我的人生。
這是一棵銀杏樹有著好幾年的歷史了,記得小時候總愛與祖母倚靠在那里,看過春花的浪漫夏季的繁華,秋季的豐收。冬季的寂冷——在下過雨的午后,跑到院子里,滿地是被雨滴敲打下的杏葉,高聲換來祖母,一午時的時光便在撿拾杏葉的喜悅中度過,一群白鴿從醉人的紅靄上橫斜飛過,留下美麗的弧線,在夢中纏纏綿綿,煞是憐人。
還記得祖母喜茶,我喜桃,在祖母的后院中那里的是茶,那里的是桃,我不明白。為何祖母不愛香甜的桂花糕,不愛清淡的銀耳粥,卻偏愛這苦澀的茶,她以往說過,“茶和人是一樣的,受得了高溫熬,才放有一番成就,人生總會遇到攔路妖,挺那么一下不就過去了嘛。”當時的我懵懵懂懂,只顧著把玩折下的那一枝艷桃,卻不知祖母的深意。
恍然從回憶中驚醒,才發現自我是睡著了,身后倚的是那顆銀杏,夢里的江南,百花齊放,人來人往,繁花似錦,眼角不經然間流下兩行清淚,輕輕叫那風箏放回原處,思考著夢中祖母和我說的話,心中也是黯然,祖母在我六歲時便去世了,帶著我們的回憶,去了天堂。
人生只如初見,只愿相思不蔓延,煮一壺清水,沏一杯香茶,竊一縷清風,攜如練月華。霧氣繚繞,原先茶也沒有那么苦。
一看桃花自悠然,幾重煙雨渡青山,看不夠,小霧散,輕紅醉洛川。二月桃花臨水看,溪水青絲繞指轉,轉不完,浮生夢,共悲歡。落日斜暉——青墨素筆,匯不出我予您的思念悠長,但我會一向記著這些話,直到它帶領我跨過一道道阻礙,沒有半點遲疑,沒有一絲畏縮,滿懷信心地遙望遠方。
生活的真味生活的真味初三篇六
生活本身是無味的,就像一杯白開水。僅有當你細細飲嘗,細細品味時,才能嘗到那平淡中似有若無的甜味。
雪又開始下了,密密麻麻,紛紛揚揚,一點一點地覆蓋住樹梢、屋頂和大地。狂風一陣又一陣地吹過,冷空氣四處蔓延,叫人窒息。
我漫無目的地走著,寒意從褲腿縫里一向貫穿到全身,叫人不住地打顫。這次考試又考砸了,我的成績真的也就這樣了吧。回想起父母那失望的眼神,伴著寒意,一點一點地滲入內心,叫人越發壓抑。生活也可是如此吧,如這冬天一般漫長而又枯燥。
準備轉身回家。又一陣風吹過。嗯,是我的錯覺嗎?在這萬里雪飄,萬物枯瘠的日子里,我竟然嗅到了淡淡的花的芳香,若有似無,卻叫人沉醉。我四處張望著,那一抹鮮紅映入了我的眼。
我匆匆上前,花的芳香更濃了。誰家這么幸運啊!這么一株嬌嫩欲滴的紅梅在墻角綻放,一朵朵,一簇簇的梅花在枝頭開得恣意,俏麗在細高的枝上,惹得眾人來捧賞。
我輕輕將枝上的雪抹去。它微微地抖擻了身子,幾片雪花也隨之掉落,成了一洼水灘,它又挺了挺身子。風奈它不何,雪奈它不何。它靠著內心的炙熱,在寒風中站穩了腳跟,它靠著那不屈的意志成為這兒的主人。那一抹鮮紅代表了她迎戰的熱情,那一朵朵嬌嫩的花兒更是她戰勝酷冬后勝利的象征。
我驟然覺得,這一次失敗又能算得了什么呢?看著這株梅,望著那傲立于冰雪中的身姿,我看到的更是一位強者對待生活的態度。我又何必因一時的失敗而終身不前,因一次的受挫而頻生白發呢?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這才是生活的真味吧。生活中的挫折總是避免不了,那何不去應對它。陽光總在風雨后,挫折過后迎來的必將是輝煌。
生活的真味生活的真味初三篇七
也許,這便是人們所說的——身在福中不知福。
兩個簡單的例子:假如將你獨放在一間隔音室,四周沒一點聲音。可以說那種狀態是十分安靜的,可是你不會有這種感覺。你反而會聽到一種近乎耳鳴的喧嘩聲從身體里發來。相反,假設你處在森林里,四周有竹韻,松濤,鳥鳴流水,你會覺得靜極了!
所以人不可以長期處于絕對安靜中。否則太安靜,沒變化,會使人不安,甚至發瘋。
懂得經營的大老板,是絕對不會提前告訴員工會發多少年終獎。因為這么一說,就變成了“當然”。變成了你要守信承諾,所以就要如數拋出。于是,這么一說就像是欠員工的一樣。
這就是生活,是人性,就如猴子一般。由“朝三暮四”到“朝四暮三”,換攤不換藥,猴子便會高興。
生活的真味生活的真味初三篇八
生活如同一粒牛奶糖,含在嘴里軟軟的,咬一下濃濃的,嚼一下甜甜的。
小時候,一到冬天,北風就呼呼的吹,雪花在空中跳著優雅的華爾茲。整個世界一片皚皚的白,似乎到處都溢滿了冰冷。映像中,只有家里總是那么暖和。
冬夜里,微黃的燈光下,我嘴里含著一顆爸爸剛剝好的牛奶糖,頭枕在媽媽的腿上,聽著爸爸講故事,看著媽媽織毛衣……漸漸的,困了,耳邊只剩下屋外沙沙的落雪聲,模糊記得有誰為我掖了掖被子,然后就躺在爸爸媽媽中間睡著了。
軟軟的糖,軟軟的床,小時候的生活一直、都是軟軟的感覺。
大了一點,上小學了。還是冬天,可卻要冒著嚴寒去上學。
雖說極不情愿,但還是邊嘟著嘴邊套上爸爸那厚厚的的大衣。坐在車上,寒風都擦著耳邊飛過,、“爸爸你冷嗎?”我總愛問明知道答案了要問的問題。“當……當然冷,但你靠我緊點就不冷了。”爸爸的話乘著冷冷的寒風灌入雙耳,但卻覺得是一絲絲暖流流入心田。我聽話的靠了靠,不知效果怎么樣,但我唯一的感覺就是我更暖和了。
暖暖的的后背,暖暖的大衣,上小學時的生活一直都是暖暖的。
長大了,不再要送了,也不會再靠著爸爸溫暖的后背了。
冬天總是那么寒冷。清晨,天剛蒙蒙亮,外面一片迷茫的大霧。我剛拉開門,媽媽便火急火燎地跑出來,“來,帶上這個。”媽媽邊說邊為我套上嶄新的圍脖。我突然想起了前幾天,媽媽拼命織的“毛衣”。大半夜,明明很冷,卻只告訴我“不困”。
戴著毛絨絨的圍脖走在路上,不禁想起了媽媽曾經為我剝奶糖的手。是呵,怪不得這毛線上有甜甜的味道。
甜甜的氣息,甜甜的圍脖,長的了的生活一直是甜甜的。
我長大了,長高了,可生活的味道卻一直沒變,一直像牛奶糖的味道,軟軟的,暖暖的,甜甜的。
生活的真味生活的真味初三篇九
一想起“咀嚼”這個詞,眼前便浮現出一個眼睛汪汪的女孩子,看著冬日里的駱駝隊,跟著它們一起上牙磨下牙地轉著圈地嚼著,那是海音作家的小時候;而我也是一個細心感性的女孩,曾不止一次跟著魚兒一起吞吐著泡泡,重復著咀嚼的動作,閑適而有趣。
我時常會想,是不是我們咀嚼的,就是生活的真味呢?
想來也應是對的吧。駱駝咀嚼著它的青草,嘴里盛滿了,腳下還有許多,但他并不急于把它們都吃掉,只是慢慢地咬碎著嘴里的東西,翻滾,研磨,咀嚼著;同樣,魚兒也一粒一粒地吞吐著魚食,吞進一粒又吐出來,再去吞一炷,繼續吐出來,動作有條不紊,然而,他們中的任何一個,若是貪心吃多了,那自然等待著的,是煎熬或死亡。
咀嚼生活的真味便是如此,享受著其過程的閑適和規律,品嘗到其特有的典雅和韻味;誠然,真味的它有甜有澀,望你還能張弛有度,讓真味的它成為咀嚼的美好記憶。
生活的真味生活的真味初三篇十
就好比旅行,無限風光在險峰。險峰在上,精彩在上,現代人可以坐著索道,一步登天,快則快也,可沒了期待,沒了中途的艱難,這時候旅行登山的真味就沒了。哪里比得上,從山腳開始,一個石級一個石級地攀登,一個轉彎一個轉彎地旋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經過長久的期待,有了揮汗如雨汗流浹背的苦楚,然后再有登頂的風光,那是何等的精彩,那才有了生活的真味。生活都是先苦后甜,經歷了十八盤的曲折,然后再品味絕頂長風、高山日出的風采!(66作文網 )
就好比品茶,真味在一個字,“品”。如果只是一大碗茶水,涼得微涼,三口兩口一飲而盡,痛快是痛快,可是總是缺少了飲茶的韻味。生活的真味需要品,也就是咀嚼。那茶,應該從拿出杯子,燒水開始,就進入了一種生活。杯子需要干凈,或白瓷精光閃閃,或玻璃杯透明晶瑩,或紫砂沉穩厚重,水可以是泉水也可以是自來水,卻燒得咕咕冒泡。茶,可貴重可粗簡,卻須合人心意。一撮茶葉放入杯中,然后開水緩緩倒入,蓋好蓋子,靜候,待茶葉充分伸展了腰肢,于是,打開蓋子,一縷茶香撲鼻,然后小口輕嘬,慢慢啜飲,一杯過后,再甜一杯,水自然是開的,直到額頭微微淌汗,腹中暖暖地睡著一個春天,這才是品茶完畢。生活也是這樣,不在乎是繁華還是寒苦,只在于用坦然的心體會出獨特的真味。
就好比學生學習,真味在于自己的咀嚼。課堂上老師如雷雨般的填鴨猛灌,哪里比得上自己獨坐書齋,青燈孤影,慢慢地細品,書上的道理,文章中的哲思,才會像涓涓細流慢慢地滲入心田。而燈下獨思的妙處,就是學習的真味。而那些只會抄別人作業的學生,早已失去了學習的味道,也就是失去了生活的真味。雖然,筆尖下也呈現試題的答案,可是,那是被人嚼過的干糧水果,文抄公得到的只是殘渣剩飯。學習的真味,生活的真味,需要自己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