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讀后感字篇一
故事的資料是這樣的:唐僧去西天取經,飄過一座荒山,山上有個白骨精,她聽說吃唐僧肉能長生不老,就變成了一個老婆婆,走到唐僧面前,被孫悟空看穿,又挨了孫悟空一棒,老婆婆死了,而白骨精化作一縷青煙飄走了。唐僧見老婆婆被孫悟空打死了,便念起緊箍咒來,孫悟空只得假裝求饒。
但他憑借火眼金睛又先后識破了白骨精變成的老爺爺、少女,而一旦發現妖怪,孫悟空又毫不猶豫地打死白骨精變成的肉身,并最終使白骨精現出原形,葬身于金箍棒下。但唐僧不知三人均是白骨精所變,以為孫悟空一路害死那么多無辜的人,又念起了緊箍咒,孫悟空實在受不了了,便暫時跑回了花果山。
看完這篇故事,我從孫悟空身上首先感受到的是他的職責心:因為只有他具備看穿妖魔的潛力,所以不管唐僧念不念緊箍咒,孫悟空的原則都是:見妖魔就打。即使唐僧有錯怪他的時候,孫悟空還是在默默地保護著唐僧。
還有就是他執著的精神:雖然這次去東土大唐,路上千辛萬苦,但孫悟空從未因為一路上的磨難有過放下的念頭,即使中途有過委屈,他也只是暫時回到花果山,一旦唐僧師徒有難,他便立刻回來出手相救。
孫悟空的這些優點讓我聯想到:上學期我因為生病,雖然住院三個月,但我并沒有因此休學一年,而是在家自習,最后還是趕上了班級的學習進度,這不也是一種執著嗎?當然,未來學習的道路還很漫長,會遇到更多的艱苦,但我會時時想起孫悟空那般執著的精神,在自我想松懈的時候,我會時時提醒自我,不給自我找任何借口,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忙下,取得長足的進步!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讀后感字篇二
暑假里,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其中最有意思的,非“三打白骨精”莫屬了。
這個故事講的是: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依次變成美貌的村姑、年滿八旬的老婦人和白發蒼蒼的老公公,但都被孫悟空一一識破,最后還命喪孫悟空的金箍棒之下。
讀完這個有趣的故事,我對白骨精持兩種態度:一是同情,二是憎恨。之所以同情,是因為白骨精是為了長生不老才想吃唐僧肉的,所謂“長生不老之心人皆有之”,白骨精是被利益沖昏了頭,最后落得如此下場,多可悲啊!但我對白骨精更多的是憎恨——為了長生不老,她不惜傷害他人性命。其實如果她一心向善,好好修煉,說不定還能得道成仙,那也未嘗不是長生不老的好辦法!但貪婪的白骨精沒有耐心,只想走捷徑,以為吃了唐僧肉就萬事大吉,最終導致她走上了不歸路。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比如那些小偷,不好好工作,光干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每天膽戰心驚又惴惴不安。一旦警察上門,一家都要受到牽連,那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除了白骨精,我對孫悟空這個角色也印象深刻。他那72般變化讓我嘖嘖稱奇。此外,悟空還擁有一雙火眼金睛,在第一次時識破了白骨精的陰謀詭計,但后兩次,他并沒有動用這項技能,而是仔細觀察,留心身邊的一切,最終看出了破綻,這讓我想到了生活中的偵探們,他們細心觀察,仔細留心案發現場,才會有那么多案子被偵破,真佩服他們!
無可否認,白骨精是個精明的妖,但由于她的精明用錯了地方,所以“聰明反被聰明誤”,最終沒有善果。在生活中,我們要學習孫悟空,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做個會甄別假丑惡,善于發現真善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