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jīng)驗。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藝術與生活論文藝術與生活心得體會篇一
水頭的11月6日交流會到了,我和父母來到了停車場,乘車到了水頭。
車在大轉盤前便停了。那一堆又一堆的人群,就像一片海洋。我們下了車,很快成了海洋中的波浪。向前走著,我不斷地在出售書本出售倉鼠金魚等動物的攤子面前停下腳步,饒有興趣的看著這些出售的物品。走著走著,前方有一個聚集著一堆人的小攤,我立刻拉著父母走了過去。
這是一個給人畫像的攤子。中間坐著一個不過40來歲的中年人,他戴著牛仔帽,身穿一件有些凌亂的土黃大衣,他有一雙明亮清澈的眼睛,可是他臉上的皮膚卻不是黃色,而是一種紅色,一種被火燒出來的深紅色,那深紅色覆蓋著他的一整張臉,只有戴著牛仔帽,帽沿才能遮住那紅色的臉。中年人正給一個青年畫像,他一會兒輕筆細描,一會兒工筆速寫,青年的輪廓很快浮現(xiàn)出來,接著,他一把青年人的表情回了下來,那微微彎曲的濃眉,輕輕咧開來的嘴角,帶著些許細渣般的胡子。啊,這真是太像了。周圍也出現(xiàn)許多贊嘆聲,畫得真好啊!一個小女孩說。太妙了,妙級了!一個中年難人大聲贊揚道。一個老人豎起大拇指,用不流利的普通話說:太傳神啦!畫得栩栩如生!在贊揚聲中,中年人將青年的眼睛也畫好了,接著,將畫嵌入畫筐,遞給青年,青年看著畫,掏出一張100元的鈔票給中年人,中年人雙手接過鈔票,從老土的錢包中掏出一張10元紙幣,5元紙幣中年人清點了一下,一共70元。他雙手緊握皺巴巴的鈔票,遞給青年青年 這才滿面笑榮地離去。
緊接著,一個老人立刻就走到中年人前,中年人拿了一把椅子恭敬地請他坐下,又開始了畫像,又陷入了忙碌。
對人生有希望,對生命有希望。當上帝關掉一扇門時,他還會再打開一扇門,不要絕望,也不能絕望。人生路上遇到的困難,只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前進。
藝術與生活論文藝術與生活心得體會篇二
刷子李、泥人張、好嘴楊巴的故事,想必我們仍然耳熟能詳吧——一位是“黑衣斗粉墻”的高超漆工,一位是“賤賣海張五”的泥人匠,一位是“妙解茶湯碎芝麻”的口才絕頂?shù)牟桊^,他們原本都是天津衛(wèi)地道的普通老百姓,卻在馮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一書中大放異彩,蛻變成一群藝術家,在數(shù)十年后的今天,他們的才藝絕活還引得人們嘖嘖贊嘆。
靠著書柜,我有滋有味地咀嚼《俗世奇人》。全書篇幅不長,但讀完后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仿佛身邊就站著這樣一群活生生的人物。
人群中,我看到了蘇七俠,他是一位醫(yī)德高尚醫(yī)術精湛的老醫(yī)生。在昏黃的路燈下,我看著他將沉甸甸的七塊銀元小心遞給華大夫,那執(zhí)著的目光里滿載著他的善良。
人群中,我還看到了活出殯的劉老爺子。他將自己置身于棺材里舉行葬禮,為的是看看自己死后他人的態(tài)度。自感做盡好事的他,卻親眼在棺材中目睹了世人的丑惡和人心的善變。
人群中,我還看到了……
許多人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不得不嘆服馮老爺子高超的寫作技藝,那老天津味的方言,充滿生活氣息的故事,還有令人捧腹的包袱,都讓我對生活燃起濃濃的熱愛。因為在它“俗”氣的生活里,有讓人忍俊不禁的“奇”事。“寫了這么多書,腦海里卻還有一大堆人未曾落筆,就此棄置豈不可惜?”馮先生在《俗世奇人》的前言里如實說。
是啊,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就是生活中的藝術,我們也許只是缺少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罷了。仔細觀察,說不定我們自己身邊,也有這樣一位深藏不露的“俗世奇人”呢!
藝術與生活論文藝術與生活心得體會篇三
提到藝術,在人的意識里,它總是遙不可及的——王羲之的《蘭亭序》,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她好像是只有大師才能創(chuàng)造的,其實不是,在生活中,藝術,隨處可見。
對愛修剪的理發(fā)師來說,一個發(fā)型就是藝術,即使它造型如同雞窩;對愛用剪刀亂剪的人來說,一個手工就是藝術,即使他顯得有些雜亂無章;對愛抖動嗓子的人來說,一支歌就是藝術,即使它不堪入耳;對好動筆的人來說,一幅畫就是藝術,即使它是小孩子的涂鴉;對于愛用毛筆來說,一個字就是藝術,即使它“龍飛鳳舞”。這是稚嫩的藝術。
也許你說,我不怎么做這些事,我沒有任何特長。那么仔細觀察我們的生活,你會發(fā)現(xiàn)到處都是藝術。
人們都有美與不美的觀念,當你去打量一個人物或人的美丑時,這時藝術就會出現(xiàn)。人們有味覺,當你品嘗一種食物的時候,喝某種飲料時,這也是一種藝術。當藝術出現(xiàn)時,只是人們沒有注意罷了。
人總會欣賞的,在一個人欣賞的時候,也就是在欣賞藝術。
也許,在一些人心里,藝術還是遙不可及的,但是,你我都會知道,藝術并不遙遠,它就在生活中,它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