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舞蹈論文篇一
摘要:《大河之舞》就是在講述愛爾蘭的傳統,講述它民族的歷史,它運用愛爾蘭傳統的舞蹈“踢踏舞”來講述這個歷史的發展過程,用民族的傳統來講民族的歷史, 具備了民族的特點,它是帶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劇。
關鍵字:大河之舞 踢踏舞 歌舞劇 愛爾蘭
在舞蹈鑒賞課上,我欣賞到了世界著名的《大河之舞》?!洞蠛又琛肥抢淞鲿车膼蹱柼m踢踏舞,是憂郁熱情的西班牙佛朗明哥,是氣質優柔的古典芭蕾,也是活力動感的現代舞。
《大河之舞》中的“大河”指的就是愛爾蘭的里菲河,里菲河就像我們的黃河一樣,是愛爾蘭民族的“母親河”,而恰恰是這一條“母親河”記載著愛爾蘭的歷史,《大河之舞》就是在講述愛爾蘭的傳統,講述它民族的歷史,它運用愛爾蘭傳統的舞蹈“踢踏舞”來講述這個歷史的發展過程,用民族的傳統來講民族的歷史, 具備了民族的特點,它是帶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劇。
《大河之舞》被譽為“地板上的精靈”,該劇以傳統愛爾蘭民族特色的踢踏舞為主軸,融合熱情奔放的西班牙弗拉明戈舞,并汲取古典芭蕾與現代舞蹈的精髓,共同營造出一場氣勢如虹,異彩紛呈的絕世舞作?!洞蠛又琛肥菒蹱柼m凱爾特人的驕傲,這種以踢踏舞為主的舞蹈和為踢踏舞專門編制的音樂,被稱作世界上最具震撼力的舞蹈和最富感染力的音樂。據說凱爾特人生來就有舞蹈的天賦,他們對舞蹈的理解已經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踢踏舞已經不單單是一個舞蹈,已經成為愛爾蘭的民族藝術之魂和驕傲。同時它也成為一個媒介,連接了愛爾蘭的過去與未來,連接了愛爾蘭的民族與世界,現在已經成為世界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大河之舞》的劇情是詩化般的,神話、傳說、歷史混合成愛爾蘭那最初的朦朧而清晰的印象,如泣如訴的愛情、波瀾壯闊的戰爭和永恒不死的自由,讓心靈奔騰不息地穿行在愛爾蘭那如詩的曠野上。在這里,藝術渲染了一個極具縱深感的背景。器樂和人聲無比完美地結合起來,使愛爾蘭的傳統音樂旋律誕生出了新的靈魂。悠揚蒼涼的愛爾蘭風笛延續著古老的情懷,激揚的小提琴挑動著每一根敏感的心弦,讓人們一次又一次被愛爾蘭的文化和歷史所感動。
舞,氣勢如虹,像潮水一般沖擊著人們的視線和心靈。應該說,“大河之舞”的舞蹈已經深深融入了愛爾蘭厚重的文化之中。
我喜歡《大河之舞》,我折服于舞者富有激情而不失細膩的表演,驚嘆那復雜多變的節奏,明朗的舞步。與此同時,我的靈魂早已游走在愛爾蘭民族的血淚史里?!洞蠛又琛肥且徊繍矍楸瘎。蛘?,更是一個民族的辛酸史。舞蹈聚合了一個國家深重的苦難和愛爾蘭人民執著的企盼,正因為如此,原本單薄的舞蹈才會變的有些厚重,原本輕盈的舞蹈才會帶上些歷史的滄桑。在踢踏舞震撼的節奏里,我找尋到與芭蕾的靜謐全然不同的奔放與激情,同時,我的內心有種情愫在暗暗滋生。光影浮動,每一次變幻預示著一次全新的發展。在《大河之舞》變幻莫測的節奏和貫穿始終的旋律里,舞者用踢踏這樣一種方式講述一個家族的災難歷程。《大河之舞》展現出的是真愛、丑陋的人性理想與現實矛盾沖突的融合體。它就猶如是一部敘述愛爾蘭祖先與大自然的抗爭,以及經歷戰爭、饑荒等種種苦難后流離失所,重建家園的長篇血淚史詩。歷史宛如一條長河,滔滔不絕地傳頌著智慧、勇氣、生命與愛。《大河之舞》讓我享受到一種全新的感觀體驗,也將我的思想帶到了比舞蹈更本質深遠的層面。
在《大河之舞》中,舞者的服裝并沒有特別之處,男舞者多數是上身白襯衫,下身黑褲子,而女舞者基本上是一身黑連衣裙。就舞者的動作來講,不管男女舞者,上身基本保持不動,兩手自然下垂或偶爾掐腰,這就很自然的把人們的目光吸引到舞者的腳下,而舞者的腳下功夫才是“舞之魂”,那種千變萬化,美輪美奐的踢踏動作,點燃的是激情,敲擊的是震撼。在整個集體舞中,舞者的身高也不一定很整齊,但是他們的腳下的踢踏舞卻整齊如一,踢踏出來的節拍是那樣的和諧,那樣的震撼人心。每一位舞者的精湛技藝都讓人贊嘆不已,每一位舞者的敬業精神亦讓人油然起敬。舞蹈中不斷變換的形式以及獨特的三角隊行,快速卻毫無雜音的踢踏之聲,使舞蹈具有強烈的層次感和穿透力,在視覺和聽覺上都給人以空前的震撼力。布景更是將其劇情展現得淋漓盡致、絲絲入扣,將愛爾蘭人民熱愛自然、崇尚生命的精神表現得盡善盡美,并且使演員和布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河之舞》是一場力感、動感、質感與美感兼具的百老匯音樂歌舞盛宴。
《大河之舞》具有舞臺化、戲劇化、現代化、商業化和國際化等特點,它有很多的藝術手段可以借鑒,強調的是現代人的現代化、節奏化,符合現代人的欣賞品味,因此它能夠舞動世界,深受世界人民的歡迎。我想它能夠獲得如此大的成功,是因為它不僅給人們帶來了娛樂,更洗滌了人們的心靈吧。
舞蹈論文篇二
對于一個理科生來說,像舞蹈鑒賞這類的課,就一個學期的時間,總讓人覺得時間走的很快。不同于自己專業性質的課程,似有一種魔力吸引著我們。
一、古典芭蕾的“開、繃、直、立”和幾何圖形
在芭蕾藝術的發展中,它那科學的人體運動法則和高貴典雅的美學風范具有懾人的永恒魅力。
芭蕾的“外開”是在腳“一字”開(兩腳完全向外打開,只有腳跟靠在一起形成一條直線)的基礎上達到膝蓋、胯部、肩膀的外開。這是腳的一位;二位——兩腳還在一條線上,兩腳跟之間相距一腳掌;三位——兩腳外開靠攏,腳的腳跟位于另一腳的中間;四位——一只腳在外開保持不動的基礎上,另—只腳向前一小步位置,前后腳平行,前腳腳跟與后腳腳尖沖齊;五位——兩腳的腳掌整個外開貼緊,一腳的腳尖位于另一只腳的腳跟旁。腳的五種位置是古典芭蕾貴族氣質的集中體現,而這五種腳位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適用。
芭蕾的“繃”不僅表現在苞蕾特有的腳背、腳趾的繃直,也表現在動作過程中腿部、腰部等部位的繃直和控制。“開繃直立”的芭蕾弘揚著基督教的“神選意識”——所有基督徒的精神世界都必須隸屬上帝。法國宮廷培育出的芭蕾,其挺拔直立的飛速旋轉形成一種脫離地球引力的離心式的沖動,一方面帶來進取和執著,另一方面也帶來唯我獨尊——進取和執著,跨越雷池一步即變成攻擊和偏執。
橫膈膜、內肋骨的肌肉支持肋骨腔,拖住胸部。從腰部開始,脊椎充分伸展。背部的彎曲極大地違背了芭蕾高貴氣質和崇高理性的象征。芭蕾的審美原則拒絕“粗腰豐臀”,而是講究女性曲線。這與當今的審美趨勢不謀而合。芭蕾對臀部采用“前收腹,后加緊”來縮減臀部的體積和厚度。通過肩、髖、膝、踝等關節的外開,讓臀部緊緊夾在兩股之間,消除臀部的下墜、膨脹和厚度。芭蕾的動作腿必須保持從胯關節開始的外開,并且以從胯部到腳趾尖的“繃直”感來有效抵制大腿容易堆積的脂肪。總之,芭蕾舞中的每一個細小的動作變化都是對古典和規范的追崇。
二、古典美學對人體的塑造
芭蕾訓練的科學性和系統性體現在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規范系統的教學步驟中。從對學生外開性、穩定性的教學到控制、跳、轉等技巧的掌握,芭蕾對人體的塑造和運用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古典芭蕾的正確姿勢依賴于人的骨盆,舞者應感覺是從腿上拉起,前后收緊,腹部的肌肉由前向上拉,用臀部的肌肉下拉來保持平衡;不要肚子太用力.胸部盡量展開以減少脊椎拉長的長度;要提長背部的肌肉以避免重心后倒。
0
外開來自髖關節,膝、踝在一條直線上,反對用腳來轉。二位收回時提胯很重要,雙腿在收回時要同時靠向中心線。外開的確立和控制要用肌肉來完成,其中大腿內側肌肉最為重要?;顒拥臅r候大腿的后部提向身體的中心,將腿向外轉開,腿的后部拉長。連接腿和骨盆大塊的臀部肌肉也負責外開的任務。人體重力通過腳的前部和腳后跟的前半部分作用于地面,胯放直,重心放在腳掌,臀部肌肉和骨后肌群在控制重心時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人體重力轉移的原則是當重力離開新的動作腿之前,身體應有意識地向新的支撐腿移動,直到重力轉移完成。
如果違背這一訓練原則,沒有嚴格按照芭蕾訓練規范去做,演員的內側肌群沒有做到充分伸展,沒有使肌肉達到縱軸上拉長,就會影響肌肉線條,產生練粗腿的后果。
通過一個學期的舞蹈鑒賞課程學習,它讓我從一個對舞蹈一無所知的人變成了一個學會欣賞舞蹈、體會舞蹈、具備舞蹈審美能力的人。老師熱情奔放的講解,以及在課堂上觀看的各地具有名族風情的舞蹈。它們給我的心靈帶來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的震撼,特別是看到我國各名族舞蹈的時候,我能深深的體會到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底蘊。在舞蹈鑒賞課上我明白了舞蹈是富有教育意義的一種健康高雅的藝術活動,它能提高大學生審美情趣、藝術修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舞蹈論文篇三
指導老師: 姓 名: 學 號: 專業班級: 四周的《舞蹈鑒賞》課很快的就結束了,在王老師的教導下,我愉快地學完了這門選修課。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講了許多有關舞蹈的知識,還放了許多經典舞蹈的視頻,而且教我們跳一些簡單的舞蹈,課堂氣氛很好,我感到學習這門課程感到很輕松很愉快。我不會跳舞,但我覺得舞蹈這門藝術很偉大,有時候語言顯得最低級,而舞蹈可以讓我們達到一種心領神會的境界,無聲勝有聲。王老師讓我們寫一片課堂上給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段舞蹈的感悟,是的,課堂上很多片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寶的成長、千手觀音背后的故事??我本打算寫阿寶,我上網搜了很多資料。但是,從內心來講,我更想寫一些自己對舞蹈的認識,在網上搜了些資料,也在圖書館借了一些書看,最后匯總了一下,下面這些是我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我感覺對我有價值的,另外還有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藝術是人類審美活動的大家族,它的成員有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雜技等。各個門類的藝術都是反映社會生活和表現人們思想感情的。舞蹈是八大藝術之一,于時空中以身體為語言作“心智交流”的人體的運動表達藝術,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它一般借助音樂,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
作為藝術之一的舞蹈,同樣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天地,它也是由各個不同種類、不同樣式、不同風格的舞蹈所組成的。根據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為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兩大類。生活舞蹈是人們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進行的舞蹈活動,包括有:習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娛舞蹈、體育舞蹈、教育舞蹈等。藝術舞蹈則是為了表演給觀眾欣賞的舞蹈,包括有:古典舞蹈、民間舞蹈、現代舞蹈、當代舞蹈和芭蕾舞等。
舞蹈欣賞,是人們觀賞舞蹈演出時所產生的一種精神活動,是對舞蹈作品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整個過程。觀眾在欣賞舞蹈作品的過程中往往會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引起情感上的共鳴,激發起記憶中有關的印象、經驗。人們進行舞蹈欣賞這種舞蹈的審美活動,首先必須具備一定的主觀條件,也就是說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識、舞蹈欣賞水平和認識能力,舞蹈欣賞活動才能正常和順利的進行。這正如馬克思所說的那樣:“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薄爸挥幸魳凡拍芗て鹑说囊魳犯?;對于不辯音律的耳朵說來,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音樂對它說來不是對象??”所以,我們了解舞蹈藝術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藝術的關系、舞蹈形象構成的各種因素,舞蹈是以經過提煉、組織、美化了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表現人們的情感和思想,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從舞蹈作品訴諸于欣賞者的感覺特點來看,它是一種綜合了聽覺(時間性)和視覺(空間性)的表演藝術。
舞蹈作為一種最古老的藝術,它的源頭來自哪里呢?據藝術史學家的考證,人類最早產生的藝術就是舞蹈。在遠古人類尚未產生語言以前,人們就用動作、姿態的表情來傳達各種信息和進行情感、思想的交流。以后由各種聲音發展成為語言和音調以后,才相繼產生了詩歌和音樂。在勞動中,由于制造工具,人的手逐漸變得靈巧起夾,又誕生了繪畫和雕刻。隨著人類的進化,思維能力和認識事物水平的提高,曲藝、小說、戲劇等藝術才相繼被創造出來。關于舞蹈的起源,眾說紛紜,各有各的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完整和全面,因為舞蹈活動是人類生活中的一種社會現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構成一樣都不是單一的,而是有著多種因素的,所以人們主張“勞動綜合論”,即:舞蹈起源于人類求生存、求發展中勞動實踐和其他多種生活實踐的需要,如果再詳細一點來說,舞蹈起源于遠古人類在求生存、求發展中勞動生產(狩措、農耕)、性愛、健身和戰斗操練等活動的模擬再現,以及圖騰崇拜、巫術宗教祭祀活動和表現自身情感思想內在沖動的需要。它和詩歌、音樂結合在一起、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
自人類誕生以來,創造了許多經典的舞蹈,例如柴可夫斯基創作的偉大的芭蕾舞劇《睡美人》、《胡桃鉗》和《天鵝湖》,中國的經典舞蹈《霓裳羽衣舞》、《春江花月夜》和《踏歌》等,這些舞蹈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相比與外國舞蹈,中國舞蹈有自己的特征。第一,載歌載舞。中國的民間藝術自古以來就有載歌載舞的傳統,如漢族北方的秧歌,南方的《采茶燈》、《花燈》,滿族的《莽式》,維吾爾族的《麥西來普》,藏族的《弦子》,這些都是載歌載舞的民間舞蹈。第二,廣泛利用道具。這些道具有:手絹、扇子、花綢、頭上戴的帽子、面具、腰里綁的腰鼓、腰鈴、腳踏的高蹺,以及各種道具如:傘、燈、刀、劍、棍等。第三,形象鮮明、情節生動。中國的民族舞蹈一般都以一個故事為依據,舞蹈刻畫的人物形象生動,活靈活現。第四,自娛與表演的統一。
心得體會。舞蹈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在人類的歷史中始終都在藝術領域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和人類的生活、思想和文化已經融為了一體。雖然我對舞蹈沒有太深的了解,但我可以感覺到舞蹈演員背后所付出了巨大的艱辛和努力。正是他們的付出,我們才有幸欣賞到那么多優美的舞蹈,尤其是《千手觀音》這個舞蹈,可以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這一點。世界上沒有隨隨便便就能創造出的偉大,偉大的背后必然是不斷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陽光總在風雨后。當我們在欣賞哪些偉大舞蹈時,我們不要只是感嘆于它的唯美,也要想到優美舞蹈背后的東西,用舞者的汗水來點燃我們生活的激情,用舞蹈的精華來滋養我們的生命。
最后,很感謝王老師的教導,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我對舞蹈的認識和欣賞能力提高了很多。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也會更多的去欣賞經典的、優秀的舞蹈,來提高自己的舞蹈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