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察蠶寶寶日記篇一
我先是觀察它是如何走路和吃桑葉的',經過了幾天的觀察,我發現,蠶寶寶長有許多腳,先是由尾部的腳把自己往前推,再把身體往前一縮,這樣就算是走一步了。
蠶寶寶“吃飯”可真有趣,先用頭下面的“小手”來“抱”住桑葉的邊緣,再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發現蠶寶寶總是啃成一小圓弧,慢慢地吞噬整片葉子,最后只剩桑葉的莖部,似乎一片葉子總不能填飽它的小肚子。
蠶寶寶一生可脫四層皮。它先把身上的舊皮往身后擠,再把身體往前一伸,一身舊皮就輕松地脫下來了。蠶寶寶每脫一身皮后會肥一圈,飯量就會增加不少,就連大便也變大塊了。對了,我還發現蠶寶寶的嘴巴也是會脫皮的。
蠶寶寶的快樂生活還在繼續中,我也繼續去探索蠶寶寶的繽紛多彩世界!
觀察蠶寶寶日記篇二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古詩體現了春蠶無私奉獻的精神。今年“五一”勞動節,我乞求媽媽給我買一些蠶。我想通過養蠶觀察春蠶的一生,寫一篇觀察日記。媽媽答應了我的要求。
星期二早晨,媽媽不在家,我問爸爸媽媽哪去啦。爸爸說媽媽給我買蠶去了。我很感動。一會兒,媽媽回來了,媽媽帶回了十幾條蠶。我一看,比小螞蟻還小。難怪有人把它們叫“蟻蠶”。
我小心翼翼地把“螞蟻蠶”放進事先準備的桑葉里。我發現,蠶雖然小,但是,身體一節一節,線條分明。身體下面好像還有很多小小的腳。它們在桑葉里爬,就是那些腳起的作用。它們吃桑葉是從桑葉的邊緣開始。它們真的好聰明啊!看不清楚它們咬桑葉的嘴,可是,一會而,桑葉就殘缺不全了!
蠶長得特別快,第一天還是黑色,第二天就開始變白了。一天一個樣子。開始是瘦瘦的身個。不久就變得白白胖胖的。所以,又有人叫蠶“蠶姑娘”。
我發現,蠶吃桑葉是不分日夜的。只是,過幾天就要休眠一次。一直到“上山”做繭,才停止吃桑葉。
觀察蠶寶寶日記篇三
昨天,我的一個朋友送了我幾只蠶。春天是養蠶的好時機。
放學回家后,我給它們做了一個小窩,我在小窩里放了幾片桑葉。這些可愛的蠶寶寶們一個個活潑地在葉片上嬉戲著。其中,有一個很小很小的蠶寶寶被壓在了一片很大的桑葉里,就把桑葉翻了個面,因為我看見它的背上有許多很小的斑點,所以我給它取了個名字——點點。
點點在蠶群里算是最小的一個,我還記得它是在換桑葉的時候無意中發現的。它總是被一些比較大的蠶壓在身子底下,所以我只好用手護著它,現在它已經長大了,還學會了吐絲,雖然它還沒有那些大蠶吐的好,但它很努力,我相信總有一天,它會吐出最漂亮的繭。
還有一只蠶,它可是蠶群中的老大,它比每個蠶都肥,都長,它比點點長了大半截,通常蠶們都要聽它的,就在今天,它對著一只蠶把頭往左側一揮,那個被指揮的蠶立刻走到了一片小嫩葉上面,然后萬分艱難地把它放在了那個“老大”的前面,“老大”開心的狼吞虎咽,我心想:這么霸道,就叫霸星吧。
今天我收獲了許多蠶寶寶,真是個收獲的一天。
觀察蠶寶寶日記篇四
今天放學回家的路上,我買回了八條蠶寶寶,非常可愛。我高興地回到家中,立刻把蠶寶寶們裝到一個小盒子里,我想讓它們快快長大。
5月14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買回了一包桑葉,興致勃勃地把桑葉放到蠶寶寶的嘴旁,不知道為什么它們沒有吃桑葉,后來我發現它們的嘴巴太小了而桑葉太大了,于是我把桑葉一塊一塊地撕成一小片放在盒子里,它們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吃飽之后,它們又不文明地拉起屎來。
5月17日星期四晴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今天我把桑葉放到它們面前,它們卻沒有吃桑葉,好像生病了似的。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原來蠶寶寶在脫掉“舊衣服”然后更換“新衣服”,而且從灰色變成了白色,身上長出了一節節皺皮。
6月2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一回到家就把桑葉給蠶寶寶吃,它們像得了厭食癥一樣,原來它們找好角落準備結繭了。只見它們昂著頭,挺著胸,頭慢悠悠地晃來晃去,一條銀絲從它嘴里吐了出來。不一會兒,它們就把絲繞成一個橢圓形,把自己裹在里面。蠶絲越繞越厚,一個雪白的繭就結好了。
6月17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發現蠶繭破了一個洞,這是怎么回事呢?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告訴我:“蠶繭里面是蛹,蛹長大了就變成飛蛾。”我往盒子里看了看,真有一只飛蛾在休息,翅膀是白色的,頭上還有一個黑黑的觸角。
6月27日星期三晴
我看到飛蛾旁有十幾顆小黑粒,原來飛蛾媽媽生寶寶了,但是飛蛾媽媽就要慢慢地死去了,我多么希望飛蛾媽媽能一直陪伴在蠶寶寶的身邊!
觀察蠶寶寶日記篇五
20xx年5月9日星期一晴
五一長假,媽媽一直忙工作,沒有時間管我,就讓我在奶奶家呆著。我在奶奶家很想媽媽,更想我的蠶寶寶們,怕它們挨餓,每次給媽媽打電話都不忘提醒媽媽照顧好蠶寶寶。 呀!終于回家了!一進家門,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蠶寶寶那里,一看,它們都還健健康康地活著哪,長得圓圓滾滾的。但是,讓我傷心的是,最大的那幾只蠶寶寶都已經結繭了!結了繭,它們就會變成蛾子,蛾子產了卵,就會死掉了!
算了,不說那么多了,還是先看看我的蠶寶寶怎么吐絲結繭吧!先前蠶寶寶結的繭都在盒子角上――可能是因為那里比較好固定吧。現在正有一只蠶寶寶在盒子邊上做繭呢。做繭的蠶寶寶身體已經變得有點黃了,就像人老了一樣有點丑,它先在盒子底和盒子壁之間吐絲做成一張亮晶晶的絲網保護自己,然后不停的前后彎腰吐絲把自己圍住,給自己織了一個橢圓形的小屋子,開始還看得見蠶寶寶在里面不停的、辛勤的勞動,漸漸的,繭子越來越厚,就看不到蠶寶寶了。
我拿起一個繭子晃了晃,有點響聲,就像里面有一個硬東西。到底繭子里面的蠶寶寶變成什么樣兒了呢?我問媽媽:“能不能剪開一個繭子,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媽媽說:“當然可以了!”媽媽小心地幫我用剪子剪開一個洞洞,倒出了一只肥肥的小蛹子!它的大小比一粒花生米大一些,就像穿了一身鎧甲,但肚子軟軟的。它的尾巴尖尖的`,而且尾巴尖上還有點紅呢,一動它,尾巴尖就會轉動。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它的顏色了:蠶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是黑色的,等它長大一點顏色就開始變白,等蠶寶寶長大以后就完全變成白色了(也有的是黑色),當蠶寶寶做完繭變成蠶蛹,它的頭部就變成褐色、身子變成黃色的了,你看多奇妙啊!
我的蠶繭現在有兩種顏色:一種是純白色的,另一種是金黃色的,黃色的繭應該是黑色的“酷影小帥哥”結的,可漂亮呢!我的蠶蛹寶寶還要在繭子里好好的睡上一覺,才能變成蛾子呢!
觀察蠶寶寶日記篇六
今天放學回家的路上,我買了八個蠶寶寶。他們非常可愛。我很高興回到家,馬上把蠶寶寶放進一個小盒子里。我希望他們迅速成長。
今天,我買了一包桑葉,興高采烈地把它們放在蠶寶寶的嘴邊。我不知道他們為什么不吃桑葉。后來我發現它們的嘴太小,桑葉也太大,所以我把桑葉一片一片地撕成小塊,放在盒子里。他們津津有味地吃著。吃飽后,他們又拉屎不文明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今天我把桑葉放在他們面前,但是他們沒有吃桑葉,好像他們生病了。過了一會兒,我發現蠶寶寶正在脫“舊衣服”和換“新衣服”,并從灰色變成白色,皮膚越來越皺。
今天,我一到家,就給蠶寶寶送桑葉。他們就像厭食癥患者。原來,他們已經找到了一個好的角落,并準備繭。我看見他們高昂著頭,挺起胸膛,慢慢搖晃著頭,嘴里吐出一根銀線。過了一會兒,他們把絲綢纏繞成橢圓形,并把自己裹在里面。絲綢傷口越厚,白色繭越好。
今天,我在繭上發現了一個洞。怎么回事?我疑惑地問媽媽,媽媽告訴我:“蛹在繭里,蛹長大后變成了蛾。”我往盒子里看,看到一只蛾子在休息。它的翅膀是白色的,它的頭上有黑色的`觸手。
我看見蛾子旁邊有十幾個黑色的小顆粒。母蛾生下了嬰兒,但母蛾會慢慢死去。我多么希望蛾媽媽能永遠陪著蠶寶寶!
觀察蠶寶寶日記篇七
我的蠶蛾已經從蠶繭里鉆了出來。我看見蠶蛾把蠶繭鉆了一個大洞,洞里有深褐色的皮,這是蠶蛹變成蠶蛾褪的皮。
蠶蛾的身體胖胖的,翅膀短短的',還長了兩個觸角,兩只眼睛小小的,還有六只腳。
有的蠶蛾在原地一動不動,有的原地轉圈,有的在產卵呢!這些卵有的是黃色的,有的是白色的,有的產在繭上,有的產在紙盒上,有的產在紙上。
我要把這些蠶卵收藏起來,明年再孵化成蠶。
兩周前,科學老師把蠶寶寶發給同學們飼養。我把蠶寶寶拿回家,數了數,有六只。
蠶寶寶是灰色的,只有電線那么細,大約有3厘米長,頭的兩邊有一點點小小的氣孔,我發現它的尾部有一根短短的向上豎起的軟刺。它的頭下長著3對手,腹部還有4對足,雖然它有那么多的“手腳”,可它還是爬得慢吞吞的。
它吃桑葉的速度特別快,一會兒就啃出一個大洞。我把耳朵湊近一聽,它們吃桑葉時,還會發出“沙沙”的聲音。我發現蠶寶寶一刻都離不開鮮嫩的桑葉。我把蠶寶寶捧到半空中,他的頭搖來搖去,好像在說:“放我下來,我要吃桑葉!”我把蠶寶寶放回盒子里,他又趴在桑葉上盡情地飽餐了。
一個星期之后,我發現蠶寶寶身邊有一個黃黃的,皺皺的,干巴巴的東西,拿起來一看,原來是蠶寶寶蛻的皮。蛻皮的蠶寶寶變得更大更白了,我一量它足有5厘米長了。
蠶寶寶真是一個有趣又調皮的小動物!
觀察蠶寶寶日記篇八
作文課上,老師讓我們寫觀察日記,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養蠶的盒子,開始對蠶觀察起來。
蠶的卵剛開始是淡黃色的,中間是凹下去的`,而快孵化的卵是紫黑色的,中間也是凹下去的。孵化出來的卵是白色的,中間是鼓起來的。蠶孵化出來的時候是黑色的,像螞蟻一樣,所以它那時的名字叫蟻蠶。剛出生時我需要用毛筆或是羽毛把它刷到桑葉上。
蠶拉出來的糞便要是曬干,還可以用來泡茶喝呢!泡出來的茶的香味沁人心脾。
蠶寶寶的生活習慣特別懶,它喜歡待在太陽曬不到的陰涼的地方。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觀察,我觀察清楚了蠶寶寶變成蠶蛾的全過程。后來,媽媽告訴我,蠶寶寶是益蟲,我便和媽媽將它放到桑樹底下放生了。
教師點評:觀察細致入微,清晰有條理,具體敘述蠶的生長變化和外在特征。捕捉生活中的細節多角度描寫,對寫作的幫助非常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