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花的詩句篇一
3、爭抱寒柯看玉蕤。——蘇軾《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4、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黃巢《題菊花》
5、我念梅花花念我,關情。——黃升《南鄉子·冬夜》
6、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王冕《墨梅》
9、桃李待日開,榮華照當年。——李白《長歌行》
10、記得舊時,探梅時節。——呂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13、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卜算子·詠梅》
15、故人溪上,掛愁無奈,煙梢月樹。——史達祖《留春令·詠梅花》
17、獨自倚闌干,夜深花正寒。——朱淑真《菩薩蠻·詠梅》
18、花磚曾立摘花人,窣破羅裙紅似火。——元稹《櫻桃花》
19、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蕭綱《采蓮曲》
20、桃溪不作從容住。——周邦彥《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
21、小窗如晝,情共香俱透。——陳亮《點絳唇·詠梅月》
22、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23、雪里溫柔,水邊明秀,不借春工力。——辛棄疾《念奴嬌·梅》
24、蒼茫秦川盡,日落桃林塞。——王維《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25、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26、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李白《古風·其十九》
27、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28、疏風淡月有來時,流水行云無覓處。——劉鎮《玉樓春·東山探梅》
29、祅知染紅著手,膠梳黏發。——周邦彥《三部樂·商調梅雪》
30、再折柳穿魚,賞梅催雪。——詹玉《齊天樂·送童甕天兵后歸杭》
31、春未來時,酒攜不到千巖路。——吳文英《點絳唇·越山見梅》
32、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墻。——劉克莊《落梅》
33、若遇早梅開,一枝應寄來!。——秋瑾《菩薩蠻·寄女伴》
34、好睡慵開莫厭遲。——蘇軾《少年游·詠紅梅》
35、嚙膝帶香歸,誰整櫻桃宴。——納蘭性德《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38、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李白《九日》
39、不覺小桃風力損。——歐陽修《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
4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42、霜月定相知,先識春風面。——辛棄疾《生查子·重葉梅》
43、夜來風雨洗春嬌。——吳文英《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蠟梅》
44、更可惜,雪中高樹,香篝熏素被。——周邦彥《花犯·小石梅花》
45、玉桃偷得憐方朔,金屋修成貯阿嬌。——李商隱《茂陵》
46、幾日不來春便老,開盡桃花。——吳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鴉》
47、風送梅花過小橋,飄飄。——趙顯宏《晝夜樂·冬》
49、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50、千古武陵溪上路,桃源流水潺潺。——張宏范《臨江仙·憶舊》
花的詩句篇二
?(第一首)
芳菲移自越一臺,最以薔薇好并栽。
稼艷盡憐勝彩繪,嘉名誰贈作玫瑰。
春成錦繡吹折同,天染瓊瑤日照開。
為報朱衣早邀客,莫教零落委蒼苔。
——唐 徐夤 司直巡官司無緒移到玫瑰花
(第二首)
誰言造物無偏處,獨遣春光住此中。
葉里深藏云外碧,枝頭長借日邊紅。
曾陪桃李開時雨,仍伴梧桐落后風。
費盡主人歌與酒,不教閑卻買花翁。
——宋徐積長 春花
(第三首)
應是美人懶起遲,風流全在欲開時。
嬌顏映日含香遠,媚影臨窗帶露濕。
落瓣飛來唯我解,輕鶯銜去有誰知?
晚來忽遇無情雨,待得明朝剩幾枝。
——佚名 月季
(第四首)
只道花開無十日, 此花無日不春風。
一尖已剝胭脂紅, 四破猶包翡翠茸。
別有香超桃李外, 更有梅斗雪霜中。
折來喜作新年看, 忘卻今晨是季冬。
——月季花 宋 楊萬裹
(第五首)
蝶散搖輕露,鶯銜入夕陽。
雨朝勝濯錦,風夜劇焚香。
麗日千層艷,孤霞一片光。
——唐盧綸 奉和李舍人昆季詠玫瑰花寄贈徐郎中
(第六首)
路旁誰棄老根茬,小院移來抽嫩芽。
三月滿窗搖倩影,一年四季展芳華。
不登富貴高堂第,卻向尋常百姓家。
共與冬青凌雪舞,妍寒香暖苦中發。
——佚名 月季
(第七首)
一番花信一番新, 半屬東風半屬塵。
惟有此花開不厭, 一年長占四季春。
——月季花 明.張新
(第八首)
麝炷騰清燎,鮫紗覆綠蒙。
宮妝臨曉日,錦段落東風。
無力春煙里,多愁暮雨中。
不知何事意,深淺兩般紅。
——唐唐彥謙 玫瑰
(第九首)
花落花開無間斷,春來春去不相關。
牡丹最貴惟春晚,芍藥雖繁只夏初。
唯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占四時春。
——宋蘇軾 月季
(第十首)
陽春三月,月滿花臺,
百花仙聚,圣女云集。
香飄九天,紫氣萬里。
宓妃于中,究品論德。
君蘭爭先,搖扇吟意,
清高雅士,幽香沁脾;
陶菊恐后,執筆書情,
風霜高潔,秋日映影。
荷,半葉遮容而慢道,
立足淤泥不浸染,
繞身清漣不顯妖;
梅,一枝獨秀而快語,
臨風寒凍獨自開,
面雪飄降暗香來。
武周冬諭,白花俱從,
牡丹獨有,洛陽遷以東;
黛玉葬花,啼淚賦詩,
香冢殘紅,桃茜譽以榮。
百花俱言,得意洋洋。
然有月季,亭亭玉立,
緘默無言,靜而笑迎。
宓妃善察,邀其語言。
月季細聲,自道其微。
德,不及君蘭清幽;
品,不及陶菊高潔;
無有荷神之獨善,
未得梅仙之傲骨。
丹義桃情,莫能與及;
百花為長,下之為短。
立于花臺,羞愧難當。
宓妃雅笑,君者過謙。
百花有季,盛過則衰,
惟君不然,四季綻香。
朝,君以晨露梳妝;
夕,君以晚霞作披。
月望之日,邀君蟾宮,
君之恒者,百花莫攀,
此等之德,何者能及?
吾覺甚異,欲之進言。
鐘鳴三聲,失魂驚夢。
迷眼張目,已然日上三竿;
回味其然,方知南柯一夢。
為季而作賦,述夢而記之。
描寫月季花的優子
1、我歡它的普通
它不爭春,不,不和秋菊比艷
時不時的去嗅嗅它,讓它那似有些酸酸的香味沁進心肺
2、最美的當然是月季花了。
花瓣一層一層,緊緊地挨在一起,花蕊是淡黃色的,在花瓣的簇擁下顯得格外美麗。
聽媽媽說,月季花的顏色很多,有紅的、粉的、黃的、紫的,還有綠的呢
3、月季花,一朵在風雨中永不凋零嫵媚
春天它舒展了它的身軀,到了夏秋它不斷的綻放著它的艷麗
4、花苞外面又包裹了一層綠葉,過了幾天,里面羞答答的花兒才慢慢地張開笑臉。
雖然它開出的花瓣是白色的,而且又小,但是卻很精致,可愛。
外面一層花瓣小心翼翼地守護著里面那神圣的花蕊,不容外來敵人的襲擊。
這時,如果你湊過鼻子去聞聞,就會有一種淡淡的誘人的香味,讓你的心難以平靜。
才子進,高分征集詠月季的詩或者詞
《紅玫瑰》宋代:楊萬里非關月季姓名同,不與薔薇譜諜通。
接葉連枝千萬綠,一花兩色淺深紅。
月季花 文言文怎么說
古時成為薔薇。
別稱:月月紅、月月花、長春花、四季花、勝春月季原產于中國,有二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相傳神農時代就有人把野月季挖回家栽植,漢朝時宮廷花園中已大量栽培,唐朝時更為普遍。
由于中國長江流域的氣候條件適于薔薇生長,所以中國古代月季栽培大部分集中在長江流域一帶。
中國的六朝南齊(公元497—501年)詩人謝眺有《詠墻薇》詩句描述薔薇花為紅色。
而古代月季的栽培,見之記載的則要比薔薇晚二、三百年左右。
宋代宋祁著《益都方物略記》記載:“此花即東方所謂四季花者,翠蔓紅花,屬少霜雪,此花得終歲,十二月輒一開。
”那時成都已有栽培月季。
明代劉侗著《帝京景物略》中也寫了“長春花”,當時北京豐臺草橋一帶也種月季,供宮廷擺設。
在李時珍(公元1950年)所著的《本草綱目》中有藥用用途的記載,但中國記載栽培月季的文獻最早為王象晉(公元1621年)的二如堂《群芳譜》,他在著作中寫到“月季一名‘長春花’,一名‘月月紅’,一名斗雪紅,一名‘勝紅’,一名‘瘦客’。
灌生,處處有,人家多栽插之。
青莖長蔓,葉小于薔薇,莖與葉都有刺。
花有紅、白及淡紅三色,逐月開放,四時不絕。
花千葉厚瓣,亦薔薇類也。
”由此可見在當時月季早已普遍栽培,成為處處可見的觀賞花卉了。
這比歐洲人從中國引進月季的記載早了月一百六十多年。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詩句吧,詩句是詩的句子,泛指詩作。你知道什么樣的詩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詩句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贊美月季花的詩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絕·月季花(藏頭詩)
——--天下風流
天貶頑童野性風,下凡花發令人崇。
風姿別樣緋羞美,流火端莊月月紅。
月季
滿院芬芳似落霞,眾香月季逞奇葩。
交游倘若此葩是,勤奮耕耘日日花。
宋.蘇東坡
花落花開不間斷,春來春去不相關。
牡丹最貴為春晚,芍藥雖繁只夏初。
惟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占四時春。”
在花語中,月季的顏色不同,代表的意境和內涵也有所不同:
白月季--寓意尊敬和崇高;
粉紅月季--表示初戀;
黃色月季--表示道歉;
雙色月季--表示矛盾或興趣較多;
三色月季--表示博學多才和深情;
黑色月季--表示有個性和創意;
橙黃色月季--表示富有青春氣息、美麗;
藍紫色月季--表示珍貴、珍稀;
綠白色月季--表示純真、儉樸或赤子之心;
薔薇屬的英文名為rose,因為月季與玫瑰都屬rose屬的植物,又有相似之處。因此人們常常月季和玫瑰不分。在花卉市場上,月季、薔薇、玫瑰三者通稱為玫瑰。用作切花的玫瑰其實都是經過雜交改良后的“現代月季”,因此,稱它為玫瑰不如稱它為月季更為準確。
季
滿院芬芳似落霞,眾香月季逞奇葩。
交游倘若此葩是,勤奮耕耘日日花。
宋代大詩人蘇轍在《所寓后月季再生》的詩:
“何人縱千斧,害意肯留木卉,
偶乘秋雨滋,冒土見微苗。
猗猗抽條穎,頗欲傲寒冽。”
這首詩表現出月季非常頑強的生命力和敢于與惡劣環境搏斗的精神。
“誰言物偏處,獨遣春光住此中。
葉里深藏云外碧,枝頭長借日邊紅。
曾陪桃李開時雨,仍伴梧桐落后風。
費盡主人歌與酒,不教閑卻買花翁。”
宋代大詩人徐積的《長春花》這首詠月季,贊美月季的詩,從大處落筆,描寫的繪聲繪色,使讀者誦讀后賞心悅目。
在歷代詩人中,贊美月季花美氣香,四時常開的詩海里,最有名的是宋代大詩人楊萬里的《前月季》這首。
“只到花十日紅,此花日不春風。
一尖己剝胭脂筆,四猶包翡茸。
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來喜作新年看,忘卻今晨是冬季。”
1.才人相見都相賞,天下風流是此花。
2.風流天下真難似,惜賂籬邊砌下栽。
3.依舊風情三月在,斬新花葉四時開
4.莫嫌綠刺傷人手,自有妍姿勸客杯。
5.不擬折來輕落去,坐看顏色總塵埃。
6.何似此花榮艷足,四時長放淺深紅。
7.一枝才謝一枝殷,自是春工不與閑。
8.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
9.一尖已剝胭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
10.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11.折來喜作新年看,忘卻今晨是季冬
12.鮮艷見天真。
13.不比浮花浪蕊,天教月月常新。
14.薔薇顏色,玫瑰態度,寶相精神。
15.休數歲時月季,仙家欄檻長春。
16.震維芳月季,宸極眾星尊。
17.佩玉朝三陛,鳴珂度九門。
18.挈壺分早漏,伏檻耀初暾。
19.北倚蒼龍闕,西臨紫鳳垣。
20.詞庭草欲奏,溫室樹無言。
21.鱗翰空為忝,長懷圣主恩。
1、只到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一尖己剝胭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
2、曾陪桃李開時雨,仍伴梧桐落后風。費盡主人歌與酒,不教閑卻買花翁。
3、一枝才謝一枝殷,自是春工不與閑。
4、休數歲時月季,仙家欄檻長春。
5、誰言造物無偏處,獨遣春光住此中。葉里深藏云外碧,枝頭長借日邊紅。
6、薔薇顏色,玫瑰態度,寶相精神。
7、莫嫌綠刺傷人手,自有妍姿勸客杯。不擬折來輕落去,坐看顏色總塵埃。
8、開隨律琯度芳辰。鮮艷見天真。
9、何似此花榮艷足,四時長放淺深紅。
10、何人縱千斧,害意肯留木卉,偶乘秋雨滋,冒土見微苗。猗猗抽條穎,頗欲傲寒冽。
11、風流天下真難似,惜賂籬邊砌下栽。依舊風情三月在,斬新花葉四時開。
12、才人相見都相賞,天下風流是此花。
13、不比浮花浪蕊,天教月月常新。
14、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折來喜作新年看,忘卻今晨是冬季。
花的詩句篇三
2、小春何處有梅花,想見水邊籬落,數枝斜。吳則禮《虞美人》
3、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陶淵明《蠟月》
4、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花》
7、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落北風中。鄭思肖《寒菊》
9、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杜甫《為農》
10、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高蟾《上商侍郎》
11、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杜甫《宿贊公房》
12、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宋之問《靈隱寺》
13、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黃庭堅《虞美人》
14、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
15、竹色溪不綠,荷花鏡里香。李白《別儲至剡中》
16、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
17、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9、五月萬枝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韓愈《榴花》
20、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王維《臨湖亭》
21、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王維《山居即事》
23、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24、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25、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司馬光《客中初夏》
26、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王安石《詠石榴花》
27、荷香隨坐臥,湖色映晨昏。劉長卿《留題李明府霅溪水堂》
28、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29、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30、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31、梅衰未減態,春嫩不禁寒。杜牧《初春有感寄歙邢員外》
32、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33、折得蔬梅香滿袖,暗喜春紅依舊。晏幾道《清平樂》
34、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36、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蘇軾《紅梅》
37、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8、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39、一樹寒梅白玉條,臨村路傍溪橋。張謂《早梅》
4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41、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42、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王安石《臨江仙》
43、雪后蔬梅,時見兩三花。辛棄疾《江神子》
44、沙上草閣柳新暗,城邊野池蓮欲紅。杜甫《暮春》
45、澗松寒轉直,山菊秋自香。王績《贈李征君大壽》
46、雪似梅花,梅似花雪,似和不似都奇絕。呂本中《踏莎行》
48、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蔭長。李欣《送陳章甫》
49、清霜醉楓葉,淡月隱蘆花。許有《獲港早行》
50、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趙《長安晚秋》
51、風光人不覺,已著后園梅。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52、不與群芳爭絕艷,化工自許寒梅。葉夢得《臨江仙》
53、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54、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55、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6、荷深水風闊,雨過清香發。歐陽修《和圣俞百花洲》
57、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未《寒夜》
58、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齊已《早梅》
59、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
60、聞說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孟浩然《訪袁拾遺不遇》
花的詩句篇四
1、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2、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3、冬思冬恨冷人生,白雪梅花解我情。
4、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5、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6、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7、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8、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9、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10、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11、為君憔悴盡,百花時。
12、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13、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14、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15、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風暴雨忽無憑。
16、洛陽春色待君來,莫到落花飛似霰。
17、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18、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19、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20、今生一場荷花夢,來生還做護花人。.
21、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22、聞道梅花圻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23、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24、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25、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
26、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2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28、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9、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3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1、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32、池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33、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34、楊花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35、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36、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37、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
38、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3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40、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41、滿地蘆花和我老,歸家燕子傍誰飛。
42、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
43、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44、墻角樹枝梅,凌寒獨自開。
45、雖然沒直接寫花落,但意境更勝一酬。
46、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7、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48、四月南風大發黃,棗花未落蔭桐長。
49、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
50、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花的詩句篇五
2、紫菊宜新壽,丹萸辟舊邪。——趙彥昭《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
3、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李白《九日》
6、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7、應酬都不暇,一嶺是梅花。——張道洽《嶺梅》
8、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李商隱《暮秋獨游曲江》
9、竹色溪不綠,荷花鏡里香。——李白《別儲至剡中》
10、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12、凡桃俗李爭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王冕《題墨梅圖》
13、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紅。——米友仁《臨江山》
14、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白樸《得勝樂·夏》
15、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16、雪后蔬梅,時見兩三花。——辛棄疾《江神子》
17、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
18、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陶淵明《蠟月》
19、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杜甫《宿贊公房》
21、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
22、黃花本是無情物,也共先生晚節香。——于謙《過菊江亭》
24、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26、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劉禹錫《賞牡丹》
27、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28、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高蟾《上商侍郎》
31、小春何處有梅花,想見水邊籬落,數枝斜。——吳則禮《虞美人》
33、水溢芙蓉沼,花飛桃李蹊。——薛道衡《昔昔鹽》
37、丹灶初開火,仙桃正落花。——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38、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張旭《桃花溪》
39、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40、對茲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曹雪芹《螃蟹詠》
41、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43、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44、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蘇軾《紅梅》
46、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47、還見褪粉梅梢,試花桃樹。——周邦彥《瑞龍吟·大石春景》
48、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黃蘗禪師《上堂開示頌》
50、雪似梅花,梅似花雪,似和不似都奇絕。——呂本中《踏莎行》
51、對菊難逢元亮酒,登樓愧乏仲宣才。
52、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54、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題菊花》
55、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李白《妾薄命》
56、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墨梅》
57、再折柳穿魚,賞梅催雪。——詹玉《齊天樂·送童甕天兵后歸杭》
58、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王維《臨湖亭》
59、春深富貴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謝枋得《牡丹詩》
60、澗松寒轉直,山菊秋自香。——王績《贈李征君大壽》
63、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落北風中。——鄭思肖《寒菊》
65、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66、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楊文奎《兒女團圓》
67、折得蔬梅香滿袖,暗喜春紅依舊。——晏幾道《清平樂》
68、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70、溪上桃花無數,花上有黃鸝。——黃庭堅《水調歌頭·游覽》
71、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
72、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
73、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7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75、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7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77、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張旭《桃花溪》
7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80、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花的詩句篇六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宋之問《有所思》)
南陌青樓十二重,春風桃李為誰容(賀之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王維《輞川別業》)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映淺紅(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短短桃花臨水岸,輕輕柳絮點人衣(杜甫《十二月一日》)
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絕句漫性》)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賈至《春思二首》)
城邊流水桃花過,簾外春風杜若香(劉禹錫《寄朗州溫右史曹長》)
蕙蘭有恨枝猶綠,桃李無言花自紅(歐陽修《舞春風》)
一番桃李花開盡,唯有青青草色齊(曾鞏《城南》)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白居易《南湖早春》)
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杜牧《杏園》)
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溫庭筠《經李徵君故居》)
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范成大《碧瓦》)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秦觀《春日》)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賞牡丹》)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劉禹錫《思黯南墅賞牡丹》)
一年春色摧殘盡,更覓姚黃魏紫看(范成大《再賦簡養正》)
嫩竹猶含粉,初荷未聚塵(徐陵《侍宴》)
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洛賓王《晚泊》)
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王維《臨湖亭》)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李白《別儲邕至剡中》)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杜甫《為農》)
荷香隨坐臥,湖色映晨昏(劉長卿《留題李明府溪水塘》)
荷深水風闊,雨過清香發(歐陽修《和圣俞百花洲》)
沙上草閣柳新暗,城邊野池蓮欲紅壯(杜甫《暮春》)
荷葉似云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姜夔《湖上偶居雜詠》)
岸葦新花白,山梨晚葉丹(鄭喑《貶降至汝州廣城驛》)
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岑參《送楊子》)
月朧朧,一樹梨花細雨中(陳克《豆葉黃》)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陣子》)
高枝百舌猶欺鳥,帶葉梨花獨送春(杜牧《殘春獨來南亭因寄張祜》)
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范成大《碧瓦》)
玉容寂寞淚欄桿,梨花一枝春帶雨(白居易《長恨歌》)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寓意》)
寂寂空庭春欲曉,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春怨》)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宋之問)
桂香多露。石響細泉回(宋之問)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劉禹錫)
江云漠漠桂花濕,梅雨荔子然(蘇軾)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一抹雕欄,噴清香桂花初綻(洪升《長生殿.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