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走我們去植樹閱讀答案篇一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算得上好閱讀答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植樹還要愛樹》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植樹的好處可多啦!樹長大了,樹葉不僅可以給人遮陽,可以使空氣清新,還可以減弱噪音。樹干可以用來蓋房子、做家具和造紙。在街道、住宅旁植樹,還可以美化環境。
但是,植樹還要愛樹,才能保證種一棵活一棵。
剛種下去的小樹苗特別需要水,如果很長時間不下雨,或者小樹周圍的土壤非常干,那就要經常澆水,一直澆到幼苗成活。樹根是樹木吸收水分和營養的器官。人們常說,根深才能葉茂,就是這個道理。新栽的'小樹苗根扎得不深,如果經常搖晃,新長出來的細根很容易拉斷,樹根吸收不到水分,樹就會枯死。樹怕剝皮,就是因為樹皮里有許多輸送營養的管道,如果把樹皮剝了,樹得不到養料就會死掉。樹皮破了,細菌侵入樹身,樹也會得病。另外,新栽的小樹苗比較“嬌氣”,不能折斷它的枝干,如果把主干弄斷了,樹就會生出許多側枝。這樣的樹既不好看,也不能成材。
(1)補充合適的詞語。
()清新
()環境
()噪音
(2)短文的第(________)自然段寫的是植樹的好處多。
(3)選擇填空。
植樹的好處可多啦!樹葉的作用是()。樹干的作用是()。在街道、住宅旁植樹,還可以()。
a、蓋房子、做家具和造紙
b、給人遮陽
c、使空氣清新
d、美化環境
e、減弱噪音
(4)第3自然段告訴我們要如何()。
a、植樹
b、愛樹
(1)空氣 美化 減弱
(2)1
(3)bce a d
(4)b
走我們去植樹閱讀答案篇二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很多時候需要適量地做些閱讀題,就有可能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由資深教育者參與擬訂的。你所了解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們愛你啊,中國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當燦爛的太陽跳出東海的碧波,
帕米爾高原依然是群星閃爍;
當北國還是銀裝素裹的世界,
南疆早已洋溢著盎然的春色。
啊,我們愛你,中國!
我們愛你——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
杭州西湖的濃妝淡抹,
黃山、廬山的云霧飄渺,
長江、黃河的波瀾壯闊。
我們愛你——
龍井茶的清香,
茅臺酒的醇美,
江南絲綢的光潔絢麗,
景德鎮陶瓷的天工巧奪。
我們愛你——
傣家竹樓前如水的月色,
世界屋脊上布達拉宮的巍峨,
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
大草原的'羊群、戈壁灘的駱駝。
我們愛你——
戰國編鐘奏出的古曲,
改革開放譜寫的新歌,
神州萬里涌動的滾滾春潮,
祖國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
我們愛你——
奮斗書寫的史冊,
汗水澆灌的碩果。
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
博大的胸懷、恢宏的氣魄。
我們驕傲,我們自豪,
我們奮發,我們開拓,
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強者,
我們愛你啊,中國!
1.詩中貫穿全文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圍繞這一中心,作者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抒發了對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
2.當燦爛的太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帕米爾高原依然是____________;當北國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疆早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我們愛你,中國!
從這節中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我們愛你——”為起句,仿照課文第二至六節寫一到兩節句子。
參考答案:
1.我們愛你啊
山河無比壯麗物產聞名世界民族風物迷人
文化古老燦爛
2.跳出東海的碧波群星閃爍銀裝素裹的世界洋溢著盎然的春色
祖國的幅員遼闊
3.桂林山水甲天下天堂蘇杭不看山不看岳
4.我們愛你
萬里長城的雄偉壯觀,
北京故宮的金碧輝煌,
秦兵馬俑的惟妙惟肖,
中山陵的莊嚴肅穆。
我們愛你
貴州黃果樹的氣勢宏大,
四川九寨溝的風景如畫,
黃海、東海的寬廣無垠,
泰山、華山的巍峨寬大。
走我們去植樹閱讀答案篇三
①很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微妙的氣味會影響情緒,甚至能在毫無覺察的情況下改變人們的行為。
②早在四千年前,人們就已經懂得利用植物精油的氣味來幫助恢復精神,愉悅身心。茉莉的香氣清新淡雅,能夠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氣持久醇厚,能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后來人們又發現,臭氣會抑制記憶,讓人產生憂慮和壓抑的情緒。
③氣味還會悄悄地影響人們對他人的好惡。美國西北大學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受試者被要求各自嗅聞某一個裝有不同味道氣體的瓶子——清爽的檸檬味、不那么好聞的汗味或中性的味道。之后,研究人員向受試者出示了一位長相普通的陌生人的照片。隨后,受試者被問及對此人的印象。聞過檸檬味的人都對這位陌生人產生了好感,但聞過汗味的人普遍對其產生厭惡情緒。
④另有研究認為,氣味甚至能幫助人們感知他人的情緒。科學家提取了第一次跳傘的人在跳傘時的汗液樣本,然后出示在受試者的面前。結果,核磁共振大腦成像掃描顯示,受試者大腦里通常與情緒有關的杏仁體部位活躍起來。作為對比,來自跳傘者在跑步機上活動時的汗液樣本,卻不會激活受試者大腦的杏仁體。這說明跳傘人在受到驚嚇時散發出了包含著恐懼信息的氣味,它在不知不覺中誘發受試者腦部相應區域產生連鎖反應。
⑧氣味甚至會在不知不覺中對人們的行為產生影響。試驗結果顯示,當受試者聞到異常氣味時,無論是好聞的還是難聞的,他們的行為明顯會異于平常。荷蘭代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發現:在聚會場所中釋放橙汁、海水的氣味,人們通常會聯想到愜意的海灘度假情境,就玩得更盡興,甚至覺得場地的音樂都更勁了。原來,氣味會刺激大腦與情緒有關的領域,人們在受到氣味刺激時,常常做出情緒化而非理性的判斷,進而影響了后續行為。
18.仔細閱讀文章第②-④段,簡要說明氣味與情緒之間的關系。(3分)
19.閱讀下面材料,借助上文中的相關知識,解釋房地產商能用氣味提高銷售額的原因。(4分)
【材料】
國外某房地產商,在待售開發區周圍開設了幾家面包店和咖啡店,使得經過這里的人每天都能聞到烘烤面包和沖泡咖啡散發的香味。經過一段時間,這個開發區房子的銷售情況越來越好,銷售額明顯提高了。
18.答題示例:氣味能夠影響人們的情緒;氣味能夠影響人們對于他人的判斷;氣味能夠幫助人們感知他人情緒。 (共3分,每個要點1分)
19.答題示例:房地產商開設的面包店和咖啡店,在烘烤面包和沖泡咖啡時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刺激購房人的情緒,使得購房人在考慮購房問題時出現了一些非理性的判斷,強化了購房的意愿,加快了開發商賣房成功的速度,從而提高了銷售率。(共4分,知識運用2分,形成解釋2分)
走我們去植樹閱讀答案篇四
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問題。
我們身邊的碳排放
衣:“快速時尚”導致浪費
①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說,從1990年到20xx年,全球紡織品產量從4000萬噸升至6000萬噸。其中“快速時尚”趨勢對紡織品生產和消費激增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衣服便宜了,消費者穿過幾次就丟掉。但便宜衣服通常以人造材料制成,它們由石油化工原料合成,在這一過程中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溫室氣體遠遠超過天然織物。而且,這些人造材料難以回收使用,自然降解也需要很長時間。
食:少吃牛肉
②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18%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于肉類排氣。這一數據足以說明有關“食”的碳排放是如何重要。而在肉類消費中,牛產生的溫室氣體又是最多的,每生產1公斤牛肉相當于向大氣排放3.6~6.8公斤二氧化碳。此外,飼料的生產以及飼養牲畜的農場排出廢物也都要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德國健康雜志報道稱,如果飲食中有三成熱量是來自紅肉(豬牛羊等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肉類)或乳制品,一年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約為1485.1公斤,而對應的白肉(雞鴨魚等)一年排放量約為1054.2公斤。
住:蓋節能房用再生紙
③在寒冷的冬季,建筑取暖系統無疑將消耗大量能源。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未來3年北愛爾蘭將建造50多套社會福利房,它們的節能效率超出平均水平75%。
④在“住”的領域要減少碳排放,不僅包括房屋設計,房間里的各種設備也同樣重要。
行:綠色交通
⑤二氧化碳的另一大來源是交通。
⑥在歐洲,交通對能源消耗占到整體能源消耗量的20%~30%。減少出行帶來的碳排放,第一步就是盡量選擇公共交通。美國公共交通聯合會稱,公共交通每年節省近53億升天然氣,這意味著能減少15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1.作者為什么要寫我們身邊的碳排放?
2.文章第②段劃線處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并說明作用。
3.文章第⑥段劃線詞“近”能否去掉,為什么?
4.如何減少我們身邊的碳排放,你還有哪些想法?(文中涉及的除外)
參考答案:
1.為了要告訴我們從日常生活入手來減少碳排放,保護環境。
2.列數字,準確說明了在肉類消費中,牛產生的溫室氣體是最多的。
3.不能,因為公共交通每年節省的天然氣只是接近53億升,并非確指,去掉后與事實不符,不能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4.示例:①盡量步行或者騎自行車;②盡量使用太陽能熱水器;③盡量使用節能燈。
(意對即可)
走我們去植樹閱讀答案篇五
為了方便同學們學習,提高同學們的學習效率,下面小編精心為同學們整理了《我們會努力》閱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同學們的學習能有所幫助。
①提起現在nba中誰是最躥紅的明星,毋庸置疑,林書豪這個名字您會脫口而出,臨危受命的他帶領紐約尼克斯隊結束噩夢般的連敗后取得7連勝;美國《時代》周刊將它的亞洲版封面也給了這個黑頭發、黃皮膚的“林瘋狂”。在林書豪一夜崛起的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還是聽聽與林書豪有過交往的央視體育頻道籃球項目解說員于嘉是怎么描述的。
②去年5月底,nba籃球大篷車駛抵上海,揭開了為期兩天的活動,與之同行的便有當時效力于金州勇士隊的林書豪,這也使于嘉有了首次與林書豪面對面接觸的機會。
③在上海8萬人體育場一家餐廳的二樓包廂里,在座的不僅有林書豪,還有他的父母和弟弟。經旁人介紹,林書豪很禮貌地與于嘉握了握手。“兄弟倆都很有禮貌,懂得怎樣使用公筷、不在他人講話時聒噪,當服務員更換餐盤時,他們會雙手把盤子遞過去以示尊重,每上一個新菜,哥兒倆都要先問問媽媽那是什么,得到解釋后才會動筷子……這樣的舉動儼然和國內的'同齡人顯得有所不同。再比如,他在平湖中學教小孩子打籃球,一招一式一舉一動,都投入足夠的耐心,孩子們也樂意跟這個平和可親的大哥哥一起打籃球。在打完球之后孩子們自然也不會放過他,不是索要簽名,就是爭相合影,而且是絡繹不絕。最后連旁邊的工作人員都看不下去了,上前提醒說‘時間到了,該走了。’林書豪卻回過頭,輕輕地說‘再簽幾分鐘吧,人家等了很久。”’于嘉不無感慨地介紹道。
④而在上海,對于林書豪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每天早上的晨練,不但自己練習力量、運球和投籃,他還帶著弟弟一起練習。因為弟弟也是個籃球迷,當時已受邀參加nike的全亞洲訓練營。所以每天早上兄弟倆6點半起床吃早飯,7點半開始訓練,最后一天,他們回歸健身房做力量練習,每一個細節動作,林書豪都告誡弟弟一定要做到家,不要有任何折扣,否則就是欺騙了自己。每當弟弟感覺動作吃力時,哥哥都會大聲鼓勵。等到全部動作完成,兄弟倆又像小時候那樣打鬧說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時光。
1、第①段中“臨危受命”讓你聯想到《出師表》中的哪句話?(2分)
2、第③段中“聒噪”的同義詞是。(2分)
3、請寫出本文省略號在語境中的作用。(3分)
4、請概括③④段所描述的內容(從三處考慮)。(6分)
5、本文最后一段畫線句滌蕩心靈、啟迪智慧,它給你怎樣深刻的思考?(4分)
1.(2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2.吵鬧;喧擾(喧嚷喧鬧喧嘩吵嚷)。(2分)
3.(3分)表明林書豪的禮貌言行還有很多,這里只列舉其一二。
4.(6分)
①林書豪在包廂里的禮貌言行
②林書豪在平湖中學和打籃球的孩子們的友好交往
③林書豪認真練習并嚴格要求一起練習的弟弟
(意思接近即可)
5.(4分)(圍繞“天賦”與“努力”的辯證關系2分;語言富有表現力2分。)
走我們去植樹閱讀答案篇六
我們不但是今天生活在這塊土地上,而且過去生活在,并且還要永遠生活在這里,在整體之中。
——列夫·托爾斯泰
①如果在你的生活周圍沒有偉人、高貴的人和有智慧的人,你該怎么辦?請不要變得麻木,不要隨波逐流,不要放棄向生活學習的機會。因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圍還有樹——特別是大樹,它能教會你許多東西。一棵大樹,那就是人的親人和老師,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它就是偉大、高貴和智慧的表征。
②早在漢代,就有“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這樣的名句(劉楨《贈從弟》),將樹的生命與人的生命緊密聯系起來。再早些,也有人流露過這種意思,叫做“樹猶如此,人何以堪”。這證明,樹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長久,從“閱世”的意義上看,人是比不過樹的。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圍靜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種虎臥龍盤的老柏,會不由得生出某種敬畏和感激——有什么辦法,帝王們都死了,它們卻依然活著,默默地、冷靜地俯視著人間的興衰更迭、生死榮辱。在某種意義上,它們就是歷史,它們就是帝王。
③我甚至覺得沒有什么哲學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樹給人的啟示和教益更多。同樣是生命,樹以靜以不言而壽,它讓自己扎根大地并伸出枝葉去擁抱天空,盡得天地風云之氣。相比之下,人愚蠢而又淺薄,熙熙攘攘,聲嘶力竭。樹的存在為人們貢獻了自己的全部,從枝葉到花果根干,卻從未向人們索取過什么。許多家畜供人驅使食用,但同樣靠人喂養照料。樹本來是用不著人養的,它在大自然中間活得好好的,姿態優美,出神入化。那些絕崖石縫中斜逸而出的松樹是靠人養活栽種的嗎?它甚至連懇求人們不要砍伐它的意思都不曾流露——那是鋸子在尖叫而不是樹在尖叫。
④等到大樹被伐倒了,人們看到了它的心——年輪。一圈一圈,歲月的波紋蕩漾,生命的記憶永存。這時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樹絕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靈有智的。它雖不語不行,心里面卻比誰都清楚。它與山河大地、飛禽走獸、風云雨雪雷電霧的關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諧。它是處理這些復雜關系的大師。
⑤它不靠捕殺誰,獵獲誰而生存,但它活得更長久。這可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它連草也不吃,連一只小蟲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卻能長得高大、粗壯、漂亮,這才是奇跡呢。真正有生命力的大樹已經與天地風云融為一體了,它與山河共呼吸,取萬物之精氣,反過來又養育萬物;得日月之靈華,結果又陪襯日月。若是說什么氣功,樹才是真懂氣功的大師。要說什么“天人合一”,人類不過從樹那兒學了一點皮毛。
⑥我在塔克拉瑪干邊緣的墨玉縣見到過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樹王。那樣干燥的沙漠邊緣,它得有多大的修行才能活過來呀?何況它不僅活著,而且枝葉繁茂,生機勃勃,它像一個帝王一樣挺立著,襟懷博大,常人和梯子在它的腳下顯得多么渺小、卑微。它的王者風范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擁的虛勢造成的,它靠它的閱歷、它的頑強生命力、它的光輝的生命形態,使人望之生敬仰之心、愛慕之情,使人認識到偉大、高貴、智慧這些詞語從人類頭腦中產生時的本意。
⑦我還見到過五百年高齡的無花果王,它占地數畝,落地的無花果使它周圍散發著甜膩的腐敗和幽深的清香,它的枝干如同無數巨蟒糾纏盤繞、四處爬伸。它達到了它這種植物的極至,造就成、編織成一座自己的宮殿。
⑧但是樹和人一樣,同樣有各式各樣的苦難伴隨,除了被砍伐之外,還有各種艱難。在天山南麓溫暖干燥的農村,白楊是路邊、渠旁、屋后、田畔常栽的樹,它綠葉颯颯直聳高天。可是有一年冬天,南疆奇冷,這些適應了溫暖干燥氣候的白楊經歷了打擊。有些已經非常粗壯、高大的白楊被生生從中間凍出一條裂縫,裂縫一指寬,從樹這邊透過裂縫可以一眼看到那邊的農田。
⑨一棵樹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災難,但它要是都挺過去了,經歷了時間的考驗,它就會成為一棵大樹。這樣的大樹會引起人們特殊的敬意。比如在哈密,就有一些幸存下來的百年老柳樹。它們的.形態確實不同凡響,一看就知道,是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經歷的樹。它們身上都有編號掛牌,就像勛章一樣,代表著特殊的榮譽。這些柳樹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左宗棠平阿古柏后沿途栽下的柳樹。可是當年“遍栽楊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也就只有這些。
⑩你細細端詳這些巨大的柳樹,會從它們每一棵樹的神態上,找到左宗棠的韻,一派大人物的風范。我當時就頗感疑惑,心想,難道樹也會遺傳栽樹人的風貌嗎?要是果然如此,那樹就是通神通靈的生物了。
(選文略有刪改)
1.為什么說“在某種意義上,它們就是歷史,它們就是帝王”?請概括說明。(4分)
2.第③段“我甚至覺得沒有什么哲學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樹給人的啟示和教益更多”在文章結構上有何作用?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樹給人的啟示和教益是什么?(4分)
3.第⑥段中加點詞“本意”一詞在文中指什么?(2分)
4.賞析第③段畫線句子所采用的藝術手法。(4分)
5.第⑩段劃線句寫到樹和栽樹人的關系,請根據上下文和你的生活體驗來談談對此關系的理解。(6分)
1.樹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長久;(2分)樹默默地、冷靜地俯視著人間的興衰更迭、生死榮辱,令人不由得生出某種敬畏和感激。(2分)
2.承上啟下;(1分)樹從不向人索取什么,卻以他的存在向人們貢獻的全部。樹是有靈智的,和自然的相處比人更深入、更和諧。樹能長壽,與天地風云融為一體,得日月之靈華,又養育萬物。(3分)
3.偉大、高貴、智慧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擁的虛勢造成的,靠的是自身的閱歷、頑強的生命力和光輝的生命形態。
4.通過反問、擬人等手法寫出了松樹的大度,并將松樹與前文的許多家畜作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樹的贊美之情,也間接表達了作者對當今社會人類對自然無盡索取的批判。
5.這些巨大的柳樹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經歷的樹。從它們每一棵樹的神態上,可以找到左宗棠的韻,一派大人物的風范(2分);在中國,知識分子往往在自然景物諸如梅、蘭、楊柳、松樹等等上寄寓自己獨特的情感、志趣,所以,樹的神態往往與栽樹人的的品格志趣相近。(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