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關于扶貧干部事跡范文一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xx屆五中全會、習來陜視察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積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按照“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精準到人”的原則,圍繞“扶真貧、真扶貧”的思路,不斷開創精準扶貧新局面,為實現“兩個吳堡”的目標提供堅強保障。
二、考評對象
選派到村的第一書記及鄉鎮、部門幫扶干部。
三、考評原則
1、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注重實績、群眾公認、民主公開。
2 、堅持全面考評和重點工作考評相結合;日常考評和年終考評相結合;組織考評和民主測評相結合。
3、力求全面、科學、準確、實效。
4、考評等次劃分: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
5、考評等次分值范圍。
優秀(90分以上),稱職(70分至90分),基本稱職(60分至70分),不稱職(60分以下)。
6、考評分值比例:考核采取百分制,履職情況占50%,遵守紀律情況占30%,民主評議占20%。
四、考核辦法
1、考核時間:分季度和年終四次考核(第四季度與年終合并考核),第一季度考核時間3月份,第二季度考核時間為6月份,第三季度考核時間為9月份,年終考核時間為12月份。
2、考核方式:由鎮黨委、政府對第一書記及鄉鎮、部門幫扶干部打分考核。打分根據履職情況、遵守紀律情況、民主測評情況,對第一書記及鄉鎮、部門幫扶干部進行綜合評定,確定最終分值,并評定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四個檔次。
五、考核內容及標準
(一)履職情況(50%)
1、惠農政策宣傳(5分)
能夠積極參與惠農政策宣傳的,記5分;未能積極參與惠農政策宣傳的,記0分。
2、協調干部幫扶(5分)
積極建立聯絡溝通機制,開展業務指導培訓并提供服務保障等情況,記5分;建立聯絡溝通機制,未開展業務指導培訓和提供服務保障,記3分;未建立聯絡溝通機制,未開展業務指導培訓和提供服務保障,記0分;
3、參與貧困人口識別和建檔立卡(5分)
能積極參與貧困人口識別和建檔立卡,記5分;未能積極參與貧困人口識別和建檔立卡,記2分。
4、制定脫貧計劃(10分)
第一書記及鄉鎮、部門幫扶干部協助村兩委,根據本村實際,科學制訂村級三年發展規劃,并能按規劃實施,記10分;有規劃,未實施,記5分;無規劃未實施,記0分。
5、組織實施扶貧項目(10分)
能夠積極組織實施扶貧項目,且被驗收達標,記10分;實施扶貧項目驗收率達到90%,記6分;實施項目驗收率達到80%,記4分;產業項目驗收率低于80%,記0分。
6、協助綜合治理(5分)
協助完成安全生產相關工作目標,加1分;成功解決矛盾糾紛并有記錄,加2分;全年無越級上訪、信訪案件,加 2分。
7、爭取設施項目(5分)
積極為本村爭取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5分;未能爭取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記0分。
8、完成其他任務(5分)
如期完成鎮黨委、政府、精準扶貧領導小組安排的其他任務,記5分;未能如期完成,記0分。
(二)遵守工作紀律情況(30%)
1、駐村工作時間情況(20分)
在村工作時間全年達到220天,記20分;達到190天,記15分;低于190天,記10分。
2、履行請銷假制度情況(10分)
不履行請銷假制度,每次扣1分;不按時參加會議,每次扣1分。
(二)民主測評(20%)
對選派到村的第一書記及鄉鎮、部門包抓干部考核實行個人述職、民主評議相結合方式進行測評。
1、根據個人包抓的村,由村兩委負責人、村黨員代表、群眾代表分別進行測評打分(10分)。
2、由鎮黨政班子成員、各站所負責人、包片領導、包村干部根據第一書記在鎮述職情況進行測評打分(10分)。
六、考評結果運用
鎮黨委依據全年四次考核測評的結果,對第一書記及鄉鎮、部門包抓干部的考核測評結果進行整理,對考核優秀的第一書記及鄉鎮、部門包抓干部進行通報表揚或表彰獎勵,對考核不稱職的進行通報批評,并報送縣委組織部作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
關于扶貧干部事跡范文二
一腔熱血傾注扶貧
“一直以來,我都把扶貧當作一項事業,而不是任務。扶貧是我的責任。”說這句話的人,是_區棗林鄉扶貧工作專職人員_。作為一名扶貧工作者,從_年建檔立卡工作開始,他就擔負起全鄉建檔立卡精準扶貧工作。
棗林鄉地處_區西山地區,下轄22個行政村,76個自然村,總戶數4720戶。建檔立卡工作中,根據精準扶貧要求,該鄉共識別出18個貧困村4個插花貧困村,貧困戶1350戶3036人,貧困發生率為29.91%。山一家,水一家,扶貧要去每一家……作為一名鄉鎮扶貧工作者,不像第一書記那樣直接面對貧困戶,但是鄉鎮工作9年,_更了解農村、更了解貧困戶。他自始至終一直在扶貧工作上,對扶貧政策的理解和執行更加熟練和精準。
爭當脫貧攻堅的“排頭兵”
自_年扶貧工作開展以來,_一心做好本職工作,廢寢忘食、夜以繼日撲在工作上。由于棗林鄉貧困人口多,這一重要的工作不僅工作量大、繁瑣,而且要求嚴格。但是_在扶貧工作人手不足的時期,依然能獨立圓滿的完成任務。“有時候去得太遠了,傍晚只能到村里借宿,住在農戶家或者空置的宿舍里,晚上經常停電,黑黢黢的,當時覺得有些害怕,但是現在回憶起來也沒什么了。”_笑著說。由于表現突出,由20__年3月,?_區政府授予_?“扶貧工作先進個人”。
在具體工作中,_悉心指導第一書記,鄉村兩級干部開展工作,學以致用,積極爭當基層一線脫貧攻堅工作的排頭兵,努力做到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兩個百分之百”。
扶貧統計做到精準化、具象化
在建檔立卡和大數據信息采集錄入工作中,為了讓識別結果和信息更加準確,_通過認真研究操作數據采集系統來查找工作中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通過“一天兩會、一培訓一指導”高強度集中指導和一對一輔導相結合,全鄉在建檔立卡扶貧開發信息錄入工作中始終走在全區前列,高質量率先完成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工作,使全鄉信息平臺建設精準指數達到90%以上,致貧原因、幫扶措施和脫貧指標實現緊密銜接。
_年冬,建檔立卡“回頭看”工作開展以后,全鄉都在忙于貧困戶精準識別,_開啟了“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指導扶貧三支力量進行精準識別及資料完善。但是天有不測風云,他的爺爺凌晨過世,只能隨家人一同回家安排后事。心系扶貧大計的他有著小家為大家的犧牲精神,僅僅一個上午,中午就又趕回棗林鄉投身到忙碌的工作當中。
多年堅守人生最美的風景
自開展扶貧工作以來,_常常廢寢忘食、夜以繼日撲在工作上,朋友說他瘋、嫌他傻,正是他的“傻”和“瘋”換來了扶貧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質量,更換來了貧困戶對他的高度認可。
貧困戶的識別、錄入以及脫貧退出等工作雖然繁重,但只是規劃統計科工作的一部分。_對自己在規劃統計科的忙碌工作評價為“甘之如飴”,他說:“在一次又一次的精準識別工作中,我們看到在政策的幫助下,我鄉的貧困人口在不斷減少,雖然工作越來越辛苦,但心里很欣慰。”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_相信,只有腳踏實地去做好脫貧攻堅的每一件事,為貧困鄉村和貧困戶做好自己應做的工作,才是對自己多年鄉鎮扶貧工作堅守的最好詮釋,才是自己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風景。
關于扶貧干部事跡范文三
一腔熱血傾注扶貧
“一直以來,我都把扶貧當作一項事業,而不是任務。扶貧是我的責任。”說這句話的人,是_區棗林鄉扶貧工作專職人員_。作為一名扶貧工作者,從_年建檔立卡工作開始,他就擔負起全鄉建檔立卡精準扶貧工作。
棗林鄉地處_區西山地區,下轄22個行政村,76個自然村,總戶數4720戶。建檔立卡工作中,根據精準扶貧要求,該鄉共識別出18個貧困村4個插花貧困村,貧困戶1350戶3036人,貧困發生率為29.91%。山一家,水一家,扶貧要去每一家……作為一名鄉鎮扶貧工作者,不像第一書記那樣直接面對貧困戶,但是鄉鎮工作9年,_更了解農村、更了解貧困戶。他自始至終一直在扶貧工作上,對扶貧政策的理解和執行更加熟練和精準。
爭當脫貧攻堅的“排頭兵”
自_年扶貧工作開展以來,_一心做好本職工作,廢寢忘食、夜以繼日撲在工作上。由于棗林鄉貧困人口多,這一重要的工作不僅工作量大、繁瑣,而且要求嚴格。但是_在扶貧工作人手不足的時期,依然能獨立圓滿的完成任務。“有時候去得太遠了,傍晚只能到村里借宿,住在農戶家或者空置的宿舍里,晚上經常停電,黑黢黢的,當時覺得有些害怕,但是現在回憶起來也沒什么了。”_笑著說。由于表現突出,由20__年3月,?_區政府授予_?“扶貧工作先進個人”。
在具體工作中,_悉心指導第一書記,鄉村兩級干部開展工作,學以致用,積極爭當基層一線脫貧攻堅工作的排頭兵,努力做到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兩個百分之百”。
扶貧統計做到精準化、具象化
在建檔立卡和大數據信息采集錄入工作中,為了讓識別結果和信息更加準確,_通過認真研究操作數據采集系統來查找工作中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通過“一天兩會、一培訓一指導”高強度集中指導和一對一輔導相結合,全鄉在建檔立卡扶貧開發信息錄入工作中始終走在全區前列,高質量率先完成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工作,使全鄉信息平臺建設精準指數達到90%以上,致貧原因、幫扶措施和脫貧指標實現緊密銜接。
_年冬,建檔立卡“回頭看”工作開展以后,全鄉都在忙于貧困戶精準識別,_開啟了“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指導扶貧三支力量進行精準識別及資料完善。但是天有不測風云,他的爺爺凌晨過世,只能隨家人一同回家安排后事。心系扶貧大計的他有著小家為大家的犧牲精神,僅僅一個上午,中午就又趕回棗林鄉投身到忙碌的工作當中。
多年堅守人生最美的風景
自開展扶貧工作以來,_常常廢寢忘食、夜以繼日撲在工作上,朋友說他瘋、嫌他傻,正是他的“傻”和“瘋”換來了扶貧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質量,更換來了貧困戶對他的高度認可。
貧困戶的識別、錄入以及脫貧退出等工作雖然繁重,但只是規劃統計科工作的一部分。_對自己在規劃統計科的忙碌工作評價為“甘之如飴”,他說:“在一次又一次的精準識別工作中,我們看到在政策的幫助下,我鄉的貧困人口在不斷減少,雖然工作越來越辛苦,但心里很欣慰。”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_相信,只有腳踏實地去做好脫貧攻堅的每一件事,為貧困鄉村和貧困戶做好自己應做的工作,才是對自己多年鄉鎮扶貧工作堅守的最好詮釋,才是自己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