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信是在面對自己錯誤行為的時候,向他人表達歉意和懺悔的一種書信形式。通過閱讀范文,可以了解到寫道歉信的一些基本要點和技巧。
編輯的外婆道歉信讀后感(通用15篇)篇一
外婆說,每個人的心中都應該擁有一位超級英雄。
外婆說,要大笑、要做夢、要與眾不同。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
七歲的愛莎有個古怪又瘋狂的外婆——她會給雪人穿上衣服嚇唬鄰居,把重要的事情記在墻上因為“墻不會搞丟”,半夜從醫院溜出來帶著愛莎翻動物園……這個四處惹麻煩的外婆卻是愛莎最好朋友,也是她心中的超級英雄。不管什么情況下,外婆都會站在愛莎這一邊。
77歲的外婆,是一個“以她的年紀太過活潑”、到處“惹事兒”的老太婆。
她是這樣一個讓人“頭疼”的老太太,卻深深愛著外孫女愛莎。
愛莎快八歲了,喜歡漫威漫畫、喜歡哈利波特、喜歡維基百科,她古靈精怪、成熟早慧,卻被大人貼上“另類”的標簽,在學校被同學欺負。
但外婆說:“只有與眾不同的人才能改變世界,平庸的人什么事都改變不了。”她鼓勵愛莎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勇敢做自己。
在愛莎心愛的格蘭芬多圍巾被同學扯破后,外婆帶著她翻入動物園“喂猴子”,因為“我不希望你因為圍巾的事記住今天,所以,我想與其那樣,倒不如因為外婆闖進一家動物園而記住了今天這個日子……”
“改寫記憶是一種很不錯的超能力,我覺得。”
“如果你擺脫不了壞事,就必須用更多‘好料’去蓋過它。”
在愛莎難過的時候,外婆給她講關于“不眠大陸”和“六大秘密王國”的故事。愛莎可以從外婆的衣柜里進入“不眠大陸”,那里有云獸、蟻象、雪天使、巨怪,國王、皇后、王子、公主、騎士……。而那個神奇的衣柜,永遠足夠愛莎平躺在里面,無論她是六歲還是七歲。
擁有一位外婆就像擁有一整支軍隊。外孫或外孫女因此獲得一項特權: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有人站在你這邊,即使是你的錯。事實上,特別是你錯的時候。
“畢竟每個七歲小孩都該有一位超級英雄,而所有不同意的人都該去檢查一下腦袋有沒有問題。”
在讀這本書時,我不時會被逗得哈哈大笑,可是讀到下一章,又會眼淚汪汪。當故事里的人,被原諒、被需要、被治愈、被守護,當我們驚奇地發現外婆的童話與現實中的“公寓”交織重疊,我們會被作者清新的筆觸和精彩的構思折服。讀這本書,就像是拼圖,畫面一點、一點變完整,我們的心也一點、一點變柔軟。
當我們被網紅詞匯裹挾著,從“我好難”到“早安,打工人”,從“藍瘦香菇”到“耗子尾汁”,我們或許理所當然的渴望“把生活過成詩”,可這種渴望往往在趕早八、忙社團活動、為結課考試復習時化為奢望。我們也許沒辦法說走就走、踏上旅途,更沒辦法山間小憩、對月獨酌,但是,我們至少還能捧起一本書,用指尖與紙面摩擦產生的溫度,給自己烤一個甜甜的、童話味的面包。
如果不把生活過成詩……這當然沒有什么關系,因為,我們把生活,過成了不忍卒讀的童話。
編輯的外婆道歉信讀后感(通用15篇)篇二
外婆說,要大笑、要做夢、要與眾不同。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
每個人的心里都住著一位超級英雄又或者是曾經住過,而外婆則是愛莎心里與眾不同的超級英雄。外婆是個天才,雖然在世人眼里她更像個“怪人”,“瘋子”,但那也許是天才的代名詞吧,畢竟天才與眾不同嘛。不過話說回來:救人性命和把人逼瘋都是外婆的超能力,這讓她有點兒像是個“精神失調”的超級英雄。但這個活潑過頭,四處闖禍的外婆卻是愛莎唯一的朋友。不管發生什么,外婆都會無條件站在愛莎這邊,為她可以放棄全世界,去跟全世界拼命,與全世界為敵。
外婆愛笑。她的眉梢揚起,笑眼仿佛托起了整個世界,額頭上淺淺的溝壑,流淌著厚重的歷史長河。外婆喜歡給愛莎講童話故事,熠熠的光暈剪出她的側影。能感受到她的肅穆與沉醉,宛如那一剎,世間就只剩她和她的童話,只剩那由時光來牽線的心靈的交匯。外婆目光回旋,將愛莎攬入懷中,寵愛的眼神化作一灘清水,環成一個溫柔鄉,笑容在她眼角綻成花朵。外婆愛笑,準確來說,外婆會在任何情況大笑,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因為笑是一切強大力量的載體。
外婆愛瘋。她會埋伏在雪地里嚇唬鄰居,半夜從醫院溜出來帶愛莎翻進動物園,用彩彈槍射擊推銷員……她幾乎得罪過她所有的鄰居,但對于愛莎,她卻像是世界上最柔情之人。所以愛莎愛她,包括她的瘋,她的一切。
其實,瘋也是人生的一種態度,有時瘋瘋癲癲也未嘗不可。對于那些不想聽的,不想看的亦或是不想面對的事情,裝瘋賣傻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遇到不順心的事,就用好料蓋過去。
外婆愛做夢。外婆總喜歡去不眠大陸的密阿瑪斯,和愛莎一起,隨心所欲。氤氳的霧氣凝住,有泛著柔光的月曛打著旋兒。最后幾秒鐘,迷霧襲來,模糊了意識與感知的邊界。騎著云獸,穿過色彩斑斕的天光和輕柔的微風,徜徉于不眠大陸夢幻的長卷中,陶醉于童話甜美的意境間。
我曾經也喜歡做夢,在夢里,我就是心靈的女王。而我現在卻愛上了腳踏實地的感覺,夢畢竟是虛幻的,是心靈的避風港。當一切落幕,還是要回歸現實。
我們的生命就如同爛漫的花朵,無法選擇出身,無法挑選背景,但我們可以選擇面對,可以選擇微笑,可以通過努力向世界證明自己來過,留下自己的痕跡,可以讓自己像花朵一樣綻放。
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我們無法選擇自己,但可以選擇生活。只要我們不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只要我們足夠勇敢、樂觀積極,只要像花朵一樣努力開放,我們就不會辜負作為一個人的尊嚴和權利。
編輯的外婆道歉信讀后感(通用15篇)篇三
一本關于愛、守護、與原諒的故事,勢必觸動每個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引發共鳴。它讓我懂得了愛的真諦、原諒的重要和為了守護自己的親人付出一切代價的精神。那就是瑞典作家巴克曼所寫的《外婆的道歉信》。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七歲的愛莎有一個古怪又瘋狂的外婆,她會埋伏在雪堆里嚇唬鄰居,半夜從醫院溜出來帶著愛莎進動物園,用彩彈射擊推銷員……這個四處惹麻煩的外婆卻是愛莎唯一的朋友,也是她心中的超級英雄。不管什么情況,外婆都是她的忠實粉絲,永遠站在愛莎的這一邊,為全世界拼命。
可是超級英雄也有失去能力的一天。外婆因為癌癥去世,但留給愛莎一個艱巨的任務——將外婆的道歉信送給鄰居們。收信人包括一只愛吃糖的大狗,一個總在不停洗手的怪物,一個管東管西的煩人精。這一趟送信之旅讓愛莎發現:外婆和鄰居們的故事,比她聽過的所有童話更加精彩。
書中,外婆為愛莎虛構了一個童話世界,有城堡、公主、護衛、騎士等,讓愛莎在現實世界丟失的童心在這里被重新撿起,在這個虛構的世界里她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不用顧及他人的眼色。
看完這本書,我不禁感嘆:作者描寫的太逼真,我成功的被故事情節調動著情緒,時而歡笑,時而哭泣,時而又破涕為笑……這讓我更加佩服作者。到后面,外婆去世,愛莎按照外婆留下的指示,開啟了一趟送信的冒險,漸漸揭示了每個角色的“真面目”以及他們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書中的外婆是一個“非主流”的長輩。在醫院里抽煙,往警察身上扔糞球,赤身裸體拿著彩彈槍射擊傳教人,就僅僅幾句話,都能感覺到一個過渡“活潑”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而外婆精心設計的童話故事,她年輕時的真實身份、與各房客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都在等著讀者在字里行間中抽絲剝繭。
其實我有一些羨慕這本書中外婆的這種童話式去世,因為她弱化了這種生離死別,讓愛莎用道歉信的方式繼續感受著愛、原諒和守護。它的意義在于努力的用書寫的方式表達出“親人的離開并不是真正的離開”。
除此之外,這本書令我驚訝的是,它能讓我表達出這么多的情緒。讀完第一遍之后我才知道,很多道理在我們長大時,我們都已經忘了。我們忘記了如何真誠的交朋友,忘記了如何從生活中看到美好,忘記了面對危險時的勇氣,也忘記了想象力。外婆總告訴愛莎,好好長大,做個與眾不同的人,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不應該不同。
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步伐中,我們缺失了太多的自己,丟失了太多的自我,想想我們有多久沒有放肆的大笑了,我感覺如今的人們的笑容似乎已經成為人們的面部表情,人們之間的問候已經成了禮貌性問候,有時還不是誠意的問候。我們在生活中都是中規中矩的,丟失了太多自我,丟失了我們原本的本性。
人無論活到多少歲,都應該像書中的外婆一樣,保持一顆童心,想唱就唱,不假笑推讓,想跳就跳,不害怕別人嘲笑。快樂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愛自己,愛家人,愛生活,愛自然,愛所有一切值得愛的事物。就像外婆對愛莎說的:“好好生活,好好做夢,好好大笑。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這不光是外婆對愛莎的期望,也是作者對生活的期望。
編輯的外婆道歉信讀后感(通用15篇)篇四
金秋十月是個收獲的季節,也是一個一晃而過的季節,為什么在我的印象中是一個短暫的季節呢,一來是十月份有國慶黃金周長假,少了一周的工作時間(公司額外贈送了用于周末調休的兩天),放假的時間總覺得過的飛快;二來在我的概念中金秋季節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再加上十月份的工作任務比較繁忙,所以很快就過完了。
當臺歷翻到10月31日的時候,我的潛意識里提醒著我要交本月的讀后感了,這個月的讀物是《外婆的道歉信》,在月中的時候我基本上就把這本書讀完了,現在回憶起來還是記憶猶新……。
初看書名,有很多疑問。外婆為什么要道歉?外婆要對誰道歉?外婆有什么樣的故事?這些問題促使我讀下去,了解到了愛莎和她的外婆與鄰居們的故事。
外婆給愛莎講童話故事,不一般的童話故事,不眠大陸的一大一小兩位騎士的偉大冒險。我原本以為,這位外婆會和許許多多的外婆一樣,講的童話故事單純就是為了講給愛莎而講的童話故事。然而不是。她講的童話故事,不僅僅為了給愛莎催眠,還為了他們公寓的住戶們。她,作為曾經的外科醫生,救下的孩子們,成年后依然飽受痛苦的孩子們。
外婆的去世是一根導火索。循著不眠大陸的故事的線索,愛莎傾聽到公寓每一位住戶的過去,聰明的她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把外婆的道歉信傳遞到每一個人的心底,給外婆獲得原諒的機會,也許他們或許從沒有怪罪過外婆,但是給予他們原諒舊生活的勇氣。
我很喜歡這本書,此書是寫給擁有超級英雄的孩子們的,語言自然輕松詼諧,但是明確堅決地告訴我們那些深刻的事兒。比如,打女孩的男孩是因為打人而是一個懦夫,愛莎“貼心”地從不把學校里收到的恐嚇信條帶給外婆,以免再次發生外婆教訓懦夫的事兒。
因為愛莎的另類,學校里有不止一個懦夫欺負她。可她不會輕易和別人解釋這事兒,她嘲笑,“好像壓迫這件事天生就是這么個原理”。她不會試圖去做無意義的解釋。
每個孩子都該擁有一位超級英雄。”我愛你,正如你愛我那樣,我的超級英雄。不用為你老了而不得不死去而感到抱歉,因為我知道你會永遠在我身邊的。外婆:我超級的愛你。
編輯的外婆道歉信讀后感(通用15篇)篇五
有一段時間沒買新的書,大概一兩個月,內心無聊的小火苗時有生出,但其實不太確定最近想要看什么書,于是在豆瓣讀書的推薦名目里選了幾本,對于拿書消磨時光這件事情,除了睡覺前,其他時段已經做的不太那么心安理得,尤其最近,了解到的一些職位信息,國外某些工作簽證的發放,都會在羅列的那些些條款后面默默的加上一條,35周歲以下,距離那個限制條件也只不過差了5年而已,嗯,的確是一個特別刺激神經的信息,自己在不在乎年齡是一回事兒,但滿不滿足既定規則的條件將會是另外一回事兒,即使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但在把自己陷入某種境地之前,it seems need to do something-最近對專業技能跟綜合心理素質的提升頗感興趣,雖然最終這兩本溫情的書還是被買了回來,且看的津津有味。
《外婆的道歉信》和《清單人生》是同一個作者,瑞典人,國外作家的名字通常比較長,基本不怎么記得,但看到同類型的作品時,會記起曾經讀過的書,比如看完這兩本會不停的想起一個挪威哲學老師寫的兩本書《蘇菲的世界》跟《橙色女孩》,某個芬蘭人寫的《失物之書》。
北歐,是童話世界。
是安徒生筆下小美人魚的丹麥、北海小英雄的發源地挪威、圣誕老公公的故鄉芬蘭、擁有200多座火山的冰島、也是諾貝爾的出生地瑞典。
北歐,是模范世界。
芬蘭是全球經濟競爭力冠軍常客,丹麥屬于最佳商業投資環境,挪威與冰島奪下最幸福國家冠軍,瑞典有最適合人居的城市。
網絡上這樣描述那些作者們生活的地方-北歐,不得不說福利體系的完善使得北歐的作家們寫作風格具有溫和哲人的特質,盡管文字里關于冬天的寒冷關于大雪的痕跡關于天氣的糟糕也時有出現,但恰當的細膩溫情跟真誠的同情像冬雪過后灑在臉上初春的暖陽,讓你感恩存在,也在不知不覺中思考了你跟你周圍的人及事物的種種關系。
《外婆的道歉信》最打動我的其實是看到中途,一個正方形的信封突然掉落出來,封面寫“toelsa”,里面那封簡單的手寫體信,來自那個被elsa稱為外婆又在她的年紀顯得過分活潑的人,她為她得癌癥死了向7歲的elsa道歉。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不完美,即使成為了某個人的英雄,既有高貴的一面,也有羞于展示給別人的不堪,尤其很多出乎意料的結果到來,反正,我挺喜歡那個不怎么守世界規矩的外婆,她的故事看起來她有一個既強悍又精彩的人生,她跟自己的女兒-elsa的媽媽關系不好,盡管她曾經在戰地在海嘯里拯救別人的生命,她在elsa出生后,選擇留在家,再也沒有離開,成為一個老成的小朋友elsa唯一的朋友。
《人生清單》里人物的主角是《外婆的道歉信》里那個管東管西的煩人精,這本書里剖析了她的人生,也走出了她積滿灰塵的婚姻,甚至末尾孩子們送給她的汽油足夠開到她一直想象的巴黎去。這本書里關于球迷的描述讓我無端覺得足球這種跟我八竿子打不著的運動特別有趣。
到了一定的年齡,人生的所有疑惑幾乎可以全部濃縮成一個問題:應該如何生活?
曾期待現在的自己應當更厲害,會多一種語言,會繼續并擅長網球,會有不錯的寫作輸出,會繪插畫,會去過更多的地方,會更勇敢,有很多的事情,若當時怎么怎么樣,就好了.......畢竟,布里特-瑪麗擁有足以開到巴黎的汽油的時候已經63歲,而一切,現在開始還都不晚。
編輯的外婆道歉信讀后感(通用15篇)篇六
這本書講了一個只有七歲但思想成熟、行為獨特而被孤立的小女孩愛莎,以及她外婆——一個不算"稱職"的老人,不夠穩重、不夠老成,與愛莎相反,外婆顯得過于活潑。
書中,外婆為愛莎虛構了一個童話世界,有城堡、公主、護衛、騎士等,讓愛莎在現實世界中丟失的`童心在這里被重新撿起,在這個虛構的世界里她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不用顧及他人眼色。
作者對童話世界里的角色描寫得太逼真,我一度以為是奇幻小說,到后面,外婆去世,愛莎按照外婆留下的指示,開始了一趟送信的冒險,然后慢慢揭開里面每個角色的"真實面目"以及他們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
很久沒看童話故事,看完這本書后,我更愿意相信"不眠大陸"這個童話世界的存在。
人無論活到多少歲,都應該像書中的外婆一樣,保持一顆童心,對生活積極樂觀,想唱就唱,不假笑推讓,想跳就跳,不害怕別人嘲笑。快樂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愛自己、愛家人、愛生活、愛自然,愛所有一切值得愛的事物。
對于已經工作快一年的我說,童心還包括好奇心、獨立思考以及自己的本心,保持一顆童心是指引我工作積極向上的燈塔。
對于剛進入營銷的新人說,好奇心很重要,并且還要做到不懂就問。剛開始我對sg186系統甚是好奇,菜單欄里有太多模塊,每個模塊對我說都很陌生,之后在師父一步步的指導下,我與各種更名、過戶、新裝、減容、暫停等業務受理作斗爭,不僅僅是需要記住所需資料和進系統的步驟,還要思考客戶所交的每一份資料以及自己在系統中所點的每一個步驟都有什么作用,只有獨立思考過,下一次才能從容應答客戶的各種問題。
還記得剛工作時,在營業大廳跟著師父學習各種高低壓業務受理,有時候業務特別多,看著受理員姐姐們忙得焦頭爛額而我卻在旁邊幫不上忙時,心里既著急又自責,想著一定要好好學習各種業務受理上的知識,這不僅能稍微減輕受理員工作上的負擔,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營銷最基礎的東西,必須要牢固掌握。
在客戶相對較少情況下,業務受理姐姐們便會讓我受理業務,先從最簡單的低壓更名過戶開始,她們在我身邊一步步指導我,包括專業上的指導,也包括面對客戶時語言、說話方式技巧等方面的指導。
一遍遍的實際操作,一次次對筆記本上的步驟要點翻看背誦,慢慢的我也能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獨自受理業務。
小孩子的世界特別簡單。有時候還是會對日復一日的工作感到厭倦,還是會懷念我的學生時代,還是想回到小時候困了就睡,餓了就哭的時候,生活帶給我們心理上的疲憊,讓我們無限懷念以往美好的日子。
賈*凹曾說:"世上的事,認真不對,不認真更不對,執著不對,一切視作空也不對,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拜佛,見佛像了就磕頭,磕了頭,佛像還是佛像,你還是你——生活之累就該少下了。"踏踏實實做事,本本分分做人,禁錮自己不切實際的幻想,工作上保持一顆童心,不好高騖遠,不抱有過高的期望,把握好方向,從當下做起,腳踏實地。
保持童心最重要的是保持本心,即保持自己天生的善良,縱使前方道路遍布各種妖魔鬼怪、魑魅魍魎,我亦牢記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編輯的外婆道歉信讀后感(通用15篇)篇七
“每個七歲小孩都應該有一位超級英雄。”
在一張展開的世界地圖上,有著六個國家:密阿瑪斯、密普洛瑞斯、密瑞瓦斯、密奧達卡斯、密莫瓦斯、密巴塔洛斯。還有一座神奇的城堡,用著城堡里面住著一位不太正常的愛莎和一位過于活潑的外婆,還有其他不同風格的家人和鄰居。可是有一天,愛莎唯一的擁護者外婆被留在了密阿瑪斯,而愛莎卻回來了城堡。
外婆給愛莎在城堡里留了許多寶藏讓愛莎去尋找。
城堡里的每一個人都有著愛莎不知道過去,你不知道為什么一個黑紗女人為什么整天喝酒然后不讓人洗澡,你也不知道為什么布里特-瑪麗會在時間的沖刷下變成一個喋喋不休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可是外婆不能同愛莎一起去探索解開這些故事,而是讓愛莎開始自己獨自冒險。在過程里面愛莎收獲了很多朋友:狼人、嗚嘶、阿爾法,他們在外婆的叮囑下保護著這個七歲女孩的探險歷程。
外婆每一封道歉信就是一個過去的故事,外婆的道歉的內容其實更是每個人內心不敢面對的歷史。我們作為被時間留下來的人,還是要好好生活,好好大笑,好好做夢。
慶幸的是,愛莎最后保護住了城堡,讓城堡里的每一個人都走出了自己的世界,大家成為了更好的朋友。外婆讓愛莎學會了勇敢,學會了堅強,更學會了怎么去愛身邊的人。
開頭閱讀的時候我其實看不懂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意義,后面每一環得扣著一環,讓你止不住地想要繼續看下去,這個作者是我今年特別喜歡的作者,看過他的另一本《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我覺得這個作者應該是個心思細膩的作者,人生于世,長于世,就是要經歷種種后,還是要勇敢地擁抱生活,擁抱自己。
編輯的外婆道歉信讀后感(通用15篇)篇八
身為還有十一門考試的醫學狗,斷斷續續讀完這本書。巴克曼給我們娓娓道來了很多充滿神奇幻想又真實溫暖人心,關于愛、原諒和守護的故事。
讀完后有大概類似這樣的疑問。然而我覺得這可能也并不重要,外婆和愛莎組合的奇妙碰撞,以及外婆讓愛莎去送道歉信的過程發生的一連串事情才是發人深省的所在。外婆讓愛莎去送信發現了解外面的世界,也通過信讓愛莎和自己也和鄰居和世界達成原諒和解。
一直覺得有些女孩子甚至包括自己都是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偷偷長大的。我們中的有些人或許在成長過程中逃避退縮隱藏自己;有些人用忙碌來填滿自己不至于太過缺失,卻依然踽踽獨行。
愛莎是幸運的。成長路上或許荊棘滿布,或許嬌艷叢生,然而不管怎樣,她都有她最愛的外婆給予她寵愛,出席了她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
愛莎是個早慧但是很讓人心疼的女孩子,或許也是因為這樣,七十七歲的外婆變成了七歲愛莎的超級英雄。外婆給愛莎創造了一個有“一萬個童話永恒”那么久的秘密王國,教會了愛莎最重要的東西,保持一顆愛心,發現周圍人的可愛并諒解他們,孤獨與失落就會被善意洗刷替代掉。
愛莎把她的頭抵在媽媽的肚子上啜泣說“我想她”,看到這幾乎是硬忍著才沒讓自己哭出聲來。外婆從不說再見,只說回見。可是這到底是花了多大的勇氣啊,外婆知道可能下次就再也見不到愛莎了,卻堅強說回見,就好像只有這樣才會再有見面的機會,好像自己就不會離開。跟死亡講道理很難,對你愛的人放手也很難。一位外婆既是寶劍又是盾牌。所以當愛莎失去她的超級英雄的時候,外婆就成了她的軟肋卻再也不是鎧甲。外婆不太擅長在真實世界生活,她調皮搗蛋活潑可愛也制造麻煩。然而,她卻能講出最精彩的童話故事,愛莎因此原諒了她的大部分性格缺陷。我覺得愛你的人就是不論你有多少缺點,可是卻還是依然會說:“即使我知道她有這么多缺點可我還是愛她呀。”
外婆說,要大笑,要做夢,要與眾不同,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
完成了這趟愛與童話之旅,越想要深情地活著。
編輯的外婆道歉信讀后感(通用15篇)篇九
有一本書讓我懂得了愛的真諦、原諒的重要和為了守護自己的親人付出一切的代價的精神。那就是瑞典作家巴克曼所寫的《外婆的道歉信》。
《外婆的道歉信》講的是七歲的愛莎有個古怪而瘋狂的外婆。她曾在醫院吸煙,遭保安阻止,還把保安臭罵了一頓;她也曾半夜帶著愛莎闖進動物園;甚至有時還趴在雪堆里嚇唬鄰居,好像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四處惹麻煩,弄得愛莎的媽媽常常看人家臉色,時不時就給人家賠償。可這個四處惹麻煩的外婆卻是愛莎唯一的朋友,是愛莎心中認為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不論愛莎做了什么事,她的外婆總是會站在她那邊,為了守護自己的外孫女,付出了一切代價,甚至和整個世界拼命。然而,不幸的那天最終降臨了,擁有“超能力”的外婆不幸患癌去世。在她臨死之前,留給了愛莎一個艱難的任務――將外婆所寫的道歉信送給她以前所得罪的九個鄰居,請求他們原諒。收信人包括一只大狗,一個總在不停洗手的怪物,一個管閑事的煩人精和一個酒鬼醫生。在這次送信中,愛莎漸漸地發現了她的外婆和鄰居們原來發生的許多精彩的故事。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愛莎和她外婆的故事,還向我們講了愛的真諦、原諒的重要和守護親人的精神。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父母也像外婆很愛自己的外孫女一樣愛我們,守護在我們身旁。也許,這就是我所理解的愛的真諦和守護孩子的精神吧!而在鄰居之間、在學生之間……我們人人都會犯錯,但只要向他人勇敢的道歉、原諒對方。別人做錯事了,勇敢的道歉,如果你大大方方地原諒對方,那你們也就一定會多一份友好。
感謝瑞典名作家巴克曼所寫的《外婆的道歉信》,讓我在這個年齡段就懂得了人生中的大道理。
編輯的外婆道歉信讀后感(通用15篇)篇十
今天小龍想安利一本書——《外婆的道歉信》。這是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的一本故事書,講述了一個關乎愛、原諒和守護非常溫暖的親情故事。讀了這本書,給我帶來了深刻的啟發。
外婆年輕時是一名外科醫生,喜歡在世界有戰爭或海嘯的地方救死扶傷。她是很多人心中的超級英雄。但外婆卻不是個很好的媽媽,外婆在女兒烏爾莉卡的成長中幾乎是缺位的。所以后來外婆和媽媽在一起時總是吵架。
這次送信之旅也讓愛莎再次認識了外婆。她學會了理解與體諒身邊的人。外婆死后給鄰居的道歉信中,前面都是些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最后為一件真的給對方帶來了許多煩惱與困擾的事情鄭重道歉。
對于我來說,覺得要向別人道歉的事情太多了。曾看到一個摯友在朋友圈給自己的父母、戀人、好朋友挨個道歉,但最后給自己道歉,抱歉自己過去20年老是跟自己過不去,以后每天對自己好一點兒。我有種相似的感覺。
所以小說的最后愛莎在經歷了失去和一系列尋找后學會和自己和解、原諒了外婆。我非常開心愛莎的改變。生活不易,懂得與自己和解。
編輯的外婆道歉信讀后感(通用15篇)篇十一
用了兩個晚上的`睡前時間和今天的晨起時光,讀完了瑞典作家巴克曼的《外婆的道歉信》。
信中的內容不多言了,喜歡的人自然會一點點讀下去,不喜歡的人看了之后會覺得不過如此。每個人的閱讀喜好不一樣,也不需要強求。于我而言,覺得這本書還不錯,至少可以引發人的思考。
書中反復論證了難道我們一定要成為一個合群的小孩子嗎?是不是我們可以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其實,小孩子們的世界天真而又殘忍,合群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可是,對于自己的內心而言,又是最大的舍棄,因為,連自己都否定了自己,會讓自己質疑存在的意義。之前寫從教感言時,我回顧了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最終確定的主題是“做自己”,我很慶幸對書籍的摯愛讓我有著豐富的閱讀量,從書中見識到了人生百態,并且保留了不斷反思的好習慣,于是,我清晰地認識到從內心接納自己,并且也在不斷的努力下有了做自己的可能性,并最終成長為今天并不會讓自己很失望的樣子。可是,有很多的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迷失自己吧?如果真的感到迷茫,我建議,這本書值得一讀。
第二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一個離異家庭的孩子,如何在父母都各自重組家庭后找到自己的定位。這一點對于很多孩子來說都很難,應該說是問題家庭造成了孩子成長中的種種問題,書中的愛莎雖然才不到八歲,可是,她會漠視那個“受所有人喜歡”的繼父,原因是她怕一旦她真的把繼父當作父親,等媽媽和繼父有了屬于他們的孩子后,繼父會不再愛她,與其到時候再承受那份痛苦,不如不要開始好好相處;她想和爸爸去共度愉快的周末,又怕自己在爸爸的新家庭里格格不入,于是,一次次地放棄了把自己的想法說出口;媽媽懷孕了,她一次次地敵視這個孩子,覺得這個孩子如果出生她連媽媽都會失去,于是一次次和媽媽沖突……好在她有一個視她為最愛的外婆,活著的時候全心全意地疼愛她,為她打造了想象中的無限大陸,在因癌癥去世后也通過讓她一點點找線索,給鄰居們送信來了解身邊的人,最終,她走出自己的不安,成為一個快樂的孩子。可是,還有那么多孩子沒有走出內心深處的被拋棄感,他們的傷口只是表面愈合了,其實會在很多的時候仍然隱隱作痛,而這份疼痛,很有可能會伴隨他們一生,最后形成種種不同的偏執的性格。也許一本書改變不了什么,但覺得還是值得一讀,學著如何同自己和解。
每個孩子都曾經是好孩子,他們的未來都曾經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可是,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把自己內心中的天使弄丟了,于是,變成了連自己都無法接納的樣子,而珍貴的人生也似乎變成了可以同樣輕易舍棄的東西。可是,事情不是這樣的!生命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對于我們來說有且僅有一次,雖然有著種種苦惱、磨難,可是,也正因此而變得更加豐富,更加璀璨。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在成長的過程中找回自己的天使,與自己和解,與生活和解,接納可能會遇到的不美好,珍藏偶爾相逢的小確幸,把日子過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畢竟人生只有一次,不要辜負!
編輯的外婆道歉信讀后感(通用15篇)篇十二
《外婆的道歉信》是巴克曼的第二本小說,又他的一巨作。七歲的愛莎有個古怪又瘋狂又可愛的外婆,她會用彩蛋射擊銷售員,她會用狗屎去襲警。她隨心所欲的生活著。這個另所有人撓頭的外婆確是愛莎心中的超級英雄。可是這位超級英雄也有失去超能力的那天,在文中開頭我們就知道超級英雄得了不治之癥,不久便離開愛莎。在外婆彌留之際,她交給愛莎一項任務,將她的道歉信分別送給她曾經得罪過的九個鄰居。在這一趟送信之旅中,愛莎發現這其中的故事及奧妙遠比童話故事里更加精彩。在這趟旅行中,愛莎收獲了人生中太多的哲理——愛、守護、原諒。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作者不僅表述了祖孫之間的親情,更加表述了作者對生活的真實感受。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步伐中,我們缺失了太多的自己,丟失了太多的自我,想想我們有多久沒有放肆的大笑呢,我感覺如今人們的笑容似乎已經成為人們的面部表情,人們之間的問候已經成了禮貌性的問候,沒有誠意的問候。我們在生活中都是中規中矩的生活著,丟失了太多的自我,丟失了我們原本的`本性。
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展示自我,抒發自己的感情,做一個與眾不同的我,這是外婆對愛莎的期望,其實也是作者對生活的期望。
人生最遺憾的,莫過于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柏拉圖。
編輯的外婆道歉信讀后感(通用15篇)篇十三
每個孩子的生命最初,都需要一個超級英雄。
這里所說的超級英雄,并非故事和電影中那些在人前威風凌凌、有著這樣或那樣過去的人們。他們距離一般的孩子太過遙遠,遠到孩子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或在忙著拯救全世界而顧不上單一的孩子,或在見縫插針地談戀愛,無法及時趕到孩子身邊。
這里所說的超級英雄,是每個孩子生活中的任何一個人——可以是親人、鄰居、朋友,以及可能成為朋友的陌生人。
愛莎很幸運,她的超級英雄是自己的外婆。哪怕某種程度上她不是那么合格的母親,卻是不折不扣的好外婆。
睡不著覺的晚上,外婆會帶她躺在神奇的大衣柜中,帶她去不眠大陸。那里有說不完的故事和各種生靈,在那里,女孩可以做騎士——誰說騎士都是給男孩做的?滾邊兒去!
被同學欺負了,校長只會嘰嘰歪歪地說愛莎必須“融入集體”,外婆很不給面子地爆發了,直接抄家伙往校長的臉上砸,電腦代替校長成為了犧牲品。
公寓里藏著一只巨大的“怪獸”,鄰居們說那是“野狗”;外婆則說,那是“我們的朋友”。
屬于孩子個人的超級英雄比大屏幕上的超級英雄更好,因為她隨時都在,無論發生什么,都做好了為了自己守護的孩子與全世界拼命。
然而,和熒幕上的超級英雄最不一樣的一點是,現實中的英雄會老去、有朝一日終將離開自己守護的孩子。愛莎以為外婆是永恒的——畢竟直到住院,外婆都是那么的不安分,大吃肉桂卷、和外孫女下棋、深夜帶孩子翻過墻進動物園。然而,外婆走了,留下愛莎面對來自外人的惡意。
接下去怎么辦?先完成外婆留下的使命吧。
于是,神奇的故事繼續展開。不眠大陸并沒有因為外婆的離去而崩塌,隨著愛莎的冒險,她竟發現,那片神奇的大陸的成員,全部活生生地出現在現實生活中!
不眠大陸并非在睡不著的夜晚才能前去,它無處不在。
既然大陸是真實的、其中的一個個主人公也是真實的,那么愛莎也能更加勇敢,因為她是不眠大陸的騎士!
于是,讀者們見證了一個失去了自己的超級英雄的孩子,如何成長為他人的超級英雄的歷程。
在我們的世界中,永遠存在英雄和被保護人。每個孩子誕生之初都是弱者,世界需要給他們配備一個專屬的超級英雄。
而沒有人會永遠做那個被保護的角色。從被保護者到保護他人者的過程,成人稱之為“成長”。
在普通人的世界,人們按照自己的步伐,從嬰孩長成大人,然后變老。
在不眠大陸,孩子在超級英雄的呵護下,成長為別人的超級英雄。而終有一日,英雄會告別自己的保護對象,永遠留在不眠大陸,期待再一次的團聚。
記得,在不眠大陸,人們告別時不說“再見”,而說“回見”。
編輯的外婆道歉信讀后感(通用15篇)篇十四
這是一個關于愛、原諒和守護的故事。工作半年多,除了專業書和兩本東野圭吾的推理以外,再沒留心別的類型的書籍。而借由這個征文活動,我有幸讀了這樣一本天馬行空的“道歉信”,也希望借此機會推薦給大家,讓這個活潑過頭的外婆帶著我們重新愛上生活。
“外婆說,要大笑、要做夢、要與眾不同。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說實話,書封面上寫的這種雞湯我早已經喝夠。什么叫與眾不同?何時又應該巧妙的求同存異?橫沖直撞到這個年齡也會有些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可是書中七歲的愛莎的轉變或許在無聲的說著:“嗨,別想太多,真的做自己就好了。”以前的我敏感至極,特別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所以每每為了合群犧牲自己的喜好。可是往往事與愿違,畢竟滿足所有人的要求總歸不太現實,甚至漫不經心的一句話一個眼神我都會開始揣測會不會惹人討厭了,這種模式無限往復著。那種沒有原則的生活真的累極了,雖說沒有到像書里愛莎需要和欺軟怕硬的同學進行打斗的地步,但總歸不自在。而從一個敏感性格走出來是一件很難的事,因為它并不是打一架或者找老師學習學習就能解決的事情。當書的最開始,愛莎為了避開和看不慣她的壞學生的沖突而奮力規劃路線逃跑時,我仿佛看到了小心翼翼討好甚至逃避的自己;而書的最后,愛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交到了好友,我仿佛看到了真正卸下在意別人評價的擔子、不再過度敏感的自己。這種暗線的共鳴很難得,拋開外婆和樓里各家各戶等主要人物的矛盾沖突等種種,只僅僅一個愛莎、一個轉變,就足以吸引我。
書中的外婆是一個“非主流”類型的長輩。在醫院抽煙、往警察身上扔糞球、赤身裸體拿著彩彈槍射擊傳教人,就僅僅幾句話,一個過度“活潑”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而外婆精心設計的童話故事、她年輕時的真實身份、與各房客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都在等待著讀者在字里行間中抽絲剝繭。我無須在這里歌頌這本書的寓意多么深刻、人物性格多么鮮活、邏輯設計多么精巧迷人,因為它在我看來并沒有多么高深,通讀一遍下來就是典型譯制片的風格,但是字里行間的那種幻想與真實的結合是無論如何也模仿不出來的。
我的隔代長輩中,四位已經有三位在同一年去世。那年于我來說是黑色的,不斷往返于家和學校,也是成年的我最開始面對至親逝去的一年。去世的長輩中,我和爺爺的感情應該是更深一些的。爺爺是典型的中國大家長做派,和書中這個非主流外婆大相徑庭。但是在讀書的過程中,我總是不斷的想起他。
重男輕女這個詞對于我們這代人來說并不陌生,因為我們的隔代長輩中有這種愚昧特征的不在少數,我也讀過很多女孩子因為爺爺奶奶的重男輕女而變得自卑封閉無法扭轉性格的故事。可是對于我來說,我的性別帶給我的卻是得到無限溺愛和保護。自我記事起,爺爺便教我認字學書法,每每和別人炫耀起自家孫女兒都是不吝夸獎,非要和別的老頭家的孫子爭個口頭上的高低;家中哥哥很多,爺爺卻總把老家帶回來的大蝦仁兒偷偷留給我,防著其他淘氣孫子偷吃;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給小孩買的鞭炮不過一小盒摔炮和大蝴蝶,爺爺卻拿大紙殼箱子,裝的滿滿登登的捧回來,里面各式各樣的小禮花鞭炮讓我自己玩個夠;年初一爺爺都要擺一個獨桌吃一個特殊餡兒的餃子,滿滿的大家長作風,而打小不愛吃餃子餡的我嘗過一口爺爺的餃子以后,年初一就變成了我們爺孫一桌,別人一桌;下象棋假裝和我斗智斗勇卻還是偷偷讓我只為和我多玩幾把省的我沉不住氣又跑開;長大后不和爺爺好好說話只顧著看電視,爺爺也不過嗔罵一句就由著我玩;奶奶做了好吃的爺爺就騎車一個小時給我們家送來笑瞇瞇的看著我吃;再后來的復讀,爺爺雖然失望雖然勸我改變心意,卻也由著我自己的想法。再后來的突然生病。再后來的迅速衰老。再后來的再也不能相見。曾經那么驕傲那么陽光那么健康的一個老頭,卻突然病倒,他心里一定很難過。無法感同身受的我其實一直在自責,每每想到爺爺,心情到最后總是憋悶,總覺得在爺爺最后的時間里,我沒有盡到一個孫女應盡的責任。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真的很殘忍。后來的喪禮,在爺爺被推走火化的時候,我真的努力想再看一眼他,可是也只能被家人攙起來,因為我已經哭到不能站起。那一天聽到了太多節哀別哭,可是眼窩那么淺,又如何盛得下熱淚呢?自那天以后,我認得清分離、舍得、不在乎,而教我念我愛我的爺爺卻再也不見。
其實我有一絲羨慕這本書中外婆的這種童話式的去世,因為她弱化了這種生離死別,讓愛莎用送道歉信的方式繼續感受著愛、原諒和守護。這種戲劇性其實并不適用于現實吧,但或許它的意義在于努力的用書的方式表達出“親人的離開并不是真正的離開”。
其實我自己也沒有想過這樣一本書能讓我表達出這么多的情緒,因為第一遍讀下來我也無非就為了弄清各個故事串成的主線到底是什么。書其實還留了一個懸念,就是最后一封外婆給愛莎的信。“讀完本書前請勿打開”,這個小小的噱頭也是一個亮點,而書讀到最后,那封信已經不再重要,畢竟道歉兩個字一定不會是中心主旨,而愛才是。
編輯的外婆道歉信讀后感(通用15篇)篇十五
世界上有一種東西是隱形的,那就是愛,但是如果你細心去感受,是能夠感受到的。
這一天,愛莎的外婆半夜溜出了醫院,偷偷地帶著愛莎翻過動物園的圍墻,但是這面圍墻對外婆來說就是排小小的柵欄。外婆帶著愛莎看了猴子,在返回的路上還朝一位警察扔了一個屎球(大部分是土),這樣做并不是外婆粗魯無禮,而是為了讓愛莎忘記白天在學校餐廳發生的事:三個高年級的女學生在餐廳抓住了愛莎,并打了她,還將她的格蘭芬多院徽圍巾扯破,扔進了臭臭的馬桶里。外婆希望愛莎不要因為白天的事而記住今天。總之,不管愛莎做的是對的還是錯的,外婆總是毫不猶豫地站到愛莎這一邊,去跟全世界拼命。
讀到這個情節,我不由被愛莎外婆的舉動深深打動了,我的腦海里似乎浮現出了一個身影,哦!那是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很愛我,她知道我喜歡吃烤鴨。天很熱,我沒有胃口,外婆為了讓我多吃點兒飯,在太陽的照射下排著長長的隊伍買烤鴨。等回來的時候,外婆后背的衣服濕了一大塊,額頭上有很多汗珠,有的還在往下流,可是外婆顧不上擦汗,趕緊給我卷了一個烤鴨。我吃了一口,覺得自己吃的不僅是烤鴨,還有外婆那如夏日里涼風般的愛。
世界上的外婆有很多,雖然她們不一定具有愛莎外婆那樣有幽默感,但是她們卻用不同的方式愛著自己的外孫子(外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