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家過中秋節我們家中秋節篇一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一家團圓的日子。而我呢,爸爸媽媽都在外面打工,自己一個人在家里和爺爺奶奶過中秋節。
中秋節的前一天奶奶就把餡切好了,到了5點多我爺爺和我和哥哥一起去墓上放炮。放完炮回到家奶奶就把飯做好了,我們吃完飯,就去睡覺了。
第二天早,我起來的時候,奶奶和爺爺就不見了,門沒鎖,也不知道他們上哪了,我去廚房端飯,望著熱騰騰的飯,我真想一口氣吃完。我吃到一半爺爺就回來了,他們洗洗手就去廚房吃飯,原來他們是去崗上稱月餅了,由于這幾天很忙,所以我們的月餅到今天才買,我打開袋子一看,哇!這么多種口味:草莓味、香橙味、哈密瓜味、水蜜桃味,好多呢,我忍不住先吃了一個哈密瓜味的,哇真好吃,里面是綠色的咡!
到了9點多,奶奶就開始壓面等壓好我就要大顯身手了,我最喜歡包餃子了,先拿一片面葉放在手上,放一點餡在上面,一卷、一捏就是一個餃子了很簡單吧。于是我們就進入了漫長的包餃子之旅。
爺爺把鍋燒滾了,我們也包好了,奶奶端著餃子到鍋邊,丟了一大部分還留了幾個。等餃子好了,我立馬端了一碗到桌子上,哇真香啊!我不一會就把水餃吃完了,“嗝”!真飽啊!
到了晚上,月亮出來了,我們搬桌子到外面再拿幾塊月餅,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我望著月亮就想起了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媽媽,如果他們也在家里陪我過中秋節,我相信我會更快樂的,但是爸爸媽媽在哪兒我都會愛您們想您們的。望著月亮想的這么多,真希望我們一家人能和諧、美滿、平安啊!
我們家過中秋節我們家中秋節篇二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每到中秋節,人們都會想起這首詩。
中秋,是賞月的日子,也是闔家團圓的日子,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我們家,每年的這一天,在外地的哥哥、姐姐、姑姑、伯伯,都會回家吃團圓飯、賞月。
這時候,奶奶和姑姑總會做上兩大桌菜,而媽媽和姐姐就負責給奶奶和姑姑打下手;我們小孩子就在院子里玩捉迷藏、木頭人、抓鴨子……而叔叔伯伯們則是在屋子里談著自己的工作以及家人的情況,聊著聊著,就聊起了國家大事。
一會兒,菜就做好了,小孩子坐一桌,大人們坐一桌。我一看,嗬!菜可真豐富呀!有醬豬蹄、紅燒肉、醬牛肉……當然還有我們最愛吃的臊子面。
過了一會兒,我們就去院子里賞月,皎潔的月光灑在地面上,給人間增添了一絲優雅,我看得入了迷,覺得月亮那個若隱若現的影子仿佛就是美麗的嫦娥抱著她的可愛的玉兔在月宮里望著人間。可是過了一會兒,月亮被一片云遮住了,就像一位害羞的仙女用面紗遮起了自己那清秀的面容。月光從那片云后面透了出來,好像給那片云鑲上了一條銀邊,十分美麗。一會云走了,月亮又露出了她的“廬山真面目”。
不知是誰說了一聲:“我們來說有關月亮的詩句吧!”我先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我們都個個爭先恐后,生怕自己剛想出來的詩句被別人說去了。場面十分熱鬧。
吃月餅嘍!我們品嘗著美味的月餅,月色中,充滿著我們的歡聲笑語。
我非常喜歡中秋節,因為她有美麗的傳說、潔白的月亮。更因為它可以賞月、可以闔家團圓。
我們家過中秋節我們家中秋節篇三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也稱團圓節、月夕節。家家戶喜慶洋洋,呈現出一片歡樂的節日氣氛。
傍晚,我們家做了一桌子豐盛的佳肴,有鴨肉、蝦、牛肉、叉燒、等山珍海味。聞著滿桌香氣迷人的菜肴,我和弟弟們左手一只蝦,右手一只鴨腿,吃得津津有味。全家人舉杯同慶這快樂的團圓之日。
當夜幕悄悄降臨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就來到花卉公園,準備欣賞八月十五的圓月。望著寧靜的夜空,我開始吟唱著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看!那帶著一圈圈金環的月亮終于緩緩升起來了!月亮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地穿過一縷縷輕紗似的云朵,向上升著。它圓得討人喜歡,就像一個大大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照亮了整個大地,好亮好美的夜!
啊!皎潔的月亮,你引起我多少豐富的遐想!嫦娥因為偷吃仙藥,從此只能住在冷清又寂寞的廣寒宮里,可愛的小玉兔,在廣寒宮里每天為嫦娥搗藥,都沒有空出去玩一會兒;吳剛被罰砍那棵永遠都斷不了的桂花樹,沒有假期可以休息,真為他難過。
我望著那懸掛在夜空中的圓月,嘴里吃著香甜的月餅,期待著明年的中秋快點到來!
我們家過中秋節我們家中秋節篇四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覺中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月餅的口味可真多啊!有五仁、蛋黃、水蜜桃等等。弟弟拿一個五仁月餅開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只見弟弟狼吞虎咽地吃,看見我看著他,對我笑了笑,跟媽媽說:“媽媽,這個太難吃了,我不吃了!”媽媽趁弟弟還沒跑走時問他:“為什么沒吃完?”弟弟說了一句話:“太難吃!”就頭也不回地跑了。弟弟“成功”地從媽媽的“監獄”里“逃”了出來,氣得媽媽直跺腳。
我抬頭一看,天上有許許多多的五彩繽紛的煙花。天空中的煙花一直美到西邊,如果把眼前的美景比喻成一幅畫,那么畫家的本領可真高呀!天空上的顏色可真是五顏六色。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黃澄澄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橙的,這些顏色天空中應有盡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有見過的顏色。這些煙花讓人看了覺得心曠神怡。煙花讓我看得如癡如醉。
天上皎潔的月光引起了我美好的暇想:“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啊!
今天晚上的笑聲就像一只隱形的蝴碟,一直繞著我們。就算是世界上最婉的歌聲,也比不過我們的笑聲。
我們家過中秋節我們家中秋節篇五
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
八月之中的時分,中秋節,在向大家招手,她,緩緩地到來了。
夜景。當夜空之神來臨的時候,不知是哪位心靈手巧的婦女,花了好長好長的時間,給夜空送上了一件黑毛衣,暖暖的覆蓋著他,婦女還不忘的在上頭點綴了一輪圓月。看,那金黃色的月亮害羞了,拎起了一層薄薄的的紗布,遮蓋著面容,好比嬌嫩青澀的少女,看上去愈加妖嬈,嫵媚動人。我喜愛夜景,喜愛他的寂靜,喜愛他的深沉。而今日,多了一輪散發出微微光芒的月亮,給這黑夜增添了幾分活潑,讓我感覺他愈加神秘莫測。
月中。小時候,喜愛搜集各種趣味的民間神話故事。月亮中有哪些呢?母親說:“月亮中是空空的,什么都沒有。”我鼓起腮子,反駁道:“母親,才不是呢,月亮中有嫦娥,有玉兔。母親,你沒有聽爺爺說過么?”“你這孩子,明知故問!等你長大之后,學習多點常識就了解啦。”母親一臉溫柔慈祥的樣貌,愛撫著我的頭。我堅信,我的想法是對的。
團圓。過節了呢,每次過節日我不是由于可以放假而感到開心,而是由于過節的時候大大家可以停下手頭的工作,歡聚一堂的在溫馨的家里談笑風生,嬉笑說樂。老一輩的不忘在這中秋節中給后輩說中秋節的故事,嫦娥玉兔便是他們口中的主角,不添油加醋也能說得娓娓動聽。孩子子呢,嘿嘿,燈籠月餅是必不可少的。提燈籠,嘗月餅,孩子心中歡樂多。童心未泯的“老孩子”,返璞歸真似得與孩子們玩的不亦樂乎。
愿在這意境悠悠的節日里,獲得更多的歡樂,欣賞更多的美景。
我們家過中秋節我們家中秋節篇六
金秋九月,丹桂飄香,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這個中秋,我們沒有像往年一樣和家人一起過,而是在學校,與同學們共同度過了一個別有情趣的中秋節。
我們歡聚一堂,在班長的主持下,舉行有關中秋、明月的詩詞會。大家興致高昂,紛紛舉手來分享自己積累過的詩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頓時,小小的教室里詩意盎然,同學們都沉浸在歷代文人墨客對月抒懷的無限情思中,仿佛已與古人情感相通,思緒交融,分不清了夢境與現實。中秋就應該這樣,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浪漫。
老師帶我們跑到天臺賞月,“哇!好亮好圓的月亮!”同學們喊道。的確!今晚的月亮特別亮!特別大!特別美!皓月當空,沒有一絲云影,可以清晰地看到月亮上的隕石坑,仿佛看到了伐桂的吳剛,仿佛看到了美麗的嫦娥與月兔……我趴在欄桿上,思緒隨月光飄向浩渺的太空。“神舟十二號”成功返回地球,航天英雄們在太空生活三個月平安返航,我國的航天事業飛速發展,我堅信,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指日可待。中秋就應該這樣,充滿了暢想未來的期待。
賞月之后,同學們圍坐在一起開心的互送祝福。老師考慮到中秋節我們不能與家長在一起,提議用視頻的方式向家長祝福。老師用手機將我們的集體祝福視頻發到了班級群里,讓家長們與我們一起分享快樂時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輪明月寄相思,天下離人盼團圓。爸爸媽媽,無論何時何地,你們都在兒女心中。中秋就應該這樣,充滿了溫暖與祝福。
一輪月,一群人。這個中秋,我與啟智同歡樂。
我們家過中秋節我們家中秋節篇七
又是一年月圓時。在臺灣,中秋節是僅次于春節的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臺灣民眾特別重視中秋節,許多習俗代代相傳:賞圓月、食月餅、嘗柚子(文旦),自閩粵先民移民來臺傳承至今數百年。而近二三十年,另一項異軍突起的中秋習俗“烤肉”風靡臺灣。“烤肉”在臺灣人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但這中秋節在臺灣變成烤肉節,一般說來,始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并且漸漸變成了一種習俗,所謂中秋烤肉變成一句理所當然的詞。
美麗的舊習俗——賞月娘
閩南話中,月亮被稱為“月娘”或“月娘媽”。每逢中秋,臺灣民眾大多要“拜月娘”,在香案上擺上月餅、柚子、柿子,祈求闔家平安。
每逢中秋節,夜幕降臨,臺灣千家萬戶大都在庭院、樓臺、地坪擺起月餅,水果等禮品供月,對空朝拜月娘,乞求家庭和睦、團圓。祭月之后,舉家便在清澈月光下賞月敘談,分享供品,共享團圓之樂。也有的人帶著香茗、月餅,到廣場、海濱去歡度良宵,思念親友。
蘊意吉祥的“佑子”——吃柚子
說到吃柚子,也是閩臺地區人民的中秋特色習俗。中秋恰逢柚子產季,吃完烤肉再品嘗解膩的柚子,似乎是再好不過的搭配。而柚子又有“佑子”的諧音,蘊意吉祥,歡慶佳節之余,也討了個“彩頭”。
在臺灣,中秋節吃柚子可不能簡單地一剖兩半了事。柚子皮要剝成花瓣一樣的形狀,好給小朋友做帽子。有的手工達人會在柚子皮上作畫,或是把柚子做成小動物的造型,好看又有趣。中秋之夜,頂著柚子帽的小朋友與家中大人一起賞月,著實一幅溫馨可愛的畫面。
我們家過中秋節我們家中秋節篇八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期盼已久的中秋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下面我就來說一說我家的中秋節。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看了武漢首屆國際寵物產業博覽會,地址在漢陽國際博覽中心。在展廳里,銷售烏龜的.比較多,我印象最深的是黃緣盒龜和黃喉擬水龜。
黃緣盒龜又叫斷板龜,體型小巧,背甲呈圓形,顏色豐富多彩,側面是黃色,頭頂是橄欖油色。當頭尾及四肢縮入殼內時,腹甲與背甲能緊密地合上,故名為"黃緣盒龜"。在展廳里,黃緣盒龜的價格可不小,貴則600元多,便宜則150元多。
黃喉擬水龜又叫南種石金龜,龜甲長大約15~20厘米,頭小,頭頂平滑,是橄欖綠色,頭側有兩條黃色線紋穿過眼部,喉部是淡黃色的。背甲扁平,是棕黃色。腹甲黃色,每一塊盾片外側有大墨漬斑。四肢較扁,外側棕灰色,內側黃色,前肢五趾,后肢四趾。爸爸買了兩只黃喉的龜苗,價格也不便宜,一只要145元左右。展覽會還有狗狗專區,貓咪專區,還有一些可怕的爬行動物,如:蜘蛛、蛇等等。
這個展覽會讓我漲了很多知識,了解了一些關于烏龜和其他動物的品種,以后這樣的展覽會我要多參加。
晚上,我和家人一起在陽臺上賞月。那是極美的星夜,還飄著朵朵浮云,深藍色的天上,點綴著鉆石般的繁星,高掛著玉盤似的明月。月光像流水似的瀉下來,大地一片銀白色。我們吃著甜絲絲的月餅,心里也甜甜的。
我吃著月餅,看著圓月,不禁讓我想起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詩,更希望月亮把那團圓的光輝灑向海角天涯。
我們家過中秋節我們家中秋節篇九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之一份思念當然會更加深刻,尤其是一輪明月高掛的時刻。去年的中秋節,一直銘記于心,和親人歡聚一堂,興致勃勃地在陽臺,上賞月,談笑風生,小小的圓桌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月餅,圓的,方的,應有盡有,乍一看,就足夠讓人垂涎三尺!天上的圓月,小小的圓桌,柔軟可口的月餅,映照著圓滿的一家人。
月餅有了,當然也少不了同家人出門去走月亮。
小路上總是伴著陣陣花香,那是桂花,遠遠就聞到了香味,朦朧中,樹上點綴這一朵桂花,它是那么素雅,那么玲瓏,那么引人注目,生氣蓬勃!特別是那濃郁的芳香,叫人一聞就充滿無限活力。米粒似的花朵泄出沁人心脾的幽香,。絲絲縷縷鉆進了大腦,另人心神為之一振,清醒了不少。
是誰照亮了整個院子?是誰,璀璨奪目,柔和的撫摸著玲瓏的桂花?是月亮。
月亮舉步移足,她那銀盤似的臉穿過樹梢,留下溫和的笑容,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那如水的月亮像是嫦娥嬌嫩水靈的臉龐,那清幽的月亮正式他那柔美俊俏的身姿。唐朝的月亮,出入山川溪谷,游走河畔江岸,皎潔白皙有如佳人,俊秀飄逸恰似仙子。是啊!詩人們擅長遐想的天性賦予了月亮一層又一層神秘的光環,他們每每來自月亮又顯得那么輕而易舉。他們或登樓上月,或伐舟邀月,飲酒賦詩,竟還有把月亮說的出奇,甚至面目全非,詩人們因此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