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那時的一個背影寫那一個背影六百字篇一
蒙蒙的小雨正落著,我騎著自行車,悠然于馬路上。
突然,一輛電動車向我沖了過來,我猛地一拐,摔倒了。摔出了幾米遠。我一翻身想起來,可左腿的劇痛卻使我重新坐在地上,怎么也站不起來了。
此時,馬路車水馬龍,有騎車的,有走路的人,可他們有的冷漠地看了我一眼就走了,有的甚至連看都不看匆匆而過,這時,我非常傷心,無助地坐在人來人往的馬路上。突然,一個拿著公文包的叔叔,從馬路對面跑過來,看到我腳受傷了,放下公文包,輕輕地把我扶起來。我熱淚盈眶,淚水從眼里淚水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滴一滴往下流。叔叔攙著我到了路邊,“告訴你的父母,你知道他們的電話嗎?”我把電話告訴了叔叔,不一會我的爸爸風風火火地來了,我說:“謝謝你叔叔!”叔叔說:“不用謝,過馬路要注意安全啊!”爸爸忙問這問那,我把經過告訴了他,說:“要不是那位叔叔,我還真不知道怎么辦,哎,他呢?”當我轉過身,只能看到叔叔那遠去的背影。
我一瘸一拐地向前走,大聲喊:“再見,叔叔!”叔叔聽見了我的話,也轉身向我擺了擺手,說:“再見小朋友,希望你的腳能快點康復!”淚水盈滿了我的眼睛。叔叔漸漸遠去,而他模糊的背影越來越高大。
現在回想這件事情,我的眼睛里還會盈滿淚水,他那高大的背影,仿佛站在我的面前。啊!他那洪亮的聲音仿佛響在我耳邊。
那時的一個背影寫那一個背影六百字篇二
我八歲時經歷了一場車禍,卻有幸遇上兩位好心的農民。說來讓人難以置信,其實我只見過一眼他們的背影,連個尊姓大名也不知道。
那年我才上小學,記得是春節前的周末,父親要帶徒弟外出學駕駛。我正好放寒假了,父親便帶上了我。因為馬上就要過年了,父親就讓徒弟把車開往離上海較近的嘉興,打算順路帶一些緊缺的年貨回家。
去的路上一帆風順,車禍在回來的途中意外發生了。也許是那天天沒亮就上路了,顛簸了大半天人都累了;也許是滿載而歸,過于興奮放松了警覺,反正面包車在剎那間飛速沖下了公路邊干涸的水溝。雖然沒有車毀人亡,但情況還是相當嚴重:最慘的是開車的徒弟,幾秒鐘前還哼著小曲一臉春風,眼下頭部被震碎的前擋風玻璃劃了好幾道口子,血流滿面癱在地上嗷嗷直叫;我的右眼上下和太陽穴三處傷口出血,倒是感覺不到疼痛,不過樣子肯定挺嚇人的。父親手忙腳亂,一邊正用圍巾幫我包扎傷口,一邊還要安慰受傷的徒弟;另一位徒弟束手無策,一臉驚魂未定。
緊急關頭,沒有人呼救,在附近田地里勞動的農民就主動趕來了。當發現需要擔架時,有人馬上奔回家搬來了門板,把傷勢嚴重的徒弟放上后,抬著就趕往醫院。父親稍稍松了一口氣,背起我就想跟上,卻突然感到腳使不上力,挽起褲管也發現了流血的傷口,剛才因為注意力集中在別人身上,一點也沒有感覺到。身邊的兩位農民看在眼里,二話沒說就決定輪流背著我上醫院。
我的頭部被父親的包得嚴嚴實實,一路上什么也看不到,但能感到兩位農民急促的喘氣聲和砰砰的心跳,還聽到父親一聲聲發自內心的感激之言。
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多虧了他們伸手相助,我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不然,真是走投無路了。
從此,那兩個背影猶如雕像一樣印在了我的腦海中。一晃半個世紀快過去了,如今,他們也許已經不在人世,但今生今世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兩位好心的農民叔叔。
那時的一個背影寫那一個背影六百字篇三
今年我13歲,13年來,我見到過許多背影,卻都不及那個背影來得深刻。
那個背影屬于我的高齡奶奶。我自小在奶奶身邊長大,奶奶便是我童年的重要組成部分。
早上明媚的陽光照射在我的臉上時,我便會離開周公。揉揉惺松睡眼,再轉頭一看,奶奶已經不在身邊了,我下意識地去院子里,果然看見奶奶在院外的彩田拔白菜。摘茄子和辣椒。我小時候看到那個背影,并不覺得有什么,因為那時奶奶才68歲,看著很輕松。
大一點了,上小學了,但卻才8,9歲,奶奶自是還要帶著我下田。到了田里,我就坐在一塊石頭上,奶奶蹲在地上拔草。那時她也73歲了,看著很費力。看著那清瘦背影,坐在一旁的我十分不忍,可我又做不了什么。
最讓我深刻的背影是她在為我做油炸麻花時。因為下鍋的時候,菜油會沸騰而出,沾一點兒油心子就會疼得不得了。但我又是一個好奇寶寶,總愛在那時懶在廚房里,奶奶被我折騰的沒法,對我說:“那你到我后面好嗎,沾到會很疼得喲!”我聽話地站在她背后,看著她那瘦小的背影,我卻覺得高大無比。就連現在,她也是總愛在食品下鍋的時擋在已經比她高的我的面前,讓我感覺安全無比,只想一直這樣一直享受她所給予的溫暖。
那時的一個背影寫那一個背影六百字篇四
不知為何,每當我無所事事地游蕩在街道上時,總能看見那個清秀的背影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間。干凈利落的辮子甩在耳后,穿著半新不舊的衣服,雖不甚新,卻沒在衣角處找到一絲皺痕。緊抿的嘴唇透露著莊重和嚴肅,還有一絲在這個年紀少見的成熟和穩重。剛開始,我認為她可能在找什么東西,沒太關注。三番五次之后,她來來往往的身影不自覺地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想知道她在干什么。于是,我循著馬路走了過去。剛過一個拐角,便看見她抱著一堆書,背影淹沒在了人海中。那堆書大約有十多本,溫馴得像一頭小鹿,躺在她懷里。那廋削的背影,筆直的腰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我靜靜地看著,那早已消失的背影,仿佛定格在了那一刻,為嘈雜的鬧市染上一抹詳和的色彩。
那天之后,我又有好多次看見了她的背影,輕快的步伐,蕩漾著自信、活力。后來,我認識了她。剛開始聽別人說,她是個孤兒,從小由奶奶帶大,父母在她小時候就因一場車禍而喪生。
開了燈,她不好意思地說:“真抱歉,連坐的地方都沒有。”“不打緊。”我環視著這個雜物間,什么該有的都沒有,最多的就是書了。眼睛停留在床前的那堆書上,天啊!這里有近千本書了吧,都堆成一座山了。“你平時去學校,怎么有那么多時間看書?”她的眼神瞬間黯淡下來,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悲痛,輕聲道:“我三年前就不讀了。”我一下子被驚住了,喉嚨像是被什么東西抵住了一樣,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耳畔回響著她的話語,看著眼前的背影,那是一抹最亮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