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體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觀看同心戰疫心得體會篇一
世間諸般美好不過,年有余慶,人有余福。歲末年初,黨員干部該總結些“余慶”,賡續發揚、久久為功。善作善成正是“棋到中盤”“水到中游”“山到半腰”局勢下,黨員干部所應具備的“余慶”。
善作善成得會牽“牛鼻子”。劇中,太子要闖鑒察院,沒人攔得住的時候,王啟年扔了一把飛刀,配合陳萍萍以”護駕“的借口攔下了太子,解決了范閑的危機。黨員干部要想善作善成,也得有這么“兩把飛刀”。既要要善于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找準癥結、把準脈絡,于千絲萬縷中找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環節,找到“一字落而全盤活”的棋眼,找準問題的“牛鼻子”;也要善于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手段,提高解決問題的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突破瓶頸、走出新路,牽好解決問題的“牛鼻子”。
善作善成得敢啃“硬骨頭”。王啟年于危難之際協助范閑追查北齊“碟子”司理理、協助范閑夜闖皇宮盜太后鑰匙、出使北齊與前北齊諜報頭子肖恩斗智斗勇等等,劇情橋段看似輕松寫意,實則驚險萬分、不容出絲毫差池。新時代新任務新情況新難題,黨員干部要想善作善成,必須迎著矛盾上、奔著問題去,要善解難題、辦難事,才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敢啃“硬骨頭”,關鍵還得“新官理舊賬”,不能捂著拖著、留給別人、下一任,這樣經年積累,就成了糊涂賬,愈發難算清。要涵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打好攻堅戰、打好持久戰。
善作善成得樹牢“群眾觀”。劇中,范閑詢問王啟年滕梓荊妻小的文卷,王啟年誤以為范閑要“斬草除根”,故偽造滕梓荊妻小已被郭保坤殺害的假文卷,故意誤導范閑,實則已被王啟年轉移到城外安置,保護起來。黨員干部追求善作善成,還得要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握好“民生賬”和“發展賬”的關系,站穩群眾立場,始終聚焦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牢牢盯緊實事項目,倒排時間表、畫出路線圖,積極回應群眾關心期盼,真心實意為民辦實事、解難事,切實讓初心薪火相傳、讓使命勇擔在肩。
20xx年即將到來,機遇催人、形勢逼人。我們所面臨的“時”與“勢”,所面對的歷史機遇和風險挑戰,迫切需要我們黨員干部時不我待、聞雞起舞、聞鼓而進,扎實推進各項任務落實落地,爭當狠抓落實、善作善成的實干家。
觀看同心戰疫心得體會篇二
20__年的春節,注定是銘心刻骨,1月23日上午10點湖北武漢“封城”,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等交通運輸全部暫停運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期待中的團聚變成了隔離、惶恐、擔憂。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他所在的醫院是這場抗“疫”之戰最早打響的地方之一。張定宇患有漸凍癥,卻想用日漸衰弱的生命從病毒手中搶回更多病人,他說:“要用好這有限的時間來做一些工作,做一些事情。”口罩遮住了他無法跑得更快的焦慮。與他生活了28年的妻子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就住在相隔十多公里的一家醫院,張定宇忙得沒有時間去看他,只能由他的同行救治,口罩也遮住了他的擔憂和愧疚。
17年前“非典”肆虐,對職責的擔當、對科學的堅守,認人們記住了鐘南山這幾個字,即使戴著口罩我們也認出他。這次,84歲的鐘南山依然義無反顧。他說: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是啊,只要我們齊心協力、萬眾一心,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坎,你要相信祖國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后盾。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生饒歆崴傷腳依然堅持工作,醫護人員為了能從死神手中搶回更多的生命,隨處可見以辦公桌、走廊、戰友的肩膀為床的背影。我看不清你的臉,但我記住你杵拐杖的背影;我看不清你的臉,但我知道你有多累;我看不清你的臉,但我知道為了這場戰“疫”你舍棄了什么。各地方的青年黨員干部奔赴在各街道支援防控,在口罩供應不上的情況下工作人員在嚴格消毒的環境中加工,建筑工人在十天內建成了武漢“小湯山”火神山醫院……還有多少我們看不清的面孔頂在最前面。
我相信,你看見了犧牲,也看見了淚水。哪有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這是一場每個人都必須參與的戰“疫”,戴口罩的日子你還好嗎?有人承受著病痛,有人失去至親。更多的人在焦慮與慶幸的復雜情緒中盡一份力,期待摘下口罩的日子早點到來。口罩后的你是什么樣子,當陽光驅散陰霾,當你走在街頭恢復往日的美,或許我認不出你,但我永遠記得住你的樣子。感謝這些勇敢,勇敢的背后是我們與病毒一次次較量時經歷的煎熬,積累經驗和收獲的堅強。愛和希望一定比病毒蔓延得更快。
戰斗仍在繼續進行,但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2月4號“立春”了,當我們走向新的春天,我相信,這一切都會過去。20__年的春天,櫻花再開的時候我們一定會一起奔跑,迎來的一定是更美好的明天。
觀看同心戰疫心得體會篇三
涓涓溪流千回百轉,一往無前,淡隱于沉沉暮靄;河蚌朝沐清霞,暮染煙嵐,用生命守護那精誠之淚……諸如平凡,隱沒天地之間,精誠之心,日月為之黯然。
20__年春節前,武漢爆發出新冠肺炎疫情,人心惶惶。各級政府為了迅速控制疫情蔓延,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建議大家居家隔離。但患者急需救治,醫療物資需要供應,生活物資需要保障,社會治安需要維護……這時就有一群平凡而偉大的人挺身而出。他們是為生命堅守陣地的警察,為生命爭分奪秒的建設者,為生命奔波不停的快遞員,為生命挺身而出的志愿者,為生命全力以赴的車間工人,為生命不厭其煩反復檢查的檢測員,為生命絕不放棄的患者,為生命絕不懈怠的基層工作者……他們冒著危險,臨危不懼,為了廣大的人民群眾奮不顧身地與疫情作斗爭,他們不正是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的那一群人嗎?但在這最緊要的關頭,他們毫不猶豫地扛起責任的大旗,用著最平凡的身份,做著最偉大的事,他們不辭辛苦地與病魔做斗爭,毫無怨言。他們是最值得我們敬佩的人。
陰霾終將散去,四海春暖花開!
在這次的疫情中,國家啟動一級響應,武漢也史無前例地封了城。面對疫情,大多數人唯恐避之不及。但有這么一群人,他們逆流而上,前往疫情嚴重的地區,無所畏懼;他們奮戰在“前線”,甚至連續工作六天;他們近距離接觸患者,冒著被感染的風險。他們就是一群默默奉獻的白衣天使,他們就是這場戰役的主力戰士們。
有這樣偉大的一群人,他們爭分奪秒地研制著病毒疫苗;有這樣默默付出的一些人,他們穿梭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尋找著在家隔離不聽指令的人們,他們不分白天黑夜地加班加點,只為守護人民的安全與健康。還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雖不能“奮戰”在前線,但卻通過捐獻等方式來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他們是普通人嗎?不,他們是英雄!在這樣的緊要關頭,只要獻出一份力,便是英雄!
這個世界,因為有了他們而大放光彩;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能夠期待來日;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能夠迎來春天。
讓我們共同努力,共渡難關,讓這個世界被期待,一起在寒風凌咧中,靜候春暖花開!
觀看同心戰疫心得體會篇四
在全國人民都因新型冠狀病毒蔓延而閉關在家時,有這么一群人,他們朝著人流的反方向前進。他們是這次危機中的逆行者,是白衣英雄。
自一月二十日起,鐘南山宣布此次病毒是人傳人,全國人民都開始重點關注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全國都處于神經緊繃的狀態。因為如此,有的人還覺得正好實現自己“癱”在家中的愿望。但,你們想過嗎?當自己在家閑過時,在同一時間,醫護人員在拼盡全力治療染上病的患者。本是過年時間,他們卻無法與家人團聚。
你們知道嗎?當他們脫下防護服后,汗水濕透了的衣服;當他們摘下口罩后,臉上深深的勒痕;當他們脫下手套后,被汗水浸的面目全非的雙手;一位靠著拐杖前行的醫生,撐起了我們的希望,那是最美的背影……你們知道嗎?為了穿防護服方便,許多女醫護人員,毅然剪去了自己的飄飄長發。請愿書疊成了厚厚的一摞,“生死狀”桌子都放不下,即便有去無回,依舊初心不改;有多少醫生累得來不及脫下防護服便睡在地上……
所人都在逃離“武漢,或是“躲避”武漢時,他們卻從各個地方趕到武漢上演著最美麗的逆行!他們不止是天使,他們更是英雄!
我們應該懷揣著感恩之心,而不是像一些無心之人,因沒有挽救回生命而去責怪,埋怨他們。當然,不止是醫護人員,還有其他的,同樣偉大“逆行者”,他們值得全國人民給予一句誠心的感謝。
我們在過年時,你們卻在為我們過關。謝謝你們朝著所有人的反方向,在危機中挺身而出!你們逆行的背影是最美麗的,你們是最偉大的逆行者,是全國人民的英雄!
觀看同心戰疫心得體會篇五
干部要協助貧困群眾答好“脫貧考卷”
四川省瀘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吳詩苑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為黨中央適時宣布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數據支撐,確保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用唯物史觀考察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就會得出中國歷史是由中國人民創造的,中國人民是中國歷史上的真正英雄的必然結論。
如今,實現近1億人的脫貧壯舉在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中國千百年來的歷史進程也未曾有之。不過英雄的中國人民終會創造奇跡,廣大貧困群眾即將用自己的雙手實現整體脫貧,他們的非凡成就將會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脫貧路上仍有許多硬骨頭要啃,需要及時鞏固脫貧成效,全國有52個縣還未實現脫貧,其中的貧困群眾更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老年人、患病者、殘疾人的比例達到45.7%,加之受疫情影響,更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增添了難度。
作為貧困群眾“知心人”與“領路人”的幫扶干部,自然有義務和責任在脫貧攻堅決勝之時扶上馬,送一程,協助他們掃清黎明前的黑暗,讓作為歷史創造者的貧困群眾能夠書寫好中國脫貧致富的好故事,心無旁騖答好最后的“脫貧考卷”。如此才能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經久不衰”的數據支撐。
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在人的觀念、能力、干勁。現在,廣大幫扶干部無需隱藏實力,要以“兩不愁、三保障”為出發點,盡銳出戰,展現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觀念,發揮脫貧“多面手”的能力,拿出永不言棄的干勁,并以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的作風,頂住壓力,迎難而上,力克扶貧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協助好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同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識別鍛煉干部的最佳試煉場,幫扶干部要沉下去,用實踐檢驗自身能力。要親自嘗一嘗貧困群眾餐桌上的飯菜,檢驗群眾是否愁吃;瞧一瞧貧困群眾的衣柜,檢驗群眾是否有衣穿;看一看貧困群眾的房屋,檢驗群眾住房是否跑風漏雨;陪一陪貧困群眾到醫院看病,檢驗群眾是否看病難……如此檢驗,就能查出各項脫貧風險,使得幫扶措施更精準、幫扶成效更突出、幫扶信心更充實。
并且要將“話筒”交給貧困群眾,讓他們像竹筒倒豆子一樣,直截了當把脫貧中還存在的困難以及自身脫貧所總結的經驗方法講出來。這樣既能摸清脫貧中所存在的“隱形頑疾”,找到“接地氣”的脫貧方法,從而以點帶面,惠及其他貧困群眾。又能拉近干部同貧困群眾之間的距離,提升脫貧滿意度,激發貧困群眾改變落后現狀的內生動力,達到扶智與扶志,實現全覆蓋、無死角解決脫貧各項短板問題。
當貧困群眾不再煩惱“兩不愁、三保障”的問題,幫扶干部的協助工作就落到了實處。這極大鍛煉了干部做群眾工作的能力,也磨煉了干部的腦力、腳力、眼力、筆力。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更為后續銜接鄉村振興發展筑牢了干部基礎,讓英雄的中國人民能夠真正將脫貧致富的壯舉寫入歷史,讓振興夢根植于農村大地,實現幸福的開花結果。
觀看同心戰疫心得體會篇六
@扶貧干部 要勇做脫貧路上的“杠精”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官倉街道 李霞連
杠精,網絡流行語,專指一些抬杠成癮的人,不論別人說什么,總想站出來反駁、挑刺。當前,正處于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重要階段,扶貧干部要敢于當一名“杠精”,和脫貧攻堅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杠到底,一鼓作氣,奮力攻堅,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魄力和韌勁,取得脫貧攻堅的最終勝利。
立足崗位,刀刃向內,敢于和自己“杠到底”。魯迅先生曾說:“真的勇士,要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脫貧攻堅,首先就要扶貧干部端正心態,認真落實工作,真正將扶貧工作作為檢驗自己初心和責任的試金石,在真抓實干中找到幫助群眾脫貧的“良方”。當前,有部分基層扶貧干部,僅僅把扶貧工作當做“紙上談兵”的文件總結,習慣于“數字式脫貧”“總結式脫貧”,將脫貧材料寫得天花亂墜,走訪群眾、慰問活動的照片數不勝數,但工作的實績卻相差甚遠。因此,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黨員干部首先就要突破自身“關口”,充分認識到當前脫貧工作已到了吃緊階段,個人思想容不得半點懈怠,只有充分結合自身崗位,認真檢視自我問題,從思想和態度方面實現自我蛻變和提升,把脫貧工作實績和群眾滿意度、幸福感緊密結合,才會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大動力。
精準識別,找準短板,敢于和問題“杠到底”。《孫子·謀攻》:“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講的是只有充分了解掌握對手的弱點和軟肋,才會在斗爭中幫助自己取得勝利。脫貧攻堅,也如同我們在全面建設小康路上的對手,只有全面掌握其中的問題和短板,才能幫助我們精準施策,一一攻破難關。雖然經過前期的不懈努力,各地的脫貧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和勝利,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可以“松口氣”。當前,依然還有許多地區的脫貧工作“任重道遠”,因此,就需要扶貧干部們認真走訪調研,多下基層,多沾“泥土味”,找準脫貧路上的問題癥結,比如是地方產業基礎薄弱,還是群眾就業渠道單一,又或者是擇業觀點落后、就業技能不高等原因,扶貧干部只有查找到具體問題,才能為地方出臺針對性強、實施效果好的政策措施提供有力支撐。
明確時限,立行立改,敢于和時間“杠到底”。“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查找問題的目的和落腳點就是要整改問題、處理問題、問題,只有把問題一一改正,才能助推脫貧工作取得實效。當前,有的扶貧干部在遇到問題難點時,雖然建好了臺賬,但并未明確整改時限,絲毫沒有緊迫感,習慣“甩鍋”,找“擋箭牌”,不愿意加足馬力、久久為功,使問題得不到實質性的突破。因此,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扶貧干部一定要建好問題臺賬,明確整改時限,嚴格落實責任人,讓自己心中有“一本賬”,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自己能解決的,要快速處理,對不能立即解決的,要及時報告上級,動態更新問題整改臺賬,拿出“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概,不改問題誓不罷休,真正把群眾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這樣才能全力奪取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