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卻無從下手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感悟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生命主題心得 生命主題感悟篇一
作為一名培智學校的教師,我在實踐中深深體會到,弱智兒童教育的最終目標在于通過教育和訓練,使他們成為殘而不廢的、能自食其力的有用之人。而在具體教育和訓練的過程中,勞動技能課最具有操作性。通過勞動技能教育,可以培養弱智兒童正確的勞動觀點、勞動態度,還十分有助于矯正補償他們的身心缺陷;有助于發展弱智學生的生活適應能力,促進弱智學生健康的個性品質的形成。它在弱智教育中占有特殊而主要的位置。由于它具有操作性與靈活性的特征,決定著它的應用能有效的彌補其它學科中較難滲透的內容。因此,在弱智勞動技能課的課堂教學中,我特別注意了勞動技能課的應用性。
一、把勞動技能課應用于數學教學中
弱智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思維緩慢、想象貧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缺陷。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認為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在課堂上往往采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態度,而勞動技能課課型生動、活潑,是弱智學生非常喜歡的課,教師應抓住有利時機,盡可能在有效時間內,培養學生在數學方面的能力。例如:我教“揀豆角”這一課時,在教授揀豆角的過程中,不但教授豆角如何揀,還在進行揀豆角的比賽過程中,依據學生各自的能力,分為幾組,并給每個學生分上幾只豆角,讓他們數數自己分到了幾只豆角?并且在規定的時間內,揀完了幾只豆角?還剩下幾只?這樣不但使學生學會揀萊,還鞏固了數學中學到的知識。使學生不自覺的學了許多在他們眼里比較抽象的東西。
二、把勞動技能課應用于語文教學中
弱智兒童、少年常伴隨有語言障礙和語言缺陷,如口吃、自閉癥、語言不連貫、吐字不清、用詞不當、詞匯貧乏等等。補償其語言缺陷不單單靠語文課,勞動技能課也應體現。例如:我在教學生“刷鞋子”這一課中,在教授學習刷鞋子的過程中,適時在黑板上出示“老師刷鞋子”的句子,教學生讀,再讓學生自己讀。在讓學生自己刷鞋子的
過程中,又在黑板上出示“我刷鞋子”的句子,讓學生讀,學生按不同程度讀完后,可適當區分句意,讓學生理解哪句是教師刷,哪句是自己刷。在深刻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當學生再看到類似的動作時,在頭腦中就反映出相應的句子,或是在聽到句子時,在頭腦中反映相應的表象。通過教師不斷的滲透訓練,久而久之,學生的語文能力將有所進步,語言水平將有很大提高,從而達到了補償弱智學生語言缺陷的目的。
三、把勞動技能課應用于思想品德教育中
品德教育是弱智兒童教育的重翻成部分,是弱智教育不可忽視的內容。因為,弱智兒童認識水平低,高級心理的調節功能薄弱。若忽視了對他們的品德教育,往往會出現一些不自覺的或不自主的不符合社會要求的行為和活動。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弱智兒童、少年的品德教育。把勞動教育作為品德教育的主課來抓,使他們在實踐中使使具備適應社會、獨立生活的能力。平時,積極組織弱智學生參加家務勞動、手工勞動、公益勞動等,使他們在勞動的實踐上,慢慢體會到勞動不僅是獲得勞動技能、技巧和發展智力的訓練過程,而且可以學生到適應社會生活的知識和本領,逐步做到自理生活,自我服務。如:通過清潔衛生的勞動,把房屋整理得于凈整齊,環境優美舒適,學生的心情就會感到舒暢;帶領學生上街為民服務;爭做城市的保潔員,為美麗的家鄉“梳妝”,讓其從活動中知道勞動可以創造美,美可以給人以愉悅。另如:在教學“燒蛋湯”這節時,當學生品嘗著自己親手燒制的蛋湯時,他們喜形于色,顯然已從中體會到了勞動的樂趣。教完后,我在黑板上寫下“我們愛勞動,旁動最光榮”幾個字,讓學生知道熱愛勞動是一個好的品質,勞動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達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在弱智教育的各學科教學中,能把勞動技能課的應用把握好,將有助于各科教學,弱智勞動技能課在教育與訓練弱智兒童的過程中,有著其他學科所不能代替的補償作用。
因此,理解生命化教育的意義,我們要從自身的教育實踐中去把握。
生命主題心得 生命主題感悟篇二
這周六,我看了安全教育的電視節目。節目內容分為五個部分:地震、火災、溺水、洪水和交通事故。我最關注的是關于交通事故的部分。
交通事故講的是在馬路上的安全知識。比如,不要在機動車道上追跑打鬧,不要在機動車道上騎車、或攔住車輛,不要翻越車道中間的欄桿。
預防火災的主要有:晚上不要點蠟燭看書,不要玩明火。如果發現身上有火,不能快跑而是趕緊在地上打滾。
地震來時,應該保護好頭部,快速躲到不易倒塌的物體下,如果被埋在廢墟下,千萬不要大喊,,用敲擊的方式來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如果有條件,可以適當補充食物或者水等。
這次節目,我學到了很多安全知識
生命主題心得 生命主題感悟篇三
暑假,我讀了陽光姐姐_伍美珍的作品《生命流淚的樣貌》。里面有兩篇故事,但《生命流淚的樣貌》給我印象深刻,讓我懂得了許多的道理。
《生命流淚的樣貌》講的是性格軟弱、心地善良的女孩盛欣怡,有一個幸福歡樂的家庭。可是,媽媽突然得了不治之癥。這場飛來的橫禍,使得他的生活乃至性格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有著教師不斷的鼓勵,但對親情和友誼的煩惱依然使她感的孤獨和困惑。媽媽最終永遠離開了她,而十二歲的欣怡,卻過早的體驗到了生命和愛的深刻涵義。
當我看完欣怡媽媽在電腦上寫的日記后,我有著很深的感觸。我明白了媽媽為什么中讓我干活,為什么一點點做不好就罵我……原先這全是為了我,其實媽媽也不愿罵我的,她也是會心疼我的,可是為了能讓我早點學會獨立和堅強,早點明白爸媽的辛苦。媽媽真是用心良苦啊!其實媽媽也不好受的,可是又不能表現出來,怎樣辦呢,所以只好忍,只好默默流淚,只好心如刀割,這就是做媽媽的辛苦。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當我讀玩著本書的的時候,我留下了淚,沒想到欣怡的媽媽最終還是因病而死了,就想書上說的老天爺真不公平,欣怡的媽媽這么善良怎樣會得不治之癥呢?太不公平了吧!而那些犯了罪的卻還完好無損,獲得自由自在的。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有些東西要學會珍惜,不然到你想珍惜的時候就完了。
生命主題心得 生命主題感悟篇四
有人說:“生命是紅色的,是擁有高貴的身份與誘人的金錢,是擁有烈火的熱情與泥土的芳香。”有人說:“生命是藍色的,使用有浪漫的感情和完美的工作,是擁有天空的藍和水的溫柔……
性格軟弱、心地善良的女生盛欣怡,有一個幸福歡樂的家庭。可是,媽媽突然得了不治之癥,這場飛來的橫禍,使她的性格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媽媽的病使她感到孤獨和困倦,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有著教師不斷的鼓勵和友誼的滋潤,但媽媽最終永遠離開了她,而十二歲的欣怡,卻過早地體驗到了生命的殘酷、愛的深刻含義。
《生命流淚的樣貌》這本書,雖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藻,唯美的篇章,他用樸實的語言讓我讀懂了人性的溫馨和那濃厚的親情與母愛。我和欣怡差不多大,我們的命運卻截然不一樣,她媽媽過早的離世,而我卻有父母的關心與愛護,還經常和他們頂嘴,此刻才明白他們的嘮叨。數落。批評,都是對你的愛,若不是愛你又怎會如此的關心你呢?其實讀過這本書我哭過,并不是因為欣怡太慘哭了,而是我經過比較發現,父母對我們那深深的愛!他們的愛無微不至,每一天的三餐,床頭上總是放著的他們折迭好的衣服,你的房間長期被他們整理的干干凈凈,他們一點苦頭也不讓我們吃,我們還經常發他們脾氣。可他們呢?即使有什么不順心的事,也在心里藏著,對著你還是一張笑臉,我們又怎樣明白這一張笑臉下藏著的是落寞和難過。
其實,當媽媽罵我們的時候,我老是裝作不在乎,其實心里很不服氣的,可是看到《生命流淚的樣貌》,我明白了他們的苦心,自我再怎樣壞,也是他的孩子,哪位父母不期望自我的孩子成才?古時有:孟母三遷,三娘教子,岳母刺字……今有各家父母:用愛改變著,教育著自家的孩子!
若是他們以為的縱容我們,我們將來會變成怎樣的人?是勒索錢財的小混混;出入酒吧的小太妹;還是一無是處的乞丐?父母經歷過我們未知的事情,他是不想我們踏上不歸路。
他們用愛的教育讓我們懂得人性的溫馨,讓我們獨立教會我們人間疾苦。他們給予的愛我們還不起,因為那無私的愛是無價的。
呵呵,那么我的生命必須是綠色的,是擁有健康的身體與父母的關愛,是擁有樹木的翠綠與青草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