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最新參觀烈士陵園思想匯報(9篇)篇一
在一個陰沉沉的上午,老師帶我們去參觀“烈士陵園”。
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向“烈士陵園”走去。
我們從正門走上去,踏上了一條用石頭鋪成的小路。小路兩旁矗立著蒼翠的松柏。走了幾分鐘,我們終于到了“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紀念碑高二十多米,寬一米多。上面刻著七個鮮紅的大字“革命烈士紀念碑”。
隨后,我們又來到了烈士墓前。在烈士墓前,我們低下頭,默哀了三分鐘。烈士墓有五米多高,八米多寬。墓旁的石板上刻著許多英雄的名字,有:雷鋒、黎富元、黎為清??有的只有二十歲就犧牲了自己,救了別人。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這些英雄生前勇敢地同敵人搏斗,他們那種精神多么可貴啊!為了革命的勝利,為了下一代過上幸福生活,他們舍生忘死地戰斗,用鮮血和寶貴的生命換來今天和平安寧的生活,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用最好的成績來報答我們的社會!
從“烈士陵園”返校途中,我內心還在贊嘆那些革命烈士的英雄氣概。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繼承先烈的遺志。將來做好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最新參觀烈士陵園思想匯報(9篇)篇二
4月1日下午,我們7年級全體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一齊去鄭州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一路上,同學們表情肅穆,沒有人說笑——在這場合,誰會笑呢?因為我們要去給烈士掃墓,不是去春游。
走了一個小時,最之后到了烈士陵園。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便是那醒目的石碑和石碑上周總理剛勁有力的題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看到這幾個大字,我想,革命烈士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精神卻永存在我們心中!
我們懷著崇敬的情緒,進行了一系列的儀式:獻花藍、同學代表講話、老師講話、宣誓、默哀……這使我想起了我們平常在學校的升旗儀式程序,除了獻花藍和默哀,其它環節都差不多。一開始,我想不清楚兩者之間有什么聯系,但當我想到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才明白:那鮮艷的五星紅旗正是千千萬萬的烈士用鮮血染紅的呀!
之后,我們來到了烈士的墓地。在最前排,我看到了吉鴻昌烈士的墓。墓碑后有吉鴻昌烈士的生平簡介。原先吉鴻昌烈士是我們河南人啊!他堅持抗日,于一九三四年被日寇在東北殺害。吉鴻昌烈士在犧牲時絲毫未動搖抗日的決心,英勇就義。我們又瞻仰了焦裕祿烈士的墓、王遠芬烈士的墓、賈心齋烈士的墓……還有許多無名烈士的墓,我們每到一個烈士墓前,都要敬隊禮和鞠躬,表達我們對烈士們的懷念和崇高的敬意。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些無名烈士,真的是他們沒有名字嗎?不,他們以前有過名字,他們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獻出自我寶貴的生命,只是因為各種原因,他們的姓名無法為人得知。但是,“烈士”就是他們的名字,我們會永遠記住的!
回到學校的路上,我又想起了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沒有他們,哪來我們這天的幸福生活?”是啊,他們為新中國的成立付出了一切,我們就應繼承先烈的遺志,使中國更加強盛。這是我們最就應做的,也是回報先烈的最好的方法!
“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傳統……爭做四有新人,誓成國家棟梁!”我們在烈士陵前的誓詞,久久回蕩在我的心中!
最新參觀烈士陵園思想匯報(9篇)篇三
早晨,春風颯爽,在王校長的帶領下我們來到烈士陵園,走進陵園后,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座高大宏偉的烈士紀念館,讓人肅然起敬。周圍便是烈士們的墓碑,郁郁蔥蔥的松林之間夾著一條潔凈的石砌通道。兩旁松樹生出濃郁的枝丫,微風吹過發出瑟瑟的響聲,仿佛在向蒼天呼喚烈士的英靈。叢林中,烈士的墓碑嚴然整齊地排列著,墓碑上鑲嵌著烈士的遺像,鐫刻著他們的姓名。這一座座陵墓歷經滄桑,不畏嚴寒酷暑,巍然屹立于城市的西南山坡上。
隨后,大家站在紀念碑前,手捧菊花肅然而立,默哀烈士。
向烈士敬獻一束束鮮花,告慰先烈們的在天之靈,敬禮!我很榮幸能代表小記者宣誓:“人民為先,祖國至上,誠實勇敢,自律自強,奮發為先,誓做棟梁,振興中華,再造輝煌。”烈士陵園的道路兩旁有許多花草,園中到處開滿了桃花,還種了許多樹,樹下安葬著89位烈士的身軀。每個墳墓前都立了一個墓碑,望著一個個的墓碑,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我們到達烈士陵園中第一項就是鳴炮,在這炮聲中我仿佛看到了個個烈士們隨著國歌升國旗這個莊嚴的場面。第二項:默哀三分鐘,在默哀時每個同學們都很認真,可是有兩個同學卻在笑,當時我真想告訴他們“人們是在掃墓,不是在旅游”,可是我又把話收回去了。
工作的勞動者看到了他們生前的音容笑貌,無數革命先烈為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無畏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同時也洗滌了我的人生觀,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那些名字被鐫刻在紀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光榮的一生,偉大的一生!讀后感·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我們的前行指明了方向。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我們,要時刻銘記:是革命烈士們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加倍珍惜!
在離開烈士陵園的時候,我忍不住落下了眼淚。一個個
烈士們為了讓后一代有個幸福的生活卻犧牲了自己,這是多么可敬的烈士啊!
烈士叔叔們,我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做一個有用的人,衛祖國效勞。
烈士叔叔,你們安息吧!
最新參觀烈士陵園思想匯報(9篇)篇四
俗話說:四月梨花開,春雨伴清明。在天津這個地方,雨天是鮮有的,梨花也不常見,不過海棠花極盛。
我曾一度以為海棠是天津的市花,不曾想它竟還不能當選這一榮譽,反而是月季奪魁,不過這絲毫不影響它盛開的絢爛程度和覆蓋面積。伴隨著一路的海棠花香,我們踏上了去烈士陵園的路途。本來是想用旅程來訴說著一游記的,確實在到達目的地之前我心里也是這樣想的,但當我真正進入那個地方之后,我改變了我這一路游戲嬉鬧的態度,我開始變得肅穆,變得恭謹。
烈士陵園位于北辰區一個偏僻的角落,在倒了三次公交之后,它終于慢慢的浮現在我們眼前。門口有許多買花的小販,這倒也省了我們很多瑪麻煩,許是清明節的緣故,周圍似乎有些過于喧鬧了。有許多像我們一樣帶著任務來掃墓的大學生,有許多等著載客的出租車司機,還有一些可能是烈士生前的家人或朋友……大家都聚在門口,談笑風生。
在那塊碑上刻著的大多是8。12天津塘沽爆炸中犧牲的消防官兵,其中一名叫袁海的人進入了我們的視野,不是因為他有多大的成績,有多大的官銜,而是他同我們一樣是97年出生的孩子,而且他比我們在場許多人都還要小,他是九月份出生的,在他犧牲的那一天,他還沒有成年!
我們都愣住了,不知道該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這個強大的靈魂,不敢設想他被炸的面目全非的樣子,不敢想象他的父母在接到噩耗時那痛不欲生的模樣……這一切,帶來的沖擊是那么的大!帶著這樣沉重的道德包袱,我們完成了掃墓的全部工作。
回去的路,還是那么遙遠,只是沒有人談笑,大家都默默的坐著,眼睛都那么深邃,但似乎有了可以追逐的方向了。車窗外,海棠花還是那么熱烈,似乎它也一樣,傾盡生命,只為這一季的盛放。
最新參觀烈士陵園思想匯報(9篇)篇五
烈士——一個讓人敬佩有振奮的詞語。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似乎已經遺忘了這個詞語。完美而安逸的生活讓我們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但這天的參觀,讓我們的血液又再次沸騰。
走到烈士林園,看到了十分莊嚴地大門,“哈爾濱烈士林園”幾個金黃的大字,情緒也開始沉重起來。有秩序的走進烈士林園,大家都十分的安靜,低沉的情緒在醞釀,感動已不能準確的形容。在兩旁的墻上,掛滿了后人為烈士們的曾詞,“革命英雄”“國之棟梁”“獻身國家”“精忠報國”“拋頭顱灑熱血”,這些詞語數之不盡。烈士給我們的又何止是這些詞語能表達盡的呢。
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跡總是浮此刻眼前:在戰火的硝煙中前仆后繼的戰士,在新中國建設中忘我工作的勞動者,等等,我的心靈深深體會這次參觀受到的洗滌和震撼。那些名字被刻在紀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輝的一生,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縱觀他們為國家的建立和繁榮強盛而奮斗的壯麗生涯,我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的鼓舞下,我國幾代優秀的中華兒女奮力拼搏、無私奉獻,為新中國的崛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幾十年來,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已經深入人心,這種奉獻精神體現了中華兒女的精神風貌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她是“為祖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干事業“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是對工作精益求精,為國家發展“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是不計名利,不計報酬,埋頭苦干的“老黃牛”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鼓舞和激勵了整整幾代中國人。我們今后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向烈士們一樣,堅持奮斗,永不放下,永不言敗,絕不向困難屈服,絕不被自我打到。
歸去的路上,迎陽光的笑容依舊燦爛,又一次經過高高的紀念碑,向烈士們致敬,獻上我們最崇高的敬意,莊重的凝視他們。
或許,它在看我們——新世紀的大學生,他在期盼我們的精彩!
最新參觀烈士陵園思想匯報(9篇)篇六
- 烈士陵園思想匯報
- 入黨積極分子4月烈士陵園掃墓的思想匯報
- 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匯報:施洋烈士陵園紀行
敬愛的黨組織:
11月8日上午,秋高氣爽,我們分黨校管院1組在組長的帶領下去參觀施洋烈士陵園。首先我們集體瞻仰了施洋烈士的塑像,并合影留念。瞻仰塑像頓時使我心潮澎湃,那種錚錚鐵骨不畏強權與反動派的形象深深印刻在我的心中。
施洋,伯高,湖北竹山人。生于1880年6月13日。19xx年施洋考入鄖陽府立農業學堂學蠶科。課余時間閱讀進步書刊,苦苦尋找救國救民真理。19xx年,施洋轉入鄖陽農業中學。19xx年,施洋就讀于湖北私立法政專門學校。1917年畢業后,他與武漢法學界人士組織法政學會,主張律師是保障人權,伸張公理的工具。
19xx年五四運動爆發后,施洋以武漢律師公會副會長的名義,召開緊急會議,提議發通電,支持學生愛國行動,并深入學校,指導和推動學生的愛國斗爭。1920年秋,施洋在武漢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閱讀了《共產黨宣言》等馬列著作。同時,他還深入產業工人居住區,了解工人疾苦,參與創辦工人夜校和工人子弟學校,宣傳“勞工神圣”和社會主義。1921年10月,參加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工作,積極從事有計劃的工人運動。1922年6月,施洋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底,施洋指導漢陽鐵廠取得了罷工勝利后,參與組建武漢工團聯合會,并被聘請為該會法律顧問。
1923年2月4日,京漢鐵路工人舉行總罷工。施洋是罷工的領導者之一,積極組織武漢工人和學生進行反對軍閥吳佩孚的游行示威。2月7日晚,施洋被反動軍警逮捕。在敵人的法庭上,施洋怒斥軍閥鎮壓工人運動的滔天罪行,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壓倒了敵人。2月15日凌晨,敵人將施洋押赴刑場。面對敵人黑洞洞的槍口,施洋大義凜然地說:“你們殺了一個施洋,還有千百個施洋!”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視死如歸的精神和對共產黨*的堅強信念。敵人惱羞成怒,連呼開槍。施洋高呼:“勞工萬歲!”第二槍響時,施洋仍然屹立,再呼“勞工萬歲!”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勞動者的律師施洋英勇犧牲了,時年34歲。
懷著無比的崇敬之情,接著我們集體來到施洋烈士紀念碑,并在墓地對著烈士長眠的地方深深地鞠躬以表達我們深深地懷念與敬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之際,施洋肩負起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使命與責任,用熱血捍衛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自由平等的信念。當前處于和平年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過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我們不再需要上戰場拋頭顱灑熱血,但是每個共產黨員應該十分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并隨時準備同破壞和平與安定的行為作堅決的斗爭,應該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多為人民辦實事,始終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此外,還要起到一名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爭先創優,不斷完善自身,提高自己,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福祉作出自己應有的更大的貢獻。
短暫的參觀很快就結束了,但是施洋烈士帶給我的震撼卻讓我久久不能平靜。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今后一定要以施洋烈士為榜樣,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合格優秀光榮的共產黨員。
匯報人:
敬愛的黨組織:
4月3日,我xx大學xx學院分團委發起組織了一次“烈士陵園掃墓”活動。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歸來,感觸頗深。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在即,天氣稍顯陰沉,人們的心情也多了幾分肅穆。早上七點的時候,同學們大多感到了集合地點,守紀律、有秩序的等車、上車。車行至烈士陵園,我們首先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舉行了祭奠、宣誓活動。敬獻鮮花之后,同學們舉起右手,與老黨員一起宣誓:在家中,要當勤勞懂事、孝順父母的孩子;在學校,要當遵守紀律、努力學習的學生;在社會……堅定響亮的誓言環繞在烈士紀念碑的碑頭,也深深印在了每一個宣誓人的心中。
懷著敬仰之情,我去參觀了烈士墓,并將帶來的白花獻在了人民英雄吉鴻昌的墓前。
吉鴻昌1913年入馮玉祥部,因驍勇善戰,屢立戰功,從士兵遞升至軍長。1930年9月,吉鴻昌所部被蔣介石改編后,任第22路軍總指揮兼第30師師長,奉命“圍剿”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吉鴻昌大義凜然地說:“我能夠加入革命的隊伍,能夠成為共產黨的一員,能夠為我們黨的主義,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這正是我畢生的最大光榮。”1934年11月24日,經蔣介石下令,被殺害于北平陸軍監獄。
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必然是因為他做出了英雄的事跡,但影響力多么大的事跡,沒用強大的思想、崇高的理想、偉大的理念做后盾,都不能成為英雄事跡。英雄長眠了,他為黨的主義、人類的解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是英雄的精神永存!信念永存!生長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應不忘英雄的志向,學習英雄的品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民族精神傳承下去,在新時代新社會里真正為人民、為社會做出一點事。
既然拼搏,何必在意所謂的結果?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名垂千古的英雄,尤其是在和平年代。但是為了崇高的理想、為了遠大的目標、為了更多人的幸福努力了、拼搏了、奉獻了的靈魂就是每個人的英雄!新時代的年輕人,這不是一個成就戰斗英雄的時代,這是全國人民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共同奮斗的時代,只要我們堅持我們的理想,堅定我們的信念,去努力、去拼搏,我們就是自己的英雄!
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我寫下這些。要是烈士們看到我們現在有這么好的生活、學習條件,會不會感到寬慰?一定會!這正是他們的夢想啊!是他們為之奮斗、犧牲的主義領導著我們奔向越來越美好的生活!勇士們,讓我們并肩作戰吧!把你們高貴的品質賦予我,將你們高遠的目標交給我,我會用你們拼搏的來的優越條件,去努力開創更美好的明天!
入黨積極分子們,團結就是力量,讓我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學習烈士們的偉大精神,提高自身的素質覺悟,在學校努力學習知識技能,走向社會多做貢獻,以一名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爭取早日成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
敬愛的黨組織:
10月11日下午,我們文學院黨課第八小組成員在組長的組織下一行來到了施洋烈士陵園。關于施洋烈士陵園,之前我了解的并不多,只是每每出行,這個地方幾乎成了必經之地,也吸引了我的目光。高大的牌坊,沿山而上的石階,延伸而至的一片深幽樹林,都成了我停留的目光下的亮點。而終于,多少次的錯過終于在那天得到了彌補,終于可以于彼時來此探尋那里的于我的未知。
每到一處,自然是免不了合影留戀,這次也不例外。十多個人剛剛踏進陵園的大門,便尋來一位路過的阿姨,我們十來人倒也積極配合迅速排成兩排,在那金色大“施洋烈士陵園”的牌坊下,露出或可愛或稍加嚴肅的表情。“茄子”之后便謝過阿姨沿著石階而上。
再往上不多幾步,一座淡紅色的石雕像便映入眼簾,不用猜便知道是此行的主人公——施洋。董必武書寫的“二七工仇血史留,吳蕭遺臭萬千秋。律師應仗人間義,身殉名存烈士儔”以及雕像后那一幅石版畫記錄了那一段血的歷史:1923年2月7日晚,北洋軍閥以“煽動工潮”的罪名逮捕京漢鐵路總工會法律顧問、員施洋。同月15日,將其槍殺于洪山腳下。
施洋同志用他的鮮血促進了廣大工農的覺醒,鞏固了黨的階級基礎,擴大了黨的群眾基礎,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懷著無比激動與敬仰的心情,我們在此深深鞠上一躬,為他灑下的熱血,為他不屈不撓的革命斗爭,為他的舍己為公的大無畏的革命中的黨的精神,為他的無比崇高的民族的憂患意識。
繞過雕像,再次沿著層層的石階我們走上了那段“朝圣路”。立于石階之上,環顧此地已是花香正濃,鳥木蔥郁。施洋烈士紀念碑則就位于這石階的末端,高約5、6米的紀念碑在這上山更加顯得奪目,上金大書:施洋烈士紀念碑。于陽光的照耀下,白色色豐碑更顯輝煌。繞過背身,于豐碑左右兩翼,則是工工整整的陰文小楷,分別記錄著烈士生平事略和 “二七”慘案經過。周圍的松柏已經是挺拔高聳,郁郁蔥蔥,使得此處顯得更加肅穆莊重而寧靜。想必這些樹是當年植于此的吧。掛在松柏樹枝間的白色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湊近一看,是一朵朵白色的紙扎花,寫道:“哀念”。這是大家在給施洋同志的美好懷戀。革命的年代已經久遠了,卻仍然有不少人沒有忘記這段歷史,沒有忘記這段血雨腥風而又光輝的黨的歷程。
于紀念碑的后方,我們看到施洋烈士的墳冢。在和于此處休息的老人的交流中,我們了解到烈士原來安葬在洪山腳下,后遷至山腰,修成現有的陵墓。近似圓形的陵墓,就葬著那位在二七罷工中領導工人們不屈斗爭的精神領袖啊。逝者長已矣!愿逝者安息,生者堅強和努力。我們再次深情地鞠上一躬。
拐過旁邊的小徑我們來到一個涼亭之中,準備進行我們在參觀中的討論。一位老人正好在旁邊休憩,組員張風娟似乎并沒有滿足先前的了解,禮貌走上前和這位老者搭起話來,讓他給我們講講施洋的故事。老者似乎也來了興致,對我們沒有忌諱地講著革命的進行。滄桑刻在他的額頭之上,歷史的幸酸在他的言語中緩緩流淌,呵,如今的我們是多么的幸福!青春陽光在我們的身上洋溢,那是無數的革命烈士用鮮血在黨的領導下換來的,鑄造著今天的幸福與美好,醞釀了今天的和平與安寧。
如今的我們不需要再走上戰場,如今的我們也不需要過著整日惶恐的生活,但是我們要珍惜,想某位作家說的那樣:“懂得珍惜,小心翼翼”。作為當代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我們要樹立和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集體利益高于一切的價值觀,樹立遠大理想,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主旋律。
參觀終究是要結束的,我們緩緩走下山,回味著山上看到的和想到的,心中的激情并沒有迅速平靜下來。而是在不斷反思,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們需要做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施洋烈士的紀念碑或者墳冢,而是作為黨的一份子的施洋,是如何踐行著黨的宗旨,如何不斷提煉與升華著他的人生價值觀,如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著他對黨的忠誠和黨的先進性。我們嚴格要求自己,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員!
匯報人:
最新參觀烈士陵園思想匯報(9篇)篇七
安陽市紗廠路小學 四年級課外作文索文英榮玲
一、題目:參觀烈士陵園
二、去前準備:查閱網絡,了解有關“安陽市烈士陵園”和“清明節”有關資料。
三、文章內容分三大部分:
一、參觀前
二、參觀過程(重點寫三處,用“移步換景”法,注意三個地方之間的過渡語或過渡段,其他地點略寫,一筆代過)。
三、參觀后所想、所悟或收獲。
四、自然段安排:
1、開門見山,照應題目。時間?地點?人物?干什么?天氣?心情?
2、場景描寫:
3、第一個地點是在這里,我主要看到了
4、第二個地點是,在這里我主要看到了
5、第三個地點是,在這里我主要看到了16、略寫段:此外,我們還參觀了、和。
詞句庫:
1、今天,在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大家懷著對革命
先烈崇敬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祭掃烈士陵墓,緬懷革命先烈。
2、時屆清明,風和日暖,翠柏凝春,今天我們站在這里,懷著無比崇
敬的心情,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們的豐功偉績和音容笑貌,表達我們的思念之情,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3、“清明寄哀思,深情慰忠
思,為我們的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努力。
4、“青山有幸埋忠骨,鮮花無悔祭英靈。”你們的名字將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同輝。
御著日寇的進攻、一次次與侵略者肉搏廝殺......敵人倒 下了,您的戰友也倒下了。
你也來收集的資料好詞佳句有:2
最新參觀烈士陵園思想匯報(9篇)篇八
十二月初的一天,作為其中的一員,我隨著“兩課”實踐活動的老師和同學們,來到上海龍華烈士陵園拜祭了長眠于此的英魂。這里還有上海革命紀念館,在解說員小姐的帶領下,我們受到了一次難忘的愛國主義教育。
從大門進來,是整齊的松柏,天空有些陰霾,使得這里的氣氛變得嚴肅,往里走就可以看到一塊紀念碑,上面是_年時江爺爺同志的題詞:丹心碧血為人民。在紀念碑前我們向烈士們深深鞠躬表達我們的敬意。隨后參觀了紀念館,各種高科技的手段又把我們帶到了那段艱苦卓絕的年代,耳邊又回響起那些隆隆的炮火和不屈的反抗。
歷史是不能被遺忘的,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為了新中國的繁榮富強,許許多多的民族英雄站起來,他們前仆后繼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業,他們的事跡可歌可泣。在我們的心底激起熱情和波瀾,如何做好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大問題。
沒有先烈們的努力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沿著他們走過的道路,向著他們所指引的方向,我們應該立志將在他們的精神發揚光大,把他們的事業更好的接力下去。每每提到為人民服務的字眼有的人就會發笑,是啊,世俗的眼光已經把崇高的理想玷污,我們有時在懷念那曾經單純而又執著的追求,為理想不怕獻身的老一輩。更多的時候我們在反省我們怎么了,時代怎么了?在今天,“人民服務”要勇敢的講出來!那并不落后,我們的社會中很多人都是擁有這樣的一顆紅心的,讓我們也向他們致敬,不要看到一些不如意的情況就對整個社會失去信心,要相信正義還在,希望長存!
最新參觀烈士陵園思想匯報(9篇)篇九
清明節到了,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乘車來到了烈士陵園,為烈士掃墓。
一下車,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烈士陵園”這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我們有秩序的走進了烈士陵園,第一眼看到的是雄偉高大的“烈士紀念碑”,上面有周恩來爺爺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我們站在紀念碑前,嚴肅而莊重,為我們的英雄們獻上花籃,并唱起了國歌。
紀念碑的后面刻著一幅幅逼真的壁畫,這些壁畫每一幅都是那么驚心動魄。看著他們一個個憤怒的面孔,我的思緒好像回到了二七大罷工的那個年代。二七大罷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的頂點。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最勇猛的奮斗精神和最偉大的犧牲精神。它以工人的頭顱和鮮血,進一步喚醒了中國人民,使人民更加認識到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是中國各族人民不共戴天的敵人,必須與之斗爭到底,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我們的英雄們為了人民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正是因為有了先輩們的不怕犧牲的偉大精神,才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啊!
紀念碑的后方是烈士墓,那一個個排列著的墓碑,肅穆而莊嚴,是那么的可親可敬。他們是英勇而不朽的!在烈士紀念館里,有烈士們的雕像及遺物,還有每一位烈士的英勇事跡。讀著他們的事跡,仿佛看到他們一個個不屈的面容。
在回來的路上,我的心情是如此的沉重,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啊!它是無數的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啊!作為新時代的我們,一定要珍惜我們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早日成為祖國的棟梁,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