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舅舅的作文400字篇一
我有兩個舅舅。一個比我大很多,是我媽媽的親弟弟,待我很好,自然不是他。
兩個舅舅,一個不是,那么肯定是另一個了,難道還有別人嗎?的確,就是我的小舅舅,是我媽媽的堂弟,只大我兩歲。
小舅舅特別煩人,還給我起了個綽號:“雞蛋”。這是因為我的名字中有“dan”這個讀音,他便給我改了一下,改成第四聲,變為“蛋”,然后在前面加上“雞”。
我也不甘示弱,叫他“蘿卜”。這是為何呢?告訴你吧!他姓羅。你該懂了吧!
更讓我覺得生氣的,是他和我在同一所學校“middleschool”里。我讀初一,他讀初三。
早晨我掃衛生區,恰好他往那兒過,還故意把一堆瓜子往我那扔,我當時手里要有一把刀,一定把他剁成八塊,五馬分尸。心想他怎么這么缺德,我同桌都沒這么缺德呢!
不過有時他還挺不錯的。上次我在商店里買東西,恰好碰到他,我便開玩笑地說:“你是我舅舅,這時候是不是該表示表示呢?”他倒很大方:“這些東西隨你拿,我買單。”我也不客氣,拿了瓶可樂,一包餅干和一袋方便面,最后又來了根熱狗。
說了這么多,但是他在我眼里是好是壞?我也不清楚。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們他的名字,他叫羅容易,容易吧!
舅舅的作文400字篇二
您好!自從你去浙江之后,我每天都在想念您,您的身體還好吧?
時間過得真快呀!這個學期又快過去了我已經是即將畢業的小學生了,這段時間,我們學習抓得很緊。聽爺爺說,畢業考的時間是6月23號,只剩下一個星期的時間了,這是沖刺的關鍵時刻,也是邁出人生關鍵的一大步!
現在,我已經全面地進入了最后的總復習階段。我一定會鉚足了勁努力學習,決不辜負您對我的期望,已最優異的成績來報答您。
舅舅,我真想您啊!現在,我盼望著我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之后就到您那兒,和您過上一個無憂無慮的暑假,對您說一說我永遠也說不完的悄悄話!
祝您:
身體健康!!!!!
舅舅的作文400字篇三
20xx年冬天第一場雪,從前一天晚間開始,到第二天,紛紛揚揚地飄個不停,滿地一片銀白,而且越來越厚。這場大雪,對于農民來說,無疑是最慶幸的事。然而,我唯一的親舅舅,就是在這一天出殯的。
奔喪的人群中,有不止一人用十分同情和惋惜的口氣說道:“唉!……真是太命苦了。”
比舅舅年齡大得多的——也是唯一的堂舅——我從小習慣叫大舅,則更是感嘆不已!他傷感地說:“你舅才七十歲多點,想不到說生病就治不好了,這么快就走了。”接著連連唉……唉……的嘆息幾聲,又繼續說道“胡同里就我們兩家,前后院就只有我們兩個人(兒女都不一塊兒住),平時我還能過去跟兄弟說說話,他這一走,我找個人說話都得跑到街上啊!”
說完這些,大舅就說起舅舅生前的一些情況。說舅舅年輕時性格就非常謹慎,不犯一點錯誤。當了一輩子干部卻生活最清貧,最節儉,甚至節儉到讓人受不了。比如說兒女看他拿的禮物,他有時放壞都不舍得吃。跟他提意見,他還不愿接受。說舅舅認死理,一根筋,在村里是出了名的。
之后說到天氣,又歸結到舅舅的命苦。話外之意就是根據舅舅生前的性格,以及生病,即使出殯都是趕在雪天,就是命苦所造成的。
這個說法,無所謂對錯,其實就是對逝者人生的一種概括性評價。
然而,我所了解的舅舅的一些經歷,追憶起來,也不禁讓我悲愴不已。
一
在我很小的時候,每過一段時間,媽媽都會帶上我和哥哥走一次姥姥家。從我記事起,姥姥家有舅舅、舅母和一個小我一兩歲的表妹。那時舅舅很年輕,也很英俊,聽大人說舅舅在村里算是有文化的人,任生產隊的會計。過春節時走姥姥家,姥姥家門口的對聯都是舅舅自己用毛筆寫的。到舅舅和舅母的房間去,會看到墻上粘貼著很多不知道哪個部門發的獎狀。但是,舅舅是村里的先進分子,是不容置疑的,因為從姥姥多次所說的話里就可清楚。
“你舅又被評為先進了!”或者“你舅又受表揚了!”每次說起這些話,姥姥總是顯露著自豪的神氣。
舅舅的房間里,還總是放著一小摞書,每次過去都要翻看一下。那時的我看不懂書里寫的啥,只是看書里的圖畫,有時也認識幾個字。舅舅和舅母看見我翻書,都很小心地照應著,擔心我把書弄壞,但也從不制止。
所以印象中,舅舅是一個有學問的人。
二
姥姥家里和當時的很多人家一樣,都很窮。姥姥很慈祥,我和哥哥每次過去,她都非常親切,無微不至地照顧關懷著我們。姥姥的村子里的土地是沙地,生產花生和紅薯,那個年代,能吃上幾捧花生,或吃上幾塊兒紅薯,對于我和哥哥來說就算是好生活了。姥姥很細心,知道我和哥哥會經常去,就好像常年儲存著花生,幾乎每次過去都能吃到。
姥姥家里的廚房門外,放著一口大缸,大缸里貯存著舅舅或舅母從街上的機井里挑來的水。每到冬天會挪到廚房里面。天熱時,我和哥哥過去,都愛拿著掛在缸沿的一個小型號的鐵制的馬瓢從水缸里舀水喝。水缸的底部明顯有沉淀的沙。水剩有半缸時,我舀水就非常吃力,有時夠不著。舅舅看到,會一邊說讓我等一會兒,一面慌忙拿起扁擔挑著兩只空桶出去,不大一會兒就會挑來一擔水,倒進大缸里,然后我就歡天喜地似地拿起馬瓢舀起水來。有時我還愛提起一只木桶來玩,因為我們家里的是鐵桶,所以木桶對我來說也很好奇。
姥姥一家人過得很安詳,很和諧。姥姥很善良,脾氣柔和,在家看著孫女,操持著家務。舅舅和舅母很孝順,按時在生產隊里干活。
以后舅舅又當了生產隊長,也有了小表弟和小表妹。再以后舅舅又到村委會任職。在我幼年的記憶中,舅舅一直做著生產隊或村里的“官兒”。那時的我,把會計也算在“官兒”的范疇之內。
三
姥姥家在村里屬于大家族,而姥姥又是家族輩分最高的。舅舅當然也屬于高輩分的人。我到姥姥本家那里,喊舅舅的也就是三四個人,而很多上年紀的人都還應該叫我表叔、表爺。那時太小不懂事,說起這個輩分的事,心里竟還感到有些許自豪感——看我這么小,你們還得叫我長輩呢!
而舅舅卻從沒有以長輩自居,不管在生產隊、村委會任什么職務,總是時常保持著謙虛、隨和和公正。舅舅威信很高,是大家公認的。但有時也會遭人反對,遭人提意見。不說別人,就我那位大舅的兒子——也叫大表哥的,見到我媽就會訴上一陣子苦。比如說我舅當會計或當隊長時,分糧食或派活兒,不講一點遠近,就這一個親侄子,不給一點照顧。每說起這些,媽媽就會勸我這個表哥,說舅舅當會計或隊長必須讓大家服氣,不然誰會擁護呢?媽媽這樣一說,表哥也就不再說啥。有是媽媽和姥姥說起表哥提意見的事,姥姥一定會支持舅舅,說不能為表哥一個人,讓大家提意見。關鍵時刻,姥姥也是一個非常堅持原則的人。
舅母對人熱情,也很能說。每逢有少數人給舅舅提意見,舅母都會主動找人家勸說半天,說明大家都是一個大家族,要按規矩辦事,偏向誰都不好,所以舅舅只能公平處理事情。舅母的規勸每次都可以化解矛盾,大家又變成一家人。
舅舅長期在生產隊或村委會任職,而家里則是村里最窮的。大舅說:“你舅就老實,掌握著權力不會用,一點不知道貪。不貪不貪唄,竟過得比一般老百姓還窮。”記得大舅說過一個小故事,說舅舅因為到大隊任職,不再擔任生產隊長,要選新的隊長,選舉會議結束時,舅舅忽然想起一件事,讓大家等等。于是他很快跑到家里,回來時手上拿著一條麻袋。還誠惶誠恐地說:“對不起大家,剛才我忘了,家里還放著一條隊里的麻袋。”說完就親手交接給了新任隊長。
四
隨著時間的推移,舅舅也逐漸變老了。姥姥大概在我上初中時過世了,而我的舅母則也過世了整整十年。在舅母過世之前,表妹也相繼出嫁,兩個表弟也都成了家。按說舅舅也該輕松一下了,可舅舅卻是一直勞累著,奔波著。除了種地,聽說舅舅前幾年還做過農村市場經紀人,就是村里誰家賣糧食,給舅舅說一聲,舅舅就會幫忙尋找或通知購買人,中間掙點小費。
然而,近幾年舅舅的身體卻不行了。先是得了中風,成了半癱瘓;去年又住過一次醫院,做過一次大手術;今年想不到就一病不治了。
兩位表弟和表妹家里條件都不錯,特別是小表弟,生意做得很大,來走開著小轎車,很是風光。可舅舅的簡樸和節儉卻已經成了不可改變的習慣,永遠不愿穿新衣服,永遠不舍得吃好的。表弟給舅舅買了很多衣服,卻都被舅舅存放在家里,就是不穿;舅舅自己也不知道存沒存錢,但表弟給他錢他卻不愿意要。有時表弟硬給他,但他卻是不舍得花。就是給他看病時,他還一直吵鬧著不讓多花錢。
五
舅舅的性格到底是內向,還是外向,我也弄不清楚。說他內向吧,他可是做了多年的小干部,和各色各樣的人打交道,從沒聽說過掉過場,或者事情沒處理好。說他外向吧,他卻從不張揚,從不說廢話,辦事總是認認真真,一絲不茍。我們見到舅舅,也從沒感覺到舅舅多么嚴肅,倒是覺得非常的平易近人。
然而,舅舅的過世,卻讓很多人感到惋惜,惋惜他不會享福,惋惜他年紀不算太高就匆匆離世。其實,農村人說話很簡單,一句短語“命苦”就作了總結。細解起來,卻包含著很多的內容。
舅舅出殯當天,大雪紛紛,夾雜著不算很強的北風,雖然還沒到寒風刺骨的程度,但卻是今年第一場雪——還是大雪來臨的日子。送葬隊伍,因為天氣的原因,但最少也要百人以上。參加者都裹著厚厚的棉衣,十分小心地行走在又涼又滑的雪地里。
這樣的雪天,這樣的場景,也許更能深刻大家的記憶,更能襯托出舅舅命苦的一生吧!
總之,命苦也罷,節儉也罷,舅舅的一生是平淡的,沒有經歷過大起大落,也沒有多么的輝煌讓人眩目,但他終究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原則,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從這幾個方面來說,他存在的時光則又是最穩固的。
謹以此文,獻給我那一生節儉的舅舅——我還是喜歡這個說法。同時,也讓我一并追憶了我的姥姥和舅母,以及我幼年時光里的一些生活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