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演講者根據幾條原則性的提綱進行演講,比較靈活,便于臨場發揮,真實感強,又具有照讀式演講和背誦式演講的長處。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演講稿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勞動體會的演講稿三分鐘篇一
晴朗的天氣向往著美好的一天!今天是5.1節,媽媽準備包餃子吃,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因為我特別愛吃餃子。
說干就干,我挽起袖子,一手拿著皮,一手拿著筷子夾了餡兒放在皮中間,對折,然后使勁一捏。忽然,我覺得手粘糊糊的,一看,原來用力過猛,餃子皮破了,真是皮破肉綻呀!我趕緊搶救,用了一個皮隨便包成一個肚子鼓鼓的“大胖子”水餃將軍。
媽媽看我包餃子的樣子,不禁哈哈大笑起來。之后,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航彥,包餃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你跟著媽媽學吧。”媽媽手把手的教我包餃子,我奮力地學,沒一會兒,我就學會了包餃子,我包了一個餃子給媽媽看,媽媽說我包得特別棒!夸得我心里美滋滋的。
中午,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雖然包得不怎么好看,但我覺得這些餃子比天下最好吃的餃子還好吃,因為那是我親手包的。
勞動體會的演講稿三分鐘篇二
人類所有的力量最終都集中于權力,一切物質的力量都是權力的工具。原子彈非常強大,要看它的按鈕在誰的手里。
憲法規定,“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幾千年來,人民終于取得了權力,人民終于成為權力的主人,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但是權力的具體執行掌握在官員手里。人民把權力委托給自己選出的代表,再由多數代表的意志授予各級各部門的國家機關,于是,官員便成了國家權力的具體操作者。官大權大,官小權小。
現實的體制有一個缺陷,上位的權力對下沒有邊界,相對于上位權力,下位權力基本沒有獨立性、自主性和自治性,執行權力的時候需要觀察上級的臉色,時刻希望得到上級的肯定,努力爭得一個贊揚,唯上唯文(件)不唯實,可以不講真話,可以不講真理,不可以對抗領導。體制性官僚主義這個話題另當別論,需要通過政治體制改革予以解決。
習關于推進作風建設講話時,要求各級領導干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三嚴三實”的要求,其他的可以適用于一般黨員、一般干部,甚至一般的人,唯有“嚴以用權”的要求,是完全針對掌握權力的官員所講的。
嚴以用權,在總體上需要制度的配套,然而,從官員的個體上,則無權埋怨,必須自潔自好,對權力有正確的認識。
嚴以用權至少包含這樣三層意思。
慎于用權 權力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為民謀利,用錯了,損害人民利益,用反了,危害人民利益。
人民利益是一個非常宏大的概念,包括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個體利益和集體利益,因此,在權力使用的時候要謹慎,尋求各方面利益的最佳結合點,遵循發展的客觀規律,須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
謹慎用權的前提是把情況搞清楚,把問題想明白。搞清楚情況唯一的辦法是調查研究,除此沒有別的途徑;把問題想明白就是要深思熟慮、集思廣益,發揚民主,博采眾長。領導干部掌握的情況可能比別人多一點,見識可能比別人廣一點,但決不是先知先覺的神仙。
拍腦袋決策,家長制領導,一言堂做主,強烈的表現欲、權威欲、發展欲、政績欲,都是對權力的濫用。出發點未必不正當,雄心勃勃,急于在短期內獲得成功,實現大變樣,結果與愿望差之千里,人走政息,折騰到最后,面貌依舊,民生如故。后任要么收拾攤子填平補齊,要么重起爐灶進入新一輪的循環。
任何發展,最終都要落實到改善民生上來。普遍見得到的千城一貌,政府債務,土地財政,資源枯竭,環境惡化,更遑論有的地方強征強拆與民爭利的權力霸道。凡是官德未泯的官員,都有必要對用權是否謹慎進行認真的思考。
敢于用權 權力不是用來欣賞的,不是用來炫耀的,更不是束之高閣用于收藏的,人民的權力必須為人民謀取利益。
慎于用權和敢于用權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權力有風險,用權須謹慎,說的是,手握權柄,如履薄冰,要負責任地使用權力。反之,過之,不敢負責不敢用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寧可權力放空,以不作為而保證不犯錯誤的惜權思維,也是違背權力的本意的。
毛公說,“好的領導者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認真地對待錯誤。完全不犯錯誤的人在世界上是從來沒有的”,鄧公說,“大膽闖,大膽試”,說的都是敢于用權。
勞動體會的演講稿三分鐘篇三
20xx年10月6日---7日,第十屆全國“村長”論壇在江蘇省華西村隆重召開,我也有幸參加了此次論壇。此行收獲頗多,更讓人難忘的是李源潮部長與我們大學生村官的座談會。這次座談會給我們大學生村官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與交流平臺,同時對我今后的工作也是一種鼓勵和鞭策。
在座談會上,幾位優秀大學生“村官”代表做了發言,匯報了他們的工作和創業情況。使我了解了他們的先進事跡以及寶貴經驗,也讓我看到了他們為此而付出的艱辛,使我對他們充滿了敬佩之情。深感自己在創業、帶民致富這方面做得不夠好。
隨后,李源潮部長做了重要講話,也對我們大學生村官提出了幾點意見。他的講話飽含深情,意義深遠,思想性、針對性、指導性都非常的強,對我們大學生村官的健康成長、發揮作用指明了方向。李部長提出的幾點建議,使我想起20xx年豐城市冷書記在全市年輕干部座談會上,對我們講到,作為年輕干部,保持熱情持久、健康向上的心態,要常懷“五心”。兩位領導的講話,都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更讓我感受到,中央及地方各級領導對我們大學生村官都是非常重視的,對我們給予厚望。自己要更加努力地將工作做好,絕不辜負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殷切希望。
李部長提出的第一點建議是,大學生到村任職,要堅定在農村煅煉成才的理想抱負。要志存高遠,踏實奮斗,在農村這個大熔爐中鍛煉成長,鍛煉成為黨和人民所需要的人才。這正是要我們常懷進取之心。簡單的農村生活容易使大學生村官產生“疲勞”效應,不知不覺的成了不思進取。只有懷著進取之心,才能產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不斷自我突破;才能主動尋求挑戰,勇于擔當重任;才能保持敏銳的思維和活躍的精神狀態,勤勉工作,善于思考創新;才能持續進步,刷新成績。即使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也要熱愛工作,永不松懈。將艱苦的工作環境、繁重的工作任務當作是對自己的鍛煉。俗話說的好,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大學生村官只要有恒心、有抱負、扎根農村,在立足基層照樣能夠譜寫無怨無悔的青春年華。
第二點建議是,希望大家撲下身子干事,磨煉意志、提高能力。他要求我們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本村的工作。村莊雖小,舞臺很大。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抓緊干事。這正是要我們常懷平常之心。兩年來的農村工作,使我曉得,我們大學生村官做事,首先要放下架子,保持一顆平常心,擺正位置然后開始工作。要尊重農民,要與群眾建立感情,幫助群眾,解群眾之所難。積極走訪群眾和群眾交談、交流。溝通是有規律的,交流的成功往往是基于語言的共同點,談論村民熟悉的問題,有了共同語言,與村民的溝通也會越來越多。
第三點建議是,希望大家能融入農村,熟悉農民,培養對群眾的深厚感情,這是黨中央非常重要的目標。這正是要我們常懷愛民之心。大學生村官要先做村民再做“村官”。“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深懷一顆愛民之心,要有愛民之心,愛民之舉,才能與群眾打成一片,群眾才會認可你,獲得群眾支持是工作的基礎。群眾的困難就是自己的困難,幫助他們,自己的群眾基礎也就打牢固了。
第四點建議,大學生村官要邊干事邊讀書,養成理論聯系實際的習慣。這正是要我們常懷學習之心。農村的工作讓我感受最深的也是“學習”兩字。作為大學生村官,我們剛從象牙塔走向社會,對社會有太多的不知,因此要不斷地向工作學習,向實踐學習,向身邊的人學習,向書本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和開展工作。老黨員、老干部是國家的寶貴財富,特別是基層老黨員、老干部,他們在以前的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這正是我作為村官,從事基層工作所欠缺的,在平時工作中我虛心向老黨員,老干部請教學習,還向村民學習農業方面的相關知識。同時我們也要要善于思考。我們要細心地觀察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從中認真地學習和思考,不斷汲取營養。也許我們工作和生活的環境有限,但是一粒沙中可以看世界,要于小事中體會大道理,于小環境中看到大世界。不斷學習,不斷思考,開闊眼界,提高修養。
當然,自己也要常懷感恩之心。自己能來到豐城工作,要感謝組織給我提供了這個平臺。作為一名新人,遇到不清楚、想不通的問題,也是身邊的領導、同事給予的幫助與扶持。他們也會教我一些理論上的知識和工作中應當注意的問題,以及怎樣同村民打交道、交朋友,這對我進行工作有很大的幫助。親朋好友的支持,也是我工作的動力來源。村民的信任,也是對我莫大的鞭策。我心里也由衷的感謝他們。
展望未來,自己還有許多的事情要做,很多目標要去完成,離黨對我們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自己必須珍惜每一個工作機會,踏踏實實的做事,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各個方面。即使自己在任期內不能給所在村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要在這崗位上兢兢業業做好每件事,更要讓自己將來回首這段經歷的時候能夠感到的更多是榮耀而不是羞愧!最后想對我們村官朋友們說幾句。這些年,大家在同一個戰壕里歡笑過,苦惱過,但不管今后我們在哪,從事什么工作,大學生村官的這段經歷與磨練,一定會讓我們終身受益。我們的友誼與感情,也是值得我們一輩子去珍藏的,因為我們是戰友!我們大學生村官,將是這個時代一道美麗的彩虹。
勞動體會的演講稿三分鐘篇四
“溝通”就是交流,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中碰撞。教師的責任不僅是要使孩子“親其師,信其道”,也要使家長“親孩子之師,信孩子師之道”。便于成功地發揮家園教育的合力,培養身心健康的孩子。
溝通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必須了解家長的心理,尊重不同的家庭教育;針對不同的溝通對象,講究說話的藝術。以紅纓的理論為指導,以真誠的態度,運用靈活的溝通語言,使家長對我們產生信任,更利于今后良好的溝通。
“換位”思考,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也就是想他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種處理人際關系的思考方式。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理解,信任。并且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互相寬容、理解,要多站在別人角度上思考。
記得鄧鄧剛到我們班時,年齡較小,每天都會因為小便而弄臟自己的褲子。而每次在家長接孩子時我都給孩子換好干凈的褲子,并把臟了的褲子洗干凈,讓其帶回家。而每次家長只是不好意思地笑笑。說一句在家也經常尿褲子了事,對于老師的付出也沒說一句感謝地話。然而當我從另一個角度反思時,心里卻充滿了內疚。
贊美是施予生命的一縷陽光,從不可少。因為它猶如一縷耀眼的光輝帶給人一片溫馨。所以會使人感到滿足,感到幸福,感到激動。從需要贊美,到人人喜歡贊美,這是渴望上進,尋求理解,需要支持和鼓勵的表現。贊美是一門學問,其中奧妙無窮。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聽到這樣一段對話。當家長問及今天孩子在幼兒園表現如何時,老師是這樣回答的:“挺好的。”當家長問及好在哪的時候,便說不出一二來。如此贊揚其實在理,但家長不夠滿意。而我對班里剛來的石國豪的媽媽是這樣說的:“孩子表現得很好,能主動和大家一起玩。
渴了知道主動要求喝水,午睡習慣較好,能夠很快的入睡。只是表現欲望不太強,在這方面還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我不光表現了優點,同時又指出了不足,使我們的交流讓家長覺得老師在用心的照顧孩子。了解到老師在自己孩子身上所付出心血和艱辛后,一定會心存感激。這樣他們一定會更加理解老師,信任老師,配合老師,更加支持老師的工作。
贊美就要贊美到實處,作為教師應當獨具慧眼,善于發現和贊賞。在贊美的時候講究華而有實,不要話語不著邊際,這樣極可能讓家長誤解。跟家長除了要真誠地對話外,還要適時地對家長工作加以指導。善于發現家長和孩子的閃光點,挖掘他們的積極性,并給予肯定。讓家長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從而更加堅定,積極地支持和配合教師的工作。
勞動體會的演講稿三分鐘篇五
反復強調,我們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的,只能用來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謀利。這是新時期對嚴以用權的最好解釋和最根本的要求。
在古代漢語中,“權”字具有多種含義。據《廣雅·釋器》的解釋,“錘謂之權”,“權”指一種測定物體重量的器具。它的主要意義都與重量、度量衡相關。由于“權”字與物之重量相關聯,因而它被引申,喻指“權勢”“權貴”“權柄”等某種政治、經濟方面的優勢力量,并表明這種力量能夠起到制約他人的作用。現代意義上的“權”,就是從衡器引申為動詞并獲得“在審度之后作出決定”的含義而來的。
事實上,權力自產生之日起,就具有雙重本質:一方面權力作為社會活動的管理調節職責,是其職能本質;另一方面,權力作為人們利益謀取和維護手段,是其利益本質。原始社會沒有階級存在,權力的職能本質與利益本質是一致的,權力的職責作用是全社會性的,權力的利益作用也是社會性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階級的出現,權力狀況發生變化,出現了權力的職能本質與利益本質的分化與對立,這種分立狀態使得權力只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而權力本身也直接變為少數掌權者謀取私利的手段。隨著剝削制度被推翻,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階級趨于消亡,權力成了全體人民意志的體現,權力屬于全體人民所共有,人民成了權力的主體。換句話說,權力失去了它作為少數人謀利手段的性質,成為為全社會人們謀利的手段;雖然掌握和使用權力的依然是處于管理職位上的個別社會成員,但權力不歸這些個別成員所獨有,而只是他們履行社會義務的職責。于是,權力的職能本質也得到完全恢復,權力的職能本質與利益本質重新得到統一。
正如毛澤東所說:“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權力是人民的意志,是人民賦予我們的社會管理職責,這樣的權力本質觀是符合權力歷史發展規律的,也符合權力在社會主義社會的客觀要求,因而是正確的進步的權力觀。
當前,我們正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正在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而“嚴以用權”正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現實要求。具體來說,嚴以用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目標就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新進展。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人民群眾是否真正受益和滿意是檢驗標準。領導干部只有真正把權力用在為群眾謀利益上,才能激發起廣大人民群眾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更好更快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嚴以用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以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為核心,歸根到底就是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家治理現代化就要求領導干部必須嚴格使用權力,把公權力嚴格限制在法律設定的邊界里。同時,還要有效使用權力,盡最大可能發揮公權力的職能作用,在提供公共產品、防止壟斷、保護環境、實現公平分配等方面彌補市場的缺位。嚴以用權,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努力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就要求領導干部具備良好的法治素養,嚴格按照法定職責、法定權限、法定程序,公正公開透明地行使權力。嚴以用權,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本質要求。全面從嚴治黨,貴在馳而不息。全面從嚴治黨,要緊緊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領導干部雖然人數不多,卻執掌著黨的執政權和國家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等公權力,作用非常關鍵。研究和實踐都表明,腐敗根源在于權力濫用。因此,嚴以用權是領導干部守住底線的關鍵一步。領導干部只有嚴以用權,謹慎用權,才能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對于手握“權力”的領導干部來說,自覺做到嚴以用權:一是要依法用權,不能濫用權力。嚴以用權,本質就是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堅持用權為民,按規定、按法律行使權力,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做廉潔自律的“清白人”。權力法定,權力的邊界是法制,法不授權不可為。領導干部要養成按法律與規章說話辦事的習慣,恪守權力的界限。要做到“心中有法”,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嚴格按照憲法和黨章的規定,帶頭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推進依法治國。要做到“慮必及法”,自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切實破除“官本位”等特權思想,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做到“行必依法”,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都要符合原則、程序、規矩、法律,不越紅線、不逾規矩,讓權力造福人民。二是要謹慎用權,不能公權私用。權力意味著責任,有多大權力就要承擔多大責任。領導干部要時刻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心態,對權力始終心存敬畏。要存有“權為民賦”的敬畏之心,牢牢謹記手中的權力來自人民的賦予,不是自己可以任意使用的“私器”,各級領導干部是代表黨和人民掌管權力、行使權力,任何任性用權、以權謀私都等同于違法犯罪。要存有“權為民用”的敬畏之心,謹記權力是服務人民的工具,不是個人享受的工具,只有把手中的權力用當其時、用得其所,才能為官一任,奮發有為,百姓稱頌。要存有“慎權慎行”的敬畏之心,增強黨性修養,內省于思,外化于行,始終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始終對權力懷有平常之心、戒懼之意,始終做到淡泊名利、廉潔自律。三是要陽光用權,不能亂用權力。“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要始終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要建立權力清單制度,進一步深化改革,依法界定每個部門、每個崗位的職責與權限,規范權力運行,并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政府不能越俎代庖,真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要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嚴格執行重大事項由集體研究決定,自覺按照規則和制度處理事務、行使職權,堅持用制度管權、管錢、管人,防范權力濫用。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失去監督的權力最容易產生腐敗,有力的監督是對黨員干部最好的保護,領導干部要把接受各方面的監督貫穿于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真正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