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是指向上級機關匯報本單位、本部門、本地區工作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問題的報告,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磨具實訓報告篇一
做好國家小麥改良中心*分中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行業科技、重大轉基因專項等18個課題的結題、驗收及田間檢測。
加強科研成果的培植、預測,完成6項鑒定成果,組織抓好衡科棉369棉花和衡觀35小麥兩項獎勵成果的申報,申報3-4項發明專利,2-3項品種保護,發表省級以上科技論文30-35篇(國家級論文4-5篇),爭取在成果水平檔次上有所突破。
二、做好科技服務,擴大對外影響
繼續抓好科研示范基地的建設和科技服務工作,親自掌握建立規范、高科技含量的樣板基地12個,其中:小麥2個、玉米2個、棉花1個、資源創新1個、抗旱鑒定1個、節水技術2個、生防2個、牧草1個。基地規模:小麥3000畝、玉米1300畝、棉花100畝、資源創新200畝、抗旱鑒定500畝、節水2100畝、生防700畝、牧草50畝,共8000畝,輻射帶動推廣面積3000萬畝。結合基地建設做好技術服務工作,召開現場觀摩會5-6次,宣傳報道300次左右,通過基地建設、科技服務、宣傳報道等手段,擴大旱作所對外影響,打造國家、省、市各級名牌專家,科技成果覆蓋率爭取占到20%以上。
繼續做好*縣和*縣科技扶貧工作,讓農民、政府雙滿意。
三、完善管理制度,使各項工作井然有序
修訂完善科研儀器、設備的管理辦法;
制訂科研設施的使用、維護管理辦法;
建立科研目標管理制度。
加強科研課題實施的全程監督、檢查。如計劃審查、田間檢查、總結匯報等,進一步明確工作思路、提高科研水平。
加大學術交流的工作力度,工作計劃《科技工作計劃》。緊密結合本所科研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聘請與課題研究有關的知名專家,召開專題研討會,進行學術交流,有效的提高科研人員的業務水平,增強競爭能力。
四、加強科研平臺建設,提高科研手段
上半年完成科研大樓工程的竣工驗收、辦公區整體搬遷工作。完成海南試驗站建設工程,并交付使用。積極爭取實驗室配套建設的財政專項。
謀劃金谷科技城180000平米的建設內容,包括“科技一條街”、大鵬設施公司新廠區等,并盡早開工建設。
隨著*市政府拆遷步伐的加快,積極謀劃西院辦公區的開發項目,爭取優惠政策,盤活現有資產,爭取市政府和院領導的支持。完成全所土地證的更換工作。
五、加強科技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總體經營水平
全所企業工作任務目標是:貫徹執行產業富院精神,加大我院企業建設工作力度。重點扶持骨干企業,促進產研結合,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力爭我所企業總體經營水平有較大幅度提高。全年實現總利潤65萬元。其中大鵬公司30萬元,生防公司20萬元,金秋公司15萬元。
(一)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通過召開股東大會和董事會,完成大鵬公司和金山公司董事會的改選。加強董事會對公司重大事項和重要經營活動的決策和領導作用,強化監事會對公司財務和經營情況的監督作用,防止董事長缺位和經理越位等情況的發生。
(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沒有文化的企業生命力是不會長久的。通過加強公司的文化建設,對外提升公司形象,提高產品品牌知名度,增強對合作伙伴的吸引力;對內提高企業職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調動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按照公司法要求加強公司內部管理和財務管理,制訂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特別要制訂獎懲、考勤等規章制度,明確責、權、利,強化監督、競爭和獎懲機制。
磨具實訓報告篇二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好、學習能力不一,相差較大,有的'同學樂于學習,個別學生厭學。大部分學生對勞動技術課重視不夠,課堂上會出現做其它作業的現象。
本冊教材分4單元,由“操作活動”、“技術信息”兩大部分組成。通過一系列設計與“操作活動”來認識家庭電路等相關知識,培養學生安全用電意識,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
1、走進電的世界。
2、家庭用電知識。
3、電子器件制作。
4、有關技術信息。
1、了解電的應用、產生和傳輸過程。
2、了解家庭電路的組成,設計簡單的家庭電路,知道安全用電知識。
3、能認識電路圖,制作一些簡單的電子器件。
4、知道電路基本規律,照明線路的敷設。
5、了解電子測量技術、焊接技術。
1、多讓學生動手制作,激發學生興趣。
2、利用制作競賽,激發學生創新能力。
3、興趣小組展開活動。
第一單元3課時
第二單元5課時
第三單元5課時
第四單元3課時
1、有關掛圖
2、基本電子器件、工具
9月 第一單元
10月 第二單元1-4
11月 第二單元5-6
第三單元1-2
12月 第三單元3、4、5、6
1月 第四單元1-7
2月 第四單元8-11
磨具實訓報告篇三
實施“科技興企”戰略,推動公司科技進步,認真貫徹《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科學技術進步獎勵辦法》和《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科技進步工作考核辦法》。為了提高項目部全員的科技進步意識,項目部結合本工程進展的實際情況制定以下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科學技術進步獎勵辦法》和《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科技進步工作考核辦法》為依據,認真貫徹實施“科技興企”戰略,加大科技進步工作管理,大力推進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科技發展。
二、工作目標
1、本科技課題立項3個以上。
2、本科技研究通過申報和評審,并且達到預期效果項目至少1項。
3、加大專業技術人才引進及人才培養工作力度。
4、積極推廣科技成果運用,加大科技工作宣傳、學習、培訓。
三、工作內容
1、認真完善科技工作體系
建立健全科技管理體系,按要求制定相應的科技管理制度,建立相應的檔案分類,并設專人進行科技資料收集、分類。采用多元化途徑進行科技工作宣傳,科技信息交流。
..2、層層落實質量責任制
根據科技進步管理辦法及相關制度,明確目標,對科技工作進行分解、分配,落實到相應的責任人上,但要明確分工,思想統一,共同協作,搞好科技進步工作。
3、嚴格執行質量獎懲制度
項目部年終由科技管理領導小組對各部門,參與科技研究人員進行考核。并依照科技管理制度里的獎勵規定進行獎罰。
4、加強員工科技教育和技能培訓
項目部必須確保員工的教育、培訓率達60%,參加工程技術管理,參與科技研究的員工的教育、培訓率達100%,要通過科技教育,技能培訓等,從而增強員工的科技知識,提高員工自身技能水平。
5、認真收集科技情報,科技資料,并做好相關資料分類。
項目部職能部門和各參與研究人員,認真做好科技研究過程原始資料的收集。科技研究資料收集以后由檔案室統一管理。
四、主要措施
1、項目部領導高度重視;主管領導負責督促落實科技管理各項規定;職能部門極力配合項目部完善科技管理體系。確保項目部科技管理體系正常高效地運行。
2、項目部所屬各單位管理者、施工技術員、質檢員要熟練掌握行業規范,設計要求。熟知項目部各項質量管理規定和文件精神,加強施工現場的管理力度,確保質量管理人員職責明確。
3、職能部門要嚴格按體系要求進行科技原始資料的收集、整理。從
而提高工程質量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真實性,確保有據可查。
4、加大技能培訓和科技意識教育。項目部應利用講座、專欄、宣傳標語等各種形式宣傳科技進步知識和科技管理規定。
5、嚴格執行項目部關于科技進步工作的各項管理規定,科技工作不得隨意性。
6、各部門要按照項目部科技工作目標,精心組織實施,確保項目部科技目標的實現。對不作為,工作不負責,工作指標不達標的將依照管理辦法進行處罰。
7、項目部全體員工要思想統一,認識科技進步工作的重要性。積極認真做好科技進步工作。
磨具實訓報告篇四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把勞動與技術教育作為學校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并將其納入到學校德育教學計劃之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使學生獲得勞動與技術的基本知識和觀點。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責任感,以及在現實勞動中保護自己的合法合理利益。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社會發展的勞動的內在動機。懂得怎樣以實際勞動來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做出貢獻,形成良好的珍惜勞動、專研技術的習慣。
開展勞動與技術教育活動,普及勞動與技術知識,不斷提高勞動與技術知識水平,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技術意識、知識產權意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開展勞動與技術教育,讓學生明確勞動是人類發展的基礎、是個人發展到基礎。讓學生明確現代社會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的偉大意義,并運用他來理解技術在個人競爭力、企業競爭力、國家競爭力中的決定性作用。讓學生時時刻刻接受勞動與技術的教育,積極參與勞動,積極參與技術革新,不斷提升自己的勞動與技術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讓學生時時刻刻牢記勞動安全和熟悉勞動法規,維護自己的利益和社會的利益。
學生對現實中的勞動與技術有所認識。可以利用身邊的勞動與技術發家致富的列子作為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好教材。
1、每周一節勞動與技術知識課,以期把勞動與技術知識傳遞給每一個學生。
2、定期舉辦勞動與技術宣傳活動,主要內容包括:在校園內張貼宣傳畫與科普知識信息;在學校宣傳欄制作勞動與技術教育專題板報等。
3、學校將繼續利用班會課、思品課、校會、廣播等途徑,廣泛開展宣傳預防環境教育知識;廣泛征訂適合學生閱讀的勞動與技術系列叢書用各類宣傳教育報刊、雜志用各種宣傳資料,包括各種宣傳掛畫、教育掛圖和勞動與技術教育科普vcd等,并舉辦校內相關的圖片、詩歌、征文、勞動與技術教育知識競賽。
4、組織學生進行“讀一本勞動與技術書籍,看一場勞動與技術專題片,聽一場勞動與技術教育專題報告,寫一篇勞動與技術的文章”的活動,為提高廣大學生對勞動與技術教育的認識。
5、為豐富學校勞動與技術教育活動的形式,給學生提供一個直觀的了解勞動與技術知識的平臺,學校將聯系并組織學生觀看展覽。
6、請勞動與技術——特別是勞動保護專家、民工維權工作者講學。
7、注重形成社會、學校、家庭相協作的勞動與技術教育合力,共同加強對學生的勞動與技術教育教育。
1、紙杯墊的制作
2、貼補燙
3、插花
4、剪紙
5、剪雪花
6、水稻
7、常用工具簡介
8、認識元器件
9、縫沙包
10、小木屋的設計與制作
11、風箏制作
12、縫手套
13、制作絲襪花
14、水果盤的設計與制作
15、筆筒制作
磨具實訓報告篇五
勞動于技術教育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制定性學習領域,是一門綜合性強,與學生生活實際、當地生產實際和社會實際緊密聯系,以實踐為主的課程。全日制小學開設勞動與技術課,對于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范,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5)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實踐。尊重學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動機和興趣所選擇的活動內容與方式。
(6)以融合的方式設計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實現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等領域的整合。
(7)以研究性學習方式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方式。
(8)鼓勵并支持學生發掘、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加強學校、家庭、與社區三者之間的聯系。
(9)采用彈性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
第一單元家政——種植
2、學習栽培菊花、雞冠花和牽牛花,了解水仙花的栽培方法,了解花卉的有關知識。
3、通過勞動實踐活動,了解花卉與文藝、環保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美化環境的意識。
第二單元運用多種材料制作
了解生活中運用多種材料制作的物品,認識不同材料的質地、性能和特點,懂得選擇合適的材料。繼續學習基本的手工操作技能,在模范制作的基礎上,學習設計和創造性的制作,養成認真負責、講究質量的意識。
第三單元發展中的技術
初步了解什么是新材料以及新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認識材料技術的發展與人類社會的進步密切相關。初步了解什么是高新技術以及各個領域的運用,認識新材料和高新技術的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從而培養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
3、不斷加強學科性學習以及教學研究,提高自己的自身文化素質。
4、轉變教學觀念,遵循教育規律,探索教育、教學改革新方法,新路子,開拓創新,不斷進取,努力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以及勞技技能。
1、有明確的奮斗目標,有強烈的求知欲望,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2、尊敬老師的辛勤勞動,聽從老師的正確教導,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勞技操作任務。
3、認真聽講,積極動腦,思維準確,大膽發言,不懂的知識和問題虛心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4、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課前準備好上課所必須的材料,課后,把上課的知識點延伸到生活中,懂得知識的回歸生活。
5、積極參加學科學習實踐活動,培養動手、動腦、動口和創造能力;
10、建立學習獎勵制度,表彰獎勵優秀學生.
20xx—20xx年度六年級勞生教學進度計劃
1種植-花卉使我家更漂亮
2家庭種植—水仙花
3菊花的種植
4雞冠花和牽牛花
5家庭種植—拓展
6運用多種材料的小制作
7小樓房
8可愛的小蜻蜓
9萬花筒
10讓美妙的聲音響起來
11會響的貓頭鷹鐘
12手機
13什么是新材料
14什么是高新技術
15納米技術
16交通新技術
17期末測試
磨具實訓報告篇六
一、加強領導,組建機構
為努力做好科學技術工作,圓滿完成科技發展任務,經研究成立樹人鎮科技工作領導小組。以黨委書記湛謙為組長,副鎮長黃晟為副組長,經法辦、黨政辦、財政所、司法所、計生辦、農業服務中心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黃晟為科技分管領導,熊朝樞為科技站站長,各村的村主任為科技主任、村文書、計生專干、團支書、各組組長為成員。
二、科技工作內容
(一)科技宣傳:為增強全民科學技術水平,鎮政府決定以廣播、電視、標語、科技咨詢臺等方式,每逢雙月在太和場、樹人鎮、各村進行廣泛宣傳,形成全民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以科學技術來搞好農業產業發展,促進增收。
(二)技術示范: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發展科學技術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的精髓,是服務農民的手段,是促進三高農業的基礎。為此,今年全鎮計劃完成8500畝科技示范片,養肉牛大戶30戶,全鎮計劃存欄12500頭,其中能繁母牛8500頭,黃改6300頭,養豬15戶,各村發展科技種植大戶5戶以上;普遍種植渝黃一號油菜5800畝。全鎮示范片:1、白江洞、石嶺崗肉牛養殖8500頭,花椒120畝,獼猴桃500畝,新修公路1公里,新修便民路5公里.2、萬壽橋肉兔養殖2萬只。3、巖口場發展花椒1000畝。4、大樓腳硬化公里4公里、三口井硬化公里5公里。
(三)產業發展:1、糧食生產,計劃播種面積520xx畝,產量15200噸。2、發展果菜,計劃面積16200畝,產量3500噸。3、花椒計劃新發展花椒5000畝,技改20xx畝,4、土地流轉9000畝,其中大戶承包5000畝,個體承包4000畝。
(四)科技培訓:一是在鎮村組會中以會代訓,請縣級有關單位技術人員來樹人上技術知識課;二是農業服務中心組織人員,對各村養殖大戶(包括豬,牛、兔、花椒糧食等)牲畜進行技術培訓;三是由毛國盛同志負責花椒技改技術培訓。
三、保障措施
1、經費落實,到縣級參加科技培訓和請縣級有關科技人員來講課由政府接送。若車未在樹人者由政府報銷差旅費,總之,科技費用實報實銷。
2、科技人員落實,在全鎮由各村組織聯系培訓地點。首先請縣級有關科技人員來講課。其次由陳煜、田軍偉組織人員在分類培訓,做到隨叫隨到服務到科技戶。
3、納入年終考核,對科技工作成績顯著的村和科技戶給予表揚,對比較差的村和干部進行通報批評,并且取消評先選優資格。