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父母不得打罵孩子的名人名言篇一
我的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中最關鍵的就是:家長特別要注意孩子身上一些細微的變化,運用正確的方法去幫助和教育好孩子,使之朝著健康向上的方向成長。
我的女兒現在讀五年級,從她出生到現在,我們努力做到科學施教,盡量營造家庭的民主氛圍和輕松環境來對她進行教育。目前我們一家人感情融洽、溝通良好,孩子健康活潑,茁壯成長。看到孩子在學習中有不錯表現,做父母的感到無比欣慰。這些年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有著十分深刻的體會。下面就是我的教育孩子的心得。
一、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
我們夫妻二人都是老師,通過多年的觀察發現:學生的許多缺點是能夠在父母身上找得到的。所以,我們要教育子女還要先約束好自己,規范好自己的行為,這樣子女有一個好的榜樣,不必我們家長有多少說教,子女也會跟著去做。所以我們應該用良好的環境和榜樣去影響、熏陶孩子。小孩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時常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模仿身邊的人或事物, 因此,家庭的生活環境、家長的榜樣作用便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我和我愛人從不打牌或打麻將,休息的時間看看書和電視,或者上網查查需要用的資料,還買了許多古今中外歷史經典書,如《四大名著》、《百科全書》、《成語故事》、《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選》及一些適合兒童閱讀的英雄人物傳記、科學家傳記等等,愛人還喜歡國學方面的書,女兒有時也跟著學一些,我們有意培養女兒“與書為友”的習慣,這些好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對她人生的發展是有益無害的。
二、積極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
小孩在讀書期間,老師的作用是相當大的。非常幸運,我女兒的老師是非常負責的好老師,教學經驗豐富,很受學生歡迎。作為家長要多與老師聯系,關心孩子在校表現,和老師探討孩子的不良習慣,有錯誤能夠及時的糾正。這樣老師也能夠更全面地了解你的孩子,更有利于老師從孩子的個性出發,尋找一種更適合這個孩子的教育方法。正因為這樣,我們要經常教導孩子尊敬老師,認真聽從老師的教導,“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正是老師的偉大之處。
三、培養孩子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被培養成了“小皇帝”“小公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更別說知道感恩了。在家里,我們有意識的讓女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七歲時讓她單獨睡一個房間;八歲自己會洗頭洗澡;晚上單獨在家,寫完作業后再看一會電視,到了時間會自己先睡;會主動幫忙洗碗……除了正常的零花錢之外,我們很少給她錢,因為從小她就沒有亂吃零食的習慣,她要買什么都會事先征得我們的同意。有時我們會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面前說大人在外面工作有多么辛苦,賺錢是多么不容易,這樣孩子自然而然知道珍惜,懂得感恩了。此外,在打掃衛生時,可以叫她負責收拾自己的房間,大人則負責其他地方。一方面讓她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另一方面也培養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就可以贏得孩子的敬重,從而更加珍惜為她所做的一切。
四、學會換位思考,不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女兒讀一年級時,年齡比一般人要小一些,剛開始什么都不懂,還不知道讀書是怎么一回事。語文成績總要比別人差一點,數學還曾經考過不及格。作為家長,當時我們很著急,但卻沒有責備她,也沒有額外布置課外題來強迫她學習,更沒有規定她考試非得考多高的分。而是從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入手,提醒她上課要認真聽,不能受同學的干擾而影響聽課,放學后首先要把作業獨立完成,有問題先查字典,不要依賴父母的輔導,就這樣一步一步,潛移默化,成績逐漸在提高,從三年級到現在每年都是三好學生,數學還經常考滿分。經常聽人說小孩在周末要上輔導課,還要學習樂器或舞蹈,學了之后每天還要練習,這樣孩子幾乎就沒有休息和放松的時間。在我看來,除非小孩自己非常樂意去學,如果強迫的話,那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挖掘孩子的潛力。孩子比較小,天性好玩,要保證孩子有充裕的時間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歡的事。我們曾經帶過女兒去學二胡,后來發現她對此不感興趣而是歡繪畫,于是就放棄了二胡,她堅持學習繪畫直到現在,并且樂此不彼。
五、與孩子進行溝通,注意恰當的獎懲
注重與孩子日常交流,幫助孩子克服缺點。從細微處發現孩子的優點和缺點,幫助孩子發揮優勢、彌補不足,并及時發現孩子的變化,表揚和鼓勵進步,批評和糾正錯誤,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保證孩子健康成長。我們非常注重與孩子的交流,每天都與孩子聊一聊學校發生的事,從她的講述中就能夠發覺她的進步或問題,有進步及時表揚,有錯誤要嚴肅批評,但表揚與批評的尺度應該把握好,最好不要用物質和金錢,而以精神獎勵為主。不光如此,更要全面了解與小孩經常在一起玩的伙伴,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發現交往密切的同學之中有行為習慣不好的,要教導她不能受別人壞習慣的影響,并且要注意與這種人保持距離。
以上是我們對子女教育的一些教育孩子的心得和子女教育的一些做法,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特點,相信每個家庭也都有教育子女的成功經驗和方法,所以我們還要繼續學習和借鑒其他家庭如何教育孩子的經驗與方法,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能夠使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
父母不得打罵孩子的名人名言篇二
大家好!我是陳依南的家長。首先感謝老師給予我這么好的一個機會,能讓我站在這里和大家共同探討孩子的成長教育,我感到十分榮幸。其實我是最沒有資格發言的,因為平時由于工作的關系都沒能陪在在孩子身邊。平時教育呀學習呀這方面我現在都很放心,因為我們的孩子有兩面個出色的老師。
自小南從入學以來,在老師幫助下,很快地適應了學校生活,漸漸地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成了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在這將近二年的時間里,我的孩子成熟多了,她的行為樸實,勤奮刻苦,不事張揚,不求虛名,得到了周圍人的肯定。借此機會,我感激各位老師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老師們落落大方的舉止、談吐不凡的氣質、生活樸實的作風、勤奮好學的精神,時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孩子,使她既學會了讀書,又學會了做人。讓她在這里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在此,我對各位老師的辛勤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謝。
教育孩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造就了孩子良好學習習慣。而一個人擁有一個好的習慣,它將使人終身受益。
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課堂,家長是老師的助手,在此就孩子的成長教育談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二.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我們的孩子現在處在低年級,是剛剛學寫字的時候,我想這時候的孩子基礎打的好不好,以后能不能寫一手好字,就靠現在。對于我自己的孩子我是這樣做的,在書店給她買一本臨摹字貼,平時做完作業,或是有空的時候,我都會讓她拿出來寫。寫多寫少無所謂,最主要的讓她懂得字的間架結構,以及一筆一畫如何寫才能寫得漂亮,久而久之,她寫的字多多少少都會和字貼中的字神似吧,而且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有效的,這里要提醒我們的家長朋友,如果不堅持的話,那是沒有用的。
三 第三呢,就是每天給她一定量的口算練習,大家都知道數學中口算很重要。而我的孩子這一塊有點薄弱,每天練一定的口算,并規定時間,慢慢的孩子口算明顯的提高了。我想如果每天加一道低年級奧數可以對于孩子思維的鍛煉會更好一點,這一方面我做的還十分不夠,希望能向你們多多討教。所能及的事。我們想讓他明白不但要讀好書,而且要學會生活和關愛每一個人。
四期望值不過高,但仍要嚴格要求。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們同樣有這種心理,但我們不會強迫他學他不喜歡的事情。例如跳舞他非常感興趣,已經好幾年了。他不但興趣未減,反而把它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分割。還有畫畫都是她自己要提出來要學,我才給她報名的。我想這是他純真,稚氣的思想最好宣揚的圣地。我的想法是讓孩子能夠干他喜歡的事就夠了。做到愛好廣泛,做事認真,對社會有用的人。
五、把孩子當作一個朋友,多理解,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不指責。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可怕的,哪怕父母與孩子之間也不例外。我認為:如果能找到適當的時間跟孩子好好溝通,互相了解,換位思考,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那么這種努力一定有收益。作為孩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常對孩子講“我們不求無怨無悔,但求無愧于心。”我不求孩子辦大事,但求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結果,但必須重視過程。孩子考砸的時候,幫她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后的考試作業中不犯類似錯誤,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務,以此來作為今天的總結。
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起來的。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我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夠發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孩子的成長還離不開學校這片沃土,離不開園丁的辛勤培育。還希望老師對##及所有孩子悉心呵護,使孩子的明天更美好!
父母不得打罵孩子的名人名言篇三
家是孩子們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絕不能經常在孩子面前拌舌頭吵嘴,那樣會使孩子產生恐懼、自卑甚至厭惡的心理,不僅僅會疏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在同伴之間還可能會出現偏激行為現象。給孩子一個安全、舒適、溫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間要相親相愛,和睦相處。在這方面,我們是以實際行動讓女兒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
女兒從3周歲起上幼兒園,步入正規的教育系統,我們要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礎,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她一些優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為中心”的當代獨生子女的通病。
可以給她講講“孔融讓梨”的故事,并付諸于實際行動,讓她明白尊敬長輩的道理;告訴她幫忙別人是件很開心的事,讓她明白就應助人為樂;在和小伙伴之間嬉戲時要相互謙讓等等。閑暇時,常和女兒做連句的游戲,我說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兒連下句:“我立刻把她扶起來。”這樣的游戲我們樂此不疲。
成人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孩子是否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人重視與否,教育方法正確與否,首先是觀念問題。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學習上不斷加大壓力,生活上關懷備至,卻將良好行為習慣置之腦后,聽之任之。我認為孩子愛勞動良好習慣尤為重要。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僅僅能夠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勤勞的品德,而且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職責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質和各種潛力。
因此,在我女兒很小時,我就開始讓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絹、洗襪子、整理床鋪等,當然,孩子干活常常不必須能夠干不好,就此我們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去評價他們。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長就要充分肯定。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挑戰,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在學習之余要注意讓孩子適當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時進行散步、慢跑,并利用這一時光,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經常和孩子談心,隨時觀察其身心的變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開心扉。
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看待自我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閃光點,不要將子女與別人的孩子相比,將子女的此刻和過去進行比較,縱向看進步,及時發現和肯定自我孩子所獲得的任何一點成績,使孩子感受到我們的贊美和鼓勵,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樣的種子就會開出什么樣的花果,就會有什么樣的收獲,因此,我真誠地期望家長們撒下的是美麗、善良、友愛的種子。讓美麗、善良、友愛的花開滿孩子的心田。不要讓“望子成龍”的心理變成孩子的壓力,順其自然,因材施教,讓孩子輕簡單松學習,要相信: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父母不得打罵孩子的名人名言篇四
一次偶然的機會,同事提到了一位很了不起的老師——高子陽老師,那是同事聽完高老師的共讀共書講座之后告訴我的,那一刻,正是我束手無策之時,苦于尋求如何幫助剛上初一的小子提升閱讀寫作興趣的方法,終無所得。共讀共書?很新鮮的詞,好理解,可如何去做呢?原來,高老師有一本新書《與孩子共讀共書》,于是,我毫不猶豫,當機立斷,立即下單買了書。第二天,書一到,我便一口氣讀完,意猶未盡,感觸良多。
高老師書中告訴我們:真幸福與真成功=讀×書。“讀”就是多讀書、多讀世界,“書”就是在閱讀過程中多寫,既要把一個個字寫美,又要多寫文章與書。多少是“多”,高老師從科學的角度就多讀多寫做了全面匯總;如何做到“多”,高老師提供的方法人人能用,所言的智慧均經實踐檢驗;為孩子選哪些書,更有明確的答案,詳細的書單列在書的后面,這些書全部是高老師和他的女兒讀完的,極有參考價值。除了這些,高老師還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共讀共書記錄本》。這個很有新意,讓家長和孩子一起讀,一起寫,看誰讀的多,看誰寫的多,看誰讀的好,看誰寫的好!多么有創意的方法啊!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說做就做,帶小子參加讀書會活動,這是我們一起讀書的第一步。兩周讀一本書,寫一篇讀書筆記,這個要求并不難做到,書單目錄也是照著初中教材所要求的名篇名著,本著共同的目的,一群家長,帶著一幫半大孩子,從讀書到心得分享,體驗讀書帶來的樂趣,還可以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幾番耳濡目染之下,我沒看出小子閱讀方面的進步,也許,時間才是檢驗成效的標準,即便現在看不出來,我想,若干年以后,等小子也做了家長,或許,對他來說,這些經歷未嘗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很難說。至少,這樣做觸發了我對閱讀的興趣大增,并且有心重新提起筆來,記錄心情,分享生活。
高老師書中提到的兒童讀物,特別是繪本橋梁書,使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繪本不僅限于孩子可讀,家長也一樣可以讀,簡單的文字,夸張的繪圖,蘊含的是不凡的思想,佩服作者豐富的想象力的同時,也激發大人孩子更多的想象力,高老師把這種創意帶到課堂,給孩子們帶去更多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想象力是個好東西,它最終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創造力。我第二步的計劃便是,陪小子一起閱讀更多的書,對,就從橋梁書,繪本開始吧。讀完再動動筆,雖然不能像高老師一樣,每天筆耕不輟,一口氣就能寫好幾千字。我們從就短一點的文字開始,我對小子說,你可以隨意寫,200—300不少,1000—20xx不多,寫不出來,用畫的,也可以啊!你寫,我一定也寫!不信?等著瞧吧。
有時候,生活就是這樣。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記得20xx年春節前后,在空閑之余,一群素不相識又志同道合的網友,也曾弄了一個小集子《閑花文集》,其中,有我的一篇拙文入選。真沒想到,隨手涂鴉之作,自認為難登大雅,竟也有人能給予認可,這是對我信心的莫大鼓舞。開始,我并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小子,甚至連我的妻子也不知道,這是多么不值一提的事情。也許我想錯了,為什么不告訴他呢,他也需要有個榜樣的力量,需要學習的動力。幾年后的現在,我把《與孩子共讀共書》拿回了家,跟小子說,好好讀一讀,咱們做個約定吧,一起讀書,一起動筆寫寫,看誰能堅持到最后!我不奢求孩子將來能像高老師和他的女兒那樣優秀,只希望他以后能記住,在他學習的道路上,有我這個“朋友”一路陪伴,一起讀,一起寫,一起玩,一起樂。
在微信朋友轉發來的文章里,巧遇了“玉峰文苑”。原來,身邊還有一個這樣的平臺,可以分享老師們的教育隨筆教學心得,可以曬曬自己的生活點滴心情文字,可以發表孩子們的優秀習作讀書感悟。讀了一段時間之后,我也按捺不住自己那顆略帶“文藝”的心,寫了幾個小短文,發到了主編的郵箱。我想,就我寫的這點東西,能不能發表并不重要,貴在學習,拋磚引玉。如果我真正地去做了,能鼓勵小子也能多讀多寫,這便是成功。誰都想能夠變得“腹有詩書氣自華”,但也要明白“最是書香能致遠”,多讀書的好處最是如此。陸游詩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可要是不多讀書,總是會感到墨盡詞窮。杜甫不是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嗎?他還說過,“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讀的是別人的,寫的是卻是自己的,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通過文字加以表達,再分享給他人,才能引發他人的共鳴。閱讀的快樂,無外乎是從讀讀和寫寫中來。令我感到意外和驚喜的是,經過主編的指正修改,也有幾篇小文得以在平臺發表,在此,要感謝主編們的抬愛,我將繼續努力,多讀多寫。我對小子說:小子,你要加油哦!
讀書不是讀死書、死讀書,活學更要活用。《紅樓夢》里有一幅很妙的對聯,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有字的書要讀,無字的書也要讀,就是人要致力于學,書里書外地苦讀,這個事情不死不休。我想,往深了說,這可能就是所謂“知行合一”吧。
高老師的《與孩子共讀共書》一書,給了我莫大的啟發,我也將不遺余力地向朋友們推薦,并且從自身開始做起,共讀共書,共享成長的快樂。
父母不得打罵孩子的名人名言篇五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幾乎是每一個中國式家庭的愿望,按現代教育講就是學習好,考上名牌大學。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多數家長偏重于對孩子在智力方面的投入,給孩子報許許多多的興趣班和補習班,往往容易忽略幼兒階段的品德教育和人格培養。等到孩子十幾歲,開始進入青春期、反叛期,教育和培養的難度就會增加很多。
我女兒今年四歲,就讀于東莞市鳳崗翡翠幼兒園中三班,我本人今年57歲,老來得女,孩子自然成了我們夫妻倆的掌上明珠,我給女兒取英文名“angle”,天使的意思。
但在孩子一歲半時,我和太太就開始關注和探討孩子的品德教育問題,特別是我的太太,從小培養孩子必須對長輩有禮貌,見面必須講問候語,教育孩子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有一次,我有意的在她面前扔了個廢紙團,孩子馬上說“爸爸不文明,亂扔垃圾”,我馬上在孩子面前承認了錯誤。我們還特別注重培養孩子遵守規則,比如學會按序排隊,過馬路時不闖紅燈,必須走人行道,必須走斑馬線過馬路等等。
孩子的品德教育還包括學會分享、有愛心、孝敬老人。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除了要把食物拿出來分享,還要求她把心愛的玩具帶去幼兒園,讓所有小朋友一起參與玩樂,讓她在分享中體驗快樂!在我女兒出生時,她的爺爺奶奶就已經被安排在老人院居住和生活。同樣這點她母親做的非常好,一個月四個星期天,其中有兩個星期天,我們一定帶著女兒到深圳鹽田怡康院和老人團聚(還有兩個星期天,是孩子的伯父伯母帶孩子去探視老人),四年多以來,我們從不間斷,因為我們明白,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孝道是需要傳承和發揚的。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在日常生活中,總會有任性、調皮,甚至犯小錯誤的時候,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場合,千萬不要在人多時教育和訓誡孩子,特別是千萬別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面前教育,也不要在許多親戚朋友的面前來教育。前者容易出現救兵,教育不好孩子;后者容易讓孩子失了面子,反而會更加反叛,教育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應該在與孩子單獨相處時,耐心和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白到底錯在哪里。同樣,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必須注意方式方法,要少訓責,少謾罵,多贊美,多鼓勵,培養孩子自信心,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不足之處,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如何彌補不足。
當然,在孩子的今后教育中,我也有許多困惑,在現今優越的物質條件下,如何杜絕孩子的攀比心理,如何培養她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精神,如何防范孩子沉迷電子游戲等等,以上就是我和太太四年來的一點心得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