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怎樣寫總結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總結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國語培訓工作總結篇一
燕莊小學幼兒大班共有幼兒51人,其中男孩30人,女孩21人,年齡都在3——5歲之間,他們大都來自本校的幾個校轄村,他們在語言各方面上有一定的基礎,能用簡短的話與他人交談,在與人交談中能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還有著說的好習慣;只是由于家住農村,剛剛入園,大多數幼兒沒有說普通話的習慣,少數幼兒不會說普通話。
1、學會說普通話,且能用適當的語言與他人交談。
2、能集中精力注意地、耐心地聽他人講話。
3、能在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且語句要連貫。
4、會正確地書寫自己的名字和認識同伴的名字。
5、會獨立閱讀圖書并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
重點:
1、建立良好語言常規,幫助幼兒認識語言的多樣性。
2、幼兒能大膽地運用普通話與他人交談,且語句通順、流暢。
3、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的前書寫技能。
難點:
1、使本班幼兒在語言各方面的距離拉近。
2、讓每一位幼兒在一日生活中都能運用普通話與他人交談。
3、克服心理的障礙,在眾人面前大膽的表現自我。
1、創造自由、寬松的語言環境,吸引幼兒與幼兒之間用普通話自由輕松地交流自己的想法。
2、以游戲的口吻、游戲的形式組織幼兒的語言教學,使幼兒有興趣的參與語言教學活動。
3、根據每個幼兒的需要,給予他們不同的幫助,且在一日生活中多用普通話與他人交談。
4、利用家長會等形式告知家長鼓勵幼兒說普通話,做好家園共育。
1、引導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
2、在語言教學活動中,讓幼兒學習在不同的語言情景里運用相應的語言交流方式來與人交往。
1、關愛幼兒,給幼兒創造寬松和諧的語言交往環境,讓孩子們輕松的進入課堂。
2、把鼓勵幼兒想說、敢說放在首位,以幫助幼兒盡快適應新的環境,消除怕說話的客觀障礙。
3、多于家長聯系,要求家長協助我們幼兒園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技能。
國語培訓工作總結篇二
今天有幸參加了區教委組織的青年教師素質提升培訓,在一天的培訓中,我們接受了泰安廣播電視臺資深節目主持人,制片人張濤老師的國語培訓,受益匪淺。
第一、我感覺要想說好國語首先要端正態度,通過多種方式培養良好的說話習慣。
第二、培訓班上張老師為我們深入淺出、幽默詼諧的講述了國語的概念及其有關的理論知識,他的課親切自然、耐人尋味,他的學識及成長經歷更是讓我佩服,通過學習不僅讓我學到了一些寶貴的國語專業知識,找到了自己學習和發音中的不足,而且對國語又產生了一些新的認識,從而也提高了自己說好國語的信心。
第三、要想說好國語,還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即多學、多記、多讀、多聽、常總結、多練習。多學就是要多學國語中漢語拼音的基本理論知識;多記就是多用心記拼音字母的發音規律,掌握發音部位。多讀就是多出聲閱讀些帶拼音的文章或現代漢語詞典等,鍛煉說國語的感覺,或者看到一個字后,就暗暗地朗誦其標準音,并注意與方言音的對應關系,爭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多聽就是多聽電視節目主持人專業的播音;常總結就是把遇到的好方法和難把握的聲調及時整理下來,以便在日常的練習中靈活運用。多練就是多堅持用國語進行日常會話交流,爭取發好難發音的字、詞、句。
總之,這次活動的舉辦開闊了視野,對我們青年教師來說是一次難得的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良好機會。我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對語言文字的學習,為創建文明和諧的校園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同時也希望大家一齊努力,同心攜手,真正把國語說好、推廣好,讓國語在我們的校園里扎根!
國語培訓工作總結篇三
xx年xx月xx日下午,我有幸參加了國教研委組織的國學研修班開班典禮,感受到國家語文骨干教師們的敬業精神、扎實態度、扎實精神、科學素養。
國語培訓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在國教研委組織的這次國培中,我感觸頗深。
國教研委組織的國培,是為了提高國家語文教育的水平和語文教學的質量,為了使我國的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不斷提高,特別是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更加重視。我國語文基礎學科比較薄弱,語文知識和技能較差,而且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與其他語文科目有所差別。語文教學中的語文教學內容與其他語文學科不一樣,其語文知識與技能的知識也就顯得相對匱乏。因此對語文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擁有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更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語言修養。這次國培的時間,不僅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同時也使我感到了自己的壓力,也促進了我自身的成長。
國培學習,使我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同時也使我們認識到教育的終極價值。國家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是語文教學的主線。“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三維目標都是圍繞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才能進行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是語文教學的主線、“三維目標”是學生能力的培養,而“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國培學習,使我明確了語文教學中的基本目標。語文教學應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的,是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需要和終身學習的必由之路,語文教師應成為“語文教學的引導者”,是學生獲取、傳輸語文的基本方式。“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是語文教學的重點,而“能力”就是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是語文課發展和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關鍵。
國培學習,讓我們在教學中學會自主探究,學會合作交流,學會創造性地實踐,學會在實踐中學會發現,學會提升。
國培研修班的課題研究已經結題,作為我們小組研修的重點,這次的國培學習,是我們進一步探究的過程。通過研修,我們了解了國家語文教育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對我們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我們今后能更好地實施教學提供了更好的理論支持,同時,我們也深切地感受到,我們的研修工作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還須努力探索和改進。
國語培訓工作總結篇四
學國語是一件非常鍛煉意志催人上進的事,我學習國語最大的一點感受就是堅持。
我對國語起初不太重視,用國語說話是在大學里才完全放開的。從小在家鄉說方言已成為了習慣,就是上高中,也是一口流利的地區方言和老師同學交談。除非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問問題時,被要求用國語回答。因此,這一切的語言環境,給學習國語帶來了很大的干擾。
在南方,相對而言,國語的說話群體處于弱勢。在我們湖南,流行著這樣一個說法“湘方言是隔一座山坳坳,就是一種不同的語言”,這顯然有點夸張,不過在我們那地區,兩個鎮之間的方言發音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正是這樣,我們就更有練好國語的必要了。
我的鄉音很濃很重,國語摸底測試成績不佳,在第一回的國語測試中我沒有報名。不是我沒自信,而是我需要留更多的時間來為自己緩沖練習。
為了提高國語,我在基于事實的清楚認識后,下定了決心要學好它。我早早購買了國語的練習書,下了音頻文件有事沒事進行跟讀練習。記得每回晨跑、晚餐后散步我都要邊聽邊練習,每回睡覺前,就會靜下心來,仔細地用心傾聽別人富于感情的閱讀,我把它形成一種習慣,聽別人朗讀就是一種欣賞。
這學期要考國語了,我就開始進行沖刺練習。我告訴自己,每天無論多忙多累都要抽時間去練習。每天中午,吃完中餐,只要不下雨我都會拿著一本書,到樹底下到草坪上進行邊看邊聽邊讀練習,給自己糾音。在糾音的過程中,我尤其注意到了自己的平舌翹舌區分不明顯。于是在平時說話的過程中,我會刻意地對那些忽視的細節發音加以改進。在口語聯系過程中,偶爾也會在宿舍里鬧出些笑話來,這更增添了學習國語的興致。
當我滿以為自己的國語進步很大時,拿著文章要國語說得好的朋友給我測測,結果我還是犯了些不該犯的錯誤,比如蘭花的“蘭”字和南方的“南”字的發音,我往往就不能區分開來,這使我很受打擊。我午睡躺在床上無法入睡,一個人細想想得煩躁了很久。“不,絕對不能夠放棄,自己已是過河的小卒,只能進不能退”我告訴自己。以后,學習國語就變得更加細心更加刻苦了。
生活中的很多道理是和學習國語一樣,學習的收獲遠遠不止奮斗的過程及本身的提高,更是一種精神演練和提升。我學習國語,學到的就是這點精神,用許三多的話說,就是一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
國語培訓工作總結篇五
短短兩天的省國語培訓班轉瞬即逝,兩天的時間,雖然匆忙、勞累,但也讓人感覺充實,讓我對國語的發音技巧、說話的藝術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認識,使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學好國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讓我明白,要想學好國語,必須下一番功夫,掌握規律,勤學苦練,日積月累,持之以恒。
一、克服障礙是前提
國語并不難學,難的是對心理狀態的調整和改善。我們在學習國語時害怕自己因生硬別扭的發音出丑,或是畏懼長時間訓練的困難,這些心理障礙常常使學習進步緩慢。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及時調節我們的心理狀態,放下心理包袱,大膽地開口講。任何學習都有一個從拙笨到熟練的過程,學習國語也不例外,要盡早達到熟練程度,只有下苦功夫克服困難,戰勝畏懼心理,才能成為學習中的勝利者。反之,如果在學習中過分顧及面子,不敢坦然面對自己的發音缺陷,更不能以頑強的意志和艱苦的努力去克服,改善它,一味的退避畏縮,其結果不僅使自己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卻收效甚微,而且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陰影,加重今后學習和生活的負擔。調整好心理狀態,克服心理障礙,是學好國語的重要前提。
二、學好語音是基礎
漢語的分歧突出地表現在語音方面,不但各大方言區之間的語音系統差別大,就是一個地區、一種方言內部也常在語音方面有明顯的差異,可以說,語音差異是造成交際困難的主要原因。所以,學習國語的關鍵是學習以北京語音為準的標準音,學習語音必須專注地通過口、耳的訓練才能學好。
學習國語語音包括發音和正音兩個部分。發音準確是語音學習最基本的要求。發音是否準確與聽音、辨音的能力有關,所以首先要提高語音的分辨力。在掌握了正確發音的基礎上,還要通過反復練習,達到完全熟練的程度。正音是指掌握漢字、詞語的國語標準讀音,糾正受方言影響產生的偏離國語的語音習慣,這屬于一種記憶的訓練。方音同國語語音的差異不是毫無規律的,了解了方音和國語語音的對應規律,就不必一個字音一個字音地死記,而可以一批一批地去記。
三、勤學苦練是途徑
我們從小說的就是自己的方言,一下子將發音系統來個大顛覆,徹底改變以前的說話習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困難。學習國語,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唯一的途徑就是勤學苦練。
首先是多讀、多說。多讀,就是指在看書、看報、看文件等閱讀過程中養成用國語朗讀的習慣,即使囿于具體環境不便讀出聲來,那也應該養成默讀的習慣。多說,沒事的時間一個人對著鏡子邊說邊注意自己的口型,與人交流的時候盡量用國語,久而久之,當說國語成為一種習慣,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其次是多聽、多練。多聽廣播、 電視的播音員、主持人的節目,因為他們的語音相對來講是比較準確的。多聽身邊國語說得好的人的語音,有意與他們多交流,注意他們的發音方法、語言速度、聲調處理等。多練,指的是要對著一些范文勤加練習,再輔以繞口令等難度大一些的訓練。
再次是多模仿、多琢磨。模仿不僅是國語初學者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時還可以增添我們的學習情趣,不致枯燥乏味。就模仿而言,還得多琢磨。用心找出自己的語音和模仿對象的差距,自己的發音方法和咬字器官的協調性還存在那些不足,從而不斷修正。
四、持之以恒是關鍵
學習國語,絕非一朝一日之功。語言習慣的改變是件不容易的事,從習慣使用方言過渡到能熟練自如地使用國語,需要下一番苦功,只有全面掌握必要的國語知識和規律,勤學苦練,持之以恒,才能學得會、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