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演講稿是一件比較嚴肅的事情,演講稿是我們在臺上進行演講的主要依據,大家在撰寫演講稿的時候務必要保證思路清晰,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抱負與使命演講稿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抱負與使命演講稿篇1
同志們:
為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按照縣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重點工作任務安排,今天由我來給大家上黨課。圍繞《學百年黨史守初心使命》這一主題,結合我對黨史的學習體會,與大家交流、共勉。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之年,在這樣一個重要時間節點,黨中央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對于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黨的百年偉大奮斗歷程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滿懷信心邁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一、從百年黨史中感悟光輝歷程
從鴉片戰爭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現在,中國經歷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時期。中國人是帶著八國聯軍侵占北京的民族奇恥大辱進入20世紀的。那時,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展現在中華民族面前的仿佛只有一片瀕臨毀滅的悲慘暗淡的前景。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吶喊,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21年建立的用先進理論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登上引領中華民族改變命運、走向復興的歷史舞臺。
我們黨的歷史是一部劈波斬浪奮力前行的拼搏史,是一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奮斗史,也是一部篳路藍縷奠基立業輝煌史。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過反復比較和總結,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黨的十九大開啟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
二、從光輝歷程中汲取前進力量
我們學習重溫黨的百年歷史,是為了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為新時代太和交通運輸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
一要讀透歷史,堅理想信念。打開黨史,一代代共產黨人勇往直前以赴之,斷頭流血以從之,殫精竭力以成之,書寫了堅守初心使命的壯麗篇章。我們學習黨史,就要深刻感悟他們的思想境界和家國情懷,傳承并發揚他們所留下的紅色精神和堅強意志,錘煉過硬政治素質,始終站穩政治立場。和平年代,生死考驗少了,但是考驗無處不在,作為交通人,我們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增強政治判斷力和領悟力,提高政治執行力,堅持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護黨。要經常重溫黨章,重溫入黨誓言,始終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二要讀透歷史,站穩人民立場。是什么成就了我們這個百年大黨?是什么讓億萬人民始終匯聚在鮮紅的旗幟下?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們黨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我們黨在創建之初就把“為公”“為民”寫在了旗幟上,許下建設一個新社會、為人民謀幸福的錚錚誓言。革命年代有李大釗、蔡和森、***等無數革命先烈以錚錚鐵骨守初心,以血肉之軀擔使命,我爭取名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前仆后繼、拋灑熱血。和平年代有焦裕祿、王進喜、谷文昌等無數先鋒模范以赤子之情守初心,以忘我精神擔使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嘔心瀝血、無私奉獻。我們學習黨史,就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革命情懷,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三要讀透歷史,勇于攻堅克難。鑒往知來,百煉成鋼。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從“春天的故事”到“新時代華章”,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開拓前進,從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了一條人間正道。百年黨史是一部艱苦奮斗史,從建黨時的開天辟地到如今的驚天動地,每一步路都滲透著艱辛、凝聚著汗水。我們學習黨史,就是要傳承和發揚革命先輩們知難而上、奮斗不止的精神。“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埋頭苦干才能行穩致遠、成就事業,我們要發揚好苦干實干的優良作風,筑牢新時代的發展根基,奮力推動中國發展邁出新步伐。
三、在不斷前行中踐行初心使命
我們要深刻認識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既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賡續,也是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的一門必修課。作為我們交通人,要汲取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蘊藏的豐富營養,進一步提高我們干事創業的能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在建設現代化美好太和中彰顯交通擔當。
一要汲取理論之魂。信仰信念不是沒有根基的空中樓閣,對黨忠誠更不能流于口頭表態,而要建立在深厚的理論修養基礎上。心中有信仰,腳下才能有力量,我們要學好用好《論中國共產黨歷史》《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中國共產黨歷史論述摘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中國共產黨簡史》四本必讀書,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市、縣委的部署要求上來,做到常學常進,常悟常新,切實把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從中汲取強大的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實踐力量。
二要不忘初心使命。當前交通運輸重點工程,如國省干線改續建、“四好農村路”建設等項目正在推進,但在工作推進中,我們不少同志存在著畏難、心態浮躁、作風不過硬等不良情緒。我們必須從黨百年的歷史中感悟初心使命賡續紅色基因,繼承和發揚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一系列偉大精神,錘煉自己的政治品格,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堅定自己的政治信念,立足交通運輸新使命、新要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以實際行動來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三要堅守為民情懷。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我們把握黨史,進而體會宗旨,最終落實于行動,就是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我們交通人,要牢牢站穩人民交通為人民的政治立場,從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全面推進交通項目建設,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品質,讓交通先行戰略支撐作用充分發揮,當好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今年是“十四五”交通運輸規劃開局之年,我們要主動對標和認領工作任務,堅持調查研究,制定科學嚴密的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責任人、時間表、路線圖,以釘釘子精神強化跟蹤落實,把交通運輸各項工作任務抓實抓好。
同志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們黨從上到下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全縣交通運輸系統黨員干部職工要深刻把握***總書記關于黨史重要論述的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著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在交通運輸系統走深走實、見行見效,進一步筑牢理想信念基石,把初心映在工作中,把使命擔負在崗位上,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總書記在“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講到:“七一勛章”獲得者都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職、默默奉獻的平凡英雄。他們的事跡可學可做,他們的精神可追可及。英雄模范們用行動再次證明,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斗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
抱負與使命演講稿篇2
大家好!
今天,我想對老師說一句謝謝,“我來自意外,像一顆塵埃,誰能看出我的脆弱?”我從哪里來,我屬于哪里,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每次唱這首歌,都想感恩很多人,但最想感恩的是老師。從每個牙牙學語的孩子到逐漸變得懂事的小學生,從渴求知識的少年到高飛的成年人,從門外漢到專業人士,從古代的打結筆記到今天高科技的到來,教師的角色貫穿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整個過程。
當我帶著疑惑面對一系列難題時,你耐心細致地給我講解解決問題的思路。你把我迷茫、閉塞的心理帶到了問題上,帶到了類比解題的思維上,帶到了有趣的數學世界上。當我羞愧地面對自己的錯誤時,你教會了我有意義地做人的道理。
你讓我年輕無知的頭腦走向正確的真理,走向我認為未來應該正確面對錯誤的信念,走向我從錯誤走向正確的人生。當我帶著一顆失落的心面對失敗時,你像天使一樣來到我身邊,給了我勇氣和希望。你把我受傷沮喪的心帶進了自信的天空,帶進了廣闊的海洋,帶進了未來成功的大門。當我快樂地對待成功時,你善意地提醒我要學會謙遜。
不管我怎么樣,你都要和我一起面對,老師。在我眼里,你很神奇。
我發自內心的感謝你,“謝謝你,我的老師,謝謝你為我做的一切!”我不是你最好的學生,但你是我最尊敬的老師。在你的假期里,你的學生祝你永遠年輕。
在不久的將來,無論我變成高大的楊樹還是低矮的小草,我都會用綠色的生命向你致敬,老師!
抱負與使命演講稿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是來自選任聯工委的XX,我演講的題目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發言稿。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和大家交流如何轉變作風,從而提高效能、促進發展。鐘南山說過一句話: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在我看來,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最大的轉變作風,只要每個人都能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作風自然會得到轉變,效能自然會得到提高,發展也自然會得到促進。
“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前提是轉變工作作風。而轉變工作作風,關鍵是愛業。只有愛業,才能敬業。有了這種敬業精神,就能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有了這種敬業精神,就能勤奮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有了這種敬業精神,就能不怕苦,不怕累,竭忠盡智,想方設法提高工作效能;有了這種敬業精神,就能克服“庸懶散虛”,做到“勤實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大工作服務,為人大代表服務,為領導和基層服務,維護人大權力機關的地位,發揮人大權力機關的作用。因此,我感到“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要愛業,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要敬業,踏踏實實地工作。
然而,愛崗敬業,不是說說那樣簡單的。不具有正確的政治理念,愛崗從何談起?不具備扎實的業務知識,敬業就沒有根基!“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毛**就曾經引用幅對聯,批評那些華而不實,脆而不堅,無實事求是之意,有嘩眾取寵之心的人,發言稿《“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發言稿》。我想,如果一個人根底淺如墻上蘆葦、腹中空似山間竹筍,那么所謂的愛崗敬業也只能是空談而已。
作家柳青在小說《創業史》中說過:“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特別是在人年輕的時候。”我理解就是要抓住年輕時候這個緊要處,珍惜自己的崗位,熱愛自己的事業。
我,出生于改革開放初始階段的1980年。2002年大學畢業后,作為市委組織部選拔生下派到昌江區西郊墾殖場工作。后來又先后到了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景德鎮日報社、市供銷社等單位,直到2007年由供銷社調入市人大常委會,有幸走進了人大隊伍,在神圣的國徽下工作。我深深地懂得自己身上責任的份量。我時常問自己,怎樣才能無愧于頭上的國徽呢?那就是要有堅定的信仰和腳踏實地的敬業精神。信仰是人對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持有。作為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選擇了信仰共產主義,就充分體現了我們生命的寬度和厚度。敬業精神就是要愛崗敬業,恪盡職守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來人大工作后,我一直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兢兢業業做好每一件事。從辦公室瑣碎事務,到人代會的各項會務工作,都一絲不茍,認真對待。各項工作也都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我相信,只要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就能一步步地實現人生的價值,就能按照“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的要求,為瓷都的發展竭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詩人海子曾經寫道:“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讓我們常修執政為民之德,常懷敬畏感恩之心,常思憲政民主之意,以優良的作風樹立形象,以扎實的工作履行職責,在平凡中追求卓越,在平凡中探索創新,在平凡中詮釋輝煌。我相信,我們每一滴辛勤的汗水,必將融入瓷都發展的千里春色;我們每一次務實的創新,必將點亮民主法治的璀璨燈火;我們的未來,必將春暖花開!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發言稿》
抱負與使命演講稿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經常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一個好教師最重要的條件是什么?是美麗的語言嗎?是廣博的知識嗎?還是豐富的教學經驗?
在實踐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不僅要有優美流暢的語言,豐富的知識和教學經驗,還要有愛心。
教師的愛是對學生無私的愛,是教師道德的核心,是熊熊燃燒的火炬,點燃了學生的夢想,照亮了學生前進的道路。
魯迅有句名言“教育是根植于愛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就會用伯樂的眼睛去發現學生的亮點,對學生充滿自信和愛,就會有卓越和創新的精神。國家勞動模范、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林崇德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
教師對學生的愛,實質上是一種只付出不求回報的愛,是無私的愛,是沒有血緣關系的愛,是一種善良的愛。這種愛是極其神圣和純潔的。
這種神圣的愛是老師培育桃李的情感基礎。一旦學生意識到這種真正的友誼,他們會親近老師,尊重老師,相信老師。在這一過程中,教化工作也實現了其基本功能。
愛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愛是教育的基本前提。如果每個兒童的喜悅和痛苦都能觸動你的心,讓你關心和擔心,你就勇敢地選擇崇高的教師工作作為你的職業吧,你能在其中找到創造的喜悅。
因為有了愛,才會有創造的快樂,因為有了創造的快樂,所以教育學生更充滿了愛的情懷。真正的教育是無盡的愛與創造的良性循環。
老師的愛和尊重的燭光照亮學生的心靈之窗,學生的美麗人生的開始掌握在老師的手里。老師只有用愛,才可以和學生產生心靈的碰撞,才可以克服人性的屬性,創造完美。只有愛,才能教會學生愛身邊的一切。
如果我的學生是一只蜜蜂,我愿意采蜜花;如果我的學生是花,我會做好保護花的綠葉;如果我的學生是幼苗,我會是一個稱職的園丁。
當我看著孩子渴望的眼睛,就像在明亮的星空中,在閃爍的星空中,我將會發現真善美。老師們,為了太陽下最光榮的事業,讓我們手拉手不要猶豫,風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抱負與使命演講稿篇5
一、深入學習黨史的重大意義
今年是建黨xxx周年,明年就是建黨xxx周年,上海作為黨的誕生地、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地、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基地、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中國工人運動的發祥地,在黨誕辰100周年之際,開展“四史”學習教育,既有歷史意義,又有現實意義。
1300多年前,唐朝名相魏征在向唐太宗李世民進諫時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總書記一向重視對歷史的學習和歷史思維的培養。他認為:“今天,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回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他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學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2013年6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又如2018年11月26日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指出:“重視吸取歷史經驗是我們黨的一個好傳統。歷史記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敗,重視、研究、借鑒歷史,了解歷史上治亂興衰規律,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啟示”;再如2019年1月2日在致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的賀信中說道:“歷史是一面鏡子,鑒古知今,學史明智。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個優良傳統。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系統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類發展歷史規律,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總書記的上述言論無疑在告誡我們:“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當前,在上海全市掀起“四史”學習教育風潮,既是對黨的十九大作出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大決策的落實,也是新時期黨的建設的需要。其一,“四史”作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斷走向成熟、中國共產黨推進建設新中國、中國共產黨推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實踐史,內容雖各有側重,但整體講的就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實踐史。黨員干部通過學習“四史”,可以了解歷史事實,理清歷史脈絡,把握歷史規律,得出歷史結論;可以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可以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可以更加深刻理解黨的初心和使命。其二,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的歷史,有利于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消除黨內存在的消極腐敗現象,純潔黨的組織;有利于堅持黨要管黨和從嚴治黨的方針,實現黨的建設偉大目標。也只有認真學習黨的歷史,不斷地從黨的奮斗歷史中吸收養分,不斷加強自我修養,才能經得起各種誘惑的考驗,才能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其三,通過學習黨史,有利于增強黨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傳承黨的精神遺產,從中借鑒、吸收黨的領導和建設的寶貴歷史經驗。通過學習黨史上的先進典型,可激發黨員干部保持和發揚改革時期的創新精神,從而增強黨員干部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的自覺性,牢固樹立艱苦奮斗的思想,磨礪艱苦奮斗的意志,增強黨性修養、黨員意識和黨性觀念,永葆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
二、全面把握黨史的三個時期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xxx周年,xxx年的歷史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艱苦奮斗史。xxx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先后經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對這三個歷史時期,用三個關鍵詞來概括,就是革命、建設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