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魯濱遜漂流記讀書筆記篇一
《魯賓遜漂流記》是一本人人皆知的書,它是“歐洲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晚年時代創(chuàng)作的一部小說。這是一部探險小說,描繪了故事里的主人公獨自一人在一個荒島上生活了28年之久的經(jīng)歷。
讀完這部小說后,我看到了魯賓遜堅強的一面。
雖然魯賓遜在沉船上搶救了好些東西,但是這些東西沒過幾天就被用得一干二凈。一開始,魯賓遜沒有住所,他便自己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來造,在他28年的孤島生活中,他一共造了好幾處住所,幾處比較豪華的還打了木樁,養(yǎng)了牲畜,這哪一處不是費了很大的工夫、克服了很多困難最后才得來的?他沒有人說話,就教鸚鵡學(xué)說話。為了逃出小島,他花了5個月的時間砍倒了一棵巴西木,又劈又削,最后制成了一個很像樣的獨木舟。雖然因為怎么也沒辦法把它運到海邊讓它下水而不得不丟棄了,但是,魯賓遜的堅強還是讓人敬佩的。
讀完這部小說后,我還看到了一個智慧的魯賓遜。
反過來想,如果我是魯賓遜,我能在荒島上生活幾天?我能搶救出僅剩的那一點物資么?我能夠打獵嗎?我能夠自制陶罐、圍欄、小木屋嗎?答案很明顯。所以,如果我們在生活里再堅強一些,再自主獨立一些,再勤勞一點,我們也可以變得更聰明,也可以做得更好。
魯濱遜漂流記讀書筆記篇二
《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歷險小說,我只讀了幾句,就深深地迷上了這本書,愛不釋手,這本書主要講了魯濱遜在一次航海中,船不興撞上了暗礁,水手們?nèi)懒耍挥恤敒I遜一個人活了下來,海浪把他卷上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鳥上,開始了他長達28個的歷險生活。他自己在島上做了許多生存的物品,救下了一名俘虜“星期五”以及“星期五”的父親和一名西班牙人,之后,魯濱遜又遇上一艘英國船在海岸拋錨,船長和另外兩個人被船上鬧事的水手拋棄在岸上,魯濱遜帶領(lǐng)“星期五”奪回了船只,因此也回到了家鄉(xiāng)。
我很喜歡這本書中的作者笛福在《魯濱遜漂流記》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實際上確是這樣: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只要心中永存信念,勇往直前,不要堅險,百折不撓,那么他終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
從魯濱遜的事中,我想到了自己。我的媽媽因為工作的原因在大連工作,于是2歲我就被丟在姥姥家生活,我和媽媽相隔千里,一年才能見上兩次。每當(dāng)看到別的小朋友在媽媽懷里撒嬌的時候,我就哭喊著找媽媽。上學(xué)了,煩心事接踵而至,缺少了母親的關(guān)愛,我的童年世界變得那么蒼白。就在五年級的一天,我結(jié)識了《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身上那遇到困難坦然面對,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我。是啊,逆境才能鍛煉人,小鷹不經(jīng)受磨練怎能練就搏擊長空地本領(lǐng)。由此我想到了帶妹求學(xué)的洪戰(zhàn)輝,身殘志堅的張海迪阿姨……他們都是生活的強者。而我,僅僅母親不在身邊,就頹廢,喪志,自覺汗顏。五年級的下半期,我漸漸地從狹隘地思想低谷中走了出來,沒有了悲傷,沒有了哀怨,我漸漸地變得陽光起來。優(yōu)異的成績,俠膽義腸的性格,使我漸漸被老師欣賞,被同學(xué)信任。現(xiàn)在的我自覺請纓,擔(dān)任著班里的要職,以此來歷煉自己。我堅信,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我會創(chuàng)設(shè)機會來不斷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魯濱遜漂流記》是我的良師,也是我的益友。漫漫長路,它將永遠(yuǎn)攜我同行。
魯濱遜漂流記讀書筆記篇三
讀了《魯濱遜漂流記》一書,我認(rèn)識到自立自強是戰(zhàn)勝困難的法寶。
書中寫的是:魯濱遜在航海途中遭到風(fēng)暴的襲擊漂流到了一個荒島上,他憑著自己驚人的毅力和對生活的渴望蓋a起了房子,種植谷物,馴養(yǎng)山羊,堅強地活了下來,過上了自給自足的生活。
從魯濱遜身上,我看到了一個自立自強,勇敢地面對困難的高大形象由此我想到了自己面對困難的態(tài)度。
我們要向魯濱遜學(xué)習(xí),不怕一無所有,不怕艱難困苦,用自立自強的法寶,去戰(zhàn)勝一切困難,創(chuàng)造出屬于我們的時代!
魯濱遜漂流記讀書筆記篇四
我自從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后,我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流落荒島后而展開的一系列故事,書中的文章豐富多彩,引人入勝,使人沉溺其中。
魯濱遜因為不聽父親的勸告,執(zhí)意要去遠(yuǎn)航,卻不幸遭遇意外,還差點丟掉性命。然后在巴西安分守己當(dāng)了一個種植園院長,卻禁不起金錢的誘惑,再次踏上航海的旅程,流落荒島,生活二十八年后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英國。
我在讀這本書時,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魯濱遜在流落荒島后如何自己在島上豐衣足食,以及他如何智救船長回到英國這兩件事情。
魯濱遜在流落荒島后,使用自己的工具做成了鶴嘴鋤、鐵鏟、弓箭等生存工具,還將一個天然山洞改造成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優(yōu)良住所。
不僅如此,他還制造了供他使用的鍋碗瓢盆,圈養(yǎng)了成群的山羊,每天過著有規(guī)劃的生活;他在救助船長時,運用到的伎倆,與他的勇敢無畏,使我驚嘆。
我從這兩件事中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我從中體會到了我們在遇事后不要驚慌,要冷靜面對問題,還要有不畏艱險的精神。我們也要有忠于職守,誠實守信的`特點。
在讀完這本書后,我想起了小時候的自己所遇的一件事:
當(dāng)時自己和朋友一起去水族館,然后在參觀水族長廊時,我們兩人走散了,我們沒有任何的通訊方式,我急得只好東奔西走開始尋找他,可是卻怎么也找不到。在我萬念俱灰時,我忽然看到指引牌上有去往廣播室的路線,我記住后立馬向廣播室奔去,最后通過廣播使我倆在大門口重逢。
通過《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和我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我體會到,我們一定要沉著冷靜的面對事情,不畏艱險的去戰(zhàn)勝困難。
魯濱遜漂流記讀書筆記篇五
二十八年,一個人在孤島上,用雙手改變了他周身的一切,在這個孤島上,一切都從無到有。他是誰呢?對了,他就是——魯濱孫。
魯濱孫在孤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在此期間,他捕食狩獵,播種小麥,制作器具,圈養(yǎng)山羊,他在這孤島上做了許多常人并不能完成的事。最后,他又奇跡般地回到英國,返回文明社會。
無疑,這只是一個神話,徹徹底底的神話。一個人真能如魯濱孫一般在孤島上生活二十八年嗎?未必能的。但是。魯濱孫的這種精神卻是的的確確存在的。
一個人,是必定要學(xué)會生存的,并不能依賴于什么。什么東西都不可能永恒的。父母會老去,米山、面山可以被吃完,金山、銀山可以被揮霍光,最最堅硬的金剛石在錘子的不懈擊打下,亦是可以被毀滅的。這些東西尚且如此,那么其他的呢?所以,作為一個人類,首當(dāng)其沖的任務(wù)就是學(xué)會生存。
我們也許不會流落孤島,但是,我們要學(xué)會生存,在未來,也許在不遠(yuǎn),我們就要獨立生活,如果你在那時才開始學(xué)習(xí)生存,那么,你的生活可能會是一團糟。
我們的生活不能像木偶一樣,任憑命運擺布。如果你果真如此,那么,你的生活是可憐的、是可悲的。一個習(xí)慣了生活被命運隨意擺布的人,以后的他的生活,也只能任由命運擺布的。
學(xué)會生存,別讓命運擺布你的生活!
魯濱遜漂流記讀書筆記篇六
一個人舍棄了自己優(yōu)越幸福的家庭,去航海;一個人一無所有,沒有工具,沒有糧食;一個人在荒蕪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這就是英國作家笛福筆下的魯濱遜。
我讀完了《魯濱遜漂流記》后,掩卷沉思,魯濱遜留給我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那不怕困難的勇氣和智慧善良的品質(zhì)。
魯濱遜死里逃生,來到了一個孤島上,他沒有哀嘆自己身處絕境,而是勇敢的面對,在這幾乎無法生存的地方種起了莊稼,蓋起了房屋,養(yǎng)起了牛羊。魯濱遜從在樹杈上過夜到有了幾處“豪華”的住所;從僅有幾粒糧食,到有了自己的農(nóng)場。這一切都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靠他智慧的頭腦,靈巧的雙手創(chuàng)造的。想想我們這些小公主,小王子,一遇到困難,就不會去解決,而是選擇退縮。現(xiàn)在,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是家長的掌上明珠。家長并不讓我們?nèi)ッ半U,甚至連家務(wù)活都不讓我們干,如果現(xiàn)在把我們送到那個孤島上,我們不會制造工具,不會種地,不會蓋房子,甚至連洗衣做飯這樣的活都不會,我們能活幾天?我想,我們應(yīng)該在各個方面磨練自己。包括在學(xué)習(xí)上,遇到不會的題,一定要克服它,只要克服了,以后遇到多少這樣的題都不怕。如果繞過去了,下一次肯定還不會。困難就像彈簧,你硬它軟,你軟它硬。
同樣,魯濱遜還有一顆善良的心,他看到了一些野人捉了一個俘虜吃,魯濱遜并沒有眼看著那個人被吃掉,而是冒著生命危險把他救了回來。做了奴隸。并把那個俘虜教得跟一個英國人沒什么兩樣。
《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要與困難做斗爭,即使你身處絕境,也一樣會活下去。
魯濱遜漂流記讀書筆記篇七
老師在校就推薦我們讀一下《魯濱遜漂流記》,說里面有許多的秘密,等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打開,我因好奇,就買了一本看,果然不同凡響。
《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是英國的丹尼爾笛福,文中主要講述了魯濱遜很愛探險,但是他在一次航海中遇上了大風(fēng),所有船員都在逃生時死在了海上,慶幸的是魯濱遜自己活了下來,又被大浪沖到了一個荒蕪人煙的小島上,他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和超強的生存能力在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才回到了英國。
魯濱遜不僅愛探險,有冒險的.精神,還有一顆堅強、善良的心讓我感動。
在第二章穴居生活中的患病,魯濱遜因天氣轉(zhuǎn)涼,身上又沒有厚衣服抵抗寒冷,便患上了重病,我都不敢相信他竟然在無水、無食物、無醫(yī)生的情況下和病魔作斗爭,抗了過來,那他當(dāng)時是多么的艱難啊!那堅韌不拔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位同學(xué)學(xué)習(xí)。相比他,我們是多么的幸福啊!
魯濱遜漂流記讀書筆記篇八
《魯濱遜漂流記》是“歐洲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晚年時代創(chuàng)作的一部小說。他塑造了一個有著智慧、勇敢、堅強的男主人公。讀完這部小說后,我不僅對作者獨特的寫作手法和豐富的想象力大為贊嘆,更對魯濱遜這一人物在坎坷經(jīng)歷中表現(xiàn)出的剛毅、堅強不屈的品格欽佩至極。我深刻體會到,魯濱遜有如此豐富多彩的經(jīng)歷,與他的實干精神和堅強性格是分不開的。而我正是缺乏這種精神和品格,所以我們要像魯濱遜那樣,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精彩,更加充實。
面對人生困境,魯濱遜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從中可以看出,他不是一個隨遇而安,消極侍命的人,而是一個意志品質(zhì)極堅強,生存信念極執(zhí)著的人,并且務(wù)實肯干,愛與動腦。正是他的這些精神品質(zhì),才使他把握住生存機會,創(chuàng)造了物質(zhì)條件。
海島歷險這一部分讓我們懂得了只要有志氣、喜歡去探索、愛勞動、有著堅強不屈的品質(zhì)……就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業(yè)。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這樣。
愛迪生幾乎每天在實驗室里工作18個小時,在那里吃飯睡覺,但他絲毫不以為苦,他說:“我一生從未做過一天工作,我每天都其樂無窮。”就是這個從未進過學(xué)校的人,視工作為快樂,發(fā)明了燈泡、電話等一千多個專利產(chǎn)品,改變了我們世人的生活。
海倫·凱勒不就是在黑暗的世界里不屈不撓,最終走向了光明,成為了“美國十大英雄偶像”;司馬遷在大牢里忍辱負(fù)重,悲憤交加,后來又寫下了宏偉巨著《史記》;李時珍在外不論風(fēng)吹雨打,冒著生命危險,經(jīng)過三十多年的堅持不懈的努力,他才寫成了這本《本草綱目》。
我看到這樣一句話:“天不總是藍的,水不總是清的,草不總是綠的,花不總是艷的,人生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fēng)順!”花要凋落,草要枯黃,但春天又給它們生機。
魯濱遜漂流記讀書筆記篇九
讀了《魯賓遜漂流記》后,我深深的感受到作者丹尼爾·迪福有著極不尋常的經(jīng)歷,本應(yīng)成為教士的迪福,在21歲時思慮再三決定“下海”經(jīng)商。此后他就投身與商業(yè),參與政治神之間諜活動,還寫文章辦刊物,還曾周游歐洲列國。他一生的此事業(yè)大起大落,忽而發(fā)財,忽而破產(chǎn),一時受國王器重,一時被捕入獄,但他從不氣餒,屢戰(zhàn)屢敗。60歲時,他開始動筆寫虛構(gòu)小說《魯賓遜漂流記》,卻出乎意料的大獲得成功,數(shù)日后就推出多部作品。但在《魯賓遜漂流記》中,作者不僅加入了自己的經(jīng)歷,而且對主角魯賓遜添加了神話色彩。和作者一樣,小說的主人公魯賓遜是個永不疲倦,永不安生的行動者,是當(dāng)時不斷擴張、不斷攫取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社會的典型產(chǎn)物。他不屑守成,傾心開拓,三藩五次的離開小康之家,出海闖天下;他理志明達,勤于勞動并善于勞動。他遭遇淪落掉荒島上以后,不作嘆命運不濟,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修建住所、種植糧食、馴養(yǎng)家畜、制造器具、縫紉衣服,把荒島改造成了井然有序、欣欣向榮的家園。他流浪多年多年,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獲取了一筆客觀的財富,完成了他那個時代典型的英雄世紀(jì)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
迪福發(fā)揚了流浪漢小說的傳統(tǒng),把魯賓遜的故事構(gòu)織成一個嚴(yán)謹(jǐn)?shù)娜松A(yù)言。而且,他在展示意中人物、一套神話的同時,也打他們放到了觀察、審視時的位置上,表達了一個時代對子省察和思考。魯賓遜看到了悲慘處境在世界上絕無僅有的,但也有寧人慶幸之處,從而增強了在孤島上生活下去的決心和勇氣。這個帶有鮮明時代烙印的人物及勃勃的生氣、天真的信心、堅韌奮斗的精神和對自生的嚴(yán)肅省察喚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鳴和深思。這種頑強的精神在鮮艷的南方大自然的背景上進行著,它給人帶來了迅速而顯著的好處。盧梭在他的教育小說《愛彌兒》一書中提到了《魯濱遜漂流記》對兒童的教育意義。他敵視當(dāng)時的文明,企圖不用書籍來教育和培養(yǎng)愛彌兒,但對這部書卻是例外。盧梭寫到:“這本書將要成為我的愛彌兒閱讀的第一本書籍,它將長期陳列在他的圖書館中,并不久在館中站重要地位。”還有杰克生在他的《英國小說與小說家》中寫到:“人們?nèi)绻匦伦プ≠Y產(chǎn)階級在他的年輕的,革命的,上升時期的旺盛而自信的精神,和敢于探險戰(zhàn)勝困難,那么最好的導(dǎo)引無過于丹尼爾·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面對同一件事,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抉擇,不同的做法,但是如果每個人都象魯濱遜那樣,那么你的生活將會是多么的多姿多彩。
1、我完全不顧父愿,甚至違抗父命,也全然不聽母親的懇求和朋友們的勸阻。我的這種天性,似乎注定了我未來不幸的命運。
2、我這個不孝之子,背棄父母,不盡天職,老天就這么快懲罰我了,真是天公地道。
3、唉!人在恐懼中所作出的決定是多么荒唐可笑啊!凡是理智提供他們保護自己的種種辦法,一旦恐懼心占了上風(fēng),他們就不知道如何使用這些辦法了。
4、尤其是,在這種不幸的境遇中,上帝指引我認(rèn)識他,乞求他的祝福,這給了我莫大的安慰。這種幸福足以補償我曾經(jīng)遭受的和可能遭受的全部不幸還有余。
擱淺、兜底、吞噬、煙波彌漫、泅水、山坳、恭順、驚魂甫定、斑斑印記
1、這里地上結(jié)滿了許多瓜類,樹上掛滿了一串串的葡萄,有數(shù)有大,還有黃燦燦的檸檬。我順著果園的斜坡望去,到處是一片清新翠綠的美景,這是我心里充滿了喜悅,頓時感到自己成了這塊富饒的土地的無可爭辯的主人。
2、不料忽然有一個聲音叫我的名字:“魯賓遜,可憐的,魯賓遜,你到什么地方去啦?”我從萬分驚疑中醒來,定眼一看,原來是“波兒”在叫我,使我分外高興。“波兒”嘴里那些帶點憂傷調(diào)子的話都是我平時教它的。現(xiàn)在我劫后余生,它又飛到我手上,親切地重復(fù)著那些它并不太懂的話語,使人倍感親切和溫暖。
3、你們要是看到我用飯的情景,一定會羨慕不已:我儼然是全島的君王,一個人高高坐在上面。“波兒”仿佛是我的寵臣,只有它才有權(quán)跟我說話,我那只狗仿佛是一位又老又忠實的臣子,而那些貓呢,則像順民一樣分坐在兩邊。盡管我在島上有無上的權(quán)威,可是實際上我那一身穿戴已經(jīng)到了不堪入目的地步。有時我把自己打量一下,也不禁會啞然失笑。
4、開始做一件事的時候,若不是預(yù)先計算一下需要多少代價,若不是預(yù)先對自己的力量做一個正確的估計,那真是太愚蠢了。
5、我經(jīng)常懷著感激之心坐下來吃飯,敬佩上帝的好生之德,因為他竟在荒野中賜以我豐富德沒事。我已經(jīng)懂得去注意我的處境中的光明的一面,少去注意它的黑暗的一面;多去想到我所享受的,少去想到我所卻缺乏的。這種態(tài)度有時使我心里感到一種衷心的安慰,簡直無法用言語表白。……我覺得,我們對于所需要得東西感到不滿組,都是由于人們對于已經(jīng)得到得東西缺乏感激之心。
6、……可見,我們一般人,非要親眼看見更惡劣的環(huán)境,就無法理解原有環(huán)境的好處;非要落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就不懂得珍視自己原來享受到的東西。
7、我在海上漂流了這么多天,實在夠了,正好安安靜靜地休息幾天,把過去的危險回味一下。
8、一個人時時期待著禍?zhǔn)拢仍庥龅降準(zhǔn)逻€要苦些,尤其是當(dāng)一個人無法擺脫這種期待,這種擔(dān)驚受怕的心情的時候。
9、在人類的感情里,經(jīng)常存在著一種隱秘的原動力,這種原動力一旦被某種看得見得目標(biāo)吸引,禍?zhǔn)卤荒撤N雖然看不見,卻想象得出來的目標(biāo)所吸引,就會以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推動著我們的靈魂向那目標(biāo)撲過去,如果達不到目標(biāo),就會叫我們痛苦得受不了。
10、一般人往往有一種通病,就是對于上帝和大自然替他們安排得生活環(huán)境經(jīng)常不滿。照我看來,他們的種種苦難,至少有一半是這種通病造成的。
11、造物主在統(tǒng)治人類的時候,把人類的認(rèn)識和知識局限于狹隘的范圍,實在是無上的好事。
以上是我讀這本書時摘下的讀書筆記。大多出現(xiàn)在書的后半部分。即魯賓孫到了荒島之后的故事。以上的多是他的感悟。其實書的前部分也有不少好句子,只是我一開始的沒有摘下來而已。
我個人以為,這是一本很不錯的書。它教人獲得了一種勇往直前的對生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