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總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每一個要點寫清楚,寫明白,實事求是。總結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農業種植產業工作總結 農業產業化的工作總結篇一
20__年我市農業和畜牧業局農業產業化工作在省農委、白山市農委和我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局領導和同志們的關心和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業和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把加強龍頭企業建設作為帶動農業產業化和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關鍵措施來抓,不斷強化服務“三農”意識,努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堅持用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村經濟發展,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發展戰略,發展特色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促進了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各項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
(一)著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依托資源優勢,我市大力發展生態效益型特色農業。圍繞“參、蛙、菌、藥、菜、牧、果、游”八大產業板塊,突出打造蔬菜、瓜果產業帶;菌食、林蛙、綠色食品產業帶;人參、中藥材、特色養殖產業帶和休閑農業產業帶等4個特色產業帶。白山市給我市下達的指標為新增特色種植面積1.06萬畝,我市已落實14641畝(其中,調減籽粒玉米0.93萬畝),其中,農田地栽參3894畝、中藥材2423畝、蒲公英1522畝、藍莓1398畝、其它5404畝。重點打造一個特色產業園區我市通林菌業有限公司。
(二)著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20__年新申報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戶,白山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戶。重點抓了2個項目,其中,葵花藥業集團(吉林)臨江有限公司新建年產一億支刺烏養心口服液(一期)項目和我市長興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我市佛庫倫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長興)年產21萬噸天然飲用水。
(三)著力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更好地發揮我市休閑旅游農業優勢資源,特聘請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對我市農業產業及旅游資源進行調研,對全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進行總體規劃,規劃正在編制中。同時,積極發展星級休閑旅游農業企業帶動作用,新申報國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國家級1家,省級休閑旅游示范企業2家。
二、20__年重點工作安排
20__年我市按照省、白山市的總體部署和要求,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為主題,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圍繞“四條特色產業帶”的總體布局,加強產業整合、資源整合和空間整合,深入推進區域、產業、產品的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步伐。加大食用菌產業推進力度。依托通林菌業,引導70個行政村大力發展以木耳為主的食用菌,每村發展10萬袋以上。加大農田地栽參推進力度。重點建設了兩個農田地栽參示范基地,計劃發展農田地栽參20__畝以上。加大棚膜經濟推進力度,年發展棚膜300畝以上。加大地方名優特產的推進力度,建設15畝樺樹晚李標準化示范園。
二是推進品牌建設。以“推動臨江產品向臨江品牌轉變”為方向,遵循市場為主、政府推動、各方參與的原則,按照“定位、塑造、宣傳、監管、保護”的思路,重點培育大米、人參、梅花鹿、中藥材、果蔬等品牌,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開展商標注冊與品牌創建。對榮獲國家、省級名牌及其它名牌產品的企業予以一定數額的一次性獎勵,并將此項列入市財政預算。同時,利用媒體廣告以及博覽會、招商會、網絡營銷、專題報道、展銷會和公共關系等多種促銷手段,進行品牌的整合宣傳。
農業種植產業工作總結 農業產業化的工作總結篇二
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年初把我鎮新枧村山下中心村3個自然村確定為今年我鎮新農村建設中心村點,沿背村橋頭自然村為我鎮新農村建設自建點,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成立了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實施方案,并啟動實施新農村建設示范行動,并對新農村建設和一事一議掛村領導干部進行了分工,實行黨委書記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班子成員、駐村干部和新村辦人員共同抓,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好落實的新農村建設和一事一議工作格局。下面我就我辦20xx年一年來的工作作個總結。
我辦在縣委、縣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有力支持下和在鎮黨委、政府正確領導下,整合社會各類資金投入860萬元搞好了新農村建設,今年新村點需改水、改廁325戶,現在完成率為100%,戶戶都用上了自來水,用上了潔凈衛生的廁所,道路硬化6.2公里,種樹20xx株,安裝路燈40盞;村莊環境整治成效顯著:拆除廢舊房、欄舍和圍墻8200平方米,新建休閑健身廣場2處,房相改造完成800多平方米,村內綠化1000平方米。鎮新村點實現了綠化和亮化全覆蓋,在此基礎上我鎮還把新枧村打造為亮點工程。新枧村借助搞新農村契機,大力發展油菜和蓮子種植,今年新栽油菜600畝,新栽蓮子400畝。
一事一議方面。今年我鎮整合各類資金46萬元投入到一事一議工程中,我鎮紅源村、小江村、東星村、奢下村、東邊村、新枧村6個村被縣農辦確定為一事一議項目點。今年小江村、奢下村、新枧村、東星村、東邊村5個村點是修路項目,現在奢下村、新枧村已經完成了項目施工,紅源村是修水渠,現在已經完工,東邊、東星和小江三個村點工程還沒完工,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預計月底能夠完工,現在奢下和紅源2個村點通過了縣農工部的復查,其它四個村點完工后,在年前我辦也會邀請縣農辦領導復查工程。
今年我鎮的新農村建設、一事一議工作雖然取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方面。
1、鎮村資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資金去創建更大的成績是一個難題。
2、部分群眾的認識還不到位,新農村建設意識有待加強。
3、有些村干部工作積極不高,造成工程施工進度比較緩慢,沒有一個很好的工程監理隊伍。
上面是我鎮20xx年新農村建設和一事一議的工作總結,下面我對我鎮20xx年的工作作一個工作打算。
20xx年我認為須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我鎮打算向上多爭取一些新農村建設和一事一議明年的項目點,促進全鎮經濟社會更好地發展。
2、作好新農村建設、一事一議項目選址工作,在選址基礎上應選那些村干部和村民素質高的村點,確保項目順利完工。
3、打造一批新農村建設亮點工程,完成好上級交待的各項工作任務。
20xx年我辦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們離目標還有一定距離,20xx年我們一定會加倍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農業種植產業工作總結 農業產業化的工作總結篇三
1.穩定糧油產業:鼓勵土地向專業大戶、專業合作社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穩定播種面積,優化品種結構,提高單產水平,不斷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堅持“鞏固面積,加強管理,提高單產”的方針,強化技術培訓、并通過品種更新、割制改革、推進測土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和加強管理等措施來提高傳統產業單產。糧食播面穩定在1.7萬畝以上,產量0.51萬噸以上;油菜播面穩定在0.16萬畝以上,產量0.11萬噸以上。2020年,糧食生產實現農民人均收入677元。
2.做大主導產業:一是鞏固有機認證茶葉6000畝,示范帶動全鎮茶葉的管護和補植;二是大力發展茶葉、加大全鎮12000畝茶葉的管理,促進全鎮農戶的收入增加。茶葉生產實現農民人均收入824元。三是積極探索新品種中藥材在我鎮的推廣,大大緩解了農民收入單一的問題;中藥材生產實現農民人均收入368元。四是發展蔬菜四是大漁村發展獼猴桃280畝,現已全面完成獼猴桃的栽植和管護,明年將掛果。2020年,實現農民人均收入2626元,同比去年2235增加391元。
3.做優特色產業。重點抓好以蜜蜂養殖、野豬養殖、紫云土雞、中藥材等具有比較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產值力爭突破8000萬元。加強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發展專合組織2個、2020年全鎮專合組織達到20家。因地制宜發展水產養殖,通過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助農增收。
4. 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采取“公司+基地+農民”的形式加強產業化經營,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面對傳統農業產值比重大、產品單一、附加值低等問題。引進了海鑫茶葉專業合作社和雅安茶廠,以上壩村和建聯村為核心和起點,帶動周邊區域的共同發展茶葉,擴大茶葉的影響力,為當地及周邊居民提供新的就業機會,常年增加1500余人次就業。有利于增加鄉村居民的收入,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
5.培育農村致富帶頭人。2020年培育科技示范戶122戶,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充分調動群眾爭當致富能手的積極性。我鎮通過培養致富帶頭人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引導廣大黨員和致富帶頭人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強對農民黨員、致富能人的培訓,全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31期,培訓黨員408名,致富能人122名, 有效地調動了農民致富的積極性。
6、中藥材發展:我鎮2020年度共種植新品種中藥材600畝,其中黃銳劍完成白芨25畝;呂文峰完成淫羊藿5畝。
7、畜牧產業化建設:一是從增加存欄母豬著手;二是著重發展養殖大戶(豬、牛、羊、禽);三是加強防疫和檢疫工作;四是搞好上門服務。截止目前,能繁母豬存欄 501 頭,因“4.20”蘆山地震,全鎮處于災后重建恢復階段,與去年相比,增加23頭,在穩定中上升;養殖大戶47戶,比去年增加7戶,增長率100 %;大牲畜出欄87頭,比去年增加 7頭,增長率100 %;羊出欄 343 只,與去年相比,增加73只,增長率100 %;商品豬較去年增加150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50 %;禽類新增出欄18990只、禽蛋產量增加1.2噸;長毛兔現存1185只,全鎮年出欄長毛幼兔3600只;全鎮蜂群約1254桶,蜂蜜產量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增長0.8噸。
8、加強對農產品質量的動態監管:
根據《關于對農產品進行質量安全抽檢檢測的通知》要求,蔬菜農藥殘留檢測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檢測結果周五下午四點前上報縣農業局檢測中心。到目前為止,我們共進行茶葉、蔬菜生產基地農殘檢測25批,抽取茶葉56個樣本,蔬菜樣本258個,檢測合格率為100%。在我鎮范圍內沒有出現過因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事故。
農業種植產業工作總結 農業產業化的工作總結篇四
成立了農業和農業產業化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長牽頭,分管農業的副鎮長主抓,駐村干部和農業、林業、財政、畜牧等干部為成員。
組 長:
副組長:
成員:駱
下設辦公室在農業服務中心,由農業服務中心主任為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
2、根據靈關鎮的實際和市場需求,制訂了糧食生產和發展茶葉、蜂蜜、畜禽、苗木、林木為主要特產的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及靈關鎮五年發展規劃。
農業種植產業工作總結 農業產業化的工作總結篇五
(一)蔬菜基地3400畝。主要分布在:
(二)道地中藏藥材基地1000畝。人工種植主要分布在:
(一)及早規劃落實
我縣農業處于年初制定《縣20xx年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建設實施方案》,將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建設任務分解到鄉,督促鄉(鎮)將規劃落實到田間地塊,并將年度目標納入年終考核內容。
(二)加強組織領導
為保證產業基地建設取得實效,我縣成立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基地領導小組,協調各方力量,保證措施到位。領導小組由縣農牧和科技局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成員為相關項目鄉鎮負責人組成。各項目鄉鎮也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及工作機構,加大組織領導和技術指導力度,確保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活動順利開展。
(三)部門密切配合
我局大力搞好技術培訓,年初,結合春冬技術培訓,對鄉鎮農技人員進行了全面的特色作物種植技術培訓,并指派技術人員深入到有關鄉鎮指導幫助開展特色基地建設規劃。開展“大培訓、大示范、大推廣”工作,加快了先進技術的推廣轉化,培養了一批有知識、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的新型農民。同時與實施有關涉農項目的部門互相溝通、密切配合、明確分工,以整合項目資金,共同搞好特色農業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
(四)加強督查督辦
我局定期對大棚蔬菜、地道中藥材等特色農業種植工作進行定期督查,以確保蔬菜、地道中藥材基地建設種植工作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有力推動全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
一是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工作,雖然得到了上級部門的高度重視,在項目上給予了安排,但項目資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下一步工作的開展。
二是傳統種植觀念沒有徹底得到轉變,對特色農業種植概念淡薄,有待加強。
三是種植戶種植水平較低,科學種植意思不高,致使我縣種植科技含量相對較低,需加大培訓力度。
1.繼續加大標準農田建設力度,做好耕地質量建設、農田水利建設和路網建設。
2.積極爭取資金發展設施農業。
3.加快農機化發展,提高基地耕、播、收機械化水平。
4.加大培訓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