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除夕包餃子作文字篇一
在北方,餃子是過年不可缺少的美食。每逢過年,全家都會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吃餃子,這已經成為大多數家庭歡度除夕的一項重要活動。
于是我就去幫爺爺包餡。剛開始我包出來的有的大有的小,看起來好難看。爺爺告訴我你每次放的餡有的多有的少,包出來的餃子當然有大有小了。我就用勺子比著每次放差不多的餡,包出來的就差不多大了。可是新問題又出現了,奶奶指著我包的餃子笑著說“兩面的皮沒有壓緊,這樣的餃子下鍋煮我們就得吃片湯了,你還是幫我按面團吧。”
這下我可高興了,因為這活我愛干。我和奶奶一起搟餃子皮,我把面團按成小餅,奶奶再把小面餅搟成又薄又圓的餃子皮,我們干得越來越快,爺爺他們幾個人包都跟不上,奶奶夸我真是個好幫手。
十二點新年鐘聲響起的時候,奶奶把餃子下鍋。看著鍋里的餃子一個個浮起來變得又圓又胖,在沸水里翻滾,我的口水都忍不住流出來。不一會,五顏六色的餃子端上來,大家高高興興的圍坐在桌子旁,一邊吃一邊互相拜年。我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爸爸媽媽工作順利,他們祝我在新的一年里學習成績越來越好。
這個除夕我過得很有意義,雖然沒能放鞭炮,但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團團圓圓,熱熱鬧鬧,我很快樂。
除夕包餃子作文字篇二
除夕的下午,媽媽在家包餃子,我見媽媽包餃子麻利得很,心里直癢癢。便求媽媽說:“媽媽,我也想包餃子,讓我包一個試試吧。”媽媽聽了,搖搖頭說:“小孩子家別搗亂,一邊玩去。”在我的軟磨硬泡下,媽媽終于答應了讓我學包餃子。
我看著媽媽將揉好的面團用刀切下來一塊,把它揉成長條,再把這個長條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小面塊。
隨后,我拿起一個小面塊,把這個小面塊用手輕輕按了一下,等到我抬起手一看,這個小面塊已經變成一個又圓又小的小面餅了。
接下來就是搟面皮,我用搟面杖把剛剛按好的小面餅三下兩下的就搟成了一張扁扁的小面皮,我心里不禁得意起來。
最后,我開始包餃子啦,我拿了一張剛才搟好的面皮,把他托在手掌中,又拿起勺子,挖了一大勺餡放在面皮的正中間,再用兩邊剩余的面皮捏合起來。把中間的餡包住,這樣一個餃子就包好了,我托起自己包好的餃子,向媽媽炫耀:“瞧,我包的餃子有多好!”話音剛落,我感覺手上粘呼呼的,我低頭一看,原來是餡太多,面皮支持不住,破了一個洞,我馬上展開了“營救”,又搟了一個面皮,把這個餃子緊緊包裹起來。可這個餃子像是和我作對一樣,又破了。我一連折騰了好幾次,總算包好了。我突然發現他長得像爸爸一樣,是個將軍肚,哈哈……
第一次包餃子,我知道了包餃子的難處,但也嘗到了成功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