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的河南神農山導游詞篇一
神農山風景名勝區(qū),是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基金組織a級優(yōu)先保護區(qū)、國家aaaa級風景旅游區(qū) 、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qū)、省級科普基地,它位于沁陽市城區(qū)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區(qū)136個景點 ,占地總面積為96平方公里。主峰紫金頂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氣勢雄渾;三大天門比泰山早154年。這里曾是炎帝神農辨百谷,嘗百草,登壇祭天的圣地 ;也是道教創(chuàng)始人老子筑爐煉丹、成道仙升之所 ,古往今來,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吸引不少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到此游覽,唐明皇李隆基、韓愈、李商隱等歷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許多傳世佳作。這里有雄奇險峻的紫金壇,更有天下一絕的白松嶺。15600余株白鶴松姿態(tài)萬千 、風情萬種、婀娜多姿地生長于懸崖絕嶺之巔,居世界五大美人松之首。 神農山一年四季景色不同,春賞桃花爛漫、夏看流泉飛瀑、秋觀滿山紅葉、冬覽冰霜玉龍,游走其間,移步換景,恍若人間仙境,令人魄悸魂動,陡然升華。其山勢之雄險奇絕,樹型之屈曲優(yōu)美,景層之深奧神秀,當推全國之最。
神農山還素有“天然植物園”的美稱,有珍稀植物1912種 、中草藥300余種、名貴中草藥近百種之多,神農谷里至今還留傳著“神農谷里走一遭,有病不治自己消”的俗語;有動物216種,其中僅國家級保護動物太行獼猴就3000余只,它們在這方樂土攀枝登崖,嬉戲逗玩,平添無限野趣。神農山景區(qū)是休閑渡假、探險攬勝、科學考察、回歸自然的絕好去處。
神農山景區(qū)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便捷,焦克公路、焦柳鐵路橫貫其下,晉洛公路縱行其間,餐飲游樂服務舒適周到,民風淳樸,民俗特濃,我們熱情地歡迎四海賓朋光臨景區(qū),一覽太行大觀——神農山,壯游天下一絕——白松嶺!
第一景段:云陽寨—鑼鼓亭
觀光游覽車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馬上就要開始今天的登山旅程了,為了減輕您的登山強度,景區(qū)為您準備了環(huán)保型電動觀光游覽車,您可以選擇乘坐游覽車直達神農步道。在此,我提醒大家在登山途中要注意三件事:一要注意安全,要按照景區(qū)規(guī)定線路游覽,而且景區(qū)內是特級防火區(qū),請將隨身攜帶火種留下;二要注意環(huán)保,請您將廢棄物丟到垃圾箱內;三要注意保護動植物。謝謝大家合作。
云陽寨各位游客,進入景區(qū)首先要經過的就是云陽寨,它始建于隋唐時期,歷代多有整修。寨門用青石砌成,頂端有石垛和了望孔。古時云陽寨是溝通豫晉兩省的雄關險隘,因此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唐明皇李隆基在游覽神農山的時候,留下了《早登太行山言志》的名篇,他在詩中寫道:“白霧埋陰壑,丹霞助曉光”。這句詩的意境,給人以“白云”和“朝陽”之戀的無限遐想,于是后人就把這里命名為“云陽寨”。大書法家王鐸在《懷州吊古》中贊道:“北面峰巒拱孟門,野王形勝沁河混”。這兩句詩的含義是:北面起伏的山巒與巍峨的云陽寨門參拱相向,遠眺懷川大地,就象是沁河水一樣處在一片混沌迷蒙之中。其中“孟門”指的就是云陽寨門。
炎黃子孫祭祖壇 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炎黃子孫祭祖壇,端座在中央的高大塑像是我們人類的始祖——炎帝神農。大家可以看到,這里群山環(huán)抱,樹木蔥蘢,云陽河象一條玉帶從祭祖壇左側穿過,這是一塊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整個祭祖壇共分三層,寓意天、地、人三界,主壇有4個登壇步道,寓意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每個登壇步道之間分置三塊浮雕,寓意每季有三個月,12塊浮雕寓意一年有12個月。祭壇底層的環(huán)壇路共24圈,寓意24節(jié)氣,每圈由365塊青石鋪成,寓意一年有365天。登壇步道設九級臺階,“九”為至數(shù),代表神農氏至尊至上的始祖地位。炎帝神農同伏羲、女媧一起被尊為三皇,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受到歷代人民的祭祀、朝拜。下面,我們通過浮雕形象地去了解一下炎帝神農的生平事跡。
在我們面前的這尊神農塑像,高9.9米,重29噸,為青銅鑄造,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青銅鑄造的神農塑像,堪稱中華第一神農塑像。是由我國著名雕塑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曹春生先生指導設計,北京希象環(huán)境藝術設計公司承攬制作。這尊塑像展現(xiàn)了炎帝神農頭生雙角,手捧五谷,表情莊重、威嚴慈祥,穩(wěn)如泰山,頂天立地的帝王之相。
站在炎帝神農面前,讓我們一同上柱香吧:一來是對炎帝神農表示崇敬,二來是對我們華夏民族子孫后代的祝福,同時也祝愿大家工作順利,生活安康,心想事成。
云陽寺各位游客,經過云陽寨,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體現(xiàn)佛道合流的云陽寺和清靜宮了。為什么說它體現(xiàn)佛道合流呢,因為云陽寺(佛教)和清靜宮(道教)僅一墻之隔,這在我國宗教建筑中相當罕見。自古名山出名剎,神農山也不例外。云陽寺始建于唐代,原名叫壽圣寺,元中統(tǒng)元年,也就是公元1260年增建了圣果寺。云陽寺依山傍水,借助山勢逐層而上,四組建筑群依次排列在高差5米的四級平臺上,在鼎盛時期總建筑面積達到了20xx0多平方米??上У氖枪爬系脑脐査露嗵幰褮в趹?zhàn)火,只留下一些頹垣殘壁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不過從遺址上仍能看出當時規(guī)模的龐大,香火的鼎盛。
清靜宮 大家看,在云陽寺東臨就是清靜宮了,它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內有玉皇閣、三皇閣、王母殿等。其最特別的地方是在建筑風格上打破了軸線對稱的佛寺道觀建筑格局,把窯洞和樓閣結合在一起,且取材全部為石材,堪稱中原古建筑一絕。最珍貴的是,在目前我國保留下來3處無梁建筑群中,清靜宮是唯一一處清代保留下來的無梁建筑群。
神農步道 各位游客,眼前這條全部用青石鋪就的步道就是神農步道,神農步道從云陽寺過西貝澗達紫金頂,是專門供游客登山的步道。該步道全長3000米,總臺階4321個。入口處臺階為99級,這是因為相傳炎帝神農是通過99盤山路來往于天地之間,中華民族自古又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認為九是最為吉祥的數(shù)字。
神農步道從20xx年5月開始修建,計劃工期為1年時間,由于沁陽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通過大力投資和全民動員,整條步道僅用了5個月時間便已經全部竣工了。神農步道總共用去了16萬塊青石,為了不破壞神農山的自然風貌,全部石料都從外地購買。由于神農山地勢比較陡峭,所用的石塊等原材料不能直接用機械設備運輸,全部靠人工背扛,所以僅運輸費就比原材料費高出3倍,總投資達800萬元人民幣。因此,神農步道不是一條普通的青石道,而是一條由沁陽市44萬人民的希望和汗水鋪成的“黃金道”。走在神農步道上面,每走一級,您都會感受到沁陽人民對你的美好祝愿,那就是高興而來,平安而歸。來吧,朋友們,加把油,我們開始新的征程了!
八仙峰 各位游客,在這個位置上,大家向我手指的方向看,在云陽河東南山坡,云陽寨門右上方,有八座錯落有致的山峰在暮然回轉,呈叩拜狀面向東北、其山勢獨特,令人遐想不已,它就是“八仙峰”。相傳這八座山峰就是傳說中的“八仙”所化。傳說“八仙”曾在紫金頂尋訪太上老君李耳,因李耳云游未歸不能相見,當他們就要離開云陽河的時候,發(fā)現(xiàn)東山之巔有老君的仙蹤,旋即折身回拜,所以這八座山峰就形成了“八仙拜祖”的景觀。尤其日出前后,東山云霧繚繞,紫氣升滕,八仙峰更顯道氣仙風,活靈活現(xiàn)。那么,八仙們叩拜的太上老君又在哪里呢?不要著急,讓我們再往前行,鑼鼓亭下再見分曉。
鑼鼓亭 俗話說:鑼鼓亭下聽鑼鼓,理所當然。這里就是聽鑼鼓之聲的最佳所在?,F(xiàn)在,我們從這兒往東山崖下看,所看到的山洞就是鑼鼓洞,鑼鼓聲就是從那個山洞里傳出來的。相傳每年除夕之夜,隨著鞭炮聲聲,從這里過往的人們就可以聽到從洞中傳出鑼鼓的聲音,于是人們就把這個山洞稱為鑼鼓洞。
老君峰 剛才我們看了“八仙峰”,聽了一段“八仙拜祖”的故事,現(xiàn)在從這里就可以看到老君峰了。東山之下,那座似人非人、似仙非仙的孤峰, 就是“老君峰”。
虎頭山 各位游客,八仙峰的南側,云陽寨的右上方,一塊巨石酷似一只半蹲姿勢的老虎,威風凜凜,虎視耽耽,好象是云陽寨的天然“守門神”,又好象一只威猛的“鎮(zhèn)山 虎”, 日夜守護著山口道路和云陽寨門,當?shù)厝藗儼阉凶觥盎㈩^山”。
第二景段:鑼鼓亭——伏羲殿
合婚石在云陽河拐彎處的河道里,有塊特別的石頭,當?shù)氐娜藗兘兴昂匣槭?。本是一塊看似平淡無奇的石頭,卻有一段離奇的傳說故事:相傳在上古時期,世間洪荒遍野,萬戶滅絕,天地之間只剩下伏羲和女媧兄妹二人。為繁衍后代,締造人類,伏羲提出要和女媧成親,女媧說什么也不同意:“哪有兄妹成婚的道理”,但仔細想想,也沒有什么好辦法,只好說道 “只要上合天意,下順地理,咱們就結婚”。可怎樣才算上合天意呢?女媧提出在東西山頭上各點燃兩堆山火,若冒起的青煙能結合在一起,就算合了天意。于是,伏羲上了西山頂,女媧上了東山頂,各自撿了一堆山柴點了起來,只見兩股青煙,裊裊升起,突然刮來一股旋風把兩股煙攪到了一起,在云陽河谷上方互相纏繞,直沖云霄。天意已明,該輪到下順地理了。女媧又提出了從山頂往山下滾石頭,若滾下的石頭能結合在一起,就算下順地理。兩人又登上山頂,同時將兩塊大石往山下推。山石踏坡飛巖,在河底相撞,發(fā)出轟隆隆的巨響,牢牢地合在一起,于是,伏羲對女媧說: “這次順了地理,咱們該結合了吧?”伏羲、女媧便就此結合,拜為夫妻。為紀念這件事,人們就把他們滾下山谷的那塊巨石稱為“合婚石”。據(jù)當?shù)乩先酥v,未婚的男女只要手拉手,肩并肩地登上那塊石頭,并從上面走過,那么將來倆人一定會婚姻美滿、白頭到老。這塊石頭至今仍保存在云陽河谷底,中間有一道青紋,一邊是龍紋,一邊是蛇紋,分別代表伏羲和女媧。
伏羲峰走過鑼鼓亭之后,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這座巍峨挺拔的山峰就是伏羲峰。朋友們看,這伏羲峰既象一塊巨石,又是一座山峰,平地拔起,巍然屹立,偉岸壯碩,挺拔威武,展現(xiàn)出了一種陽剛之美。相傳伏羲是人類的始祖,因此又稱為始祖峰。據(jù)史書記載,玄宗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帝王和李商隱、韓愈、何塘等名人雅士都曾經來這里拜謁過我們的祖先,并留下諸多千古絕句。
女媧洞俗話說:無獨有偶,在陽剛威武的伏羲峰旁邊果真有一個陰柔秀美的女媧洞相依相伴。女媧洞是女媧峰半山腰的一個天然洞穴,洞體為蛇形,從外到里,越來越小,越來越細,婉蜒深入山體,其洞深無人可測。如果說伏羲峰展現(xiàn)的是一種男性之美,那么女媧洞展現(xiàn)給人們的恰似一種女性之美。陰陽之形,天然成趣,象征著人類的生命之源,激起人們無限遐想。女媧洞還有一個傳說,據(jù)說神話中人首蛇身的女媧就是誕生和居住在這里。源于人們對生命延續(xù)的崇敬和懷想,當?shù)匾恍┒嗄瓴辉心信磉@里求拜起子,心誠則靈、多有應驗。
分身石平臺下面這塊長、寬、高約1米見方的石頭,表面上比較光滑平整,卻又縱橫分布著無數(shù)道條狀裂紋,就象是用刀剁過的痕跡,當?shù)厝私兴胺稚硎薄O鄠鞣撕团畫z好不容易成婚之后,滿指望生兒育女,繁衍人類,可曾想女媧懷胎十月,一朝分娩,竟生下一個肉蛋。女媧傷心至極,把肉蛋扔到這塊石頭上,掄起石刀將其剁成了肉沫,隨后,把刀一撂轉身回洞大哭起來。這時候,從遠處突然飛來了兩只金鳳凰,把那些肉沫一一叨走。這兩只金鳳凰飛到東,將肉沫丟下一些,然后在飛到西再丟下一些……就這樣,過了整整九九八十一天,這些肉沫聚天地之靈氣,納日月之精華,一下子都變成了人。自此,天下人丁興旺,處處充滿了生機。原來,這一鳳一凰是老天爺派下來的,那只雄鳳凰撒下的肉沫都變成了男人,個個長的高大健壯,頂天立地;那只雌鳳凰撒下的肉沫都變成了女人,個個長得美麗、秀美,心靈手巧。女媧看后非常高興。后來,人們就把女媧剁肉蛋的用的這塊石頭取名叫“分身石”。
娃娃場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的位置就是“娃娃場”。關于它的來歷,這里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傳說伏羲和女媧成婚后一心想讓人類成為萬物的主宰,可光憑女媧一個人能生多少孩子呢?倆人陷入了深深的憂愁之中。忽然,有一天夜里,女媧做了個夢,夢見老天爺對她說:“你不用發(fā)愁,你可以挖些黃土,用云陽河水和成泥,捏土造人?!钡诙?,女媧就叫伏羲在山前整了一塊平地,挖了些黃土,舀了些云陽河水和成泥,動手捏泥人。女媧按照自己和伏羲的樣子捏了許多泥人,她把捏好的泥人放到伏羲整好的土地上晾曬。過了七七四十九,所有的泥人居然都活了,于是,女媧將男女分開,還按照各自的模樣,俏麗配英俊,高個配高個,為他們配雙結對。老天爺?shù)弥畫z將人按俊丑配對,急派風雨雷電諸神下凡找女媧論理,沒想到他們把“論理”聽成“淋雨”,就一路電閃雷鳴,帶著狂風暴雨一路奔來。女媧見天氣驟變,就趕緊往洞里收泥人,慌亂中把俊丑、高矮、胖瘦不一的泥人混到了一起,還有的泥人被碰斷了胳膊,跌壞了腿,弄歪了鼻,自此世上便有了先天殘疾之人,世上的婚姻也從此改變了以貌結緣的習慣。為紀念女媧捏土造人之功,于是人們便把這里稱為娃娃場。
中華母親石大家看,伏羲峰下的平臺上有一塊五彩斑瀾的巨石,上面形成的圖案是人類始祖伏羲和女媧懷抱著中國區(qū)域圖,因此人們都稱它為中華母親石。關于它的來歷,也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傳說,女蝸造人后,人類慢慢地繁衍開來,他們采摘野果,追獵猛獸,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忽然有一天,一道晴天霹靂閃過,接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天空突然裂開一道大口子,大雨傾盆而下、淹沒了田野和村莊,轉眼間地上變成了一片汪洋。女媧看到人們哭喊著四處逃命,就決心要把天空的裂縫補起來。女蝸背著砍山斧,從東山采來紅砂石,從西山采來白玉石,又從南山、北山,中山采來其他三種顏色的石頭,把他們一起放進熔爐里。過了九九八十一天,終于煉成了與天空顏色一模一樣的五彩石,女蝸就用這些五彩石補住了天空的裂縫。大雨停歇,洪水消退,人們又過上了自在的生活。相傳這塊色彩奇異的巨石就是當年女媧補天后剩下的一塊五彩石。
伏羲殿伏羲峰下的這座殿宇是專門供奉人類始祖伏羲和女媧的,叫做“伏羲殿”。原伏羲殿始建于元朝,為全石材構造。20xx年,景區(qū)投資100余萬元建造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個規(guī)模宏大的伏羲大殿,將原來的伏羲殿包容在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殿中殿。關于這伏羲殿的來歷,這里還有一段故事。傳說伏羲峰下原有伏羲洞,伏羲和女媧在洞中結合,才有了人類息息相傳。據(jù)說沒有子嗣的夫妻,只要到伏羲洞里住上一段時間,就會感地氣而懷孕。元朝至正年間,有一對夫婦結婚二十多年還沒有子女,就從老家河陽搬到伏羲洞旁居住,一年之后他們真的生了一個胖小子。為感恩還愿,他們就鑿巖開洞,建造了全石材結構的伏羲殿,以表紀念。
的河南神農山導游詞篇二
游客朋友們:
現(xiàn)在我們前往的是河南省目前唯一一家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等7個國家級稱號的景區(qū)——云臺山。它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內。從鄭州出發(fā),經鄭焦晉高速,跨黃河,過新鄉(xiāng)和武陟,大約需要兩個半小時就可到達修武縣內的云臺山了。在這段時間里,我先為大家介紹一下河南及其省會鄭州的概況。
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因其大部分地區(qū)位于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古稱“豫州",簡稱“豫”。兩千多年前,在《尚書?禹貢》中有“序列九州之地,河南獨居其中”的說法,故又有“中州”“中原”之稱。河南是中國也是世界古代文明主要發(fā)祥地之一,在河南這塊土地上先后創(chuàng)造了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等令人贊嘆的史前文化,揭開了中國人類文明的序幕。自夏朝到滿清,在長達4000余年的古代歷史時期,有3020xx年河南都一直處于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地域。河南地下文物全國第一,地上文物全國第二,被史學家譽為“中國歷史自然博物館”。
說完了魅力河南,下面再給大家介紹河南的省會—鄭州。1954年河南的省會由開封遷往鄭州,從此這里便成為河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鄭州位于河南省的中部,可謂中州之中,又因其良好的綠化和發(fā)達的商貿,素有“綠城”“商城”之稱。鄭州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全國重要的交通鐵路樞紐—隴海與京廣鐵路在此交匯,107與310國道、連霍和京珠高速也交匯于此。1997年建成的新鄭國際機場,是全國(第21個國際機場和)十大機場之一。
鄭州是國務院批準的歷史文化名城,旅游資源非常豐富。鄭州黃河游覽區(qū),是領略母親河神韻的好去處;新鄭軒轅黃帝故里,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拜祖的好地方。還有大河村遺址、商城遺址、鄭韓故城、杜甫故里等名勝古跡。您在河南旅游期間不僅能感受到中原人民的熱情與淳樸,更加能領略到中原文化的博大與精深。
好了,朋友們,停車場已經到了。下車之前提醒大家,我們的旅游車是藍白相間(jian)的旅游車,車牌號為豫a86505.我們的導游旗是藍色的。請大家緊跟團隊,以防走散。我們在此游覽時間是3個小時,現(xiàn)在是上午9:00,中午12:00準時在車上集合?,F(xiàn)在請大家關好車窗,帶好您的隨身物品,隨我下車游覽參觀。
游客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就是“中華第一奇峽”——紅石峽。紅石峽又名“溫盤峪”,因谷內冬夏溫差無異而得名。游覽紅石峽,您最好先站在橋上俯瞰一下,他幾乎具備了中國盆景的所有特質,既有宏大粗獷guang的氣魄,又不失精巧婀娜的體態(tài),所以有人說:紅石峽是縮小的山水世界和放大的盆景峽谷。在紅石峽,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筆觸遠不是人類的理解所能涵蓋的。紅石峽長約兩千米,深68米,最寬處30余米,最窄處僅有幾米,由于峽谷幽深并且狹窄,形成了一種冬暖夏涼的小氣候,人稱“長春谷”。大自然的蒼海桑田,十多億年的地質變遷,伴隨著無數(shù)次的造山運動,將那些含有石英砂的巖石抬升出地面,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崖壁。由于巖石中鐵礦物質的氧化,經年累月,崖壁被染成了紅色,于是形成了丹崖碧水的景觀,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紅石峽了。
“高峽出平湖,云臺生神韻” 朋友們,我們繼續(xù)前行,就來到了子房湖?!竟湃嗽疲骸吧剿匀酥?,】子房湖因西漢名臣張良在此隱居而得名。張良,字子房,是秦末漢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兩千多年以來,他一直被儒家所推崇,為道家和民間所神化。傳說,張良在博浪沙刺殺秦王未遂,到云臺山避難,因在河邊踩住了伊尹的腳步而“得神”。子房湖【東西寬200米,湖面300余畝,】是云臺山僅有的湖泊水體景觀,在這里您可以盡情地領略高峽出平湖的景色。這里青山碧水,四季風景各異;春可臨水賞山花,夏可入水戲碧波,秋觀長天共一色,冬攬山水扮素裹,置身于此,可盡得山水之樂。子房湖碧波蕩漾,水質優(yōu)良,在湖中還發(fā)現(xiàn)有珍稀國家瀕危野生動物桃花水母,它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動物之一,最早誕生于5.5億年前,因形似桃花瓣而得名,古稱“桃花魚”,也被稱為“水中大熊貓”。
過了漫水橋,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老潭溝,大家請看,這里山雄水秀,峰高瀑急,青山四合,有如仙閣,可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多么的巧妙。朋友們,一路歡歌,一路美景,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到了老潭溝的盡頭,俗話說“游云臺,贊云臺,不到天瀑不算來,這就是著名的云臺天瀑了,云臺天瀑落差達314米,寬約五到七米,是目前亞洲發(fā)現(xiàn)的落差最大的瀑布。天瀑之高,雄冠九洲,站在它的近旁,可以領略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恢弘氣勢。她盛水時期氣壯山河,淡水之時儀態(tài)萬千。大家請看,瀑布上端朵朵白云,又好像團團棉花絮,悠悠飄落、連綿不絕;下端宛如飛花濺玉,濺起一米多高的水花,又化成一團水霧,把瀑布籠罩在蒙蒙的霧中,它既表現(xiàn)了力量、又體現(xiàn)了柔美,讓人感覺充滿活力、精神振奮!
出了老譚溝不遠,有石橋橫架河谷,這就是小寨溝了,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現(xiàn)出千變萬化的飛瀑、流泉、彩潭、奇石等景觀,風光怡人,宛若秀麗江南,故得雅號“潭瀑川”。
過了金龍臥波,欣賞完造型奇特的y字瀑布后,再往前行,我們就來到了清漪池,紅石映碧水,使清漪池呈現(xiàn)出一種青純氣質,這里的水淺而清澈,清苔把一潭水映得碧綠無塵。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但在這清池中卻有小魚生長,為了適應水清的環(huán)境,魚身逐漸變得透明,幾乎和水一樣,很難被人發(fā)現(xiàn)了。
好了朋友們,由于時間關系,云臺山的講解暫時先告一段落,下面留給大家半小時的時間自由活動,半小時后在原地集合,小張將繼續(xù)帶大家參觀云臺山的下一個景點——茱萸峰。
的河南神農山導游詞篇三
神農山風景名勝區(qū),是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基金組織a級優(yōu)先保護區(qū)、國家aaaa級風景旅游區(qū) 、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qū)、省級科普基地,它位于沁陽市城區(qū)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區(qū)136個景點 ,占地總面積為96平方公里。主峰紫金頂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氣勢雄渾;三大天門比泰山早154年。這里曾是炎帝神農辨百谷,嘗百草,登壇祭天的圣地 ;也是道教創(chuàng)始人老子筑爐煉丹、成道仙升之所 ,古往今來,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吸引不少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到此游覽,唐明皇李隆基、韓愈、李商隱等歷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許多傳世佳作。這里有雄奇險峻的紫金壇,更有天下一絕的白松嶺。15600余株白鶴松姿態(tài)萬千 、風情萬種、婀娜多姿地生長于懸崖絕嶺之巔,居世界五大美人松之首。 神農山一年四季景色不同,春賞桃花爛漫、夏看流泉飛瀑、秋觀滿山紅葉、冬覽冰霜玉龍,游走其間,移步換景,恍若人間仙境,令人魄悸魂動,陡然升華。其山勢之雄險奇絕,樹型之屈曲優(yōu)美,景層之深奧神秀,當推全國之最。
神農山還素有“天然植物園”的美稱,有珍稀植物1912種 、中草藥300余種、名貴中草藥近百種之多,神農谷里至今還留傳著“神農谷里走一遭,有病不治自己消”的俗語;有動物216種,其中僅國家級保護動物太行獼猴就3000余只,它們在這方樂土攀枝登崖,嬉戲逗玩,平添無限野趣。神農山景區(qū)是休閑渡假、探險攬勝、科學考察、回歸自然的絕好去處。
神農山景區(qū)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便捷,焦克公路、焦柳鐵路橫貫其下,晉洛公路縱行其間,餐飲游樂服務舒適周到,民風淳樸,民俗特濃,我們熱情地歡迎四海賓朋光臨景區(qū),一覽太行大觀——神農山,壯游天下一絕——白松嶺!
第一景段:云陽寨—鑼鼓亭
觀光游覽車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馬上就要開始今天的登山旅程了,為了減輕您的登山強度,景區(qū)為您準備了環(huán)保型電動觀光游覽車,您可以選擇乘坐游覽車直達神農步道。在此,我提醒大家在登山途中要注意三件事:一要注意安全,要按照景區(qū)規(guī)定線路游覽,而且景區(qū)內是特級防火區(qū),請將隨身攜帶火種留下;二要注意環(huán)保,請您將廢棄物丟到垃圾箱內;三要注意保護動植物。謝謝大家合作。
云陽寨各位游客,進入景區(qū)首先要經過的就是云陽寨,它始建于隋唐時期,歷代多有整修。寨門用青石砌成,頂端有石垛和了望孔。古時云陽寨是溝通豫晉兩省的雄關險隘,因此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唐明皇李隆基在游覽神農山的時候,留下了《早登太行山言志》的名篇,他在詩中寫道:“白霧埋陰壑,丹霞助曉光”。這句詩的意境,給人以“白云”和“朝陽”之戀的無限遐想,于是后人就把這里命名為“云陽寨”。大書法家王鐸在《懷州吊古》中贊道:“北面峰巒拱孟門,野王形勝沁河混”。這兩句詩的含義是:北面起伏的山巒與巍峨的云陽寨門參拱相向,遠眺懷川大地,就象是沁河水一樣處在一片混沌迷蒙之中。其中“孟門”指的就是云陽寨門。
炎黃子孫祭祖壇 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炎黃子孫祭祖壇,端座在中央的高大塑像是我們人類的始祖——炎帝神農。大家可以看到,這里群山環(huán)抱,樹木蔥蘢,云陽河象一條玉帶從祭祖壇左側穿過,這是一塊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整個祭祖壇共分三層,寓意天、地、人三界,主壇有4個登壇步道,寓意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每個登壇步道之間分置三塊浮雕,寓意每季有三個月,12塊浮雕寓意一年有12個月。祭壇底層的環(huán)壇路共24圈,寓意24節(jié)氣,每圈由365塊青石鋪成,寓意一年有365天。登壇步道設九級臺階,“九”為至數(shù),代表神農氏至尊至上的始祖地位。炎帝神農同伏羲、女媧一起被尊為三皇,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受到歷代人民的祭祀、朝拜。下面,我們通過浮雕形象地去了解一下炎帝神農的生平事跡。
在我們面前的這尊神農塑像,高9.9米,重29噸,為青銅鑄造,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青銅鑄造的神農塑像,堪稱中華第一神農塑像。是由我國著名雕塑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曹春生先生指導設計,北京希象環(huán)境藝術設計公司承攬制作。這尊塑像展現(xiàn)了炎帝神農頭生雙角,手捧五谷,表情莊重、威嚴慈祥,穩(wěn)如泰山,頂天立地的帝王之相。
站在炎帝神農面前,讓我們一同上柱香吧:一來是對炎帝神農表示崇敬,二來是對我們華夏民族子孫后代的祝福,同時也祝愿大家工作順利,生活安康,心想事成。
云陽寺各位游客,經過云陽寨,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體現(xiàn)佛道合流的云陽寺和清靜宮了。為什么說它體現(xiàn)佛道合流呢,因為云陽寺(佛教)和清靜宮(道教)僅一墻之隔,這在我國宗教建筑中相當罕見。自古名山出名剎,神農山也不例外。云陽寺始建于唐代,原名叫壽圣寺,元中統(tǒng)元年,也就是公元1260年增建了圣果寺。云陽寺依山傍水,借助山勢逐層而上,四組建筑群依次排列在高差5米的四級平臺上,在鼎盛時期總建筑面積達到了20xx0多平方米??上У氖枪爬系脑脐査露嗵幰褮в趹?zhàn)火,只留下一些頹垣殘壁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不過從遺址上仍能看出當時規(guī)模的龐大,香火的鼎盛。
清靜宮 大家看,在云陽寺東臨就是清靜宮了,它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內有玉皇閣、三皇閣、王母殿等。其最特別的地方是在建筑風格上打破了軸線對稱的佛寺道觀建筑格局,把窯洞和樓閣結合在一起,且取材全部為石材,堪稱中原古建筑一絕。最珍貴的是,在目前我國保留下來3處無梁建筑群中,清靜宮是唯一一處清代保留下來的無梁建筑群。
神農步道 各位游客,眼前這條全部用青石鋪就的步道就是神農步道,神農步道從云陽寺過西貝澗達紫金頂,是專門供游客登山的步道。該步道全長3000米,總臺階4321個。入口處臺階為99級,這是因為相傳炎帝神農是通過99盤山路來往于天地之間,中華民族自古又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認為九是最為吉祥的數(shù)字。
神農步道從20xx年5月開始修建,計劃工期為1年時間,由于沁陽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通過大力投資和全民動員,整條步道僅用了5個月時間便已經全部竣工了。神農步道總共用去了16萬塊青石,為了不破壞神農山的自然風貌,全部石料都從外地購買。由于神農山地勢比較陡峭,所用的石塊等原材料不能直接用機械設備運輸,全部靠人工背扛,所以僅運輸費就比原材料費高出3倍,總投資達800萬元人民幣。因此,神農步道不是一條普通的青石道,而是一條由沁陽市44萬人民的希望和汗水鋪成的“黃金道”。走在神農步道上面,每走一級,您都會感受到沁陽人民對你的美好祝愿,那就是高興而來,平安而歸。來吧,朋友們,加把油,我們開始新的征程了!
八仙峰 各位游客,在這個位置上,大家向我手指的方向看,在云陽河東南山坡,云陽寨門右上方,有八座錯落有致的山峰在暮然回轉,呈叩拜狀面向東北、其山勢獨特,令人遐想不已,它就是“八仙峰”。相傳這八座山峰就是傳說中的“八仙”所化。傳說“八仙”曾在紫金頂尋訪太上老君李耳,因李耳云游未歸不能相見,當他們就要離開云陽河的時候,發(fā)現(xiàn)東山之巔有老君的仙蹤,旋即折身回拜,所以這八座山峰就形成了“八仙拜祖”的景觀。尤其日出前后,東山云霧繚繞,紫氣升滕,八仙峰更顯道氣仙風,活靈活現(xiàn)。那么,八仙們叩拜的太上老君又在哪里呢?不要著急,讓我們再往前行,鑼鼓亭下再見分曉。
鑼鼓亭 俗話說:鑼鼓亭下聽鑼鼓,理所當然。這里就是聽鑼鼓之聲的最佳所在?,F(xiàn)在,我們從這兒往東山崖下看,所看到的山洞就是鑼鼓洞,鑼鼓聲就是從那個山洞里傳出來的。相傳每年除夕之夜,隨著鞭炮聲聲,從這里過往的人們就可以聽到從洞中傳出鑼鼓的聲音,于是人們就把這個山洞稱為鑼鼓洞。
老君峰 剛才我們看了“八仙峰”,聽了一段“八仙拜祖”的故事,現(xiàn)在從這里就可以看到老君峰了。東山之下,那座似人非人、似仙非仙的孤峰, 就是“老君峰”。
虎頭山 各位游客,八仙峰的南側,云陽寨的右上方,一塊巨石酷似一只半蹲姿勢的老虎,威風凜凜,虎視耽耽,好象是云陽寨的天然“守門神”,又好象一只威猛的“鎮(zhèn)山 虎”, 日夜守護著山口道路和云陽寨門,當?shù)厝藗儼阉凶觥盎㈩^山”。
第二景段:鑼鼓亭——伏羲殿
合婚石在云陽河拐彎處的河道里,有塊特別的石頭,當?shù)氐娜藗兘兴昂匣槭?。本是一塊看似平淡無奇的石頭,卻有一段離奇的傳說故事:相傳在上古時期,世間洪荒遍野,萬戶滅絕,天地之間只剩下伏羲和女媧兄妹二人。為繁衍后代,締造人類,伏羲提出要和女媧成親,女媧說什么也不同意:“哪有兄妹成婚的道理”,但仔細想想,也沒有什么好辦法,只好說道 “只要上合天意,下順地理,咱們就結婚”。可怎樣才算上合天意呢?女媧提出在東西山頭上各點燃兩堆山火,若冒起的青煙能結合在一起,就算合了天意。于是,伏羲上了西山頂,女媧上了東山頂,各自撿了一堆山柴點了起來,只見兩股青煙,裊裊升起,突然刮來一股旋風把兩股煙攪到了一起,在云陽河谷上方互相纏繞,直沖云霄。天意已明,該輪到下順地理了。女媧又提出了從山頂往山下滾石頭,若滾下的石頭能結合在一起,就算下順地理。兩人又登上山頂,同時將兩塊大石往山下推。山石踏坡飛巖,在河底相撞,發(fā)出轟隆隆的巨響,牢牢地合在一起,于是,伏羲對女媧說: “這次順了地理,咱們該結合了吧?”伏羲、女媧便就此結合,拜為夫妻。為紀念這件事,人們就把他們滾下山谷的那塊巨石稱為“合婚石”。據(jù)當?shù)乩先酥v,未婚的男女只要手拉手,肩并肩地登上那塊石頭,并從上面走過,那么將來倆人一定會婚姻美滿、白頭到老。這塊石頭至今仍保存在云陽河谷底,中間有一道青紋,一邊是龍紋,一邊是蛇紋,分別代表伏羲和女媧。
伏羲峰走過鑼鼓亭之后,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這座巍峨挺拔的山峰就是伏羲峰。朋友們看,這伏羲峰既象一塊巨石,又是一座山峰,平地拔起,巍然屹立,偉岸壯碩,挺拔威武,展現(xiàn)出了一種陽剛之美。相傳伏羲是人類的始祖,因此又稱為始祖峰。據(jù)史書記載,玄宗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帝王和李商隱、韓愈、何塘等名人雅士都曾經來這里拜謁過我們的祖先,并留下諸多千古絕句。
女媧洞俗話說:無獨有偶,在陽剛威武的伏羲峰旁邊果真有一個陰柔秀美的女媧洞相依相伴。女媧洞是女媧峰半山腰的一個天然洞穴,洞體為蛇形,從外到里,越來越小,越來越細,婉蜒深入山體,其洞深無人可測。如果說伏羲峰展現(xiàn)的是一種男性之美,那么女媧洞展現(xiàn)給人們的恰似一種女性之美。陰陽之形,天然成趣,象征著人類的生命之源,激起人們無限遐想。女媧洞還有一個傳說,據(jù)說神話中人首蛇身的女媧就是誕生和居住在這里。源于人們對生命延續(xù)的崇敬和懷想,當?shù)匾恍┒嗄瓴辉心信磉@里求拜起子,心誠則靈、多有應驗。
分身石平臺下面這塊長、寬、高約1米見方的石頭,表面上比較光滑平整,卻又縱橫分布著無數(shù)道條狀裂紋,就象是用刀剁過的痕跡,當?shù)厝私兴胺稚硎?。相傳伏羲和女媧好不容易成婚之后,滿指望生兒育女,繁衍人類,可曾想女媧懷胎十月,一朝分娩,竟生下一個肉蛋。女媧傷心至極,把肉蛋扔到這塊石頭上,掄起石刀將其剁成了肉沫,隨后,把刀一撂轉身回洞大哭起來。這時候,從遠處突然飛來了兩只金鳳凰,把那些肉沫一一叨走。這兩只金鳳凰飛到東,將肉沫丟下一些,然后在飛到西再丟下一些……就這樣,過了整整九九八十一天,這些肉沫聚天地之靈氣,納日月之精華,一下子都變成了人。自此,天下人丁興旺,處處充滿了生機。原來,這一鳳一凰是老天爺派下來的,那只雄鳳凰撒下的肉沫都變成了男人,個個長的高大健壯,頂天立地;那只雌鳳凰撒下的肉沫都變成了女人,個個長得美麗、秀美,心靈手巧。女媧看后非常高興。后來,人們就把女媧剁肉蛋的用的這塊石頭取名叫“分身石”。
娃娃場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的位置就是“娃娃場”。關于它的來歷,這里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傳說伏羲和女媧成婚后一心想讓人類成為萬物的主宰,可光憑女媧一個人能生多少孩子呢?倆人陷入了深深的憂愁之中。忽然,有一天夜里,女媧做了個夢,夢見老天爺對她說:“你不用發(fā)愁,你可以挖些黃土,用云陽河水和成泥,捏土造人?!钡诙?,女媧就叫伏羲在山前整了一塊平地,挖了些黃土,舀了些云陽河水和成泥,動手捏泥人。女媧按照自己和伏羲的樣子捏了許多泥人,她把捏好的泥人放到伏羲整好的土地上晾曬。過了七七四十九,所有的泥人居然都活了,于是,女媧將男女分開,還按照各自的模樣,俏麗配英俊,高個配高個,為他們配雙結對。老天爺?shù)弥畫z將人按俊丑配對,急派風雨雷電諸神下凡找女媧論理,沒想到他們把“論理”聽成“淋雨”,就一路電閃雷鳴,帶著狂風暴雨一路奔來。女媧見天氣驟變,就趕緊往洞里收泥人,慌亂中把俊丑、高矮、胖瘦不一的泥人混到了一起,還有的泥人被碰斷了胳膊,跌壞了腿,弄歪了鼻,自此世上便有了先天殘疾之人,世上的婚姻也從此改變了以貌結緣的習慣。為紀念女媧捏土造人之功,于是人們便把這里稱為娃娃場。
中華母親石大家看,伏羲峰下的平臺上有一塊五彩斑瀾的巨石,上面形成的圖案是人類始祖伏羲和女媧懷抱著中國區(qū)域圖,因此人們都稱它為中華母親石。關于它的來歷,也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傳說,女蝸造人后,人類慢慢地繁衍開來,他們采摘野果,追獵猛獸,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忽然有一天,一道晴天霹靂閃過,接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天空突然裂開一道大口子,大雨傾盆而下、淹沒了田野和村莊,轉眼間地上變成了一片汪洋。女媧看到人們哭喊著四處逃命,就決心要把天空的裂縫補起來。女蝸背著砍山斧,從東山采來紅砂石,從西山采來白玉石,又從南山、北山,中山采來其他三種顏色的石頭,把他們一起放進熔爐里。過了九九八十一天,終于煉成了與天空顏色一模一樣的五彩石,女蝸就用這些五彩石補住了天空的裂縫。大雨停歇,洪水消退,人們又過上了自在的生活。相傳這塊色彩奇異的巨石就是當年女媧補天后剩下的一塊五彩石。
伏羲殿伏羲峰下的這座殿宇是專門供奉人類始祖伏羲和女媧的,叫做“伏羲殿”。原伏羲殿始建于元朝,為全石材構造。20xx年,景區(qū)投資100余萬元建造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個規(guī)模宏大的伏羲大殿,將原來的伏羲殿包容在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殿中殿。關于這伏羲殿的來歷,這里還有一段故事。傳說伏羲峰下原有伏羲洞,伏羲和女媧在洞中結合,才有了人類息息相傳。據(jù)說沒有子嗣的夫妻,只要到伏羲洞里住上一段時間,就會感地氣而懷孕。元朝至正年間,有一對夫婦結婚二十多年還沒有子女,就從老家河陽搬到伏羲洞旁居住,一年之后他們真的生了一個胖小子。為感恩還愿,他們就鑿巖開洞,建造了全石材結構的伏羲殿,以表紀念。
清歌臺朋友們,在女媧洞的旁邊有三間廊臺,相傳女媧曾在此放聲高歌,故得名:清歌臺。站在清歌臺上引吭歌唱,鑼鼓洞里會傳出伴奏的鑼鼓聲聲,四面青山發(fā)出陣陣和鳴,歌聲在山谷間回旋,久久不絕。有興趣地朋友可以一展歌喉,試試有沒有這種效果。
獼猴苑 現(xiàn)在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猴子在伏羲峰旁追逐打鬧,這就是太行獼猴居住的獼猴苑。神農山景區(qū)是河南省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qū),獼猴是我國二類珍稀野生保護動物,在我們神農山景區(qū)一共生活著20xx余只獼猴,分屬9個獼猴群,它們就像是大山里的9個原始部落一樣,在斷崖石壁間騰挪跳躍,在樹林里采摘野果,過著悠然自樂的生活。由于它們是生長在地球最北界的獼猴群落,所以更加顯得珍貴。并且,關于它們還有許多動人的故事。
猴王的故事俗話說:不是猴王,不翹尾巴。在這群猴子中間,有一只翹尾巴的猴子非常引人注目,其身材魁梧,體格健壯,威風凜凜,霸氣十足。他就是這個猴群里的首領——猴王。猴王不是推選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靠力量打出來的?!皠僬邽橥?,敗者為寇”,動物界的規(guī)則就是優(yōu)勝劣汰。某一只猴子如果打敗了所有想要同他爭王的猴子,他就當上了猴王。猴王對外號召帶領猴群抵抗侵略,劃地為營,對內維持群體長幼尊卑次序,保護幼弱母猴利益。由于猴王勞苦功高,所以它也享有三妻四妾的特殊待遇。大家可以看到,猴王覓食時,只有它的愛妃才能與之嬉戲爭搶,其他猴子是不敢近前的。
臣民現(xiàn)在全部背叛自己,投到了新猴王的門下,它憤憤然又無可奈何,于是一有機會就搞破壞,經常干些諸如從高處往下面扔石塊,偷襲小猴子等勾當,自然激起公憤,招致群起而攻之。為了避免打斗,傷害游人,看猴人才把它圈在籠里。
神農山客運索道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就是神農山客運索道。在沁陽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該索道共計投資1200余萬元,于20xx年5月1日正式建成通車。它的建成,開辟了從伏羲殿到一天門的空中通道,拓展了游覽空間。它不僅是建設者們智慧的結晶,更是打造山水旅游品牌、強力開發(fā)旅游資源的又一成果。
神農山客運索道的上站位于一天門南側的山坡處,下站位于伏羲殿右側的山腰上,兩站間線路總長度為1028米,高差為528米。在直徑為46mm的鋼絲繩上,抱掛著80個封閉式雙人吊廂。該索道正常運行速度為1.05米/秒,采用了變頻調速系統(tǒng),速度可實現(xiàn)1-1.19米/秒的無級調速,雙人吊廂,造型美觀,乘坐安全,視野開闊,便于觀覽。該索道由全國權威設計單位——中國有色工程設計研究總院負責設計,由具有數(shù)十年施工經驗的遼寧省葫蘆島索道安裝制造總公司負責具體施工。在安全配套設施上,遵循“科學規(guī)范,安全施工”的原則,索道系統(tǒng)裝備了近二十種安全措施,驅動機設有主驅動機和備用驅動機,配備有兩套獨立的供電電源,安裝了越位保護和雙制動裝置,并在全國首家采用了觸摸屏故障顯示監(jiān)控系統(tǒng);另外,還配備了先進的通訊設施和無線電廣播系統(tǒng),使上、下站及線路間的運行情況均能獲得完整的信息反饋,確保了索道的安全運營。因設計工藝復雜,設備科技含量高,施工難度大,該索道被專家們譽為“中華第一索”。現(xiàn)在就讓我們去感受一下吧!
第三景段:伏羲殿—一天門(桃花溪)
桃花溪朋友們,從伏羲峰到一天門之間的一條長約1.5公里的峽谷名叫桃花溪,又名西貝澗。每逢陽春三月,滿溪桃花盛開,就象是天然的長軸畫卷。陰雨季節(jié),桃花溪流水滴瀑,霧氣茫茫,登山之行猶如仙境。唐朝著名文學家韓愈當年經此登紫金頂探險攬勝,就被這里的優(yōu)美風光所吸引,揮毫賦詩《題西貝澗》一首,詩中寫到“千峰萬壑不可數(shù),異草幽花幾曾見。幽泉間復逗石側,噴珠漱玉相交喧”,對桃花溪的風光作了精彩的描寫。
風雨石各位游客,大家一看就知道,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塊飽經風雨、歷經滄桑的孤石,石頭上布滿了橫豎條紋,就象是被風吹裂的皮膚一樣,石頭上的斑斑點點又像是凝固了的雨點,或是冰雹砸出的痕跡,朋友們,這就是風雨石。據(jù)當?shù)乩先酥v這是一塊知風知雨、預報天氣的奇石。據(jù)說,如果風雨石表面干燥,神農山就是晴好天氣;如果石頭表面光滑濕潤,則必是大霧或陰雨天氣。因此,當?shù)剡€流傳這樣一個諺語:“上山不上山,摸摸濕和干,它干就敢上,它濕往回轉?!?/p>
吻獸石 站在桃花溪旁邊的石階上向南面望去,有一個窄窄的山崖把巨石和山峰從中分開,有人說像是一只獨角獸吻別它的戀人,所以,人們就把這塊石頭叫做“吻獸石”。還因為這塊石頭的上方有一座神母峰,故此還有人把這塊石頭叫做“海豹認母”。
神雕峰勾狀的嘴,靜立在巖石之上,似乎伺機要捕獵什么,人們把他叫做“神雕峰”。
猿人峰 在神雕峰的身旁,屹立著一形似猿人的山峰,凝目遠方,好象在回想什么,形象逼真,人們都叫它“猿人峰”。
天狗望月那坐孤立的山峰,形似二郎神的嘯天犬,由于其張著大嘴,且雙目直望西天,于是人們把他叫做天狗望月,又叫“吠天石”。
神母峰這是桃花溪南側的一座神奇山峰,它似人非人,似仙非仙,呈仰臥姿勢,頭部朝向東北,面部輪廓隱約可見,最為醒目的是突兀的乳峰。她安詳而臥,面天呢喃,猶如夢中還在為幼兒唱著搖籃曲的母親。于是這里的人們就把它叫做“神母峰”。
神農峰朋友們,這就是神農峰,你看,它就象一尊站立的古人雕塑,高大偉岸,筆直挺立,髻發(fā)長須,神態(tài)泰然,據(jù)說這便是傳說中的神農形象。相傳神農在此采藥,不小心誤服了斷腸草,從此化為山峰,留在了人間。
尾萁峰請大家順我手指的方向看,看到了嗎?那座孤立的山峰就是尾萁峰。相傳尾箕是一位龍頭鳥身的山神。唐代詩人姚合在《紫金壇》詩中寫道:“壁立三千仞,壇高接尾箕”,這里的“尾箕”指的就是尾箕峰。
桃花亭朋友們,前面有座亭子,那就是桃花亭,是專為游人修建的觀景亭。怎么樣,咱們加把油到桃花亭中邊休息,邊觀景。好了,朋友們,我們所在的桃花亭還是觀賞桃花溪美景的最佳之處,而陽春三月又是桃花溪景色最美的時節(jié)。各位游客,咱們從這里可以回望一下桃花溪。大家看,崎嶇的山徑沒入林間,奇峰異石盡收眼底,但聞足音不見路,只聽笑語不見人,被游人稱為桃花溪一絕。陽春三月,滿溪桃花盛開,一簇簇,一團團,溢香流彩,蝶戀蜂舞,如織如繡,如詩如畫,難怪唐代大文豪韓愈經過這里詩興大發(fā),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去年桃花盛開的時候,北京一位旅游界專家來此考察,看到這里瓊樹玉立,花枝招展,也即興出口成章,發(fā)出了“三千粉黛桃花溪,疑是皇家后花園”的感慨。
三仙洞三仙洞分別指的是王母洞、水母洞和靈官洞,這三個石洞都是天然洞穴。王母洞傳說是王母娘娘的行宮,洞內原有明代琉璃造像,民國時期被盜;水母洞供桌下有池,池中有暗泉,耳貼石壁,可聞山泉如琴瑟之聲;靈宮洞是道徒清心修煉達上界仙宮的地方,洞口上方有石刻“靈官洞”和“宣明宗室”字樣,是明代書法珍品。
第四景段:一天門——南天門
一天門各位游客朋友們,你們知道“天門”的含義嗎?原來,這“天門”指的是通往天宮之門。自古天下名山都要建造天門,而天門最多只能有一、中、南三重。這里的三重天門分別是明代萬歷皇帝和清代乾隆皇帝等敕建的。可見早在明清時期,神農壇就已名揚天下了。一天門位于99盤之顛,是登臨紫金頂?shù)难屎硪馈4碎T建造于明嘉靖42年,比泰山的一天門還要早154年。
仙神河景區(qū)各位游客,從一天門向西這條長3500米的步道是通往仙神河景區(qū)的,包括二仙廟、真谷寺、沐澗寺等 幾個景點。仙神河景區(qū)山麗水秀,獼猴成群,古老的廟宇建筑氣勢龐大,神話傳奇,典故著述,將人化、美化、神化融為一體。每年三月廟會,山西、陜西、湖北、湖南及山東、河北等地的商販、香客蜂擁而至,從古到今都是熱點,是集中體現(xiàn)道教文化的景區(qū),在這里您可以逛廟會、避暑休養(yǎng),也可作生態(tài)探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此體會一下。
臨川寺景區(qū)各位游客,從一天門向南這條步道全長20xx米,是通向臨川寺的,該景區(qū)內寺廟洞觀密布,佛釋道三教合,山奇路險,泉涌川繞,有“崖奇、石怪、寺幽、泉清”四絕之稱。喜好探險的朋友不妨去挑戰(zhàn)一回。
的河南神農山導游詞篇四
神農山風景名勝區(qū),是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基金組織a級優(yōu)先保護區(qū)、國家aaaa級風景旅游區(qū) 、獼猴自然保護區(qū)、省級科普基地,它位于沁陽市城區(qū)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區(qū)136個景點 ,占地總面積為96平方公里。主峰紫金頂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氣勢雄渾;三大天門比泰山早154年。這里曾是炎帝神農辨百谷,嘗百草,登壇祭天的圣地 ;也是道教創(chuàng)始人老子筑爐煉丹、成道仙升之所 ,古往今來,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吸引不少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到此游覽,唐明皇李隆基、韓愈、李商隱等歷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許多傳世佳作。這里有雄奇險峻的紫金壇,更有天下一絕的白松嶺。15600余株白鶴松姿態(tài)萬千 、風情萬種、婀娜多姿地生長于懸崖絕嶺之巔,居世界五大美人松之首。 神農山一年四季景色不同,春賞桃花爛漫、夏看流泉飛瀑、秋觀滿山紅葉、冬覽冰霜玉龍,游走其間,移步換景,恍若人間仙境,令人魄悸魂動,陡然升華。其山勢之雄險奇絕,樹型之屈曲優(yōu)美,景層之深奧神秀,當推全國之最。
神農山還素有“天然植物園”的美稱,有珍稀植物1912種 、中草藥300余種、名貴中草藥近百種之多,神農谷里至今還留傳著“神農谷里走一遭,有病不治自己消”的俗語;有動物216種,其中僅保護動物太行獼猴就3000余只,它們在這方樂土攀枝登崖,嬉戲逗玩,平添無限野趣。神農山景區(qū)是休閑渡假、探險攬勝、科學考察、回歸自然的絕好去處。
神農山景區(qū)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便捷,焦克公路、焦柳鐵路橫貫其下,晉洛公路縱行其間,餐飲游樂服務舒適周到,民風淳樸,民俗特濃,我們熱情地歡迎四海賓朋光臨景區(qū),一覽太行大觀——神農山,壯游天下一絕——白松嶺!
第一景段:云陽寨—鑼鼓亭
觀光游覽車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馬上就要開始今天的登山旅程了,為了減輕您的登山強度,景區(qū)為您準備了環(huán)保型電動觀光游覽車,您可以選擇乘坐游覽車直達神農步道。在此,我提醒大家在登山途中要注意三件事:一要注意安全,要按照景區(qū)規(guī)定線路游覽,而且景區(qū)內是特級防火區(qū),請將隨身攜帶火種留下;二要注意環(huán)保,請您將廢棄物丟到垃圾箱內;三要注意保護動植物。謝謝大家合作。
云陽寨各位游客,進入景區(qū)首先要經過的就是云陽寨,它始建于隋唐時期,歷代多有整修。寨門用青石砌成,頂端有石垛和了望孔。古時云陽寨是溝通豫晉兩省的雄關險隘,因此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唐明皇李隆基在游覽神農山的時候,留下了《早登太行山言志》的名篇,他在詩中寫道:“白霧埋陰壑,丹霞助曉光”。這句詩的意境,給人以“白云”和“朝陽”之戀的無限遐想,于是后人就把這里命名為“云陽寨”。大書法家王鐸在《懷州吊古》中贊道:“北面峰巒拱孟門,野王形勝沁河混”。這兩句詩的含義是:北面起伏的山巒與巍峨的云陽寨門參拱相向,遠眺懷川大地,就象是沁河水一樣處在一片混沌迷蒙之中。其中“孟門”指的就是云陽寨門。
炎黃子孫祭祖壇 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炎黃子孫祭祖壇,端座在中央的高大塑像是我們人類的始祖——炎帝神農。大家可以看到,這里群山環(huán)抱,樹木蔥蘢,云陽河象一條玉帶從祭祖壇左側穿過,這是一塊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整個祭祖壇共分三層,寓意天、地、人三界,主壇有4個登壇步道,寓意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每個登壇步道之間分置三塊浮雕,寓意每季有三個月,12塊浮雕寓意一年有12個月。祭壇底層的環(huán)壇路共24圈,寓意24節(jié)氣,每圈由365塊青石鋪成,寓意一年有365天。登壇步道設九級臺階,“九”為至數(shù),代表神農氏至上的始祖地位。炎帝神農同伏羲、女媧一起被尊為三皇,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受到歷代人民的祭祀、朝拜。下面,我們通過浮雕形象地去了解一下炎帝神農的生平事跡。
在我們面前的這尊神農塑像,高9.9米,重29噸,為青銅鑄造,是目前國內的青銅鑄造的神農塑像,堪稱中華第一神農塑像。是由我國雕塑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曹春生先生指導設計,北京希象環(huán)境藝術設計公司承攬制作。這尊塑像展現(xiàn)了炎帝神農頭生雙角,手捧五谷,表情莊重、威嚴慈祥,穩(wěn)如泰山,頂天立地的帝王之相。
站在炎帝神農面前,讓我們一同上柱香吧:一來是對炎帝神農表示崇敬,二來是對我們華夏民族子孫后代的祝福,同時也祝愿大家工作順利,生活安康,心想事成。
云陽寺各位游客,經過云陽寨,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體現(xiàn)佛道合流的云陽寺和清靜宮了。為什么說它體現(xiàn)佛道合流呢,因為云陽寺(佛教)和清靜宮(道教)僅一墻之隔,這在我國宗教建筑中相當罕見。自古名山出名剎,神農山也不例外。云陽寺始建于唐代,原名叫壽圣寺,元中統(tǒng)元年,也就是公元1260年增建了圣果寺。云陽寺依山傍水,借助山勢逐層而上,四組建筑群依次排列在高差5米的四級平臺上,在鼎盛時期總建筑面積達到了20xx0多平方米??上У氖枪爬系脑脐査露嗵幰褮в趹?zhàn)火,只留下一些頹垣殘壁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不過從遺址上仍能看出當時規(guī)模的龐大,香火的鼎盛。
清靜宮 大家看,在云陽寺東臨就是清靜宮了,它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內有玉皇閣、三皇閣、王母殿等。其最特別的地方是在建筑風格上打破了軸線對稱的佛寺道觀建筑格局,把窯洞和樓閣結合在一起,且取材全部為石材,堪稱中原古建筑一絕。最珍貴的是,在目前我國保留下來3處無梁建筑群中,清靜宮是一處清代保留下來的無梁建筑群。
神農步道 各位游客,眼前這條全部用青石鋪就的步道就是神農步道,神農步道從云陽寺過西貝澗達紫金頂,是專門供游客登山的步道。該步道全長3000米,總臺階4321個。入口處臺階為99級,這是因為相傳炎帝神農是通過99盤山路來往于天地之間,中華民族自古又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認為九是最為吉祥的數(shù)字。
神農步道從20xx年5月開始修建,計劃工期為1年時間,由于沁陽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通過大力投資和全民動員,整條步道僅用了5個月時間便已經全部竣工了。神農步道總共用去了16萬塊青石,為了不破壞神農山的自然風貌,全部石料都從外地購買。由于神農山地勢比較陡峭,所用的石塊等原材料不能直接用機械設備運輸,全部靠人工背扛,所以僅運輸費就比原材料費高出3倍,總投資達800萬元人民幣。因此,神農步道不是一條普通的青石道,而是一條由沁陽市44萬人民的希望和汗水鋪成的“黃金道”。走在神農步道上面,每走一級,您都會感受到沁陽人民對你的美好祝愿,那就是高興而來,平安而歸。來吧,朋友們,加把油,我們開始新的征程了!
八仙峰 各位游客,在這個位置上,大家向我手指的方向看,在云陽河東南山坡,云陽寨門右上方,有八座錯落有致的山峰在暮然回轉,呈叩拜狀面向東北、其山勢獨特,令人遐想不已,它就是“八仙峰”。相傳這八座山峰就是傳說中的“八仙”所化。傳說“八仙”曾在紫金頂尋訪太上老君李耳,因李耳云游未歸不能相見,當他們就要離開云陽河的時候,發(fā)現(xiàn)東山之巔有老君的仙蹤,旋即折身回拜,所以這八座山峰就形成了“八仙拜祖”的景觀。尤其日出前后,東山云霧繚繞,紫氣升滕,八仙峰更顯道氣仙風,活靈活現(xiàn)。那么,八仙們叩拜的太上老君又在哪里呢?不要著急,讓我們再往前行,鑼鼓亭下再見分曉。
鑼鼓亭 俗話說:鑼鼓亭下聽鑼鼓,理所當然。這里就是聽鑼鼓之聲的所在?,F(xiàn)在,我們從這兒往東山崖下看,所看到的山洞就是鑼鼓洞,鑼鼓聲就是從那個山洞里傳出來的。相傳每年除夕之夜,隨著鞭炮聲聲,從這里過往的人們就可以聽到從洞中傳出鑼鼓的聲音,于是人們就把這個山洞稱為鑼鼓洞。
老君峰 剛才我們看了“八仙峰”,聽了一段“八仙拜祖”的故事,現(xiàn)在從這里就可以看到老君峰了。東山之下,那座似人非人、似仙非仙的孤峰, 就是“老君峰”。
虎頭山 各位游客,八仙峰的南側,云陽寨的右上方,一塊巨石酷似一只半蹲姿勢的老虎,威風凜凜,虎視耽耽,好象是云陽寨的天然“守門神”,又好象一只威猛的“鎮(zhèn)山 虎”, 日夜守護著山口道路和云陽寨門,當?shù)厝藗儼阉凶觥盎㈩^山”。
第二景段:鑼鼓亭——伏羲殿
合婚石在云陽河拐彎處的河道里,有塊特別的石頭,當?shù)氐娜藗兘兴昂匣槭?。本是一塊看似平淡無奇的石頭,卻有一段離奇的傳說故事:相傳在上古時期,世間洪荒遍野,萬戶滅絕,天地之間只剩下伏羲和女媧兄妹二人。為繁衍后代,締造人類,伏羲提出要和女媧成親,女媧說什么也不同意:“哪有兄妹成婚的道理”,但仔細想想,也沒有什么好辦法,只好說道 “只要上合天意,下順地理,咱們就結婚”。可怎樣才算上合天意呢?女媧提出在東西山頭上各點燃兩堆山火,若冒起的青煙能結合在一起,就算合了天意。于是,伏羲上了西山頂,女媧上了東山頂,各自撿了一堆山柴點了起來,只見兩股青煙,裊裊升起,突然刮來一股旋風把兩股煙攪到了一起,在云陽河谷上方互相纏繞,直沖云霄。天意已明,該輪到下順地理了。女媧又提出了從山頂往山下滾石頭,若滾下的石頭能結合在一起,就算下順地理。兩人又登上山頂,同時將兩塊大石往山下推。山石踏坡飛巖,在河底相撞,發(fā)出轟隆隆的巨響,牢牢地合在一起,于是,伏羲對女媧說: “這次順了地理,咱們該結合了吧?”伏羲、女媧便就此結合,拜為夫妻。為紀念這件事,人們就把他們滾下山谷的那塊巨石稱為“合婚石”。據(jù)當?shù)乩先酥v,未婚的男女只要手拉手,肩并肩地登上那塊石頭,并從上面走過,那么將來倆人一定會婚姻美滿、白頭到老。這塊石頭至今仍保存在云陽河谷底,中間有一道青紋,一邊是龍紋,一邊是蛇紋,分別代表伏羲和女媧。
伏羲峰走過鑼鼓亭之后,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這座巍峨挺拔的山峰就是伏羲峰。朋友們看,這伏羲峰既象一塊巨石,又是一座山峰,平地拔起,巍然屹立,偉岸壯碩,挺拔威武,展現(xiàn)出了一種陽剛之美。相傳伏羲是人類的始祖,因此又稱為始祖峰。據(jù)史書記載,玄宗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帝王和李商隱、韓愈、何塘等名人雅士都曾經來這里拜謁過我們的祖先,并留下諸多千古絕句。
女媧洞俗話說:無獨有偶,在陽剛威武的伏羲峰旁邊果真有一個陰柔秀美的女媧洞相依相伴。女媧洞是女媧峰半山腰的一個天然洞穴,洞體為蛇形,從外到里,越來越小,越來越細,婉蜒深入山體,其洞深無人可測。如果說伏羲峰展現(xiàn)的是一種男性之美,那么女媧洞展現(xiàn)給人們的恰似一種女性之美。陰陽之形,天然成趣,象征著人類的生命之源,激起人們無限遐想。女媧洞還有一個傳說,據(jù)說神話中人首蛇身的女媧就是誕生和居住在這里。源于人們對生命延續(xù)的崇敬和懷想,當?shù)匾恍┒嗄瓴辉心信磉@里求拜起子,心誠則靈、多有應驗。
分身石平臺下面這塊長、寬、高約1米見方的石頭,表面上比較光滑平整,卻又縱橫分布著無數(shù)道條狀裂紋,就象是用刀剁過的痕跡,當?shù)厝私兴胺稚硎?。相傳伏羲和女媧好不容易成婚之后,滿指望生兒育女,繁衍人類,可曾想女媧懷胎十月,一朝分娩,竟生下一個肉蛋。女媧傷心至極,把肉蛋扔到這塊石頭上,掄起石刀將其剁成了肉沫,隨后,把刀一撂轉身回洞大哭起來。這時候,從遠處突然飛來了兩只金鳳凰,把那些肉沫一一叨走。這兩只金鳳凰飛到東,將肉沫丟下一些,然后在飛到西再丟下一些……就這樣,過了整整九九八十一天,這些肉沫聚天地之靈氣,納日月之精華,一下子都變成了人。自此,天下人丁興旺,處處充滿了生機。原來,這一鳳一凰是老天爺派下來的,那只雄鳳凰撒下的肉沫都變成了男人,個個長的高大健壯,頂天立地;那只雌鳳凰撒下的肉沫都變成了女人,個個長得美麗、秀美,心靈手巧。女媧看后非常高興。后來,人們就把女媧剁肉蛋的用的這塊石頭取名叫“分身石”。
娃娃場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的位置就是“娃娃場”。關于它的來歷,這里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傳說伏羲和女媧成婚后一心想讓人類成為萬物的主宰,可光憑女媧一個人能生多少孩子呢?倆人陷入了深深的憂愁之中。忽然,有一天夜里,女媧做了個夢,夢見老天爺對她說:“你不用發(fā)愁,你可以挖些黃土,用云陽河水和成泥,捏土造人。”第二天,女媧就叫伏羲在山前整了一塊平地,挖了些黃土,舀了些云陽河水和成泥,動手捏泥人。女媧按照自己和伏羲的樣子捏了許多泥人,她把捏好的泥人放到伏羲整好的土地上晾曬。過了七七四十九,所有的泥人居然都活了,于是,女媧將男女分開,還按照各自的模樣,俏麗配英俊,高個配高個,為他們配雙結對。老天爺?shù)弥畫z將人按俊丑配對,急派風雨雷電諸神下凡找女媧論理,沒想到他們把“論理”聽成“淋雨”,就一路電閃雷鳴,帶著狂風暴雨一路奔來。女媧見天氣驟變,就趕緊往洞里收泥人,慌亂中把俊丑、高矮、胖瘦不一的泥人混到了一起,還有的泥人被碰斷了胳膊,跌壞了腿,弄歪了鼻,自此世上便有了先天殘疾之人,世上的婚姻也從此改變了以貌結緣的習慣。為紀念女媧捏土造人之功,于是人們便把這里稱為娃娃場。
中華母親石大家看,伏羲峰下的平臺上有一塊五彩斑瀾的巨石,上面形成的圖案是人類始祖伏羲和女媧懷抱著中國區(qū)域圖,因此人們都稱它為中華母親石。關于它的來歷,也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傳說,女蝸造人后,人類慢慢地繁衍開來,他們采摘野果,追獵猛獸,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忽然有一天,一道晴天霹靂閃過,接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天空突然裂開一道大口子,大雨傾盆而下、淹沒了田野和村莊,轉眼間地上變成了一片汪洋。女媧看到人們哭喊著四處逃命,就決心要把天空的裂縫補起來。女蝸背著砍山斧,從東山采來紅砂石,從西山采來白玉石,又從南山、北山,中山采來其他三種顏色的石頭,把他們一起放進熔爐里。過了九九八十一天,終于煉成了與天空顏色一模一樣的五彩石,女蝸就用這些五彩石補住了天空的裂縫。大雨停歇,洪水消退,人們又過上了自在的生活。相傳這塊色彩奇異的巨石就是當年女媧補天后剩下的一塊五彩石。
伏羲殿伏羲峰下的這座殿宇是專門供奉人類始祖伏羲和女媧的,叫做“伏羲殿”。原伏羲殿始建于元朝,為全石材構造。20xx年,景區(qū)投資100余萬元建造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個規(guī)模宏大的伏羲大殿,將原來的伏羲殿包容在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殿中殿。關于這伏羲殿的來歷,這里還有一段故事。傳說伏羲峰下原有伏羲洞,伏羲和女媧在洞中結合,才有了人類息息相傳。據(jù)說沒有子嗣的夫妻,只要到伏羲洞里住上一段時間,就會感地氣而懷孕。元朝至正年間,有一對夫婦結婚二十多年還沒有子女,就從老家河陽搬到伏羲洞旁居住,一年之后他們真的生了一個胖小子。為感恩還愿,他們就鑿巖開洞,建造了全石材結構的伏羲殿,以表紀念。
清歌臺朋友們,在女媧洞的旁邊有三間廊臺,相傳女媧曾在此放聲高歌,故得名:清歌臺。站在清歌臺上引吭歌唱,鑼鼓洞里會傳出伴奏的鑼鼓聲聲,四面青山發(fā)出陣陣和鳴,歌聲在山谷間回旋,久久不絕。有興趣地朋友可以一展歌喉,試試有沒有這種效果。
獼猴苑 現(xiàn)在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猴子在伏羲峰旁追逐打鬧,這就是太行獼猴居住的獼猴苑。神農山景區(qū)是河南省獼猴自然保護區(qū),獼猴是我國二類珍稀野生保護動物,在我們神農山景區(qū)一共生活著20xx余只獼猴,分屬9個獼猴群,它們就像是大山里的9個原始部落一樣,在斷崖石壁間騰挪跳躍,在樹林里采摘野果,過著悠然自樂的生活。由于它們是生長在地球最北界的獼猴群落,所以更加顯得珍貴。并且,關于它們還有許多動人的故事。
猴王的故事俗話說:不是猴王,不翹尾巴。在這群猴子中間,有一只翹尾巴的猴子非常引人注目,其身材魁梧,體格健壯,威風凜凜,霸氣十足。他就是這個猴群里的首領——猴王。猴王不是推選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靠力量打出來的?!皠僬邽橥?,敗者為寇”,動物界的規(guī)則就是優(yōu)勝劣汰。某一只猴子如果打敗了所有想要同他爭王的猴子,他就當上了猴王。猴王對外號召帶領猴群抵抗侵略,劃地為營,對內維持群體長幼尊卑次序,保護幼弱母猴利益。由于猴王勞苦功高,所以它也享有三妻四妾的特殊待遇。大家可以看到,猴王覓食時,只有它的愛妃才能與之嬉戲爭搶,其他猴子是不敢近前的。
臣民現(xiàn)在全部背叛自己,投到了新猴王的門下,它憤憤然又無可奈何,于是一有機會就搞破壞,經常干些諸如從高處往下面扔石塊,偷襲小猴子等勾當,自然激起公憤,招致群起而攻之。為了避免打斗,傷害游人,看猴人才把它圈在籠里。
神農山客運索道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就是神農山客運索道。在沁陽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該索道共計投資1200余萬元,于20xx年5月1日正式建成通車。它的建成,開辟了從伏羲殿到一天門的空中通道,拓展了游覽空間。它不僅是建設者們智慧的結晶,更是打造山水旅游品牌、強力開發(fā)旅游資源的又一成果。
神農山客運索道的上站位于一天門南側的山坡處,下站位于伏羲殿右側的山腰上,兩站間線路總長度為1028米,高差為528米。在直徑為46mm的鋼絲繩上,抱掛著80個封閉式雙人吊廂。該索道正常運行速度為1.05米/秒,采用了變頻調速系統(tǒng),速度可實現(xiàn)1-1.19米/秒的無級調速,雙人吊廂,造型美觀,乘坐安全,視野開闊,便于觀覽。該索道由全國設計單位——中國有色工程設計研究總院負責設計,由具有數(shù)十年施工經驗的遼寧省葫蘆島索道安裝制造總公司負責具體施工。在安全配套設施上,遵循“科學規(guī)范,安全施工”的原則,索道系統(tǒng)裝備了近二十種安全措施,驅動機設有主驅動機和備用驅動機,配備有兩套獨立的供電電源,安裝了越位保護和雙制動裝置,并在全國首家采用了觸摸屏故障顯示監(jiān)控系統(tǒng);另外,還配備了先進的通訊設施和無線電廣播系統(tǒng),使上、下站及線路間的運行情況均能獲得完整的信息反饋,確保了索道的安全運營。因設計工藝復雜,設備科技含量高,施工難度大,該索道被專家們譽為“中華第一索”?,F(xiàn)在就讓我們去感受一下吧!
第三景段:伏羲殿—一天門(桃花溪)
桃花溪朋友們,從伏羲峰到一天門之間的一條長約1.5公里的峽谷名叫桃花溪,又名西貝澗。每逢陽春三月,滿溪桃花盛開,就象是天然的長軸畫卷。陰雨季節(jié),桃花溪流水滴瀑,霧氣茫茫,登山之行猶如仙境。唐朝文學家韓愈當年經此登紫金頂探險攬勝,就被這里的優(yōu)美風光所吸引,揮毫賦詩《題西貝澗》一首,詩中寫到“千峰萬壑不可數(shù),異草幽花幾曾見。幽泉間復逗石側,噴珠漱玉相交喧”,對桃花溪的風光作了精彩的描寫。
風雨石各位游客,大家一看就知道,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塊飽經風雨、歷經滄桑的孤石,石頭上布滿了橫豎條紋,就象是被風吹裂的皮膚一樣,石頭上的斑斑點點又像是凝固了的雨點,或是冰雹砸出的痕跡,朋友們,這就是風雨石。據(jù)當?shù)乩先酥v這是一塊知風知雨、預報天氣的奇石。據(jù)說,如果風雨石表面干燥,神農山就是晴好天氣;如果石頭表面光滑濕潤,則必是大霧或陰雨天氣。因此,當?shù)剡€流傳這樣一個諺語:“上山不上山,摸摸濕和干,它干就敢上,它濕往回轉。”
吻獸石 站在桃花溪旁邊的石階上向南面望去,有一個窄窄的山崖把巨石和山峰從中分開,有人說像是一只獨角獸吻別它的戀人,所以,人們就把這塊石頭叫做“吻獸石”。還因為這塊石頭的上方有一座神母峰,故此還有人把這塊石頭叫做“海豹認母”。
神雕峰勾狀的嘴,靜立在巖石之上,似乎伺機要捕獵什么,人們把他叫做“神雕峰”。
猿人峰 在神雕峰的身旁,屹立著一形似猿人的山峰,凝目遠方,好象在回想什么,形象逼真,人們都叫它“猿人峰”。
天狗望月那坐孤立的山峰,形似二郎神的嘯天犬,由于其張著大嘴,且雙目直望西天,于是人們把他叫做天狗望月,又叫“吠天石”。
神母峰這是桃花溪南側的一座神奇山峰,它似人非人,似仙非仙,呈仰臥姿勢,頭部朝向東北,面部輪廓隱約可見,最為醒目的是突兀的乳峰。她安詳而臥,面天呢喃,猶如夢中還在為幼兒唱著搖籃曲的母親。于是這里的人們就把它叫做“神母峰”。
神農峰朋友們,這就是神農峰,你看,它就象一尊站立的古人雕塑,高大偉岸,筆直挺立,髻發(fā)長須,神態(tài)泰然,據(jù)說這便是傳說中的神農形象。相傳神農在此采藥,不小心誤服了斷腸草,從此化為山峰,留在了人間。
尾萁峰請大家順我手指的方向看,看到了嗎?那座孤立的山峰就是尾萁峰。相傳尾箕是一位龍頭鳥身的山神。唐代詩人姚合在《紫金壇》詩中寫道:“壁立三千仞,壇高接尾箕”,這里的“尾箕”指的就是尾箕峰。
桃花亭朋友們,前面有座亭子,那就是桃花亭,是專為游人修建的觀景亭。怎么樣,咱們加把油到桃花亭中邊休息,邊觀景。好了,朋友們,我們所在的桃花亭還是觀賞桃花溪美景的之處,而陽春三月又是桃花溪景色最美的時節(jié)。各位游客,咱們從這里可以回望一下桃花溪。大家看,崎嶇的山徑沒入林間,奇峰異石盡收眼底,但聞足音不見路,只聽笑語不見人,被游人稱為桃花溪一絕。陽春三月,滿溪桃花盛開,一簇簇,一團團,溢香流彩,蝶戀蜂舞,如織如繡,如詩如畫,難怪唐代大文豪韓愈經過這里詩興大發(fā),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去年桃花盛開的時候,北京一位旅游界專家來此考察,看到這里瓊樹玉立,花枝招展,也即興出口成章,發(fā)出了“三千粉黛桃花溪,疑是皇家后花園”的感慨。
三仙洞三仙洞分別指的是王母洞、水母洞和靈官洞,這三個石洞都是天然洞穴。王母洞傳說是王母娘娘的行宮,洞內原有明代琉璃造像,民國時期被盜;水母洞供桌下有池,池中有暗泉,耳貼石壁,可聞山泉如琴瑟之聲;靈宮洞是道徒清心修煉達上界仙宮的地方,洞口上方有石刻“靈官洞”和“宣明宗室”字樣,是明代書法珍品。
第四景段:一天門——南天門
一天門各位游客朋友們,你們知道“天門”的含義嗎?原來,這“天門”指的是通往天宮之門。自古天下名山都要建造天門,而天門最多只能有一、中、南三重。這里的三重天門分別是明代萬歷皇帝和清代乾隆皇帝等敕建的??梢娫缭诿髑鍟r期,神農壇就已名揚天下了。一天門位于99盤之顛,是登臨紫金頂?shù)难屎硪?。此門建造于明嘉靖42年,比泰山的一天門還要早154年。
仙神河景區(qū)各位游客,從一天門向西這條長3500米的步道是通往仙神河景區(qū)的,包括二仙廟、真谷寺、沐澗寺等 幾個景點。仙神河景區(qū)山麗水秀,獼猴成群,古老的廟宇建筑氣勢龐大,神話傳奇,典故著述,將人化、美化、神化融為一體。每年三月廟會,山西、陜西、湖北、湖南及山東、河北等地的商販、香客蜂擁而至,從古到今都是熱點,是集中體現(xiàn)道教文化的景區(qū),在這里您可以逛廟會、避暑休養(yǎng),也可作生態(tài)探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此體會一下。
臨川寺景區(qū)各位游客,從一天門向南這條步道全長20xx米,是通向臨川寺的,該景區(qū)內寺廟洞觀密布,佛釋道三教合,山奇路險,泉涌川繞,有“崖奇、石怪、寺幽、泉清”四絕之稱。喜好探險的朋友不妨去挑戰(zhàn)一回。
拜客松站在步道上向山頂仰望,中天門西邊懸崖上的一棵松樹格外引人注目,這是游人登山途中見到的第一棵白皮松。這棵松樹告訴我們已經越過了700米的海拔高度,而且距紫金頂已經近在咫足了。這棵松樹的軀干是前傾姿勢,樹冠伸向游人,仿佛熱情的東道主正向游人行揖拜之禮,向游人表示歡迎、問候辛苦和慶賀到達頂峰。正是因為松樹的靈性,同時也有別于黃山的迎客松,我們稱這棵松為“拜客松”。
的河南神農山導游詞篇五
白馬寺位于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創(chuàng)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為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F(xiàn)存的遺址古跡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20xx年1月,白馬寺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首批aaaa級景區(qū)。
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劉秀之子)夜宿南宮,夢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次日晨,漢明帝將此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說“西方有神,稱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漢明帝聽罷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佛法。
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人告別帝都,踏上“西天取經”的萬里征途。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布教。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佛經、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白馬寺”。“寺”字即源于“鴻臚寺”之“寺”字,后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為現(xiàn)存中國第一部漢譯佛典。
在攝摩騰和竺法蘭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來到白馬寺譯經,在公元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時間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計三百九十五卷佛經在這里譯出,白馬寺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譯經道場。
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印度高僧曇柯迦羅來到白馬寺。此時佛教也從深宮走進了市井民間。隨后,曇柯迦羅在白馬寺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同一時期,安息國僧人曇諦,也在白馬寺譯出了規(guī)范僧團組織生活的《曇無德羯磨》。至此,戒律和僧團組織章程都已齊備,一條中土有緣人出家持戒修行的道路鋪就,為中土戒律之始。
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一場受戒儀式在白馬寺舉行,這是一個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國佛教史上的事件。這一天,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壇,長跪于佛祖面前,成了中國漢地第一位正式受過比丘戒的出家人。自此,儒家“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古老傳統(tǒng)被打破了。
佛教在中國扎根、傳播最初的二百年,整個過程都與白馬寺息息相關。這里是中國第一次西天求法的產物,是最早來中國傳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這里誕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經和中文戒律,產生了第一個中國漢地僧人……總之,白馬寺是與中國佛教的許許多多個“第一”緊緊聯(lián)在一起的,這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
的河南神農山導游詞篇六
朋友們,云臺山風景區(qū)快到了,我來簡單介紹一下:云臺山位于焦作市修武縣以北的12公里處,因山間常年云霧繚繞,故得名云臺山,云臺山風景區(qū)是國家重點風景區(qū)、首批國家”5a級旅游區(qū)、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qū)、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qū)等六個國家級稱號的風景名勝區(qū)。景區(qū)由紅石峽、小寨溝、老潭溝、子房湖、茱萸峰、萬善寺等景區(qū)組成。今天我們將會看到精美清幽的紅石峽,雄偉壯觀的老潭溝,小寨溝的飛瀑流泉等美麗景觀。
好了,朋友們,云臺山風景區(qū)到了,現(xiàn)在請大家?guī)想S身物品,隨我下車,準備參觀景區(qū)。今天我主要帶大家游覽紅石峽和老潭溝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首先進入了紅石峽景區(qū),它是由于地殼斷裂運動遺留下來的斷裂構造遺跡,看上去是很狹窄的線狀峽谷,這就是“一線天”,大家也許回想這里的巖石為什么是紅色的呢?這是因為巖石中含有鐵礦物質,長年累月,就變成了紅色。
進入峽谷,各位是不是感覺比外面要暖和一些呢?大家請看,兩側是懸崖絕壁,四周群山環(huán)抱,這樣就使峽谷內外空氣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峽谷內獨特的氣候特點,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峽谷內卻涼爽宜人,在峽谷外天寒地凍之時,峽谷內卻青草不枯,仿佛處在恒久的溫暖中,故也叫溫盤峪。這里的水特別多,大小不一的瀑布不計其數(shù),堪稱一個縮小版的山水世界。
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進入了老潭溝景區(qū),一路歡歌一路美景,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了老潭溝的盡頭,這就是最著名的云臺天瀑,落差達314米,是亞洲目前發(fā)現(xiàn)的落差最大的瀑布。此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千古名言定會涌上你的心頭。大家請看,瀑布上端朵朵白云,好像團團棉絮,悠悠飄落,連綿不絕,下端宛如飛花濺玉,濺起1米多高的水花,又化成一團水霧,把瀑布罩在蒙蒙的霧中。它既表現(xiàn)了力量,又體現(xiàn)了柔美,讓人感覺充滿了活力,精神振奮。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的云臺山一日游就要結束了,歡迎大家以后再來焦作旅行,再見。
的河南神農山導游詞篇七
嵩山是道教五岳圣地之一,舊時漢族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即中岳嵩山君神。古稱中岳,為中國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西部,屬伏牛山系,地處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嵩山總面積約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最高峰連天峰1512米;東西綿延60多公里;東依省會鄭州,西臨古都洛陽,南依潁水,北鄰黃河。地處中原,東西橫臥,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嵩高”、“崇山”,西周時稱天室山。
公元前770年平王遷都洛陽后,以“嵩為中央、左岱、右華”,為“天地之中”,稱中岳嵩山。嵩山又分為少室山和太室山兩部分,共72峰。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主峰峻極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連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接五代京都汴梁,西連十三朝古都洛陽,素有“汴洛兩京、畿內名山”之稱。于奇異的峻峰,宮觀林立,故為中原地區(qū)第一名山。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親臨,更是神仙相聚對話的洞天福地。《詩經》有“嵩高惟岳,峻極于天”的名句。
古時,嵩山名為“外方”,夏商時稱“崇高”?!秶Z·周語》稱禹之父鯀為“祟伯鯀”,“崇高”之名緣結于此?!妒酚洝分杏涊d:“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睋?jù)東漢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時稱“岳山”,周平王遷都洛陽后,定嵩山為“中岳”,五代以后稱“中岳嵩山”。唐武則天(公元695年)封禪嵩山時,改中岳為神岳。自北宋以下,俱稱中岳嵩山至今。
嵩山屬伏牛山系,主脈在登封境內,連綿六十多公里。嵩山中部以少林河為界,中為峻極峰,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嵩山是其總名。古人以太室為嵩山主山,太室少有奇峰,東西起伏如眠龍,故有“華山如立,中岳如臥”的說法。兩座高山層巒疊嶂,綿延起伏于華夏民族萬里母親河黃河南岸。歷代的帝王將相、墨客騷人、僧道隱士,根據(jù)這些山峰的形態(tài),給這些美麗的山峰命名,遂有七十二峰之說。
這些山峰是根據(jù)其坐落方位、形狀、外貌、名人遺跡、神話傳說而命名。往往每一峰名就包含一個有趣的故事。玉鏡、獅子、虎頭、玉柱、香爐、羅漢、玄龜、臥龍、老人、石筍、卓劍嵩山等峰是以形狀外貌而命名。玉鏡峰,“皎皎冰盤營百圍,廣寒宮殿見依稀。春山萬疊渾如洗,浮翠光中一鏡飛。”臥龍峰則是“頭角低回蘚蔓封,蛇蜒端似臥真龍。旱乾歲禱多靈應,時見油云出此峰。”老翁峰,“翳霧埋云皓首翁,難將書傳考前蹤。商山羽翼朝家后,化作中天一石峰。”而卓劍峰,其狀為“一峰卓立列嵩中,紫氣騰騰射斗虹。昨夜洞賓經過此,卻遺長劍倚崆峒?!?/p>
起云峰、望洛峰、太陽峰、連天峰等顯然以其坐落方位命名。望洛峰,有詩云:“憑高懶上三山頂,望遠偏驚兩月空。試向此間登眺處,洛陽形勝在嵩中?!钡菐X可見洛陽。太陽峰,“榻搖經影來山麓,錫柱晴光出嶺頭。獨步高明時正午,頃令萬壑失陰幽?!狈屙敻呙鳎展猱呎铡I訇柗?,“曉星才撤曙方明,乘興探奇陟少陵。忽覺丹霞來襲體,不知旭日自東生?!?/p>
連天峰,峰勢獨高,望之若與天接,可謂,“天連嵩嶺嶺連天,曉抹青云晚帶煙。且說匡廬高萬丈,與天連也未相連?!币恍┓迕y(tǒng)治者神化自己有關,而利用嵩岳神化自己莫過于漢武帝了。許多峰名同他有關。如黃蓋峰,相傳漢武帝在峰下獲“玉人”,時此峰上有黃云如蓋,故名。萬歲峰,相傳漢武帝至此聞山呼萬歲,故名。會仙峰,相傳漢武帝在此下棋而名。系馬峰,是他封禪系馬之所。八角井則是他煉丹之處。鳳凰嶺的命名在唐代,相傳唐高宗登游時有鳳凰飛集其上,故名。統(tǒng)治者以“神”來鞏固自己的特權地位,其用心可謂良苦了。
嵩山峰秀,水也美。據(jù)載有河、池、潭、泉多處。穎水,源出少室山穎谷,流經黃蓋峰西,向東流入淮河。石淙水,源出岳頂,下流同穎水匯合。唐武后游嵩山,曾在水傍建離宮。五度河,源出山之東谷,其水瀠回者五,故名,東南流入穎水。其他還有少陽河、李莊河、雙溪河、石柱川等。潭有龍?zhí)?,位于黃蓋峰東北17里,其潭有九相連屬,傳說有神龍主之,故為歲旱祈雨處。池有中天池、帝圣池、京兆王池。泉有天門泉、太乙泉、鳴琴泉、雙泉、七星泉、醒心泉、玉皇泉、許由泉、卓錫泉。卓錫泉,相傳為禪宗二祖慧可卓錫杖得水處。
的河南神農山導游詞篇八
靈山寺始建于公元116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明清兩代幾經重修,大悲閣.大雄寶殿梁柱仍為金代建筑。靈山寺原名報恩寺,傳說鳳凰山為周靈王逝安之處,因而得名靈山。寺又因山得名靈山寺。
靈山寺又名“鳳凰寺”、“報忠寺”、“報恩寺”,位于河南宜陽縣城西8公里鳳凰山北麓,前臨臨洛河,依山建寺。山溪縈繞寺前,潺潺東流,風景幽美。
靈山寺始建于宋真宗年是(約998-1020年間),距今約有千年。始建者為憨體老祖,據(jù)《宜陽縣志》中“報恩寺圖”所示,寺內主體建筑有山門、前殿、毗廬殿、大雄殿、藏經后樓,以及左右配殿六座。毗廬殿和大雄寶殿面寬、進深各三間,單檐歇山頂,斗拱等保留有金朝遺構。后遭天災人禍,寺院毀壞,民國八年,心空法師募資重修靈山寺?,F(xiàn)存建筑有山門閣、中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東西祖師樓等。
靈山寺最獨特的建筑為山門閣樓,此閣樓坐南朝北,下部為一磚筑平臺,風格獨特。靈山寺大雄殿內有明朝佛像三尊,即“三世佛”,栩栩如生,為河南省現(xiàn)存最早的泥塑作品,被列為河南省重點保護文物。靈山寺鎮(zhèn)寺之寶為七級四面石磚塔,為明成化十七年所建造。寺門有千年銀杏樹,蒼老挺拔。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印度國有舅甥二人,前來中國尋訪名山勝地。行至東周國都洛陽西南、洛河南岸,但見一山,林幽泉清,景山絕佳,為一路之上所罕見。便筑廬山間,虔誠修行。多年之后,舅舅因年邁體弱過世,甥兒卻修成正果,以后在山上弘法傳教,香火旺盛,后世弟子皆尊稱他“釋迦牟尼”,那座山就是靈山,靈山寺即當年釋迦牟尼筑廬虔修之處。有關資料還說:1948年,楊成武將軍揮師南進,途經宜陽,為保護靈山寺,曾親題“保護古跡,人人有責”紅旗一面,高插靈山山頭。
的河南神農山導游詞篇九
各位朋友:大家好!
現(xiàn)在我們要游覽的是神農山風景名勝區(qū)。
神農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沁陽市西北20多公里處的太行山南麓,面積96平方公里,包括紫金頂、白松嶺、臨川寺、太平摩崖等八大景區(qū)的136個景點。
這里屬太行山脈的一處勝景,是一處典型的北方山水風光,以“雄、險、奇、絕”著稱,而且人文景觀也多姿多彩,有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云陽寨,有體現(xiàn)佛道合流的云陽寺和清靜宮,有建在絕頂之上的三大天門等等。
現(xiàn)在我們就要進入景區(qū),映入我們眼簾的這座雄偉高大的青石寨門,便是云陽寨。云陽寨始建于隋唐時期,歷代多有整修。云陽寨因地處溝通豫、晉兩省交通的雄關險隘,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大書法家王鋒在《懷州吊古》中贊道:“北面峰巒拱孟門,野王形勝沁河混”。其中的“孟門”指的就是云陽寨門。
自古名山出名剎,神農壇也不例外?,F(xiàn)在我們將要參觀的就是云陽寺。云陽寺始建于唐代,依山傍水,左峰右谷,只可惜多處已毀于戰(zhàn)火。不過從遺址上仍能看出當時規(guī)模的宏大,香火的鼎盛。清靜宮與云陽寺僅一墻之隔,建于清乾隆年間,內有玉皇閣、三皇閣、王母殿等。清靜宮在建筑風格上打破了中軸線對稱的佛寺道觀建筑格局,把窯洞和樓閣結合在一起,特別是用材全部為石料,堪稱中原古建筑一絕。
眼前大家看到的這條布局美觀的步道是被譽為“天下第一步道”的神農步道。神農步道全長3000米,總臺階4321個,入口處為99級。走走神農步道入口,在云陽河東南山坡,去陽寨門右上方,八座錯落有致的山峰驀然回轉,呈叩拜狀面向東北,其山勢獨特,令人遐想不已。
的河南神農山導游詞篇十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這段詩歌講的是羅敷有多美,雙龍灣就是這樣一個藏在深山人未識的稀世美女,它就是我們秦嶺中的羅敷。羅敷有美麗的外表和高尚的品格,雙龍灣也有她“十六大美麗的自然、人文秘景”等著你來發(fā)現(xiàn),他們就分布在六大游覽區(qū)中,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開始這趟發(fā)現(xiàn)之旅吧!
第一美:氣質高貴的脊梁—秦嶺山脈
秦嶺是中華龍脈,雙龍灣也是龍脈一族。
秦嶺橫亙在中國的中部,呈東西走向,全長1600公里,面積廣大,氣勢磅礴,蔚為壯觀。秦嶺西起甘肅,向東經甘肅天水的麥積山進入陜西。在陜西境內形成了八百里秦川,到河南后分為三支,北支為崤山,余脈沿黃河南岸向東延伸,通稱邙山;中支為熊耳山;南支為伏牛山,巧合的是伏牛山也是八百里。
秦嶺北有黃河,南有長江。中國大地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兩條河流,夾裹著這樣一座奇特的山脈。更確切地說,是這座博大精深的山脈養(yǎng)育著這兩條具有非凡意義的河流。
最近,陜西發(fā)生的真假華南虎照事件,將世人的目光聚焦到了秦嶺,秦嶺到底現(xiàn)在還有沒有華南虎,看來還是一個有待揭開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