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盜墓筆記讀后感200字篇一
有一天的課間,我在張潔怡鼓鼓囊囊的書包里發現了四個隸體黑色粗體字:盜墓筆記。看到這四個字,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哇!盜墓!打個洞進去找各種寶貝!好洋氣有沒有!從此之后,我一有時間就在網上找各種盜墓筆記的資料,了解到了這本書是從50年前,一群長沙土夫子挖到一部戰國帛書,殘篇中記載了一座奇特的戰國古墓的位置,但那群土夫子在地下碰上了詭異事件,幾乎全部身亡,五十年后,其中一位土夫子的后人無意中發現了先人的筆記,并決定去一探究竟這樣的情節開始發展的。不由得,我的興趣更濃了。
在一年后,我終于從同桌張馳這里看到了夢寐以求的《盜墓筆記》全冊時,我一年前的種種興趣都被重新勾起。一拿到書,我就翻開來開始了閱讀。第一本是講當年挖到戰國帛書先人的孫子:吳邪看到了記錄的筆記,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但是對盜墓一無所知的他,只得和他的三叔一起前去盜墓第一站:七星魯王宮。在途中,他認識了孤言寡語總是一個人、有著兩根奇長手指的向導張起靈——悶油瓶,和在墓中無意中遇到的盜墓者胖子。由于我是第一次看盜墓筆記,在作者南派三叔流暢的文筆下,在作者營造的緊張的氣氛下,他描寫的那幕“胖子魯莽令血尸起尸,悶油瓶為了救其他人自己引開血尸與其搏斗”讓我成功“嚇尿了”。作者真是厲害,把這也許是虛幻的一幕一幕描寫的活了起來!看完七星魯王宮后,我不由得感嘆,同時也對后面的情節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
精彩還不著這些!后面的怒海潛沙、秦嶺神樹、云頂天宮、蛇沼鬼城、謎海歸巢、陰山古樓、邛籠石影和大結局情節更是撲朔迷離啊!我竟然發現,作文中的三言兩語根本不夠描述!何況它還有各種番外:《藏海花》、《沙海》!另外,我也對文中的鐵三角:吳邪、悶油瓶(張起靈)和胖子的情誼感到小感動。他們仨,說不清是什么感情,絕不是親情,他們有沒有血緣關系,亦不是友情,他們在墓中也有相互猜忌的時候啊!可是,長達五年的盜墓生活讓他們三個緊緊聯系在了一起:只要吳邪叫一聲,胖子無論是在多遠的地方,都會奔著他的“天真無邪”而來;在墓中,胖子奄奄一息說的一番話讓吳邪堅定心中的想法:一定一定要讓胖子活著出去!悶油瓶為了救胖子和吳邪,讓自己進入了險境,在文中最后一章,悶油瓶為了代替吳邪,自己跨進了藏有終極的青銅鐵門......這就是鐵三角。
“我是什么時候喜歡上了這撲朔迷離的情節了呢?”
“我不知道,也許是在南派三叔講起悶油瓶的身世那兒吧。”
“我是什么時候喜歡上了這兄弟情深的鐵三角了呢?”
“我不知道,也許是在南派三叔細膩的筆下吧。”
“那么,我是在什么時候,愛上了這本書了呢?”
盜墓筆記讀后感200字篇二
你知道這樣一個組合嗎?
他們翻雪山,過南海,入沼澤,潛奇湖,走遍了全國的大好河山。
一個是善良真誠,一個是沉默寡言,一個是樂觀熱心。
三個人在重重機關下,在重重詭怪下,在如鬼神的人心中,肩并肩,背靠背,在迷霧中尋找真相,尋找解脫。
一個人每每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帶走危險,即使身受重傷也仍舊一身不吭,不會為了自己的公績嗦,只是因為要保護身后的兩人,因為那是他張起靈認可的兄弟。
一個人雖然總是帶來麻煩,在危機關頭卻不惜給心戴上一張不屬于自己的面具,帶著人心不齊的隊伍,做著違心的事亦仍舊孤注一擲,再探神秘的張家古樓解救深陷困境的二人,只是因為那是他吳邪認可的兄弟。
一個人總是干著賠本的買賣,隨著幾人翻山過海,咬著一口京腔與吳邪在九州山河地上地下間拌嘴抬杠,時不時受到小哥的眼神威壓,即使失去自己最喜歡的女子也只是默默的不說話,抽完煙依舊跟著二人,因為那兩人是他王胖子認可的兄弟。
背靠背沖出重圍 ,即使已傷痕累累,相互扶持就可以不那么狼狽。
兄弟之情從來不需要立下豐碑,卻堅固到連死亡都無法摧毀。
三人彼此眼中的信任 ,不曾摻雜半分虛偽,情誼在不知不覺之間 ,深入骨髓。
這就是鐵三角,這就是兄弟,這就是那個叫徐磊的男人寫的本叫《盜墓筆記》的書告訴我的,告訴我這樣樸素的兄弟之情。
我永遠記得三人在一次次生死間逐漸加深的友誼。
他們有著各自的目的,到了最后,卻又都放棄了各自的目的;是親人嗎?我覺得也不是他們疏離著,互相猜測著,然而這種疏離,又是一種默默的保護。所有的一切,好像都是出于最基本的感情:我希望你能平安,不管是吳邪千里追蹤規勸張起靈,還是胖子不圖金錢幫吳邪涉險,還是張起靈屢次解救他們兩人而讓自己身陷險境。
“這是我的朋友,請你們走開,告訴你們老板,如果我的朋友受到任何一點傷害,我一定會殺死他,即使跑到天涯海角,我也能找到他,反正我有的是時間。”悶油瓶淡淡地說出了這句話,身后是不知所措的胖子和吳邪。
“我告訴你們,就是他以后想把我所有的產業全部毀掉,我也不會皺一下眉頭。這是我吳家的產業,我想讓他敗在誰的手上,就敗在誰的手上。我今天到這里來,不是來求你們同意這件事情,而是來知會你們一聲。誰要再敢對張爺說一句廢話,猶如此案!”吳邪用他不完全結實的拳頭,砸穿了書桌。那一刻,他的憤怒沒有讓他感覺到指骨碎裂時的劇烈痛苦。
“胖爺我就待在這里,只有兩個人可以讓我從這里出去,一個是你天真,一個就是小哥。
你們一定要好好地活著,不要再發生任何要勞煩胖爺我的事情了,你知道胖爺年紀大了。當然,咱們一起死在斗里,也算是一件美事。如果你們真的有一天,覺得有一個地方非去不可并且兇多吉少的話,一定要叫上我,別讓胖爺這輩子再有什么遺憾”
這就是鐵三角。
盜墓筆記讀后感200字篇三
有這樣一群人,義無反顧地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尋找所謂的真相;有這樣一群人,為了朋友間的一句話,不惜兩肋插刀,以我之命換你生;有這樣一群人,背負太多家族使命,歷史亦或終極……
“一入盜墓深似海,從此真相是路人。”一周前,我看完了《盜墓筆記》,它帶給我的是深深的震撼,那是一種無法自拔的感覺。這是一個由戰國帛書引起的故事。主人公吳邪及他的三叔吳三省等人,逐漸被卷入一個巨大的謎團。在這盜墓途中,無邪也結識了許多朋友,他們一起共同面對危險和謎團。
小哥張起靈,被無邪稱作“悶油瓶”的他性格沉默寡言,上身藍色連帽衫。他的食指和中指奇長無比,后背一把黑金古刀,有能驅蟲的“老悶血寶”。他總能在隊友遇險時挺身而出,身手極好,有著不為人知的過往。
《盜墓》中老九門裘德考,張家和他組織的關系錯綜復雜,他們相互利用猜忌,各種陷阱,只為青銅門后的最終秘密。無邪一干人等被卷入其中,歷經風雨,卻不知上一代恩仇何時能解除?在不斷探索謎團,尋找真相的途中,他們或許找到了更多:友情,責任,生命,意義等等。
我最感動的或許不是鐵三角真摯的友誼,不是潘子對三叔至死不渝的忠誠;也不是花兒爺和吳小佛爺必須擔負家族責任背后的孤獨。于我而言,感觸最深的是小哥的自我追尋。
在很長的歲月里,看著自己身邊的人一個接一個地以各種方式死去,你發現任何人都無法在你身邊留下來,這個時候,對于死亡,你就會有另一種看法。比麻木更深的一層,就是淡然,對于死亡的淡然。小哥對死亡的態度從麻木到淡然,當身邊的人一個接一個離開,而他卻什么都挽留不住。只因為他姓張,是起靈人。
你能想象嗎?當你從一個山洞中醒來,你什么都不知道,疑惑地望著四周時,你的身上已經有了一個你必須肩負的責任,你沒有權利去看沿途的風景,不能去享受朋友和愛人,你人生中的所有美好的東西,在你有意識的一刻,已經對你沒有了意義。
只因他是張家族長,張家唯一的起靈人,所以宿命剝奪了他沿途看風景的權利,他要承擔一個家族的責任,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沒有意義,正如悶油瓶——小哥所說:“意義這個詞本身,就是沒有意義的。
世人都說張家強大如佛,淡漠如冬夜,卻不曾想到,西藏墨脫那哭泣的石雕,卻不曾想到,那三日靜寂里,他無法挽回的悲痛和內心的脆弱,人們說他高傲淡然,我卻不盡然。
張起靈,我從不求你君臨天下,只愿你此生安穩,能被世界溫柔相待,也好好愛自己。《盜墓筆記》包含了我太多太多的愛,一生那么長,等你十年又何妨?
盜墓筆記讀后感200字篇四
--《盜墓筆記》讀后有感 十年一瞬如滄海,誰人還逝藏海花。
---題記 也許許多愛書的人都聽說過這本書,也許許多人因為它的題材而沒有讀過這本書,也許許多人只把它當作一本無聊的書,但是于我而言,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和感悟卻是前所未有的。這里有沉淀千年的歷史,有勾心斗角的陰謀,還有彌足珍貴的情感。
這也許不是你看過最華麗、最翔實的有關盜墓的感受,但我只想把我讀這本書的所思所想呈現出來。
說起盜墓筆記,它原本確實就是一部網路小說,后來隨著讀者的增加而出版,固然是不能和那些流芳百世的名家名篇相提并論,但它在我和所有盜迷心中卻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和無與倫比的價值。 初讀完《盜墓筆記》,內心必定充斥著兩種極為矛盾的情感---歷經兇險的旅途后的疲憊以及對故事的意猶未盡。可以說,剪不斷理還亂的謎團,人間冷暖和人之本性是本書的經典之處,而本書的“鐵三角”---吳邪(天真)、張起靈(悶油瓶)、王胖子作為本書的主角,則很好地詮釋了友情、信任、希望、堅持......可很奇怪的是,我無法將他們之間的聯系簡單地用一個“友情”來概括。“我不知道他們之間的感情是什么,是朋友嗎?我覺得他們已經超越了朋友的關系;他們有各
自的目的,到了最后,卻又各自放棄了自己的目的;是親人么?我覺得也不是,他們疏離著,互相猜測著,然而這種疏離,又是一種默默的保護。所有的一切,好像都出于最基本的感情:我希望你能平安,不管是吳邪千里追蹤規勸悶油瓶,還是胖子不圖金錢幫吳邪涉險,還是悶油瓶屢次解救他們二人而讓自己身陷險境。”只那一句“用我一生,換你十年天真無邪。”道盡了三人的情感,任何言語都無法超越。
經過了七星魯王宮,西沙海底墓,秦嶺神樹,云頂天宮,蛇沼鬼城,陰山古樓,張家古樓的種種考驗之后,三人最終成長起來,明白了自己的使命,走向各自應該走的未來,也向著更大的陰謀靠近。
其實,故事的最后,謎題并沒有完全解開,對于“終極”我們仍是一頭霧水。三叔一開始就埋下了極深的伏筆,讓人一直認為是兩股力量的博弈。但越是深挖,就越來越發現這是三、四股力量的對決。神秘的青銅門埋藏了太多的秘密,讓人情不自禁地將其具象化,仿佛一伸手就能推開這道門,解開這重重謎團。當然,門后面也可能什么都沒有——也許,這才是所謂的“終極”。
三叔說:人長大,就是一種失去幸福的過程。吳邪說:有些面具戴了太久,就摘不下來了。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盜墓筆記》不僅僅記錄了吳邪的探險解密之旅,更映射出了人心的險惡——一切的一切就是一個由貪欲引發的圈套。而在層層揭而未露的丑惡中,“鐵三角”的友情是那樣珍貴。我很慶幸,在另一個與我們平行的時空里,有這樣一群有靈魂的人,讓我時刻在這個世態炎涼、人心冷淡的社會中,好好珍惜我身邊每一個真心的朋友。
盜墓筆記讀后感200字篇五
當初接觸盜墓筆記,實在是為了給自己緩解心情的,到最后卻是真的喜歡上了這本書。南派三叔曾經說過:“我當初寫這本書的時候,完全想不到會有這么多人喜歡上它,而他們大多數是因為在心情低谷期看了后喜歡上的。"
我總有些古怪愛好,比如看書喜歡提前去看結局,可是即使提前知道了結局,最后的結局還是讓我,怎么說呢,有一種失落感,就像是最后看到《三個火槍手》的結局一樣,曾經生死與共共同經歷那么多的朋友,最終各自天涯。要說傷感,不是一點點。
就像胖子說的,哪怕他們一起困在墓里,也會是件美事。真的,我也一直這么認為。當然,還有一臉笑呵呵的小花,還有忠誠護主的潘子,三叔,瞎子……
潘子的那段,是最難過的,說不上極其慘烈,但就像一把鈍刀,生生的給你劃到口子,你看著它皮開肉綻,揪心的痛,然后無能為力。“小三爺你大膽地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頭……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十九……從此后,你搭起那紅繡樓喝一杯,紅紅的高粱酒。”我從不知道,這首歌可以唱的這么灑脫,帶著看淡生死的坦然,跟英雄末路的悲涼。故事看到這里我也只是難過,然而,當吳邪返回到潘子的住處,看到那碗沒吃完的面條,發霉的豆子,這個時候,你才會忽然發現,那個和胖子扯皮,護著吳邪,被人砍傷了仍然眉頭都不皺的潘子,真的留在了張家古樓里,不會回來了。
還有悶油瓶和胖子,一個留在了巴乃,另一個去了長白山,守著青銅巨門。關于他們,我不知道該怎么用語言來表達,我只記得他們之間最感動的話,悶油瓶和吳邪胖子三人大鬧新月飯店之后,悶油瓶面對霍仙姑,只跟吳邪和胖子說了一句:帶我回家。那是一種說不出來的感情,超越了友誼的范疇。我曾經跟身邊的人說過,你無法想象,一部小說里,沒有男女之情,海枯石爛的誓言,卻能讓你手不釋卷。無法割舍的,不僅僅是對故事走向的好奇,還有對故事中人物不舍得感情。
今年,20xx年xx月xx日,是張起靈回家的日子。那天,三叔給了我們一個結局:等一場千年雨歇。那天,無數稻米在長白山上齊喊著"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后會有期”、“我們只是好久不見”、“小哥,歡迎回家”。永遠忘不了那一天,永遠忘不了稻米們一起待到零點,一起喊出那句‘張起靈,歡迎回家’,一起刷屏。
不記得在哪里看到過三叔的后記,他說當年大仲馬寫三個火槍手,寫到后面,自己一邊寫一邊流淚,在他的筆下,那些人都活了,三叔最后也說,寫到最后他感覺這些人好像真實存在一樣。這是一種感情,我們跟著故事,隨著鐵三角,隨著主人公歷經磨難,你會感覺,這些人就站在你身邊。樹上春樹說:“小說家就是創造生與死,關于愛情,讓人戰栗和哭泣,以及讓人大小不已的故事,讓人們意識到每個靈魂的唯一性。”此話甚好。
盜墓筆記讀后感200字篇六
《盜墓筆記》這本書的確讓人又愛又恨,讓我有說不清的話題,如果看過我的日志還沒讀過這本書的同志們,你們有福了,因為你們將有一本很好看的小說可以去閱讀,而且我敢保證它絕對不會讓你失望,這本小說絕對能讓你們的腎上腺激素上升。看過小說的同學也可以跟我討論一下。
其實之前想過很多次看完盜墓筆記會是什么樣的一種心情,我想應該是深深的彈出一口氣,是滿足的一口氣,因為里面的秘密都會知道,書上的人物可能生活會繼續,但是這個故事會完完整整的呈現在我們面前。就好像我在看到三體大結局,對整個宇宙的最后命運畫上休止符那樣感到一陣的解脫。
誰知道他完全不是那回事,果然印著三叔的名字的書,每次看完大結局都是可以以這樣的語氣來說的,啊?完了嗎?這還沒說好啊,填下的各種坑爹的坑呢?咋啥都沒有了?不勒個是吧~~這就把秘密說完了?要自己去猜想?這種感覺真的很不爽啊
首先其實我覺得應該先說說我對這本書的一開始的了解,首先我是看完《鬼吹燈》再看這本的,一開始抱著怎么還會有人寫關于盜墓的可以超越鬼吹燈,因為鬼吹燈已經將整個中國墓地的設置寫的一個比較高的高度了,作為探險類小說,這樣的探險絕對的刺激也讓人回味不已。所以當我看到胖子出現的時候還覺得盜墓筆記也只能抄抄鬼吹燈的東西拿來自己用了。
但是到了第二季的時候就開始發現了跟鬼吹燈完全不同的設置了,用書里的一句話就是“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到西海古墓的時候,每個人都不可能完全相信每個人,每個人都帶著面具,阿寧也是,吳三叔是,悶油瓶也是,所以開始就讓人更加著急看下去,而且所有的事情都往著之前的考古隊而前進,過了無關緊要的秦林神樹這一季后,云頂天宮,西王母國更是將這種秘密發揮的淋漓盡致,個人覺得,到了這里,整本書就出現了最高潮了,銅門后面的是什么?隕鐵的中心又藏這什么?陳文錦和悶油瓶進去后又發現什么?這種讓人抓狂的謎團讓我感覺這本書就快出完了。
出乎我意料,后來竟然還出了5本書,甚至將謎團引向了更之前的對于張家古樓的考古的事件。就張家古樓竟然就足足寫了三本多,4本,最后大結局才逃離出來,然而,其實有很多事情,作者都沒有交代清楚,就幾頁紙的解釋根本無法解釋以上出現的問題,簡直就讓人感覺用謎團去掩蓋謎團,然后出現更大的謎團。然后我就徹底暈了。
回過頭來看,說是感想,其實是對這本書的一個梳理,呃,其實我還是很希望能出一個官方的解密檔案,讓我能夠想的更遠,思考更多關于這個故事背后有可能是現實的真相。
盜墓筆記讀后感200字篇七
今天,我終于把南派三叔的9本《盜墓筆記》聽完青雪版的一遍,看完坑爹版的電子書一遍,讀完圖書館借的實體書一遍。
當然,讀后感、觀后感什么的我自小學以來就一直不太會寫,但這次看了《盜墓筆記》,真的有所感觸,信筆而作。
第一部分對比閱讀
在讀《盜墓筆記》之前,我還讀完了《鬼吹燈》8本,但是同樣是聽了一遍讀了兩遍,所得出的結論只有:天下霸唱的易學真的很好,以至于寫出來我們看不太懂。《鬼吹燈》描寫的主要是上世紀80年代的盜墓賊,所以人物的語言多帶有毛澤東時代的紅衛兵口氣。同樣,根據《盜墓筆記》大事年表,這一系列書更加接近我們生活的年代,所以讀起來我認為感覺更好。
從筆法上來說,《鬼吹燈》注重于營造一種詭異的氣氛,《盜墓筆記》自然也有,但《盜墓筆記》著重于對主人公吳邪的心理描寫。兩書雖都是以盜墓為題材,都是以先人留下的筆記作為引子,但只有《鬼吹燈》依舊忠實于盜墓這個過程,并且主要是描寫人物的動作,而對于人物的外貌卻十分的草率,讓我在讀的時候老師在想,胡八一到底長得像個痞子還是個文藝小青年,shirly揚到底漂亮到什么地步?鷓鴣哨的鷹鉤鼻是不是可以掛抹布??這些無疑不得求解了。不過好的一點,《鬼吹燈》里對于怪物的描寫倒是很詳細,看到的時候還是能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而《盜墓筆記》,文筆顯然沒有天下霸唱的好,不過也達到了令人身臨其境的效果。但書中對人的外貌和神態的描寫很詳細,這也是讓我最初喜歡上小哥的原因。但三叔的語言過于單一,比如描寫無邪緊張的時候,只有“臉色大變”、“直冒冷汗”、“頭皮發炸”等等。
對比兩書,《鬼吹燈》有個好處,懸念不會持續太久,總是才挖了坑立刻就填上了,讀起來也十分順暢,但這樣也造成了書與書之間是相互獨立的,這樣我讀的時候會看了上一本就不想讀下一本的膩味。而《盜墓筆記》三叔太喜歡挖坑了,而且挖完了又不及時填上,到后面的時候疑問越來愈大,越來越多,最后有的坑干脆不填了,我很糾結啊有些還要自己去推理才算填上。不過書與書之間銜接的很好,所以對于我來說,“愛不釋手”。但疑問太多,又讓我有些不耐煩,可是有放不下。三叔寫的時候,開頭奉獻靈異小說,中段又有點像哈利波特,最后簡直是名偵探柯南了。
總的來說,《鬼吹燈》主要是重寫情節發展,反而顯得有些沒有人情味,尤其是shirly楊幾次和胡八一明說,胡八一都沒心沒肺的沒反應。所以我個人更喜歡《盜墓筆記》,因為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情感,很多橋段我都感同身受。我個人覺得,這就是《盜墓筆記》比《鬼吹燈》成功的原因。
盜墓筆記讀后感200字篇八
十年一瞬如滄海,誰人還逝藏海花——題記
《盜墓筆記》它確確實實就是一部網絡小說,難登大雅之堂,但他在我心目中卻占據了不可替代的位置。
整個故事的開端源于五十年前的血尸墓,隨著故事的發展,一連串的謎團顯現出來。老九門巨大的圈套,是一場無聲的硝煙,一切的一切,只源于人心的貪欲。貪欲讓人什么事都干的出來,如夢游者一般敏感快速地做出各種反應,近乎瘋狂地做出喪盡天良的事。陰謀,伎倆,交織在人與人的交往之間。主人公吳邪的爺爺在他的筆記里寫道: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吳邪,他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點,他不像另外一位主人公張起靈一樣,如神明一般。他普通得和我們沒什么兩樣,起初我對他是有厭惡之感的,討厭他的敏感,討厭他的猶豫,討厭他的怯弱,但隨著閱讀的進展,我漸漸發現,正是這種種的缺點,使得他這個角色更真實。當風雨來臨時,他的毅力著實讓我吃了一驚,盡管他之后被環境所迫,不得不戴上不屬于他的面具,不得不卷入一場陰險的角逐,但他仍然保持著他的良知,面具之下,仍然是那個“天真無邪”。
有人欺騙他,是為了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而有人欺騙他,則是為了保護他。巨大的謎團對吳邪的吸引力很大,也正是他的這種好奇心,使得他一步一步地走進這個深淵。吳邪的三叔——吳三省,深知這水太深,不是吳邪能淌的,為了讓他遠離這團黑霧,只能編出一個個故事,雖然最后還是讓吳邪識破了,但也讓人感慨:謊言背后,不一定全是陰險,也有可能是善意。
在這種環境之下,很多人一路行走一路懷疑,吳邪比書中的很多其他人物幸運就幸運在他找到了值得信任的人。吳邪,張起靈,王胖子——他們有著不同的身世背景,不同的目標,不同的靈魂色彩,卻成了鐵三角,他們肯為朋友而放棄自己的追求,他們互相猜疑著,揣摩著,但當朋友遇險時卻能義無反顧地擋在其身前。鐵三角是什么?是張起靈屢次在吳邪和胖子命懸一線的時候將他們解救出來,是吳邪千里規勸張起靈,是胖子不惜金錢幫吳邪涉險。
真正的友情是無所求的,它能使人們解讀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張起靈也曾說過自己是一個沒有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人,但他卻從吳邪那里找到了和世界唯一的聯系。故事以張起靈替吳邪走進了青銅門結尾,十年之約,我相信吳邪不會忘記,只因為,他們是朋友。
故事的最后,仍然保留著很多謎團,我們很想推開青銅門,去看看“終極”是何物,解開這些謎團。交錯的時間和事件,被迷霧隔著的真相,幾股力量的博弈,無一讓人讀得直呼過癮;人心險惡,世態炎涼,與人性的真善美交織在一起,又讓人陷入沉思。
在我看來,人情冷暖和人之本性,是本書的經典之處,值得我們去好好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