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屬于現實活動范疇。它是演講家通過對社會現實的判斷和評價,直接向廣大聽眾公開陳述自己主張和看法的現實活動。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演講稿嗎?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匠心筑夢演講稿字篇一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匠心筑夢,精彩人生》。
暮春三月,草長鶯飛,這是個美麗浪漫的季節,也是個忙碌充實的季節,剛剛過去的這個雙休日,我們綜合高三的379 位同學參加江蘇省對口單招考試的同時, 200多位11級同學正在專升本的考場奮筆疾書,共同圓他們的大學夢;而今明兩天,20xx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正在火熱報名中,從5月8日到6月5日的賽事中,我校將有8位選手參加5個項目的群雄逐鹿,是歷史上參賽人數較多,奪金點最多的一支隊伍,從年前省賽結束,這些選手和他們的教練就投入到緊張而殘酷的集訓選拔中,在技術上尋求突進,工藝上精益求精,終于過關斬將,沖進國賽,去摘金奪銀,為校爭光。
同學們,其實我們挺幸運的,正趕上國家重視職業教育的大好時機,學校緊隨職教發展趨勢,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引入國際"現代學徒"理念,旨在把大家培養成為 就業有優勢,創業有能力,升學有希望,終身學習有基礎的"未來大國工匠".僅就技能大賽而言,眾所周知,舉辦技能大賽,是深化職教教學改革、加快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可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 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有效檢驗學校的辦學水平。而且大賽在賽項設置上均融入最新的生產技術要素,代表了行業生產發展水平。所以,一直以來,學校除組織大家參加各級各類的技能大賽,也承辦了市賽和省賽,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那些獲獎選手們之所以能捧回金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步步奮斗的結果。他們以大國工匠為榜樣,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善于鉆研的大腦,創造出優異的成績,初步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這些都告訴我們,在今天的校園內,擁有好技能,掌握一技之長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基石,是成就燦爛明天的基礎。技能是什么?技能今天是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明天順利就業的資本;技能是大家展現自我才能的基礎,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基石。因此,我號召同學們都要明確自己在校的目標,通過在校的專業理論課學習和實踐操作鍛煉,特別是通過參加各類考證和競賽,來實現技能的提高,為自己走上社會,就業和創業增添競爭實力,從而成就精彩人生。
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把工匠精神應用到我們的專業課學習中來,刻苦扎實地學習專業課知識,在實訓時積極認真參加實訓,多練習,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也許我們不能像大國工匠們那樣震撼眼球,但是,只要我們用平和的心境、任勞任怨的勞動心態,經營好小細節、小技術,同樣能展現"微而著"、"小而實"的勞動之美。我們畢業后可能都要奮斗車間一線,為我國的強大繁榮助力。我們不是"大國工匠",卻是一顆顆有望成為大國工匠的種子,現在的我們,雖然微小,但并不卑微。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今后馳騁全世界的高鐵、飛機、輪船甚至是載人航天器都會有我們汗水結晶。
匠心筑夢演講稿字篇二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工匠精神,做魯泰工匠。”。
通過觀看大國工匠的宣傳片以及公司車間的大力宣傳和弘揚,使我們了解了大國工匠的故事,并深深的被他們的故事所感動,大國工匠的故事也深深地觸動了我,是我不禁反思我與他們的差距,不禁夢想向他們靠攏。
每次當我看完大國工匠的宣傳片后,我就一次次的問自己,到底什么樣的工人,才是大國工匠。一定是高端科技嗎?一定是獨一無二嗎?一定是奢華卓越嗎?都不是!
那大國工匠都是什么樣的工人他們都是在第一線辛勤工作的平凡工人,他們有鉗工,有撈紙工,有研磨工等等,無一例外,都是平凡的普通工人,他們不是領導,不是富翁,甚至不是高學歷,但他們每一個人都靠著對職業技能的完美追求,靠著對技術的忠實傳承和鉆研,靠著幾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和堅守,與平凡的工作中掌握不平凡的技能,成為國家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平凡永遠是人生的常態。但平凡能孕育偉大,平凡的工作成就崇高的事業,平凡的崗位鑄就人生的輝煌。在工作中我們要以恪盡職守的意識、熱情服務的態度、嚴于律己的精神,時刻發揚開拓創新、積極進取的工匠精神,踏實工作、立足崗位、創先爭優,只要你不甘平庸,就一定也能像大國工匠們那樣在平凡崗位上演繹精彩的人生!就一定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魯泰工匠!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匠心筑夢演講稿字篇三
走進沙灣何世良工作室,記者目光立馬被一幅磚雕作品所吸引。作品呈現了香蕉、荔枝、龍眼、洋桃等嶺南佳果,構圖疏密有致,密處葉果層疊,疏處大量留白,頗富中國畫意蘊。最誘人處當屬細節,香蕉的飽滿、荔枝的粗糙、小鳥的顧盼,甚至蕉葉上的蟲眼都栩栩如生,在青磚上表現如此精妙細節需要何等功力。感嘆之余,不禁好奇,是什么讓他對磚雕藝術如此癡迷。
何世良說,生于斯長于斯,自己從小就“流竄”在村中大大小小的祠堂中,放眼所見皆是在少年眼中充滿神秘感的磚雕、木雕、灰雕,長期浸淫在嶺南建筑藝術中,讓他從小涵養了一種古典情懷、雕刻情結。從16歲初中畢業到今天,從木雕到磚雕,從家具到大型磚雕作品,從個人到團隊協作,從默默無聞到行業翹楚,他一直在堅持,未離開過半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之”“樂之”,方能不改初衷,一以貫之。那些杰出工匠一輩子,甚至一個家族幾代人都做一件事——如清代負責宮殿、皇陵修繕的“樣式雷”家族,在200多年的時間里,傳承8代,為大清帝國營造了數不清的經典建筑——正是有這著這樣一種信仰,一種耕耘不輟的愚公精神。
何世良這種觀念深深融進他的磚雕創新實踐中,譬如磚雕工具改良創新,采用電動工具雕刻,速度提高一倍,提升了效率;譬如技法創新,在長50米、高9米的大型磚雕作品《百福暉春壁》中,因此壁雕幅面積甚大,為增強立體感和克服平板之弊,他把雕刻深度大大增加,千方百計讓雕刻物“凸”出來,成為磚雕技術上的一大突破。由于青磚質地松脆,容易崩折,故一般磚雕鏤空較淺,此壁鏤空度極大,深厚而面廣,景物內部結構通空如蟻穴,把鏤空技術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舊、因陋就簡,不是不能超越前輩,否則技藝就不會進步。當傳統工藝遇上新工藝、新技術,傳承與創新有機融合便成為一種必然,這或許可以稱為新工匠精神吧?在“中國制造20xx”中,創新是勾勒藍圖的一條主線。其戰略任務和重點,第一項就要提高國家制造業創新能力。這表明,創新是提升中國制造的基礎,沒有創新帶來的活力和動力,中國制造只能原地踏步。
傳承,一份責任
傳統工匠講究師徒之間口授心傳,隨著老一輩工匠離去。后輩一旦跟不上,這門手藝就有失傳的危險。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嶺南磚雕作為嶺南建筑文化的一朵奇葩,不僅面臨著制作材料的枯竭,還有人才斷層之虞,能夠掌握在磚上進行雕刻技藝的人已經很少了。如再不重視,和許多老手藝一樣,磚雕這種嶺南所獨有的民間藝術面臨著消亡的危險。為了讓傳統工藝薪火相傳,不讓磚雕后繼無人,何世良成立磚雕工作組。由于磚雕市場日益萎縮,愿意學藝傳承者并不多,很少人能堅持下去。
不但磚雕,包括嶺南風格特色建筑,也因受到現代建筑沖擊,人才不足而日漸式微。何世良舉了一個例子,某單位需要設計一個傳統嶺南戲臺,但許多設計院都無法勝任此項任務,這個側面足以窺見嶺南風格特色建筑的尷尬現狀。
讓“工匠精神”滲透進各個行業中。培養出更多的大國工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人觀念的更新,更需要國家戰略、國家意志,如提升職業教育地位、重視技能型人才培養、提高工匠福利待遇、重點扶持某些行業,使工匠安心在自己的領域里追求極致、精益求精,并將技術與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工匠精神有多重要?舉個例子說明,坐過廣州地鐵的人都聽過“車門即將關閉,謹防夾傷”這句提醒,可誰又知道,廣州地鐵二號線首次引進國外屏蔽門時。單維修一扇屏蔽門就得花8萬元。9年后,經過廣州工匠努力,維修價格已降至不足1萬元。20xx年起,廣州地鐵工程師成功促使屏蔽門國產化。
一個優秀工匠可以帶動一群人,一群工匠可以帶動一個明星企業。一群明星企業可以提升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工匠精神重要性可見一斑?!笆濉逼陂g,廣州將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雙輪驅動,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將由的54.2%提升到20xx年的70%。從這個戰略高度,廣州不僅需要討論工匠精神,對工匠精神的再度詮釋,還要進行工匠精神培育的全新實踐,為廣州打造先進制造業源源不斷注入新動能。
不久前,廣州市委、市政府正式發布《關于加快集聚產業領軍人才的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突出“高精尖缺”導向,計劃5年投入約35億元,在重點產業領域內支持500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含團隊成員),每年支持1000名產業高端人才、20xx名產業急需緊缺人才。政策先行、資金到位,廣州將成為人才洼地。大量工匠注入,亦將為廣州經濟騰飛奠定堅實基礎。
匠心筑夢演講稿字篇四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匠心筑夢,精彩人生》。
暮春三月,草長鶯飛,這是個美麗浪漫的季節,也是個忙碌充實的季節,剛剛過去的這個雙休日,我們綜合高三的379 位同學參加江蘇省對口單招考試的同時, 200多位11級同學正在專升本的考場奮筆疾書,共同圓他們的大學夢;而今明兩天,20xx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正在火熱報名中,從5月8日到6月5日的賽事中,我校將有8位選手參加5個項目的群雄逐鹿,是歷史上參賽人數較多,奪金點最多的一支隊伍,從年前省賽結束,這些選手和他們的教練就投入到緊張而殘酷的集訓選拔中,在技術上尋求突進,工藝上精益求精,終于過關斬將,沖進國賽,去摘金奪銀,為校爭光。
同學們,其實我們挺幸運的,正趕上國家重視職業教育的大好時機,學校緊隨職教發展趨勢,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引入國際"現代學徒"理念,旨在把大家培養成為 就業有優勢,創業有能力,升學有希望,終身學習有基礎的"未來大國工匠"。僅就技能大賽而言,眾所周知,舉辦技能大賽,是深化職教教學改革、加快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可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 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有效檢驗學校的辦學水平。而且大賽在賽項設置上均融入最新的生產技術要素,代表了行業生產發展水平。所以,一直以來,學校除組織大家參加各級各類的技能大賽,也承辦了市賽和省賽,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那些獲獎選手們之所以能捧回金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步步奮斗的結果。他們以大國工匠為榜樣,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善于鉆研的大腦,創造出優異的成績,初步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這些都告訴我們,在今天的校園內,擁有好技能,掌握一技之長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基石,是成就燦爛明天的基礎。技能是什么?技能今天是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明天順利就業的資本;技能是大家展現自我才能的基礎,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基石。因此,我號召同學們都要明確自己在校的目標,通過在校的專業理論課學習和實踐操作鍛煉,特別是通過參加各類考證和競賽,來實現技能的提高,為自己走上社會,就業和創業增添競爭實力,從而成就精彩人生。
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把工匠精神應用到我們的專業課學習中來,刻苦扎實地學習專業課知識,在實訓時積極認真參加實訓,多練習,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也許我們不能像大國工匠們那樣震撼眼球,但是,只要我們用平和的心境、任勞任怨的勞動心態,經營好小細節、小技術,同樣能展現"微而著"、"小而實"的勞動之美。我們畢業后可能都要奮斗車間一線,為我國的強大繁榮助力。我們不是"大國工匠",卻是一顆顆有望成為大國工匠的種子,現在的我們,雖然微小,但并不卑微。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今后馳騁全世界的高鐵、飛機、輪船甚至是載人航天器都會有我們汗水結晶。
匠心筑夢演講稿字篇五
那年的夏天,異常的悶熱。監考教室里老師們早早準備了一臉盆溫水,嶄新的毛巾吸了飽飽的水,大大的蒲扇在老師的手里搖著。屋頂的吊扇乏力地轉著,窗外的知了不知疲倦地聒噪。應考的我們一會兒臉上就已經布滿了汗珠,汗水流在眼簾上,澀澀地疼。有連續復習奮戰的疲憊,也有傾盡全力的堅持,大家都知道這是選拔性考試,誰也不愿意輸在這最后一關。我甩甩手,想讓虎口的壓力小一些,似乎是筆握得太緊,寫字感到不及平日流暢。一位老師拿著毛巾走到我面前“孩子,擦把臉!”溫熱的毛巾覆蓋在臉上清爽了許多?!皠e著急,慢慢答!”鈴聲響起,走出考場,我相信,今年九月,我應該是在師范學校上學了。
后來,果然如愿,我成為一名師范生。
入學后發現,師范生和高中生的培養方向不盡相同,知識要求不那么難,但要求學的面廣,技藝多。琴棋書畫,吹拉彈唱,學習做一個隨時都可以勝任的角色。一開始并不習慣,每次上音樂課,面對嚴格的老師,手不由得發抖。條件有限,每個班只配5臺風琴,所以為了不讓自己發抖,50個同學爭分奪秒練琴。年級小院的琴聲最早會在早上六點鐘響起,聽著那磕磕絆絆的琴聲,大家知道那一定是挨了批評的同學在找業余時間自己補課。對初入師范的我們來說,再不會彈的曲子,再不會畫的素描和水粉都得硬著頭皮學。未來不知道自己會在哪里教學,更不知道自己會帶什么課,全方位的練習是為了自己心里不慌。老師說,如果在老師少的學校,一個人有可能教所有的學科,也就是“全科老師”。
我的夢想本就是做一名老師,因此,辛苦不辛苦有什么關系呢?師范三年級的時候,迎來了全市師范生基本功大賽,朗讀、視唱、三筆字(鋼筆字、粉筆字、毛筆字)、口頭作文和簡筆畫。我被選拔代表學校參加朗讀和口頭作文兩個項目的比賽。清晰地記得一下課我和其他三位同學就到輔導老師那里進行針對性集訓,市里的三所師范學校誰都不肯落后,指導老師的嚴格要求也讓我們不敢有絲毫懈怠。為了讓吐字歸音更加規范,每天一早一晚都要進行口唇操的練習,作品朗讀一定要求聲情并茂,以情感帶動聲音,決不允許濫用朗讀技巧。老師告訴我們:“老師的朗讀和范讀就是最好的教科書。你的每一份努力都會記在學生心里。而讀好書是你們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比舾赡旰?,當我真正成為一名教師,站在講臺上聲情并茂地為學生朗讀作品的時候,我深深理解了老師的話。教師的勞動最重要的是用心,學生不僅僅從我們身上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感受知識的溫度和力量,老師對待知識的態度越精益求精,呈現出的教學效果越好,學生學習的勁頭就越大,這是一種良性循環。這段備戰基本功大賽的經歷成為我一生的財富,我深深感謝我的輔導老師們給予一位師范生最嚴謹、深刻的教育,是他們讓我懂得良心才是教師最重要的師德,精湛的教學技藝會為美好的課堂插上翅膀。
我的最美時光揮灑在三尺講臺上,寒來暑往,學生走了一批又一批,我一次次將孩子們送到更遠的地方。常常想:我就是一座踏實的橋,送更多的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我永遠記得自己的職責:不懈怠、不抱怨,不虛度,在孩子們蓓蕾初開時把他們迎進校園,在他們羽翼漸豐時送出校園。我的教師夢譜寫在每一個孩子身上!
匠心筑夢演講稿字篇六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匠心筑夢,技能成就人生”。
在中國的最東邊生長著一種竹子,名叫“毛竹”。那里的農民到處播種,每天精心培養等待著種子萌芽,即使農民幾年來一直精心照顧,毛竹4年也只不過長3cm。別的地方的人看到這種情景,搖著頭表示完全不能理解。會這樣想:花這么長時間種它做什么,浪費時間和精力。
但是,竹子5年后以每天以足足30cm的速度生長著。這樣只用6周就可以長到15米左右,瞬間就可以變成郁郁蔥蔥的竹林。雖然4年間只長了3cm,但從第5年開始了暴風式成長,6周時間好像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但之前的4年時間里,毛竹的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數百平米。
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即使拼了命去努力也看不到成果。也許你會認為他們很不幸或認為他們是傻子,但他們并不是不在成長,而是在扎根,很深很結實的根。等到時機成熟,他們會登上別人遙不可及的巔峰。
在我們的校園內,就有這么一位像竹子一般扎根成長的同學,他是模具192班的馮競樂。競樂同學為了實現自己的播音主持夢想,從高一開始加入廣播社和創新創業社團。
他剛進入社團表現非常羞澀和靦腆,不敢在公眾面前說話,演講也是斷斷續續,臉紅耳赤。他發現自己的不足后,每天下午第七節活動課到社團,向師兄師姐們學習發音和演講動作,在練習中不知不覺就到晚上七八點鐘,才返匆匆趕回家。競樂通過社團交流群,把每天練習的演講稿,一遍一遍地錄好語音,發到群里“打卡”,讓老師和其他社團成員幫忙指正。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次順德區創新創業路演中,競樂同學擔任主講。當他站在路演大舞臺上,看著下面密密麻麻的觀眾和評委時,不禁有些緊張。但當他看到舞臺下老師和一起前去參賽同學那充滿鼓勵的笑臉,那一抹緊張一下子就被驅散了,自信滿滿的開始路演起來。最后路演項目獲得了順德區二等獎,得到這份榮譽是對他努力付出的肯定和他繼續前行的動力。
競樂同學為了能夠站在最高舞臺展現自我價值,自費報名參加了《譚洲主持人》為期六個月的線上培訓學習。在學習中不斷進步與成長,他回到學校后帶領社團成員參加創新創業項目路演比賽,成績優異,并一路過關斬將,參加廣東省賽中獲得一等獎,此后代表廣東省中職組到重慶參加全國現場總決賽獲得了三等獎的好成績。
馮競樂同學一步一步的努力奮斗,終于如愿站在全國現場總決賽這個大舞臺,享受演講的魅力,體會演講的樂趣,懂得演講的意義。
同學們,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這樣精心筑夢的人,也許你現在做的事情看不到成果,但不要擔心,你并不是沒有成長,而是在扎根,只要時機成熟便可以成就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