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卻無從下手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感悟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國學感悟字篇一
記得我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就拿著一本《三字經》一句句的教我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雖然當時不太明白每句話的意思,但是讀起來十分押韻,瑯瑯上口,學起來也是特別帶勁,別看那時年紀小,但是沒多長時間就全部都能背下來了。
自從上了小學,老師經常教導我們:“要多讀好書,一本好書能改變人的一生!”聽了老師的話,我想起了小時背過的《三字經》,回到家里認真的讀了這本書,讀過之后被書中一個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所感動,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特別是讀到:“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時,我真的很感動:黃香九歲,就懂得孝順父親,夏天為父親搖扇子,冬天給父親暖被子??兹谒臍q時就知道把大個兒的梨讓給哥哥吃,把小個兒留給自已吃。
看到這里,我的臉一陣陣的發燙,想想自已在家里吃東西不知道歉讓,總挑最好的吃,家里人都寵著我,可是現在我讀了這個故事,知道了什么是關心別人,什么是謙讓。姥姥、姥爺年紀大了,以前吃了那么多苦,現在該讓他們享福了,有什么好吃的先讓他們吃;平時爸爸、媽媽工作辛苦,但是他們總是把好的留給我,而我有時還亂發脾氣,不能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我現在終于明白了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更好的成長,今后我要學習黃香和孔融孝敬父母、關心他人的傳統美德,在家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學校和同學互相幫助,做老師的得力小助手。
《三字經》教我認識歷史,更教會我做人,它將永遠激勵著我做一個孝順長輩、關心父母、關愛他人的好孩子!
國學感悟字篇二
一本書,一幅畫,對于現在的社會來說,是隨處可見的東西,而這些隨處的東西,都蘊含著國學,都是經典,那對我們而言,這樣平常的一本書,一幅畫,到處都彰顯著社會正義感和責任感。
我們所謂的國學經典,難道只僅僅局限于這些東西嗎?不!它還有一種社會層次的意義,比如,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二十四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這二十四個字,不僅僅代表了國家、社會,人民個人這三個層面的意義,這要我們傳播這十二個詞帶給我們的正能量。
我舉一個很簡單,很普通的事例吧!這個事例要傳播的正能量——誠信。
一個小女孩去商店里買東西,買完了經后到收銀臺買單時,找給她錢的,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這個小女孩接過錢,說了一聲“謝謝”就走了。
可是小女孩走著走著,無意間看向了那位老奶奶找的零錢,心想:我帶了十元錢,買了一瓶飲料花了五元錢,可是為什么?我的手里現在有二十元錢呢?小女孩人仔仔細細的想了又想,發現無論怎么算,手里面都不可能有二十元錢,于是,她得出了結論,肯定是那位老奶奶找錯錢了。
小女孩趕緊跑回超市,對老奶奶說:“奶奶,您找錯錢了,我買了一瓶五元錢的飲料,給了您十元錢,您應該找我五元錢,可是您找了我二十元,您找多了。
老奶奶聽后,笑著說:“你真是個好孩子呀!”
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平常的事情,就傳遞了社會的正能量!
國學感悟字篇三
標題是講一個高考生的真實故事,就是用了進步本的方法之后,20天的時間,他從16名提升到了第1名。
我相信霸老師說的是真實的案例,因為有些不可能,只是因為我們沒有去實踐過。
就像是夏蟲不可語冰,我們是因為它沒有見過冬天所以沒和它討論冰雪,但并不是冬天不存在。
就像我們沒有做到極致的努力,所以才沒有達到那樣的提升,而并不能否認人家可以通過短短20天的努力達到了超越與逆襲。
這位第16名的學生,他的根基本來就是穩的,更有一顆想上進的心,所以只要他尋著方法,并努力去踐行,像這樣的進步,早就是情理之中。
最近在某視頻平臺刷了不少關于學習方面的,結果被推送了很多學霸的學習分享。
讓我印象比較深的就是一段話,當你覺得自己努力學習了三小時有點自我感動時,人家學霸一天學習十個小時;當你覺得六點起來背單詞很勵志的時候,別人已經在六點前背了單詞和古文;當你覺得考個120還不錯的時候,考了140的學霸正在為丟掉的10分在拼命刷題。
所以,有時候,我們不能以自己的認知去評判別人,大家站的位置與高度不同,努力的程度不同,就不能隨便去置疑。
國學感悟字篇四
生活中的國學,我愛國學,讀國學,品國學。
這是充滿國學的一天……
“叮叮!”誰呀?我不耐煩的去開門,原來是同學呀!“你來我家干什么呀!”我有點生氣了,可見她嘻皮笑臉的樣子,我頓時火冒三丈,跳得老高:“你……你……”同學的臉立時嚴肅了起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你這樣是不對的。同學搖了搖頭給我上起了課,我有點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好像做了什么錯事似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在家中,我和同學在讀書,我越看越入迷,竟忘了動筆積累,同學擺了擺手,又指了指書說:“不動筆,不讀書,動筆是看書最重要的一部分,你怎么能這樣呢?”我一手趕緊拿起筆,一手捧磁卡熱乎乎的小臉兒,心中一股羞愧感油然而生。
不動筆不讀書。
中午吃飯時,“媽媽,今天為什么吃這些!”我極不情愿地把一盤炒白菜吞下肚,同學見我挑食的樣子,又當起了小老師來:“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你可不能這樣了?!蔽倚叩媚樁伎炻裨陲埨锪?。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同學回家時,“再見,謝謝你今天提醒我這幾點,我一定會牢記的,成為一位國學文化優秀的人!“拜拜”。
國學感悟字篇五
當年讀研究生時,老師對我說,你國學底子不行,我就發了一回憤,從《四書》到二程、朱子亂看了一通。
讀完了《論語》閉目細思,覺得孔子經常一本正經地說些大實話,是個挺可愛的老天真。自己那幾個學生老掛在嘴上,說這個能干啥,那個能干啥,像老太太數落孫子一樣,很親切??偟膩碚f,我喜歡他,要是生在春秋,一定上他那里念書,因為那兒有一種“匹克威克俱樂部”的氣氛。至于他的見解,也就一般,沒有什么特別讓人佩服的地方。我上孔老夫子的學,就是奔那種氣氛而去,不想在那里長什么學問。
《孟子》我也看過了,覺得孟子表面上體面,其實心底有股邪火。他基本的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時候及不了人,就說人家是禽獸、小人;這股兇巴巴惡狠狠的勁頭實在不討人喜歡。至于說到修辭,我承認他是一把好手,別的方面就沒什么。我一點都不喜歡他,如果生在春秋,見了面也不和他握手。我就這么讀過了孔、孟,用我老師的話來說,就如“春風過驢耳”。我的這些感慨也只是招得老師生氣。
假如有人說,我如此立論,是崇洋媚外,缺少民族感情,這是我不能承認的。但我承認自己很佩服法拉第,因為給我兩個線圈一根鐵棍子,讓我去發現電磁感應,我是發現不出來的。牛頓,特別是愛因斯坦,你都不能不佩服,因為人家想出的東西完全在你的能力之外。這些人有一種驚世駭俗的思索能力,為孔孟所無。記不清二程里哪一程,有一次盯著剛出殼的鴨雛使勁看。別人問他看什么,他說,看到毛茸茸的鴨雛,才體會到圣人所說“仁”的真意。圣人提出了“仁”,還得讓后人看鴨子才能明白,起碼是辭不達意。我雖然這樣想,但不缺少民族感情。因為我雖然不佩服孔孟,但佩服古代中國的勞動人民。勞動人民發明了做豆腐,這是我想象不出來的。
我還看過朱熹的書,對他“格物”的論述看得特別的仔細。朱子用陰陽五行就可以格盡天下萬物,雖然陰陽五行包羅萬象,是民族的寶貴遺產,我還是以為多少有點失之于簡單。舉例來說,朱子說,往井底下一看,就能看到一團森森的白氣。他老人家解釋道,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井底至陰之地,有一團陽氣,也屬正常。我相信,用陰陽學說來解釋這個現象不大可能,也許一定要用到幾何光學。雖然要求朱子一下推出整個光學體系是不應該的,那東西太過復雜,往那個方向跨一步也好。但他根本就不肯跨。假如說,朱子是哲學家、倫理學家,不能用自然科學家的標準來要求,我倒是同意的??晒值氖牵覀儑規浊甑奈拿魇?,就是出不了自然科學家。
現在可以說,孔孟程朱我都讀過了。雖然沒有很鉆進去,但我也怕鉆進去就爬不出來。如果說,這就是中華文化遺產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說,這點東西太少了,攏共就是人際關系里那么一點事,再加上后來的陰陽五行。這么多讀書人研究了兩千年,實在太過分。
四書五經再好,也不能幾千年地念。此種學問被無數的人這樣鉆過,會成個什么樣子,實在難以想象。那些鉆進去的人會成個什么樣子,更是難以想象。就說國學吧,有人說它無所不包,到今天還能拯救世界,雖然我很樂意相信,但還是將信將疑。
國學感悟字篇六
國學,你是沙漠中的綠洲,給我希望;國學,你是黑夜中的明燈,給我光明;國學,你是陽光雨露,沐浴我茁壯成長。國學,是我的最愛。
現在,我已經跨入國學的大門,準備去這浩瀚的知識海洋暢游。國學,能讓我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與經典通行,與賢為友;國學能讓我解更多的課外知識,讓我學習做人的道理。讓我們做國學的好伙伴,國學的讀者吧!
說實在的,我覺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時候就有這么一套叫你怎沒做人的書,使自己不斷改善。“德”是《弟子規》主要講的內容,他教會你如何尊重長輩,愛護小輩,孝敬父母老師,關心兄弟姐妹。時時刻刻都要以“德”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為重,真正的做到尊師重道、尊老愛幼。
學習《弟子規》之后,我感觸特別深刻,因為自己平日里的一些舉動,使自己對《弟子規》有更深刻的解。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時候,我想到自己,腦子里浮現出一幅畫面:在學習的太少太少!時間抓得不緊;在處事做人上還有很大差距。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聚精會神、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忽然聽到奶奶叫我:“吃飯彤彤!”而我對著電視機跟奶奶說:“知道,一會就來?!苯又致耦^看電視,奶奶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來吃飯,這是多么不應該啊!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家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提升境界,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學習這經典的國學,去品味其中的真情實感,學會出事,學會做人。
國學感悟字篇七
兵家史書之瑰寶,博大精深;兵書理論之寶庫,包羅萬象;兵學圣典之美譽,威名遠揚;歸納演繹之邏輯,縝密嚴謹;啟迪人生之智慧,精髓宏瞻;闡釋儒道之傳統,淋漓盡致。
——題記
從三皇五帝的太平盛世,到春秋戰國的風云變幻;從盛唐氣象的博大雄渾,到宋代詞篇的婉轉豪邁……我們的祖先為后人留下眾多的文化瑰寶,而國學經典代表《論語》更是全世界的精神財富!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因集中表現孔子的學說和思想,成為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
孔子的學說的核心——仁,貫穿《論語》?!墩撜Z·衛靈公》中,孔子用一句“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已成仁,”照亮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
《論語》居“四書”之首,對中國社會起到深遠影響!
據說,宋朝開國宰相趙普每天回家都關起房門苦讀。后來,家里人發現,他的書箱里藏的只有一部《論語》。有一次,宋太宗和趙論語普閑聊,便問道:“有人說你只讀一部《論語》,這是真的嗎?”趙普老老實實的回答說:“臣所知道的,確實不超出《論語》。過去臣以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平定天下,現在臣用半部《論語》輔助陛下,便足以使天下太平。”于是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
縱觀整部《論語》,相信你一定會感受到中華文明,感受到人性的光輝,感受到文學精髓。你也一定會在《論語》中,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