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張家界森林公園導游詞篇一
張家界是湖南省轄地級市,原名大庸市,轄2個市轄區(永定區、武陵源區)、2個縣(慈利縣、桑植縣)。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區腹地。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導游詞范文,歡迎借鑒參考。
(公園門口)朋友們好!張家界森林公園到了。這是公園大門。大家看,這座大門一邊是具有當地土家族民俗風格的小青瓦園林式建筑,一邊配以砂巖石峰,將大門與自然巧妙地結合在一起。1992年5月2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派來考察驗收武陵源申報世界自然遺產事宜的兩個官員,在小車穿過公園大門駛進去百把米之后,連連呼喊:“門!門!”又讓司機把車倒回來,一邊贊不絕口欣賞大門返樸歸真的自然情調,一邊頻頻按動相機的快門。因此,歡迎大家在這道“自然之門”前面,攝下自己的光輝形象。
(老磨灣)老磨灣是張家界森林公園各景點的始發站。從這里可以爬腰子寨,登黃石寨,上朝天觀,下金鞭溪,還可去黃石寨索道站。
(黃石寨路碑)“不上黃石寨,枉到張家界”,可見黃石寨在張家界風光中的地位了。相傳漢朝留侯張良看破紅塵、辭官不做,追隨赤松子,隱匿江湖,去游張家界,被官兵圍困,后得師父黃石公搭救而得名黃石寨,是張家界美景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張家界最大的凌空觀景臺。一位著名詩人這樣評價黃石寨:“五步稱奇,七步叫絕,十步之外,目瞪口呆。”所以,建議徒步登黃石寨,再乘索道下山,或者先乘索道上山,再從前山下山,否則,您可真正是“枉到張家界”了。黃石寨全程約5小時,步行上山約5公里。
(杉林幽徑)我們現在走的是杉林幽徑。自古登黃石寨只有后山一條路,今天我們走的這條路,是十多年前人工開鑿的。
前面,說過張家界是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這個名詞,還是從國外傳過來的。早在1864年6月30日,美國總統林肯宣布設立優勝美地保護區,1890年10月1日,在著名自然保護主席者謬爾的奔走下,美國總統班杰明批準將優勝美地設立為國家公園,于是世界上就有了“國家公園”的新名詞。此后不到一個世紀,世界100多個國家建立了1200多個國家公園,又叫國家森林公園。這是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的重大舉措。可是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而植被遭嚴重破壞的中國,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仍沒有作出反應。就在這年,一位外賓對國務院總理說:“中國有沒有國家公園?”總理答得很藝術:“有,正在建設中,過幾年請您來看。”送走客人后,國家計委負責人被請到了總理辦公室,受命與林業部一道物色建設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的對象。而恰在這時,在湖南湘西武陵山脈中發現了張家界這片神奇的土地,于是就誕生了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據統計,從1982年到1997年底,全國已建立不同層次、不同級別的森林公園達870多處,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292處,經營面積748萬公頃。國家森林公園的建立,有效地遏制了破壞森林資源的不法行為,對保護生態環境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為人類提供了一處處優美的旅游休閑風景地。以1997年為例,國內森林公園吸引游客達5000萬人次,并以每年15%-20%的速度遞增。到20世紀末,每年到森林公園游覽的游客已突破1億人次。所以專家說,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建立,是對人類作出了重大貢獻,它的意義已遠遠超出了它的自身價值。
(點將臺)這里是登黃石寨的第一個觀景臺。據史科記載:明代初張家界出了個著名土家族首領向大坤,因不滿廷壓迫,自稱向王天子,在水繞四門舉旗起義,震動朝野。朱元璋派征南將軍楊景、鄧愈等率十五萬大軍征剿,向王天子依據張家界千山萬壑,與官兵展開血戰,終因寡不敵眾,最后投神堂灣壯烈犧牲。向王天子死后,民間將其故事附麗在這里的山山水水之上,代代相傳。大家將會注意到,在張家界,向王天子的魂靈幾乎無處不在。這座“點將臺”相傳就是向王天子點兵點將的地方。
(天書寶匣)大家看,擱在峰頂的那塊長方形石塊,像不像一個盒子?再請大家看仔細,“盒子”上有一塊薄石片呈半抽出狀,特別像神話中那個珍藏天書而失盜后的寶匣。民間傳說向王天子起義前,曾得張良仙師“天書”一部,可惜向王天子只讀幾頁,就被龜精盜走,只留下一個空匣子。“天書”被盜,“天機”泄露,就注定向王天子難成氣候,怎不令人扼腕嘆息!
在整個武陵源風景名勝區,類似“天書寶匣”這種形態各一的景觀比比皆是。因此,您盡可以發揮各自的想像力,給它們取一個有意思的名字。大家看,右前方那座高高的石峰,像不像掛著的一塊石碑?那就是龜精倉惶中丟下的天書,民間叫“天書高掛”,三個山峰之間正中的那個山峰,像不像只報曉的金雞?傳說龜精盜天書之時,正趕上金雞報曉,故名金雞報曉。
(定海神針)現在我們前方可看到一塊翠谷,每逢陰雨天氣,谷內云翻霧涌似大海狂濤,谷底有一峰如中流砥柱巋然屹立于云霧之上,堅不可摧,因此得名定海神針;另在其西南百米外一峰似猴頭,縮頸握拳窺視,似孫悟空欲取此定海神針。
(南天門)(前行20米)現請大家抑頭望,可見一洞門,此門高約30米、寬4米左右,由游道兩側的兩座石峰斜傾拱峙而成。門右邊不遠處一峰高約20米,峰頂如人頭,有臉有面,似把門將軍。
(南天一柱)現在我們前方幽谷峰林中有一高達200多米的孤峰,宛如擎天玉柱。上部灌木點綴,中部巖身赤裸,下部樹木遮掩,峰體渾圓、偉岸,因立南天門下而得名。
(王光美詩刻)1983年11月30日,前劉少奇夫人王光美在省人大副主任羅秋月等人陪同下,登上了張家界,她是最早訪問張家界的上層名流。想當年,這里還是一條人工剛剛挖出來的小毛路,王光美被一路風光所震撼,也不免勾起了許多關于劉少奇的往事。這四句詩并不是一氣呵成的,前后到了四處景點,才吟出這四句詩來:奇峰異石,冠絕天下,蒼松青杉,美不勝收。
(黃石寨)這就是黃石寨!
黃石寨海拔1200多米,面積250余畝。四周全是刀切絕壁,是俯視砂巖峰林景觀的最佳最大觀景臺,也是觀日出的最佳選地。如果天氣晴朗,我們還可以看見百里外的天門山洞。
(摘星臺)現在,讓我們上摘星臺摘星星去,摘云霧去,摘詩情畫意去!請大家注意安全,當心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啊。說起摘星臺,還是建公園初期,時任國務委員兼國家經委主任的張勁夫同志,那天清晨,天邊殘留著幾顆星星,便迫不及待爬上這座石臺,面對足下千百座石峰,信中吟詩道:“千峰競秀,萬木蔥籠,琳瑯滿目,美不勝數。雖非天上,不似人間,借以喻此,不為過也。”這摘星臺也就是他叫出來的。
(天池)這個水池叫“天池”,別看它不起眼,故事卻不少。
后來,張良告訴眾徒弟:這是師父黃石公搭救我們來了。
從此以后,“黃石寨”的名字就代代傳下來了。
那年,詩人丁芒面對鬼斧神功的前花園,心里激出詩情,信口吟道:
“人生不到張家界,百歲何能叫老翁。”
(黑樅垴)請大家朝對面看,那是一片原始森林,四面是懸崖絕壁,絕對高度300余米,峰頂方圓約60余畝,植物以古松為主,土家人叫它黑樅垴,那是千百萬年無人涉足的地方。20世紀70年代,林場一位老工人一行三人憑著掛鉤、繩索、古銅錢等古老的登山工具,冒著生命危險,折騰了整整一天,天黑的時候,終于爬上峰頂。他們見到了幾抱粗的古樹,厚達一米以上的腐殖層,和晾在樹枝間的蟒蛇的蛻皮。三人心想好不容易上來了好歹要進去探個究竟。不料突然風雨大作,駭得三人急忙滑下絕壁。不久,三個人不甘心,又準備去探險。本來是萬里無云的大晴天,可是剛爬到半山石壁,突然雷電交加,風狂雨驟,其中一人腳底一滑,差點墜入萬丈深淵,從此以后再也無人敢探黑樅垴,直到今天那兒還是一處神秘禁地。
(天橋遺墩、飛云洞)前方一排六座高達200余米的山峰,就像橋塌后留下的橋墩。再往左前方看,峰下有個狹長形石洞,叫飛云洞,1984年9月7日上午8點半,就在眼前這一片被石峰圍出的空間,出現一個直徑約200公尺的彩色光環,當時五位目擊者狂呼雀躍的身影清晰地倒映在光環中心,邊四周奇峰怪石也在光環中時隱時現。二十多分鐘后,光環漸漸消逝。這種奇觀,俗名佛光。1996年5月15日,天子山神堂灣也出現過佛光奇觀。科學解釋是一種光學現象。
(武陵松)張家界武陵源由于發現很遲,原始曠古的植被地貌才得以完好保存。這里是一座巨大的生物寶庫,被譽為自然博物館和天然植物園。植物學家認定張家界處于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中心位置,保留了長江流域古生代植物群落的原始風貌。這里森林覆蓋率達85%,僅木本植物達751種。這里保存了大量世界珍稀植物,如被稱為“活化石”的珙桐、銀杏,以及諸如伯樂樹、香果樹、白豆杉、紅榧等。而面積最大、造型最奇的數武陵松。大家看,張家界每一座石峰上,幾乎都長滿了盤根錯節的松樹。“蒼勁虬曲掛絕壁,松枝搖曳三千峰”。大詩人胡茄對武陵奇峰作了最為形象的評價:“桂林醉人是漓江清,峨嵋風流是金頂云,華山險在倚天看,廬山美在泉中聽,不及湘西武陵源,數千奇峰纏綠云,石上長森林!”這石頭上的森林就是武陵松!方志專家陳自文先生有武陵松詩:“武陵源里數千峰,絕頂青松各一叢。咬石嗟牙根自由,承天抖擻腰難躬。”如果要說武陵松的特點,這就是最好的人格化的注腳。
(霧海金龜)你們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這只石龜雕塑得活靈活現,在眾多景區中,如此神似形也似的景觀并不多見。大家還記得向王天子天書被盜,作案者就是這只龜精,可笑的是還沒逃離黃石寨,就被張良仙師點化成石,讓它世世代代為后卡門當門衛。
(后卡門)那是后卡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過去是登黃石寨的唯一通道。1995年3月,江就是從這里上下黃石寨的。上山途中,江在“天子座”景點休息時,興致勃勃地拉起二胡,為當地的土家族女歌手伴奏;登上寨頂后,又情不自禁地唱起京劇《智取威虎山》中的“打虎上山”唱段,與游客們同樂。
(索道站)現在,我們就要乘索道下山了。黃石寨索道是1995年5月至1997年9月中國臺灣證吉興業有限公司與張家界公園管理處合資興建的我市第一條觀光索道。索道線路水平距863,高差431米,運行速度每秒8米,單向小時運量948人,設備全部從法國波馬公司引進,總投資4000多萬人民幣。黃石寨索道的建成,為公園開辟了一條空中游覽線,填補了張家界無觀光索道的空白。古詩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乘索道觀張家界公園,別是一番感受。
那么,在接來x天的接待任務就由王導和x師傅負責完成,我們會用十二分的熱情服務于大家,竭盡所能的解決大家旅程當中的每一個問題.同時,旅游活動也是一個可變性較大的團體活動,大家如果在期間給予陳導更多理解信任支持的話,將更有助于整個團隊順利有序的進行.陳導在這里謝謝各位了!(鞠躬)
我們的車子轉彎后,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在我們的右前方有一個索道站.這個索道站就是聞名遐邇的天門山景區上山索道站.天門山是張家界海拔最高的山,主峰 1518.6米,它距城區僅8公里,因自然奇觀天門洞而得名。天門山古稱嵩梁山,又名云夢山,是張家界最早載入史冊的名山,它于1992年7月被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三國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 ,嵩梁山頂部之處峭壁忽然洞開,玄朗如門,吳帝孫休視之為吉兆,天門洞開之說流傳天下,嵩梁山也由此更名為天門山。1999年12月8日至11日,張家界市舉辦的“穿越天門”99世界特技飛行大獎賽就是在這里舉行,世界頂級的飛員表演師駕機從天門山洞中穿過去,當時由中央電視臺同步直播,全世界大概有8億人觀看了實況直播,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效應。自此以后天門山景區聞名海內外。
天門山景區以三大看點彰顯特色。一是索道,剛才我們看到的位置就是天門山景區索道起始點,它總投資2.26億元,全長7455米,在世界同類型的索道中,亞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位。總條索道有98個吊廂,其中兩個vip吊廂單個吊廂的造價是20萬元人民幣。二是上山盤山公路。整條公路全長僅10.77公里,但就在這么短的距離內,它的海拔卻從200米急劇提升到了1300米,大道兩側絕壁千仞,空谷幽深,180度的急彎此消彼長,層層疊起,“堪稱天下第一公路奇觀”。從山頂俯瞰這條公路,又似一條玉帶纏綿在群山之間,極為壯觀。中國書法協會常務副會長沈鵬先生走過后欣然為其題字“曲道通天”。第三大看點是動植物。作為國家森林公園,天門山頂擁有完整的原始森林,布滿青苔的奇石隨處可見,珍稀樹種、珍貴藥材也時有發現,甚至還能看到整片整片有著“植物活化石”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世界著名觀賞植物——珙桐。由于相對獨立,這里還是動物的樂土,野生動物有麝、狐貍、獼猴、豪豬、 、飛虎、巖雞、巖鷹、錦雞等。
剛才路過天門山索道站,陳導就簡單地給各位介紹了一下天門山景區的大致情況。接下來,我們開始步入正題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旅游行程及張家界市的基本情況。
(旅游行程略)
目前我們位于張家界市兩區之一的永定區,永定區是張家界市的主要市區,張家界市的一些市政機關及主要的商業中心都集中在永定區。湖南省有很多別稱,湘,瀟湘,毛主席的詩詞里面也有"芙蓉國里盡朝暉",也有芙蓉國的雅稱,另外還有一種別稱叫"三湘四水",三湘指的瀟湘蒸湘漓湘,指的湘江流經過程中的三個不同的地段,四水指的湖南省境內四條比較大水系湘資沅澧.其中的澧水河就在湘西,它發源于桑植縣的八大公山原始森林內,幾經曲折最后流入洞庭湖.大家現在看到的穿城而過的河流就是澧水河,它是我們張家界的母親河.在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詩詞湘夫人中就有詩句"沅有芷兮澧有蘭",其中的"澧"就是說是我們看到的這條河流,在它的上流,有一段河道風景秀美,滿岸遍生茅草,得名茅巖河,是全國知名的漂流線路.我們現在前往的方向是張家界市武陵源區,那邊在八十年代以前基本上是不毛之地,只有少量的山民住在那邊刀耕火種的生活,隨著八十年代初期張家界景區的對外開放才慢慢發展起來,并且形成了張家界的一個區。現在主要是以旅游風景點為主,我們接下來的x天時間都在那邊。
張家界的兩縣,慈利縣和桑植縣。如果團里面有熟悉民國時期歷史的朋友就知道,那個時候出了一位號稱“中華第一保鏢”的人物,青少年時期留學日本打遍東瀛無敵手,歸國以后以曾經擔任過孫中山先生的貼身保鏢,有沒有朋友知道是誰呀?對,杜心伍!杜心伍先生在早期是個亦正亦邪的人物,一方面他幫助孫中山黃興等的革命活動,一方面他又曾經是上海有名的 組織青紅幫的幾個元老之一,輩份極高。 早年也曾加入青紅幫,不過,只屬于杜心伍先生徒孫輩的人物。杜心伍先生就是慈利江埡鎮人,據傳,江埡的龍王洞就是杜心伍少年時期習武練藝的地方。慈利縣山青水秀,基本以山地為主,沒有什么工礦業,環境質量非常之高。煙民們都知道,湖南有個叫芙蓉王的香煙品牌,很多人都喜歡抽,是一個年產值近100億的大企業。那么這么多的香煙需要的煙絲哪里來的呢?主要產地就集中在湘西,其中慈利環境質量高也有大面積的種植,被稱為“第一生產車間”。細心的朋友進入張家界市后就會發現張家界很多賣土特產品的地方都打有“張家界一絕杜仲茶”的廣告。杜仲是一種珍貴的中草藥材,全國集中生產地主要是在湘鄂云貴川,其中在張家界的慈利縣種植面積達40萬畝,是全國最大的杜仲林基地縣。1995年3月26日,途經張家界慈利縣在慈利縣政府賓館用中餐,桌上的茅臺酒酒鬼酒沒開,倒是喝了一點杜仲酒,還說了句“杜仲酒,蠻好喝嘛!”從此就作為廣告語在用。大家往自己左手邊這個路口看一下,這邊就是通往桑植縣的張桑公路入口.桑植縣由種植桑樹養蠶而得名,它是一個既令張家界人驕傲又令張家界人臉紅的地方,說它令張家界人驕傲說因為十大元帥之一曾經兩把菜刀鬧革命的賀龍元帥出在這里,說它令張家界人臉紅,是因為直到今天它仍舊是一個國家級的貧困縣,每年中央要撥款3000萬才能維持整個縣的財政需要。在我們湘西流傳著很多好聽的民歌,其中桑植縣更是被譽為“湖南的民歌之鄉”。20xx年11月23日,湘妹子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開個人演唱會的時候,就唱了一首典型的桑植民歌《馬桑樹兒搭燈臺》,其中馬桑樹是一種藤本植物,燈臺樹則是一種高大的樹木,搭就是纏繞的意思,象征著阿哥阿妹情意纏綿。
我們光說不練是假把式,下面陳導就獻上這首山歌,一則是為對大家的遠到而來表示誠摯的歡迎,二則也是為了讓大家更近距離的親近湘西。
(唱歌)
剛才跟大家介紹張家界的地理位置的時候我們就說到了張家界是處在大湘西的范疇之內,說到湘西,可能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湘西土匪多,其次呢,大家想到的可能不是湘西的山水之美,因為央央中華地大物博,奇山異水,多不勝數,據陳導所知在各位的家鄉xx就有xx是一個美不勝收的地方,其實湘西這個地方是以豐富多彩的地方民族特色和神奇瑰麗的巫儺文化而聞名于世。就拿張家界來說吧,它就具有顯而易見的湘西特色。
我們剛才講到張家界有一百六十多萬人口,這一百六十多萬人口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點,就是少數民族所占的比例非常之大,占到百分之七十三點多,包括有土家族白族苗族維吾爾族等在內的二十多個少數民族。相反的,漢族人口在這邊所占不多,只有三十多萬人。我們團里面的各位團友都跟小陳一樣,是漢族的吧,到了張家界以后您就可以自稱為少數民族了。因為這邊漢族人口是少數,少數民族才是多數。
在眾多的少數民族中,其中土家族是當地人數最多的民族,在全市一百六十多萬人口中,他們占了接近于一百萬,是張家界市的主體民族。土家族在全國總人口約八百來萬,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貴州四川幾省交界處。張家界這一支據說是秦以后定居在湘鄂川黔交界的巴人后裔,因戰爭流離輾轉到張家界并且落地生根繁衍生息開來。他們自稱為“畢茲卡”,意思是當地人。在古代,勤勞勇敢的土家族人世代居住在山林野地,文化開化程度極其有限,因而沒有屬于自己的文字,但長期穩固的生活環境下他們卻形成了自己專屬的語言,一代代口口相傳,傳承了下來。大家在這邊會發現很多冠以“畢茲卡”名稱的酒店餐館攤點,老板就是土家族人。隨著社會的進步,與外界交往的頻繁,年輕一代的張家界人會土家語的已經不多了,只有僻遠落后的山村里面一些老人還保留著這種習慣。
陳導知道一點點,可以教大家一些簡單的語句,大家要不要學啊?要學的左手拍右手,不要學的右手拍左手。掌聲不夠熱烈,陳導就想不起來。(笑)
首先教大家怎么樣跟土家人打招呼:“呢/岔” 是“你好”的意思,早上問好可以跟人說“早古爹/岔”,意思就是早上好。明天大家起來相互碰面的時候就可以用土家語來問候早安了。當然,如果我們團里面的阿哥在張家界對哪個心靈手巧的湘西土家妹子瞧上了眼需要表白的話,還可以說“厄阿泥阿蚩”,意思是我愛你。哎呀,如果你運氣足夠好,能夠贏得美人心抱得美人歸的話,那么恭喜你,你娶了“里/泥嘎”回家了。
大家猜一猜“里/泥嘎”是什么意思?(引導客人參與,活躍車內氣氛)“里/泥嘎”的意思是“母老虎”,剛才陳導話只說了一半,我們湘西的土家小阿妹除了心靈手巧外還牙尖嘴利。
剛才陳導說的,還只是土家族這個民族在語言方面的與眾同不同,還不足以說明當地民族特色豐富多彩。其實,與其它民族相比較,土家族還在稱呼節日婚嫁三方面有著自己的特色有著濃郁的湘西風格。
有些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剛才我稱呼團里面的男士為“阿哥”,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湘西叫法,男的叫“阿哥”,女的叫“阿妹”,年齡比你大的則稱為“阿姐”。如果是湘西當地人,他們叫得還要親切膩人一些,“哥厄~”“妹厄~”后面的音節拖得很長,尤其是在一些山歌里面表現得更加情意纏綿。我們在晚上的民俗演出中可以看到這種語言方面的湘西韻味。男士在當地還有另外一種稱呼方法,稱為某某郎。姓什么,在前面加上姓氏就可以了。如果姓羅,稱呼為羅郎,如果姓李,稱呼為李郎。不知道我們團里面有沒有姓唐和姓張的阿哥,如果有的話,可以稱呼為唐郎或者張郎。(笑)有的話,也不要緊,我們入鄉隨俗,這個稱呼在這x天以內可以保留下來,過了這幾天等大家回xx后,我可就管不著了。
車里面好象剛才有朋友在嘀咕,姓色的是不是應該叫色狼?!唐郎張郎不要緊,有色狼麻煩可就大了。不是陳導麻煩,是色狼同志麻煩。據湘西老輩人講,在以前的湘西捉到色狼是要關到竹籠子里面丟到澧水河最深的地方去的,那叫浸豬籠。(笑)
土家族第二個特別之處在于它有兩個節日跟漢族不一樣。第一個節日是過年。
土家族人過年,稱為“趕年”。什么叫趕年?顧名思義,趕年,就是急急忙忙過年,趕著日子過年,趕在漢族過年的前一天過年。漢族臘月三十過年,土家族就在二十九過年。漢族在二十九,土家族就在二十八過年,反正要比你漢族提前一天過年。可能有些朋友想不通,為什么土家族一個小小的民族,過年都要壓著漢族過,是不是歷史上土漢民族之間有什么深仇大恨呀?如果這樣想,你就大錯特錯了。
關于“趕年”的來歷,土家族民間流傳著許多膾炙人口的傳說。這些傳說可能故事有別或情節不一,但大都與土家族的歷史及戰爭有關。其中流傳最為廣泛的是湘西土司王為率領土家軍趕赴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從而提前過年的故事。
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就是當時的日本海盜,屢屢侵犯東南沿海,燒殺掠奪,無惡不作。于是明朝皇帝惱火了,下令征調兵丁前往征剿,而且限期必須到達指定海防前線。當時湘西這邊是什么情況呢?湘西這邊屬于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封建社會時期在少數民族地區通過分封地方首領世襲管職以統治當地人民的一種特殊政治制度,在湘西的土司制度始于五代十國時期的溪州之戰,止于清朝末期,在湘西流傳了八百多年。土司王有自己的王宮朝庭文武百官軍隊,甚至還能私造地方錢幣,對當地人民也有生殺予奪的權力,自治程度非常之高,是名副其實的“國中之國”。在張家界城區邊上就有一座專門展示土家族歷史文化的土家風情園,當地老百姓也稱其為土司城,就是按照以前的土司王城模樣修復起來的,里面有世界上最大的吊腳樓群。土司王雖然自治程度很高但他從名義上要服從于中央朝庭的統治,主要是通過兩種方式來體現,一是納貢,二是征丁。納貢的物品都是地方物產,如布匹茶葉巖耳藥材朱砂等種類繁多,在明朝正德年間,湘西彭氏土司王就曾向朝庭進貢楠木而受到賞賜。至今湘西進貢的大楠木還支撐著北京城里的那些宮殿。征丁就是一旦有戰事發生,土司王有責任和義務向朝庭輸送兵丁。湘西離北京城有幾千里地,以前通訊手段可沒有現在這么發達,可以一個電話就通知到,在古代得通過驛站快馬加鞭一站接一站把皇帝老子的圣旨傳過來,趕過來的時候剛好在過年的前一天,皇命不可違,戰事又緊急,可又新年在即,沒有辦法,老人們決定把準備過年的蘿卜豆腐臘豬肉干牛肉一鍋煮了,提前一天過趕年,由此還產生了當地的一種火鍋---三下鍋。
三下鍋三下鍋,“三”只是個虛數,其實是把很多東西一齊放到鐵砂鍋里去煮。原料的搭配也是很有講究的,土家人有句老話,“一紅二綠三黃”。“一紅二綠”是指葷素搭配要合理,“紅”是指葷菜,主要是指湘西各式各樣的臘肉制品,“綠”是指素菜,葷素搭配要按一比二的比例,這其實也是符合現代膳食的營養搭配的,多吃蔬菜身體好嘛!什么叫“三黃”呢?“三黃”是說,如果原料只選三樣,其中必須要選黃牛肉,這樣才能吃出來味道。湘西人愛吃牛肉,有“肥豬抵不上瘦牛”的說法,還有“寧吃牛屁股,不吃豬頭肉”的說法,挑牛的標準是“一黃,二黑,三花斑,水牛肉味最平淡”,吃牛肉以黃牛肉最佳。黃牛養殖遍布湘西,張家界湘西州都有,主要養殖地在湘西與貴州交界處,也就是成語故事“夜郎自大”中夜郎國的所在地。牛在湘西人的生活中也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祭祀活動的時候要錐牛,告慰先祖的時候要殺牛,民間活動的時候要斗牛,牛頭用來掛在大門上避邪,牛骨用來做成骨雕圖騰守身,牛皮---牛皮不是用來吹的,是蒙成鼓用來擂的!
這就是土家族人趕年的習俗和由此產生的一種地方特色火鍋三下鍋,至今,無論是山村還是市區只要是土家族人,他們都是提前一天的晚上過年。時至今日,湘西還流傳著這樣的詩句“八月里是中秋,堂前點兵下蘇州。右手舉起刀一把,左手提起倭人頭。”在土家風情園內,也有明朝皇帝題寫匾額“東南第一功”懸掛于城內。
這就是土家人第一個節日趕年的來歷。接下來,陳導給大家說說第二個與眾不同的節日。
大家都知道西方人的情人節在陽歷的2月14日,日本還有個白色情人節,在3月14日。農歷的7月7日,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那一天,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傳統的情人節。那么,土家族人的情人節是哪一天呢,有沒有朋友能猜出來的?(提問)
告訴大家,是在農歷的三月初三,大家一定要記好了,尤其是團里面還沒有娶上老婆的年輕阿哥們。在晚上的民俗晚會現場和人間瑤池寶峰湖上,有時候小阿妹會問大家,土家族人的情人節是哪一天,如果答對了,小阿妹就跟著你回家了。陳導現在告訴大家了,讓大家白撿一個便宜。當然帶了老婆一起出來的,就不要貪便宜了,小心吃不了兜著走。(笑)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是張家界最值得游玩的景點,它是整個張家界地 區景點里精華中的精華,是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世界自然遺產、中國aaaaa級景區…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景區相當大,面積約260平方公里,里面包含有小景區:黃石寨,金鞭溪、天子山、十里畫廊、袁家界等眾多景區景點,而像黃石寨、天子山 等景區又包含:金鞭巖、千里相會、御筆峰、采藥老人、乾坤柱(電影阿凡達拍攝原景)、天下第一橋等無數具體景點。可以說不去國家森林公園游覽,枉來張家界 一趟。
其他著名景區景點:
天門山(門票261元):位于張家界市區附近的國家級景區,有“天門洞”“鬼谷棧道”“天門山索道”“天門山寺”“99道彎通天大道”等著名景點,是非常值得游玩的地方。
黃龍洞(門票103元):位于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附近,國家aaaa級景區,以立體的洞穴結構,龐大的洞穴空間,寬闊的龍宮廳及數以萬計的石筍,高大的洞穴瀑布,水陸兼備的游覽線等優勢被評選為“中國最美的旅游溶洞”。
寶峰湖(門票96元):位于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附近,國家aaaa級景區,是一座罕見的高峽平湖,四面青山,一泓碧水,風光旖旎,是山水風景杰作,《西游記》中花果山水簾洞外景就拍攝于此。
土家風情園(門票120元):集中展示了湘西土家族的宗教、演藝、建筑、手工藝、服飾、飲食等文化,是歷代土家族首領所居住的地方,擁有世界上最高的吊腳樓,可以感受到燦爛繽紛的湘西土家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張家界大峽谷(門票120元):張家界大峽谷是張家界地貌的極品景區之一,20xx年正式對外開放,張家界大峽谷集山、水、洞于一身,是張家界 地貌的博物館,在這里可觀賞到北溫帶喀斯特地形的全部風景!大峽谷中的飛瀑神泉比比皆是,一路游覽下來,讓人目不暇接。峽谷里植被繁茂,空氣清新,涼爽舒 適,溪水上彌漫著一層薄霧,宛如來到世外桃源,讓人煩惱頓消。 張家界大峽谷峽谷間是一條清幽的小溪,沿溪邊是用木板搭建的游道, 張家界大峽谷峽谷內不僅有傳統的秀美自然風光,還云集有三朝數代的歷史人文景觀,如記錄李自成與吳三桂慘烈決戰的“千人墳”古戰場,反映湘西歷史特色的土 匪洞及見證解放初期湘西人民靠天勞作在絕壁間挖鑿的“南方紅旗渠”等。
猛洞河漂流(門票168元):張家界看山,猛洞河玩水是湖南夏季旅游精髓,猛洞河漂流距離張家界市區2小時車程,號稱“天下第一漂”,蒼翠森林、繚繞云霧、飛瀑流泉與溶巖峰林交相輝映。
茅巖河漂流(門票168元):中國旅游漂流首創地--茅巖河漂流,體驗與浪共舞的激情:茅巖河漂流水程28公里,落差66米,有驚無險的河灘共 55個。茅巖河峽谷幽深,灘多浪多,沿河兩岸峭壁險峰、飛瀑流泉、河水急湍似箭,猛浪若奔,劈巖穿峽,峰迥水轉,真可謂:不是三峽,勝似三峽。茅巖河漂流 是張家界“山、水、洞”旅游精品項目中最富刺激和娛樂的項目。
張家界森林公園導游詞篇二
暑假里,媽媽就帶著我們倆姐弟,一起奔赴早富盛名的旅游勝地——張家界。
抵達張家界,己是傍晚時分。我們住好酒店,吃過晚餐,便迫不及待地出去散步,領略張家界的夜景。
第二天,我們一大早就起了床。買好上天門山的票,我們便排隊坐覽車直接上了天門山去。
天門山很高,我們坐覽車坐了很長的時間才到達山頂。站立頂峰,一副極美的山水畫便盡收眼底。一眼望去,全是山:五指山、母子峰、等等等等。聽導游一解說,這一座座山,還有很多有趣的來歷呢!如豬八戒背媳婦、沉香劈山救母劈山……聽得大家連連驚嘆:不虛此行!不虛此行!
第二天,我們又去了森林公園。這里的森林比寧鄉的要大很多。有一種原始森林的感覺。走入里面,一股陰涼之氣撲面而來,涼爽極了。
森林公園里有許多小動物,也有模擬的恐龍立在路邊,看上去有些恐怖又有些好奇。森林公園里當然還有許多鳥,起初但我只聽見鳥叫,沒有看見一只鳥的影兒,周圍都是許多高大的樹木,小鳥應該是聽見我們的說話聲嚇走的吧。我不禁這樣想。
又走了一段路程,我們終于看見了幾只鳥了。一只是火焰鳥,另一只是鸚鵡。我立即對著鸚鵡說:“早上好!”鸚鵡也立馬回了我一句:“早上好!”接著,我講了一句笑話給它聽,它也把我的那句笑話也重復了一遍,把我和同行人逗得哈哈大笑。
這次張家界之旅,真讓人難忘啊!
張家界森林公園導游詞篇三
中秋假期,爸爸媽媽帶我坐火車去張家界的森林公園游玩。我聽了之后,可高興壞了。
在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以及四個小時的大巴之后,我們終于到達目的地——森林公園。我下了車,深深吸了一口氣,哇!這里的空氣里摻和著雨后泥土的芬芳,真是清新。進園之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一排排縱橫交錯、圍在小路兩旁的參天古木。我忍不住摸了摸它們,樹干很粗糙,但并不扎手,而且是在青草包圍的斜坡里一點點地生長,很是奇特。在樹木后面挺立著一座座褐色的山峰,它們頭戴翠樹帽,身披青草衣,如手指般戳在大地上,就像一位位世紀老人在遠眺美景。山下的叢叢樹木就像老人已長大的兒女,在照顧著它們的母親。高聳的山峰不斷涌入人們的視野,我豁然發現兩座山峰如利劍般破云而入,直插青天。可如果仔細看,你就會發現那看似粗壯的巨樹早已全身裂縫;那看似雄偉的山峰早已劃痕滿身,這可都是它們飽經風霜的鐵證呀!
正當我感慨之時,忽然感覺到徐徐山風從臉頰拂過,輕輕柔柔,就像一個吻。嘩嘩晃動的樹葉、淙淙流動的水聲,以及古木揮散的古老氣息,青青小草散發的勃勃生機,令人心曠神怡。正當我陶醉時,眼睛無意間瞥到那清澈如明鏡的小溪,水面上星羅棋布地放置著巖石,這條小溪似乎從我們進園時就一直流到現在,還不停地奔向遠方,難道這就是“八百秀水”的含義?嗯,溪面上那兩抹褐色的身影是怎么回事?原來是兩只可愛的小野猴在溪邊嬉戲呀!一只溪上巖石走,一只攀樹蕩秋千,那呆萌的模樣直引來游人陣陣歡笑。
啊,張家界森林公園,你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張家界森林公園導游詞篇四
張家界森林公園是個美麗的地方,值得參觀游玩。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快來看看吧。
今年的“五一”黃金周,爸爸媽媽帶我參觀了世界自然遺產—張家界森林公園,我高興極了。
當我們乘坐索道,騰云駕霧般地在半空中往下看時,我便陶醉在這美麗的景色中。危峰兀立、怪石嶙峋、青松翠柏、萬木崢嶸。它們一座山有一座山的特點,一座山有一座山的姿態、有的像南天門,有的像回頭的雄獅,還有的像手捧鮮花的仙女……啊!真可謂是“放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境”啊。
走下山,就來到金鞭溪跟前。金鞭溪清澈見底,總長有6,5公里,是天然形成的一條美麗的溪流,溪水彎彎曲曲向東流去,久旱不斷流。走進金鞭溪,滿目青翠,連衣服都映成了淡淡的綠色呢!
再走一小段路,就看到了那直插云霄的金鞭巖,太陽照射時,發出金黃色的光芒,看起來甚是壯觀,像一根金黃色的馬鞭,故命名為金鞭巖,聽導游 阿姨說,金鞭溪還是因金鞭巖而得名的呢!
我一轉頭,忽然看到一只巨鷹正張開自已的翅膀扶守著金鞭巖,這就是有名的“神鷹護鞭”。
天黑了,我們依依不舍地回到了住地,這一天我玩得真開心。
清晨,我走出門,清新的空氣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熱切的迎了上來,環繞在我的身邊。東方,太陽緩緩的升起。那一縷縷陽光就像一絲絲金線,勾勒出云彩的`輪廓。
吃過早飯,我們就開車前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走進大門,一股樹的清香迎面撲來。突然,一只小猴子從山上蹦蹦跳跳的跑了下來,對人們投以好奇的目光。
走了一會兒,我們來到了金鞭溪旁。金鞭溪的溪水清澈而透明,水底花色斑斕的小石頭十分漂亮。它們是滑滑的,冰冰的。我蹲在水邊眺望遠處的山峰,一不小心,我踩了個空,一腳踩入清澈的溪水中。啊!水!好清涼啊。在這水中住著許多可愛的金鞭小魚,它們結伴在水中無憂無慮的游著。我真羨慕它們。
前方,是一組長長的梅花樁,它們有方的,圓的,還有元寶型的。許多游人嘗試著過去,都沒成功。我很沒有的信心登上了梅花樁,但是,我卻奇跡般的過去了。
順著小路一直走,遠處,有一座古橋。登上古橋,它一直搖晃個不停,看著下方疾馳的溪水,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首先過去的陳叔叔故意在古橋上搖晃,“吱吱吱”古橋發出了刺耳的聲響,嚇得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過了一會,我便不那么害怕了,跑過去,加入了陳叔叔搗亂的隊伍。
暑假期間,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哥哥一家隨旅行團到張家界旅游。
第一天,我們是到張家界的森林公園。在那里我們既游了山,又玩了水。
在索道里我感覺到四周的山峰是那么的雄偉、高大,又那么的神奇。爸爸告訴我:“這些山峰都是由于地殼運動而形成的,你們以后的?地理?課會學到這些知識。”接著我們登上了五指峰,它真的非常象人的手指。在那里游客們都爭先恐后地拍照,我們也照了好幾張。接著我們又去了烽火臺、霧海金龜等幾個景點。
下午我們去了金鞭溪。我一見到溪水,便迫不及待地沖了過去。水特別清涼,我們用溪水洗臉、洗手,一不小心我滑了一跤,哎呀!褲子全打濕了。最慘的可不是我,哥哥比我更慘,他是不小心一屁股坐進了水里。水里還有許多小魚和蝌蚪呢,我和哥哥只顧著抓小魚、淌水,爸爸則不停地給我們搶拍鏡頭。聽大人們說,金鞭溪有15公里長,我們走走,停下來玩玩,每次都是被爸爸、媽媽給拽出水的。
第二天,我們去了十里畫廊。那里可真像一幅風景圖。有“全家福”,左邊是媽媽,右邊是爸爸,中間是小孩。爸爸手里還拿著一根煙呢。聽導游說:爸爸手里的那根煙一直沒點著。還有“采藥老人”、“金雞獨立”都惟妙惟肖。
張家界的美景實在太多,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就是那金鞭溪。如果有機會,我會再游張家界。
清晨,我走出門,清新的空氣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熱切的迎了上來,環繞在我的身邊。東方,太陽緩緩的升起,那一縷縷陽光就像一絲絲金線,勾勒出云彩的輪廓。
吃過早飯,我們就開車前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走進大門,一股樹的清香迎面撲來。突然,一只小猴子從山上蹦蹦跳跳的跑了下來,對人們投以好奇的目光。
森林公園真有趣。
6.張家界森林公園游記的作文500字
8.游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小學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