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在成長和進步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寶貴財富。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心得體會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走訪小結心得體會篇一
第一段: 引言 (200字)
走訪是一種了解與溝通的方式,通過與他人的互動,可以獲取更多的信息和經驗。最近,我參與了一次走訪活動,與不同領域的人交流并了解了很多新的事物。這個經歷給了我很多啟示和心得體會。
第二段: 走訪的目的與意義 (200字)
走訪可以幫助我們拓寬眼界,了解到自己所處環境之外的事物。通過與不同領域的人交流,可以從中獲得新的思路和靈感,為自己的工作和學習提供更多的想法和方法。此外,走訪還有助于建立人際關系網絡,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為自己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與他人的互動,我們可以深入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提高自己的溝通與交流能力。
第三段: 走訪遇到的挑戰與解決方案 (300字)
在走訪的過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戰。首先,有的人可能因為自身原因或固有的思維方式對我們的走訪產生抵觸情緒,不愿意與我們交流。對于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尊重對方的意愿,并尋找其他合適的機會或方式與他們交流。其次,走訪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不愿意與我們分享的人。解決方法是尊重對方的選擇,不強求,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積累更多的經驗和真誠的態度贏得對方的信任。另外,走訪也需要耐心和堅持,有時候可能會面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需要我們調整計劃和合理利用資源。
第四段: 走訪帶來的收獲與啟示 (300字)
在這次的走訪中,我收獲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啟示。首先,我對他人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不同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前景有了更為全面的認知。同時,通過與不同領域的人交流,我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一些有關工作和生活的智慧和技巧,這對我今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此外,走訪還使我更加明確自己的興趣與目標,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標。
第五段: 總結與展望 (200字)
通過這次走訪,我不僅擴寬了自己的眼界,也深刻認識到與他人的交流與溝通的重要性。只有通過與他人的互動,我們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與素質。未來,我將繼續保持與他人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拓寬自己的社交圈子和視野,為自己的成長和發展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
通過這次文章,我分享了我參與走訪活動的心得與體會。走訪不僅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的信息和經驗,還可以增強我們的交流與溝通能力,為自己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希望讀者能夠從中得到一些啟示,也積極參與到走訪活動中去,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
走訪小結心得體會篇二
初見老彭,是在小區的門衛室里。居委的同志帶我去找的時候,他去小區里巡邏了,又去別家走訪了返回時,他特意在門衛室里等我們。老彭個子不高,人卻挺結實,歲月的風霜在他臉上刻出道道年輪,似乎比他的同齡人要多而且更深,右臂上戴著的治安巡邏紅袖箍格外扎眼。
我們的談話從拉家常開始,我們開始交談的時候,看得出老彭還是有些拘束,大概還是和警察打交道太少的緣故,想來也是,與我們打交道多的那些混混,見到我們倒是要從容、油嘴滑舌得多。
我遞給他一支煙,他說不抽,早戒了。我有些詫異,印象中老煙民戒煙就如同戒毒一般艱難。老彭卻只是淡淡的說:條件不允許。從交談中我得知,老彭今年52歲,老伴患有多種疾病,都是治不好,累不得的,要靠藥物養著的病。家庭的重擔便一直由老彭一肩挑著。這個巡邏的工作還是社區幫他聯系的,每個月有600元收入。這便是家庭的全部收入。我問他老伴每個月藥費要多少呢?這些錢夠嗎?老彭憨憨一笑:還好,藥的價格降了,錢嘛,多有多的用法,少有少的用法。
談著談著,我看老彭也放松了,就問起他對我們工作的看法,請他給我們的工作提提意見。老彭確也誠懇,說了很多,自打干上了治安巡邏的工作后,對公安民警的工作也更加地理解了。只是小區里入室盜竊的案件還是時有發生,他覺著原因在于這個小區的出入口太多,不便管理。希望我們民警能幫著協調,想辦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走訪結束之后,老彭的形象還時常出現在我的腦海。若不是“大走訪”,我想自己應仍身陷在辦公室那瑣碎繁雜之中,也不會這么近距離的接觸老彭這樣普普通通的群眾。若不是接觸這些普普通通的群眾,我又何來這深深的感動,他們的平凡樸實,堅強樂觀,讓我的心靈再次得到洗滌。大多數群眾對我們的理解支持,讓我感動,給予我們的無比信任,也讓我倍感壓力。我仿佛看到老彭他們信任且期盼的眼神在遠遠的凝視著我,一瞬間,帽上的警徽也閃亮了起來。
我無法忘記老彭初見我時的拘束,那最真切自然的舉動彰顯了我們之間的隔閡,警察與老百姓之間的隔閡。責不在民而在警。實踐也告訴我,這層隔閡可以被打破。我們需要的只是溝通,還有時間。樹高千尺,根在土壤,我們的事業,無論嫁接多少絢爛的鮮花,沒有根,終是結不出果實來的。
寫到這的時候,我環顧四周,望著辦公室擺放得整整齊齊的案卷和文書,突然感覺這空間狹小無比,雖然外面下著雨,還是決定再出去走走,因為那才是我們賴以生存、養育我們的天地。
走訪小結心得體會篇三
近日,我參與了一次走訪調研工作,對于這次經歷,我深感收獲良多。在這次走訪中,我親身見證了社會的多樣性和發展的前景,也加深了對于社會問題的理解。通過這次走訪,我深切地體會到了社會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同時也激發了我繼續深入研究的動力。
首先,走訪調研工作讓我切身感受到了社會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在我們的走訪對象中,有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他們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念與我們有所不同。這給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感受,讓我意識到了社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在面對這些多樣性時,我學會了更加客觀和理性地看待問題,尊重和接受不同的觀點和意見。
其次,這次走訪讓我對社會問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走訪的過程中,我接觸到了一些社會問題,比如失業、教育不公等。直接與這些問題的受影響者交流,聽取他們的心聲,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社會問題對于人們生活的影響。通過這次走訪,我不僅知道了問題的根源和存在的原因,還了解到了相關的解決方法和措施。這些對于我日后從事社會工作的指導意義重大,也讓我更加堅定了投身社會工作的決心。
第三,這次走訪激發了我從事社會工作的動力。在與受訪者的交流中,我感到了他們對于社會工作人員的期待和需求。看到他們在談話中的期盼和痛點,我深感社會工作的重要性。作為一個社會工作者,能夠幫助和關注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群,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支持,讓他們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是一項多么有意義的事業。這次走訪讓我更加深入地認識到了社會工作的重要性和價值,也讓我更加堅定了我投身這一行業的決心。
此外,這次走訪讓我學會了與人溝通的重要性。在與受訪者的交流中,我要盡可能親近和理解他們的言行舉止,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通過與他們的交流,我深刻地認識到了有效溝通對于社會工作的重要性。只有通過有效溝通,我們才能更好地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問題,進而采取合適的行動來幫助他們。這次走訪讓我不僅學會了更好地與人溝通,還讓我學會了聆聽和關懷他人。
綜上所述,這次走訪調研工作對于我的成長和經驗積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過與不同背景的受訪者接觸,我深刻地認識到了社會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同時,我對于社會問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激發了我從事社會工作的動力。這次走訪讓我學會了與人溝通的重要性,也讓我學會了更好地聆聽和關懷他人。我相信,通過這次走訪的學習和積累,我將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社會工作者,為社會發展和人民幸福做出自己的貢獻。
走訪小結心得體會篇四
為加強與村民的溝通,搭建我們之間的橋梁,了解新農村農民生活中的困難和急需解決的問題,有利于我們今后更好的工作,我鎮開展了大學生村官“民情大走訪”活動,看似簡單,但任務極重。我滿懷激情地走上了去往村里的路上,這對我來說是一次鍛煉的機會又是一次挑戰。
記得剛走訪的第一天,我到了村支部書記家與他聊了半天,談了我們這次活動的主題,書記贊同的說“好啊,上級部門對我們農民的關心真是無微不至呀,讓你們深入基層真正了解群眾的困難,反饋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這對我們村今后的發展是極其重要的。”于是書記利用村喇叭廣播了廣播,說明了我這次走訪的目的,這對我后來在村農戶家里了解情況起了很大的作用。
轉眼間,活動開展已經有半年多了,回顧這段時間的走訪過程中所經歷的酸甜苦辣,頂著風,冒著雨,披星戴月,流過汗,時不時受到群眾的不理解,看他們那毫無表情的臉,有時甚至感到很委曲。然而值得欣慰的是,在走訪過程中,真正了解他們內心的苦,聽到他們的實話,加上我對有關惠農政策的講解,通過實實在在為群眾辦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群眾觀念發生了改變,由不理解轉變到理解,由不歡迎轉變到熱情主動,甚至有的盛情挽留讓在他家吃飯,聽取他們的心聲,取得了大多數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在走訪過程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在走訪的過程中,看到部分群眾的生產生活還相當艱苦,特別是一些家庭,因病因殘導致家庭貧困的現實,感到十分的不安和內疚,在走訪中都一一進行了了解和記錄,并解決了一些具體問題。
二是要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切實解決群眾的困難和問題。如我村李廷光同志想辦一個養雞廠,但對創業起步資金的合理預算及今后的管理經驗一無所知,我主動與界首市創業培訓班的肖老師進行了聯系,給他拿回了創業的有關資料,供他參考并給他留了有關電話,和他說在今后的創業路上有什么困難還可找我幫忙。
三是要調整好心態。在走訪中,要爭做百姓的貼心人,做群眾的好朋友,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朋友,以誠相待,以理服人。
四是要改變工作作風。這就要求我們聯村干部要在宣傳有關政策中、調處矛盾糾紛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遍不行,我們講二遍,講十遍;一次不在家,走兩次,我們就是用這種精神,耐心去打動群眾的心,順利完成工作。
五是要端正學習態度。在村工作直接面對農民,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加強學習很重要。要認真學習掌握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學習有關城建、土管、計生、村級組織建設、村級財務管理、信訪、安全管理、種植、養殖等方面知識,才能在政策法規宣傳、組織建設督導、民主制度監督、矛盾糾紛化解、富民強村服務等工作中發揮作用,開展農村工作才能游刃有余。
六是要積極拓展新思路。農村工作錯綜復雜,包羅萬象。在工作中,我們要勤于思考,對各方面的問題要充分考慮,建議和方案一定要符合本村實際。在大黃村走訪中大多數村民有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種養業方面的想法,下步我們要結合本村實際,因地制宜,合理的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七是要做到勤快。要多走訪,多調研,多到第一線去了解村情民意,從而對癥下藥,制定對策,幫助解決問題。
這次走訪后的趕觸太多太多,有苦有甜,對那些生活條件較好的農民我替他們高興,可是那些困難的群眾讓我感受到了自己今后肩上的責任,這時刻鞭策我要不斷的努力和學習,在黨和人民的領導下,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在農村的工作中發揮自己的熱情。
走訪小結心得體會篇五
來長蕩工作也有一年多的時間了,那份剛走上工作崗位的熱忱依舊,雖然也有過幾次下村驗收的機會,但卻沒有與農戶正面的接觸,因此對于大走訪真正深入農戶家中走一走、坐一坐、聊一聊這件事我充滿了期待。
長蕩的村莊農戶居住與北方村莊的聚集不同,這里每家每戶都是沿著河道分列兩岸居住的,一條小河被兩排房子一條路夾在中間,每家出門都能看到門前靜靜流淌的小河,靜謐的小路加上房前屋后一棵棵筆直的水杉、一簇簇婀娜的小花,美的讓人不想離開。
我此次走訪到的是宏才村二組。宏才二組共走訪村民129戶,其中建檔立卡困難戶22戶,低保戶6戶,重度殘疾人4戶,70歲以上老年人6戶。
大走訪過程中村民反映問題涉及環保、鎮村建設、因病致貧等幾大類,最讓我無法忘卻的是村民董克明一家風雨飄搖的日子;今年春天董克明在蘇州打工干建筑,意外從腳手架掉落摔斷6根肋骨,在醫院治療期間總聽妻子說肚子疼的睡不著,這個留守在家里種地的妻子每次吃點飯喝點水肚子就疼得直冒汗,整個人瘦的只有幾十斤,董克明帶妻子做了檢查,檢查結果竟然是食道癌,談話室里正直壯年的小兩口聽著醫生那句保命還是保肛門的話腦子里一片空白,東拼西湊借光了親戚的錢終于給妻子做了肛門切除手術,命算是臨時保住了,從此妻子的胸前留著一個導流管掛著廢物搜集袋,每隔三天就要換一次。妻子與癌癥苦苦斗爭的痛苦表情董克明看在眼里,卻不能分擔,每當半夜妻子因為疼痛翻來覆去時,董克明也是夜不能寐,這已經不是病魔第一次光顧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了,董克明的父親咽喉癌做了咽喉切除手術,脖子上雞蛋大的創口就像一個黑洞籠罩在這個家庭上空。
我是個殘疾人,也曾經歷過大大小小幾次手術,對于這樣的不幸我有深刻的體會,因此我愿意把自己的痛翻出來給他們看,我愿意把自己的經歷講出來給他們聽,生活還在繼續,我希望用自己的故事給他們帶去溫暖和希望。
經過連續幾次到董克明家里座談,妻子的精神狀態已經從原來的整日哭泣不說話到現在逐漸有了笑容,在了解到董克明和妻子住院的醫藥費還沒有處理后,我趕緊聯系了村會計和鎮衛生院負責新農合報銷的同事,幾經周折終于在補齊了轉診單、復印了病例藥費單據后新農合報銷了三萬余元的治療費,董克明和妻子在拿到錢的那一刻眼里閃動著淚花,直說謝謝...我又幫助他們向宏才居委會提出書面申請大病救助,目前大病救助已經在縣民政局進行審批。由于錯過了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的確認時間,我和村干部商議等下次村民大會再推舉上去。鎮民政辦同事也多次到董克明家中看望,大走訪讓這個多難的家庭的冬天不那么冷。
走訪活動依然再繼續,我與鄉親們的感情依然在沉淀著,在一次次下村走訪過程中我總結到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深入鉆研農村政策知識,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農村工作我們最需要的武器就是各項惠農政策,做到國家政策了然于胸,村民情況信手拈來,才能做國家政策的宣傳員,為村民提供全面的政策幫扶。第二點是要用心,用心去做好大走訪、用心去感受村民的生活、用心去體會村民的疾苦,才能與村民做朋友,才能夠設身處地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第三點是要勤用眼去觀察,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村民的困難并不愿意輕易坦露,我們能做的就是主動去發現和解決。大走訪將村民與我緊密結合在一起,我愿意與他們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將全部的熱忱播撒在農村廣闊的土地上。
走訪小結心得體會篇六
得知教師家訪的消息,早派孩子迎候在村外。看到家訪老師陌生的身影,急忙停下手中的家務。人未到,一切準備就緒:香煙、瓜子、水果……應有應有,如同招待高貴的客人。頓時,內心感到無限的快慰,同時,一種深深的自責油然而生,使本應該因為溝通成為常客而姍姍來遲的我們感到無地自容。
提及孩子,家長便滔滔不絕。從轉學的原因、經過,到孩子在家里的表現,以及對孩子的要求、未來的希望,無拘無束,無所不談。看到家長的真誠,也坦誠地向家長匯報了一切。從家長自然的表情中看得出對教師的一份感激,從家長關注的目光中看得出對教師的一份期盼,從家長熱情的談吐中看得出對教師的一份囑托。
此時此刻。我不斷地回想著這樣的一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
此時此刻,我不斷地責備自己:曾幾何時,是否為所有孩子的母親這樣設身處地地思慮過?
此時此刻,我堅定了一種信念:在教育崗位上,要無愧于學生,無愧于家長,無愧于一個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在返程的路上,家長那期盼的目光還在我眼前閃現,那感激、叮嚀的話語還在耳邊回響。我的腦海里震蕩著這樣一句話:
家長——心靈在呼喚;
教師——任重而道遠!
走訪小結心得體會篇七
根據射陽縣委”七.一”會議精神,為全面落實省市縣“三清三實三幫”大走訪活動和“走基層、訪民情、促發展”活動部署要求,我鎮積極開展了大走訪活動。我走訪村組為西廈居二組,該組實有農戶157戶,低收入戶14戶,低保戶10戶,重殘重疾戶1戶,三峽移民3戶。
回顧一個多月的走訪過程中所經歷的酸甜苦辣,頂著風,冒著雨,流過汗,時不時受到群眾的不理解,看他們那毫無表情的臉,有時甚至感到很委屈。然而值得欣慰的是,在走訪過程中,真正了解他們內心的苦,聽到他們的實話,加上我通過對有關惠農政策的講解,聽取他們的心聲,實實在在為群眾辦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群眾觀念發生了改變,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不歡迎到熱情主動,甚至有群眾盛情挽留我在他家吃飯,取得了大多數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在走訪過程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要調整好心態。在走訪中,要爭做百姓的貼心人,做群眾的好朋友,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朋友,以誠相待,以理服人。在走訪的過程中,看到部分群眾的生產生活還相當艱苦,特別是一些家庭,因病因殘導致家庭貧困的現實,感到十分的不安和內疚,在走訪中都一一進行了了解和記錄,并解決了一些具體問題。
二是要改變工作作風。這就要求我們鎮村干部要在宣傳有關政策中、調處矛盾糾紛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遍不行,我們講二遍,講十遍;一次不在家,走兩次,我們就是用這種精神,耐心去打動群眾的心,順利完成工作。
三是要端正學習態度。在村工作直接面對農民,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加強學習很重要。要認真學習掌握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學習有關城建、土管、計生、村級組織建設、村級財務管理、信訪、安全管理、種植、養殖等方面知識,才能在政策法規宣傳、組織建設督導、民主制度監督、矛盾糾紛化解、富民強村服務等工作中發揮作用,開展農村工作才能游刃有余。
四是要積極拓展新思路。農村工作錯綜復雜,包羅萬象。在工作中,我們要勤于思考,對各方面的問題要充分考慮,建議和方案一定要符合本村實際。在村走訪中大多數村民有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種養業方面的想法,下步我們要結合本村實際,因地制宜,合理的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這次走訪后的感觸太多,有苦有甜,對那些生活條件較好的農民我替他們高興,可是那些困難的群眾讓我感受到了自己今后肩上的責任,這時刻鞭策我要不斷的努力和學習,在黨和人民的領導下,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在農村的工作中發揮自己的余熱。
走訪小結心得體會篇八
這次我利用寒假時間走訪了班上部分學生家庭,家長們對于走訪表示了極大的熱情,那真誠的話語足以讓我們把所有的寒冷和辛苦拋到九霄云外。在談話中我能深切的感受到父母對子女的關愛以及那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每個人都有兩面性,同一個人在學校和在家里表現可能完全不同。通過交談家長能夠很好地了解學生在校的基本情況,對于自己孩子在學校的不足之處,家長都能夠認識并明確自己會積極學習并對之加以引導,并請老師多多幫助。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所成就,哪怕付出一切也愿意為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他們對孩子的一片心都是一樣的,可憐天下父母心!通過走訪,我收獲頗多。有效的走訪有助于加強學校和學生家庭的互動,有利于師生關系的融洽,也能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工作,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教師必須充分認識走訪的重要性。使走訪真正發揮溝通作用,通過走訪同家長交流情況和意見,統一認識,既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工作,又幫助家長改進家庭教育,從而能形成教育合力。
2.明確走訪的目的是通過和家長充分溝通,共同幫助學生進步。走訪時應當首先肯定孩子在校取得了哪些進步,然后再指出不足之處,提出合理建議,希望獲得家長的配合,這樣走訪的氣氛會比較融洽,家長比較容易接受,孩子也會消除恐懼心理,愿意改正缺點,增強進步的信心。
3.走訪應有準備的進行。應針對學生的情況具體分析,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性建議,充分調動家長參與,共同幫助學生解決難點。
4.走訪應注意反饋。在走訪過程當中要察顏觀色,注意家長和學生的反應,斟酌談話內容和措辭。在走訪后更要留心觀察學生變化,檢驗走訪的效果。
5.要注意總結。走訪后及時記錄,這樣能更有利于總結經驗教訓,成為以后工作的借鑒。
教師走訪學生家庭的過程就是一次愛的教育的過程,我們不能讓這個活動成為一陣風,而是要順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為了每一份希望,再累再苦,我們也愿意!
走訪小結心得體會篇九
從7月下旬開始,按照黨委、政府的統一新部署,對長蕩居四組129個常住戶進行了一至兩次,甚至三次的走訪。走訪中,部分群眾雖提出民生實事、環境整治、就醫就助等方面的訴求,但絕大多數農戶對大走訪活動的開展表示肯定和贊同。在對9月份已走的113個農戶滿意度調查統計情況來看,只有一個農戶說不,滿意率高達99.11﹪,從這一比例折射,大走訪活動已被普通老百姓所接受,一系列動作舉措也已被廣大人民群眾所認可。
走鄉間路,群眾不把你當“外人”。兩次走訪,一次是頂著酷暑,一次是睬著泥濘,不是穿梭在鄉間的田埂,就是步行到他家你戶,每到一戶自報家門,說明來意,再進行溝通,不排除部分群眾持戒備心理,但待把相關卡片、資料、折頁一一呈現在他們眼前,當即疑慮基本消除。特別看到是頂著熱日或冒雨逐戶登門時,從內心深受感動。隨后他們能把你請進門,打開電扇或空調,有的還從冰箱中拿出冷飲或切塊西瓜送到你的手中。所以,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你只要踏實做事,誠心為民,就會被你的精神所折服。該組溫其高同志說,“你這么大年紀,腿又不便當,幾次都親自登門,為什么不能請個人替你跑跑,你真是太實在了”。
扯家常事,群眾善與你交朋友。群眾不愛打官腔,不愛聽官話,他們最喜歡聽直來直去的語言。到戶后,問家庭組成人員、人口、勞力;問種植面積,種植品種,畝產斤重,每斤的價格、銷路;問全年的收成和全年的收入。通過方方面面的詢問,一般情況下他們都能實事求是的進行敘述,并把你當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見此情景,我也感覺成就滿滿,不虛此行。七月份走訪到該組董守義、王宜桂等7戶,自訴有11畝多田租賃給長蕩小學建塑膠跑道二十年,20__年到期,目前這11畝地未確到相關農戶的戶頭上,他們有訴求。這次又看到我登門,他們認為“你已幫我們把情況向上反映了,責任盡到了,即使沒有解決問題,這也不能怪你,我們對你十分感激”。
談知心話,群眾愿對你“掏心窩”。通過簡短的交流后,群眾和你溝通已無障礙,隨按大走訪的要求進行登記了解。通過交談,絕大多數群眾認真配合,提出了想說不好說、想說不敢說、想說沒地方說的問題和訴求,總認為今天是遇到了“包青天”。所以,他們都認真向你反映相關情況,并請求政府部門幫助解決,有時到一戶一打開話匣子,三十分鐘走不了。該組溫其華,為涉農補助和門前道路硬化的事,開始比較激動,但最終還是心平氣和。
排農戶憂,群眾都把你捧“上賓”。群眾提出的問題有的是理解上的錯誤,有的是真的執行不到位,有的是說幾句話就能辦到的,也有的是通過協調就可以解決了。對此,一是政策性問題,折頁上有的按折頁解釋,折頁上沒有的,打幾個相關部門的電話,因為你打比群眾打來得更容易;二是在村里能解決的,問明情況,告知訴求人;三是需要通過鎮以上層面解決的,填上調查表,待集中統一答復。這樣,群眾既十分理解也比較滿意,認為你這個人還是可信的。如該組商紅英、葛學榮都是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對象,要求提高補助標準,當即被告知,暫時無法解決。因為,提高這類對象的標準,要全省統一。最終,他們對此都比較理解。
解百姓難,群眾總對你“另眼看”。到戶后,能否達到大走訪的初衷,完全取決于我們能不能走到位,站住腳,說上話,有一定的技巧。如果到戶后一句話不敢說,或即是說也是機械地說兩句,勢別形成適得其反的效果,影響了黨委政府的形象。所以,什么事你能對答如流,什么情況你能拿起電話幫他打聽,什么問題你能記下來帶回研究,什么訴求你能及時回復有個交待,這些都十分重要。記得在今年7月25日的一個下午及晚上,就接到長蕩居四組6戶群眾電話,反映田的情況,路的問題等,以后隔三差五都能接到一個兩個,對此也習以為常,證明你在他們中間還有位置。
有幸參與了大走訪活動,不但學到了許多,也得到了很大的啟發,但不論怎樣,必須堅持有理無理一樣接待,弱者強者一樣對待,大事小事一樣交待,生人熟人一樣看待,順心煩心一樣等待的待人之道,才不失提升政府形象,化解問題矛盾,捕捉信訪信息,修復干群關系,錘煉辦事能力的初心,達到有效地推進政府各項工作持續健康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