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霧凇教學設計霧凇教案板書篇一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
3.感受霧凇景觀之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9.霧凇。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吉林霧凇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書:潔白晶瑩銀光閃爍)。對,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板書:奇觀)
2.這么美麗動人的霧凇,同學們想欣賞一番嗎?
3.欣賞了這么美的霧凇后,你還想知道什么呢?
4.好,下面我們就來認真學習課文第二段,進一步了解霧凇是怎么形成的,吉林為什么會形成這么美的霧凇。
二、講讀課文第二段。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霧凇,俗稱樹桂,是在嚴寒季節里,空氣中過于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這句話。)
2.請同學們再讀這句話,說說你會從中發現什么呢?
3.你真是個善于發現、善于思考的孩子!那么,老師請大家再繼續自讀課文第二段,我們還可以從哪些語句中看出吉林就具備這些條件呢?學生自讀課文,然后小組討論。
4.那老師要問了,具備了這些條件,松花江畔就一下子形成這么美的景觀了嗎?那你認為是怎么形成的?你從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來呢?(根據回答,在“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下加著重號。)
這些詞和句告訴我們霧凇是無聲無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結而成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課文中的哪句話更進一步地說明了這一點?(引讀:最初 ,逐漸 ,最后 。)
作者觀察多細致、多耐心??!正是由于作者經過了長時間耐心細致的觀察,才發現了這個奧秘,當他發現松花江畔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松雪柳時,他會怎樣呢?那么,你能把這段話讀好嗎?(指名讀、齊讀)
三、講讀課文第三段。
1.多美的霧凇呀!同學們,你想象一下,霧凇還有哪些姿態呢?
3.作者通過多次觀察,才發現霧凇形成需要一個過程,正因為經過大自然長時間的孕育、積累,才形成了如此美麗動人的霧凇。下面,就讓我們再次領略一下這壯麗的奇觀吧!
請說說詩句的意思。
此時,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樹枝上披上了潔白晶瑩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么美麗,叫人怎么不發出贊嘆啊!讓我們飽含贊美之情再齊讀最后一段吧!
四、總結全文。
1.同學們,經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2.今天,我們一起領略了吉林霧凇的美麗與奇特,了解了它形成的過程,更懂得了只有經過長時間耐心細致的觀察,善于思考,才能從大自然中探索到更多的奧秘,發現更多的美。今后,希望大家也能像作者一樣,從大自然中、從平凡的生活中發現更多的驚喜!
五、布置作業。
仔細觀察一下清晨霜凍的景色,并注意太陽出來后,霜逐步化解的過程,仿照本課寫法,作一次小練筆。
板書:
潔白晶瑩
29.霧凇
銀光閃爍
奇觀
千姿百態
霧凇教學設計霧凇教案板書篇二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悟吉林霧凇的美麗奇觀,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3、結合具體語言環境理解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導學生自主學習,了解吉林霧凇是怎么形成的,體會作者描述之精妙。
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景象。
導入
學習第一自然段
觀察霧凇圖片,談感受。
如此美麗的霧凇,你想讀好它嗎?(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朗讀本段,讀出霧凇的美麗動人。
學習第二自然段
出找到的詞和句,做小小批注,四人小組交流。
(1)、什么是霧???
(2)、它為什么出現在松花江畔?
(3)、霧凇是怎么形成的?
2、交流匯報:
月……總是彌漫著陣陣霧氣。”(出示課件)看圖,這符合霧凇形成的一個條件:過于飽和的水汽。、比較句中帶點詞語的意思,并選擇一個造句。
a、漸漸地,燈光、樹影模糊了。
b、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
(4)、這些松針、柳枝有何變化?“最初…逐漸…最后…”指導朗讀。
朗讀:這么充滿魅力的霧凇奇觀,這么精美生動的語言,我們也得用飽含感情的朗讀來表達?。。ㄗ宰x、齊讀)
4、指導背誦。(抓關鍵詞)出示:
每當夜幕降臨,氣溫( ),這霧氣便( ),( ),籠罩著( )。樹木( )。( ),燈光,樹影( )。這蒸騰的霧氣,( ),( ),( )、()。最初像( ),逐漸變成( ),最后( )。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在這寒冷的夜里,霧凇悄悄地形成了。當第二天清早,人們漫步在松花江邊,看到這突如其來的美景,(錄像顯示畫面:霧凇的全景——特寫。)
2這美麗的霧凇奇觀,你會如何贊嘆?(學生談感想)
3、那么,松花江畔的人們是怎樣贊嘆的呢?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
(1)、千姿百態寫出了什么?說說霧凇有些什么姿態?
(2)、看到這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人們會怎么贊嘆呢?
(3)、指名說后出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4)、讓我們飽含贊美之情,齊讀最后一段。
總結全文,指導朗讀。
霧凇的美,美在壯觀,美在奇絕。觀賞霧凇,講究的是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帶著贊美之情朗讀課文)
結合,延伸課外。
其實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在我們周圍,也有許多自然景觀富有情趣(課件出示畫面)用文中的一些詞描繪一處霧景或雪景。
2、交流,說一說。
霧凇教學設計霧凇教案板書篇三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只識不寫,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語。
3、感受吉林霧凇的奇特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了解霧凇形成的原因及過程,感悟吉林霧凇形成的原因及過程,感悟吉林霧凇的奇特美麗。
2、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感悟吉林霧凇的奇妙。
2、選用詞語,描寫一處霧景或雪景。
教學時間:3課時
課時安排:第一課時?? 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第二課時?? 重點1、2,指導說話
第三課時?? 背誦、交流寫話、作業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課前交流:
一、導入新授。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2課,一齊讀——(生)齊讀課題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相機板書:美??? 形成
二、學生讀課文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看課文什么地方寫出了霧凇的美?讀完了,把你的發現和同桌相互說一說。
三、交流
誰來說說你的發現?
相機出示句子: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爍,美麗動人。
你從這句的哪幾個詞中讀出了它的美?
潔白晶瑩是一種怎樣的美?閃爍是什么意思?有些像天空中眨眼的星星,又有些像我們一些調皮的小家伙歪著腦袋在瞧著大人時的眼神兒。在陽光的照耀下,霧凇顯得越發純凈,銀光閃閃,顯得格外的——靈動,充滿了——生機。綴滿你覺得可以換成什么詞?(堆滿、掛滿……)為什么這里用綴滿沒有用堆滿和掛滿呢?這幾個詞都有什么(圈滿)都寫出了什么?(同樣都是寫多,但堆太重,掛,雖然霧凇又叫樹掛,但又并不是完全垂掛下來的,而綴字則把吉林霧凇在枝頭美麗輕巧形象地刻畫出來了,作者用詞非常準確)
好,現在誰來美美地讀一讀這句?我好像看到了 -------------的霧凇了!你來讀讀。我好像看到了 -------------的霧凇了!大家一起讀讀這句!從大家的朗讀中我聽出來了,霧凇很美。這么美的霧凇大家想看看嗎?我們一起來欣賞。(出示課件里的圖片)
一夜之間,大自然給十里長堤上送來了這樣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你會發出怎樣的贊嘆!(大自然實在是太美了!大自然,你真是……)
閉上眼睛,我們一起去松花江邊看看一起來贊一贊這美麗壯觀神奇的霧凇吧!
看到這樣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大家會情不自禁地發——出示: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
了解這句詩嗎?梨花是什么時候開?(春天)吉林霧凇就有“冬天里的春天”之稱。這句詩原本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岑參描寫雪景的,作者引用在這里來寫什么?“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用在這里更表現出了霧凇的壯美和蓬勃的生機,非常貼切。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可以學著恰當地引用一些好的句子,一定會為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四、形成
1、這么美的霧凇它是怎樣形成的呢?課文第幾段告訴我們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段,想一想霧凇是怎樣形成的,劃出有關詞句,在學習小組里交流交流。
2、交流
吉林的霧凇又是怎樣形成的呢,書上是怎么說的?找到了嗎?你來讀讀。
(聽出來了,霧凇的形成是一個很慢的過程,也很輕,它們悄無聲息地來生怕打擾了人們熟睡的夢鄉。誰想來讀讀這句?它的樣子很美,開始像銀線,逐漸變成——最后十里長堤上全都是——)
要有充分的水汽,還得有足夠的低溫,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才能形成霧凇。而吉林獨特的地理位置正使它具備了這兩點。(松花江溫暖的江水帶來了足夠的水汽,夜晚零下30攝氏度又達到了足夠的低溫,于是在松花江沿岸的樹木上、草叢上凝結成了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而且吉林的霧凇與別處的霧凇還不同,它比別處的霧凇形態大得多,被稱作空氣凈化器,科學家還可以根據它出現的規律還預知來年的氣候情況。
它是大自然賜于我們人類的禮物,是當之無愧的——(奇觀)
五、背誦課文(5分鐘)
12、1 、2月份正是觀賞霧凇的好時節,有條件的同學可以讓爸爸媽媽 寒假里帶你去看看。想去的同學舉手!想去那可要做好準備了,先把課文背上,回去給爸媽介紹介紹,說得他們心動了,你們就有機會去了?,F在就請你——待會我們請人來背,看誰的背誦最能打動我們。
六、作業
2、美美地背熟全文 ,結合你查找的資料給爸媽當一回“小導游”。
板書:?????????????????????? 美
22、霧凇
奇觀
形成?? 水汽----遇冷------凝結??
霧凇教學設計霧凇教案板書篇四
1、了解吉林霧凇的形成,欣賞奇特而瑰麗的霧凇景觀。
2、通過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用詞精妙,感受霧凇奇觀,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課文第二節:霧凇形成的原因。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圖片師生共同欣賞圖片,問:這是一幅什么圖?(霧凇圖)板書課題并齊讀。
二、初讀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什么是霧???用課文里的一句話來回答。(生回答)出示: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里,空氣中過于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
2、自由輕聲讀,想想霧凇的形成必須要有哪兩個條件?(生回答)
三、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請大家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讀后四人小組討論:這兩個條件吉林具備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交流)
2、吉林具備了這兩個條件,那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霧凇的呢?請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交流)
(4)范讀(這段話寫得很美,能否給老師一個機會,讓老師也讀一讀,好的你們學習。)
(5)齊讀
過渡:同學們,老師到網上查找吉林霧凇的資料時期,找到了許多圖片,被圖片上的美景陶醉了,我把它們帶來了,正好一起分享一下,看看它們美不美。
四、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配樂出示圖片(指導學生觀察四幅圖,問: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受?)
2、同學們,課文第一自然段生動描繪了霧凇的美麗景象,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出示:三九嚴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閃,美麗動人。
(4)小結(板書:聞名全國)
五、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指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吉林人是怎樣稱贊霧凇的?
2、回答并出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齊讀
(2)自讀思考,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3)交流(4)齊讀
3、同學們,如果你去了吉林,看到這么美的景象。你會如何贊嘆? 出示:看到這千姿百態的玉樹瓊枝,我會情不自禁地贊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學們,江澤民爺爺也到吉林欣賞過霧凇,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樣贊美霧凇的。(出示江澤民的話?!R讀。)
六、交流資料:
課前大家搜集了許多關于霧凇的資料,現在請大家交流一下吧!
七、試試做做。
吉林霧凇真是太美了,請你做一次小導游,帶領游客去領略一番
霧凇教學設計霧凇教案板書篇五
1、通過解讀課文,結合網絡資源,欣賞感受霧凇的美。
2、提高在網絡環境下獲取網絡資源并利用資源加深對文本的感悟和理解的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描寫霧凇美景的語句。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隆冬時節,當北國大地萬木蕭條的時候,走進東北的吉林市,你卻會看到一道神奇而美麗的風景。沿著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掛雪,戴玉披銀,如朵朵白銀,排排雪浪,十分壯觀。這就是著名的吉林霧凇奇觀。
2、昨天我們一起探究了霧凇形成的原因,誰來簡單地向大家說說?
3、今天,我們進一步來領略霧凇的神奇和美麗。
[利用資源,探究文本]
1、霧凇美在什么地方?究竟有多美呢?想一睹為快嗎?
2、趕快進入我們班級主頁的“資源共享”版塊,去美美地欣賞霧凇美景吧! (示范指出資源所在的位置)
3、你想發出怎樣的贊嘆?
4、讀讀課文中描寫霧凇美景片段,找出使你感覺特別美的語句,認真讀讀,閉上眼睛細細地品味一番。
5、交流、指導朗讀:
①“十里長堤、潔白晶瑩、綴滿了枝頭、銀光閃爍”
(如雪般潔白、如銀光閃爍的霜花綴滿枝頭,這奇妙的美景綿延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壯觀至極,真不愧是聞名全國的奇觀?。。?/p>
②“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
(再細細地欣賞網頁中的霧凇美景圖,選擇你最喜愛的一幅圖片,認真觀察展開想象,向大家描述你眼前的霧??? 遠遠望去,一排排楊柳的樹冠似煙似霧,與天上的藍天白云相接,讓人分不清天地的界限。 垂柳蒼松凝霜掛雪,戴玉披銀,遠遠望去如朵朵白云,排排雪浪。 仰望松樹的枝頭,宛如玉菊怒放,雪蓮盛開;柳樹柔軟的枝條,都被粘掛成璀璨的銀絲;形態各異的灌木叢,一團團,一簇簇,晶瑩奪目,宛如銀珊瑚的奇葩。)
③“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瓊枝玉葉的婀娜楊柳、銀菊怒放的青松翠柏,千姿百態的霧凇奇觀真讓人目不暇接,這大自然神奇的杰作讓無數人為之驚嘆、流連忘返。)
④體會形成過程的神奇、美妙:
當霧氣籠罩十里長堤時,如果你走在十里長堤上,你會有怎樣的感覺?
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鍍上白銀 (體會霧凇形成過程的自然與奇妙。)
最初——逐漸——最后 銀線——銀條——銀松雪柳
邊朗讀,邊想象形成過程中霧凇的不同姿態。
你能通過自己的朗讀帶著大家親眼目睹霧凇形成的奇妙過程嗎?
6、小結
一位詩人在欣賞了吉林霧凇奇觀后發出了這樣的感嘆:這片童話般的銀色世界讓人摒棄最煩心的雜念,滿腦子只是 “美”這個最簡單純樸的字眼。
把這份美帶回家,和你的爸爸、媽媽一同分享,好嗎?
霧凇教學設計霧凇教案板書篇六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了解吉林霧凇是怎樣形成的,體會作者描述的精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霧凇景觀之美,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霧凇形成的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齊讀課題。
2、導入:我們知道,吉林霧凇同長江三峽、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稱為我國的四大自然景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吉林霧凇的美景。
二、精讀第一自然段。
1、感受霧凇的特點:課文中哪些詞語寫出了霧凇的特點?
2、討論交流:潔白晶瑩、銀光閃爍 (板書)
3、齊讀這兩個詞。
4、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爍,美麗動人。
5、指名朗讀,齊讀,初步感知霧凇的特點。
7、交流:玉樹瓊枝、千姿百態 (板書)
8、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霧凇的“千姿百態”。出示收集的霧凇資料照片。
10、小結:吉林霧凇真是聞名全國的自然奇觀。(板書:聞名全國的自然奇觀)
三、精讀第三自然段。
1、感受霧凇的美景:出示霧凇的全景和特寫
3、那么,松花江畔的人們又是怎樣贊美的呢?
4、交流后出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① 想象詩句所描寫的畫面。
5、指導朗讀。
四、精讀第二自然段。
1、學到這兒,你產生了哪些疑問?
3、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并畫出課文中的有關語句。
4、討論交流:
①什么是霧?。?/p>
指名讀: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里,空氣中過于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
② 凇形成需要什么條件?
交流:從當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間,松花江上游豐滿水庫里的水從發電站排出時,水溫在4攝氏度左右。這樣,松花江流經市區的時候,非但不結冰,而且江面上總是彌漫著陣陣霧氣。
ⅰ、霧凇是怎樣形成的?
交流后出示: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30攝氏度左右時,這霧氣便隨風飄蕩,涌向兩岸,籠罩著十里長堤。這時,樹木被霧氣淹沒了。漸漸地,燈光、樹影模糊了。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白銀。最初像銀線,逐漸變成銀條,最后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松雪柳了。
ⅱ、自由讀,感受霧凇形成的過程。
ⅲ、再讀,抓住“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理解霧凇凝結時的情形。
ⅳ、示范朗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霧凇形成的經過。
(通過教師的示范朗讀,讓學生感受到師生是平等的,關系是和諧的,學生在這樣寬松的學習氛圍里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ⅴ、觀看霧凇錄像,進一步感受霧凇的形成過程和奇特。
(通過學生的全員參與,全面參與,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到知識,學到方法。)
五、課堂延伸:我是小導游
假如你是吉林人,此時來了一批游客,你準備如何向客人介紹家鄉的霧凇?
a) 分組討論交流。
b) 一組推選一名代表介紹。
c) 評議。
六、總結課文。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不但欣賞了霧凇奇特的景象,而且了解了霧凇形成的原因,還充當了小導游,向客人介紹了吉林霧凇,感受到了吉林霧凇真是聞名全國的自然奇觀!
七、作業。
觀察早晨霜凍的景色,并留心太陽出來后,霜逐步化解的過程,仿照文章的寫法,寫個小練筆。
(作業設計的意圖就是讓學生整合所學到的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向深度延伸。學生調動了生活經驗、語文積累,動手、動腦由課內到課外,豐富了積累,提高了能力,培養了熱愛大自然的感情,真正實現了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
霧凇教學設計霧凇教案板書篇七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第二自然段并背誦。
2、通過對霧凇形成過程的的賞析,進一步感悟霧凇的奇特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通過語言文字賞析霧凇形成過程。
課件
一、談話導入
1、師生問好
2、昨天,你們的許老師帶者大家去了吉林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觀賞了(生齊讀課題)。今天,就讓我邀請我們四(4)班的孩子和我一起再去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再去觀賞(生齊讀課題)。
過渡:但是,觀賞霧凇是有講究的,知道嗎?不知道,送給你們。
3、出示:觀看霧凇講究的是:“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p>
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嗎?
4、生交流
二、賞析霧凇形成的過程即“夜看霧”
1、夜幕下的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會是一番什么景象呢?請大家默讀課文,找到描寫的句子。
2、知道嗎?“夜看霧”看的其實就是什么?
3、同學們,我們讀書還要把這些不會動不會說話的文字讀活了,那就要靜下心來,邊讀邊想,讀出自己的感受。
4、交流感受,隨機出示,點撥,引導學生感悟并指導朗讀
(1)、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這霧氣便隨風飄蕩,涌向兩岸,籠罩著十里長堤。樹木被霧氣淹沒了。漸漸的,燈光,書影模糊了。
(2)、這蒸騰的霧氣,慢慢的,輕輕的,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最初像銀線,逐漸變成銀條,最后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松雪柳了。
引導學生抓住“慢慢的,輕輕的,一層又一層地”來感悟,朗讀。并結合一組圖片。
6、復述,背誦
孩子們,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霧凇是這樣形成的。你現在就是一棵霧凇,你可以自豪的把你是怎么形成的向客人介紹。
生準備
推薦代表介紹
一起背誦
三、欣賞“晨看掛”
放映一組霧凇圖片,配樂。
師:清早,寒風吹拂,霧氣繚繞。此時,你不想說些什么嗎?
四、質疑,解疑,留疑
1、孩子們,我們馬上就要離開了,你不想問霧凇些什么嗎?
2、再讀課文解決問題,弄清霧凇形成的條件
3、我們讀書就是要學會問,學會在回到文字中找答案。面對沒有解決的問題,我們還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去解決它。
就像今天,我們就把這些沒有解決的問題帶到課外,去通過各種途徑尋找答案,這樣,你就會更進一步的了解霧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