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游平潭島篇一
校園很美,一年四季有花開。
一場雨淋濕了夏,一陣風吹來了秋。漫步校園中,盡情享受著屬于這個季節特殊的清涼與寧靜,走到彎角處,一股熟悉而又醉人的清香沖入鼻孔。回首,卻不見花開在何處,只有芳香依舊,片刻后才想起,是桂花開了。
秋風送爽,丹桂飄香,陶醉之余不禁感嘆:花開無聲,暗香有魂,倘不是以前見過桂花,且聞過香味,今日是怎么也分辨不出來的。相比其他的花,開放時在枝頭招搖,桂花算是真的很有味了,尤其是暗香醉人。
先秦時代,為了讓百姓遠離戰火硝煙,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墨家弟子便游走四方,致力于和平事業,兩千年后,“暗香”猶存,化為社會主義的和諧。“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上世紀六七年代響徹大江南北的質樸誓言,在今天聽來依然讓人感動不已。是的,雷鋒走了,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時代精神卻永遠地載入了中華民族光輝史冊,沒有人知道他幫助過多少人,也不需要知道,我僅知道歷史仍在回味他的“暗香”。
還有一群人,在汶川地震后,以最快的.速度趕往災區,參與搶險救援工作。在神州大地上譜寫了一段佳話。在北京奧運會期間,他們熱情周到的服務博得世界的喝彩,但他們卻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志愿者。他們默默無聞地無私奉獻,不正在散發一縷縷醉人的“暗香”嗎?他們選擇了平凡,但也用平凡書寫了一個民族的偉大,有“暗香”的人間勝過天堂。
桂花謝了,暗香未散。
因為有你,有我,有時時刻刻在不停奉獻的他們,所以就有不絕的暗香,不需要轟轟烈烈,只是多邁出一小步,暗香就不會散去。
如果有來生,我愿做一棵桂花樹。
游平潭島篇二
這個暑假,我回到了老家平潭。聽爺爺說,以前,從福州到平潭,必須得坐渡船去才行。渡船到平潭大概要半個小時左右。而最久的不是坐船,而是等船,一般都要等三四個小時。并且船對天氣的要求是嚴格的,風不能太大,四五級的樣子就不行,有霧也不行,雨太大也不行,浪太大,也不行。你們說,進個平潭有多難啊!
平潭人早就想建一座跨海大橋了。橋在20xx年開工,在20xx年竣工。
建好了跨海大橋后,進出平潭變得十分容易。開車只要幾分鐘就到了。就是八九級的風,跨海大橋也可以通車。這樣,就沒有人會因為坐又慢又難等的輪渡而浪費時間了。
平潭島上也有很大的變化。以前,平潭還被稱為石頭村。到處都是堅固的石頭房。現在的平潭科技發達了,一棟棟屹立著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島上是另一番景象了。現在的平潭縣已經成為綜合試驗區了!
龍王頭海灘是我最愛去的地方,這里也有很大的變化。以前荒無人煙,現在建起了很多游樂設施和賣品部,甚至為了游客的方便建立了物品寄存處和洗澡的地方。整個龍王頭海灘變得像一個水上樂園一樣。想一想,如果一邊吹著海風一邊欣賞著美麗的大海,一邊吃著烤腸,那是多么舒服啊!
看著平潭的變化,我想如今我們國家這樣快的發展速度,過不了多久,中國就可以超過美國,成為全世界科技最發達的國家!
游平潭島篇三
家鄉是飄泊人永遠難忘的港灣,也是人們永遠的希望所在。看著一幅幅秀麗的景色;聆聽大海熟悉的浪濤聲……哦,家鄉的點點滴滴,我陶醉著,醉在一個千礁石島上;醉在一塊富饒的土地上……是啊!一樣的藍天下不一樣的“方寸”之地,這或許就是大自然的造化與偏愛之故吧。
如今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家鄉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信嗎?當你親眼看見的時候也許就贊嘆不已呢!
首先,家鄉人們的居住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環境優美且新型的居住小區拔地而起,絕大多數家鄉的人們走出了沒有廚房,沒有上下水道,沒有衛生間的平房,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樓房;人們都不斷提高了文明的舉止,和睦相處,其樂融融。當家鄉還處于貧困縣城時每個家庭的衣柜大多是單調的顏色,如今衣柜變大了,擁有幾套名牌服飾服裝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
我的家鄉不但景色優美而且物產豐富。它不僅是一個旅游景點,也是一本歷史的教科書,是三十多萬父老鄉親勤勞和智慧的結晶,是祖國寶庫的一顆璀璨明珠。我渴望家鄉日新月異飛速地發展,今天我要把對祖國的愛、對家鄉的愛化作學習的動力,明天將才智奉獻給家鄉,把我的家鄉打扮的更加年輕、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