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什么樣的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七屆道德模范頒獎儀式觀后感篇一
職業道德是規范教師的育人行為,是社會責任感的具體表現,它要求教師的職業理想是忠誠教育事業,教書育人;職業情感是熱愛學生,誨人不倦;職業規范是團結協作、為人師表。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因此,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面對新世紀的人才培養所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們應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時刻對自己提出嚴格要求,積極參加職業道德學習,培養高尚道德情操。
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來。在大力倡導社會文明、弘揚優良職業道德、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師德建設已成為學校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
《教師十條禁令》中的核心問題為師德問題,師德的核心問題是"愛",這種"愛"必須是排除了私心和雜念的父母般溫暖慈祥的愛,恩師般高尚純潔的愛。它表現在:當學生受到挫折、處境困難的時候,給學生以同情、關懷、體貼和幫助;當學生生病的時候,主動噓寒問暖,送藥送飯;對待學生的提問,耐心細致,和藹可親地給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幫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將教書和育人有機的統一起來。
現在,教育問題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還存在著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尊重學生的人格,甚至諷刺、挖苦、體罰學生等違反師德的行為,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有不能正確對待優勝劣汰的競爭氣氛和機制,不能正確對待同事,不能合作共處;有些由于種種原因,不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不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美好的教師形象去吸引、感染、教育學生。端正行風,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根本舉措,是時代賦予我們教師的歷史使命。
學習也使我更認識到了教師“教師職業道德新10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師工作的"示范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師的思想感情,處事哲理、人生觀點、道德境界、品德修養甚至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有著熏陶誘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政治教師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被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模仿在行動上。教師的人格影響,不僅對學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會上還會長時間起作用。所以,教師需要處處為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要學生刻苦學習,自己就必須學而不厭,手不釋卷;要學生認真勞動,自己必須熱愛勞動;要學生講文明禮貌,自己必須談吐文雅,遠離粗俗。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風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勿以惡不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教育無小事,事事見真理,因此,教師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去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去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去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所以,我們教師只有對自己嚴格要求,不斷學習,加強修養,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高尚師德的人,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呼喚,更好地培育"四有"新人,不辜負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歷史使命。
第七屆道德模范頒獎儀式觀后感篇二
今天我們班主任湯老師讓我們觀看中央電視臺的《圓夢中國 德耀中華-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頒獎儀式》。聽說里面有很多大哥哥大姐姐、叔叔阿姨、爺爺奶奶的感人故事,于是我滿心期待,一回家就把所有老師布置的作業趕在節目開始前做完了。
晚上九點半節目準時開始,當刻著“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20個字的大鼎在雄壯的背景音樂中徐徐升起時,我心中不由得非常激動。隨后中國商飛上海公司的胡雙錢爺爺帶著2位少先隊員上場,給我們帶來了58個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讓我尤為驕傲的是他們中有不少是我們上海的。比如86歲的方敬老爺爺,一生省吃儉用支助260多名困難的孩子實現了讀書的夢想,其中140多名考上了大學,還有很多考上了碩士和博士。而他自己卻一直住在江蘇連云港小漁村的一間簡陋的平房里。如今身患癌癥的他還想著別人,要把自己的器官在百年后捐獻給有需要的人。看到這里我已經熱淚盈眶。心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也要幫助別人。
還有我們閔行區昂思菲特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的王海濱叔叔,在居民樓突發火災的時候,王海濱叔叔冒著生命危險從5樓往下挨家挨戶敲門通知鄰居,并強忍著劇痛打開被火燒得滾燙的單元樓鐵門,為他人開辟“生命通道”。15名鄰居安然無恙,而他卻全身皮膚88%的面積被嚴重燒傷。
……
儀式進行了一個小時三十分鐘,這段時間里我被道德模范們的感人事跡深深震撼著,久久不能平靜。作為一名小學生,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要和他們一樣,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去踐行,讓道德的力量去溫暖每一個人,感動每一個人。
第七屆道德模范頒獎儀式觀后感篇三
9月5日晚,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頒獎活動在北京舉行。20xx年9月15日晚8時,中央一套播出《德耀中華——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頒獎儀式》,我區立即通過區內網、qq群、微信群等向全區發出通知,要求各街道、部門、各單位認真組織收看。
一、層層部署,全方位播放。通知要求各街道、部門、各單位在播出時間充分利用戶外電子顯示屏、電視屏幕等處全方位播放,積極組織社區居民、單位干部職工在單位會議室、值班室、社區納涼點等處認真組織收看。各單位迅速布置相關工作,層層發動,將收看信息傳達到每一位群眾和干部職工。
二、廣泛發動,多方式收看。由于播出時間正值中秋小長假期間,晚上7點半,各單位積極組織全體干部職工收看,各社區群眾早早來到公園、廣場、社區納涼點等處,等候在電視機前觀看頒獎儀式。有的居民、群眾、職工正在家里進行中秋聚會,全家人齊聚家里圍座在電視機前觀看,有的還通過在手機上在線進行收看。整個晚上,全區大街小巷都傳來播放、收看道德模范頒獎儀式的聲音。
三、觀后感人,掀起學習熱潮。
9月16日,各單位將組織收看電視專題節目作為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學習宣傳活動的重要內容,與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道德模范表彰活動所作的重要指示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座談會精神結合起來,通過晨會、座談會、寫觀后感等形式,暢談學習心得體會。
下一步,我區將持續組織開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大力推進思想道德建設,不斷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興起崇尚模范、學習模范、爭當模范的熱潮,為慶祝新中國70周年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觀后感摘錄
武昌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于20xx年9月12日積極響應區文明辦要求,積極組織全局人員觀看本次頒獎儀式。頒獎儀式中,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感人事跡,令大家深受教育和洗禮。大家紛紛表示,要對照先進模范找差距,對標對表,見賢思齊,堅定理想信念,用實際行動詮釋忠誠,立足崗位,履職盡責,為武昌區的城建工作貢獻力量。
區水務局水政隊組織全體職工各自在家里按時進行收看。表示道德模范是我們生活實踐的榜樣,全體職工要把榜樣的力量轉化成為我們工作的動力,在全隊形成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
區建設局職工吳珂觀看后,說:“頒獎儀式充分體現了莊重感、榮譽感、儀式感,生動展示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跡,大力弘揚崇尚模范、學習先進的鮮明價值追求。”“圓中國夢,德耀中華。這一晚,道德模范們用他們的故事把道德的力量傳遞給全國人民。作為一個湖北人,我被我們湖北的三位道德模范深深地感動,我們要廣泛宣傳這些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大力弘揚道德模范熱愛祖國、奉獻人民的家國情懷,自強不息、砥礪前行的奮斗精神,積極進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要將道德的力量將永遠傳遞下去,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區建設局陳清祿同志寫了一篇《對照先進典型,勇于擔當實干》觀后感,表示:一個好人,是一座城市的閃光;一群好人,是一座城市的溫度,榜樣力量引領時代風尚。當前,全國上下正在如火如荼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我們每名共產黨員要對照先進模范找差距,對標對表,見賢思齊,堅定理想信念,用實際行動詮釋忠誠,立足崗位,履職盡責。
武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南湖市場監督管理所閔敏說:看完后,我真是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可以說是留著淚看完的。作為一名基層的共產黨員,我衷心希望我們在習總書記的引領下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和弘揚感動中國年度任務展現出來的精神風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感動身邊的每個人,用心生活,用愛生活,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愛,讓大愛彌漫中華大地,成為新時代最美的旋律!
武昌區紫陽湖幼兒園瞿紫怡感言:作為一名教師,每一位道德模范的事跡和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但是其中馬旭老人的事跡讓我深受感動,她崇高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我。我想說:做好教育和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我的追求,我的使命。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大家學習的道德模范,但是每個人都應該具有道德模范的精神,首先成為自己的模范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做到的。
中南路街楊京同志感言:9月15日晚,我觀看了《德耀中華——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頒獎儀式》,馬旭、黃群、李道洲、張富清…… 一個個道德模范深深觸動著我。道德模范,德高望重,他們就生活在我們身邊,他們以凡人善舉,用良心、奉獻甚至生命,詮釋了真善美,傳遞了正能量。我在內心暗暗發誓,我要向道德模范們學習,學習他們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高尚品質。我將立足本職崗位,從我做起,奉獻中南,在崗位上發光發熱,貢獻自己的力量。牢記初心使命,責任催人奮進。當下,正值全街“迎大慶·保軍運”的關鍵時期,對我們的工作能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武漢走向世界,我們肩上承擔的責任也更為重大。責任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力量。救火英雄李道洲、面對危險不怕犧牲的黃群,都牢記著肩上職責,傳遞出向上向善的力量。我將懷著感恩的心,以李道洲、黃群為榜樣,把對中南路街的感激,轉化為勤奮工作、刻苦學習、奉獻社會的實際行動,全力做好“迎大慶·保軍運”有關工作。
首義路街社區居民余蓮英感言:今天,我觀看了《德耀中華——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頒獎儀式》,我的內心非常的感動,感動他們的無畏犧牲,感動他們的義無反顧,感動他們的無私奉獻,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我要以他們為榜樣,汲取他們的精神力量,奉獻我的愛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第七屆道德模范頒獎儀式觀后感篇四
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男孩與他的媽媽漫步在小區的小巷子里。陽光透過樹葉,暖暖的灑在男孩和她媽媽的身體上。
突然,前面傳來了哇哇的大哭聲,男孩和媽媽順著聲音向前走去,看見了一個趴在地上嚎啕大哭的女孩。仔細一看,原來是被石子絆了一跤,腿被擦破了,看上去紅紅的一片,傷勢非常嚴重。小女孩兒就一直在那兒哭啊,哭啊,哭的喉嚨都啞了,旁邊有許多人都在圍觀,可卻無一人扶女孩站起來。
男孩兒多么想去扶女孩啊,他快步的向前走去,正要碰到女孩時,他感覺有一只手把他向后拽,原來是他的媽媽。男孩兒的媽媽一把將男孩兒拉到自己身邊,快步的離開了人群。媽媽頭也不回的說:“別管,別人會以為是你撞倒的……”男孩兒卻還迷惑不解,聽了媽媽的話,他也只好嗯了一聲。
扶不扶,這個詞,是近些年來大家共同的一個話題。到底扶還是不扶,扶了吧,覺得會被人誣陷,不扶呢,又覺得良心過不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任何人都應該尊老愛幼。媽媽為什么不讓兒子去扶女孩呢,她害怕事情會攤到兒子的頭上。其實社會也是這樣,仿佛變得冷漠了。但是我覺得人們的內心并不冷漠,有許多好心人都還有一顆火熱的心,他們愿意去扶,去尊老愛幼,去幫助他人。但是這社會上有太多的誣賴與碰瓷了,我想正是這樣,才讓人們的心變得越來越冰冷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還感受到了其實冰冷的心是一代一代傳下去的,媽媽教育孩子不要去扶受傷的女孩,給孩子的心里定了一個理念:有人摔倒,我一定不扶!所以才導致了兒子看到媽媽落進下水道,但還不救的悲劇。我希望世界多一些溫暖,不要再讓扶不扶成為大家議論的話題。即使行善面臨風險,甚至不能立刻得到他人的理解,也不應該放棄自己正確的道德觀,不能忘記中華的傳統美德,因為如果不扶,我們會失去更多!
第七屆道德模范頒獎儀式觀后感篇五
東西需要道德來體現。比如:有很多的壞人做那些不知羞恥的丑事。也有一些人在政治方面做的很全面,那些好人們不是為了我們的世界在不斷的做著好事嗎?這些人是值得敬佩的,在現在的世界里已經有很多的了。
只有我們都為我們的政治的做出自己的選擇,不過,你們的選擇是怎么樣的?是要做一個被人罵的狗血淋頭的惡人,還是做一個名垂青史的善人。不管怎樣;不管那種選擇;不管你認為是對是錯。都是你的選擇。
這就是道德,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所以品德是我國的第一思想政治,如果我們的社會沒有品德和思想的話就別提什么在世界發達了。想要在世界壯大起來大家就都要有思想理念和道德政治。
記得我從小就見過很多的好人好事和很多不好的人做的“蠢人蠢事”。做好事的人總是讓人敬佩他們,因為他們有著好的思想品質。那些做“蠢人蠢事”的人就讓大家從心里面瞧不起他,因為他的思想品質是讓人打心里面瞧不起。
以前我就想過我一定要做一個好人讓人引起注意,這種思想是我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想法。可是到了我讀三.四.五年級的時候才知道為什么世界上會有那么多的壞蛋了,因為——好人是不是那么容易當的。現在的好人的人漸漸變少了。因為當好人也會被人罵的狗血淋頭但是好人他是值得的。
第七屆道德模范頒獎儀式觀后感篇六
此時此刻,我的內心是澎湃的,我的眼眶是濕潤的,那些平凡而又偉大的道德模范們的事跡,縈繞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
昏迷不醒的他在蘇醒過來后,九次要求搬出無法工作的重癥監護室,轉到普通病房。目的只有一個,與死神賽跑,“搶救”那些至關重要的資料和數據。在他的一再堅持下,醫生和護士們流著淚,把他轉到普通病房,并時刻陪同。
病床上的林俊德,戴著氧氣面罩,身上插著各種管子,他不愿躺著當病人,他要坐起來工作。為了減少干擾,他竟然兩次讓醫生拔掉引流管和胃管。
連續工作了五小時后,已經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老人終于累了,他躺下了。他和他的老伴說,我累了。老伴一邊撫摸著他的頭,一邊輕聲的在他耳邊喃喃:“老林,老林,現在不能睡,你看大家都來看你了,等天黑再睡!”慢慢地,林俊德閉上了雙眼,睡著了,而這一睡就再也沒有醒來,心電儀上波動的生命曲線,從屏幕上永遠地消失了。
站在生命終點,林俊德同志做到的只是一心一意做好工作本職,雖然他走了,但他卻用生命之花鐫刻著敬業奉獻的精神。看到此處時,我已泣不成聲,淚水肆無忌憚的橫流。他尊重自己的職業,恪盡職守,鞠躬盡瘁。是的,在這個物種橫流、人心不古的現代社會,我們是需要道德的這股“正能量”帶動感染所有人。
“愛崗敬業”這平時只出現在報告會或者文件上的四個字,今天活生生的展現在我的眼前,這些鮮活的事跡,既觸動著我們內心深處的溫情,也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原來生活中還有那么多讓人感動的人和事。
還記得為保護學生安全,與進入校園行兇的歹徒殊死博斗,不幸以身殉職的湖南新化縣“最美鄉村校長”——楊建一嗎?他以“站出來”的勇氣、以愛生如子的大愛、以愛校如家的擔當,任憑鮮血直流也死死揪住歹徒不松手,讓生命綻放道德的光芒,樹起了時代的精神標桿。正是這種大愛讓楊校長做出了超乎尋常的選擇,如果沒有楊校長的奮不顧身會有多少孩子受到傷害,沒有楊校長的奮不顧身,將會有多少家庭徹夜難眠。
這些道德模范沒有豪言壯語,卻用鮮活的道德行動溫暖著人心,標注著道德建設的刻度和走向,帶動著更多人弘揚真善美、抵制假惡丑。可能在他們心中,會覺得些都是自己應該做的,但他們卻是在用生命書寫自己的職責。生活中有那么多應該做的,我們又做了多少?他們就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世間的自私與貪婪,唐太宗李世民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些道德模范身上的光輝,恰恰是最平凡卻又是我們現在社會最缺少的正能量。
第七屆道德模范頒獎儀式觀后感篇七
道德模范是社會道德建設的重要旗幟,要深入開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活動,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激勵人民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鼓勵全社會積善成德、明德惟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撐。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也是無窮的。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今天依然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
長期以來,不斷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時代新風,中華大地涌現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全國道德模范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你們或充滿愛心、助人為樂,或見義勇為、舍生忘死,或誠實守信、堅守正道,或敬業奉獻、虔誠勤勉,或孝老愛親、血脈情深。你們的高尚品德,溫暖了人心,感動了中國,為全社會樹立了榜樣。
通過學習,我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我作為一名教師,在經歷這次精神教育和學習后,像是接受了一次靈魂的洗禮,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明確了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我要以他們為榜樣,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教育事業增光添彩!
一.端正態度、時刻以把學生的發展作為工作重心
要想讓課堂有亮點,一要端正工作態度。態度決定一切,能不能上一堂好課,能不能讓課堂呈現出更多的亮點,教學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個人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是次要的,個人的教學能力再強,水平再高,缺少一個端正的教學態度,課堂也是很難出彩的。只有端正工作態度,把教育作為事業來做,把教學作為藝術來研究,才有可能上出高質量的課,才能讓課堂亮點不斷閃現。
二. 時時注意、時刻以一名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自己
在日常工作中我覺得自己要時時注意“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保持向上的事業心,并加強師德修養,完善自己的人格,增強自己的人格魅力,盡可能用美好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啟迪學生,用純潔的品行去感染學生,用美好的心靈去塑造學生,讓自己的每一個細小的言行都成為學生的榜樣。
在教學工作中,自己也要“以情動人,把愛灑向每一位學生”,以寬容的的心去對待他們的缺點和錯誤。抓住閃光點進行愛的教育,使他們認為自己能行,讓每位學生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到老師的愛。
在自身修養方面,為了使自己有源源不斷的活水輸向學生,必須不斷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充實自己。特別是現在的新課程、新理念、新教法、新學法,促使我們必須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在實踐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
老師,不斷探索,做個學識淵博的老師,不斷爭取,當一個優秀模范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