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游曲阜字篇一
來到曲阜的第一站,依然是曲師大,依然是破舊的小車站,依然是路邊清冷的街道,似乎在歷史中掩埋的太久,現代的繁華風流吹不散積壓了千百年的腐朽氣息,連人都是慵懶的,一路走來,看不到一個跟熱鬧有關的場景。
三年了,總以為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世界該是翻天覆地的變化著,如同報紙網絡上的新聞頭版頭條一般,一天一條爆炸性的消息,唯恐這個世界太過于平淡和安寧。可順著曲師的路,當年走過的那些路,一路走來,看不到想象中翻天覆地的變化,依然是那些建筑,依然是初冬季節清冷的風景,依然是非上下課時間稀稀落落的人流,依然有在路邊樹下背單詞的孩子,依然是校門口實惠而可口的小吃,這些細節都與記憶一一吻合,這一趟曲師之行更像是是為了尋找記憶而來的,什么都沒有變,除了我自己。
零八年的冬天,專升本考試,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考點設在曲師大,如果沒有什么意外,那應該是我人生全日制教育的最后一個機會了,后來的事實向我證明什么意外也沒有發生,那確實是最后一個機會了。那年是第一次來曲阜,上午十點左右到的曲阜火車站,接著去買返程票,售票處的工作人員居然下班了,售票口掛了一張手寫的停止售票的通知牌,無奈出了火車站,又發現火車站偏僻到周圍連一座建筑物都沒有,只有一路公交車通往市里,而那僅有的一輛公交車一般也是一小時以上才來一次。由于那天來了大批量的考生,公交公司事先應該也接到了通知,所以在我們出站之時發現已經有三輛公交車等在那里了,去售票口溜達了那一圈耽誤了我的一些時間,導致最后沒有能擠上那三輛嚴重飽和的公交車。最后是打著黑車走的,也不負虛名的被黑了一把,曲阜就這樣留給我一個糟糕的第一印象。
還好去了曲師之后,大學校園現代化的壯麗建筑和校園特有的濃郁的書卷氣息,把最初的不甚滿意的印象沖刷淡了,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到應付接下來的兩天的考試上了。當年未曾意識到一個高學歷且對口的專業對以后的工作有著多么決定性的影響,玩一般的錯過了最后一次留在校園的機會,專業報的太盲目,不是自己所喜歡的,招生院校也不甚理想,名額又少,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準備。有些時候做事情的態度就能決定最后的結局,所以當知道自己的校園生活到此徹底畫上一個句號的時候,也沒有感到意外,只是曲師大對我而言多了一層休止符似的意義。
再次來到這個城市的時候,再也沒有當年懵懂無知的平靜了,因為學歷太低一直被自己渴望的.職業拒之門外,也曾有過希望可被新聞組主任一句“你在這里耗下去也留不下”的粉碎,正規媒體采編人員可望而不可及的高門檻讓我望門興嘆,當年山大畢業的哥哥對我說,學歷只是一塊敲門磚,工作中更看重個人能力,他在工作之后那張學歷證書一次也沒有用到過,如今看著半年國內半年韓國的他,才明白我一直連那塊敲門的磚都不曾擁有過,何談去證明自己的能力,才明白自己所有失敗的根源。
那些在機械化的操作著化驗儀器的深夜里,一次又一次的感覺到了現狀難以改變的巨大悲哀,之前一些不經意的選擇累積起來就已經決定了此后人生的大致脈絡走向,積累越多,突破這種模式付出的就要越多,舍棄的就要越多,職業理想在具體而殘酷的現實生活中以一種凄美的姿態摔得粉碎,一度沉溺于這種悲哀無處訴說又無以自拔。
就是帶著那種悲哀滿溢的心情再次來到曲阜的,如果當時能夠更加清醒的面對一下現實,是不是現在的生活會有另一番天地,看著那些和自己有著相似的職業理想的朋友還走在漢語言的求學道路上,心里的泛起的那種感覺不是羨慕卻是辛酸。
順次走過了孔廟孔府孔林,在那些古舊的,文化氣息濃郁的建筑里,個人的的得失,情感的起伏,都會在厚重而悠長的歷史滄桑感里無限縮小。同歷史的悲劇,時代的悲劇,生命的悲劇相比,個人得失的悲劇微小的不足掛齒,很久之后看《塵曲》,作者說,不懂得從一次失敗中站起來,永遠跪在地上等待憐憫,而且期待永不可逆轉的時間倒流,才是人生最無可挽回的失敗。
在大成殿,在九根龍柱撐起的宏偉大殿下,在萬世師表的牌匾之下,在游客絡繹不絕如同電影快進般閃過的身影里,在一群導游一遍又一遍雜亂而聒噪的講解聲中,我的思緒跟著殿前香爐騰起的青煙飄遠了。這位擁有著萬世師表盛名,門徒遍布全國,思想傳承千年不衰,影響遍及古今中外的孔圣人,生前也曾顛沛流離,被迫周游列國,政治生涯屢屢不順,政治才華無以施展,縱然是圣人,也無法苛求上蒼給他特殊的禮遇,反而比平常百姓多出了千百倍的苦難,想必他的一生也未能使他滿意。生命該是何種姿態呈現,才能讓它的支配者說一句滿意。恐怕是如何都不能。
此趟行程還發生了一件頗有些傳奇色彩的遭遇,在孔子墓旁遇到了一位自稱是孔子守墓人的女子,她說我生活安穩不會有太大的波折,情感起伏頗多,如果不執拗,則事業順利。那刻我想,所謂的順利也不會是乘心如意吧。倘若世間并不存在乘心如意,那么順利也未嘗不是另一個好的選擇,面對生命中無法預知的變幻莫測,我需要的是一顆更加包容的心。回來后把這段插曲故事般的講給同事聽,結果有兩個人專程去孔林尋找這個女子,卻未曾遇到失望歸來。
這是一趟無關風景的旅行,這是一趟無關游玩的旅行,這是一趟無關歷史的旅行,只是在一個寧靜的地方沉淀一下心情,人世間的得失不過如此,沒有誰會用最理想化的方式度過一生,但這不會成為停止努力的理由,縱有一線希望,仍需百倍努力,人生還是要在荒蕪里走出繁華的景致。
游曲阜字篇二
曲阜,古為魯國國都, 孔子故里,被譽為“東方圣城”、“東方耶路撒冷”。現在,曲阜還坐落著世界儒學研究與交流中心孔子研究院。我想。不論誰都會想來這里看看。下面,就為大家送上曲阜的英文介紹。
該旅游區位于山東省曲阜市,包括孔府、孔廟和公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遺址享有世界聲譽。他們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國內外游客。1994年,它們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孔府是偉大的哲學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孔子的第一個孫子的住所。它也被稱為燕生大師府,因為在1055年,也就是宋朝昭禎皇帝孔宗元統治的第二年,孔子的第46代男性后裔被授予“燕生大師”的稱號。孔德成是孔子的第77代男性后裔。
該大廈占地16萬平方米,東、西、中三線共有九個庭院,共463個房間。這座大廈的主體部分將沿著中間路線的房屋集中起來。前四個院子里有辦公室,其余五個用作住宅。后面是一個花園。館內藏有1534年(明嘉慶十三年)至1948年的檔案9000余冊,以及大量珍稀文物。
孔廟在各個朝代都是供奉孔子的地方。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魯國統治者將孔子的故居——三室府邸改建為一座寺廟,并將其作為祭拜孔子的場所。西漢及以后的歷史時期,這座寺廟不斷翻新和擴建到現在的規模。占地面積21.8萬平方米,南北長1120米。在左、右、中三條路線上有九個庭院和466個房間。這座寺廟有一道外墻,有四座角樓,用來遮擋古松。中段沿線主要建筑有奎文亭、十三碑亭、杏壇亭、大成殿、孔夫子夫人殿和圣吉殿。大成殿非常突出,是供奉孔子的正殿。
這座寺廟里有大約2000塊石碑,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直到新中國成立。它們是美國最大的平板電腦收藏之一。現在有三個展廳,展示漢魏六國的牌匾、漢代的石像和玉紅樓牌匾上的書法雕刻。漢代的17塊碑文是全國最大的一處藏品。
孔子公墓位于曲阜以北約1.5公里處,是孔子家族墓地。它占地199.8萬平方米,周圍有一個7公里長的樹籬。各個歷史時期修建的亭臺、塔、廳和拱門都坐落在森林中。竹水橋后面是東周時期的墓地,里面有孔子的`陵墓、他的兒子孔禮和孫子孔吉的陵墓。孔子墓高6.2米,周長88米。
曲阜,山東省轄縣級市,由濟寧市代管,孔子的故鄉,是黃帝生地、神農故都、商殷故國、周漢魯都,是東方文化重要發祥地,被譽為“東方圣城”,亦被稱為“東方耶路撒冷”。地處山東省西南部,北距省會濟南135千米,東連泗水、西抵兗州、南臨鄒城、北望泰山,轄8個鎮、4個街道,457個村居,總面積815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曲阜市常住人口為621971人。
曲阜古為魯國國都,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底蘊厚重,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被命名為第一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世界文化遺產孔廟、孔府、孔林“三孔”歷久彌新,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館、孔子研究院“新三孔”蒸蒸日盛。境內擁有3a級以上景區14個,“三孔”景區2007年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各類文物點819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95處,非物質文化遺產205項。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曲阜,提出了“使孔子故里成為首善之區”的殷切希望,為曲阜建設發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
2020年,曲阜市實現生產總值(gdp)365.3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7.95億元,增長1.1%;第二產業增加值112.93億元,增長2.7%,其中工業增加值73.07億元,增長3.6%;第三產業增加值224.50億元,增長3.8%。
2021年10月,入選“2021中國智慧城市百佳縣市”榜單。
曲阜石門山曲阜北、東、南三面環山,有鳳凰山、九仙山、石門山、防山、尼山等百余座山頭分布,中西部是泗河、沂河沖積平原,位于魯中南山地丘陵區向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構成了東北高、西南低的基本地勢。境內最高點是北部的鳳凰山,海拔548.1米,最低點在西南部的程莊,海拔47米,城區中心海拔60.5米。
游曲阜字篇三
你們好!我受旅游、接待部門的委托,對光臨名城曲阜參觀游覽的各位佳賓表示熱烈地。我有幸為大家導游陪同參觀,非常高興,這是咱們共同頎賞學習的好機會。看后請留下寶貴意見。
首先,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曲阜的歷史、文物概況。
歷史文化名城曲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獻整理家、世之圣人孔子的家鄉,亞圣孟子的故里,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的誕生地,炎帝的首都,商殷故國,魯國首都。三皇五帝有四位在這里生息勞作,有5000多年的歷史。地下有豐富的寶藏,地上有眾多的文物。現有文物112處,其中有聯合國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3處,全國保護的4處,省級12處,其他為地市級保護的。
重中之重有“三孔兩廟一陵”、“三山二林一寺”。孔廟、孔府、孔林,俗稱“三孔”,有祭祀中國元圣周公的廟宇,有祭祀孔子第一大弟子復圣顏回的廟,俗稱“兩廟”;“一陵”是黃帝誕生地--壽丘少昊陵;“三山”;孔子出生地尼山、漢墓群九龍山、小泰山--九仙山(又稱九山)。二林是:世界教育孩子最好的母親孟母林,孔子父母埋葬地梁公林;“一寺”是李白、杜甫作詩、答對、分手處,著名文人孔尚任隱居處國家園林“石門寺”。
我們現在看孔廟。
孔廟,又稱至圣廟,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賢人的地方。孔廟同北京的故宮、河北承德市避暑山莊并稱中國的三大古建筑群。專家對孔廟講了四名話:建筑時間最久遠、最宏大、保存最完整、東方建筑特色最突出。從孔廟可看出兩個問題:一是孔子對中國乃至東方文化的巨大貢獻;二是中國在歷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廟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建廟。在孔子故居建廟堂三間,陳列孔子的衣、車、書等,“歲時奉祀”。歷代皇帝對孔廟都有擴建,計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數百次達到現在的規模。孔廟仿皇宮建筑之制,分三路布局,九過院落,共有房屋466間,門亭54座,東西相對貫穿在一條中軸線上,有碑碣近千塊,占地327.5畝,長達兩華里又150公尺。現在看到的孔廟是明弘治年間的規模。解放后國家多次撥款維修保護。我國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成為聯合國保護的文物單位,孔廟建筑時間之久遠,規模之宏大,保存之完整實屬世之罕見。
神道。“萬仞宮墻”前古柏蒼勁的這段路為“神道”。重要的廟宇前都有專開的尊敬靈通之道,稱“神道”。
萬仞宮墻。這道門是曲阜明城正南門,也是孔廟的第一道門,上懸“萬仞宮墻”四個大字,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筆。它于孔子得意弟子子貢。魯國大會諸侯時,有人提出子貢的學問博大精深,可與孔子相提并論,子貢在場,馬上站起來說,我可不敢與俺老師孔子比,人的學問好比一堵墻,我這道墻只有一仞之高,俺老師的墻有數仞之多。就是說,我的學問等于一肩膀頭子高,一目了然沒什么深奧的;孔子的學問有我數倍之多,經過詳細的研究,全面的探討,才能了解他的全部,入了門以后,才能看到宗廟之美,在門外頭你是看不到的。后人為了形容孔子的學問高深,從夫子之墻數仞,到“百仞”、“千仞”到明代皇帝封孔子為“天下文官主,歷代帝王師”,封孔子學問有“萬仞”,贊頌孔子學問有一萬個八尺,往上看,看不到頂,亦說此墻深壁高壘非常堅固。這四個字原為明欽差所寫,乾隆為表示他對孔子的重視,親書“萬仞宮墻”換上了他的御筆。
金聲玉振坊。此坊建于明代,為表達孔子學問精湛而完美,如同奏樂的全過程,自始至終完整無缺。古樂是以敲鐘開始,鐘起“始條理也”,是擊磬告終,“玉振”為磬落的聲音,稱“終條理也”,贊揚孔子的學問是集先賢先圣之大成,所以稱“金聲而玉振也”,“金聲”鐘的聲音,始,“玉振”磬的聲音,終。這也是辦事要“有始有終”成語的。“金聲玉振”是明代大書法家胡纘宗題定的。
“二柏擔一孔”。過玉振坊這個單孔的石拱橋,東西各有一棵古柏,所以人稱“二柏擔一孔”。這橋名曰:“泮水橋”與行宮旁泮水池的水相通,因之演義為“盼水”。過去讀孔孟之書,考上高等學府叫“入盼”,做官的盼高升,做買賣盼發財,過日子盼興旺。
下馬碑。廟墻外東西各立一塊石碑,公元1191年專立的下馬碑,下轎碑。西邊的碑早毀壞,東邊這塊碑上寫“官員人等至此下馬”。過去文武官員、庶民百姓從此路過下轎下馬徒步而行,以示對孔子、孔廟的尊敬。
欞星門。明代所建,公元1754年重修,由木制改鐵石的。“欞星門”系乾隆御筆。相傳天上星系“有二十八宿”,其中,有個掌管文化的星叫“欞星”,又名“文曲星”、“天振星”,把孔子與天上管文化的星聯系起來,說文化方面他是最高的,如過去祭天,要先祭“文曲星”,有尊孔如尊天的說法。
太和元氣坊。這坊是明代公元1544年所建,極贊孔子的思想,主張如同“太空宇宙能哺育萬物。天地之合,四方之合,陰陽之合”,稱“太和”之氣是最基本的東西,宇宙之太和,人間之元氣。“太和元氣”系山東巡撫曾銑手書。
至圣廟坊。明代所建“至圣廟坊”,是漢白玉的,上飾火焰寶珠。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這道院的東西對襯各建一處很奇特的牌坊,木制角棱環繞,千頭萬續,下有八個怪獸,叫“天龍神獅”,相傳它威嚴靈感,可驅除邪惡,匡扶正義。東邊牌坊上書:“德侔天地”,說孔子的思想主張給人類的好處如同天高地厚,功德能同天地相比。西邊的牌坊上書“道冠古今”,贊孔子思想、辦法古今都是蓋世之冠。
圣時門。三門并列,四道臺皆同上,中央盤龍。此門命名于孟子,對古代四位圣人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孟子把四圣人的圣跡歸納為四句話: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時者也。“圣時”極贊孔子思想主張經久不衰,是適合時代的圣人。皇帝來曲阜朝孔要行“三跪九叩大禮”,走圣時門;歷代“衍圣公”出生時打開“圣時門”,除這兩種情況外,此門不輕易開啟。都走快覩門、仰高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